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婷婷
Zhang, Ting-Ting
論文名稱: 新住民的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代間及文化相似性的影響
A APIM Study of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and Culture Identity Between New Immigrant Parents and Children
指導教授: 郭郡羽
Kuo, Chun-Yu
口試委員: 林宜穎 張仁和 郭郡羽
口試日期: 2021/09/0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6
中文關鍵詞: 新住民生活適應文化認同新住民二代
英文關鍵詞: immigrants, immigrant children, life adaptation, culture identit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1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著臺灣社會婚配狀態變化,越來越多新住民母親與其下一代共融生活在社會中。過去研究關心新住民母親生活適應狀況以及新住民二代學校適應狀況,鮮少著墨於新住民家庭代間關係。因此,本研究以對偶資料分析新住民母親與二代的代間關係關聯性。另外,以自編的文化相似喜好評估來實證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是否因文化相似性而在人際選擇上有所影響。本研究有三個研究目的: 第一、為了解新住民母親與其下一代生活適應狀況與文化認同是否有相互影響的關聯性。第二、進一步了解不同的文化涵化取向者而影響自身生活適應狀況。第三、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是否因文化相似喜好而對生活適應有影響。本研究發現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對臺灣的文化認同皆會影響彼此的生活適應,進一步亦得知不同文化涵化取向者中為整合型的參與者在生活適應方面都較其他文化涵化取向者佳。最後,在文化相似喜好度的選擇上,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皆偏好地理位置近的國家相對於地理位置遠的國家,但是新住民母親與新住民二代不同的是對於臺灣的喜好,新住民母親較偏好原生國相較於臺灣,新住民二代較偏好臺灣相較於母親的國家。

    Due to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on trend in Taiwan society, there are many immigrant mothers and immigrant children live together with us. In the past, studies cared about the adaptation of immigrants and children. It is rarely to focus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migrant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Thus, this research anlyzed how immigr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by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Futhermore, the cultural proximity preference assessment is used to verify whether the immigr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have an influence on interpersonal choices. The research have three purposes: First, to understand if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ife adaptation and culture identity of immigr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Second, to realize about how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al acculturation would influce immigr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Third, whether the immigr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have an impact on life adaptation owing to cultural proximit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ulture identity of immigr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will affect each other’s life adaptation. Then, the integrated participants of cultural acculturation have better adaptability than other participants of cultural acculturation. Finally, in the choice of cultural proximity preferences, both immigr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are prefer with close geographical countries to far geographical countri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mmigr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is preference for Taiwan. Immigrant mothers prefer her country of origin to Taiwan, and children prefer Taiwan to their mothers’ country of origin.

    社會變遷與婚配狀況改變 1 新住民母親適應狀況相關研究 4 新住民母親個人層次的適應 4 新住民母親於家庭層次的適應 5 新住民母親於社會文化層次的適應 6 文化認同的重要性 7 新住民二代適應狀況相關研究 9 新住民二代學習向度的適應 9 新住民二代人際層次的生活適應 10 新住民二代於文化層次的生活適應 12 研究目的 14 家庭內世代間文化認同的交互影響 14 文化認同傾向對生活適應的影響 16 文化相似性對同伴選擇的影響 16 研究方法 18 研究結果 23 綜合討論 33 參考文獻 38 中文文獻 38 外文文獻 42 附錄一 45 附錄二 46

    中文文獻
    于宗先(2012)。台灣產業發展何去何從。台北市。聯經。
    內政部 (2018)。內政部統計通報【108第6週】。台北市:內政部。民109年2月13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
    內政部 (2018)。內政部統計通報【108第6週】。台北市:內政部。民109年2月13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
    內政部移民署(2016)。四川女孩的台菜之路。移民署雙月刊,53,3-4。
    王宏仁(2001)。社會階級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6,177-221。
    王郁雅(2007)。跨文化差異下新移民女性子女教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王珮瑾(2007)。當越南媳婦遇上台灣婆婆:台灣家庭中外籍媳婦與婆婆互動關係的探討。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翊涵(2011)。「我很辛苦,可是我不可憐!」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的優勢觀點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3,93-135。
    王蓉貞(2014)。新婆媳「問題」:臺灣在地婆媳與新移民婆媳互動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台北市。
    光井祐介(2010)。日華禮貌表達習慣與教學應用,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19)。國情統計通報第153號。台北市:行政院。民109年2月13日,取自: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9814162455MKFO31MR.pdf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3)。我國勞動力發展政策論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民109年9月15日,取自: https://www.mol.gov.tw/
    吳培源(2009)。雲林縣新住民女性社會支持、母職效能與子女學校生活之研究。幼兒教育研究,1,93-140。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月刊,441,6-12。
    吳毓瑩、蔡振州、蕭如芬(2010)。東南亞裔新移民母親之家長參與及與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157-186。
    吳瓊洳 (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3,187-204。
    吳瓊洳 (2016)。新住民及其子女雙重文化認同及其影響之研究。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
    吳瓊洳、蔡明昌(2015)。新住民母親親職效能感、配偶及公婆共親職與學齡子女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5,1-34。
    吳瓊洳、蔡明昌(2017)。新住民雙重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9,1-32。
    呂念慈(2007)。六位東南亞籍新移民母親子女教養經驗之研究。實踐大學,臺北市。
    呂錘卿(1989)。我國兒童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1,103-120.
    李家鳳(2013)。新移民女性社會支持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東縣東南亞籍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臺東市。
    李維純(2007)。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其青少年子女自我概念發展與轉換之探討研究。國立暨南大學,南投市。
    周美珍( 2001) 。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 255–265。
    林怡君、劉立軍、林柏圻、楊正安、許振益(2015)國民中學新住民子女受霸凌行為的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9,161-182。
    林靜宜(2016)。越南新住民二代文化認同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姜涵琳 (2006)。美濃地區外籍配偶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
    柯瓊芳 、張翰璧(2007)越南、印尼與臺灣社會價值觀的比較研究。臺灣東南亞學刊, 4,91-111。
    柳榮達(2013)。新北市國民小學新住民子女生活適應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新北市。
    洪正彥(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胡愈寧、張瑞蘭(2012)。客庄新住民之子女語文能力與生活適應研究。聯大學報,9,23-36。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爲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市。左岸文化。
    夏曉鵑(2008)。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徐曼真(2006)。四位東南亞籍媽媽在台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社教雙月刊,136,16-23。
    袁愷(2010)。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臺灣認同—以臺南縣官田鄉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馬安妮(2015)。跨文化遷移下旅居者認同歷程之紮根研究─以在臺國際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馬南欣(2010)。跨國婚姻下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與社會支持系統之研究:以基隆市東信國小學童母親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基隆市。
    張芳全(2006)。教育政策規劃。台北市。心理。
    張雪君、劉由貴(2010)。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來台女性新移民之文化衝擊。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1,103-126。
    張鈺珮(2003)。文化差異下跨國婚姻的迷魅以花蓮縣吉安鄉越南新娘的生命經驗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張慶惠(2007)。台灣地區外籍配偶文化認同之研究:以桃園縣新移民學習中心學員為例。淡江大學,新北市。
    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4。
    陳杏容、李秋娟(2016)。族群歧視、文化認同與新住民之國中在學子女的生活適應研究:以嘉義縣五個鄉鎮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佩君(2007)。台灣新移民家庭高中職子女之自我認同內涵與歷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金蓮 (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陳星孜(2010)。臺北縣新住民與本國籍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困擾與人際壓力因應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美玉(2010)。新移民女性的家庭地位、社會支持對文化認同之影響。佛光大學,宜蘭市。
    陳美惠 (2001)。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婉芬(2008)。新移民女性生活差異、資源擁有與適應之關聯。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47-64 。
    陳毓綺(2012)。一位新移民女性在臺適應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學志、許煜偉(2019)。不同國籍新住民子女之開放性與封閉性創造力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曾千芝、曾麗錚、黃博聖(2017)。本國籍子女與新移民子女在數學成就與數學創造力的相關研究-以桃園地區國小六年級生為例。創造學刊,8(2),1-18。
    黃富順(2005)。人口結構改變對成人及高齡教育的影響與因應。成人及終身教育,10,8-18。
    黃惠如(2000)。影響單親家庭生活品質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黃嘉莉(2009)。面對未來挑戰的教育發展。台北市。學富文化。
    黃馨慧、陳若琳(2006)。東南亞籍外籍配偶在地生活能力需求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40,107-118。
    楊真宜(2017)。台灣新住民子女的語言現況與角色之研究。語文與國際研究,17,127-174。
    詹靜枝 (2017)。桃園巿客家庄新住民的文化適應與認同研究 :以觀音區菲籍家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蔡宜真、陳秀蓉(2019)。父母的教養方式、自主支持與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素伶(2005)。外籍配偶多元文化觀點識字教育學習滿意之研究-以一所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鄭曉雲(1992)。文化認同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鍾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羅品欣、陳李綢(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221-240。
    羅婉麗(2000)。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台南市。

    外文文獻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McGraw-Hill.
    Berry, J.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6, 5-34.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jörgvinsson, T., Kertz, S. J., Bigda-Peyton, J. S., McCoy, K. L., & Aderka, I. M. (2013).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ES-D-10 in a Psychiatric Sample. Assessment, 20, 429-436.
    Cropley, A. J. (2018). Education Of Immigrant Children: a social -psychological introduction. Routledge.
    Cassidy, J., Parke, R. D., Butkovsky, L., & Braungart, J. M. (1992). Family-Peer Connections: The Roles of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within the Family an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 Child Development, 63, 603-618.
    Carson, J. L., & Parke, R. D. (1996). Reciprocal Negative Affect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and Childrens Peer Competency. Child Development, 67, 2217-2226.
    Diener, E. D.,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Dehyle, D. (1992). Constructing failure and maintaining cultural identity:Navajo and Ute school leaver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31, 24-46.
    Damji, T., Clement, R., & Noels, K. A. (1996). Acculturation mode, identity variation,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6, 471-493.
    Ghaffarian, S. (1998). The acculturation of Irania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8, 645-655
    Hill, C. L. (2004).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rural Navajo high school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Hartup, W. W. (1974). Aggression in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9, 336-341.
    Imamura, A. E. (1990). 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 Coping with Marginality in International Marriag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1, 171-191
    Kenny, D. A. (2015). An interactive tool for the estimation and testing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using multilevel modeling [Computer software]. Available from https://davidakenny.shinyapps.io/APIM_MM/.
    Lee, Y. C., Lin, Y. C., Huang, C. L., & Fredrickson, B. L. (2013). The construct and measurement of peace of mind.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4, 571-590.
    Leung, A. K., Maddux, W. W., Galinsky, A. D., & Chiu, C. (2008).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enhances creativity: The when and how. American Psychologist, 63, 169-181.
    Phinney, J. S. (1995).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In A. M. Padills (Ed.).Hispanic psychology critic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 Sage.
    Quintela, M. K. (2010). The power of youth in an emerginglatina community. 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Rice, F. P., & Dolgin, K. G. (2002). 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10th ed.). Allyn & Bacon.
    Shaffer, D. R. (200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6 th ed.).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Steven, G. W., Vollebergh, W. A., Pels, T. V., & Crijnen, A. A. (2005).Predicting internalizing problems in Moroccan immigrant adolescents in the Netherlands. 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y Epidemiology, 40, 1003-1011.
    Sheldon, K. M., Elliot, A. J., Kim, Y., & Kasser, T. (2001). What is satisfying about satisfying events? Testing 10 candidate psychological nee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325-339.
    Straubhaar, J. D. (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39-59,
    Tajfel, H., & Turner, J. C. (1979).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 G.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33-37). Monterey, CA: Brooks/Cole.
    Verhulst, F. C., Achenbach, T. M., van der Ende, J., Erol, N., Lambert,M.C., & Leung, P. W. L., et al. (2003). Comparison of problems reported by youths from seven count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0, 1479-1485.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9/2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