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奕然
Wang, Yi -jan
論文名稱: 朱熹門人考述及其思想研究-以黃榦、陳淳及蔡氏父子為論述核心
指導教授: 劉錦賢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8
中文關鍵詞: 朱熹門人理學儒家道統異端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54下載:7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代與宋、明理學相關的研究,以程、朱、陸、王為討論的重點,部分學者雖以理學宗派的門人為探討對象,但對朱門後學思想的著墨卻是不多。原因有二:首先,由於多數朱門弟子的作品已然亡佚,研究對象自然受到侷限;其次,這些學者習慣用「墨守師說」、「了無新意」來概括朱門弟子的義理思想,認為他們的說法與朱熹並無不同。本論文的寫作宗旨,便是要透過相關資料的收集與剖析,考述朱熹門人事蹟,並且闡明其義理思想,破除部分學者對其人的成見。關於朱門弟子的人數,方彥壽的《朱熹書院與門人考》,考證精舍、書院弟子,共兩百六十七人。陳榮捷的《朱子門人》,亦詳辨《考亭淵源錄》、《儒林宗派》所列舉的人物,確認了四百六十七人的弟子身分。朱熹門人數目眾多,文獻紛雜,受限於篇幅,勢必有所取捨。本文主要以黃榦、陳淳與蔡元定、蔡沉父子為討論核心,旁及詹體仁、江默、陳文蔚等人。正文所提到的其他弟子,亦會在附錄中,介紹其生平事蹟與思想要旨。第一章是緒論,分為三節:第一節是在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包括銜接學術脈絡的斷裂、彌補前人研究成果的欠缺、破除學者對朱門後學的成見;第二節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顧,包括專著、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第三節則闡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散佚文獻的收集、研究對象的確立、師生思想的對照。
    第二章以黃榦為探討對象。在第一節中,主要是論述其人的生平事蹟;在第二節中,主要是論述學者對其人、其書的評價。在第三節中,則是探討他的義理思想,分為天道論、心性論、修養論、道統論。在道統論的部分,先闡述漢、唐學者對道統的看法,再闡述北宋儒者、朱熹、黃榦、其他朱門弟子對道統的看法。第三章以陳淳為探討對象。在第一節中,主要是論述其人的生平事蹟;在第二節中,主要是論述學者對其人、其書的評價;在第三節中,則是探討他的義理思想,分為理氣論、心性論、工夫論,以及他對異端的批評。第四章以蔡元定、蔡沉父子為探討對象。第一節是論述蔡元定的生平事蹟、學者對其人的評價、蔡元定的義理思想。蔡元定曾欲拜入朱門,朱熹則以老友視之。關於蔡元定的弟子身分,歷來學者的看法不盡相同,本論文便藉由朱熹、蔡元定的作品,釐清其人的身分歸屬。第二節是論述蔡沉的生平事蹟、學者對其人的評價、蔡沉的義理思想。第五章以其餘重要門人為探討對象,以南宋的地域予以劃分,然而,這個分類僅是權便,並不代表他們的思想具有共通的地域特色。第一節是探討福建路的門人,包括詹體仁、江默、李宗思、鄭可學、許升、楊方、王遇、廖德明;第二節是探討江南東路的門人,包括陳文蔚、徐昭然、程洵、程端蒙;第三節是探討福建路、江南東路以外的門人,包括劉黼、陳埴、徐彥章。
    第六章為結論,總述本論文主要的學術成果。首先,考察相關的資料,可以發現朱門弟子的思想未必合於朱熹,不同的學術經歷,往往會影響他們對義理的解讀。舉例來說,廖德明、許升早年學佛,程洵早年深慕蘇學,徐昭然早年沉迷於方外之學,他們在討論學術時,不免受到昔日所學的影響。因此,藉由朱熹門人思想的探討,一方面能夠破除學者對他們的既定印象,另一方面則能夠補足學術研究方面的空闕。其次,部分學者對朱門弟子作品的考察,偏重於經學方面,實則這些門人的思想具有多面性,不應侷限於單一角度的探析。因此,本論文著重在探討朱門弟子在經學之外的觀點,如對道統的看法、對異端的看法、對訓蒙的看法。最後,藉由師生思想的對照,能夠了解門人思想演變的脈絡,亦可了解朱門弟子對師說的承繼與轉化,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朱子學。不過,受限於文本資料的散佚,某些門人的討論,必須留待新的材料發現之後,才能接續相關的研究工作。藉由這些文獻,便能辨明其人是否曾從學於朱熹,或是應當劃歸講友、私淑,亦可藉由這些資料,釐清其思想要旨,使主觀的推論獲得客觀的佐證。

    第一章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05 一、銜接學術脈絡的斷裂‧‧‧‧‧‧‧‧‧‧‧005 二、彌補前人研究成果的欠缺‧‧‧‧‧‧‧‧‧008 三、扭轉學者對朱門弟子的成見‧‧‧‧‧‧‧‧010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顧‧‧‧‧‧‧‧‧022 一、專著‧‧‧‧‧‧‧‧‧‧‧‧‧‧‧‧‧‧022 二、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041 第三節 研究方法‧‧‧‧‧‧‧‧‧‧‧‧‧‧047 一、散佚文獻的收集‧‧‧‧‧‧‧‧‧‧‧‧‧048 二、研究對象的確立‧‧‧‧‧‧‧‧‧‧‧‧‧060 (一)、人物的取捨‧‧‧‧‧‧‧‧‧‧‧‧‧‧‧061 (二)、文獻的選擇‧‧‧‧‧‧‧‧‧‧‧‧‧‧‧075 三、師生思想的對照‧‧‧‧‧‧‧‧‧‧‧‧‧079 第四節 小結‧‧‧‧‧‧‧‧‧‧‧‧‧‧‧‧091 第二章 通體達用,光大師傳-黃榦‧‧‧‧093 第一節 生平事蹟‧‧‧‧‧‧‧‧‧‧‧‧‧‧095 第二節 學者對黃榦及其作品的評價‧‧‧‧118 第三節 學術思想‧‧‧‧‧‧‧‧‧‧‧‧‧‧122 一、天道論‧‧‧‧‧‧‧‧‧‧‧‧‧‧‧‧‧124 二、心性論‧‧‧‧‧‧‧‧‧‧‧‧‧‧‧‧‧134 (一)、與朱熹思想的異同‧‧‧‧‧‧‧‧‧‧‧‧134 (二)、與其他弟子思想的異同‧‧‧‧‧‧‧‧‧‧138 三、修養論‧‧‧‧‧‧‧‧‧‧‧‧‧‧‧‧‧147 四、道統論‧‧‧‧‧‧‧‧‧‧‧‧‧‧‧‧‧156 (一)、漢、唐學者的道統論‧‧‧‧‧‧‧‧‧‧‧159 (二)、北宋學者的道統論‧‧‧‧‧‧‧‧‧‧‧‧163 (三)、朱熹的道統論‧‧‧‧‧‧‧‧‧‧‧‧‧‧173 (四)、黃榦與其他弟子的道統論‧‧‧‧‧‧‧‧‧181 第四節 小結‧‧‧‧‧‧‧‧‧‧‧‧‧‧‧‧‧199 第三章 發明朱學,鍼砭異說-陳淳‧‧‧‧201 第一節 生平事蹟‧‧‧‧‧‧‧‧‧‧‧‧‧‧201 第二節 學者對陳淳及其作品的評價‧‧‧‧213 第三節 學術思想‧‧‧‧‧‧‧‧‧‧‧‧‧‧219 一、理氣論‧‧‧‧‧‧‧‧‧‧‧‧‧‧‧‧‧221 二、心性論‧‧‧‧‧‧‧‧‧‧‧‧‧‧‧‧‧232 三、工夫論‧‧‧‧‧‧‧‧‧‧‧‧‧‧‧‧‧253 四、批判異端‧‧‧‧‧‧‧‧‧‧‧‧‧‧‧‧267 (一)、對佛、老的批判‧‧‧‧‧‧‧‧‧‧‧‧‧276 (二)、對陸學的批判‧‧‧‧‧‧‧‧‧‧‧‧‧‧283 第四節 小結‧‧‧‧‧‧‧‧‧‧‧‧‧‧‧‧‧298 第四章 朱門股肱,思參造化-蔡元定與蔡 沉‧‧‧‧‧‧‧‧‧‧‧‧‧‧‧‧‧‧‧301 第一節 蔡元定‧‧‧‧‧‧‧‧‧‧‧‧‧‧‧303 一、生平事蹟‧‧‧‧‧‧‧‧‧‧‧‧‧‧‧‧304 二、學者對蔡元定及其作品的評價‧‧‧‧‧‧‧321 三、弟子身分的釐清‧‧‧‧‧‧‧‧‧‧‧‧‧323 四、學術思想‧‧‧‧‧‧‧‧‧‧‧‧‧‧‧‧330 第二節 蔡沉‧‧‧‧‧‧‧‧‧‧‧‧‧‧‧‧‧352 一、生平事蹟‧‧‧‧‧‧‧‧‧‧‧‧‧‧‧‧352 二、學者對蔡沉及其作品的評價‧‧‧‧‧‧‧‧359 三、學術思想‧‧‧‧‧‧‧‧‧‧‧‧‧‧‧‧360 (一)、對「數」的看法‧‧‧‧‧‧‧‧‧‧‧‧365 (二)、對心性、工夫的看法‧‧‧‧‧‧‧‧‧‧380 第三節 小結‧‧‧‧‧‧‧‧‧‧‧‧‧‧‧‧‧387 第五章 親炙師教,各有開展-其餘重要門 人‧‧‧‧‧‧‧‧‧‧‧‧‧‧‧‧‧‧‧‧‧389 第一節 福建路諸子‧‧‧‧‧‧‧‧‧‧‧‧‧389 一、詹體仁‧‧‧‧‧‧‧‧‧‧‧‧‧‧‧‧‧390 (一)、生平事蹟‧‧‧‧‧‧‧‧‧‧‧‧‧‧390 (二)、學術思想‧‧‧‧‧‧‧‧‧‧‧‧‧‧398 二、江默‧‧‧‧‧‧‧‧‧‧‧‧‧‧‧‧‧‧404 (一)、生平事蹟‧‧‧‧‧‧‧‧‧‧‧‧‧‧404 (二)、學術思想‧‧‧‧‧‧‧‧‧‧‧‧‧‧405 三、李宗思‧‧‧‧‧‧‧‧‧‧‧‧‧‧‧‧‧414 (一)、生平事蹟‧‧‧‧‧‧‧‧‧‧‧‧‧‧414 (二)、學術思想‧‧‧‧‧‧‧‧‧‧‧‧‧‧416 四、鄭可學‧‧‧‧‧‧‧‧‧‧‧‧‧‧‧‧‧427 (一)、生平事蹟‧‧‧‧‧‧‧‧‧‧‧‧‧‧427 (二)、學術思想‧‧‧‧‧‧‧‧‧‧‧‧‧‧430 五、許升‧‧‧‧‧‧‧‧‧‧‧‧‧‧‧‧‧‧438 (一)、生平事蹟‧‧‧‧‧‧‧‧‧‧‧‧‧‧438 (二)、學術思想‧‧‧‧‧‧‧‧‧‧‧‧‧‧442 六、楊方‧‧‧‧‧‧‧‧‧‧‧‧‧‧‧‧‧‧450 (一)、生平事蹟‧‧‧‧‧‧‧‧‧‧‧‧‧‧450 (二)、學術思想‧‧‧‧‧‧‧‧‧‧‧‧‧‧455 七、王遇‧‧‧‧‧‧‧‧‧‧‧‧‧‧‧‧‧‧466 (一)、生平事蹟‧‧‧‧‧‧‧‧‧‧‧‧‧‧466 (二)、學術思想‧‧‧‧‧‧‧‧‧‧‧‧‧‧470 八、廖德明‧‧‧‧‧‧‧‧‧‧‧‧‧‧‧‧‧475 (一)、生平事蹟‧‧‧‧‧‧‧‧‧‧‧‧‧‧476 (二)、學術思想‧‧‧‧‧‧‧‧‧‧‧‧‧‧481 1、對涵養工夫的看法‧‧‧‧‧‧‧‧‧‧‧482 2、對死生、理氣的看法‧‧‧‧‧‧‧‧‧‧492 第二節 江南東路諸子‧‧‧‧‧‧‧‧‧‧‧‧496 一、陳文蔚‧‧‧‧‧‧‧‧‧‧‧‧‧‧‧‧‧497 (一)、生平事蹟‧‧‧‧‧‧‧‧‧‧‧‧‧‧497 (二)、學術思想‧‧‧‧‧‧‧‧‧‧‧‧‧‧500 1、與朱熹思想的異同‧‧‧‧‧‧‧‧‧‧‧502 2、與其他弟子思想的異同‧‧‧‧‧‧‧‧‧507 二、徐昭然‧‧‧‧‧‧‧‧‧‧‧‧‧‧‧‧‧518 (一)、生平事蹟‧‧‧‧‧‧‧‧‧‧‧‧‧‧518 (二)、學術思想‧‧‧‧‧‧‧‧‧‧‧‧‧‧520 三、程洵‧‧‧‧‧‧‧‧‧‧‧‧‧‧‧‧‧‧527 (一)、生平事蹟‧‧‧‧‧‧‧‧‧‧‧‧‧‧527 (二)、學術思想‧‧‧‧‧‧‧‧‧‧‧‧‧‧530 四、程端蒙‧‧‧‧‧‧‧‧‧‧‧‧‧‧‧‧‧542 (一)、生平事蹟‧‧‧‧‧‧‧‧‧‧‧‧‧‧542 (二)、學術思想‧‧‧‧‧‧‧‧‧‧‧‧‧‧545 第三節 其他‧‧‧‧‧‧‧‧‧‧‧‧‧‧‧‧‧555 一、劉黼‧‧‧‧‧‧‧‧‧‧‧‧‧‧‧‧‧‧556 (一)、生平事蹟‧‧‧‧‧‧‧‧‧‧‧‧‧‧556 (二)、學術思想‧‧‧‧‧‧‧‧‧‧‧‧‧‧557 二、陳埴‧‧‧‧‧‧‧‧‧‧‧‧‧‧‧‧‧‧565 (一)、生平事蹟‧‧‧‧‧‧‧‧‧‧‧‧‧‧565 (二)、學術思想‧‧‧‧‧‧‧‧‧‧‧‧‧‧567 三、徐彥章‧‧‧‧‧‧‧‧‧‧‧‧‧‧‧‧‧578 (一)、生平事蹟‧‧‧‧‧‧‧‧‧‧‧‧‧‧578 (二)、學術思想‧‧‧‧‧‧‧‧‧‧‧‧‧‧579 第四節 小結‧‧‧‧‧‧‧‧‧‧‧‧‧‧‧‧‧584 第六章 結論‧‧‧‧‧‧‧‧‧‧‧‧‧‧‧‧‧587 參考文獻‧‧‧‧‧‧‧‧‧‧‧‧‧‧‧‧‧‧‧603 一、古代典籍‧‧‧‧‧‧‧‧‧‧‧‧‧‧‧‧603 二、近人論著‧‧‧‧‧‧‧‧‧‧‧‧‧‧‧‧616 三、期刊論文‧‧‧‧‧‧‧‧‧‧‧‧‧‧‧‧626 (一)、與朱熹相關者‧‧‧‧‧‧‧‧‧‧‧‧‧626 (二)、與朱門弟子相關者‧‧‧‧‧‧‧‧‧‧‧634 (三)、其他‧‧‧‧‧‧‧‧‧‧‧‧‧‧‧‧645 四、學位論文‧‧‧‧‧‧‧‧‧‧‧‧‧‧‧‧649 (一)、碩士論文‧‧‧‧‧‧‧‧‧‧‧‧‧‧649 (二)、博士論文‧‧‧‧‧‧‧‧‧‧‧‧‧‧654 附錄(另冊)‧‧‧‧‧‧‧‧‧‧‧‧‧‧‧‧‧‧657

    一、古代典籍(按朝代排列)

    1. 漢‧董仲舒著,清‧凌曙注:《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2. 漢‧揚雄:《法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3. 漢‧徐幹:《中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4. 唐‧韓愈:《韓昌黎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5.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
    6. 唐‧林慎思:《伸蒙子》,《叢書集成新編》第十九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7. 宋‧柳開著,張景編:《河東先生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8. 宋‧孫復:《孫明復小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五,別集類五,第一千零九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9. 宋‧石介:《徂徠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五,別集類五,第一千九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0. 宋‧程顥、宋‧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11. 宋‧李若水:《忠愍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八,別集類八,第一千一百二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2. 宋‧劉才邵:《檆溪居士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九,別集類九,第一千一百三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3.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14. 宋‧楊時:《楊時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 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6. 宋‧晁說之:《晁氏儒言》,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17. 宋‧朱熹:《易學啟蒙》,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18.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
    19. 宋‧朱熹:《朝鮮古寫本徽州本朱子語類》,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
    20. 宋‧朱熹:〈白鹿洞書院教規〉,嚴一萍編輯:《百部叢書集成》第二百九十一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21. 宋‧朱熹著,荒木見悟、岡田武彥主編:《孟子或問;大學或問;中庸或問》,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22. 宋‧朱熹著,荒木見悟、岡田武彥主編:《論語或問》,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23.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4. 宋‧朱熹著,陳俊民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25. 宋‧朱熹著,清‧張伯行集解:《近思錄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26. 宋‧朱熹編:《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27. 宋‧朱熹、宋‧李幼武編:《宋名臣言行錄五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28. 宋‧呂祖謙:《呂東萊文集》,《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29.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30. 宋‧陳亮:《陳亮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31. 宋‧陳傅良:《止齋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正編,第五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32. 宋‧張洞玄著,宋‧蔡元定發揮,明‧劉允中注:《玉髓真經》,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33. 宋‧樓鑰:《攻媿集》,《四部叢刊》正編,第五十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34.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四部叢刊》正編,第六十二、六十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35.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九十九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36. 宋‧楊萬里:《誠齋集》,《四部叢刊》正編,第五十七、五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37.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38. 宋‧呂午:《左史諫草》,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十一,詔令奏議類(詔令、奏議),第四百二十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39. 宋‧楊簡著,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慈湖先生遺書》,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40. 宋‧袁燮:《絜齋集》,《百部叢書集成》第二十七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41. 宋‧袁燮:《袁正獻公遺文鈔》,《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八十四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42. 宋‧舒璘:《舒文靖公類槀》,《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八十四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43. 宋‧沈煥:《定川遺書》,《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二十九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44. 宋‧葉適:《水心文集》,《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二十九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45. 宋‧葉適:《水心別集》,《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二十九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46. 宋‧葉適:《水心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47. 宋‧孫應時:《燭湖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四,別集類十四,第一千一百六十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48.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49. 宋‧黎靖德編:《朝鮮古寫徽州本朱子語類》,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
    50. 宋‧陳文蔚:《克齋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五,別集類十五,第一千一百七十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51. 宋‧車若水:《腳氣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三,第八百六十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52. 宋‧詹體仁:《詹元善先生遺集》,清嘉慶十六年浦城祝氏留香室刊本。
    53. 宋‧袁說友:《東塘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二,別集類十二,第一千一百五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54. 宋‧詹初:《宋國錄流塘詹先生集》,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六十五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55. 宋‧薛季宣:《浪語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三,別集類十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56. 宋‧張孝祥:《于湖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一,別集類十一,第一千一百四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57. 宋‧吳龍翰:《古梅吟稿》,《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六十七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58. 宋‧許月卿:《先天集》,《四部叢刊續編》第三十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59. 蔡沉:《書經集傳》,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
    60. 宋‧程端蒙:《程蒙齋性理字訓》,《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五,儒家類存目一,第四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61. 宋‧程端蒙:《毓蒙明訓》,元‧熊大年:《養蒙大訓》,《叢書集成續編》第六十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62. 宋‧程端蒙、董銖著,元‧饒魯編:《程董二先生學則》,《百部叢書集成》第二十四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63. 宋‧陳埴:《木鐘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九,儒家類九,第七百零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64. 宋‧黃榦:《勉齋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四,別集類十四,第一百零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65. 宋‧黃榦:《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九十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66. 宋‧黃榦:《黃勉齋先生文集》,臺北:青山書屋,1957年。
    67. 宋‧黃榦:《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曾棗莊、劉琳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68.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四,別集類十四,第一百零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69.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曾棗莊、劉琳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70. 宋‧陳淳著,宋‧王雋編:《北溪先生字義詳解》,東京:中文出版社,1972年。
    71. 宋‧陳淳著,熊國禎、高流水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72. 宋‧輔廣:《詩經協韻考異》,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73. 宋‧輔廣:《詩童子問》,明崇禎間虞山毛氏汲古閣刊本。
    74. 宋‧程洵:《尊德性齋小集》,《百部叢書集成》第二十九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75. 宋‧謝璡:《竹山遺略》,咸豐蛾術齋刻本。
    76. 宋‧劉子寰:《章華詞》,清末民初間常熟周左季鴿峯草堂寫本。
    77. 宋‧曹彥約:《昌谷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一百六十一,別集類十四,第一千一百六十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78. 宋‧度正:《性善堂稿》,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五,別集類十五,第一千一百七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79. 宋‧吳泳:《鶴林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五,別集類十五,第一千一百七十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80. 宋‧趙蕃:《淳熙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81. 宋‧趙蕃:《章泉稿》,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三,別集類十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82. 宋‧張世南:《游宦紀聞》,臺北:新興書局,1983年。
    83. 宋‧劉宰:《漫塘文集》,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七十一、七十二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84. 宋‧岳珂:《桯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85. 宋‧劉爚:《雲莊詩集》,清乾隆間烏絲欄鈔本。
    86. 宋‧劉爚:《雲莊劉文簡公文集》,明弘治間劉煓刊,清嘉靖間增補本。
    87. 宋‧汪莘:《方壺先生集》,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六十九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88. 宋‧汪莘:《方壺存稿》,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六十九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89. 宋‧曾協:《雲莊詩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一,別集類十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90. 宋‧金朋說:《碧巖詩集》,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六十九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91. 宋‧徐僑:《毅齋詩集別錄》,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七十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92. 宋‧陳宓:《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七十三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93. 宋‧徐經孫:《宋學徐文惠存稿》,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八十三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94. 宋‧葛天民:《葛無懷小集》,《叢書集成三編》第四十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95. 宋‧周必大:《廬陵周益國文忠公集》,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五十一至五十三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96. 宋‧李道傳編:《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嘉定乙亥池州刊本。
    97. 宋‧趙順孫:《四書纂疏》,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三十五,四書類一,第兩百零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98. 宋‧林至:《周易裨傳》,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99. 宋‧林光朝:《艾軒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二,別集類十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00. 宋‧祝穆:《方輿勝覽》,清孔氏嶽雪樓鈔本。
    101.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四十五,類書類一,第九百二十五至九百二十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02. 宋‧張洽:《春秋集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103. 宋‧馮椅:《厚齋易學》,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三,易類三,第十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04. 宋‧游九言:《默齋遺稿》,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六,別集類十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05.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06.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107.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108. 宋‧李心傳:《道命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十五,傳記類存目一,
    第八十二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09. 宋‧蔡淵:《周易經傳訓解》,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
    三,易類三,第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10. 宋‧蔡淵:《易象意言》,《百部叢書集成》第二十七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1969年。
    111. 宋‧蔡沉:《洪範皇極內篇》,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十八,術數類一,第八百零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12. 宋‧趙汝騰:《庸齋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
    七,別集類十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13. 宋‧陽枋:《字溪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七
    別集類十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14. 宋‧汪應辰:《文定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
    一,別集類十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15. 宋‧吳潛:《履齋遺稿》,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六,
    別集類十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16. 宋‧吳必大:《歲寒三友除授集》,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六十四冊,
    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117. 宋‧杜範:《杜清獻公集》,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七十八冊,北京:
    線裝書局,2004年。
    118. 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
    部二,儒家類二,第七百十一、七百十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19. 宋‧真德秀:《大學衍義》,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二,儒家類二,第七百零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20.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121. 宋‧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122. 宋‧熊節編,宋‧熊剛大注:《性理羣書句解》,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
    閣四庫全書》,子部二,儒家類二,第七百零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1986年。
    123. 宋‧李昂英:《李忠簡公文溪存稿》,舒大剛編:《宋集珍本叢刊》第八十五
    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124. 宋‧張端義:《貴耳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三
    十一,雜家類五(雜說中),第八百六十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25. 宋‧陸游:《渭南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126. 宋‧陸游:《陸放翁全集》,臺北:文友書店,1959年。
    127.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128. 宋‧晁公武、趙希弁:《郡齋讀書志、附志》,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129. 宋‧黃震:《黃氏日抄》,臺北:大化書局,1984年。
    130.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131.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132. 宋‧俞文豹:《吹劍錄》,《宋人劄記八種》,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133. 宋‧陳騤:《南宋館閣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134. 宋‧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35. 宋‧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36. 宋‧王柏:《魯齋王文憲公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
    137. 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
    部三,易類三,第二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38. 宋‧洪咨夔:《平齋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五,
    別集類十五,第一千一百七十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39. 宋‧程公許:《滄洲塵缶編》,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十五,別集類十五,第一千一百七十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40. 宋‧葉采:《近思錄集解》,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141. 宋‧胡太初修,趙與沐纂,長汀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整理:《臨汀志》,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2. 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注:《翁注困學紀聞》,臺北:世界書局,1963
    年。
    143. 宋‧王應麟:《玉海》,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四十五,
    類書類一,第九百四十三至九百四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44. 宋‧尹起莘:《資治通鑑綱目發明》,明弘治辛酉書林日新堂刊本。
    145. 宋‧方回:《瀛奎律髓》,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四十
    一,總集類三,第一千三百六十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46. 宋‧樵川樵叟著,王雲五編:《慶元黨禁》,《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66年。
    147. 宋‧佚名:《兩朝綱目備要》,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148. 宋‧佚名:《續編兩朝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149. 元‧劉應李:《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明初葉建刊巾箱本。
    150. 元‧金履祥:《宋金仁山先生選輯濂洛風雅》,《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四
    十四,總集類存目一,第四百零三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年。
    151. 元‧胡炳文:《四書通》,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三十
    六,四書類二,第兩百零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52. 元‧程若庸:《程庸齋增廣性理字訓》,《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五,儒
    家類存目一,第四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53. 元‧吳澄:《吳文正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十九,別集類十九,第一千一百九十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54. 元‧董鼎:《書集傳輯錄纂注》,清‧徐乾學輯:《通志堂經解》第十四冊,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155. 元‧陳櫟:《定宇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二
    十,別集類二十,第一千二百零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56. 元‧陳櫟:《書集傳纂疏》,清‧徐乾學輯:《通志堂經解》第十五冊,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157. 元‧趙汸:《東山存稿》,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二
    十一,別集類二十一,第一千二百二十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58.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三
    十七,政書類一(通制),第六百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59. 元‧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清順治十八年嘉興楞嚴寺刊本。
    160. 元‧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
    部三,儒家類三,第七百零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61. 元‧程端學:《程氏春秋或問》,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
    部二十八,春秋類三,第一百六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62. 元‧陳桱:《通鑑續編》,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三,
    編年類,第三百三十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63. 元‧史伯璿:《四書管窺》,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三
    十六,四書類二,第二百零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64. 元‧程鉅夫:《雪樓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十九,
    別集類十九,第一千二百零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65. 元‧虞集:《元蜀郡虞文靖公道園學古錄》,臺北:華文書局,1969年。
    166. 元‧脫脫等人:《宋史》,《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年。
    167. 元‧陸文圭:《牆東類稿》,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十九,別集類十九,第一千一百九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68. 元‧汪克寬:《環谷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二十
    一,別集類二十一,第一千兩百二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69. 元‧徐碩:《至元嘉禾志》,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
    二四,地理類一(總志、都會郡縣),第四百九十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3-1986年。
    170. 明‧宋濂:《宋文憲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171. 明‧王禕:《王忠文公集》,清同治九年永康胡氏退補齋刊本。
    172. 明‧程本立:《巽隱先生文集》,《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八十五冊,臺北:
    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173. 明‧程曈:《新安學繫錄》,《叢書集成續編》第二百四十七冊,臺北:新文
    豐出版社,1989年。
    174. 明‧鄭柏:《金華賢達傳》,《叢書集成續編》第二百五十七冊,臺北:新文
    豐出版社,1989年。
    175. 明‧應廷育:《金華先民傳》,《叢書集成續編》第二百五十七冊,臺北:新
    文豐出版社,1989年。
    176. 明‧解縉等人纂:《永樂大典》,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77. 明‧胡廣等人纂修:《四書大全》,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經部三十六,四書類二,第兩百零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178. 明‧胡廣等人纂修:《性理大全書》,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子部三,儒家類三,第七百十、七百十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79. 明‧薛瑄:《讀書錄》,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180. 明‧薛瑄:《讀書續錄》,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181. 明‧程敏政編:《新安文獻志》,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集部四十二,總集類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一千三百七十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82. 明‧程敏政編:《皇明文衡》,《四部叢刊正編》第九十八冊,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79年。
    183. 明‧程敏政著:《篁墩文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集部二十四,別集類二十四,第一千兩百五十二、一千兩百五十三冊,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84. 明‧楊士奇編:《文淵閣書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185. 明‧錢穀編:《吳都文粹續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集部四十二,總集類四,第一千三百八十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186. 明‧胡居仁:《居業錄》,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187. 明‧凌迪知:《萬姓統譜》,明萬曆刻本。
    188. 明‧王蓂:《大儒心學語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
    第七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89. 明‧郭良翰:《續問奇類林》,明萬曆三十七年黃起士刻本。
    190. 明‧張鳴鳳:《桂故》,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二十六,
    地理類三,第五百八十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91. 明‧楊訥、李曉明編:《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第三冊,北京:北京圖書館
    出版社,1997年。
    192. 明‧鍾人傑:《性理會通》,《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
    第十七至十九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93. 明‧玉峰道人輯:《性理群書大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六,儒家類
    存目二,第八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94. 明‧詹淮輯:《性理綜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
    第十六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95. 明‧尹直:《南宋名臣言行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史部七,傳記類
    存目三,第九十三冊,濟南:齊魯出版社,2001年。
    196. 明‧唐順之:《荆川稗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197. 明‧張自勳:《心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第十
    九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98. 明‧楊應詔:《閩南道學源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十七,傳記類存
    目三,第九十二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99. 明‧柯維騏:《宋史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4年。
    200. 明‧唐樞:《木鐘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四十四,雜家類存目十
    一,第一百六十二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201. 明‧宋端儀:《考亭淵源錄》,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202.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
    部二十六,地理類三(山川、古蹟、雜記),第五百八十五冊,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03. 明‧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204.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年。
    205. 明‧廖道南:《楚紀》,《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雜史類,第七冊,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206. 明‧鄭岳輯:《莆陽文獻》,《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傳記類,第
    十九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207. 明‧陳建:《學蔀通辨》,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208. 明‧張溥:《四書尊注大全》,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
    209. 明‧王洙:《宋史質》,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210. 明‧朱衡:《道南源委》,《叢書集成初編》第四百九十一冊,上海:上海商
    務印書館,1936年。
    211. 明‧馮琦編,明‧陳邦瞻纂輯,明‧張溥論正:《宋史紀事本末》,臺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212. 明‧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62年。
    213. 明‧蔡有鵾輯,清‧蔡重增輯:《蔡氏九儒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
    部四十六,總集類存目三,第三百四十六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5年。
    214. 明‧徐善繼、明‧徐善述:《重刊人子須知資孝地理心學統宗》,海口:海南
    出版社,2001年。
    215. 明‧朱國楨:《湧幢小品》,臺北:新興書局,1960年。
    216. 明‧馮繼科纂修,明‧韋應詔補遺,明‧胡子器編次:《建陽縣志》,《天一
    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十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217. 明‧陽思謙修,明‧徐敏學、明‧吳維新纂:《萬曆重修泉州府志》,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218. 明‧趙滂:《程朱闕里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十六,傳記類存目
    二,第八十五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219. 明‧黃仲昭:《未軒文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二十四,別集類二十四,第一千二百五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220. 明 ‧戴銃:《朱子實紀》,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221. 明‧楊國章編纂,清‧王澤椿續修,清‧吳裕仁復修:《惠安縣續志》,臺北:
    臺北市惠安同鄉會,1976年。
    222. 明‧董斯張:《吳興備志》,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
    二十四,地理類一(總志、都會郡縣),第四百九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23. 明‧章潢:《圖書編》,明萬曆癸丑涂鏡源等刊明末岳潢印本。
    224. 明‧王圻:《三才圖會》,明萬曆三十五年刻本。
    225. 明‧程良孺:《茹古略集》,明崇禎間韻樓自刻本。
    226. 清‧刁包:《潛室劄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227. 清‧顧炎武,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228. 清‧陳應麟:《群書備考古學捷》,清乾隆元年浣花軒刻本。
    229. 清‧王弘撰:《山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230.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31. 清‧黃宗羲等著:《宋元學案》,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232. 清‧王夫之:《尚書引義》,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233. 清‧朱鶴齡:《尚書埤傳》,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十
    二,書類二,第六十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34. 清‧王夫之:《宋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235.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236.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
    237. 清‧葛萬里:《別號錄》,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四十
    六,類書類二,第一千零三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238. 清‧費密:《費氏遺書》,《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五十四冊,臺北:新文豐
    出版社,1988年。
    239. 清‧萬斯同輯:《儒林宗派》,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240. 清‧應撝謙:《性理大中》,《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七,儒家類存目三,
    第二十二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241. 清‧蔡方炳:《憤助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七,儒家類存目三,第
    二十二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242. 清‧李沛霖、李禎:《四書朱子異同條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243. 清‧李戴禮:《四書彙通》,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
    244. 清‧冉覲祖:《性理纂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八,儒家類存目四,
    第二十五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245. 清‧竇克勤:《理學正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七,儒家類存目三,
    第二十四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246. 清‧愛新覺羅‧玄燁:《御纂性理精義》,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
    全書》,子部四,儒家類四,第七百十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986年。
    247. 清‧紀昀等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79年。
    248. 清‧張廷玉等著:《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2年。
    249. 清‧納蘭性德:《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250. 清‧陳夢雷編,清‧蔣廷錫等撰:《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85
    年。
    251. 清‧呂留良:《呂晚村先生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
    全書》第一千四百十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52. 清‧厲鶚:《宋詩紀事》,臺北:鼎文書局,1971年。
    253. 清‧張偀纂:《文廟賢儒功德錄》,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254. 清‧李清植纂:《歷代名儒傳》,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
    255.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史部十四,傳記類二,第四百六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年。
    256. 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等著:《福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257. 清‧蔣繼洙等修,清‧李樹藩等纂:《江西省廣信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970年。
    258. 清‧孫奇逢:《理學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259. 清‧柴紹炳:《省軒考古類編》,清雍正四年澹成堂刻本。
    260. 清‧熊賜履:《學統》,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261. 清‧張伯行:《正誼堂文集附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262. 清‧張伯行編:《續近思錄、廣近思錄》,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263. 清‧藍鼎元:《棉陽學準》,《叢書集成三編》第二十四冊,臺北:新文豐出
    版社,1996年。
    264. 清‧藍鼎元:《鹿洲初集》,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四十
    一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
    265. 清‧席世臣:《南宋書》,《叢書集成三編》第九十七冊,臺北:新文豐出版
    社,1996年。
    266. 清‧楊潮觀:《古今治平彙要》,清雍正七年文聚樓刻本。
    267. 清‧胡渭《易圖明辨》,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六,
    易類六,第四十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68. 清‧崔述:《洙泗考信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269. 清‧莊仲方編:《南宋文範,南宋文錄錄》,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270. 清‧曾國荃等著:《湖南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271. 清‧俞樾:《春在堂全書》,臺北:環球出版社,1968年。
    272. 清‧陸心源:《宋史翼》,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273. 清‧陸心源:《宋詩紀事補遺》,臺北:鼎文書局,1971年。
    274. 清‧孫爾準修,陳壽祺等撰:《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275. 清‧懷蔭布修,黃任、郭賡武等著:《泉州府誌》,景印同治九年重刊本。
    276. 清‧姚永樸:《羣儒考略》,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277.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石刻史料新編》第八冊,臺北:新文豐
    出版社,1977年。
    278. 清‧阮元輯:《兩浙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十四冊,臺北:新文豐出
    版社,1977年。
    279. 清‧馮登府輯:《閩中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十七冊,臺北:新文豐
    出版社,1977年。
    280. 清‧顏元:《四存編》,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281. 清‧王琛等修,清‧張景祁等纂:《福建省邵武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967年。
    282. 清‧廖騰煃修,清‧汪晉徵等纂:《休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年。
    283. 清‧徐公纂:《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年。
    284. 清‧謝旻等修:《江西通志》,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
    二十四,地理類一(總志、都會郡縣),第五百十三至五百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85. 清‧周溶修、清‧汪韻珊纂:《同治祁門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
    年。
    286. 清‧施璜編:《紫陽書院志》,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
    287. 清‧傅增湘編:《宋代蜀文輯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288. 清‧王梓材、清‧馮雲濠:《宋元學案補遺》,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289. 清‧王杰等編:《欽定石渠寶笈續編》,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290. 清‧英和編:《欽定石渠寶笈三編》,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291. 清‧程應熊、清‧姚文燮纂修:《建寧府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年。
    292. 清‧蔡乃清主修:《廬峯蔡氏族譜》,建陽蔡氏濟陽堂民國五年重刻本。
    293. 清‧趙爾巽等著:《清史稿》第四十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294. 清‧葉為銘、清‧葉舟輔輯:《歙縣金石志》,民國二十五年排印本。

    二、近人論著(按出版時間排列)
    1. 小柳司氣太:《宋學概論》,東京:哲學書院,1894年。
    2. 大江文城:《程朱哲學史論》,東京:東洋大學出版部,1911年。
    3. 後藤俊瑞:《朱子の哲學》,東京:聖山閣,1926年。
    4. 後藤俊瑞:《朱子の實踐哲學‧哲學篇》,東京:目黑書店,1937年。
    5. 後藤俊瑞:《朱子の倫理思想-續朱子の實踐哲學》,西宮:後藤俊瑞博士遺稿刊行會,1964年。
    6. 秋月胤繼:《朱子研究》,東京:京文社,1927年。
    7. 周予同:《朱熹》,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
    8. 謝無量:《朱子學派》,上海:上海中華書局,1932年。
    9. 謝無量:《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
    10. 謝無量:《陽明學派》,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
    11. 夏君虞:《宋學概要》,臺北:華世出版社,1937年。
    12. 諸橋轍次著,唐卓群譯:《儒學的目的與宋儒的活動》,南京:國民印務局,1937年。
    13. 蔣伯潛:《理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48年。
    14. 狩野直喜:《中國哲學史》,東京:岩波書店,1953年。
    15. 祁致賢:《朱熹教育學說》,臺北:復興書局,1954年。
    16. 吳康:《宋明理學》,臺北:華國出版社,1955年。
    17. 梁啟超:《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年。
    18.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
    19. 梁啟超:《儒家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20.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臺北:開明書局,1964年。
    21. 三浦藤作著,張宗元、林科棠譯:《中國倫理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22. 渡邊秀方著,劉侃元譯:《中國哲學史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23. 楠本正繼:《宋明時代儒學思想の研究》,千葉:廣池學園出版部,1964年。
    24. 楠本正繼:《中國哲學研究》,東京:國士館大學附屬圖書館,1975年。
    25. 黃公偉:《中國哲學史》,臺北:帕米爾書店,1966年。
    26.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史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1年。
    27. 島田虔次:《朱子學と陽明學》,東京:岩波書店,1967年。
    28. 陳震華:《朱子思想之研究》,花蓮:陳震華,1968年。
    2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30.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31.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32.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
    33. 友枝龍太郎:《朱熹の思想形成》,東京:春秋社,1969年。
    34. 市州安司:《朱子-學問とその展開》,東京:平論社,1970年。
    35. 郭振武:《朱子哲學》,臺北:郭振武,1970年。
    36.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37.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3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六冊,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39.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
    40.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41.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42. 任卓宣:《道統新論》,臺北:帕米爾書店,1971年。
    43. 任卓宣:《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44. 鄭明東:《四書通論》,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45. 岡田武彥主編:《伊洛淵源錄新增附續錄》,東京:中文出版社,1972年。
    46. 山本命:《宋代儒學の倫理學研究》,東京:理想社,1974年。
    47. 孫克憲:《元代金華學述》,臺中:東海大學,1974年。
    48. 賈豐臻:《中國理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49. 市川安司:《朱子の後繼(上)》,諸橋轍次等著:《朱子學大系》,東京:明德出版社,1976年。
    50. 市川安司:《朱子哲學論考》,東京:汲古書院,1985年。
    51. 大槻信良:《四書章句集注典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52. 熊岫雲:《聖廟賢儒列傳》,臺北:熊岫雲,1976年。
    53. 錢穆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
    54. 錢穆等著:《論孟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55. 岡田武彥:《宋明哲學序說》,東京:文言社,1977年。
    56.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
    57. 貝原篤信著,荒木見悟、岡田武彥主編:《近思錄備考》,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58. 澤田希著,荒木見悟、岡田武彥主編:《近思錄說畧》,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59.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60. 胡樹華:《朱熹的生平及著作研究》,屏東:現代教育出版社,1977年。
    61. 昌彼得、王德毅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62. 呂思勉:《理學綱要》,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63.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64. 黎建球:《朱熹與多瑪斯形上思想的比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65. 黎建球:《朱熹哲學》,臺北:知音出版社,1978年。
    66. 伍振鷟:《兩宋理學教育思潮》,臺北:偉文圖書,1978年。
    67. 孟津編:《性理學彙函》,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68. 山井湧:《朱子の後繼(下)》,諸橋轍次等著:《朱子學大系》,東京:明德出版社,1978年。
    69. 祖蘭舫:《朱子本體論與人生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年。
    70. 楊慧傑:《朱熹倫理學》,臺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
    71. 唐華:《中國原儒哲學思想史》,臺北:集文書局,1979年。
    72. 李日章:《宋明理學研究》,高雄:三信出版社,1979年。
    73. 高橋進:《朱熹と王陽明:物と心と理の比較思想論》,東京:國書刊行會,1979年。
    74. 董金裕:《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75. 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76.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77. 羅光:《朱熹的形上結構論》,不詳:不詳,1982年。
    78.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79. 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80. 武內義雄:《中國哲學思想史》,臺北:仰哲出版社,1982年。
    81. 楊天石:《朱熹及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82. 陳榮捷:《朱子門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83.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84.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85. 陳榮捷:《朱熹》,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86. 陳榮捷:《近思錄詳注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87.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年。
    88.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
    89.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90. 臧廣恩:《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91. 唐圭璋編:《新校標點全宋詞》,臺北:文光出版社,1983年。
    92.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3年。
    93. 馮炳奎等著:《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94. 大濱皓:《朱子の哲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年。
    95. 中國哲學史學會編:《論宋明理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96. 山根三芳:《朱子倫理思想研究》,東京:東京大學,1983年。
    97.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98.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99.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100.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101.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02. 崔大華:《南宋陸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103. 崔大華:《儒學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4. 龔道運:《朱學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105. 黃啓方:《兩宋文史論叢》,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106. 錢地:《朱子四書集注評述》,臺北:錢地,1985年。
    107.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108.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109. 張立文:《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110. 張立文:《聖境:儒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1. 高令印、陳其芳:《福建朱子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2. 楊金鑫:《朱熹與岳麓書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113. 余悅:《綜羅百代的朱熹》,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4. 韓鐘文:《朱熹教育思想論稿》,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
    115. 韓鐘文:《朱熹教育思想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
    116. 高令印:《朱熹事跡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7. 徐遠和:《洛學源流》,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118. 周德昌:《朱熹教育思想述評》,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119. 劉子健:《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120. 宋晞:《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1987年。
    121. 宋晞:《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續編》,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
    所,2003年。
    122.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123. 李紀祥:《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124. 申美子:《朱子詩中的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125. 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臺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
    126. 佐野公治:《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8年。
    127.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8.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129.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130.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131.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132. 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133.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134. 李才棟:《白鹿洞書院史略》,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年。
    135. 李才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136. 李才棟:《中國書院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
    137. 鄒永賢:《朱子學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年。
    138. 鄒永賢:《朱熹思想叢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139. 李邦國:《朱熹和白鹿洞書院》,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40.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141.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年。
    142. 蒙培元:《朱熹哲學十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143.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144.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45.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146.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編:《朱熹與閩學淵源》,上海:三聯書店,1990年。
    147. 吳以寧編:《朱熹及宋明元理學研究資料》,上海:國際文化出版社,1990
    年。
    14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尤溪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朱熹研究
    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尤溪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朱熹研究
    資料專輯續集》,三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尤溪縣委員會文史資
    料委員會,1992年。
    150. 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151. 王煜:《新儒學的演變:宋代以後儒學的純與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0年。
    152. 有田和夫、大島晃:《朱子學的思惟:中國思想史における伝統と革新》,東
    京:汲古書院,1990年。
    153.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54.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155. 束景南:《朱熹佚文輯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156.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157.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158. 束景南:《朱熹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59. 朱瑞熙編:《朱熹教育與中國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
    160.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161. 高全喜:《理心之間-朱熹與陸九淵的理學》,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1992年.
    162. 王瑞明、張全明:《朱熹集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163. 石訓等:《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4. 林慶彰:《朱子學研究書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65. 朱漢民、陳谷嘉:《湖湘學派源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66. 日本宋史研究會編:《宋代の知識人-思想、制度、地域社會》,東京:汲古
    書院,1993年。
    167. 劉樹勛主編:《閩學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168. 葛榮晉:《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169.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170. 孔範今、桑思奮、孔祥林編:《孔子文化大典》,北京:新華書店,1994年。
    171. 王耀華主編:《福建文化概覽》,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
    172.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3. 田中忠治:《朱子の讀書法》,東京:致知出版社,1994年。
    174. 郭齊:《朱熹新考》,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年。
    175. 郭齊:《朱子學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6. 余英時:《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年。
    177.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
    實業有限公司,2003年。
    178.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04年。
    179. 董玉整主編:《中國理學大辭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180. 謝祥皓、劉宗賢:《中國儒學》,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
    年。
    181. 吳洪澤編:《宋人年譜集目:宋編宋人年譜選刊》,成都:巴蜀書社,1995
    年。
    182. 趙所生、薛正興主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年。
    183. 蔡方鹿:《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臺北:中華道統,1996年。
    184.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5.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6年。
    186. 田浩:《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87. 田浩:《旁觀朱子學:略論宋代與現代的經濟、教育、文化、哲學》,上
    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188. 徐曉望主編:《福建思想文化史綱》,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189. 李保林等編:《中國宋學與東方文明》,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190. 佐藤仁:《朱子學の基本用語-北溪字義譯解》,東京:研文出版社,1996
    年。
    191. 任繼愈、張岱年、馮契、湯一介等編:《中國哲學史通覽》,上海:東方出版
    社,1996年.
    192.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書店,1996年。
    193. 劉海峰、莊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194. 于述勝:《朱熹與南宋教育思潮》,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
    195. 鄭曉江、李承貴:《楊簡》,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196. 梁庚堯:《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7年。
    197.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
    司,1997年。
    198. 徐學仁:《蔡元定大事記》,建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建陽蔡氏九儒學術研
    究會合編:《建陽蔡氏九儒研究文選》,建陽:建陽市蔡氏九儒學術研究會,
    1997年。
    199. 胡昭曦等著:《宋代蜀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200.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201. 佚名著,張富祥點校:《南宋館閣錄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202. 趙顯圭:《朱熹人文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203. 馮達文:《宋明新儒學略論》,湛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4. 黃克主編:《中國歷代名臣言行錄》,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8年。
    205. 李國鈞等著:《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06. 粟品孝:《朱熹與宋代蜀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07. 李修生、朱安群編:《四書五經辭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8年。
    208.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209. 楊渭生等著:《兩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210.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211. 潘立勇:《朱子理學美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212. 何忠禮、徐吉軍著:《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
    213.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214. 羅立剛:《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215. 木下鉄矢:《朱熹再読-朱子学理解ヘの一序說》,東京:研文出版社,1999
    年。
    216. 木下鉄矢:《朱子学の位置》,東京:知泉書館,2007年。
    217. 木下鉄矢:《朱熹哲学の視軸:続朱熹再読》,東京:研文出版社,2008年。
    218. 木下鉄矢:《朱子:〈はたらき〉と〈つとめ〉の哲学》,東京:岩波書店,
    2009年。
    219. 盧廣森、盧連章編:《洛學及其中州後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
    年。
    220. 小島毅:《宋學の形成と展開》,東京:創文社,1999年。
    221. 許總:《宋明理學與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222. 陸寶千:《朱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223. 何平:《儒脈興衰:從孔夫子到新儒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4. 方彥壽:《朱熹書院與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225. 李學勤編:《中國學術史‧宋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226. 吳長庚編:《朱陸學術考辨五種》,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
    227. 吳長庚編:《朱熹與江西理學》,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
    228. 徐德明編:《朱熹著作版本源流考》,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229. 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230. 李申:《中國儒教史》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1. 李申:《中國儒教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2. 孔令宏:《儒道關係視野中的朱熹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0年。
    233. 湯勤福:《朱熹的史學思想》,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234. 徐興海、劉建麗主編:《儒家文化辭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235.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236. 張毅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237.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38. 范立舟:《宋代理學與中國傳統歷史觀念》,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
    年。
    239. 范立舟:《宋代思想學術史論稿》,澳門:澳亞周刊,2004年。
    240. 楊永龍:《《朱子語類》完成體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241. 黃開國、鄧星盈著:《巴山蜀水聖哲魂:巴蜀哲學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
    版社,2001年。
    242. 張脈賢:《朱熹與徽州》,黃山:黃山市新安朱子研究會,2001年。
    243. 馬空群:《中國文化之傳統道德精神-宋代理學對儒學精神之振興》,臺北:
    海獅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244.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245. 朱傑人編:《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
    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246. 朱榮貴:《全體大用之學:朱子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247.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248. 顏文儒、吳宣德編著:《中國理學》第二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
    249. 鍾彩鈞:《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臺灣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250. 彭永捷:《朱陸之辨-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
    251. 林繼平:《宋學探微》,臺北:藍臺出版社,2002年。
    252. 熊慶年編著:《中國理學》第三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
    253. 漆俠:《宋史研究論文集》,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54.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55. 市來津由彥:《朱熹門人集團形成の研究》 ,東京:創文社,2002年。
    256. 潘富恩、徐宏興編:《中國理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
    257. 陸建猷:《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58. 田浩編,楊立華、吳艷虹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3年。
    259. 陳代湘:《現代新儒學與朱子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0. 張偉:《黃震與東發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1. 何可永編著:《朱熹》,香港: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
    262.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2003年。
    263. 金永植著,潘文國譯:《朱熹的自然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年。
    264. 李明輝:《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年。
    265. 劉錦賢:《儒家保身觀與成德之教》,臺北:樂學書局,2003年。
    266.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
    267.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4年。
    268. 朱杰人、嚴文儒主編:《朱子全書與朱子學-2003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
    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269. 張加才:《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70.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71. 趙峰:《朱熹的終極關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272. 趙吉惠、劉學智主編:《張載關學與南冥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4年。
    273. 林拓:《文化的地理過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書店,
    2004年。
    274.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本體論建構與主體性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社,2005年。
    275. 姜立煌:《朱熹在五夫》,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
    276. 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277. 劉揚忠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宋代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
    年。
    278.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279. 李似珍:《中國學術思想編年‧宋代卷》,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年。
    280. 楊世文、舒大剛主編:《儒藏‧史部‧儒林碑傳》,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5年。
    281.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282. 史少博:《朱熹易學和理學關係探賾》,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年。
    283. 小路口聰:《「即今自立」哲學-陸九淵心學再考》,東京:研文出版社,2006
    年。
    284. 徐洪興:《中國學術思潮史:道學思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年。
    285. 閔澤平:《南宋理學家散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286. 鄢建江:《朱熹小學道德教育理論研究》,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年。
    287. 曾棗莊、劉琳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2006年。
    288. 裴景福編撰:《壯陶閣書畫錄》,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289. 蔡方鹿、舒大剛、郭齊編:《新視野,新詮釋-朱熹思想與現代社會》,成都:
    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290. 劉學智、高康玉主編:《關學、南冥學與東亞文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07年。
    291. 李昌憲:《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年。
    292. 王日根、李弘祺主編:《閩南書院與教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年。
    293. 傅小凡、卓克華主編:《閩南理學的源流與發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94. 高令印、高秀華:《朱子學通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295. 湖南省平江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平江縣誌》,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年。
    296. 蔡茂松:《朱子學》,臺南:大千世界出版社,2007年。
    297. 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98. 王健:《在現實真實與價值真實之間:朱熹思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出版社,2007年。
    299. 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300. 嘉義大學中文系編:《鵝湖之會:第一屆宋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文津出版社,2007年。
    301. 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年。
    302. 趙國雄:《兩宋《孟子》著述考》,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303. 程水龍:《《近思錄》版本與傳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04. 程水龍:《理學在浙江的傳播:以《近思錄》為中心的歷史考察》,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05. 黃靈庚、吳戰壘主編:《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306. 龍念主編:《朱子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
    307. 林維杰:《朱熹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308. 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09. 羅安憲主編:《中國孔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10. 李瑞全、楊祖漢主編:《中國文化與世界:中國文化宣言五十週年紀念論文
    集》,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9年。
    311. 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
    學出版社,2009年。
    312. 鄭吉雄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313. 趙偉:《陸九淵門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314. 樂愛國:《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315. 解光宇:《朱子學與徽學》,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316. 劉昌佳:《理學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317. 林月惠:《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318. 楊燕:《《朱子語類》經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年。

    三、期刊論文(按出版時間排列)
    (一)與朱熹相關者
    1. 林瑋:1933,〈朱子的教育思想〉,《師大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2. 黃彰健:1956.12,〈論四書章句集注定本〉,《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八期上。
    3. 黃彰健:1983.9,〈鵝湖之會朱陸異同〉,《宋史研究集》第二輯,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4. 賈馥茗:1958,〈朱子教育思想〉,《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第一期。
    5. 伍振鷟:1962,〈朱陸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師大學報》第七期。
    6. 陳鐵凡:1962.9,〈朱子與四書〉,《孔孟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7. 陳鐵凡:1964.3,〈朱注四書的著作過程及其他徵引考略〉,《冊府》1964年第三期。
    8. 山根三芳:1965.10,〈朱子の天について〉,《東方宗教》第二十六卷。
    9. 程元敏:1966.11,〈談四書原來的編次: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孔孟月刊》第五卷第三期。
    10. 黃公偉:1967,〈略論朱熹心性教育觀之特色〉,《哲學論文集》第三期。
    11. 戴君仁:1967.10,〈朱子儀禮經傳通解與修門人及修書年歲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六期。
    12. 戴君仁:1968.3,〈朱子的周易本義〉,《書目季刊》第二卷第三期。
    13. 王雲五:1971,〈朱熹的教學思想〉,《東方雜誌》第四卷第六期。
    14. 謝康倫:1973,〈朱熹的政治生涯:一項內心的衝突〉,中央研究院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編譯:《中國歷史人物論集》,臺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董事會。
    15. 宋東炎:1973,〈朱子的教育思想〉,《教與學》第六卷第二期。
    16. 宋晞:1975.6,〈朱熹的政治論〉,《史學彙刊》第六期。
    17. 黃錦鋐:1979,〈朱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響〉,《教學與研究》第一期。
    18. 山井湧:1980,〈朱子の「心」に關する若干考察〉,《中哲文學會報》第五號。
    19. 山井湧:1981.6,〈《朱子文集》に見える朱子の「心」〉,《中哲文學會報》第六號。
    20. 大槻信良著,黃俊傑譯:1980.6,〈從四書集注章句論朱子為學的態度〉,《大陸雜誌》第六十卷第六期。
    21. 錢穆:1981,〈朱子四書集義精要隨劄〉,《故宮季刊》第十六卷第一期。
    22. 錢穆:1995,〈周程朱子學脈論〉,《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五冊,臺北:聯經出版社。
    23. 劉述先:1982,〈朱子建立道統的理據問題之省察〉,《新亞學術集刊》第三期。
    24. 劉述先:2009.6,〈道統的建構與朱子在宋明理學中地位的衡定〉,《朱子學刊》2009年第一輯。
    25. 曾春海:1982,〈朱子德性修養中的格物致知〉,《哲學與文化》第九卷第三期。
    26. 曾春海:1993,〈朱熹的政治思想〉,《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27. 曾春海:2000.9,〈從「理一分殊」觀朱熹易學與環保哲學〉,《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七卷第九期。
    28. 曾春海:2002.7,〈評束景南著《朱熹年譜長編》〉,《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九卷第七期。
    29. 曾春海:2003.3,〈對比朱熹與伊川的易學〉,《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卷第三期。
    30. 曾春海:2007.10,〈朱熹人性論與楚簡儒家佚籍「性情說」之比較〉,《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期。
    31. 曾春海:2008.9,〈朱熹、陸象山的書院理念及其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五卷第九期。
    32. 佐藤仁:1983,〈朱子的仁說〉,《史學評論》第五期。
    33. 黃俊傑:1983.1,〈從孟子集注看朱子思想中舊學與新知的融會〉,《史學評論》第五期。
    34. 黃俊傑:1988.12,〈朱子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詮釋及其迴響〉,《清華學報》第十八卷第二期。
    35. 陳來:1983.2,〈關於程朱理氣思想的兩條資料的考證〉,《中國哲學史研究》1983年第二期。
    36. 陳來:1989.3,〈朱子《家禮》真偽考議〉,《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三期。
    37. 市來津由彥:1985,〈朱子の《雜學辨》とその周邊〉,宋代史研究會編:《宋代の社會と宗教》,東京:汲古書院。
    38. 趙炳熙:1986,〈朱熹研究論著索引〉,《上饒師專學報》1986年第三期。
    39. 趙炳熙:1987.11,〈近年國內朱子學研究概述〉,《上饒師專學報》1987年第二期。
    40. 蔡尚思:1986.2,〈朱熹的書院教育與禮教思想〉,《江西教育學院學刊》1986年第二期.
    41. 學知:1986.3,〈關於朱熹的《學規》及其他〉,《江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三期。
    42. 黃宣民:1987.12,〈朱熹的道統觀〉,《廈門朱子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
    43. 陳明考:1988,〈朱熹講學考亭〉,《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
    44. 方彥壽:1989.1,〈閩學的傳播衍變及其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一期。
    45. 方彥壽:2008.4,〈儒家的榮辱觀與教育理念〉,《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四期。
    46. 方彥壽:2009.5,〈朱熹書院與考亭學派〉,《朱子文化》2009年第五期。
    47. 方彥壽:2011,〈朱熹的道統論與建本類書中的先賢形象〉,陳來、朱傑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8. 戴瑞坤:1988.3,〈朱子學研究論著目錄〉,《陽明學漢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9. 谷方:1988.4,〈學派與中國文化〉,《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第四期。
    50. 林美惠:1988.9,〈論朱子小學與大學思想之義理根源〉,《鵝湖月刊》第十四卷第三期總號159。
    51. 馮耀明:1988.12,〈朱熹對儒佛之判分〉,《漢學研究》第六卷第二期。
    52. 張永儁:1989,〈從程朱理氣說析論朱熹心性論之要義〉,《哲學論評》第十二期。
    53. 張永儁:2001.1,〈朱熹「義利之辨」之倫理價值觀探源〉,《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一期。
    54. 王步貴:1989,〈朱熹教育思想的特點探析〉,《社會科學集刊》第五期。
    55. 張慧珍:1989,〈朱熹讀書說淺論〉,《孔孟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三期。
    56. 葉建華:1989.10,〈朱熹《伊洛淵源錄》初探〉,《中國哲學史》1989年第十期。
    57. 張玉奇:1990,〈朱熹綱常論中的三綱要義〉,《朱子學刊》第二輯。
    58. 吉田公平:1990,〈朱熹の「正統-異端」論〉,氏著,《陸象山と王陽明》,東京:研文出版社。
    59. 李弘祺:1990.2,〈朱熹、書院與私人講學傳統〉,《國立編譯館館刊》第十九卷第二期。
    60. 李弘祺:1992.12,〈精舍與書院〉,《漢學研究》第十卷第二期。
    61. 盧鐘鋒:1990.3,〈論朱熹及其《伊洛淵源錄》〉,《孔子研究》1990年第三期。
    62. 蔡尚思:1990.10,〈朱子學全史綱要〉,《紀念朱子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63. 李科友:1991,〈「意不在魚」論朱熹振興白鹿洞書院〉,朱瑞熙編:《朱熹教育與中國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
    64. 錢遜:1991.1,〈四書集注與中國文化傳統-兼談「道統」的實際內容與意義〉,《朱子學刊》1991年第一期。
    65. 周偉民:1991.3,〈論朱熹「格君心之非」的政治哲學〉,《海南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1年第二期。
    66. 張亨:1992,〈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五期。
    67. 岡田武彥著,吳光譯:1992.2,〈論明代學術思想的源流-朱陸異同源流考〉,《朱子學刊》1992年第二輯。
    68. 戢斗勇:1992.2,〈張栻與朱熹〉,《天府新論》1992年第二輯。
    69. 束景南:1992.6,〈新發現朱熹佚文辨偽〉,《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2年第六期。
    70. 束景南:2003.12,〈從新發現的〈與程允夫書〉看朱熹紹興十九年的婺源之行〉,《朱子學刊》第十三輯。
    71. 胡昭曦:1993,〈譙定、張栻與朱熹的學術聯繫〉,《中國哲學》第十六輯。
    72. 韋政通:1993,〈「慶元學禁」中的朱熹〉,鍾彩鈞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73. 高令印:1993,〈朱熹與福建文化〉,鍾彩鈞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74. 陳其芳:1993,〈朱熹的親屬〉,鍾彩鈞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75. 黎建球:1993,〈朱熹的倫理思想〉,鍾彩鈞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76. 黃保萬:1993.1,〈朱熹與濂學〉,《朱子研究》1993年第一期。
    77. 周立方:1993.1,〈略論朱熹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朱子研究》1993年第一期。
    78. 李邦國:1994.1,〈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的教育實踐和哲學基礎〉,《湖北師院學報》(哲社版) 1994年第一期。
    79. 周兆茂:1994,〈朱熹思想在徽州的流傳與影響〉,《朱子學刊》第六輯。
    80. 徐公喜:1994,〈朱熹犯罪預防思想略述〉,《朱子學刊》第六輯。
    81. 胡迎建:1995,〈朱熹在南康軍〉,《朱子學刊》第七輯。
    82. 張立文:1995,〈朱熹的體與用範圍〉,氏著:《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83. 吳長庚:1995,〈朱熹論蘇軾學術〉,《宋明思想和中華文明》,上海:學林出版社。
    84. 吳長庚:1998,〈朱子倡言絜矩之道的歷史貢獻〉,《朱子學刊》第九輯。
    85. 吳長庚:2007.1,〈朱熹在江西的理學活動〉,《朱子學刊》第十七輯。
    86. 俞兆鵬:1995.1,〈朱熹與慶元「偽學黨禁」(上)〉,《朱子研究》1995年第一期。
    87. 石雲孫:1995.2,〈朱熹集注釋例〉,《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一期。
    88. 商聲合:1995.4,〈林湜與朱熹〉,《朱子研究-閩東閩學會成立暨閩臺文化與朱子理學研究會專輯》。
    89. 楊祖漢:1995.5,〈朱子對孟子學的詮釋〉,《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90. 楊祖漢:1999.7,〈朱陸論爭的主要問題及其會通〉,《歷史月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91. 楊祖漢:2009.3,〈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第一期。
    92. 董金裕:1995.6,〈朱熹與四書集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人文學科類》第七十期。
    93. 俞斌、甌石:1995.6,〈略論朱熹的教育思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六期。
    94. 黃瑩暖:1995.6,〈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期。
    95. 黃瑩暖:2001.6,〈朱子理解佛教「性空」義的檢視〉,《國文學報》第三十期。
    96. 黃瑩暖:2005.3,〈朱子對禪宗「作用是性」說的理解〉,《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七期。
    97. 黃瑩暖:2007.6,〈朱子論《中庸》「未發」之義及其工夫〉,《興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一期。
    98. 黃瑩暖:2009.7,〈朱子格物之心性理論與工夫義蘊的再探討〉,《當代儒學研究》第六期。
    99. 何雋:1996,〈葉適與朱熹道統觀異同論〉,《鵝湖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十一期。
    100. 汪邦珠:1996,〈朱熹在湖湘〉,《朱子學刊》第八輯。
    101. 馮會明:1996,〈朱子廉政思想的理論與實踐〉,《朱子學刊》第八輯。
    102. 程光裕:1996,〈朱熹知南康軍之治績〉,《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103. 蔣義斌:1996,〈朱熹對宗教禮俗的探討-以塑像、畫像為例〉,《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104. 蔣義斌:1996,〈朱熹的從容、遊學與社會關懷〉,《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
    105. 蔡方鹿:1996.4,〈朱子之四書學及其道統論的關係〉,林慶彰編:《經學研究論叢》第四輯,臺北:聖環圖書公司。
    106. 蔡方鹿:2006.2,〈朱熹理學與經學〉,《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二期。
    107. 蔡方鹿:2007.2,〈論朱子、李退溪的道統論思想及其對亞洲人文價值的影
    響〉,《儒教文化研究》第七期。
    108. 李錦全:1998,〈朱熹的「忠君」與「直諫」〉,《朱子學刊》第九輯。
    109. 吳業文:1999.2。〈論朱熹的「教」與「學」思想〉,《松遼學刊》(社會科學
    版)第八十五期。
    110. 馮達文:1999.4,〈簡論朱熹之「小學」教育理念〉,《中國哲學史》1999年
    第四期。
    111. 錢曉勤:2000.2,〈略論朱熹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二期。
    112. 劉貴傑:2000.5,〈宋儒朱子的人格教育〉,《社會科教育學報》第三期。
    113. 郭齊:2000.6,〈朱熹四書次序考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
    年第六期。
    114. 周光慶:2000.6,〈朱熹四書解釋方法論〉,《孔子研究》2000年第六期。
    115. 饒宗頤:2000.11,〈朱子與潮州〉,《朱子學與東亞文明研討會-紀念朱子逝
    世八百週年朱子學會議論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116. 戴瑞坤:2000.11,〈朱子學對中、日、韓的影響〉,《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一期。
    117. 楊儒賓:2000.11,〈戰後台灣的朱子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九卷第
    四期。
    118. 楊儒賓:2005.12,〈「自性化」與「復性」-榮格與朱子的異時空交會〉,《法
    鼓人文學報》第二期。
    119. 陳鳳:2000.12,〈簡論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現代意義〉,《喀什師范學院
    學報》第四期。
    120. 陳鳳:2003.4,〈略論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現實啟迪〉,《福建師大福清分校
    學報》2003年第四期。
    121. 陸建猷:2001.1,〈學、庸、論、孟中的心性義理基礎-朱熹四書集注理學思
    想系列之一〉,《人文雜誌》2001年第一期。
    122. 蔡茂松:2001.2,〈朱子的四端七情理發氣發問題〉,《中華學苑》第五十五期。
    123. 楊斐芬、魏美娟、楊幼玫:2001.6,〈朱子敬德工夫及其在臺影響〉,《建國學
    報》第二十期。
    124. 陳遵沂:2002,〈考亭學派和南宋諸學派的交流與論爭〉,《武夷文化研究—
    武夷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25. 張懷滿:2002.2,〈略論朱熹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學術交流》2002年第
    二期。
    126. 孫世民:2002.4,〈從子游問孝章談孔學主敬說的建構-以朱子的理解、詮釋
    為主〉,《菁莪季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127. 林振禮:2002.5,〈從朱熹的風水觀看殯葬改革—婺源朱子文化新考察〉,《泉
    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五期。
    128. 林振禮:2003.12,〈朱熹風水觀與閩南民俗〉,《朱子學刊》第十三輯。
    129. 周天令:2002.5,〈朱子的人性論及其現代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二百二
    十六期。
    130. 林憶芝:2002.6,〈朱子的經權說探微〉,《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二十五
    期。
    131. 楊斐芬、楊幼玫、林友棻:2002.7,〈朱子變化氣質的教育觀〉,《建國學報》
    第二十一期。
    132. 熊瑜:2002.9,〈朱熹家庭教育簡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五期。
    133. 彭維杰:2002.12,〈孔子與朱子的詩教思想比較-兼及對現代詩歌教育的啟
    示〉,《國文學誌》第六期。
    134. 李秋麗:2003.1,〈朱熹對邵雍先天象數學的繼承和發展〉,《周易研究》2003
    年第一期。
    135. 黃麗娟:2003.12,〈朱子哲理詩中的學行歷程〉,《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
    會學報》第二期。
    136. 程繼紅、傅惠敏:2003.12,〈論信州在朱熹理學傳播中的地理意義〉,《朱子
    學刊》第十三輯。
    137. 周建華:2003.12,〈朱熹南贛理學和文學活動考〉,《朱子學刊》第十三輯。
    138. 汪雁:2004.2,〈略論朱熹教育思想及其意義〉,《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
    研究版)2004年第二期。
    139. 胡發貴:2004.4,〈朱熹「格正君心」與儒家禁欲思想中的政治關切〉,《黃山
    學院學報》2004年第四期。
    140. 賴美惠:2004.4,〈論朱子的道統觀-以《近思錄》的編纂為探討中心〉,《問
    學》第六期。
    141. 吳展良:2004.6,〈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
    《臺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三期。
    142. 劉振維:2004.6,〈略論朱熹「人性本善」說與佛教中國化中之「佛性」的關
    聯-以朱熹《四書集注》與圭峰宗密《華嚴原人論》為例〉,《哲學與文化》
    第三十卷第六期。
    143. 劉振維:2008.6,〈由朱熹讀書法論職業倫理的養成〉,《止善》第四期。
    144. 彭妮絲:2004.7,〈朱熹童蒙教育思想研究〉,《環球技術學院學報》第四期。
    145. 陳安金:2004.7,〈論永嘉學派與朱子學派的分歧〉,《江漢論壇》2004年第
    七期。
    146. 徐公喜、鄒毅:2004.8,〈朱熹道統譜系論〉,《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八
    期。
    147. 王風:2004.11,〈朱熹新道統說之形成及與易學之關係〉,《哲學研究》2004
    年第十一期。
    148. 呂福松:2004.12,〈朱熹兒童道德教育思想探論〉,《朱子學刊》第十四輯。
    149. 徐永文:2004.12,〈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探析〉,《朱子學刊》第十四輯。
    150. 徐剛:2004.12,〈朱熹風水觀:對一種文化現象的解構〉,《朱子學刊》第十
    四輯。
    151. 王國良:2005.1,〈朱熹與新安理學〉,氏編:《新安理學與宋元明清哲學》,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52. 王國良:2009.6,〈新安理學及其現代價值〉,《朱子學刊》2009年第一輯。
    153. 姚郁卉:2005.4,〈朱熹《小學》的蒙養教育思想〉,《齊魯學刊》2005年第
    四期。
    154. 康雲山:2005.4,〈朱子《四書集注》與理一分殊概念的關係〉,《南師語教學
    報》第三期。
    155. 康雲山:2006.12,〈朱子的「氣象」概念〉,《國文學誌》第十三期。
    156. 陳逢源:2005.5,〈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東華漢學》第三期。
    157. 陳逢源:2006.6,〈朱熹論孔門弟子-以四書章句集注徵引為範圍〉,《文與哲》
    第八期。
    158. 陳逢源:2010.6,〈宋儒聖賢系譜論述之分析-朱熹道統觀淵源考察〉,《政大
    中文學報》第十三期。
    159. 陳逢源、黃瀚儀:2005.6,〈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徵引書目輯考〉,《政大中文學
    報》第三期。
    160. 盧其薇:2005.6,〈論朱子對「聖賢氣象」的見地及其功夫論的創新〉,《世新
    中文研究集刊》第二期。
    161. 盧其薇:2006.7,〈優入聖域-朱子的聖/凡思維〉,《有鳳初鳴年刊》第二期。
    162. 蔡家和:2005.7,〈朱子的孟子學-以「知言養氣」章為例〉,《東海大學文學
    院學報》第四十六期。
    163. 蔡家和:2007.7,〈朱子的性理學-仁義禮智四德由來之考察〉,《東海哲學研
    究集刊》第十二期。
    164. 劉原池:2005.7,〈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開展〉,《哲學與文化》第三
    十二卷第七期。
    165. 余家春:2005.10,〈論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晉中學院學報》第五期。
    166. 林維杰:2006,〈朱子體用論衡定〉,黃俊傑、林維杰編:《東亞朱子學的同
    調與異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67. 鄢建江:2006.3,〈朱熹養成教育思想探析〉,《道德與文明》2006年第三期。
    168. 柳熙星:2006.7,〈由「心統性情」省察朱子的「心」義〉,《鵝湖月刊》第三
    十二卷第一期。
    169. 陳利華:2007,〈對朱熹蒙學教育思想的現代思考〉,《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州:閩學研究會。
    170. 胡兆保:2007.1,〈朱子學對婺源社會習俗的影響〉,《朱子學刊》第十七輯。
    171. 張靜:2007.2,〈從朱熹的「小學」教育思想看中國古代的蒙學教育〉,《滁州
    學院學報》2007年第二期。
    172. 方旭東:2007.2,〈朱子的鬼神界說〉,《儒教文化研究》第七期。
    173. 向衛華:2007.11,〈略論朱熹教育思想中的積極因素〉,《雙語學習》2007年
    第十一期。
    174. 田智忠:2008.1,〈「理一分殊」視野下的朱子哲學精神〉,《朱子學刊》2008
    年第一輯。
    175. 朱英坤:2008.1,〈論朱熹新民的社會教化理念及實踐〉,《朱子學刊》2008
    年第一輯。
    176. 陳佳銘:2008.7,〈朱子的太極理氣論與格物工夫之探究〉,《華梵人文學報》
    第十期。
    177. 肖美豐:2010.4,〈朱熹風水堪輿說初探〉,《齊魯學刊》2010年第四期。
    178. 湯勤福:2011,〈朱熹《家禮》的真偽及對社會的影響〉,陳來、朱傑人主編:
    《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79. 周國林:2011,〈朱熹《小學》的基本思想及其現代價值〉,陳來、朱傑人主
    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
    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80. 朱榮貴:2011,〈朱子與風水〉,陳來、朱傑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
    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81. 陳國代:2012.3,〈朱熹委託修書之舉隅〉,《武夷學院學報》2012年第三期。

    (二)、與朱門弟子相關者

    1. 容肇祖:1935,〈記正德本《朱子實紀》並說《朱子年譜》的本子〉,《燕京學報》第十八期。
    2. 李濂:1957.10,〈蔡沉學說之體系〉,《文藝與生活》第二卷第三期。
    3. 程發軔:1968,〈程朱及其門人之理學〉,《孔孟學報》第十六期。
    4. 費海璣:1972,〈朱子門人性行考〉,《東方雜誌》復刊第六卷第一期。
    5. 費海璣:1972.6,〈研究朱子門人性行感言〉,《醒獅》第十卷第六期。
    6. 費海璣:1972,〈談朱子門人〉,《東方雜誌》復刊第六卷第二期。
    7. 費海璣:1972.2,〈談談朱子各門人的體會分析〉,《學園》第七卷第六期。
    8. 費海璣:1975.4,〈宋賢陳文蔚先生傳記研究〉,《人與社會》第三卷第一期。
    9. 田中謙二:1973.2,〈朱門弟子師事年考〉,《東方學報》第四十四期。
    10. 田中謙二:1975.12,〈朱門弟子師事年考績〉,《東方學報》第四十八期。
    11. 吳哲夫:1976.1,〈《春秋集傳》存十九卷〉,《故宮季刊》第十一卷第一期。
    12. 宋鼎宗:1979.5,〈尚書蔡傳匡謬篇〉,《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篇)第十四卷。
    13. 蔡仁厚:1980,〈朱陸門人及其後學〉,《孔孟學報》第三十九期。
    14. 黎松壽:1980.2,〈蔡元定的十八律〉,《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二期。
    15. 邱漢生:1980.3,〈陳淳的理學思想〉,《中國哲學》1980年第三期。
    16. 古國順:1980.6,〈蔡沉《書集傳》之研究論著述評〉,《臺北師專學報》第十二期。
    17. 陳榮捷:1980.9,〈朱子門人之各方面及其意義〉,《中國文化年刊》第十一期。
    18. 陳榮捷:1986.7,〈黃榦的《朱子行狀》〉,《孔子研究》1986年第二期。
    19. 林麗真:1982,〈東坡書傳之特色及其對蔡沉《書集傳》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獎助論文。
    20. 冒懷辛:1982.4,〈朱熹學派在福建的流傳及影響〉,《江淮論壇》1982年第四期。
    21. 冒懷辛:1983.4,〈朱熹閩學的干城-蔡元定與蔡沉〉,《中華文史論叢》1983年第四期。
    22. 姚瀛艇:1982.4,〈黃士毅與《朱子語類》〉《河南師大學報》1982年第四期。
    23. 陳金生:1983.10,〈《宋史‧陳淳傳》勘誤〉,《文史》第二十一輯。
    24. 孫明章:1985.1,〈略論黃榦及其哲學思想〉,《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1985年第一期。
    25. 高令印、陳其芳:1984.6,〈蔡沉的哲學思想〉,《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六期。
    26. 高令印、陳其芳:1985.3,〈朱熹高徒—陳淳的哲學思想〉,《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三期。
    27. 盧字會:1986.2,〈讀程、董《學則》及朱熹跋文〉,《江西教育學院學刊》1986年第二期。
    28. 黃大同:1986.2,〈蔡元定「變閏」新論〉,《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6年第二期。
    29. 王譽聲:1987.3,〈蔡元定《燕樂》摘文管見〉,《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第三期。
    30. 陳榮捷著,萬先法譯:1987.6,〈陳淳《北溪字義》英譯本:導言〉,《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第五期。
    31. 方彥壽:1988.2,〈閩學人物對建刻發展的影響〉,《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二期。
    32. 方彥壽:1995.1,〈朱子門人刻書考〉,《朱子研究》1995年第一期。
    33. 方彥壽:2000,〈朱門顏、曾—黃榦〉,《朱子學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
    34. 方彥壽:2000.1,〈朱熹學派刻書與版權觀念的形成〉,《文獻季刊》2000年第一期。
    35. 方彥壽:2009.6,〈黃榦講學地點考〉,《朱子學刊》2009年第一輯。
    36. 方彥壽:2012.6,〈弘揚師說的「紫陽別宗」-陳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37. 黃保萬:1989,〈朱熹對黃榦的影響〉,《朱熹與閩學淵源—「延平四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福建:閩學研究會。
    38. 黃保萬:2002,〈黃榦在朱子學中的地位與貢獻〉,《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 高令印:1988.1,〈閩學和閩學的發展階段與派別〉,《福建論壇》1988年第一期。
    40. 高令印:1989,〈閩學概說〉,鄒永賢編:《朱子學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41. 高令印:1989,〈朱熹之前的閩中理學與閩學辨析〉,鄒永賢編:《朱子學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42. 高令印:2012.6,〈翼羽師門,發明義理者-陳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43. 鄒永賢:1989,〈朱子學派治國綱領試探-兼析真德秀大學衍義〉,氏編:《朱子學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44. 朱伯崑:1989,〈蔡元定和蔡沉的河洛之學〉,氏著:《易學哲學史》中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5. 井上進:1990,〈《北溪字義》版本考〉,《東方學》第八十輯。
    46. 市來津由彥:1990,〈福建における朱熹の初期交游者 达〉,《東北大學教養部紀要》第五十四期。
    47. 市來津由彥:1991,〈廖德明-福建朱熹門人從學の一樣態〉,《東北大學教養部紀要》第五十六期。
    48. 市來津由彥:1993,〈陳文蔚における朱子學の受容〉,《東北大學教養部紀要》第六十期。
    49. 市來津由彥:2003,〈陳淳論序說-「朱子學」形成の視點から〉,《東洋古典學研究》第十五集。
    50. 市來津由彥:2008,〈黃榦における「為己の學」の表象〉,《集刊東洋學》第一百期。
    51. 市來津由彥:2009,〈朱熹門人從其師那裡得到了什麼-黃榦所「表象」的學習〉,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52. 陳遵沂:1990.10,〈考亭學派的三個時期〉,《紀念朱子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53. 陳遵沂:1993.1,〈考亭學派考略〉,《朱子研究》1993年第一期。
    54. 陳遵沂:1995,〈朱熹與閩學閩東學者群〉,《海峽兩岸論朱熹—紀念朱熹誕辰865周年暨朱熹對中國文化貢獻學術會議論文集》。
    55. 陳遵沂:2003,〈宋學精神與宋代福州文化〉,《閩都文化研究-閩都文化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上)》,福州:炎黃文化研究會。
    56. 劉英:1991.1,〈試論南宋帥桂兩詹體仁〉,《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一期。
    57. 王德毅:1991.12,〈黃榦的學術與政事〉,《漢學研究》第九卷第二期。
    58. 石訓等人:1992,〈朱震和蔡元定、蔡沉的哲學思想〉,氏著:《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59. 呂冰:1992.1,〈蔡元定《燕樂》析(上)〉,《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2年第一期。
    60. 呂冰:1992.3,〈蔡元定《燕樂》析(下)〉,《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2年第三期。
    61. 余崇生:1992.9,〈陳淳《北溪字義》中「理一分殊」之考察〉,《鵝湖月刊》第十八卷第三期。
    62. 余崇生:1993.8,〈陳淳《北溪字義》刊本七種〉,《鵝湖月刊》第十九卷第二期。
    63. 余崇生:2004.6,〈陳淳與《北溪字義》〉,《應用語文學報》第六期。
    64. 謝祥皓、劉宗賢:1993,〈朱子講友與朱門弟子〉,《中國儒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65. 鍾彩鈞:1993,〈朱子學派尊德性道問學問題研究〉,鍾彩鈞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66. 王煜:1993.1,〈南宋閩學五子評估〉,《朱子研究》1993年第一期。
    67. 丁紀園:1993.2,〈蔡元定《燕樂》新解-論俗樂的宮調、音高與音階〉,《音樂研究》1993年第二期。
    68. 施和金:1993.3,〈祝穆與《方輿勝覽》散論〉,《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三期。
    69. 簡明:1994.5,〈邵雍、蔡沉理數哲學芻議〉,《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五期。
    70. 約翰‧艾倫‧塔克著,張加才、梁燕譯:1995,〈陳北溪陸象山和日本德川早期哲學辭典的編纂〉,《朱子學刊》第八輯。
    71. 約翰‧艾倫‧塔克著,張加才、梁燕譯:1997.3,〈北溪《字義》對日本十七世紀哲學辭典的興起〉,《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7年第三期。
    72. 池教憲:1994.2,〈朱子語類中的「訓門人」研究〉,《朱子研究》1994年第二期。
    73. 繆品枚:1994.2,〈朱熹長溪籍門人生平著述考〉,《朱子研究》1994年第二期。
    74. 黃彰健:1994.6,〈跋北京圖書館本《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94年第六期。
    75. 王偉民:1994.10,〈陳文蔚、徐元杰和會朱、陸的傾向〉,《江西社會科學》第十期。
    76. 陳慶元:1995,〈宋代理學家詩文-從楊時到林希逸〉,《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二期。
    77. 鄭榮達:1995.1,〈蔡元定樂律理論研究(之一)-兼論宋俗樂犯調說〉,《中國音樂學》1995年第一期。
    78. 張品端:1995.2,〈淺談考亭學派對福建文化的影響〉,《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二期 。
    79. 湯鳴統:1995.4,〈尚質黃幹籍貫考析〉,《朱子研究-閩東閩學會成立暨閩臺文化與朱子理學研究會專輯》。
    80. 施景西:1995.4,〈試論朱熹高足「二黃幹」〉,《朱子研究-閩東閩學會成立暨閩臺文化與朱子理學研究會專輯》。
    81. 黃生觀、黃忠、范祚祺:1995.4,〈黃榦與福安黃氏宗祠〉,《朱子研究-閩東閩學會成立暨閩臺文化與朱子理學研究會專輯》。
    82. 方人也:1995.4,〈朱熹的「畏友」與高足-林用中〉,《朱子研究-閩東閩學會成立暨閩臺文化與朱子理學研究會專輯》。
    83. 王炯堯:1995.10,〈陳文蔚對朱熹教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五期。
    84. 梁庚堯:1997,〈劉爚《雲莊集》的版本及其真偽〉,氏著:《宋代社會經濟史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85. 楊慕震:1997.1,〈參與創建朱子學的主將-理學家、樂律學家蔡元定〉,《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7年第一期。
    86. 楊慕震:2002,〈蔡元定與十八律〉,《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州:炎黃文化研究會。
    87. 吳騰霄:1998.1,〈從蔡元定的黃鐘律管看朱熹學派的物理實驗思想(摘要)〉,
    《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第一期。
    88. 張加才:1998.2,〈《北溪字義》版本新考〉,《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二期。
    89. 張加才:1999.2,〈《北溪字義》版本源流蠡測〉,《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9年第二期。
    90. 張加才:2000.2,〈陳淳早期思想進路之檢討〉,《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二期。
    91. 張加才:2001.2,〈北溪理學本體論思想探微〉,《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1年第二期。
    92. 張加才:2002.2,〈關於北溪生平研究的幾個問題〉,《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2
    年第二期。
    93. 張加才:2004.3,〈《北溪字義》與理學範疇體系的詮釋和建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三期。
    94. 張加才:2004.4,〈陳淳哲學知行論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四期。
    95. 張加才:2012.3,〈陳淳心性思想研究〉,《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三期。
    96. 張加才:2012.6,〈北溪理學心理思想研究〉,《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97. 程元敏:1999.4,〈朱熹、蔡沉師弟子書序辨說版本徵孚〉,氏著:《書序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98. 程元敏:1999.4,〈朱子及其後學者難《書序》〉,氏著:《書序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99. 戴螢:2000.3,〈《宋史‧陳淳傳》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三期。
    100. 許華峰:2001.6,〈《朱熹集》卷六十五中與《尚書》相關諸篇之寫作時間考〉,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二十三期。
    101. 李紀祥:2001.12,〈入道之序-由「陳(淳)、黃(榦)之歧」到李滉「聖學十圖」〉,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二十四期。
    102. 李紀祥:2012.6,〈「讀書」與「入道」:論「陳(淳)、黃(榦)之歧」〉,《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03. 蔡安定:2002,〈蔡沉《書集傳》及其版本〉,《武夷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建:炎黃文化研究會。
    104. 蔣仁:2002,〈宋代理學入閩與浦城理學家的貢獻〉,《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05. 林振禮、方彥壽:2002.1,〈朱子學派與南宋出版〉,《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一期。
    106. 鄭金生:2002.2,〈蔡西山《脈經》考〉,《中華醫史雜誌》2002年第二期。
    107. 陸建猷:2002.3,〈宗朱學派的四書學思想〉,《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三期。
    108. 鞏志:2002.4,〈宋賢黃榦與宋代宮廷賜茶—讀黃榦《御賜茶園謝表》〉,《農業考古》2002年第四期。
    109. 李勝:2002.5,〈《朱熹書院門人考》補佚一則〉,《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五期。
    110. 李勝:2002.6,〈福建舉行紀念思想家、教育家黃榦的系列活動〉,《教育評論》2002年第六期。
    111. 王基西:2002.5,〈理學家小傳(20)-勉齋先生黃榦〉,《中國語文》第九十卷第五期。
    112. 王基西:2002.6,〈理學家小傳(21)-西山先生蔡元定〉,《中國語文》第九十卷第六期。
    113. 沈冬:1995.4,〈蔡元定十八律理論平議-兼論朱子與「律呂新書」〉,《臺大中文學報》第七期。
    114. 沈冬:2003.1,〈蔡元定十八律理論新探(上)〉,《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第一期。
    115. 沈冬:2003.3,〈蔡元定十八律理論新探(下)〉,《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第三期。
    116. 李才棟:2004,〈考亭後學,白鹿薪傳-廬阜黃西坡世家〉,李才棟,曹濤主編:《中國文化世家‧江右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17. 池俊鎬:2004.2,〈試論黃榦門人與其後學〉,《儒教文化研究》第四期。
    118. 池俊鎬:2007,〈黃榦的《〈論語〉注》〉,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119. 蔡根祥:2004.12,〈蔡元定之尚書學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十七期。
    120. 潘毅紅:2006.4,〈淺談蔡元定燕樂理論的「變」、「閏」之爭〉,《劇影月報》2006年第四期。
    121. 解光宇:2006,〈程洵的武夷山情結〉,閩學研究會:《閩學與武夷山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州:閩學研究會。
    122. 解光宇:2006.4,〈論新安理學家程洵〉,《黃山學院學報》2006年第四期。
    123. 解光宇:2007.2,〈論新安理學家程先、程永奇父子〉,《黃山學院學報》2007年第二期。
    124. 解光宇:2009.6,〈朱子徽州弟子及其思想研究〉,《朱子學刊》2009年第一輯。
    125. 解光宇:2011.10,〈朱子新安後學對「理」的解構及其意義〉,《鵝湖月刊》第三十七卷第四期。
    126. 蔡銘澤:2006.5,〈南宋理學家蔡元定生平考異〉,《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五期。
    127. 李蕙如:2006.7,〈談南宋陳淳對後世的影響〉,《有鳳初鳴年刊》第二期。
    128. 李蕙如:2007.2,〈南宋陳淳的天道論思想初探〉,《國文天地》第二十二卷第九期。
    129. 陳明義:2006.9,〈輔廣《詩童子問》初探〉,《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七期。
    130. 束鴻俊:2007,〈陳淳的《北溪字義》〉,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31. 程繼紅:2007,〈朱熹與環鄱陽湖理學優勢帶〉,吳長庚編:《朱熹與江西理學》,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132. 程繼紅:2008.1,〈宋元朱熹門人及後學籍貫地理分布與朱子學傳播區域〉,《朱子學刊》2008年第一輯。
    133. 祝平次:2007,〈朱子門人與道學的發展-孫應時、曹彥約與度正〉,嘉義大學中文系編:《鵝湖之會:第一屆宋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134. 李一飛:2007.1,〈宋集小考三題〉,《中國韻文學刊》2007年第一期。
    135. 閔澤平:2007.4,〈考亭學派文風論略〉,《船山學刊》2007年第四期。
    136. 徐永文:2007.4,〈南宋贛東北朱子學初探〉,《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四期。
    137. 傅小凡:2007.5,〈在理學與心學之間徘徊-淺析陳淳心性論思想的一大特徵〉,《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五期。
    138. 傅小凡:2008.1,〈人事盡處是謂天理-淺析陳淳的認識論思想〉,《朱子學刊》2008年第一輯。
    139. 傅小凡:2008.4,〈閩南理學及其主要特徵〉,《哲學動態》2008年第四期。
    140. 傅小凡:2009.6,〈論蔡元定用理學思想對堪輿術的改造〉,《朱子學刊》2009年第一輯。
    141. 白詩朗(Berthrong John H.)著,俞懿嫻譯:2007.6,〈道學是否為歷程哲學〉,《哲學與文化 》第三十四卷第六期。
    142. 石磊:2008,〈論新安理學家謝璡〉,龍念主編:《朱子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43. 解光宇、石磊:2008,〈朱子門人:謝璡〉,《朱子文化》2008年第四期。
    144. 蔣艷艷:2008,〈祝穆及其著述〉,龍念主編:《朱子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45. 胡榮明:2008.1,〈家族、學術交游圈與朱子學的流傳:以宋、元德興地區為中心〉,《朱子學刊》2008年第一輯。
    146. 魯林華:2008.1,〈南宋理學家的散文成就與貢獻〉,《朱子學刊》2008年第一輯。
    147. 林日波:2008.3,〈真德秀與朱熹弟子交游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二期。
    148. 盧萍:2008.6,〈劉爚及其著述〉,《理論月刊》2008年第六期。
    149. 樂愛國:2008.6,〈黃榦論格物致知〉,《朱子文化》2008年第三期。
    150. 樂愛國:2012.6,〈朱熹、陳淳對《中庸》「誠」的新界定〉,《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51. 郭齊:2008.7,〈朱熹講友林用中行實考〉,氏著:《朱子學新探》,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52. 南相淑、姜春花:〈《律呂新書》的六十調與六變律研究〉,《文化藝術研究》2008年第一期。
    153. 陳國代:2008.8,〈脈病不相應,非藥可為也—談蔡元定的醫學貢獻〉,《中華中醫藥學刊》2008年第八期。
    154. 曾華青:2008.9,〈蔡元定《律呂新書》之解讀〉,《大舞臺:雙月號》2008年第三期。
    155. 王春林:2008.11,〈蔡沉《書集傳》對周公形象的再造〉,《學術論壇》2008年第十一期。
    156. 楊燕:2009.1,〈《陰符經考異》非朱熹、蔡元定蠡測〉,《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七卷第一期。
    157. 黃博:2009.5,〈宋代蜀中理學家度正生平考述〉,《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五期。
    158. 許華峰:2011.5,〈《朱文公訂正門人蔡九峯書集傳》的版本價值-以兩種元代《書集傳》刊本互校〉,《第六屆中國經學研究會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大中文系,2009年。
    159. 許華峰:2011.6,〈兩種《晦庵先生朱文公語錄》殘本對朱子學研究的價值〉,
    《國文學報》第四十九期。
    160. 許華峰:2012.10,〈蔡沉《書集傳》的注解形式析論〉,《第五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宋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61. 山寺三知:2009.11,〈《律呂新書》校點劄記(之一)-選擇底本,兼論版本系統〉,《文化藝術研究》2009年第六期。
    162. 吳佳樺:2009.11,〈黃勉齋思想中陰陽五行之義涵與定位〉,《中區中文研究所碩博士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第三十七屆》,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163. 近藤一成著,孫曉艷等譯:2010,〈宋代士大夫與社會-黃榦的禮世界和判詞世界〉,近藤一成主編:《宋、元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
    164. 蔡方鹿:2010.6,〈朱子學在南宋巴蜀地區的傳承與開展〉,《政大中文學報》第十三期。
    165. 黃忠慎:2010.6,〈輔廣《詩童子問》新論〉,《臺大中文學報》第三十二期。
    166. 黃忠慎:2011.12〈經典、道與文字-輔廣與楊簡《詩經》學之比較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十六期。
    167. 黃忠慎:2011.12〈輔廣《詩童子問》與楊簡《慈湖詩傳》之比較研究-以解經方法、態度與風格為核心的考察〉,《文與哲》第十九期。
    168. 許家星:2010.4,〈《朱子門人》補證〉,《中國哲學史》2010年第四期。
    169. 許家星:2010.6,〈論「朱門高足」董銖的經學思想〉,《贛文化研究》第十五期。
    170. 黃麗媛:2010.5,〈蔡淵之易學〉,《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第五期。
    171. 陳良中:2010.6,〈朱子與蔡沉《書》學異同考論〉,《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三期。
    172. 陳良中:2010.10,〈蔡沉《洪範皇極內外篇》義理研究〉,《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五期。
    173. 李玉峰:2010.7,〈論陳淳與朱熹理氣論的異同〉,《科技資訊》2010年第二十一期。
    174. 高雲萍:2010.11,〈浙東朱子學的鏈結—何基與朱熹、黃榦的思想關聯〉,《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第六期。
    175. 庹永:2010.12,〈蔡元定對河圖、洛書的區分-兼論蔡氏父子的範數之學〉,
    《周易研究》2010年第六期。
    176. 鄧慶平:2011,〈黃榦的朱學道統論〉,陳來、朱傑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77. 鄧慶平:2011,〈試論朱子學視野中的朱子門人研究〉,《朱子文化》2011年第一期。
    178. 鄧慶平:2012.6,〈簡析黃榦與李燔的書信交往〉,《贛文化研究》第十七期。
    179. 鄧慶平:2012.6,〈論《北溪字義》對朱學概念的規範化解釋〉,《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80. 鄧慶平:2012.8,〈朱子門人群體特徵概述〉,《中國哲學史》2012年第一期。
    181. 楊艷:2011.2,〈朱子門人之蔡氏家族考〉,《史林》2011年第二期。
    182. 馮青:2011.2,〈朱熹門人馮椅小傳輯補〉,《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二期。
    183. 李家樹:2011.3,〈朱熹及其弟子羣釋《詩》都不尊古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184. 陳欣雨:2011.6,〈《北溪字義》之《中庸》新解〉,《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六期。
    185. 蘇費翔:2011.10,〈《近思錄》:「四子之階梯」-陳淳與黃榦爭論讀書次序〉,陳來編:《哲學與時代: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86. 岳天雷:2012.3,〈陳淳論「經權」〉,《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三期。
    187. 胡繼明:2012.6,〈論蔡沈《書經集傳》的訓詁學價值〉,《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六期。
    188. 姜龍翔:2012.6,〈朱子命蔡沉編修《書集傳》考〉,《漢學研究》第三十卷第二期。
    189. 馬寄:2012.6,〈下學而上達-陳淳功夫法門探微〉,《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0. 高秀華:2012.6,〈陳淳對朱子學創立的貢獻〉,《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1. 陳忠杰:2012.6,〈白雲巖朱子祠配祀陳淳的構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2. 康永遠、沈少輝:2012.6,〈陳淳世系衍派初考〉,《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3. 林文全:2012.6,〈朱熹、陳淳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素質教育的啟示〉,《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4. 鄭鏞、童順平:2012.6,〈陳淳教育思想研究〉,《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5. 陳鏡清、陳凌:2012.6,〈試論陳淳與《三字經》之祖述及其蒙學教育特色〉,《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6. 李彩:2012.6,〈淺談《北溪字義》訓詁特點〉,《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7. 許哲娜:2012.6,〈朱熹與陳淳在漳州的移風易俗活動〉,《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8. 鍾建華:2012.6,〈淺析朱熹、陳淳理學思想對漳州民俗的影響與意義〉,《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199. 邱凌平:2012.6,〈朱熹和陳淳與宋代漳州民間宗教〉,《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0. 朱榮貴:2012.6,〈陳淳論淫祀〉,《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1. 許支平:2012.6,〈陳淳的神明崇拜觀述論〉,《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2. 劉煥雲:2012.6,〈朱熹與陳淳之理氣觀及其現代價值之研究〉,《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3. 李顯光:2012.6,〈試論朱熹與陳淳的靜坐觀〉,《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4. 翟奎鳳:2012.6,〈敬以直內‧常惺惺‧靜修-以朱子、陳淳為中心的討論〉,《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5. 陳玲、劉婧:2012.6,〈陳淳哲學思想簡論〉,《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6. 楊中啟:2012.6,〈陳淳生命哲學思想之考量〉,《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7. 景雲:2012.6,〈淺議陳淳的外王思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8. 吳文文:2012.6,〈試論陳淳思想中倫理範疇與天命的對接〉,《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9. 鄭晨寅:2012.6,〈陳淳易學思想論略〉,《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10. 郭曉東:2012.6,〈論陳淳在「氣稟」與「氣質之性」問題上對朱子的紹述及其與朱子的異見〉,《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11. 殷慧:2012.6,〈簡論陳淳的禮樂思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12. 許初鳴:2012.6,〈朱子學說的衛士與傳人-陳淳與《北溪字義》淺議〉,《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13. 方遙:2012.6,〈淺論陳淳對象山心學的批駁〉,《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14. 黃秀燕:2012.6,〈陳淳論語學〉,《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15. 洪宇蓁:2012.10,〈《北溪字義》「鬼神」思想之探析〉,《鵝湖月刊》第三十八卷第四期。
    216. 王志陽、周璇璇、陳曦:2012.10,〈陳淳的經學思想及其影響研究-以《禮》、《易》二經為中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十期。

    (三)、其他

    1. 劉真:1958,〈宋代的學規和鄉約〉,《宋史研究集》第一輯,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2. 劉百閔:1964,〈閩學在新儒學上集大成〉,《經子肄言》,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3. 陳寅恪:1977,〈論韓愈〉,氏著:《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
    4. 黃雲生:1977.4,〈中國道統之淵源〉,《教育學院學報》第二期。
    5. 林政華:1977.12,〈黃東發對於前朝理學家之評述〉,《書目季刊》第十一卷第三期。
    6. 胡秋原:1980.4,〈論道統與政統〉,《中華雜誌》第十八卷第四期。
    7. 丁宗裕:1981.4,〈中華文化的道統倫理〉,《自由青年》第六十五卷第四期。
    8. 方東美:1981.7,〈泛論宋儒「道統」觀念之謬誤〉,《哲學與文化》第八卷第七期。
    9. 楊祖漢:1981.7,〈孔子、論語、道統〉,《鵝湖月刊》第七卷第一期。
    10. 楊祖漢:1986.3,〈程伊川的才性論〉,《鵝湖月刊》第十一卷第九期。
    11. 余英時:1982,〈道統與政統之間〉,氏著:《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12. 張永儁:1982,〈論宋代幾個重要的理學世界〉,《哲學論評》第六期。
    13. 張永儁:1990.12,〈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三十八期。
    14. 張永儁:2007.1,〈清代朱子學的歷史處境及其發展〉,《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七期。
    15. 郝世昌:1984.10,〈中華道統表撰修記〉,《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七卷第十期。
    16. 黃光亮:1984.12,〈中國道統思想之研究〉,《國立臺北商專學報》第二十三期。
    17. 陶希聖:1986.10,〈孔子的學統與道統〉,《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九卷第十期。
    18. 劉子健:1987,〈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文史》第六輯。
    19. 土田健次郎:1987.12,〈論道學道統論的形成和特點〉,《廈門朱子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
    20. 蔣復璁:1988,〈「宋史道學傳」的意義〉,《國際宋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21. 高令印:1990.9,〈試論閩學的一般特點〉,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編:《朱熹與閩學淵源》,上海:三聯書店。
    22. 高令印:1993.1,〈評陳榮捷的朱熹思想研究〉,《朱子研究》1993年第一期。
    23. 高令印:1997.2,〈儒家的道統觀〉,《朱子研究》1997年第二期。
    24. 袁徵:1991,〈宋代小學的課程和教材〉,《河北學刊》1991年第二期。
    25. 鍾彩鈞:1991.3,〈二程心性說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一期。
    26. 鍾彩鈞:1992.3,〈二程本體論要旨探究-從自然論向目的論的展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期。
    27. 鍾彩鈞:1994.3,〈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
    28. 鍾彩鈞:2007.6,〈謝上蔡、李延平與朱子早年思想〉,《清華學報》第三十七卷第一期。
    29. 姜廣輝:1992,〈宋代道學定名緣起〉,《中國哲學》第十五期。
    30. 鄧國光:1992.10,〈道的本質和承傳─辨韓愈的傳道觀和程朱道統論的分野〉,
    《孔孟月刊》,第三十一卷第二期。
    31. 朱榮貴:1994,〈儒家人文教育之現代意義〉,《通識教育》第一卷第三期。
    32. 董平:1994.1,〈葉適對道統的批判及其知識論〉,《孔子研究》1994年第一期。
    33. 徐曉望:1994.2,〈學術史研究的一項新成果-評《閩學源流》〉,《朱子研究》1994年第二期。
    34. 王陽安:1994.4,〈宋元蒙學新編語文教材述評〉,《當代教育科學》1994年第四期。
    35. 王陽安:1996.4,〈宋元蒙學語文教學之研究〉,《教育探索》1996年第四期。
    36. 王陽安:2009,〈宋元蒙學識讀寫教學理論與實踐述評〉,《教育的傳統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北京: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
    37. 何雋:1994.11,〈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第三十三卷第三期。
    38. 粟品孝:1995.1,〈論蘇氏蜀學衰隱的原因〉,《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第一期。
    39. 曹尚斌:1995.4,〈宋明理學融貫「道統」思辨述要〉,《中原文獻》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40. 周愚文:1995.6,〈宋代的小學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期。
    41. 何佑森:1995.8,〈兩宋學風的地理分布〉,《新亞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42. 吳霓:1996.1,〈私學的社會化,蒙學化-宋、元、明、清時期私學初級形態的發展特點〉,《教育科學》1996年第一期。
    43. 張煉:1996.2,〈論宋代教育家的道德教育觀〉,《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二期。
    44. 時芳美:1996.9,〈略論宋代的教育改革及影響〉,《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十六卷第五期。
    45. 蔡方鹿:1997.1,〈程顥、程頤的道統思想〉,《開封大學學報》1997年第一期。
    46. 陳瑋芬:1998.2,〈日本江戶漢學者對道統論的繼承與發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八卷第五期。
    47. 宋晞:〈宋代學術與宋學精神〉,《宋史研究論叢》第五輯,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9年。
    48. 陳遵沂:2000,〈元明時期朱子學的傳播與演變〉,《紀念朱子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9. 陳遵沂:2000,〈宋代理學文化入閩與朱熹閩學學說的命運〉,《朱子學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州:三秦出版社。
    50. 陳遵沂:2002,〈朱子學派在武夷精舍的群體研究課題〉,《中國書院論壇》2002年第三期。
    51. 范立舟:2000.7,〈乾道、淳熙年間朝野對理學的批評〉,《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二卷第四期。
    52. 范立舟:2002.5,〈理學在南宋寧宗朝的境遇〉,《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四卷第三期。
    53. 范立舟:2003.5,〈宋元以民間信仰為中心的文化風尚及其思想史意義〉,《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五期。
    54. 范立舟:2003.9,〈理學發生原由及創始人問題的再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五卷第五期。
    55. 范立舟:2006.7,〈南宋乾道、淳熙年間理學傳衍述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八卷第四期。
    56. 徐德明:2001,〈朝鮮古寫本《朱子語類》的校勘價值〉,朱傑人編《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57. 彭永捷:2001.3,〈論儒家道統與宋代理學的道統之爭〉,《文史哲》2001年第二期,總期二百六十三。
    58. 郭婭:2001.4,〈宋代童蒙教育的主要特點〉,《史學月刊》第五期。
    59. 郭婭:2003,〈宋代童蒙教育興盛的原因及意義〉,《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十卷第一期。
    60. 林月惠:2001.6,〈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鵝湖學誌》第二十六期。
    61. 鄭吉雄:2001.12,〈從經典詮釋的角度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二十四期。
    62. 李小紅:2002,〈宋代的尚巫之風及其危害〉,《史學月刊》2002年第十期。
    63. 胡元玲:2002.2,〈宋代理學體用論探討〉,《中華文化月刊》第二百六十三期。
    64. 洪漢鼎:2002.6,〈從詮釋學看中國傳統哲學:「理一而分殊」命題的意義變遷〉,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65. 黃俊傑:2002.10,〈伊藤仁齋對《論語》的解釋:東亞儒家詮釋學的一種類型〉,
    《中山人文學報》第十五期。
    66. 陳國燦:2002.12,〈宋代「浙學」與「洛學」〉,《朱子學刊》第十二輯。
    67. 何立新:2002.12,〈從兩宋蒙學教材看中國古代歷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北方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卷第二期。
    68. 唐宇元:2003,〈「道統」抉微〉,吳銳編:《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
    69. 崔玉軍:2003,〈陳榮捷和他的朱熹研究〉,《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三期。
    70. 王心竹:2003,〈儒與禪:楊慈湖心學與佛家思想的關係〉,《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卷第六期。
    71. 石川重雄著,韓昇譯:2003.5,〈宋元時代漳州的開發與寺僧〉,《法音》2003年第五期。
    72. 邱琳婷、林啟屏:2003.10,〈從馬麟「聖賢圖」看宋代儒家道統說的影響〉,《第
    一屆臺灣儒家學術思想研討會會議手冊論文集》。
    73. 許哲娜:2004,〈南宋時期理學家在閩南地區的勸俗活動〉,《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三十五卷第三期。
    74. 李才棟:2004,〈安仁一門四傑,分傳朱陸學脈-饒州湯氏世家〉,李才棟,曹濤主編:《中國文化世家‧江右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75. 李才棟:2005,〈南宋饒州柴氏及其門人後學與書院〉,氏著:《中國書院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76. 邢舒緒:2004,〈陸九淵學脉問題淺論〉,《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十七卷第五期。
    77. 皮慶生:2005,〈宋人的正祀、淫祀觀〉,《東岳論叢》2005年第四期。
    78. 楊國平:2005.1,〈新安理學與徽州民俗〉,王國良編:《新安理學與宋元明清哲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79. 羅義俊:2005.1,〈中國道統:孔子的傳統─儒家道統觀發微〉,《鵝湖月刊》第三十卷第七期。
    80. 解光宇:2005.1,〈程敏政、程曈關於「朱、陸異同」的對立及其影響〉,王國良編:《新安理學與宋元明清哲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81. 解光宇:2008.4,〈論新安理學家汪莘〉,《黃山學院學報》2008年第四期。
    82. 劉振維:2005.7,〈從性善到性本善-一個儒學核心概念轉化之探討〉,《東華人文學報》第七期。
    83. 桑兵:2006.3,〈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三期。
    84. 葛兆光:2006.3,〈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
    《文史哲》2006年第三期。
    85. 子安宣邦:2006.6,〈朱子学と近代日本の形成-東亜朱子学の同調と異趣〉,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三卷第一期。
    86. 李永卉、趙小勇:2007,〈南宋官學與書院的辦學思想〉,《合肥學院院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三期。
    87. 鄭天蕙:2007,〈宋代民間童蒙教育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臺灣文學研究所編:《當代的民間文化觀照》,臺北:里仁書局。
    88. 尹波:2007.1,〈宋元時期朱子年譜述錄〉,《朱子學刊》第十七輯。
    89. 周春健:2007.1,〈中國古代閩學史著作提要六種〉,《朱子學刊》第十七輯。
    90. 王春琴:2007.5,〈也論朝鮮古寫本《朱子語類》的校勘價值〉,《商業文化》2007年第五期。
    91. 徐公喜:2008.1,〈楊時與儒家道統〉,《朱子學刊》2008年第一輯。
    92. 徐公喜:2011,〈宋明理學道統之特性〉,陳來、朱傑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93. 樊莉:2009,〈從《訓門人》看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第五期。
    94. 周茶仙:2009.6,〈江西朱子後學群體的發展脉絡及其演變〉,《朱子學刊》2009年第一輯。
    95. 熊循慶:2010.5,〈評《詮釋與構建—陳淳與朱子學》〉,《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年第五期。
    96. 井澤耕一:2011,〈從南宋到明代初期的朱子學「官學化」〉,陳來、朱傑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97. 蘇費翔:2011,〈朱熹以前「道統」一詞的用法〉,陳來、朱傑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四、學位論文(按完成時間排列)

    (一)、碩士論文

    1. 周榮村:1966,《朱子學術思想淵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林益勝:1969,《慶元黨案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 葉有福:1972,《朱子哲學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傅武光:1973.5,《四書學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張樹榮:1976,《孟子朱注性命論綜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顧健民:1978,《孟子趙注與朱注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徐正桂:1980,《王、韓易注及朱子本義之比較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8. 王樾:1980.6,《韓愈的道統論及其儒學蛻變的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江弘毅:1984,《朱子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吳展良:1985,《朱子理學與史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楊玉成:1985.6,《二程弟子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文炳道:1986,《從道德哲學的觀點論朱子理氣論及心性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林美惠:1986,《朱子學禮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元鍾實:1988,《朱熹之心性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連顯章:1989,《朱子之工夫論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李相勳:1990,《朱子心性思想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張鍠焜:1990,《朱子讀書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謝仁真:1990,《析論朱熹與張栻的仁說及其論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孫華璟:1990,《葉適思想研究-從對程、朱道統觀的批判談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郭明華:1991,《毛詩稽古編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柯志明:1991,《朱熹主體理論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李鎔泰:1992,《朱子哲學思想與栗谷哲學思想之比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羅榮貴:1992,《朱子性即理思想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王國基:1992,《朱子心性論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王惠雯:1992,《朱熹「心與理一」思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湯倍禎:1994,《金履祥《濂洛風雅》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黃瑩暖:1994.6,《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尹元鉉:1995,《從朱子思想中之「天人」架構闡論其義理脈絡》,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周杏芬:《朱熹與書院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游均晶:1996,《蔡沉《書集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陳雯怡:1996,《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程誌華:1996,《學術與政治:南宋「慶元黨禁」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張恭銘:1997,《黃勉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許耀明:1999,《朱熹的理學與法律思想:傳統中國社會秩序正當性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胡元玲:1999,《朱熹思想中「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黃智群:2000,《張洽《春秋集註》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許銘義:2001,《朱熹政治思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朱盈靜:2002,《葉適的哲學思想暨其對理學與經學的批判》,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林智偉:2002,《武夷書院文化之研究:以朱熹教育思想為中心的考察》,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彭維杰:2002,《宋代書院教育與教材教法》,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41. 周富貴:2002.5,《朱熹教育理論與實踐》,新竹: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譚柏華:2003,《黄榦思想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林慶忠:2003,《朱熹與陳亮「三代、漢唐之辨」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4. 朱理鴻:2004,《陳淳哲學思想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5. 白百伶:2004,《宋元之際朱陸異同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謝智彥:2004,《宋代童蒙教育思想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游騰達:2005,《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8. 李會富:2005,《《伊洛淵源錄》中的道統觀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碩士論文。
    49. 李蕙如:2005,《陳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0. 林宏仁:2005,《牟宗三朱子學辯析》,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51. 王一樵:2005,《從「吾閩有學」到「吾學在閩」:十五至十八世紀福建朱子學思想系譜的形成及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徐永文:2005,《南宋時期贛東北朱熹後學的教育活動與教育思想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3. 劉儀秀:2006,《南宋陸門學者的教化理念與實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54. 高煜程:2006,《論儒家目的論倫理學的定位:以朱熹和陸九淵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5. 尹業初:2006,《真德秀哲學思想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何祚璞:2006,《朱熹蒙學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57. 黃瀚儀:2006,《宋儒道統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8. 陳志遠:2006,《宋、元朱陸思想之傳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59. 林佳靖:2007,《陳淳《北溪字義》研究-性理之學的建構及其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0. 李樹生:2007,《蔡元定易學的特色》,湘潭:湘潭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1. 龍周青:2007,《蔡元定《律呂新書》點注與分析》,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
    62. 高翊軒:2007,《儒家型「意義治療」與「治道」關係之探析-以朱子「理」學為論述核心》,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3. 吳略余:2007,《論唐君毅對朱子思想的詮釋—以當代之相關研究為對比》,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4. 陳俞志:2007,《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其影響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5. 陳軍:2007,《南宋閩學家散文研究》,廣州:華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6. 鄭雅平:2007,《費密《弘道書》的道統論及其影響》,臺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67. 張秀玉:2007,《宋代理學詩派研究》,揚州:揚州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
    68. 趙龍:2007,《宋代徽州程氏家族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9. 李玉峰:2008,《陳淳理學思想研究》,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哲學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70. 程婕:2008,《下學與上達:朱熹蒙學思想的哲學基礎》,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
    71. 李玟:2008,《科舉、家族與地方社會:以宋代德興地區為中心的考察》,南昌:南昌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72. 王志瑋:2009,《黃榦、陳淳對朱學的繼承與發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73. 朱廣龍:2010,《黃榦道統思想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74. 楊棣娟:2010.7,《張洽《春秋》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5. 程滸:2011,《《詩童子問》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6. 黃麗媛:2011,《蔡淵易學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7. 王志峰:2011,《黃榦政法思想及其實踐活動研究》,保定: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78. 毛凱:2012,《陳淳「天」、「人」道通思想研究》,重慶:重慶師範大學專門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79. 羅威:2012,《陳淳思想中的「心學」傾向探析》,杭州:杭州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博士論文

    1. 張子良:1980,《先秦儒家天人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2. 鍾彩鈞:1980,《二程聖人之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3. 權相赫:1983,《朱子人格教育思想體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4. 黃忠慎:1984,《宋代之詩經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5. 梁承武:1984,《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6. 崔知泰:1991,《由朱熹形上結構解析其心性論》,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7. 金尚燮:1992,《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8. 鄭相峰:1994,《朱子心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9. 蔡根祥:1994.6,《宋代尚書學案》,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0. 朴龍模:1995,《朱熹「理氣」哲學思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1. 金起賢:1996,《朱子學在朝鮮朝的流衍及其影響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2. 楊斐芬:1998,《朱子成德之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3. 許華峰:2000,《董鼎《書傳輯錄纂注》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4. 黃瑩暖:2001,《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5. 沈享民:2002,《知態評價、智的德性與格物致知:論德性知識論之兩個進路,並論朱熹格物致知哲學之智的德性的基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6. 涂美雲:2004,《朱熹論三蘇之學》,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7. 陳俊良:2004,《朱熹論語集注的思想分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8. 甯慧如:2004,《南宋儒者的入仕與教學─特別關注道學家的雙重實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19. 邱佳慧:2005,《諸儒鳴道與道學之再檢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20. 孫先英:2005,《論朱學見證人真德秀》,成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論文。
    21. 向鴻全:2005,《真德秀及其《大學衍義》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22. 陳佳銘:2006,《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23. 柯玫妃:2006,《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研究─以詮釋傳意方法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24. 張子立:2007,《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試析現代新儒學的內在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25. 高荻華:2007,《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解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26. 楊星:2007,《朱子閩學思想淵源與傳播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7. 高雲萍:2008,《北山學派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
    28. 許佩玉:2012,《《北溪字義》與「陳淳學」》,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