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智鈞 |
---|---|
論文名稱: |
電影院消費者消費者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北威秀電影院為例 |
指導教授: | 朱文增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8 |
中文關鍵詞: | 威秀電影院 、消費者行為 、休閒效益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0 下載:6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經濟的急速成長與社會進步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休閒生活型態。對大多數國人來說,上電影院看電影成為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因此本研究透過消費者行為理論的分析以瞭解電影院消費者的休閒效益,以及兩者的相關。本研究於2008年3月14日至5月15日進行調查,對象台北信義威秀電影院之消費者,有效問卷515份。結果發現威秀電影院之消費者,「女性」略多,年齡「25到29歲」的年輕族群居多,職業方面以「上班族」比例最高,教育程度為「大學(專)」最多,大部份「未婚」,絕大多數「沒有與小孩同行」,每月可支配所得為「30,000到50,000元」。消費動機以「對觀看電影有興趣」為最多,消費金額以「501~1,000元」佔的比例最高,消費涉入總平均為2.72分,77%的人沒有固定來威秀看電影。休閒效益總平均得分為3.30分,以構面來看平均數由高到低依序為「社交效益」、「心理效益」、「教育效益」以及「生理效益」。人口統計變項與消費者行為皆達顯著差異水準,女性在消費金額和消費涉入都比男性高,年齡愈大的消費者消費金額也愈高,學生的消費金額偏低但涉入程度最高,研究所及以上的消費者自己一個人看電影的比例較高,花費金額也少,未婚的消費者滿意度和涉入皆大於已婚的消費者。人口統計變項與「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以及「教育效益」四者皆有顯著差異,女性消費者在四個構面的平均數皆大於男性,年紀小的消費者可以得到較高的教育效益,高中職及以下的消費者在生理、心理、教育效益平均數也最高,大致來說未婚和沒有跟小孩同行的消費者休閒效益較高。消費者購後行為與消費涉入與休閒效益彼此為正相關。
關鍵字:威秀電影院、消費者行為、休閒效益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93)。大台北地區民眾觀賞電影行為意見調查。台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95)。大台北地區民眾觀賞電影行為暨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台北市:作者。
王東昇(2001)。台北地區電影影城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王俊人(2006)。電影院之顧客滿意度探討-台南華納威秀影城與新光影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縣。
王敏華(2004)。自然公園使用者休閒效益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富陽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7)。95年電影事業銷售額增加9.6%。2007年11月15日。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站,國情統計通報第146 號,網址http://www.stat.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2007年11月15日,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站,網址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171894671.xls
池文海、李其容、陳祥甫(2007)。台灣汽車消費者資訊搜尋行為整合模型之研究。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43屆年會暨第13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頁1-11)。新竹市: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余朝權(1991)。現代行銷管理。台北市:五南。
李必昌(1985)。臺北市國片市場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克珍(1986)。大學生到電影院看電影的動機與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李明宗(1994)。休閒、觀光、遊憩論文集。台北:地景。
李清志(1998)。台北電影院。台北市:元尊文化。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李鐵生(1996)。社區居民休閒行為之研究─以林口國宅社區為例。未出版碩士 論文,文化大學,台北市。
杜榮瑞(1978)。中國學生電影觀賞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周希平(1986)。電影觀賞行為之研究與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周建輝(1986)。電影市場之區隔化研究-以臺北市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哲生(2003)。大台北地區網球運動消費者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林恩霈(2004)。台北市撞球運動消費者生活型態、個人價值觀與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邱啟明、林宜方(1985)。現代用語百科-電影用語。台北市:書泉。
姚代平(2005)。以休閒為動機之業餘戲劇參與者之態度、涉入與休閒效益之探討-以台北地區的大學戲劇社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施凱鈞(2005)。醫院志工休閒認知與外在報償對休閒效益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范智明(1999)。台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33-38。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國家電影資料館(1992)。1992電影年鑑。台北市:作者。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巧鈴(2005)。家庭用戶購買省電燈泡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張基贊(2005)。風帆運動參與歷程之研究-以新竹及福隆帆船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梁伊傑(2001)。台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有關變項的研究:以台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陳中雲(2002)。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永安(2006)。圍棋參與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坤河(1991)。1991電影年鑑。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陳毓奇(2001)。代代相傳看電影-「看電影」的社會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畹蘭(1992)。台灣地區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台北市:淑馨。
陸 光(1987)。我國青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彭佳琪(1999)。電影閱聽人之生活型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台北市。
游恆山(譯) (1996)。消費者行為心理學。臺北市:五南。(Mullen, B. & Johnson, C., 1990)
程紹同(1997)。優質休閒、超值人生。師友,366,15-19。
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台北市:華泰。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葉龍彥(2004)。臺北老戲院。臺北市:遠足文化。
鄒文恩(2005)。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與行為意象關係之研究-以華納威秀電影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榮泰生(1999)。消費者行為。台北市:五南。
蔡榮峰(1997)。鄰里公園使用者活動參與類型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台北市:田園城市。
鄭伯壎(1983)。消費者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盧非易(1996)。試建臺灣電影觀賞率之常態線。傳播研究簡訊,5,7-9。
蕭伊雯(2005)。觀賞電影的動機與行為-電影院與在家觀影經驗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蕭嘉靖(2006)。大學住宿生網路休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幼獅文化。
蘇美玲(1998)。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鐘瓊珠(1998)。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臺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二、英文部份
Ajzen, I. (1991).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gue, IA:Wm.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
Blackwell, R. D., Engel, J. F. & Kollat, D. T. (1973). Consumer behavior (2nd ed.).New York, NY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lackwell, R. D., Engel, J. F., & Kollat, D. T. (1990). Consumer behavior. IL: Hort, Rinehart & Winston.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2001). Consumer behavior. Ft. Worth, TX :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2(1), 12-18.
Cordes, K. A. & Ibrahim, H. M. (1999). Application in recreation &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 New York : McGraw-Hill.
Demby, D. (1973). Psychographics and from where it comes. In Wells W. D. (Ed.), Life, styles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Driver, B. L., &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 Venture Publish.
Hawkins, D. I., Best, R. J., & Coney, K. A. (1986). Consumer behavior :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strategy. Chicago : Richard D. Irwin, INC.
IMDb (2007). Movie Genre. 2007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imdb.com.
Kelly, J. R. (1996). Leisure (3th.). 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Kotler, P. (1988).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NJ : Prentice-Hall.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9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Mannel, R. C. & Stynes, D. J.(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461-473). Stage College, PA : Venture Publishing.
McQuarrie , E. F., & Munson J. M. (1992). A Rivised Product Involvement Inventory : Improved Usability and Validity.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 108-115.
Nicosia, F. M.(1968). 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Implication. NJ : Prentice-Hall Inc.
Peter, J. P., & Olson, J. C. (1990).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strategy. Irwin, IL : Homewood Company.
Solomon, M. R. (2002). Consumer behavior (5th ed.). NJ :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
Takatalo. J, Häkkinen. J, Komulainen. J, Särkelä. H, & Nyman. G. (2006). Involvement and Presence in Digital Gaming. NordiCHI, 2006 October, 14-18.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07, from http://tinyurl.com/644eyd
Wells, D. W., & Prensky, D. (1996). Consumer behavior. CA : John Wiley & Sons.
Zaltman, G. & Wallendarf, M. (1983). Consumer Behavior Basic Findings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 622-624. New York, John-Wiley & 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