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葉菁 |
---|---|
論文名稱: |
東南亞新移民家庭第二代子女親子互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潘淑滿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跨國婚姻家庭子女 、親子互動 、自我蓋念 、多元文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3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取向,透過東南亞新移民家庭第二代子女的敘說,探討跨國婚姻家庭親子互動情形及第二代子女自我概念之現況。本研究以台北縣國中階段青少年主要研究對象,基於考量樣本的代表性、經濟性與方便性,取樣方法採立意取樣方式進行,選取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為訪談對象,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親子互動時間受父母長時間工作影響,親子互動時間不多,而父母親所持的管教方式與態度影響親子互動的親密與疏離,部分父母親的親職效能有待加強。
二、家中以飲食為最常出現的多元文化交流,第二代子女對於多元飲食口味的接受度極高。而與母親原生家庭的聯繫會影響第二代子女族群身份的認同,像是語言的學習與接受度即會受到影響。有關不同語言的學習,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子女學習不同語言的意願與想法,惟因生活中使用機會少,因此影響青少年子女的學習意願,而跨國婚姻家庭中語言的多元文化交流並不多。
三、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主張、家庭功能及價值觀等,將會影響自我概念形成。跨國婚姻家庭第二代子女學業表現與人際互動優劣皆有。若在家乏人照顧,學業表現不是很理想,易對自己行為表現沒有自信心,或以負面詞語進行自我陳述,顯現對自我概念與自我肯定的不足。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作為相關教育輔導工作人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 鑑於跨國婚姻家庭第二代子女就學人數的逐年增加,對於學校環境中的教師及學生,宜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使其能以健康的心態,接納並協助學子能夠在多元包容的環境中順利成長。
二、 對於跨國婚姻之新女性移民宜提供各項社會融入的資源與親子教養的協助,使其及早適應新環境,並使其子女在學習及成長過程更為順利。
The research is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outh-east Asian new female immigrant’s children’s self concept and parent-children interactions. Owing to the representation, economy and convenience of sample,Purposive Sampling is adopted. By choosing some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Children in Taipei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s . T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investigation in depth interview of semi-structural formula.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little. the South-east Asian new female immigrant’s children’s father and mother is busy working for the family household. And parents hold discipline and attitudes influence the intimate and alienated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some parents’ parenting performance must be strengthened.
2. In home, the commonest diet of the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often appearance. The second-generation children can accept diversity tastes highly. And the motherly original family ties will influence second-generation children of ethnic identity recognition, such as language learning and acceptance will be affected. About learning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attitude of parents will influence interests and ideas throughout children learning languages. Because using opportunity is fewer in life. It will affect young children’s willing, and the cultural pluralism of transnational marital family isn’t often using languages.
3. Parents’ education opinions, family functions and values in children will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self-concept. The second-generation children of transnational marital family that studies performance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and un relationship. If children are unattended at hom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not very good, and they don’t behave self-confidence easily, or using negative words to express self, to show self-concept and self-assurance deficienci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 propos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parents, educato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re proposed subject as a reference resource.
參考書目
丁雪茵、鄭伯勳、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內政統計通報(2004b)。92年底外籍配偶人數統計,內政部統計週報九十三年第六週。檢索日期93.12.03。取自:http:// www.moi.gov.tw/w3/stst/home.asp。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2007) 。95年底外籍配偶人數統計,檢索日期97.4.30。取自:http:// www.moi.gov.tw/w3/stst/home.asp。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7版)。臺北市:五南。
王光宗(2003)。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宏仁(1999),階層化的「生產力」: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與社會論文集,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王俐容(2004)。當代多元文化主義的發展,http://www.cge.knu.edu.tw/2tcircle/,檢索日期:94年4月15日。
王柏壽(1989)。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萍(2004)。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聖雯(2006)。從多元文化看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生活場域經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題經驗探視--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105,159-175。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濤石。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李明政(2004)。多元文化與社會工作,刊於「社會整合與社會排除」公民論壇論壇論壇Ⅰ:族群及文化議題。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嫦薇〈2006〉。從多元文化看台灣詔安客的族群認同—以雲林縣崙背鄉詔安客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珠(2003)。生命教育課程對於國小高年級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清松(2000)。呂格爾。台北:東大。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4),49-76。
車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石能 (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35(8),77-108。
卓石能(2004)。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35,80-98。
周平(2006),〈肯認、分配與權力:社會正義三個向度之理論分析〉,收錄於周平、蔡弘政主編,《臺灣教育問題的批判與反省》,嘉義縣大林鎮:南華教社所,49。
周甘逢、劉冠麟(2002)。教育心理學。台北:華騰。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3,255-264。
周淑如(2006)。家庭暴力經驗、社會支持與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君諭(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春元(2003.11.23)。新台灣之子 教育令人憂。檢索日期93.12.04。取自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
林郁君(1987)。學業與自我概念之關係:以日本與台灣為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04.01.27-29)。「傾聽沈默的聲音」系列。中國時報,A11、A10版。
林萬億(2002)。台灣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現代家庭與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P1—P37。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武曉霞、陳烘玉(2004)。台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台北縣93年外籍配偶專案研究成果發表會會議手冊,37-66。
邱汝娜、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6-19。
邱怡瑜(2002)。家庭暴力經驗對青少年性格影響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141,頁108-117。
邱琡雯(2003)。從多原文化主義觀點談嘉義縣外籍配偶的識字教育。成人教育,75,11-19。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段、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2,72-83。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3)。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女性電子報,第157期,取自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55-3.htm。檢索日期︰93.10.21。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世琛、李美枝(2002)。少數族群之族群認同與個人整體自尊的關係:以卑南 族青少年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4,2:263-278。
徐榮崇、徐瑞霙(2007):從跨國主義談台灣外籍新娘及第二代的鄉土認同─以蘆洲是某國小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0(1),43-64。
高強華(1997)•關懷新新人類非完全輔導與教育專輯•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32)。高雄市:麗文。
高淑清譯(2001)。質性研究設計。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R. C. Bogdan & S. K. Biklen原著)(頁69-104)。嘉義:濤石。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淑綺(2000) 。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3。
教育部(2004b)。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取自http://epaper.edu.tw/079/。檢索日期︰93.11.22。
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莊榮俊(200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兒童生活狀況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補助研究報告。
郭為藩(1970)。自我意義及其概念架構。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2,85-129。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郭智玲(2005)。發展遲緩兒童親子互動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2002)。生命教育。台北:揚智。
郭靜晃、薛慧平(2004)。外籍配偶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116-131。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49)。高雄:麗文。
陳怡束(2002)。高危險群少年之服務過程與結果評估-以台北市北區少年服務中心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玫霖(2002)。性別、政治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失。教育研究,110(6),135-143。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湘琪(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源湖(2002)。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68,25-34。
陳榮裕(2003.05.08)。小一入學人數,六年增五倍。中國時報,A11版。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陸錦英(2001)。一位華裔母親的教養觀。屏東師院學報,14期,頁325-342。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曾陽聰(1995)。整合模式的團體輔導對國小文化不利兒童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學習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迺毓(1998)。由生態系統理論探討父母教養方式之影響因素。全國家庭教育研討會議實錄,73-88。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儀娟(2000)。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台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楊艾俐(2003)。「臺灣新臉譜:東南亞配偶--外籍新娘錯嫁臺灣郎?」,《天下雜誌》,第271期,頁:104-110。
楊承達、歐庭君、洪瑩潔(2004)以社區為本位之外籍配偶輔導計畫 載於教育部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5-21。
廖雅婷(2002)。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外籍新娘。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淑君(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劉秀燕(2002)。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清雲(2003)。三位出養母親的生命故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劉清雲(2003)。三位出養母親的生命故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30-43。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蔡順良(1985)。師大學生家庭環境因素教育背景與自我肯定性之關係暨自我肯定訓練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208-240。
蔡慧敏(2001)。青少年參與家將團的背景及影響-以官將首少年為主。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奇璋(2004)、謝慶皇(2004)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蕃薯藤新聞網(2004)。中國及外籍配偶子女就讀中小學逾三萬人。取自http://fineprint.yam.com/?url=http://news.yam.com/cna/culture/news/200410/200410120110.html&channel_id=yamnews。查詢日期:93.10.21。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配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 (2002),《新台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台北:新自然主義。
薛承泰、林慧芬(2003)。台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檢索日期:93.10.22,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4/theme-236.htm。
薛淑今(2002)。嘉義縣外籍新娘現行使用之識字教材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世忠(1989)。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易芬(2004).高功能自閉症者自我概念之探索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藍采風(2000)。社會學。台北︰五南。
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光鼎(1994)。《台灣山胞青少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計畫編號:NSC-82-0301-H-260-001-T。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湯仁燕(199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臺灣書店。
Anderson, M. (1999). Child in-between: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in the bicultural fami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5(1), 13-26.
Bowen, M. (1985).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 Inc.
Bronfenbrenner ,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kuta, K., & Garcia, E. E. (1989). Bilingualism and educ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374-379.
Hurrelmann(1989).Social World of Adolescent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New York:de Gruyter.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Papero, D. V. (1990). Bowen family systems theory. New York: Allyn and Bacon.
Stephan, W. G. & Stephan, C. W. (1991). Intermarriage: Effects on personality, adjustment,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two samples of students. Journal o fMarriage & the Family, 53, 24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