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宣妤
Chen, Hsuan-Yu
論文名稱: 唐文宗治國的困境與謀略
Tang Wenzong's Dilemma and Strategies in National Governance
指導教授: 陳登武
Chen, Den-Wu
口試委員: 陳俊強
Chan, Chun Keung
劉馨珺
Liu, Hsin-Chun
陳登武
Chen, Den-Wu
口試日期: 2022/06/2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唐文宗宦官制敕災害貞觀
英文關鍵詞: eunuch, Tang Wenzong, the imperial edicts, natural disasters, Zhenguan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文件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8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重新檢討文宗朝政局及唐文宗的政治作為,呈現文宗國家治理的困境、政策與謀略。全文以「制敕」作為主要材料,考察文宗朝制敕中所揭露的訊息,除了表面上的吏治、刑獄、法制等問題,也關注其中潛藏的治理危機,揭示文宗革新政治行動下的謀略。本文各章節層層遞進,首先揭示文宗即位以來的政局困境——宦官勢力的擴張尤其嚴重,接著仔細梳理文宗應對危機的各種施政,如吏治、宗教、藩鎮等等,探討其間接抗衡宦官的策略。最重要的是,梳理災害類詔書,觀察文宗如何在天災時機下重整地方秩序,伸張皇權;考察詔敕中的「貞觀故事」,聚焦文宗形塑其「祖宗家法」的用心,在勾連太宗記憶的同時,回應現實困境,鞏固皇權。
    藉由本文研究,嘗試與傳統觀點中的唐文宗囿於「牛李黨爭」及「甘露之變」的印象,進行對話,在重新審視文宗朝制敕的視角下,為唐文宗自太和初年至開成以後始終對抗宦官的施政及謀略,提供一個不同於傳統視角的歷史圖像。

    This thesis aims to re-examine the Emperor Wenzong of Tang(唐文宗) and his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present Wenzong's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state governance. Using the imperial edicts(詔敕) of Emperor Wenzong of Tang as the main material to examine the information revealed in the imperial edicts of Emperor Wenzong of Tang. In addition to the superficial system problems such as official management, prisons, and laws, it is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hidden crisi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reveals the power and tactics of Tang Wenzong's political reforms. The chapters of this thesis are progressive, firstly revealing the political dilemma since Emperor Wenzong of Tang ascended the throne, especially the expansion of eunuch power, and then take a close look at the various policies of Emperor Wenzong of Tang in response to the crisis, such as official governance, religion, vassal towns, etc., revealing his indirect strategy to counter the eunuchs. Importantly, organizing out disaster edicts and observe how Emperor Wenzong of Tang re-established local order and asserted imperial power in the ev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Examining ‘the routine of Zhenguan’(貞觀故事) in the imperial edicts, Emperor Wenzong of Tang used his ancestor's method(祖宗之法) as his backing, and while linking with Tang Taizong's(唐太宗) memory, he responded to the current dilemma and consolidated the imperial power.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orrect the long-standing view that the Emperor Wenzong of Tang was subject to the impression of the power of the eunuch group and to provide a more prudent argument for Tang Wenzong's policy and strategy against eunuch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examining Tang Wenzong's edic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 9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 文宗的新政詔敕與政局發展 12 第一節 〈文宗即位詔〉所見文宗朝政局與謀略 12 第二節 文宗的困境與革新政策 21 小結 31 第三章 文宗朝的災害處置與權力伸張 32 第一節 文宗朝的救荒減災政策 32 第二節 從〈彗星修省詔〉看文宗對中央秩序的維持 36 第三節 地方救災政策與文宗對地方權威的鞏固 48 小結 66 第四章 文宗朝的「貞觀故事」與鞏固政權 67 第一節 「貞觀故事」的建構 67 第二節 文宗的刻意模仿與謀略 71 小結 97 第五章 結論 99 參考文獻 103

    一、基本文獻
    漢.班固撰,《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
    晉.嵇含撰,《南方草木狀》,收入於《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朝梁.劉勰撰,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唐.元稹,《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唐.白居易,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 第五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吳兢撰,謝保成集校,《貞觀政要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李絳,《李相國論事集》,臺北:商務印書館,民28。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16。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
    唐.范攄,《雲溪友議》,臺北:商務印書館,民28。
    唐.唐太宗,《帝範》,臺北:商務印書館,民28。
    唐.張讀撰,蕭逸點校,《宣室志》,收入於《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唐.陸贄撰,王素點校,《陸贄集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唐.劉禹錫,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唐.劉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王欽若編,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宋.王溥撰,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宋.司馬光編,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76。
    宋.宋敏求等編,《唐大詔令集》ㄝ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樂史撰,王楚文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贊寧撰,富世平校注,《大宋僧史略》,北京:中華書局,2015。
    宋.韓愈,〈順宗實錄〉,收入於馬伯通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宋.樂史撰,《楊太真外傳 卷下》,收入於《魯迅全集第十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元.脱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王夫之,《讀通鑑論》,湖南:岳麓書院,2011。
    清.董誥,《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天一閣博物館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匯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王仲鏞,《唐詩紀事箋校》,成都:巴蜀書社,1989。
    二、專書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90。
    王守棟,《唐代宦官政治》,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2009。
    王炎平,《牛李黨爭》,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
    王壽南,《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王壽南,《唐代宦官權勢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81。
    王壽南,《隋唐史》,臺北:三民書局,民75。
    池田溫,《唐代詔敕目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9。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李錦繡,《唐代財政史稿 下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孟憲實,《唐高宗的真相》,臺北:遠流,2008。
    唐長孺,〈唐代內諸司使及其演變〉,收入於《山居存稿》(北京:中華書局,1989),頁244-272。
    陳俊強,《皇恩浩蕩──皇帝統治的另一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三聯書局,2001。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2007。
    傅璇琮,《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
    傅璇琮,《唐翰林學士傳論》,瀋陽:遼海出版社,2011。
    馮輝,《唐文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黃日初,《唐代文宗武宗兩朝中樞政局探研》,濟南:齊魯書社,2015。
    楊月君,《唐代京畿地區治安管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葛全勝等著,《中國歷朝氣候變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劉後濱,《唐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型態、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濟南:齊魯書社,2004。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局,2014。
    盧向前,《唐代政治經濟史綜論——甘露之變研究及其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閻守誠,《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戴建國,《唐宋變革時期的法律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中村裕一,《唐代公文書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6。
    日.中村裕一,《唐代制敕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1。
    日.中村裕一,《唐代官文書研究》,東京:中文出版社,1991。
    日.中村裕一,《隋唐王言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3。
    日.松本保宣,《唐王朝の宮城と御前会議——唐代聴政制度の展開》,京都:晃洋書房,2006。
    日.塚本善隆,《中国中世仏教史論攷》,東京:大東出版社,昭和50。
    英.崔瑞德編著,《劍橋中國史.隋唐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三、期刊論文
    卞孝萱,〈唐史剳記〉,《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2卷2期(煙臺,2005),頁23-27。
    卞孝萱,〈唐宋申錫冤案研究〉,《揚州大學學報(社科版)》(揚州,2001)第5卷第3期,頁45-49。
    方震華,〈唐宋政治論述中的貞觀之政——治國典範的辯論〉,《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臺北:2007),頁19-55。
    毛漢光,〈中國中古皇權的極限──以唐代詔書封駁為中心〉,《止善》,21期(臺中:2016),頁3-30。
    王立民,〈唐律的實施〉,收入氏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頁441-447。
    王立民,〈唐律實施問題探究〉,《法學》,1990年第10期(上海:華東政法大學,1990),頁39-40。
    王立民,〈論唐律與制敕〉,《歷史教學問題》,1993年2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3),頁11-15。
    史秀蓮,〈唐文宗朝宋申錫案發微〉,《唐都學刊》,15卷3期(西安,1999),頁51-53。
    何燦浩,〈「甘露之變」性質的探析〉,《寧波師院學報(社科版)》,1990年第1期(寧波,1990),頁1-10。
    吳麗娛、趙晶〈唐五代格、敕編纂之演變再探〉,《中華文史論叢》,總第118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頁139-180。
    宋平,〈唐代中後期度支鹽鐵使的司法權運作問題——以鄧琬案為樣本〉,《中山大學法律評論》第14卷第2輯(廣州,2017),頁103-122。
    李貴,〈20世紀牛李黨爭研究述評〉,《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第3期(廊坊,2000),頁22-26。
    李錦繡,〈唐「王言之制」初探〉,收入於李錚、蔣忠新主編,《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頁273-290。
    侯雯,〈唐代格後敕的編纂及特點〉,《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1期(北京,2002),頁141-143。
    侯雯,〈淺議唐文宗在刑法方面的措施〉,《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4期(北京,1998),頁55-56。
    姜伯勤,〈王涯與中唐時期的令與禮〉,《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慶祝韓國磐先生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頁42-72。
    柳敏,〈論唐政府的救荒:唐代災荒史料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2。
    孫文泱,〈貞觀之治的泡沫〉,收入於《學習月刊》(湖北:學習月刊雜誌社,2009),頁56。
    孫嘉明,〈唐文宗時期省試詩賦命題的現實關照〉,《平頂山學院學報》,34卷6期(平頂山,2019),頁51-55。
    馬小紅,〈格的演變及其意義〉,《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3期(北京,1987),頁110-118。
    馬長林,〈「唐律」實施問題辨析〉,《學術月刊》,1985年5期(上海,1985),頁73-74。
    高明士,〈論唐律中的皇權〉,收入在鄭學檬主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慶祝韓國磐先生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頁27-41。
    張建一,〈唐律實施考述〉,收入於楊一凡、尤韶華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甲編.歷代法制考.隋唐法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111-168。
    張超,〈唐代詔敕研究〉,鄭州:鄭州大學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
    張艷云,〈唐中後期的罰俸及其對唐律的發展〉,《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5卷2期(西安,1996),頁104-108。
    張艷云,〈唐中後期罰俸制度初探〉,《中國史研究》,1997年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7),頁107-113。
    郭紹林,〈甘露之變新論〉,《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9卷2期(新鄉:2002),頁86-89。
    陳明光,〈唐代兩稅三分制的財政內涵試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年4期(廈門,1988),頁24-31。
    陳明光,〈唐朝的兩稅三分制與常平義倉制度〉,《中國農史》,1988年4期(江蘇,1988),頁54-59。
    陳俊強,〈唐代錄囚制試釋〉,收入於高明士編,《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教育與政治社會》(臺北:臺灣大學,2005),頁265-294。
    陳俊強,〈唐代環境管理法律探析〉,《中國歷史文化新論》(臺北:元華文創,2020),頁69-74。
    陳俊強,〈無冤的追求──從《天聖令.獄官令》試論唐代死刑的執行〉,收入於《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下)》(臺北:元照出版,2011),頁53-72。
    陳桂權,〈唐文宗時期的自然災害與應對措施初探〉,《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科版)》,15卷2期(西安,2012),頁1-3。
    陳登武、羅婷玉,〈唐文宗朝真假國舅案的政治與法律問題〉,《興大歷史學報》,第18期(臺中,民96),頁85-114。
    陳曄〈唐代次對官論析〉,《天府新論》,2010年第6期(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頁132-138。
    黃永年,〈唐代的宦官〉,收入於《黃永年論文集第二冊 國史探賾(下)》(北京:中華書局,2015),頁398-408。
    賈憲保,〈「甘露之變」剖析〉,《唐史論叢》,第3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1),頁138-156。
    賈憲保,〈唐代巡院初探〉,《人文雜誌》,1984年第3期(西安,1984),頁93-97。
    雷巧玲,〈「甘露之變」發微〉《陝西師大學報(哲社版)》,第24卷第3期(西安:1995.9),頁68-73。
    寧欣,〈唐朝巡院及其在唐後期監察體系中的作用與地位〉,《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第6期(北京,1989),頁19-23。
    寧欣,〈唐朝的「江賊」與「江路」〉,《中國史研究》,1996年3期(北京),頁110-115。
    劉俊文,〈論唐後期法制的變化〉,收入氏著,《唐代法制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頁248-279。
    賴亮郡,〈唐代特殊官人的告身給付——《天聖令.雜令》唐13條再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3期(臺北:2010),頁119-172。
    戴建國,〈唐宋時期法律形式的傳承與演變〉,《法制史研究》,第7期(臺北,2005.6),頁103-159。
    蘇瑤崇,〈唐文宗の「政教分離」の改革について〉,《古代文化》,第49卷第4號(京都:古代學協會,1997),頁34-42。
    川村康,〈建中三年重杖處死法考〉,收入池田溫編《中國礼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1992),頁443-462。
    日野開三郎,〈唐代の閉糴と禁錢〉,《史淵》19(福岡:九州帝国大学法文学部,1938),頁158-188。
    金珍,〈付京兆府杖殺——唐後期杖殺的活用及京兆府的角色〉,《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19),頁175-202。
    渡邊孝,〈牛李の黨爭研究の現狀と展望〉,《史境》,29號(東京,1994),頁69-107。
    李軍,〈災害危機與唐代政治〉,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4。
    侯怡利,〈唐五代節文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7。
    段萌,〈唐代士人對「錢荒」的議論〉,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4。
    張嘉真,〈唐太宗形象的書寫與塑造〉,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民99。
    陳奕亨,〈唐五代河南道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
    陳璽,〈唐代訴訟制度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劉芳吟,〈從詔敕看唐憲宗朝的施政──以官場秩序的維護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6。
    歐姍姍,〈牛李黨爭的分野──一個政治史的分析〉,臺北: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賴世賢,〈唐代政局盛衰轉變時期——以穆宗長慶朝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