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瑤君 Yao-Jyun Liu |
---|---|
論文名稱: |
敖幼祥《烏龍院》系列漫畫之研究-以社會批判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Tsai, Yuan-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6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史 、漫畫 、敖幼祥 、《烏龍院》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2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漫畫是一種媒介,其娛樂的價值受到肯定,成為影響個人生活的重要形式。漫畫可以反映當時社會的價值觀與信念,伴隨著視覺的訊息,可以將社會中的現象,以不同的類型與符號,表達所欲展現的意向。
1980年代臺灣的民間運動風起雲湧,試圖擺脫政治力的束縛,帶領社會走向改革。而長期被臺灣社會所輕視的「漫畫」,也因此敖幼祥在《中國時報》上所創作的《烏龍院》漫畫,為臺灣漫畫開啟新頁。敖幼祥以中國式的武俠為框架,立足於對本土文化的關懷,故事題材以幽默詼諧為主,成為臺灣漫畫發展承先啟後的關鍵,對臺灣漫畫的貢獻功不可沒。
漫畫作品受到當時社會環境與價值觀念的影響,具有反映時代的功能。《烏龍院》系列不僅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投影,敖幼祥亦透過漫畫對現代社會進行批判,其所呈現的題材內容也成為其成功的要件。本文探討《烏龍院》系列中出現年代較長、討論較多的議題,包括政治陋習、金錢崇拜、環境汙染、媒體亂象與教育問題,並且和當時的社會現象相互呼應。本文將以《烏龍院》系列為中心,討論《烏龍院》系列漫畫崛起的時代背景、內容與敖幼祥的漫畫風格,並觀察《烏龍院》漫畫系列如何運用幽默與諷刺的方式,將批判與娛樂融合,在消遣之餘,引領讀者對現代社會進行反思。
一、漫畫文本
敖幼祥,《烏龍院》,《中國時報》(臺北),1983年1月1日至1984年2月28日。
敖幼祥,《烏龍八部》,《中國時報》(臺北),1984年3月1日至1984年12月31日。
敖幼祥,《烏龍院:四格漫畫精選》,臺北:時報文化,1986。
敖幼祥,《敖幼祥漫畫十年傑作選》,1-16集,臺北:時報文化,1989。
敖幼祥,《烏龍院20年精選紀念版》,臺北:時報文化,2007。
敖幼祥,《烏龍院精彩大長篇:七鮮魚丸》,臺北:時報文化,2005。
敖幼祥,《烏龍院精彩大長篇:御獸園》,臺北:時報文化,2006。
敖幼祥,《烏龍院精彩四格:花花木蘭》,臺北:時報文化,2006。
敖幼祥,《烏龍院精彩四格:迷途菜鳥》,臺北:時報文化,2007。
敖幼祥,《烏龍院精彩四格:偷天換日》,臺北:時報文化,2008。
敖幼祥,《烏龍院精彩四格:奧林霹客》,臺北:時報文化,2009。
敖幼祥,《烏龍院精彩四格:墨汁拳王》,臺北:時報文化,2009。
敖幼祥,《爆笑烏龍院》,1-5集,臺北:時報文化,2009。
敖幼祥,《烏龍院前傳》,1-9集,臺北:時報文化,2009-2011。
敖幼祥,《烏龍院精彩大長篇:活寶》,1-20集,臺北:時報文化,2006-2011。
二、專書
方成,《報刊漫畫學》,臺北:亞太圖書,1992。
方成,《漫畫的幽默》,香港:三聯書店,2003。
方成,《幽默藝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文賀、郭紅雨譯,《世界漫畫指南》,香港:三聯,2009。
戈春源,《賭博史》,臺北:華成圖書,2004。
中國時報編著,《臺灣:戰後五十年:土地.人民.歲月》,臺北:時報,1995。
辛廣偉,《臺灣出版史》,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01。
甘險峰,《中國漫畫史》,濟南:山東畫報,2008。
白宇,《連環畫學概論》,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7。
白安頤、林曜松,《臺灣野生動物保育史》,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89。
田啟文,《臺灣環保散文研究》,臺北:文津,2004。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大家樂」問題成因及防制途徑專案研究綜
合報告》,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0。
宋明順,《現代社會與社會心理》,臺北:正中書局,1974。
何新,《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臺北:明鏡文化,1988。
周佳榮、丁潔,《連環圖畫與大眾閱讀——「公仔書」的文化史》,香港:新港文化,2010年。
林語堂,《吾國吾民》,臺北:金蘭,1984。
林語堂,《論幽默》,臺北:聯經,1994。
李衣雲,《私の漫畫と同居物語》,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1999。
李喬,《臺灣人的醜陋面》,臺北:前衛,1988。
李闡,《漫畫美學》,臺北:群流,1998。
邰寶林,《臺灣社會面面觀》,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吳非,《臺灣傳媒亂象》,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
臥白雲,《漫畫的藝術》,臺北:藝術圖書,1980。
洪德麟,《臺灣漫畫40年初探》,臺北:時報文化,1994。
洪德麟,《風城臺灣漫畫五十年》,新竹:竹市文化,1999。
洪德麟,《臺灣漫畫閱覽》,臺北:玉山社,2003。
徐正光、宋文里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1990。
袁建滔,《新漫畫語言》,臺北:尖端,1992。
納蘭真,《漫畫編劇魔法書》,臺北:杜威廣告,2005。
陳仲偉,《臺灣漫畫文化史:從文化史的角度看臺灣漫畫的興衰》,臺北:杜威廣告,2006。
陳仲偉,《臺灣漫畫年鑑:對漫畫文化發展的另一種思考》,臺北:杜威廣告,2008。
敖幼祥,《烏龍劇場》,臺北:聯豐,1990。
敖幼祥,《腦筋急轉彎9》,臺北:時報文化,1991。
敖幼祥,《腦筋急轉彎16》,臺北:時報文化,1992。
敖幼祥,《紅族類》,1-7集,臺北:時報文化,1992-1997。
敖幼祥,《一隻叫做扁食的貓》,臺北:時報文化,2001。
敖幼祥,《阿咪子故事繪:短篇故事集》,臺北:時報文化,2005。
敖幼祥,《敖幼祥漫畫30週年大全集》,臺北:時報文化,2010。
敖幼祥,《漫畫中國成語》,1-3集,臺北:時報,2010-2011。
施正鋒編,《生態環保》,臺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4。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編,《臺灣漫畫史特展》,臺北:歷史博物館,2000。
黃光國,《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臺北:巨流圖書,1989。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2002。
黃炳煌,《教育與現代化》,臺北:文景,1989。
黃茅,《漫畫藝術講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楊國樞、葉啟政主編,《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1991。
楊鵬,《卡通敘事學》,武漢: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3。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彭懷恩,《政治傳播與溝通》,臺北:風雲論壇,2002。
葉洪生、林保淳,《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北:遠流,2005。
葉俊榮,《全球環境變遷議題——臺灣觀點》,臺北:巨流圖書,1999。
葉啟政,《臺灣社會的人文迷思》,臺北:東大,1991。
萬書元,《幽默與諷刺藝術》,臺北:商鼎文化,1993。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
傻呼嚕同盟,《因動漫畫而偉大》,臺北:大塊文化,2003。
黎玲、張小元、張晶燕、李紅梅,《藝術心理學》,中和:新文京開發,2002。
劉代洋,《彩券研究文集》,臺北:作者自印,1993。
劉葦卿,《臺灣人的發財夢——愛國獎券》,臺北:臺灣書房,2008。
劉興欽,《阿三哥大嬸婆遊寶島》,臺北:聯經,1990。
蕭湘文,《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臺北:五南文化,2002。
蕭新煌等合著,《永續臺灣2011》,臺北:天下文化,2003。
蕭新煌、顧忠華編,《臺灣社會運動再出發》,臺北:巨流,2010。
蕭颯、王文欽、徐智策,《幽默心理分析》,臺北:智慧大學,1999。
顏艾琳,《漫畫鼻子》,新北市:探索文化,1998。
蘇嘉猷,《連環圖畫視框的屬性意義與構成原理-以西方 COMICS&SEQUENTIAL ART為例-》,臺中:弘祥出版社,2001。
豐子愷,《豐子愷漫畫文選集》下冊,臺北:渤海堂,1987。
瞿海源、蕭代基、楊國樞編,《臺灣的社會問題研究》,臺北:巨流,2002。
三、翻譯及外文專書
Max J. Friedländer著,梁春生譯,《藝術與鑑賞》,臺北:遠流,1989。
Mike Chinn著,張晴雯譯,《圖像小說的編寫與繪製:連環圖畫創意製作新知》,永和:視傳文化,2005。
Paul Gravett著,連惠幸等譯,《日本漫畫60年》,新店:西遊記文化,2006。
Sean Hall著,郭珊珊譯,《這是什麼意思?符號學的75個基本意義》,北京:中央編譯,2010。
Steve Edgell, Brad Brooks, Tim Pilcher著,陳寬祐譯,《漫畫創作實務全覽》,臺北:視傳文化,2002。
Victoria D. Alexander著,張正霖、陳巨擘譯,《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臺北:巨流,2006。
Will Eisner著,忻雁譯,《威爾‧艾斯納漫畫教程——繪畫故事與視覺敘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手塚治虫,《漫畫家入門》,臺北:武陵,1979。
石之森太郎,《漫畫家入門》,臺北:武陵,1997。
Arnold Hauser, The Sociology of Art ,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2.
Henri Bergson, Laughter: an essay on the meaning of the comic, Rockville, Maryland : ARC Manor, 2008.
John Fisk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82.
Scott McCloud, Understanding Comic,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1994.
Steven Cohan and Linda M. Shires, 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3.
Tim Pilcher、Brad Brooks, The Essential Guide to World Comics, London: Collins & Brown, 2005.
四、專書論文
Alplus,〈火之七日間——臺灣篇〉,收入傻呼嚕同盟,《動漫2000》,臺北:藍鯨,2001,頁86-88。
Alplus,〈美日動漫畫雜談〉,收入《動漫2000》,收入傻呼嚕同盟,《動漫2000》,臺北:藍鯨,2001,頁140-149。
Jo-Jo,〈臺灣漫畫產業的開山霸主——東立出版社〉,收入《因動漫畫而偉大》,臺北:大塊,2003,頁116-120。
王震武、林文瑛,〈升學制度與升學症候群〉,收入臺灣研究基金會編輯部編,《臺灣的教育改革》,臺北:前衛,1994,頁502-539。
朱傳譽,〈連環圖畫六十年〉,收入張雪門編,《兒童讀物研究》,臺北:小學生雜誌畫刊社,1965年,頁119-213。
羊憶蓉,〈「大家樂」問題成因及防制途徑專案研究報告〉,收入行政院發展
考核委員會編,《「大家樂」問題成因及防治途徑專案委託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發展考核委員會,1990,頁255-302。
林子倫,〈從抗議到審議——臺灣環境治理的變遷與挑戰〉,收入王宏仁、李
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群學,2008,頁239-260。
林俊秀,〈環境問題〉,收入楊國樞、葉啟政主編,《臺灣的社會問題》,臺
北:巨流,1991,頁187-220。
林俊義,〈臺灣公害問題〉,收入楊國樞、葉啟政主編,《當前臺灣社會問題》,臺北:巨流圖書,1979,頁293-307。
林媛婉、王鵬舉,〈從創作風格看日本對臺灣漫畫的影響——以漫畫家鄭問
為例〉,收入《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八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中華民國設計學會,2003,頁J77-J82。
林曜松、趙榮台,〈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與永續利用〉,收入施正峰編,《生態
環保》,臺北:國展會、臺灣心會,2004,頁211-226。
李季育,〈八十年代的臺灣紙上電影〉,收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編,《臺灣
漫畫史特展》,臺北:歷史博物館,2000,頁36-39。
茅盾,〈連環圖畫小說〉,原載《文學月報》,1卷5、6期合刊,1932年12月, 收入《茅盾全集》,卷19,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頁340。
陳錦忠,〈圖像和語文語言的結合——漫畫語言〉,收入《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3》,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1996,頁1-23。
曹俊漢,〈臺灣地區民眾的政治評估:從溝通行為與意識形態對公共政策影響
的觀察〉,收入楊國樞、瞿海源編,《變遷中的臺灣的社會(下冊)》,臺
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88,頁355-367。
溫曼英,〈賭錢.賭命.賭品格——社會價值迷失了〉,收入柴松林、謝金河
編,《金錢遊戲——一九八七年臺灣財經批判》,高雄:敦理,1988,頁
17-26。
黃光國,〈貪污問題〉,收入楊國樞、葉啟政編,《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1991,頁483-508。
楊國樞、葉啟政,〈升學主義下的教育問題〉,收入楊國樞、葉啟政主編,《當前臺灣社會問題》,臺北:巨流圖書,1979,頁73-93。
魯迅,〈漫談「漫畫」〉,收入《魯迅全集》,卷6,臺北:谷風,1989,頁234。
蔡嘉駿,〈臺灣漫畫的現況(一九九○~一九九九)〉,收入李賢文編,《漫畫百寶箱:自編.自導.畫漫畫》,臺北:雄獅美術,2000,頁80-81。
蕭新煌、張笠雲,〈社會問題的事實建構:民眾對社會問題認知的分析〉,收
入楊國樞、瞿海源編,《變遷中的臺灣的社會(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88,頁133-158。
瞿海源,〈「大家樂」防治問題專案研究綜合分析報告〉,收入行政院發展考
核委員會編,《「大家樂」問題成因及防治途徑專案委託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發展考核委員會,1990,頁1-28。
瞿海源,〈賭博與投機問題〉,收入楊國樞、葉啟政編,《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1991,頁545-575。
五、期刊論文
〈行政與司法人員的貪污與反貪污問題座談會:貪污與反貪污〉,《中國論壇》,291期,1987年11月,頁30-44。
王錫賢,〈沒落中的連環圖畫〉,《藝術家》,17期,1976年10月,頁118-121。
古采豔,〈What’s So Funny about The Comics?——淺談漫畫媒體表現形式的圖像魅力(上)〉,《幼獅文藝》,第517期,1997年1月,頁87-91。
古采豔,〈What’s So Funny About Comics?——淺談漫畫媒體表現形式的圖像魅力(下)〉,《幼獅文藝》,518期,1997年2月,頁86-90。
池宗憲,〈為什麼不能大家樂〉,《聯合月刊》,57期,1986年4月,頁72。
朱善傑、鐘世凱,〈動畫中漫畫表現形式研究——以漫畫造型和漫畫符號為中
心〉,《藝術學報》,75期,2004年12月,頁121-142。
林文昌,〈漫畫教育的功能及其影響〉,《文訊雜誌》,136期,1997年1月,頁32-34。
林忠正、黃璀娟,〈補習文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卷4期,2009
年12月,頁587-643。
林保淳,〈成人的童話世界——武俠小說的「本體論」〉,《政治大學中文學
報》,9期,2008年6月,頁189-212。
林思平,〈《壹週刊》現象與消費文化政治:權力、真相、八卦〉,《中外文
學》,31卷4期,2002年9月,頁21-28。
林德姮,〈圖畫故事書中的諧擬〉,《兒童文學學刊》,12期,2004年12月,頁163-206。
李闡,〈早期臺灣漫畫發展概況〉,《文訊雜誌》,136期,1997年1月,頁
26-28。
南方朔,〈人名譯成狗名 狗仔隊讓攝影槍手變質〉,《新新聞》,548期,
1997年9月,頁78-79。
邱子恆,〈公共圖書館與漫畫館藏〉,《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8卷2期,2000年12月,頁32-38。
洪德麟,〈出神入化的妙筆——赫希費德的人物漫畫〉,《藝術家》,16卷4期,1983年3月,頁195-201。
洪德麟,〈臺灣漫畫八十年〉,《新活水》,23期,2009年4月,頁12-18。
郭玉梅,〈敖幼祥:老夫聊發少年狂〉,《新聞人物》,2007年8期,頁86-87。
陳芳蓉,〈漫畫出版知多少?〉,《出版家雜誌》,51期,1976年6月,頁93-99。
陳逢申,〈抗戰中的漫畫.漫畫中的抗戰〉,《近代中國》,143期,2001年6月,頁47-79。
張立夫,〈狗仔隊在臺灣〉,《新使者雜誌》,72期,2002年10月,頁5-7。
張宏庸,〈中國諷刺小說的特質與類型〉,《中外文學》,5卷7期,1976年12月,頁22-36。
張世熒,〈臺灣公職人員賄選現象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16卷2期,2008年6月,頁49-72。
彭國棟,〈臺灣自然保育簡要回顧〉,《臺灣文獻》,52卷3期,2001年9月,頁1-17。
湯芝萱,〈漫畫閱讀行為調查報告〉,《文訊雜誌》,136期,1997年1月,頁44-47。
黃旭輝,〈中國大陸發行體育彩票的探討〉,《大專體育》,60期,2002年6
月,頁67-72。
黃秋芳,〈漫畫國住民注〉,《文訊雜誌》,136期,1997年1月,頁42-43。
黃健和,〈一個漫畫編輯的喃喃自語——兼論臺灣漫畫與外國漫畫的交流情形
及意義〉,《文訊雜誌》,136期,1997年1月,頁39-41。
黃國鐘,〈賄選——臺灣民主的夢魘〉,《律師通訊》,158期,1992年11月,頁10-14。
傅杰,〈連環漫畫小史〉,《兒童與教育雜誌》,2卷3期,1982年3月,頁4-5。
董雲霞,〈從牛伯伯到烏龍院——中國漫畫何處去?〉,《新書月刊》,7期,1984年4月,頁19-23。
劉阿榮、謝登旺,〈臺灣永續發展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辯證〉,《國家與社會》,6期,2009年6月,頁1-49。
楊莉,〈敖幼祥:不僅僅成就《烏龍院》〉,《全國新書目》,2009年23期,頁18-19。
趙輝,〈敖幼祥:未來的漫畫市場在大陸〉,《臺聲》,2007年8期,頁85-86。
管中祥、張時健,〈新自由主義下的臺灣媒體改革運動〉,《臺灣史料研究》,24期,2005年3月,頁196-236。
蔡盛琦,〈戰後初期臺灣的出版業(1945至1949年)〉,《國史館學術集刊》,9期,2006年9月,頁145-181。
蔡盛琦,〈臺灣流行閱讀的上海連環圖畫〉,《國家圖書館館刊》,98年1期,2009年6月,頁55-92。
鄭欽龍,〈臺灣的環境問題〉,《經濟前瞻》,10卷3期,1995年5月,頁96-99。
鄭國興,〈漫畫三十五年〉,《文訊雜誌》,136期,1997年1月,頁29-31。
劉宗銘,〈動畫的基本造型與創意——《談四格漫畫》〉,《藝術欣賞》,3
卷1期,2007年2月,頁54-61。
蕭湘文,〈漫畫消費行為與意義:漫畫迷與非漫畫迷之比較〉,《民意研究季刊》,213期,2000年7月,頁55-89。
蕭嘉猷,〈人物插畫造型的「誇張」與「變形」表現類型探討〉,《商業設計學報》,3期,1999年7月,頁185-196。
顏艾琳,〈誰來接通文學與漫畫的網絡?〉,《文訊雜誌》,136期,1997年1月,頁34-36。
蘇岱崙,〈孤獨專注的漫畫人敖幼祥〉,《Cheers:快樂工作人》,12期,2001年9月,頁192-195。
蘇新益,〈臺灣漫畫家的養成教育〉,《文訊雜誌》,136期,1997年1月,
頁36-38。
蘇蘅,〈青少年閱讀漫畫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新聞學研究》,48期,1994年1月,頁123-145。
蘇蘅,〈漫畫世界——文本、解讀與想像〉,《近代中國》,143期,2001年6月,頁14-23。
六、學位論文
丁時達,〈臺北市升大學文理補習班變遷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
王振勳,〈三十年來臺灣地區兒童讀物出版發展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王華理,〈以公民權視野檢視臺灣媒體改革運動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大
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古采豔,〈臺灣漫畫工業產製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觀點〉,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古蕙華,〈日治後期臺灣皇民化運動中的圖像宣傳與戰時動員(1937-1945) ——以海報和漫畫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朱善傑,〈漫畫表現形式在動畫中的應用研究——以漫畫造型和漫畫符號為中
心〉,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吳垠慧,〈臺灣當代藝術作品中的漫動畫圖像:以楊茂林、洪東祿的作品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宋育泰,〈初探漫畫中的圖像敘事:社會符號學的觀點〉,臺北: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09。
周文鵬,〈臺灣漫畫審查制度現象及其對國內漫畫發展影響之研究〉,臺北: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07。
林志展,〈漫畫、意識形態與樂趣:關於漫畫書與兒童讀者的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佳叡,〈製造英雄——以葉宏甲漫畫「諸葛四郎」系列為中心〉,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李美慧,〈日本與臺灣少女漫畫的內容分析〉,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科技發展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李威翰,〈臺灣地區選舉風氣之研究——民國七十四年臺北市議員選舉個案分
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李登燦,〈公務機關貪污問題與防治策略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
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邱英智,〈臺灣地區公職人員選舉賄選問題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邱景墩,〈金錢與慾望1980年代末期臺灣社會「金錢遊戲」社會心理試探〉,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柯瓊閔,〈朱德庸漫畫之性別再現〉,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洪瑞鴻,〈美術救國:梁中銘反共漫畫研究(1949-196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徐佳馨,〈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仲偉,〈日本漫畫400年:大眾文化的興起與轉變〉,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09。
陳培煌,〈臺灣《蘋果日報》頭版新聞與其發行數據之關係探討〉,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康芬,〈古龍武俠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999。
紀淑玲,〈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教育改革滿意度及其子女補習行為關係之
研究〉,臺中: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游珮芸,〈幻滅與重生——手塚治虫《火之鳥》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黃春木,〈臺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1945-200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8。
黃雅芳,〈臺灣漫畫文化工業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7。
楊登凱,〈臺灣保護動物法制之演進——探索法律對動物管制或保護之歷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廖君豪,〈產品設計的幽默屬性與認知歷程〉,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
研究所,2003。
廖麗慧,〈約翰伯寧罕圖畫書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2000。
歐陽瑜,〈我國日報政治漫畫的內容分析——民國七十五年七月-七十八年六
月〉,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賴怡伶,〈臺灣少女漫畫發展與文本創作分析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劉平君,〈解讀漫畫《城市獵人》中的女性意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鄭俊皇,〈漫畫於視覺上的應用研究——以擬音字與閱讀順為中心〉,雲林:
國立雲林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999。
鄭素美,〈台中縣國民小學學生課後補習之調查研究〉,臺中:靜宜大學管理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鍾敻洋,〈鄭問漫畫視覺語彙風格研究——以《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為例〉,
臺中: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蘇新益,〈臺灣漫畫出版品文化意涵及產業發展議題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七、報紙
邱祖胤,〈烏龍院30年 敖幼祥想開漫畫巴士〉,《中國時報》(臺北),2010年1月16日,版A18。
陳惠芳,〈大學教漫畫 敖幼祥打頭陣〉,《中國時報》(臺北),1999年11月7日,20版。
紫翔,〈臺灣國語推行的回顧與展望續〉,《公論報》,1949年2月15日,3版。
八、網路資源
中國新聞,〈敖幼祥:漫畫創作讓我感到幸福 〉: http://blog.readingtimes.com.tw/ao/archive/2007/09/06/3023.aspx
《烏龍院,第1卷,狂師猛徒》,作者簡介:
http://www.bookssearching.com/product/100001/118520/
時報閱讀網: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ao/index.htm
《教改萬言書》:http://www3.nccu.edu.tw/~iaezcpc/c-edu%20reform.htm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http://blog.roodo.com/floratien/0b7ed745.pdf
鍾起惠,〈小報新聞學:當代新聞媒介公共角色的迴光返照〉,臺北:中華傳播學會 2005年年會:http://cc.shu.edu.tw/~e01/download/chungch2005ccs.pdf
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簡介:http://www.mediawatch.org.tw/about
蘇蘅,〈報紙新聞「小報化」的趨勢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9-2412-H-004-031,2001/8/1-2002/7/31: http://nccui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658/1/892412H00403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