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芝瑩 |
---|---|
論文名稱: |
社會運動組織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以媒體改造學社推動「無線電視公共化」議題為例 |
指導教授: | 胡光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社會運動組織 、公共化 、媒體改革 、議題倡議 、媒改社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8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公共關係角度中的議題倡議策略,檢視分析媒體改造學社推動「無線電視公共化」的議題倡議過程。為了逐步釐清無線電視公共化議題管理的相關元素,本研究關切議題形成前媒體改革運動所處的政策背景、議題形成前媒體改革運動經驗中,所累積的能量與其侷限,並且進一步分析媒改社如何爭取議題的存在空間,以及資源配置情形。
根據文獻資料、以及深度訪談結果發現,戒嚴期間政治力是控制媒體發展最重要因素,解嚴之後商業勢力的介入形成官控商營的媒體結構,政黨輪替後政府也不願意改革既定的媒體結構。因此,戒嚴時期媒體改革運動大多依附在政治改革運動下,之後的媒體改革運動也開始反對商業勢力,開始四波的媒改運動,分別是:爭取電波開放、釋股、公共化、媒體公民運動。
為了反抗長期介入媒體結構的政治勢力、以及商業力量,達成建立公共廣電集團的目標,媒改社的倡議行動對象包括了政府單位、公眾、媒體、以及相關社會運動組織四類。倡議行動前會觀察政府政策、公眾期望、以及事件關鍵點、相關組織的態度。發展出的倡議行動策略包括了傳播策略、參與政策執行策略、聯盟策略、困窘策略、以及日常行動策略。倡議行動特色與成果有五:一、組織內部成長。二、行動以宣傳、擴散作為長期的成果評估。三、帶動教育公共化、電信公共化的相關討論。四、影響政府政策。五、媒改社在媒體結構改革方面,成為相關組織的領導者。而組織行動與資源是一個相互形成的結果,物質性資源並不影響倡議行動的實踐,組織性、激勵性、以及政治性資源都相當豐富,而無形性資源方面則不刻意操作學者身份,但會利用學者形象讓影響力擴大。
一、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廣播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1996)。《廣播電視年鑑》。台北市: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發行:廣播與電視雜誌社出版。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02-536。台北:巨流。
王振寰 (1993)。〈廣播電視的控制權〉,鄭瑞成(編)。《解構廣電媒體》,頁77-128。台北:澄社。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000)。《「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公聽會報告》。台北:立法院。
石世豪、何榮幸、翁秀琪(2000年5月6日)。〈期待電視體制邁向民主化〉,《中國時報》,第15版。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伍崇韜(2004年5月18日)。〈國民黨批:更嚴重的媒體操控〉,《聯合報》,第2版。
宋自強(1993年2月23日)。〈民進黨七主張 促一年內實施〉,《自立早報》,第3版。
李金銓(1983)。《國際傳播的挑戰與展望》。台北:時報。
李金銓 (1993)。〈廣播電視的控制權〉,鄭瑞成(編)。《解構廣電媒體》,頁1-67。台北:澄社。
李欣芳(2001年12月24日)。〈媒體改造 蘇正平主張台視華視合併〉,《自由時報》,第4版。
吳定(1996)。《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書局。
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原書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 (1974).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Carocci S. p. A.: Roma.)
范凌嘉(2006年6月24日)。〈郭力昕馮建三批賤賣台視華視〉,《聯合報》,第13版。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
林麗雲(2003)。〈坐而言,起而言:「無盟」的實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 145-169。
林麗雲(2005)。〈鼓浪前進,沖刷「劣岸」-台灣無線電視改革運動(1988~2004)〉,《台灣史料研究》,24: 175-195。
林怡潔(2001年12月14日)。〈陳文茜籲扁黨政軍退出三台,小妹大辭主持〉,《聯合報》,第3版。
林淑玲(2001年12月14日)。〈蘇正平:政府收購無線電視 使之公共化〉,《中國時報》,第3版。
林淑玲(2001年12月30日)。〈媒體公共化議題之死〉,《中國時報》,第2版。
林家樺(2002年10月11日)。〈落實公共化! 無盟辭官抗議〉,《星報》,第2版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書局。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翁秀琪、陳百齡、陳炳宏、莊國榮、郭力昕、馮建三、程宗明、蘇瓜藤(2001)。《電視改造無望?無線電視公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報告。
翁興利(1996)。〈立院新結構與議程設定〉,《中國行政評論》,5(2): 73-88。
袁世忠(2004年5月17日)。〈搶救台、華視 社運團體要求公共化〉,《聯合晚報》,第4版
國家藍圖委員會 (2000)。《新世紀 新出路─陳水扁國家藍圖6教育文化傳播》。
台北: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國家藍圖委員會。
陳光興 (1990)。〈野百合與螢幕的辯證關係:民主廣場上歷史性的十分鐘〉,《中國論壇》,30(2): 45-54。
陳炳宏(2001)。《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陳孟雪(1992年3月1日)。〈打破電子媒體壟斷 正義連線出擊〉,《自立早報》第4版。
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2000):〈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至台灣媒體公民公開信〉。上網日期:2005年8月30日,取自:http://twmedia.org.
黃雅文(1998)。《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儀(2001)。《公共政策之議題管理與公共宣導策略研究—以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若棋(2004)。《菸商遊說策略初探—以「菸害防制法」及「菸品健康福利捐」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兆璽(2004年5月18日)。〈抗議新聞局 台華視私有化〉,《星報》,第5版
董來燦(1977)。《美國壓力團體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馮建三(1992)。《資訊‧錢‧權 : 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臺北:時報。
馮建三(1998)。《大媒體:媒體社會運動》。臺北:元尊。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原書Vincent Mosco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馮建三 ( 2000 )。〈媒體批評在台灣的發展〉,陳光興(編)。《文化研究在台灣》,頁339-372。台北:巨流。
馮建三 ( 2004 )。〈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頁665-701。台北:巨流。
程宗明(2003)。《批評台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公共化與數位化之思辯》。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單美雲(1995)。《核四議題生命歷程及台電議題管理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金嚴(1995年8月9日)。〈羅文嘉竹子湖攻防戰 搶占有利戰略位置〉,《聯合報》,第15版。
林羽雯(2002年10月11日)。〈撰白皮書學者 終與扁分道揚鑣〉,《聯合報》,第4版。
管中祥、劉昌德(1999)。〈媒體反對運動〉,《台灣史料研究》,16: 22-54。
管中祥、魏玓(2000)。〈「傳播學生鬥陣」與媒體運動〉,《當代》,162: 46-57。
管中祥、張時健(2005)。〈新自由主義下的台灣媒體改革運動〉,《台灣史料研究》,24:196-236。
潘文文(1995)。《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時榮(1995年5月25日)。〈台視竹子湖發射站 北市揚言收回〉,《聯合報》,第6版。
劉榮春(2004年4月23日)。〈關掉電視機 擁抱清新生活〉,《民生報》,第2版。
劉寶傑(2003年2月8日)。〈媒體改革 扁態度堅定〉,《聯合報》,第2版。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蘇秀美(1996)。《台灣婦女團體的策略選擇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聯盟 (1995)。《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問答手冊》。
二、西文部分
Berry, J. M. (1977). Lobbing for the people: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chholz, R. A. (1986).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ublic police: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formulations. N. J.: Prentice Hall.
Buchholz, R. A. (1988). Adjusting corporation to the realities of public interests and policy. In R. L. Heath and Associates (Ed.) 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 How organizations influence and response to public interests and polici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Buchholz, R. A., Evans, W. D. & Wagley, R. A. (1989). Management response to public issues: concepts and cases in strategy formulation. N. J.: Prentice Hall.
Chase, W. H. (1977). Public issue management: The new science.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33(10): 25-26.
Cobb, R. W. & Elder C. D. (1983). Participating in American politics: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2nd ed.).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luhy, J. M. (1981). Changing the system:Political advocacy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Goldenberg, E. N. (1975). Making the papers: The access of resource-poor groups to the metropolitan press, lexington, mass: D. C. Health and Company. Greenwald, C. S.
Hainsworth, B. E. (1990). The distributi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33-39.
Heath, R. L. & Cousino, K. R. (1990). Issues management: End of first decade progress repor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6-18.
Heath, R. L. & Nelson, R. A. (1986). Issues management: Corporate public policymaking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New Delhi: Sage.
Jenkins, J. C.(1987).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olicy advocacy In W. W. Powell ,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e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Jones, B. L. & Chase, W. H. (1979). Managing public policy issu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5(2): 3-23.
Gurr, T. R. (1970). Why men rebel.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ingdon, J.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Canada: Little, Brown & Company Limited.
Kornhauser, W. (1959).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
Ornstein, N. J & Elder S. (1978). Interset grpups, lobbing and policymaking. Washington D. C.: Conressional Quarterly, Inc.
McAdam, D. (1983). The decline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J. Freeman(Ed.)Social movements of the sixties and seventies. New York: Longman.
McCarthy, J. D., & Zald M. N. (1983).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N. 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McChesney, R. (1999).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dubious tim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Melucci, A. (1989). Nomads of the pres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Meng, M. (1992). Early identification aids issues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48(3): 22-24.
Picard, R.G.. (1989). Media economics : Concepts and issue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Post, J. E. (1978). Corporate behavior and social change. Virginia: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Siebert, F. S., Peterson, T., & Schramm, M. (1956).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Dye, T. P. (197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W. J.: Prentice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