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富裕 Chu,Fu-Yu |
---|---|
論文名稱: |
來臺就讀高中僑生學習適應之研究 A Study on Overseas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tion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馮丹白
Feng, Dan-Pa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12 |
中文關鍵詞: | 僑生 、校園學習態度 、自我調整學習 、學習適應 、專門學程 |
英文關鍵詞: |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Self-regulated-learning, Learning adaptation, Profession Progra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9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二十一世紀是個競爭的時代,在國土有限國力無限的觀念下,世界各國無不爭相拓展經濟版圖,希望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經濟版圖,以厚植民生。為達此目的,我國政府亦積極拓展外交,加強僑民教育。自1951年起至2012年止,辦理僑生回國就學人次已近十七萬人次。因僑生回僑居地表現優異,很多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領導。這對我國拓展外交頗有幫助,可見僑民教育的重要。
臺灣每年約有一萬三千餘名僑生在臺就讀,僑生在臺就學期間的學習問題,雖有多篇研究,然幾乎只對大學僑生做研究,未有對高中僑生做研究。所以,回國就學之高中僑生其學習情況為何?是本文要探究的問題。
本研究對象為來臺就讀高中之僑生,經實施問卷調查與訪談結果,結論如下:1.來臺就讀高中僑生學習適應的狀況尚稱良好,僅少數欠佳。2.高中僑生因其背景不同,在校園學習態度、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學習適應上各有差異。3.高中僑生其校園學習態度對學習適應具有預測力;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對學習適應具有預測力。
根據結論建議如下;1.對僑生加強其學習動機、多給予關懷有助於僑生學習適應。2.要積極做好僑生的校園學習態度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則學習適應會更佳。以上結論與建議,供僑校及僑界與政府對僑生後期中等教育的重視。
關鍵詞:僑生、校園學習態度、自我調整學習、學習適應、專門學程。
Abstract
In the competitive 21st Century, each country with the limited territory and the thirst for boundless economic domain would like to strengthen their own economic livelihood by expanding their economy. To achieve the goal, Taiwan government positively expands diplomacy, and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From 1951 through 2012 about 170,000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have come back to Taiwan to receive education. With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 many have become lead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ir home countries, which benefits our diplomacy. as well as proves the importance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There are annually 13,000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coming to study in Taiwan. Researches concerning about the learning conditions overseas which Chinese students would encounter, almost all of which are aimed at college or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Thus, study conditions of senior high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become the priority of this research.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Taiwan's overseas students studying in high school.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com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Most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coming to Taiwan adapt themselves well to high school education; only few perform poorly. 2 With various backgrounds,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differ in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ir learning adaptation. 3 These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tion could be predicted by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their self-regul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could also be predicted by their learning adaptation.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1.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need to be provided with those enhancing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benefiting their learning adaptation. 2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will learn better by preparing them to have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to acquir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study expects to offer some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and the government to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fo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慧(1995)。臺北地區大學僑生生活適應之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金國(2001)。成功學習之關鍵~自我調整學習。課程與教學季刊,5卷1期,頁145-164。
王彩鳳(2004)。國小舞蹈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王光輝(2008)。臺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振宇(2000)。國中學生學習適應統整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1)。中華民國僑教政策為何?http://iff.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085879&ctNode=29848&mp=T001。
石兆蓮(2006)。明新科技大學學生學習狀況探討。明新學報32期,頁379-395。
甘夢龍(1993)。我國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
26,25-52。
毛新勇(1999)。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課程教材教法研究,9,頁19-24。
巫博瀚(2005)。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自我調整學習對國中生學習成就之影響。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民寧(1987)。考試焦慮、成就動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頁73,11-24。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初版,臺北市:五南。
何緯山(2007)。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何星輝(2003)。中部地區國中美術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永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永吟(2000),新教學形態─網路學習,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
李坤崇(1985) 中部地區國中一年級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調查, 研究輔導月刊,
21(2), 212-216.
李坤崇(1990)。學習適應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李坤崇、邱美華(1991)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之個人因素探討。輔導月刊 ,27,頁8-21。
李宛真(2004)高雄地區國中學生家庭文化資源、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欣蓉(2012)。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李豐里(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岳端品、陳柚綾、陳淑齡(2010)。適應概念的分析。弘光學報61期,99年10月,頁40~48。
吳念恩(2008)。癲癇病患社會支持、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與工作適應之相關性研究。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碩士論文。
吳雨桑、林建平(2009)。大學生英語學習環境、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0卷第二期,頁181-222。
吳正勝(1981)。大一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4,81-134。
吳玥玲(2006) 。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谷瑞勉(1999),譯《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心理出版。
沈佳憶、林啟超(2006)。新移民女性之生活適應與其子女學校學習適應關係之初探。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邱筠媛(2009)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對其學業成就關係之比較研究─以臺灣嘉義縣為例。小學教育研討會,25-27/11/2009,香港。
林甘敏(1999)。教學新策略-網路合作學習。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論文全文索引資料庫。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頁1-14。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桑瑜(2002)。高中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程炳林(1996)。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因素與學習表現之關係暨自我調整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8,15-58。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
林素妃(1992)。增進學習技巧的團體輔導對學習適應欠佳兒童的影響效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麗琳(1995)林麗琳(1995)。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學習適應與學業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榮俊(1998)。高雄市國民小學提早入學學生學習適應、行為困擾及學業成就 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柯乃文(2006)。臺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之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福源(民89)。自我調節學習在教學上的應用。國教輔導,39(6),49-53。
洪寶蓮(1990)。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郭重吉(1996)。科學哲學的省思。教育研究雙月刊,49期,頁16-24。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郁漢良(2001a)。華僑教育發展史。臺北:編譯管。
郁漢良(2001b)。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高崇雲(1996)。我國僑民教育的現況與發展。研習專論,23(2),頁17~21。
高崇雲(1999)。我國僑民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部僑教會主編。僑民教育學術講座(頁17-23)。臺北: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
高崇雲(2003)。我國推動僑民教育績效與其問題及對策,第五屆僑民教育研討會論文輯。臺北:世界華語文學會。
徐光臺(1996)。建構主義與科學教育進步。歐美研究,第29期第4卷,頁153-183。
許定邦(2002)。高中高職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國中生學習困擾及學習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殷誠(2005)。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統計處(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臺北:教育部統計處編者。
教育部(2011a)。大專校院畢業僑生人數,教育部教育統計(100年版)-EXCEL檔案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100edu_2410.xls。
教育部(2011b)。中等學校僑生人數,教育部教育統計(100年版)-EXCEL檔案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7359。
教育部(2011c)。因應大陸學生臺灣下周成立聯招委員會。(http://www.hkcna.hk/content/2011/0212/87250.shtml)。
湯志民(199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規劃、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立婷(2005)。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社會行為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眉菁(2005)。隔代教養兒童生活適應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萬益(19975)。 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頁184~254。
黃琬玲(2004) 。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鳳君(2010)。臺北市國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
郭春悅(2006)。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張芳全(2004)。誰來關心外籍配偶與新臺灣之子?中央日報,11月7日9版。
張文淵(2003)。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張希哲(1991)。《中華民國的僑生教育》。臺北:正中書局。
張虹雯、陳靜儀、蔡曉雯(2003)。僑生適應歷程與輔導。輔導季刊。39(3),頁56-61。
張恕鳳(2006)。國小資優生自我概念、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春興(199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第二版)。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景媛(1992)。教學類型與學習類型適配性研究暨學生學習適應理論模式的驗證。國立畫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教育心理學報,21期,頁1113-172。臺北市。
張雍琳(2009)。對臺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張新仁(1982) 我國國中學生學習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新仁(2003)。〈訊息處理理論與教學應用〉。在張新仁主編,
《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心理出版社。
張德榮、李咏吟、林本喬、賀孝銘、洪寶蓮(1995)。高中(職)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出版。
張靜嚳(1995a)。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期,彰化師大科教中心。
陳玉珍(2001)。營造優質的班級情境-教室佈置面面觀。國教之友,52(4),頁15-16。
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1989)。國小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36。
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1989)。國小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36。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1993)。學習心事誰人知?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國教之友,44(3),頁5-14。
陳淑鈴(2009)。高職繁星計畫大一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陳淑敏(1996)。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的啟示。文章發表於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曉琴(2008)馬祖地區國民小學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迪(2009)。教學環境與教學法對學習成效之影響。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滄鉦(2007)。新住民子女的同儕關係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夏誠華(2005)。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游家政(1998)。建構主義取向課程設計的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13),頁31-46。
華僑志編撰委員會(1978)。華僑志總志。臺北:華僑志總志編纂委員會。
曾志華(1997):以建構論為基礎的科學教育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14,頁74-79。
曾妙音、王雅玲、李瓊雯、張恬瑜(2011)。父母社經地位與國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第32期100年7月號。頁6-27。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蔡清中(2006)。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新竹市。
蔡榮貴等(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6,頁32-37。
趙曉美,潘淑芬(2003)。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職前教師學習策略與學習適應之研究。 北體學報, -P3.臺北市。
詹文宏,周臺傑(2006)。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和一般學生學校適應模式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
楊極東(1975)。回國升學僑生在國內大學的生活適應研究。輔導月刊,11(7,8),頁2-6。
楊錦登1999。「生活適應之探討」。國教輔導,39(2),45-55。
楊淑媖(2001)。中部地區國小美術班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鄒欣純(2009)。國中生的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相關性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8期,2009年4月15號。.
熊少嚴、張丹(2010)。內地新疆高中班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1期。上海市。
僑務委員會(2007a)。中華民國95年僑務統計年報。臺北:僑務委員會。頁82-83。
僑務委員會(2011)。歷年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學生報到入學人數統計表(地區別)。臺北:僑務委員會。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9565&no=9565&level=B。
劉佩雲(2000)。自我調整學習模式之驗證。教育與心理研究,第23卷第1期,頁173-205。
劉焜輝、金樹人、楊宗德(1982)。師大僑生生活適應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劉興漢(1991)。設置華僑大學可行性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
劉曉明、王麗榮(2003)。「學習理論的新發展及對現代教學的啟示。」取自http://www.hebiat.edu.cn/jjzx/MET/journal/articledigest6/learning-theory.htm(2Jun.2003)。
劉麗玉(2011)。在臺外籍學生華語學習之學習動機、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班碩士論文。屏東市。
蔡昕璋(2011)。交換學生生活及學習適應探討之研究—以十位校薦赴日女性交換學生為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北商學報第20期,民國100年7月,頁175-204。
鄭翠娟(1997)。國小學童的學習適應、焦慮人格特質及其背景變項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第11期,頁119-156。
趙曉美、潘淑芬(2003)。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職前教師學習策略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北體學報,11期,頁127-142。
蔣美華(2003)。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論文。
賴玉粉(1995)。花蓮縣原住民、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學習適應與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賴建戎(2009)。高學業成就之新住民子女家庭教養方式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賴保禎 (1969), 學習態度測驗指導手冊, 台北市: 中國行為科學社。
盧美貴(1980)國小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生學習行為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南市。
謝惠卿(2002)。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薛凱方(2004)。大學生學習社群互動與生活適應、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鍾邦友(1994)。情境式電腦輔助數學學習軟體製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佩如、林曉薇、陳螢萱(2008)。臺灣地區國小國語文領域實施合作學習之研究-以1997年至2007年博碩士論文為例。澳門大學教育學院,「2008年華人社會的課程與教學改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75。中國大陸:澳門大學。
簡淑真(1998):鬼臉的聯想,國語日報幼改專欄,4月14日。
羅 俐(2006)。兩岸僑教政策變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玉龍、林志忠、李信(2007)。主要國家僑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蘇意琪(2010)。高中舞蹈資優生學習適應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龔聰莉(2012)。學習風格在數位學習環境中對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之影響-以餐管科中式點心教學為例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G. J. (1970). Effects of Classroom Social Climate on Individual Learning.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7, 135-152.
Atwater, B.F. 1979. Ancient processes at the site of southern San Francisco Bay: movement of the crust and changes in sea level. Pages 31-45 in T. J. Conomos, ed. San Francisco Bay: The Urbanized Estuary. Pacific Division, Amer. Assoc. Advance. Sci., San Francisco, Calif.
Baker, R. W & Siryk, B. (1984). Measureing adjustment to colleg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 179-789.
Boekaerts, M.(1997).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 new concept embraced by researchers, policy makers, educat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Learning and Instruction,7(2), 161-186.
Boekaerts, M.(1999). Self-regulated learning : Where we are toda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1, 445-457.
Brown,J.S.,Collins,A.,&Duguid,P.(1989).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46(1),32-43.
Chamot A. U. , Barnhardt S. , EI-Dinary P. B. & Robbins J. (1999).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handbook.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
Driscoll,M.(2000).Psychology for learning instruction (2nd edi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
Driver,R.,Asoko,H.,Leach,J.,Mortimer,E.,& Scoti,P.(1994).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Researcher,23(7),5-12.
Fox, M.(1993).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New York: Cassell educational limited.
Greeno,J.G.&Hall,R.P.(1997).Practicing Representation:Learning with and about Representational Forms.Phi Delta Kappa,97, 361-367.
Griffin,1995。Griffin, M. M. & Griffin, B. W. (1995).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on Achiement, Self-Efficacy,and Test Anxiety. (ERIC Document)
Kimble, G. A.(1967). Foundations of 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Appleton.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Lave,J.&Wenger,E.(1991).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dner, R. W.(1993). Self-regulated learning,metacogni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f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8th international correc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July 12, 1993,Chicago, IL
Millar,R.(1989).Constructive criticis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587-596.
Parsons, R., Hinson, S., & Sardo-Brown, D. (20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Practitioner-Researcher Model of Teaching. Belmot, CA: Wadsworth.
Perry, N. E.(1998). Young children’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contests that support i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0(4),715-729.
Pintrich, P. R.(1999). The role of motivation in promoting and sustain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1, 459-470.
Sebba(1986).Adjectives and Copulas in Sranan Tongo. In:Journal of Pidgin and Creole Language 1 (1),109-121.
Sigel,P.(1978).Constructivism and teacher education.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78,333-338.
Trawic, L. & Corno, L.(1995). Expanding the volitional resources of urban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63, 57-70
Wilson, B. G.(1995). Metaphors for instruction:Why we talk about learn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25-30.
Williams M. (1997) Social Surveys:Design to Analysis. In: T. May( Ed. ) Social Research Issues,Methods and Process.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Wells, M. & Jones, R.(2000).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nd shame- proneness: A preliminary study.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8(1),19-27.
Zimmerman, B. J.(1998). Developing self-fulfilling cycles of academic regulation: an analysis of exemplary instructional models.In D. H. Schunk & B. J. Zimmerman (eds.),Self -regulated learning: form teaching to self-reflective.New York: Guilfor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