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譯霆 Wang, Yi-Ting |
---|---|
論文名稱: |
大專競技啦啦隊中家長式領導之探討 A study of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in college cheerleading |
指導教授: |
鄭志富
Cheng, Chih-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6 |
中文關鍵詞: | 競技啦啦隊 、家長式領導 、選手 |
英文關鍵詞: | cheerleading,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athlete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PE.007.2019.F0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3 下載:4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競技啦啦隊是一項重視團隊、精神以及安全的運動,教練在團隊中能透過領導引領選手,達到管理團隊的作用讓團隊往正確的方向前進。由於競技啦啦隊起源於美國,過去競技啦啦隊領導相關研究大多以西方領導理論做探討,研究者認為在競技啦啦隊進入華人地區與華人文化交互影響後,應有不同的面貌。因此,以華人家長式領導理論為理論基礎,並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國內具代表性之大專冠軍隊伍為研究對象,選取競技啦啦隊所區分的各個位置之選手各一位,以及該隊的兩位教練,共6位進行深度訪談,以瞭解競技啦啦隊中的家長式領導現況。
本研究以家長式領導為理論基礎,在家長式領導的威權、仁慈以及才德三個構面之下又細分為專權、尚嚴、訓練照顧、生活照顧、才能以及德行的次構面,以分析競技啦啦隊中的家長式領導。研究結果如下:一、競技啦啦隊之家長式領導中,教練若展現過多專權領導或是對每位選手的專權領導行為不一致,容易引起選手的不滿。二、競技啦啦隊中家長式領導的威權、仁慈以及才德皆會互相影響以及調和,唯獨專權領導中的貶抑訓斥行為不受才德領導影響。三、教練若利用家長式領導要求選手在競技啦啦隊中的安全性、態度精神以及全面訓練,即便是教練展現較多專權行為,選手也較不會感到不滿。最後根據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在實務上,建議教練盡量以尚嚴領導的方式約束選手,並展現較多的仁慈領導以及才德領導;在學術上,建議後續研究者能繼續以華人的領導理論研究競技啦啦隊其他層級的隊伍,期許未來可以有不同的研究發現或是能找到更多在競技啦啦隊中獨有的特性。
Cheerleading is a sport that emphasizes teamwork, spirit, and safety. By providing proper guidance to cheerleaders, a coach has the ability to lead a team toward the right direction using their leadership skills. As cheerleading originat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uch of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leadership in cheerleading is conducted based on Western leadership theories. Nonetheless, the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cheerleading into Chinese societi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port with Chinese culture have had an influence on cheerleading. To further examine this phenomenon,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a study based on Chinese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theories and recruited a cheerleading team, who won the college cheerleading championship,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study recruited six subjects in total, including one person from each cheerleading role and two coaches of the team,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subjects, the study sought to understand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found in cheerleading.
The study uses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three constructs of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including authority, benevolence, and moral leadership,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ub-constructs, such as Juan-chiuan, Shang-yan, training- and life-oriented considerate behaviors, talents, and morality, which are then used to analyze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in cheerlead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As far as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in cheerleading is concerned, if the leadership style of a coach leans toward Juan-chiuan, or the Juan-chiuan behavior of a coach toward each team member is inconsistent, team members may show discontent. 2) Authority, benevolence, and moral leadership underlining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in cheerleading are behaviors that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blend together. The only Juan-chiuan behavior that is not affected by moral leadership is admonishment. 3) If a coach demands that the team work on improving safety, team spirit,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meaning if a coach displays more Juan-chiuan behavior, team members will be more likely to feel discontent. The study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 coach adopt a Shang-yan leadership style to manage a team while showing more benevolent and moral leadership behavior. From an academic perspective, 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research continue to examine cheerleading teams of different tiers based on Chinese leadership theories. It is hoped that future research will obtain different findings or uncover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cheerleading.
中山大學企業管學系 (2015)。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新北市:前程文化。
王文科、王智弘 (201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明月 (2010)。桌球教練領導行為與組織氣氛、團隊凝聚力、運動滿意度之結構模式。大專體育學刊,12(3),53-64。
王俊明 (2011)。教練內外控特質與選手目標取向對教練領導行為的預測。大專體育學刊,13(3),257-266。
王嘉淳、廖志華、林青輝 (2011)。參與大專競技啦啦隊對學校承諾與情緒智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2),85-92。
王譯霆、鄭志富 (2017)。嚴師出高徒-家長式領導對競技啦啦隊團隊效能之影響。東海體育學報,(1),21-28
吳宗祐 (2008)。主管威權領導與部屬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信任的中介歷程與情緒智力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3-63。
吳宗祐、周麗芳、鄭伯壎 (2008)。主管的權威取向及其對部屬順從與畏懼的知覺對威權領導的預測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65-115。
吳華萍 (2011)。差序式領導與部屬反應:部屬身份知覺與成長需求的調節效果 (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慧卿、鄭志富 (2003)。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124-147。
呂雲梅、高三福 (2008)。從集體效能的觀點談競技啦啦隊。中華體育季刊,22(1),121-127。
李亦庭 (2016)。家長式領導的重新定義:面向界定與模式修正 (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
李庭閣、張珈進、黃少宇、嚴國晉 (2016)。家長式領導與部屬工作績效之關係:探討情緒勞動演出的中介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6(3),93-129。
李啟賓、林文乙 (2012)。競技啦啦隊女生之重量訓練計畫。政大體育研究,(21),55-71。
周佳宏、田晧君 (2016)。競技啦啦隊發展策略之探討-以萬能科技大學為例。運動知識學報,(13),225-236。
周俊三 (2014)。家長式領導行為對賽前狀態性焦慮與團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屏東科大體育學刊,(3),41-55。
周婉茹 (2009)。專權與威嚴領導的效果:心理賦能的中介與仁慈領導的調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周婉茹、周麗芳、鄭伯壎、任金剛 (2010)。專權與尚嚴之辨:再探威權領導的內涵與恩威並濟的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4)。
林幼萍 (2010)。運動團隊教練的魅力領導:以啦啦隊為例。大專體育,(106),69-76。
林姿葶、姜定宇、蕭景鴻、鄭伯壎 (2014)。家長式領導效能:後設分析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181-249。
林姿葶、連玉輝 (2016)。運動情境中的家長式教練領導研究回顧。體育學報,49(2),125-142。
林姿葶、鄭伯壎 (2012)。華人領導者的噓寒問暖與提攜教育:仁慈領導之雙構面模式。本土心理學研究,(37),253-302。
林慧美 (2011) 臺灣地區競技啦啦隊運動學術著作表現之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8,76-85。
邱雅伶、黃貴樹、雷小娟 (2012)。從新型領導風格的觀點談競技啦啦隊的教練領導方案。淡江體育,(15),118-125。
姜定宇、丁捷、林伶瑾 (2012)。家長式領導與部屬效能:信任主管與不信任主管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學刊,54(3),269-291。
姜定宇、張菀真 (2010)。華人差序式領導與部屬效能。本土心理學研究,(33),109-177。
徐慶帆 (2007)。從華人家長式領導談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中華體育季刊,21(1),51-58。
紐文英 (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高三福 (2001)。運動教練的家長式領導:理論與應用。台灣運動心理學會九十年年度論壇口頭發表之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高三福 (2007)。運動領導理論的發展及可行的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21(1),59-66。
高三福 (2009)。教練的轉型與交易領導及運動員的團隊承諾:內在動機的調節效果。體育學報,42(3),45-61。
高三福、呂政達、楊鎮瑭 (2013)。家長式領導行為與信任教練:團隊價值觀的跨層次調節效果。體育學報,46,393-405。
高三福、張俊一 (2015)。家長式領導在運動團隊的研究:期刊論文的回顧與分析。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5,75-106。
高三福、陳鈺芳 (2006)。要求與實際領導行為一致性、領導信任與效能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4),63-77。
張志凌、林仁彬、褚曾文 (2007)。大專院校男女啦啦隊員內在動機及教練領導與凝聚力之研究。修平學報,14,39-48。
張育銓 (1999)。啦啦隊活動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8(1),127-135。
郭政茂 (2004)。運動教練領導之新思維:家長式領導之初探。大專體育,(72),151-155。
陳其昌 (2009)。從領導理論的發展看國內運動領導研究的重要指向。應用心理研究,(43),3-6。
陳嵩、陳光偉、薛純惠 (2006)。上司家長式領導風格對銷售人員目標取向之影響-以壽險業為例。第九屆兩岸中華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山東大學。
陳龍弘、蔡英美 (2005)。華人家長式領導、情緒感受與運動員競技倦怠。大專體育學刊,7(2),101-110。
陳駿安 (2009)。優秀高中籃球隊教練家長式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
陳寶億、曹校章、林昌國 (2007)。高中 (職) 橄欖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爲與球員圑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87-100。
麥秀英、楊綺儷、熊鴻鈞 (2001)。大專學生啦啦隊運動參與因素之研究。2001 國際高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學刊,490-496。
湯志民 (2008) 教育領導新論:空間領導的理念與策略。載於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臺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暨大教育政策與行政系、市教大教育行政與評鑑所、中小學校長培育中心聯合主辦之「2008年教育品質與教育評鑑」會議手冊季論文集 (一),35-56,臺北市。
湯慧娟、宋一夫 (2004)。教練家長式領導、團隊文化價值觀對團隊承諾之影響研究。體育學報,119-130 。
黃光國 (1995)。儒家價值觀的現代轉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3),276-338。doi:10.6254/1995.3.276
黃國恩 (2000)。台灣大學運動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爲之調查研究。臺大體育學報,(3),29-52。
黃國恩、姜定宇、周婉茹、林思吟、鄭伃筑 (2007)。教練轉型式領導對團隊成員專業承諾的影響:教練滿意度、團隊滿意度、與訓練滿意度的調節效果:以台灣學校柔道代表隊為例。體育學報,40(4),63-74。
黃國恩、鄭志富 (2016)。華人差序式領導對運動團隊效能之影響。中華體育季刊,30(3),171-178。
黃敏萍 (2003)。台灣之組織領導研究:從客位到主位之研究途徑。應用心理研究,(20),27-52。
黃惠芝 (2008)。競技體操與啦啦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爲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2),43-56。
黃惠芝、林仁彬、陳奕伸 (2007)。優秀高中啦啦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1),73-80。
黃惠芝、趙榮瑞 (2008)。優秀大專啦啦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6),33-44。
黃義翔、聶喬齡 (2015)。教練-選手關係在家長式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關係間的中介角色。大專體育學刊,17(2),203-219。
黃鈴雯、廖主民 (2017)。運動員的公平知覺與集體效能:對教練信任感之中介角色。大專體育學刊,19(2),134-147。
黃鈴雯、廖主民、楊証惠 (2013)。運動員公平知覺量表之中文化與修訂─以組織公平為基礎。體育學報,46(4),407-427。
黃顯宗 (2008)。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楊美玉、劉佳雄、柯旻秀、陳映潔、柯佑宗 (2013)。領導效能研究的回顧與展望:1985-2012。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4),1-39。
楊國樞 (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88。
楊綺儷 (1994)。中式啦啦隊與中國民間舞的符號置換機轉。中華體育季刊,7(4),55-65。
楊綺儷 (2006)。中等學校競技啦啦隊。學校體育,(93),50-62。
楊鎮瑭、高三福 (2017)。教練家長式領導八種類型與信任教練、團隊價值觀的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7(1),23-37。
溫麗香 (2011)。競技啦啦隊教練領導行爲與其影響。吳鳳學報,19,509-514。
趙凡禹 (2015)。管理的基本功。台北市:海鴿文化。
劉育華 (2016) 。恩威並濟的家長式領導:一項反應曲面分析 (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
樊景立、鄭伯壎 (2000)。華人組織的家長式領導:一項文化觀點的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13),126-180。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鄧正忠 (2015)。國中男、女羽球選手知覺教練家長式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比較研究。屏東大學體育,(1),109-135。
鄭伯壎 (1995a)。家長權威與領導行為之關係:一個台灣民營企業主持人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9,105-159。
鄭伯壎 (1995b)。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3,142-219。
鄭伯壎 (1995c)。不同家長權威價值與領導作風的關係;臺灣民營企業的實徵研究。國科專題研究報告,報告編號83-0301-H-002-056。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鄭伯壎 (2004)。華人文化與組織領導:由現象描述到理論驗證。本土心理學研究,(22),195-251。doi:10.6254/2004.22.195
鄭伯壎、周麗芳、黃敏萍、樊景立、彭泗清 (2003)。家長式領導的三元模式:中國大陸企業組織的證據。本土心理學研究,(20),209-250。
鄭伯壎、周麗芳、樊景立 (2000)。家長式領導:三元模式的建構與測量。本土心理學研究,(14),3-64。
鄭伯壎、林姿葶、鄭弘岳、周麗芳、任金剛、樊景立 (2010)。家長式領導與部屬效能:多層次分析觀點。中華心理學刊,52(1),1-23。
鄭志富 (1995)。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台灣師大體育研究,(1),75-90.
鄭志富 (1997)。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取向。中華體育季刊,11(1),22-31。
鄭志富、方明營 (1994)。大專院校足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台北市:漢文書局。
鄭志富、蕭嘉惠、牟鐘福 (1997)。運動領導量表 (中文版) 編製研究。臺灣師大體育研究,(3),101-120.
鄭嘉勝 (2004)。教練領導風格與運動員參與動機之關係研究:自主性、關係感及勝任感之中介效果 (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
蕭嘉惠 (2003)。大專排球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花蓮師院學報 (教育類),(17),211-240。
蕭嘉惠、黃明玉 (1998)。多元領導模式驗證研究-以花蓮縣大專院校為例。體育學報,(25),71-80。
謝明輝 (2012)。臺灣運動團隊文化研究之探討。政大體育研究,(21),27-40。
謝婉柔 (2014)。恩威並濟的家長式領導:機制探討與模式修正 (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
顏肇廷、曾冠堯、高三福 (2008)。運動團隊家長式領導研究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2(4),96-102。
Chelladurai, P. (2007). Leadership in sports. In G. Tenenbaum & R. C. Eklund (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pp.113–135). New York: Wiley
Chemers, M. M. (1993).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leadership. In M. Chemers & R. Ayman (Eds.), Leadership theory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direc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Farh, J. L., Liang, J., Chou, L. F. & Cheng, B. S. (2008).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in Chinese organizations: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Chen, C. C. & Y. T. Lee (Eds).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China:Philosophies, theories & practices (pp.171-205).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fstede, G.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Peachey, J. W., Damon, Z. J., Zhou, Y., & Burton, L. J. (2015). Forty years of leadership research in sport management: A review, synthesis,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9(5), 570-587.
Sage, G.H. (1973) The coach a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in American sport,Quest,19,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