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振維
Lo, Chen-Wei
論文名稱: 大專體育SSU特派員服務經驗之研究
A Case Study on Student Sports Union Volunteer's Service Experience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四大聯賽媒體志工體育推廣運動產業
英文關鍵詞: university leagues, media volunteer, physical education promotion, sport industr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LHM.008.2018.A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專體育SSU特派員服務經驗,研究參與者有特派員及SSU管理者共六位。目前非營利事業組織運用志工的比例大幅提升,體育場亦不例外,不論是活動的支援或是一般庶務性工作,皆有賴體育志工的參與。學校方面各大專院校越來越重視大專聯賽,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目前賽程活動已成為各大學間引頸期盼之年度競技盛事,為推廣大專體育,隸屬於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的媒體志工組織SSU因應而生。本研究採質性方法,透過參與觀察和半結構訪談,輔以蒐集之文件資料。研究以SSU各年度精神標語歸納出特派員服務經驗四個主題:I’m Here to Change;Passion and Me;Relay,Replay and Never End;Fly to the Sky. 分析結果研究結論如下:1. SSU特派員參與動機源於對體育的熱誠、未來的考量 2.自我學習、成就感與認同感使SSU特派員持續服務 3.從突破困難、不斷接受挑戰累積實務經驗 4.學習專業技能與運動產業接軌。最後,提出未來研究與實務上之建議,以提供相關組織與研究者作為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ervice experience of SSU.In recent years, not only the proportion of volunteers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but stadiums,the participation of sports volunteer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iversity leagues. Under the background, the current schedule event has become an annual competitive event that attracts attention among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expand University leagues, A media volunteer's group got their start which belongs Chinese Taipei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The Study is via participant observation,document collecting and semi-structured, guided interviews were employed to collect data. The study is summarized the four themes of the service experience with SSU's annual slogan“I'm Here to Change; Relay, Replay and Never End; Passion and Me; Fly to the Sky.”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The motivation for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is due to the enthusiasm for sports and future considerations 2. Self-learning,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self-identity make SSU volunteer to serve constantly 3. To overcomes difficulties and take up challenges will accumulate experience 4. To learn professional skills may connect rail to the sports industry.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also provided in this study.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校運動志工發展之研究 7 第二節 大專體育SSU之發展 14 第三節 運動志工參與動機與服務經驗研究 1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2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方法 2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27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29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30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39 第一節 I’m Here to Change 39 第二節 Relay, Replay and Never End 47 第三節 Passion and Me 55 第四節 Fly to the Sky 6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結論 70 第二節 建議 72 引用文獻 74 附錄 79

    引用文獻
    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 (2015)。大專體總之發展。取自
    http://web2.ctusf.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8%3A104ssu&catid=38%3A2011-04-20-04-08-21&Itemid=40。
    王明玲 (2003)。學校志工領導行為影響志工組織發展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志工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俊權 (201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現況與未來。學校體育,121,4-14。
    司徒達賢 (1997)。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臺北市:建全文教基金會。
    甘業芊 (2008)。運動賽會志工召募之研究—以2009臺北聽障奧運匹克運動會賽會志工運作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183-196。
    朱壽騫 (2011)。青少年運動志工參與動機研究-以臺中市為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系系刊,11,117-126。
    行政院 (2013)。行政院公報資訊。取自 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9028/ch05/type2/gov40/num16/Eg.htm。
    吳慧卿 (2005)。臺灣地區大學生運動志願服務工作參與動機及考量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38(4),93-107。
    吳慧卿 (2007)。臺灣地區體育與非體育系大學生參與運動志願服務之研究。體育學報,40(4),91-104。
    李惠真 (2001)。運動發展的影響。大專體育,52,89-94。
    李姿萍 (2009)。大專籃球聯賽消費與未消費行為導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甘逢 (1985)。不同制度對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行為適應之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學雯 (2002)。大學生參與運動志工之動機與意願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官文炎 (2006)。參與學校運動志工服務經驗談。學校體育,97,4-12。
    林勝義 (2006)。適合志願服務使用的方法與技巧。社區發展季刊,115,208-219
    林詠淇 (2010)。觀護志工服務經驗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林義淳 (2015)。從布爾迪厄觀點論體育班文化再製:批判俗民誌的應用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聯喜 (2014)。大專校院學校體育運動志工發展策略指標建構之研究。臺大體育學報,27,65-76。
    邱金松 (1997)。臺灣地區各縣市立體育場志工制度之調查研究。桃園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邱柏升 (2014)。開發新人力資源:屏東縣高齡者參與志工服務老人之意願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胡林煥 (2011)。教育部學校運動志工簡介與展望。學校體育,126,56-58。
    徐俊賢 (2004)。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台南市。
    高淑清 (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麗娟、黃光獻 (2014)。體育運動質性資料分析方法。體育學報,47(2),159-177。
    張少熙 (2004)。體育活動規劃與管理。載於鄭志富(主編),體育行政與管理 (頁252)。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少熙 (2004)。2008 ING臺北國際馬拉松參賽者參與動機與滿意之探討。以口頭形式發表於2009年學校運動教練科學學術研討會之論文,臺北市,臺灣。
    張閔涵 (20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學生就讀動機、學習經驗及生涯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廖麗珠 (2012)。大學生全運會志工參與流暢體驗、工作滿足、知覺價值與再參與意願之相關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5(1),65-79。
    教育部體育署 (2015)。體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署 (2010)。教育部體育署體育運動志工資訊。取自http://volunteer.ntupe.tw/list.php?catalogid=8
    畢璐鑾、鄭莉苓 (2008)。運用知覺過程規劃運動志工教育訓練。中華體育季刊, 22(2),113-120。
    許建民、范良誌 (2011)。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體育志工參與動機過程模式之研究。體育學報,44(4),549-570。
    許雅雯 (2008)。大學生社團經驗及其與就業力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社團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南福、張珈瑛、陳建廷 (2015)。大型運動賽會志工工作滿足、知覺價值與再參與意願之相關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2(3),51-64。
    陳韻婷 (2010)。青年國際志工基本需求滿足與動機自我調節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妤如、陳國嘉 (2016)。領導型態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12(2),94-111。
    曾瑞成 (2010)。學校體育活動與競賽的現況與展望。學校體育,121,30-34。
    曾慶裕、王貽珍 (2015)。國內大專院校體育之推手-大專體總的發展與經驗分享。學校體育,149,20-35。
    曾華源、郭靜晃 (2000)。志工人力資源的開拓與整合的開拓與整合-以美國志工中心的做法為借鏡。社區發展季刊,89,128-129。
    黃美珠、陳美燕 (2013)。大型運動賽會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3(1),31-53。
    黃淼湘 (2014)。媒體志工服務現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大專運動聯賽特派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詹鈞智、葉公鼎 (2014)。大型國際運動賽會國際志工參與動機、阻礙、國際志工招募管理之研究。運動管理,25,48-67。
    劉孟奇 (2007)。社團:值得嗎?。取自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2962149.htm
    郭哲君 (2010)。體育志工社會支持、工作滿意對幸福感之影響研究—以2010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志工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蔣任、黃致豪、許育嘉 (2014)。學生棒球轉播史與網路興起之影響。學校體育,144,47-54。
    鄭詩縈 (2014)。小齒輪轉動大賽會─奧運志工服務經驗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伽如 (2003)。深度休閒者之參與歷程與相關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林老師說故事」之志工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羅郁平、許政斌、黃義翔 (2013)。從認真休閒的概念探討臺灣體育志工之推廣。大專體育,125,32-38
    SSU大專學生運動網 (2015)。SSU大專學生大事紀。取自
    http://ssu.org.tw/。
    Alexander, A. (2013). A model of volunteer intention at a mega-event: the London 2012 Olympic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MO.
    Attride-Stirling, J. L. (1998). Becoming Natural: An Exploration of the Naturalisation of arriage. (Unpublished PhD Thesis).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 Political Science,UK
    Bird, C. M. (2005). How I stopped dreading and learned to love transcription. Qualitative Inquiry, 11(2), 226–248.
    Bogdan & Biklen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raun, V. & Clarke, V. (2006)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3, 77-101.
    Christians, G. (2005). Ethics and polit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6, 144-145.
    Costa, C.A., Chalip, L., Green, B.C., & Simes, C. (2006). 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 training in event volunteers’ satisfaction.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9, 165-182.
    Cuskelly, G., Taylor, T., Hoye, R. & Darcy, S. (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unteer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volunteer retention in community sport organisations.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9(2), 141-163.
    Ely, M., Vinz, R., Downing, M., & Anzul, M. (1997). On wri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Living by words. London, UK: Falmer Press.
    Gay, L. R., & Airasian, P. (2000)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Merrill.
    Lapadat, J., & Lindsay, A. (1999). Transcription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From standardization of technique to interpretive positionings. Qualitative Inquiry, 5, 64–23Kaplan, A.M. & Haenlein, M. (2010). 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53(1), 59-68.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10).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5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rker, S. (1997). Volunteering altruism, markets, causes and leisure. 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39(3), 4-5.
    Poland, B. (2002). Transcription quality. In Gubrium, J. & Holstein, J. (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pp. 629–650). Thousand Oaks, CA: Sage.
    Riessman, Catherine Kohler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bbins, S.P. & Decenzo D.A. (2004).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essentia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 NJ: Prentice Hall.
    Van Manen, M.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London, UK: The Althouse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