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田書誠 Tian, Shu-Cheng |
---|---|
論文名稱: |
臺灣原住民電影之認同分析與華語文化教學 Identity Analysis and Chinese Culture Teaching of Taiwan Indigenous Films |
指導教授: |
簡瑛瑛
Chien, Ying-Ying |
口試委員: |
簡瑛瑛
Chien, Ying-Ying 楊秉煌 Yang, Ping-Huang 游婷敬 Yu, Ting-Ching |
口試日期: | 2024/06/3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0 |
中文關鍵詞: | 原住民認同 、華語文化教學 、台灣原住民電影 、都市原住民 |
英文關鍵詞: | Indigenous Identity, Chinese Cultural Teaching, Taiwanese Indigenous Films, Urban Indigenous |
研究方法: | 主題分析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71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原住民族為台灣重要的族群之一,談及台灣社會與文化,台灣原住民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之一,而在當代的華語教材及教學中,仍較少被提及,多為相關環境的缺乏抑或師資在該方面較不多,因此本文欲提出原住民電影在華語文化教學中的應用,供不同教學環境之參考。電影則常作為議題與文化再現的媒介,能夠快速傳達主題給觀眾。
本文欲從原住民認同的建構出發,因其反映了原住民的價值觀、信仰和世界觀,原住民認同包括了個人認同、社區認同與外延認同三部分,其三者皆來自其族群的文化特點,反映不同族群的文化內容。因此本文第二章首先將分析原住民電影中常見之認同建構的途徑,再以兩部台灣原住民電影《只有大海知道》及《聽見歌 再唱》分析海洋文化及高山文化的族群之認同建構的差異。
另台灣原住民經歷了不同階段與不同族群接觸後,在原住民認同的建構上逐漸疏離,加上城鄉差距的發展使得都市化現象嚴重,許多都市原住民與自己的部落及族群文化脫節,影響其原住民認同。因此本文第三章將分析台灣原住民電影中常見的認同困境,再以兩部電影《太陽的孩子》及《巴克力藍的夏天》分析都市原住民重新建構認同的不同途徑。
本文第四段將提出原住民電影在華語文化教學中的應用,本文將以原住民文化為教學主軸,電影為媒介,設計原住民認同之教學內容,學習者可從電影中認同建構的過程中學習不同族群文化點,也可學習到台灣原住民與華人社會之間的關係。
Indigenous peopl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ethnic groups in Taiwan. When discussing Taiw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represent an indispensable cultural element. However,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nstruction, they are rarely mentioned, often due to a lack of relevant resources or insufficiently trained teachers in this area.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pose the application of indigenous films in Chinese cultural teaching as a reference for differen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Films often serve as a medium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issues and culture, capable of quickly conveying themes to the audienc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art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genous identity, as it reflects the values, beliefs, and worldview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identity includes individual identity, community identity, and external identity, all of which stem from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ethnic group and reflect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us,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analyze the common ways of constructing identity in indigenous films, and then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marine culture and mountain culture through two Taiwanese indigenous films, “ Long Time No Sea(只有大海知道)” and “Listen Before You Sing(聽見歌再唱)”.
Additionally, after experiencing different stages and interactions with various ethnic groups,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lien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identity. Coupl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disparities leading to severe urbanization, many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have become disconnected from their trib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affecting their indigenous identity. Therefore, the thir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ommon identity dilemmas in Taiwanese indigenous films, and then analyze different ways of reconstructing identity for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through the films “Wawa No Cidal(太陽的孩子)” and “ Pakeriran(巴克力藍的夏天)”.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will propose the application of indigenous films in Chinese cultural teaching. The article will design teaching content on indigenous identity, using indigenous culture as the main teaching axis and films as the medium. Learners can learn about the cultural aspect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from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film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and Han Chinese society.
一、電影資料
王育麟(2017)。阿莉芙[影片]。台北市,海鵬影業有限公司。
勒嘎‧舒米(2017)。巴克力藍的夏天[影片]。新北市,一期一會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崔永徽(2018)。只有大海知道[影片]。台北市,海鵬影業有限公司。
陳文彬(2011)。靈魂的旅程[影片]。優士電影有限公司。
陳潔瑤(2011)。不一樣的月光[影片]。台北市,華映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陳潔瑤(2015)。只要我長大[影片]。台北市,華映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陳潔瑤(2022)。哈勇嘉[影片]。台北市,華映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楊智麟(2021)。聽見歌 再唱[影片]。新北市,美商華納兄弟(遠東)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鄭有傑、勒嘎‧舒米(2015)。太陽的孩子[影片]。台北市,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魏德聖(2011)。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影片]。台北市,中環國際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威視股份有限公司。
魏德聖(2011)。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影片]。台北市,中環國際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威視股份有限公司。
二、中文著作
(一) 專書:
丁安琪、張學增、劉懿萱(2010)。中國電影欣賞—女人的天空。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巴瑞齡(2011)。原住民影片中的原漢意識及其運用。台北,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2002)。思考原住民。臺北市:前衛出版。
方麗娜(2009)。華人社會與文化。臺北市:正中書局。
毛國楠(1996,12月)。教師對四科學生問題情境的情緒反應、效能評估與因應策略的關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教學與研究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王向暉、余文青(2009)。中國電影欣賞—霸王別姬。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王靜、田溪(2020)。影像中國:現代漢語中高級電影讀本。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史書美(2017)。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田哲益(2002)。台灣布農族文化。台北市:師大書院。
田哲益(2003)。台灣的原住民─布農族。台北市:臺原。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2019)。布農族傳統文化誌。台中:晨星。
朱柔若(2001)。都市原住民勞動史,收入蔡明哲等編。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頁91-120)。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朱榮智、黃春貴、許怡貞、張正男、楊如雪、陳美琪、傅武光、邵曼珣、柯華葳(2009)。實用華語文教學概論。臺北市:新學林出版。
江宜樺(1997)。社群主義的國家認同觀。政治科學論叢,8,85-110。
何淑貞、張孝裕、陳立芬、舒兆民、蔡雅薰、賴明德(2009)。華語文教學導論。台北:三民書局。
余光弘(2004)。雅美族。台北:三民。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伊德。台北:擎松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市:擎松出版。
李景崇(1998)。阿美族歷史。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周小玉、劉渼(2016)。論《魯冰花》的「一本二敘」:一個小說文本敘事,二個電影敘事美學。第三屆敘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原作者:Robert J. C. Young)。台北市:巨流。
林文玲(2005)。轉化中的文化身分:以台灣原住民影片為例。收於喬健等(主編),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第八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51-174)。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文玲(2009)。螢幕中的台灣原住民。收於喬健(主編),異文化與多元媒體(頁209-228)。台北市:世新大學出版中心,。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原作者:Woodward, K.)。台北:韋伯文化。
林秀雲(譯)(202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作者:Babbie)。台北市:雙葉書廊。
邱凡芸、李崗(2014)。華語文教學導論。臺北市:五南出版。
夏鑄九等(譯)(2002)。認同的力量(原作者:Manuel Castells)。臺北市: 唐山。
孫松榮(2020)。當代華語電影研究的幾種趨勢(兼論跨藝術研究)。載於王德威、史書美、李育霖、姜學豪、孫松榮、陳榮強、黃亞歷、黃淑嫻、楊翠、羅鵬著。華語語系十講(第七講)。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原作者:Conrad Phillip Kotta)。臺北巿:麥格羅希爾出版,2014。
浦忠勇(2018)。原蘊山海間:臺灣原住民族狩獵暨漁撈文化研究。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2006)。海的記憶:台灣原住民海洋文化與藝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莉、陳天序(2010)。中國電影欣賞:洗澡(二版),北京語言大學。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台北:遠流。
陳雅芬、吳佳容、張玲嘉(2009)。華語電影教材教法。載於葉德明(主編)。對外華語課程設計(頁21-38)。苗栗:國立聯合大學。
陳雅芳(2019)。華人社會與文化。臺北市:五南。
陳雅芳(2024)。華人社會與文化(2版)。臺北市:五南。
陳儒修(2000)。文化研究與原住民。轉載於張昌彥、李道明、洪雅文、張秦芸。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頁387)。
傅仰止(2001) 都市原住民概說。載於蔡明哲等著。臺灣原住民史 都市原住民史篇(頁1-50)。南投市:省文獻會。
彭增安、陳光磊(2006)。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論。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舒兆民 (2010)。華語文教學講義(初版)。台北市:新學林出版社。
舒兆民(2016)。華語文教學。臺北:新學林。
黃宣衛(199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黃建業等(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國家電影資料館。
黃涵音、廖珮如、黃元鵬、謝明珊等(譯) (2013)。文化分析手冊(上冊) (原作者:Tony Bennett and John Frow)。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黃涵音、廖珮如、黃元鵬、謝明珊等(譯) (2013)。文化分析手冊(下冊) (原作者:Tony Bennett and John Frow)。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黃雅英(2015)。華語文跨文化溝通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新學林。
黃應貴(2014)。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
楊士泛(2014)。都市原住民。載於詹素娟、康培德、李宜憲主編。山海尋跡:臺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武陵。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1)。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北市:臺原。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2)。台灣的原住民達悟族。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趙金銘(2006)。從對外漢語教學到漢語國際推廣。載於李曉琪(主編)。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頁1-38)。北京:商務印書館。
齊隆壬(2000)。九0年代台灣電影文化研究論述:以《悲情城市》為例。載於陳光興(編)。文化研究在台灣(頁319-333)。台北:巨流。
劉國平(2008)。華人社會與文化──文化思想篇。臺北市:新學林。
鄭琇仁、宋如瑜(2011)。多媒體華語教學。新北市新店區:正中。
鄭勝奕(2017)。泰雅記憶──比令·亞布紀錄片中的原住民影像。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霍斯陸曼˙伐伐(1997)。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臺北縣:稻鄉。
駱盈伶(譯)(2010)。文化研究入門:生活體驗與實踐(原作者:David Walton)。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謝世忠 (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
謝世忠 (2017)。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1987-2017。臺北:玉山社。
謝明珊(譯)(2011)。後殖民的挑戰:邁向另類可能的世界(原作者:Couze Venn)。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謝繼昌(2006)。認同與文化:台灣原住民之研究。載於葉春榮主編。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97-306)。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簡瑛瑛(2022)。從生命書寫到藝術越界。臺北市:典藏文創有限公司。
簡瑛瑛、田書誠(2023)。台灣原住民電影與華語文化教學應用。載於林振興主編。僑教研究第五輯: 教學實務與多元文化(頁235-250)。五南,台北。
簡瑛瑛、廖炳惠(2015)。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研究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師大出版社。
簡瑛瑛、蔡雅薰(編)(2014)。華裔學生與華語教學:從理論、應用到文化實踐。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羅世宏(譯)(201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原作者:Chris Barker)。台北市:五南。
(二) 期刊論文:
巴瑞齡(2013)。原當原住民族電影融入教育。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49期,P10-11。
王帥、孫慰川(2018)。論新世紀以來臺灣電影中的原住民形象建構。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02,P152-153。
王雅萍(2013)。電影在原住民族教育的應用。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49期,P8-9。
王靜(2018)。故事之外的精彩──主題式電影片段文化教學。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6期,P125-144。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5期,P83-121。
李道明(2012)。近一百年來臺灣電影及電視對臺灣原住民的呈現。原住民族文獻,第4期,P3-14。
林文玲(2001)。米酒加鹽巴:「原住民影片」的再現政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期,P197-234。
林文玲(2005)。翻轉漢人姓名意像: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8期,P85-134。
林修澈(2013)。鼓勵把原住民族主題電影帶進教育現場。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49期,P6-7。
姚明俐(2018)。劃分族群的邊界:當代臺灣原住民認同之社會成因。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4期,P193-213。
胡台麗(2006),臺灣原住民民族誌影片的新貌。博物館學季刊,20(4),P59-73。
陳芷凡(2016)。台灣原住民族紀錄片專欄—移動的家園。原住民族文獻,27期,P51-54。
陳玲(2016)。臺灣電影原住民影像特點研究。遵義師范學院學報,18卷6期,P165-169。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第48輯,第4期,P75-101。
黃季平(2013)。原住民族主題電影在教育現場的運用。原住民族教育情報誌,49期,P12-19。
黃鐘軍(2012)。原鄉失落的無奈與悲痛─臺灣地區原住民題材電影。電影新作,1期,P47-52。
熊鷹(2017)。“在地”語境下的臺灣原住民題材電影。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3期,P128-131。
劉千嘉(2021)。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的移徙與分布:戶政資料中的終生遷徙模式與都市原住民概述。國家與社會,22期,P1-38。
賴明豐、李俊毅、張于紳(2017)。原住民相關研究發展與計畫議題分布-以2014~2016年GRB資料為例(上)。原住民族文獻,第33期,P41-63。
(三) 學位論文:
巴瑞齡 (2010)。原住民影片中的原漢意識及其運用。國立臺東大學。
李嘉倫 (2023)。電影《只有大海知道》再現的蘭嶼達悟族文化認同與隔代教養。南華大學。
阿將伊崮喜瀾 (Iku, S., Aciang)(2016)。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看電影「馬伊娜」(Maïna)的原住民文化觀與教育應用。國立政治大學。
徐琦 (2020)。凝視邊緣:「後-新電影」中族群與地方的文化身份建構及其表徵(2008-2018)。清華大學。
張芝菁 (2007)。原住民原生電影之觀察─以「山藸、飛鼠、撒可努」為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許冰航(2019)。論臺灣電影中原住民形象的變遷。福建師範大學。
陳彥妃 (2013)。電影《賽德克.巴萊》影像再現之文化分析。高雄師範大學。
楊煥鴻 (2007)。他者不顯影─台灣電影中的原住民影像。國立東華大學。
詹筱蔚(2007)。電影華語教學設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盧意文 (2023)。電影《聽見歌 再唱》再現的布農族合唱教育特色。南華大學。
霍嘉萱 (2017)。「莎韻之鐘」事件的影像歷史再現及文化意義──以《莎韻之鐘》與《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為例。國立政治大學。
謝雅茹 (Limuy Asien) (2021)。移動中的原住民視界:從陳潔瑤電影重新想像跨太平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
三、英文著作
Adefuin, Jo-Ann Yap. (2001).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among Filipina American high school girls. Doctoral dissertation, Los Angeles: UCLA.
Barth. F.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Brown, H. D. (2007).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5rd ed.). Pearson Education ESL.
Brown, H. D. (2007).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3rd ed.). Allyn & Bacon.
Carol J. Ward, David B. Braudt. (2015). Sustaining Indigenous Identity Through Language Development: Comparing Indigenous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Two Contexts. In W. James Jacob, Sheng Yao Cheng, Maureen K., Indigenous education : language, culture and identity(pp.139-170). Dordrecht : Springer.
Etzioni, Amitai(1993).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Rights,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Communitarian Agenda.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Fearon, J. D. (1999). What is identity (as we now use the word).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lif.
Giddens,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okowhitu, Brendan (2011). Indigenous identity and resistance : researching the diversity of knowledge. Dunedin, N.Z. : Otago University Press
Kovach, Margaret (2021). Indigenous methodologies : characteristics, conversations, and context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Linda Tuhiwai Smith, Eve Tuck, K. Wayne Yang (2019). Indigenous and decolonizing studies in education : mapping the long view. Routledge
Malia Villegas, Sabina Rak Neugebauer, Kerry R. Venegas (2008).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 sites of struggle, strength, and survivanc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Moran, P. R. (2001).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Heinle.
Nkrumah(1965). Neo-Colonialism: The Last Stage of Imperialism. London, Heinemann.
Peroff, N.C. (1997). Indian identity.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34(4), 485–494.
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2009). Identity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Heinich (1993). Instructional Media, Fourth Edit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 Delhi.
Sheng Yao Cheng (2015).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Indigenous Identity and Mainstream Identity. In W. James Jacob, Sheng Yao Cheng, Maureen K., Indigenous education : language, culture and identity(pp.381-394). Dordrecht : Springer.
Smith, L. T. (1999). 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 Zed Books Ltd.
Weaver, Hilary N. (2001). Indigenous identity: What is it and who really has it? The American Indian Quarterly, 25(2), 240–255.
Wood, Houston (2012). Native features : indigenous films from around the world. London : Bloomsbury
Young, R.J.C. (2001). 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Hoboken: John Wiley &Sons.
四、網路資料
《太陽的孩子》facebook官網。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406101249623888&set=pb.100064331341018.-2207520000
《太陽的孩子》facebook官網。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406101249623888&set=pb.100064331341018.-2207520000
《巴克力藍的夏天》電影預告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cZCTTnPO8
《只有大海知道》電影預告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5Sto9UdQA
《聽見歌 再唱》電影預告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ypFnEm8WQ
Dick and Carey Instructional Model. By Dr. Serhat Kurt. Posted on November 23, 2015. 取自https://educationaltechnology.net/dick-and-carey-instructional-model/
Dick and Carey Instructional Model. By Dr. Serhat Kurt. Posted on November 23, 2015. (https://educationaltechnology.net/dick-and-carey-instructional-model/)
Gimy劇迷線上看。取自https://gimy.org/vplay/202166976/default.html
Namoh Ising(2015)。基督教對原住民的影響。載於新使者雜誌The New Messenger 146期。取自https://www.pct.org.tw/article_abor.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20062200004&strDesc=Y
Ofiii歐飛 免費電影線上看。取自https://www.ofiii.com/vod/44815/1/E1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取自https://www.tidf.org.tw/zh-hant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取自https://www.tipp.org.tw/
台灣電影網,太陽的孩子。取自https://taiwancinema.bamid.gov.tw/Film/Filmcontent/?ContentUrl=73959
台灣電影網,巴克力藍的夏天。取自https://taiwancinema.bamid.gov.tw/Film/Filmcontent/?ContentUrl=75800
台灣電影網,只有大海知道。取自https://taiwancinema.bamid.gov.tw/Film/FilmContent/?ContentUrl=75788
台灣電影網,聽見歌 再唱。取自https://taiwancinema.bamid.gov.tw/Film/Filmcontent/?ContentUrl=86031
石岱崙(Darryl Sterk)。真的不一樣:台灣「首部」原住民電影。取自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2358
行政院國情簡介。取自https://www.ey.gov.tw/state/99B2E89521FC31E1/2820610c-e97f-4d33-aa1e-e7b15222e45a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4年】3月原住民族人口數統計資料」。取自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940F9579765AC6A0/34D6C95937D07567725C4C571E9FFD7B-info.html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4年】3月原住民族人口數統計資料」。取自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940F9579765AC6A0/34D6C95937D07567725C4C571E9FFD7B-info.html
高雄市茂林區公所全球資訊網〈8月1日「原住民族日」之由來與意義〉。取自https://maolin.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429A2D60B758E776&sms=2D00D35BCB8992CA&s=06085C4364CCA7DB
高雄市茂林區公所全球資訊網〈8月1日「原住民族日」之由來與意義〉。取自https://maolin.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429A2D60B758E776&sms=2D00D35BCB8992CA&s=06085C4364CCA7DB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文化課程之開課標準。取自https://mtc.ntnu.edu.tw/course-seasonal.ht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文化課程之開課標準。取自https://mtc.ntnu.edu.tw/course-seasonal.htm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AD%B8%E7%BF%92%E8%80%85%E4%B8%AD%E5%BF%83%E6%95%99%E5%AD%B8%E6%B3%95&search=%E5%AD%B8%E7%BF%92%E8%80%85%E4%B8%AD%E5%BF%83%E6%95%99%E5%AD%B8%E6%B3%95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海稻米的願望》The Desire Sea Rice。取自https://edumovie-tfai.org.tw/article/content/307
報導者〈都市原住民的崎嶇路〉。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urban-indigenous-peoples
黃明川「獨立製片」行動初探:「獨立」是在限制中創造美學。取自https://www.heath.tw/nml-article/a-preliminary-study-of-huang-ming-chuans-independent-filmmaking-practice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