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其霖 |
---|---|
論文名稱: |
台北獎的時代意義--台北獎獎項機制與預期成效關係之探討 |
指導教授: |
陳淑華
Chen, Shu-Hwa 黃海鳴 Huang, Hai-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1 |
中文關鍵詞: | 台北獎 、台北市美展 、台北美術獎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4 下載:4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八、九○年代為台灣社會、經濟變遷最快速的時期,筆者身為在台灣的首善之都--台北市--成長,自然會對台北市的各種變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文化活動方面。「台北獎」為台北市最重要的官方文化活動之一,在時間軸上橫跨八○、九○年代,地緣上為台北市文化變遷代表性的指標之一。因此,「台北獎」對於深入瞭解台北市文化活動的目的而言,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文獻探討,2.比較分析,3.量化統計。在微觀方面,藉由檢視歷屆台北獎中的各項要素,如展覽宗旨、組織發展、運作方式、評審制度與展覽機制的演變。在巨觀方面,藉由歸納整理八○、九○年代整體台灣文化活動的變遷與趨勢,以及分析比較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其他獎展、台北地區其他著名的獎展與台北市以外的台灣地區之著名獎展之間的機制與結構差異,企圖對「台北獎」進行綜合時間、空間與獎項間等多方面的審視、瞭解與分析。
此一主題在資料收集上較為困難,主因為目前尚未有類似主題的相關研究文獻。因此,除了第一手資料,如各屆展覽專輯、相關藝文網站與相關活動報導之外,只能參考其他極少數的評論性文章。此外,囿於筆者個人所學,加上為了避免研究主題的模糊,因此專注於獎項機制的制度與結構來著手進行研究,對於涉及作品本身的美學層次的部份與關於藝術評論的部份,則不在本研究的範圍之內。
本研究的架構上共分為七個章節,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八○年代以後台灣美術發展概況〉為研究背景的介紹;第三章〈台北獎的歷史發展與源流〉、第四章〈台北獎的預期成效與作品類別、作品評論分析〉與第五章〈台北獎得獎的主客觀因素〉則將「台北獎」從機制與結構等各種角度進行詳盡與更深入的分析討論。在第六章〈台北獎與其他展覽機制之比較〉中,更進一步地擴大分析比較的對象,將「台北獎」與相似性質的「高雄獎」,不同性質的「省展」、「申請展」,以及新興的「台新獎」、「C02台灣前衛文件展」作機制與結構方面的比較與討論。最後在第七章的〈結論〉中,綜合並歸納上述各方面的分析結果,認為「台北獎」若欲達成其預期成效,必須進行某種程度上的轉型與舉辦回顧展等,並且建議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中成立一常設單位,專門負責「台北獎」的所有相關事宜以達成「台北獎」特有經驗之傳承。同時,透過朝雙年展模式之轉型更可以重新定位其獨有之台北市本土藝術價值與建構嶄新之時代意義。
參考書目
一、專輯
《台北市第九屆美展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1981。
《台北市第十屆美展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1982。
《台北市第十一屆美展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1984。
《台北市第十二屆美展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1985。
《台北市第十三屆美展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1986。
《台北市第十四屆美展專輯》,台北,台北市政府,1987。
《台北市第十五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台北市第十六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
《台北市第十七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台北市第十八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台北市第十九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
《台北市第二十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台北市第二十一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
《台北市第二十二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台北市第二十三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台北市第二十四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
《台北市第二十五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
《台北市第二十六屆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9。
《第二十七屆台北市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
《2001台北美術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1。
《2002台北美術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2。
《2003台北美術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3。
二、專書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呂清夫,《藝術批評與藝壇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
李仲生等,《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紀念集),台北,時報,1984。
李欽賢,《台灣美術閱覽》,台北,玉山,1996。
李俊賢,《台灣美術的歷史視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倪再沁,《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台北,皇冠,1993。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雄獅,1995。
姚瑞中,《台灣裝置藝術》,台北,木馬文化,2002。
許坤成,《當代美術史》,台北,聯亞,1982。
陸蓉之,《當代美術透視》,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書林,1990。
郭繼生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
陳秉璋、陳信木合著,《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1993。
葉玉靜主編,《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九O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1994。
葉維廉,《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台北,東大,1987。
顏娟英,《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1998。
蕭瓊瑞,《台灣美術史研究論集》,台北,伯亞,1991。
蕭瓊瑞,《五月、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的發展》,台北,東大,1991。
蕭瓊瑞,《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台北,東大,1997。
謝里法,《探索台灣美術的歷史視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
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1998。
謝東山,《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謝東山,《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台北,藝術家,2002。
鍾明德,《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台北文化》,台北,書林,1996。
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6。
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年水墨創新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
台北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水墨新展望》,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地區現代美術之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國繪畫發展素描》,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國、現代、美術」--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美術新風貌》,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現代美術十年》,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台北市立美術館,《1945-1995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台灣省政府,《全省美展四十回顧展》,台北,台灣省政府,1985。
Fiske, John著,張錦華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1995。
《台灣美術一百年(1985vs1995)》,台北,竹本堂,1994。
三、期刊論文
王嘉冀,〈在奇觀社會中突圍--兼論對臺灣當代藝術的期許〉,《典藏今藝術》,124期,2003.1,頁116-117。
石瑞仁,〈只要翹翹板,不要斷頭臺--「女性意識」被她們「裝置」出來了〉,《藝術家》,246期,1995.11,頁245。
石瑞仁主持、張端君紀錄,〈影像時代與科技社會中的臺灣當代藝術觀察--臺新藝術獎2002藝術趨勢年終論壇輯要〉,《典藏今藝術》,125期,2003.2,頁58-61。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林惺嶽,〈從歷史悲情走向自主與自信的大道—一百年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295期,1999.12,頁276-277。
林惺嶽,〈眾目暌暌—剖析我們的藝評環境〉,《台灣視覺文化》,台北,藝術家,1995,頁218-220。
林志明,〈攝影影像與臺灣當代藝術〉,《典藏今藝術》,120期,2002.9,頁74-78。
侯宜人,〈女性創作的力量,類治癒網路的傳奇—答女性為何要在一起〉,《藝術家》,231期,1994.8,頁247。
高千惠,〈關於創作者〉,《迷思之區—柔性與張力之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頁57。
倪再沁,〈重讀台灣美術二十年—台灣美術發展概要〉,《雄獅美術》,241期,1991.3,頁114-135。
倪再沁,〈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臺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242期,1991.4,頁114-133。
陸蓉之,〈探詢台灣八十年代藝術風格〉,《藝術家》,176期,1990.1,頁330-331。
陸蓉之,〈台灣當代藝術跨世紀展望—東方主義的新世代〉,《藝術家》,260期,1997.1,頁363-364。
陸蓉之,〈世紀回眸〉,《藝術家》,295期,1999.12,頁296。
陳泰松,〈有關「雙胞胎」的影像與實物〉,《蔡海如1989-1996》,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6,頁245。
陳瑞文,〈斷裂與憧憬—全新藝術狀態的來臨〉,《典藏今藝術》,118期,2002.11,頁116-117。
黃海鳴,〈藝術跨領域對話的大潮流〉,《典藏今藝術》,122期,2002.11,頁86-89。
簡瑛瑛,〈女兒的儀典—台灣女性心靈與生態政治藝術〉,《女兒的儀典》,台北,女書文化,2000,頁9-10。
賴傳鑑,〈不堪回首話省展〉,《雄獅美術》,83期,1978.1,頁100-101。
蕭瓊瑞,〈二十八屆省展改制的歷史檢驗〉,《台灣美術》,7卷3期,1995.1,頁11-31。
蕭瓊瑞,〈省展制度變革之形式檢驗〉,《台灣美術》,10卷3期,1998.1,頁31-34。
謝東山,〈從意象記錄學的觀點看八十年代台灣新繪畫的發展導向〉,《藝術家》,153期,1988.2,頁175-180。
謝東山,〈架上繪畫新美學:新寫實主義〉,《典藏今藝術》,121期,2002.10,頁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