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閔宇經 Miin,Yeu-Jing |
---|---|
論文名稱: |
社會演化典範之功能論研究:兼論湯恩比、孫中山、馬克思的整合模式 A study on the function theory of social evolution paradigm:the integrated model of Arnold J. Toynbee、Sun Yat-Sen、Karl Max |
指導教授: |
李長貴
Li, Chang-Gu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0 |
中文關鍵詞: | 典範 、社會演化(進化) 、社會演化典範 、理論社會學 、典範社會學 、科學哲學 |
英文關鍵詞: | paradigm, social evolution, theoretical sociology, paradigmatic sociology, Philosophy of Scie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8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興科學的成立在於確立了新的研究典範。典範在最廣義的定義下為「一科學社群所享有的理論假設、信仰、價值、與技術」,我們以:1.是否研究客體與其他學科不同?2.是否分析焦點與其他學科不同?3.是否具有特殊的理論與方法論(研究方法)存在?4.是否在該領域可發展出哲學層次的探討?作為觀察新興學科是否可能成立的指標。
社會學是一門具有多重典範的學科,在不同的觀點上社會學理論可以被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在最廣義的分類原則下,社會學理論可以被分為(1)社會哲學理論,及(2)社會科學理論。如同科學的進步一般,社會哲學的理論是在不斷地在「發現問題→建立命題→確證→解釋」的「肯證--否證」的過程達到進步,不過在「相對客觀與絕對客觀」及「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的考驗下,社會科學的進步發生在相同典範內各種理論之間、及不同典範之間兩個面向。
「社會演化」從社會學這一學門確立以來,即借用生物學的有機觀點存在於社會學的各種理論、學派之中,其後受到系統論、信息論、控禦學、功能論…等各式觀點的影響一直蘊含其演化的生命力。其中或許在某些時期「社會演化」的觀點被學者青睞,但是「社會演化」一直沒有成為社會學領域中專門研究討論的一個子題,甚至成為一門專業領域或學派,原因即在於(一)社會演化長期受到社會變遷的概念糾纏不清,以至於社會學者將「社會變遷」、「發展理論」與之混淆,乃至於現在流行的「全球化」、「後現代化」掩蓋了對於社會演化的探討;(二)社會演化的典範確立不易,除了上述第一點之外,社會演化的典範至少涉及人類學、史學、語言學、乃至於社會學內各種理論觀點,使得社會演化無法輕易地建立其「自主性」。因此,本文嘗試從功能論的社會演化角度出發,建立屬於功能論的社會演化典範。
第一章,闡明研究動機與(1)基於對社會演化與變遷的關懷(2)基於對歷史與社會範典的統合(3)基於對社會研究方法論的精進(4)基於對孫中山思想的批判重建四項研究目的。並說明建構模型【假設】→精練範典【考驗】→典範競爭【整理】→社會哲學理論【理論】,本研究構念的發展過程。說明研究流程、章節安排及選擇功能論作為典範建立的理由,及本研究的限制為何。
第二章「社會演化的典範釋義」,從典範的意義、來源、典範的競爭進步,論述社會科學何由進步、社會學上多元典範的意義,及社會演化典範的進步問題。第三章「社會演化的方法釋義」從方法著手論及理念型及化約論的特徵、困境與出路,研究與理論建立的選擇…等等,以期建構社會演化典範研究的方法論。
從第四章開始,運用卡爾‧帕波(Karl Popper)的「理論先於研究」(theory-then-reach strategy)及社會科學研究法當中的「後設研究法」策略,建構一個功能論的社會演化典範。其中包括功能論的社會演化典範的範疇:(一)本體論、(二)核心論(包含趨勢論、形式論、目的論)(三)認知論。
一門發展中的學科領域,能否獨立成為一門獨立研究的學問,其關鍵端視於研究範典的確立。因此基於社會科學的進步是不斷地在典範內進行「發現問題→建立命題→確證→解釋」的「肯證--否證」的過程,第五章開始,筆者在將社會演化典範,透過「精練範典」的過程,不斷地在三個時期六位學者(孔德、史賓塞、韋伯、派森斯、盧曼、紀登斯)的作品中精練。這種精練過程實際上就是進行「理論歷史」的檢證,得到功能論模型、單元要素、命題,從而確立功能論社會演化典範內涵,包括:
一、功能論的社會演化典範的範疇:(一)本體論、(二)核心論(包含趨勢論、形式論、目的論)(三)認知論。
二、功能論的社會演化典範模型:「行動與結構」的二元性模型。
三、功能論的社會演化典範單元要素:包含問題意識、基本命題、階段劃分、動力論、條件論、形式論、認識論諸項。
四、功能論的社會演化典範命題。
第六、七、八章先針對「湯恩比」、「孫中山」、及「馬克思」的社會演化觀概述其學說內容、整理其理論內涵之後。分別使用功能論的理念型、功能論演化典範、功能論演化命題、功能論方法概念、功能論演化單元、命題的理念型,針對湯恩比、孫中山、馬克思三者的理論模式、典範-方法論、典範單元、命題、批判、詮釋、命題模型,進行「檢證、形成、整合、批判」等工作。最後再運用喬治‧豪門(Geogrge C. Homans)的「初級抽象」(first-order abstractions)概念,抽繹成為命題,並演繹出命題模式。
孫中山的「演化-整合」命題模式顯示出強烈的「整合」觀點;馬克思的「演化-衝突」命題模式顯示出強烈的「衝突」觀點,配合湯恩比的「衝突-整合」模式,在第九章,整合出『社會演化的「整合命題」模式』,並以喬治‧豪門(Geogrge C. Homans)的「二級抽象」(second-order abstractions)概念,演繹出社會演化的整合命題。
中文參考書目
Chava Frankfort-Nachmias and David Nachmias原著,潘明宏譯,《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5th ed﹒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台北,韋伯,1998。
Chi-hsien Chu著,謝碧霞譯<進化論觀念對孫中山先生哲學的影響>《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二卷第二期,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高雄,1987。
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8th ed.),時英,1998。
Lewis Henry Morgan摩爾根著,楊東 、馬雍、馬巨譯《古代社會》(Ancient Society),台北,台灣商務,2000。
Robert Merton,《社會理論與社會結構》(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1949:45。轉引自吳曲輝等譯,喬納森‧唐納(Jonathan H. Turner)原著,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1992。
孔恩(Thomas S. Kuhn)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台北,遠流,1994。
文崇一,《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臺北,三民,1995。
王全民,<國父進化思想新探>,師大三民主義學報第3期,台北,1979。
王守昌,<西方社會哲學>,北京,新華書店,1996。
史徒華(Julian H. Steward)原著,張恭啟譯,《文化變遷的理論》(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遠流,台北,1989。
朱榮治,《國父人性互助論闡微》,國父遺教研究會,台北,1983。
江天驥,《當代西方科學哲學》,台北,谷風,1988。
江岷欽、林鍾沂編著,《公共組織理論》,空大,台北,1999。
米爾斯(C. Wright Mills)著,張君玫、劉鈐佑譯,《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台北,巨流,1995。
何炳松譯,約翰生‧亨利(Johnson, Henry)原著,《歷史教學法》,台北,商務,1966。
克里斯‧簡克斯(Chris Jenks)原著,余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文化》(Culture),台北,巨流,1998。
吳曲輝等譯,喬納森‧唐納(Jonathan H. Turner)原著,《社會學理論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台北,桂冠,1992。
吳曲輝等譯,喬納森‧唐納(Jonathan H. Turner)原著,《社會學理論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台北,桂冠,1992。
吳定等編著,《行政學》,台北,空大,1999。
吳家駟譯,馬克思、恩格斯原著,《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Capital、I II、III),台北,時報,1996。
李安德(Andre Lefebrvre)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 A Ndew Paradigm for Psychology),台北,桂冠,1998(二版)。
李長貴,《社會運動學》,台北,水牛出版社,1991。
李威霆,<論歷史唯物論的建構與重建:以馬克思和哈伯馬斯為主軸>,台北,【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李時珍編著,《經濟學》,台北,智勝,1997。
李康、李猛譯,紀登士(Antthony Giddens)原著,《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北京,三聯書店,中文譯序,1998。
沈力譯,哈伯瑪斯(Habermas)原著,《溝通與社會演化》(Communication and he Evolution of Society),台北,結構群,1990。
孟祥森譯,伊安‧泰特薩(Ian Tattersall)原著,《終極演化--人類的起源和結局》(Becoming Human : Evolution and Human Unlqueness),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
林秀麗、林庭瑤、洪蕙芬譯,E.C. Cuff、W.W. Sharrock、D.W. Francis著,《社會學理論的觀點》(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台北,韋伯出版社,1999。
林瑞,<韋伯論「行動」與「秩序」:以1913年<範疇>一文為出發點>,《台大社會學刊》,26期,台北,1998。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李永熾譯,《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台北.聯經,1993。
俞景蘧譯,Wilbert E. Moore原著,《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台北,巨流,1988。
姜新立,<由共產主義到後共產主義>,《挑戰與重構:中山先生思想與當代社會思潮的對話》,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1998。
柯大山,《孫中山人類進化論之研究》,師大三民主義學報第 期,台北,1999。
柯塞(Lewis A. Coser)著,趙平等人譯,《社會學思想名家》(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Ideas 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1977),新華,北京,1997。
洪鎌德,《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台北,楊智,1997。
洪鎌德,《馬克思社會學說之析評》,台北,楊智,1997。
洪鎌德,《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台北,楊智,1995。
洪鎌德、胡正光,<從結構--行動理論看唯物史觀>,《哲學與文化》,23卷12期,台北,1996。
洪鎌德著,《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台北,揚智,1997。
洪鎌德著,《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森大出版社,台北,1995,二版。
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1996。
胡正光,《紀登士(Antthony Giddens)》,台北,生智,1998。
胡正光,《紀登士(Antthony Giddens)的社會變遷圖像:唯物史觀的當代批判》,【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97。
胡漢民,《三民主義的連環性》,中央文物供應社,台北二版,1977。
范珍輝,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1996。
苗力田主編,古希臘哲學,台北,七略出版社(原中國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
苑舉正,<典範社會學的限制>,《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二期,台北,1998。
韋伯原著,于曉、陳維綱等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唐山,1991。
韋伯著,鄭太朴譯,《社會經濟史》,台北,台灣商務,1991。
孫中興,《愛‧秩序‧進步:社會學之父--孔德》,巨流,台北,1993。
孫本文,《近代社會學發展史》,台北,台灣商務,民1966。
高承恕,<布勞岱(F. Braudel)與韋伯(M. Weber)歷史對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意義>,《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台北,1982。
高宣揚,《哈伯瑪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台北,遠流,1993。
高宣揚,《當代社會理論(下)》,台北,五南,1998。
高宣揚,《當代社會理論(上)》,五南,台北,1998。
張志剛(北京大學哲學系),《現代西方史學思潮評析─第六章》,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
張華葆著,《歷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1993(初版)。
梁兆康,《三民主義哲學研究》,黎明,台北,1984。
莊政,《孫文革命建國思想闡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1997。
莊政,<民生史觀與世界大同闡微>,第二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台北。
郭博文,《社會哲學的興起》,台北,允晨,2000。
陳介英,<從韋伯實質研究的角度論其理念類型(ideal type)在知識建構上的意義>,《思與言》,31卷4期,台北,1993.12。
陳秉璋,《社會學理論》,初版,台北,三民,1985。
陳學明譯,哈伯瑪斯(Habermas)原著,《合法性危機》(Legitimationsprobleme im Spätkapitalismus),台北,時報,1994。
陳曉林譯,《歷史研究》(下),台北,遠流。
陳曉林譯,《歷史研究》(上),台北,遠流。
彭懷恩,《政治學》,風雲論壇,台北,1996。
彭懷恩譯著,《政治學》,台北,風雲論壇,1996。
湯志傑,《Niklas. Luhmann的系統理論及其對法律的社會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92。
湯志傑,<社會如何可能:魯曼(Niklas. Luhmann)的觀點>,《思與言》,32卷2期,台北,1994.06。
湯志傑、鄒川雄譯,魯曼(N. Luhmann)著,<社會系統的自我再製>,《思與言》,32卷2期,台北,1994.06。
程實定(譯),Karl R. Popper原著,《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Objective Knowledge:An Evolutionary Approach),台北,結構群,1989。
舒光,《科學哲學導論》,台北,水牛,1987。
舒煒光、邱仁宗主編,《當代西方科學哲學述評》,台北,水牛,1988。
閔宇經,<民族主義與孫中山先生的個命思想事業:是起始點抑或終極關懷>,台北,藝術學院學報,第65期,1999。
黃文山譯,Pitirim Sorokin原著,《當代社會學說》(台三版),台北,台灣商務,1975。
黃光國,《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2001。
黃瑞祺,《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1996。
楊世雄,《楊世雄教授論文集》,自印,台北,1995。
楊念祖譯,喬治‧荷曼斯(George C. Homans)原著,《社會科學的本質》(The Nature of Social Science),台北,桂冠,1991。
粱慶寅、黃華新著《真理:科學探索的目標》,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
葉啟政,<「行動」和「結構」的拿捏>,《台大社會學刊》,26期,台北,1998。
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正中,台北,1992。
廖仁義譯,紀登斯(Antthony Giddens)原著,《批判的社會學導論》(Sociology: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台北,唐山,1995。
廖立文譯,伊安‧克萊伯(Ian Craib)原著,《當代社會理論》(Modern Social Theory From Parsons to Habermas),台北,桂冠,1986。
劉阿榮,<三民主義社會進化思想之探析:互助與衝突>,《中山學術論叢》,台北,創刊號,1980.06。
潘乃德(R. Benedict)原著,黃道琳譯,《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台北,巨流,1976。
潘明宏譯,《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5he ed.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台北,韋伯,1998。
蔣大椿,<孫中山民生史觀析論>,第二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台北。
蔡文輝,《社會學理論》,三民,台北,1994。
蔡文輝,《社會變遷》,三民,台北,1995。
蔡明璋譯,彼得‧漢彌爾頓(Peter Hamilton)原著,《派森思》(Talcott Parsons),台北,桂冠,1990。
蔡玫琪,《盧曼(N. Luhmann)論愛情的演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99。
鄭弘岳,《孔恩「典範理論」及其社會學意義之詮釋》,東吳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86。
魯貴顯譯Georg Kneer & Armin Nassehi原著,《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Niklas Luhmanns Theoriesozialer Systeme),台北,巨流,1998。
賴建誠譯,《年鑑學派管窺》(Annales:Économies Sociétés Civilisations),台北,麥田,1996。
賴澤涵著,<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互補性及合流的可能性>,刊載於《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1982(二版)。
龍冠海,《社會學》,台北,三民,1979(7版)。
謝高橋,《社會學》,巨流,台北,1989。
謝康譯,狄馬舍夫《社會學理論》第七章,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1967。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巨流,台北,1993。
顧忠華,<孔恩、韋伯與社會科學的典範問題:從經濟學史的「方法論戰」談起>,《當代》,132期,台北,1998.08。
外文參考書目
Antthony Giddens,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Bottomore, Tom, Competing paradigms in macrosocicology, in Alex Inkeles, James Coleman, & Neil Smelser (eds), Annual Reviews, 1975.
Charles L. Harper,Exploring Social Chang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92。
Christopher G.A. Bryant & David Jary(edited by)《Antthony Giddens:Critical Assessments》,London & New York , 1997.
Effrat, Andrew, Power to the Paradigms:An Editorial Introduction,1972.
Eisenstadt, S. N. & M. Curelaru, The Form of Sociology:Paradigms and Crisis, New York,1976.
Ellwood,Charles A.,Social Problems and Sociology,New York:American Book Company,1935。
George Ritzer,Sociology: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American Sociologist,.1975.
George Ritzer,Toward an Integrated Sociological Paradigm,Boston , Allyn and Bacon.Inc.1981.
Gurvitch, Georges, The spectrum of social time, Dordrecht: D. Reidel Pub. Co., 1964.
Guy E. Swanson,Social Change.,Glenview,Ill.:Scott,Foresman,1971。
Jonathan H. Turner and Leonard Beeghley,1981。
Judson R. Lamdis,Sociology: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Belmont,Calif.:Wadsworth,1974。
Julian H. Steward,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5。
Julian Huxley, Evolution,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收入William C. Thomas 編的 Current Anthropolog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Lehman, T. & R. T. Young, From conflict theory to conflict methodology: an emerging Paradigm for Sociology, Sociological Inquiry 44, 1974.
Leslie A. White,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McGraw Hill, 1959。
Marshall D. Sahlins & Elman R. Service, Evolution and Cultur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60。
Neil J. Smelser,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1。
Parsons, Societies, Evolutionary,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Robert H. Lauer,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2nd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1977。
Robert W. Friedrichs,A Sociology of sociolog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70.
Ronald S. Edari,Social Change. Dubuque,Iowa:Wm. C. Brown,1976。
Sherman, L. W., Use of the Masters, American Sociologist 9,1974.
Steven Vago,Social Change.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9。
Wilbert E. Moore,” Toward A System of Sequences ” in John C. Mckinney and Edward A. Tiryakian, Theoretical Sociology.(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 1970)
Wilbert E. Moore,Social Change,2nd ed.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