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章元嶽
論文名稱: 互動電視選單中文字體大小與種類適切性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Appropriate Font Size and Type of Chinese Characters of EPG/ESG
指導教授: 王希俊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電視選單字型網路電視互動電視字體使用者偏好
英文關鍵詞: EPG, font, IPTV, MOD, type, user prefer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8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了解電視選單中文字體大小與種類的適切性,俾利開發互動電視服務使用者介面時有設計依據,本研究以字高與螢幕高度的比例範圍在2.5%~6.5%之間為字體大小分20個水準,並以黑體、楷體、明體、圓體四類,每類各有細、中、粗三種字體計12個水準為自變項。再依設定的自變數設計建置各種模擬電視選單,以實驗法測試受試者對模擬電視選單文字覺得清楚易讀的主觀感受與偏好。並比較在21”CRT電視機與42”LCD兩種大小不同螢幕類型時,以及採SD與HD兩種不同選單呈現時,分別對上述探討之各項主觀偏好有無差異。
      在對電視選單字體大小清楚度的主觀感受方面,SD或HD選單對清楚度主觀感受的影響並無明顯差異,但螢幕大小則有顯著影響。當電視螢幕是21”時,受試者主觀上認為視角為25弧分或字螢高比為4.6%以上之大小是清楚的;視角為21弧分或字螢高比為3.8%以下之大小則不清楚。而當電視螢幕是42”時,受試者主觀地覺得視角為31弧分或字螢高比為4.2%以上之大小是清楚的;而視角為22弧分或字螢高比為2.9%以下之大小則不清楚。
      在對電視選單字體大小喜好度方面,SD或HD選單對喜好度主觀感受的影響並無明顯差異,但螢幕大小則有顯著影響。當電視螢幕是21”時,受試者偏好視角為28弧分或字螢高比為5.0%以上之大小;而視角為23弧分或字螢高比為4.2%以下之大小,受試者較不喜愛。當電視螢幕是42”時,受試者主觀上喜好視角為32弧分或字螢高比為4.4%以上之字體大小;而視角為28弧分或字螢高比為3.8%以下之字體大小,則較不受受試者喜愛。
      在對電視選單字體種類喜好度方面,無襯線且筆畫較為均勻一致之黑體與圓體較受喜好;筆畫粗細變化較大之楷體與明體則較不受喜好。而本研究所選取之範圍內,各種字體粗細的差異對喜好度的影響不顯著。受試者對字體種類之喜好或不喜好,並不因螢幕之大小尺寸而有顯著差異,亦不因選單係SD或HD之區別而有所差異。

    To understanding the appropriate font size and type of Chinese characters of EPG/ESG, as a basis for IPTV UI design, experiment approaches were taken in this research for surveying the users’ preference for font size and type of characters of EPG from users’ subjective point of view. A set of simulated EPG were deployed. 20 level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of size from 2.5%~6.5% character/screen height ratio were given and the 12 level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of type were Hei, Kai, Ming and Yuan with different weight, bold, middle and, light for each type. The differences of effects on users’ pre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cree size, 21’ and 42”, and different resolution, SDTV and HDTV, were also compared.
      For the effects of character sizes on users’ subjective feeling of legibilit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D and HD EPG. However screen size does. For 21” television, subjects felt legible when the visual angle of character was more than 25 minutes, or character/screen height ratio more than 4.6%. While less than 21 minutes or 3.8%, it did not. For 42” television, subjects felt legible when visual angle of character was more than 31 minutes, or character/screen height ratio more than 4.6%. Those less than 22 minutes or 2.9% were illegible.
      For the effects of character sizes on users’ preferenc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D and HD EPG. However screen size does. For 21” television, subjects preferred when visual angle of character was more than 28 minutes, or character/screen height ratio more than 5.0%. Those less than 23 minutes or 4.2% were unpleasing. For 42” television, subjects felt pleasing when visual angle of character was more than 32 minutes, or character/screen height ratio more than 4.4%. Subjects disliked those less than 28 minutes or 3.8%.
      For the effects of character type on users’ preference, subjects preferred serifless Hei and Yuan type than Kai and Ming.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D and HD EPG, nor between different screen sizes.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錄 …………………………………………………………………………………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研究程序………………………………………………………………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中文字體之構成、個性與美學 ……………………………………… 9 第二節 電視螢幕成像方式 ………………………………………………… 17 第三節 視覺生理與收視環境 …………………………………………… 21 第四節 字體呈現方式對閱讀績效的影響 ……………………………… 24 第五節 文獻探討小結 ……………………………………………………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 29 第二節 實驗變項 …………………………………………………………… 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5 第五節 研究實施 …………………………………………………………… 39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4 第一節 字體大小清楚度 ……………………………………………………45 第二節 字體大小喜好度 …………………………………………………… 50 第三節 字體種類喜好度 …………………………………………………… 57 第四節 不同大小螢幕顯示之差異 ………………………………………… 64 第五節 SD/HD選單顯示之差異…………………………………………… 72 第六節 研究假設……………………………………………………………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77 第二節 研究貢獻 …………………………………………………………… 78 第三節 建議 ………………………………………………………………… 79 參考文獻 ……………………………………………………………………… 81 附錄 ……………………………………………………………………………… 87 附錄一 中華電信MOD主選單常設目錄………………………………… 87 附錄二 答案紀錄紙 ………………………………………………………… 88 附錄三 測試指導語 ………………………………………………………… 89 附錄四 字體大小成對比較之顯著性 …………………………………… 90

    一、 中文部分
    DynaComware Taiwan Inc. (2009). 字型範例。2011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dynacw.com.tw/show.php?c=1&n=23。
    中國國家標準總號12112 Z1044照度標準 (1987)。
    文鼎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無日期)。字型展示。2011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arphic.com.tw/tw/fontgallery/big5_ming.htm。
    方裕民 (2003)。人與物的對話──互動介面設計理論與實務。台灣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天津、侯東旭 (1996)。中文字型與字體大小對閱讀與搜尋作業績效影響之研究。高雄工學院學報,3,1-15。
    王安祥、陳繡雨、陳明德 (2001)。螢幕類型、文字/背景色彩組合及中文字型對使用者視覺績效及視覺疲勞的影響。工業工程學刊,18 (6),53-62。
    王信陽、黃宣宜 (2006)。全球平面顯示器市場及產業技術發展動態。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王桂沰 (譯) (2009)。Carter, Rob、Day, Ben、Meggs, Philip著。字文設計:形式與傳播。台灣台北:六合出版社。
    王滿堂 (2004)。視覺與知覺生理學。台灣台北:藝軒圖書出版社。
    世新大學 (2010)。2010媒體風雲排行榜。2011年6月10日取自http://cc.shu.edu.tw/~cjc/pages/main.html
    丘永福 (1991)。字學。台灣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廣組 (1992)。美術編輯概論。台灣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尼爾森公司 (2008)。2008媒體大調查。未出版的統計數據。
    石卓爾、李琦 (譯) (1994)。Grob, Bernard著。電視學。台灣台北:麥格羅希爾公司 (台灣)。
    石岱勳 (譯) (2006)。北原洋明著。FPD2006基礎技術篇──全方位詳解各類面板最新之基礎技術。台灣台北:龍璟文化。
    石曉蔚 (1996)。室內照明設計原理。台灣台北:淑馨出版社。
    江建名 (2000)。圖書報刊編審校手冊。中國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出版社。
    行政院主計處(2008)。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07。台灣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余也魯 (1986)。雜誌編輯學 (再版)。香港九龍:海天書樓。
    吳姮憓 (1999)。照明光顏色、電腦螢幕文字/背景顏色與文字複雜度對中文字辨識與視覺疲勞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新竹。
    李文森 (1995)。解剖生理學。(四版)。台灣台北: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怡寬、林千玉、黃薏璇 (2005)。電腦書法字型之風格意象探討。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21-32。
    林千玉 (1994)。中、西文字體之意象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南。
    林成益 (1994)。電腦編輯軟體之色彩對比、中文字型及閱讀方式對閱讀績效及眼睛疲勞度之評估研究。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北。
    林品章 (1995)。字學:文字造形設計的技法實務 (第二版)。台灣台北:星狐出版社。
    林家慧 (2007)。電視新聞之單行爬行式動態訊息之人因研究。亞洲大學資訊與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中。
    洪敏元、劉良慧、林育娟、何明聰、賴明華 (2001)。當代生理學。(三版)。台灣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2008,2月13日)。2007年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成就。科技產業資訊室。2011年4月22日取自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eedisplay/2008/eedisplay_08_005.htm
    計惠卿 (譯) (2003)。Lester, Paul Martin著。視覺的生理。載於張霄亭、楊美雪 (校閱) 視覺傳播 (16-23頁)。台灣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徐鉅昌 (2001)。電視理論與實務。台灣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商品標示法 (2011修正)。
    張一岑 (1997)。人因工程學。台灣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銘勳、鄭世宏 (1996)。中文筆畫數及字形於VDT顯示幕之閱讀識認性研究。工業設計,25 (2),23-30。
    張樹棟、龐多益、鄭如斯等 (2004)。中華印刷通史。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基金會。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編輯小組 (1997)。國語辭典簡編本編輯資料字詞頻統計報告。2011年6月9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pin/c11.htm。
    淨雨 (1982)。清代印刷史小紀。載於喬衍琯、張錦郎(編著),圖書印刷發展史論文集 (342-362頁)。台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莊婷婷 (2003)。螢幕上捲動式動態資訊呈現設計對使用者之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之影響。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中壢。
    莊謙本 (1986)。NTSC, PAL, SECAM三大彩色電視系統之比較研究。師大學報,31,223-292。
    許紋銘 (2005)。全方位護眼指南。台灣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勝雄、彭游、吳水丕 (1996)。人因工程。(二版)。台灣台中:滄海書局。
    陳友政 (1988)。編輯出版詞典。中國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陳君彥 (1997)。色彩與視覺。光學工程,(57),5-14。
    陳清河、胡元輝、李淳、陳光毅、施素明、任正民、黃自啟、黃耀德、蔡欣怡、余曜成、劉瑋婷、楊曉雯、莊寶生、宋欣穎 (2010)。數位電視發展藍圖規劃構想研究報告 (編號:MOTC-郵電-98-05)。台灣台北:交通部。
    陳連信 (1984)。電視基本原理。載於梅長齡(編著),電視的原理與製作 (19-54頁)。台灣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喜榮 (1974)。中英文美術字體設計。台灣台北:愛樂書店。
    陳繡雨 (2001)。螢幕類型、文字/背景色彩組合、中文字型及行距對使用者搜尋及閱讀作業之視覺績效及視覺疲勞的影響。大葉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彰化。
    陸錦成 (1976)。電視原理與實用 (再版)。台灣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 (2007,11月30日)。Yahoo!奇摩擁購物流量前三強 博客來滿意度大獲全勝。IX新聞室。2007年12月3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1_30_07.html
    博碩文化(編譯) (2006)。生田信一、板谷成雄著。DTP桌上排版活用技術修煉。台灣台北: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曾啟雄、林長慶、楊剴勛 (2001)。關於印刷字體歷史性演進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學刊,10 (3),219-230。
    曾瀚葦 (2011)。2011年全球IPTV用戶市場觀察。2011年6月10日取自AISP情報顧問服務網站http://mic.iii.org.tw/aisp/default.asp。
    賀聖鼐 (1982)。中國印刷術沿革史略。載於喬衍琯、張錦郎(編著),圖書印刷發展史論文集 (226-247頁)。台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馮議徹 (2007)。漢字的筆劃特徵與風格意象。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南。
    黃文宗 (1994)。企業識別系統中文標準字意象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新竹。
    黃聿清 (2004)。台灣視觀眾輪廓。載於彭芸(編著),匯流時代的電視產業及觀眾 (253-286頁)。台灣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健治 (2001)。高齡者使用VDT之字體大小和字型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南。
    楊易達 (1998)。目前台灣電視節目內容與其片頭字幕字體設計風格表現之關係。華岡印刷傳播學報:印刷傳播設計,(29),19-25。
    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2010)。家庭客廳液晶電視消費者偏好分析。2011年6月9日取自AISP情報顧問服務網站
    http://mic.iii.org.tw/aisp/default.asp。
    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2010)。液晶電視購買行為消費需求分析。2011年6月9日取自AISP情報顧問服務網站
    http://mic.iii.org.tw/aisp/default.asp。
    廖有燦、范發斌 (1973)。人體工學。台灣台北:國立編譯館。
    蓋茲:互聯網將「顛覆」電視傳統地位 (2007,1月29日)。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2/9/8/2/10029825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298257
    趙致瑜 (2006)。光源、照度、字型及極性對電子紙顯示器的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北。
    齊山 (譯) (1980)。Grob, Bernard著。彩色電視學。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徐氏基金會。
    劉國棋 (2003)。電視原理。台灣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潘重規 (1977)。中國文字學。台灣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蔡登傳 (2001)。應用文字的字形描述值評估其視認度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北。
    蔡登傳、羅書宜、蘇育瑾 (2000)。五種中文字體視認度的比較研究,工業設計,28 (1),14-20。
    蔡錫濤 (譯) (2003)。Lester, Paul Martin著。印刷設計。載於張霄亭、楊美雪 (校閱) 視覺傳播 (124-141頁)。台灣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鄭昭明 (1981)。漢字認知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23 (2),137-153。
    鄭順文 (2005)。電子書呈現設備的人因工程評估。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台中。
    謝光進、莊俊輝、陳明德 (1997)。Effects of The Characters of Stimulus and Works Condition on Visual Performance and Visual Fatigue of VDT Work。工業工程學刊,14 (3),237-245。
    魏朝宏 (1977)。文字造形:中西文字設計講座。台灣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顧淑馨 (譯) (1999)。Head, Sydney W., Sterling, Christopher H., Schofield, Lamuel B. 著。電子媒介新論。台灣台北:時英出版社。

    二、 英文部分
    Booher, H. R. (1975). Relative Comprehensibility of Pictorial Information and Printed Words in Proceduralized Instructions [Abstract]. Human Factors, 17 (3), 266-277. Retrieved June 6,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
    ingentaconnect.com/content/hfes/hf/1975/00000017/00000003/art00006
    Carter, Thomas Francis & Goodrich, L. Carrington (1955).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 (2nd. Ed.).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Fleming, Malcolm & Levie, W. Howard (1993). 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Inc.
    ITU-R BT.500-11 Recommendation (2002).
    ITU-T IPTV Focus Group Proceedings (2008). Retrieved June 10, 2011, from http://www.itu.int/dms_pub/itu-t/opb/proc/T-PROC-IPTVFG-2008-PDF-E.pdf
    Laswell, Harold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Bryson, Lyman (Ed.),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pp. 37-51).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MRG Multimedia Research Group, Inc(2010). IPTV Global Forecast—2010 to 2014. Retrieved June 10, 2011, from http://www.mrgco.com/iptv/gf1210.html
    Sanders, Mark S. & McCormick, Ernest J. (1987). 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6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6). Mass Media Research. (8th ed.).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