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瑛玫 Ying-Mei Liu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知覺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實施現況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Percep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sitive Discipline on Campu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毛國楠
Mao, Kuo-N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2 |
中文關鍵詞: | 校園零體罰 、零體罰知覺 、正向管教 |
英文關鍵詞: | Campus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ercep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sitive Disciplinary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37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高中學生對零體罰知覺與教師正向管教現況看法。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以自編「臺北市高中職學生對校園管教的實施現況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抽樣調查對象為臺北市12所公私立高中職學校的學生,共計發出1560份,回收1378份,回收率88.3%,其中有效問卷1272份,有效率92.31%。根據受試者的填答結果,以「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
從研究中可發現高中學生對於零體罰知覺方面:有八成以上的高中學生對零體罰已有相當的覺察、認知與認同,其中有性別、類科及年級上的差異:女高中學生的零體罰知覺高於男高中學生;職業類科的高中學生在零體罰知覺的覺察上高於普通科學生;二年級的高中學生在零體罰知覺上較其他年級的學生為低。此外有五成八以上的學生對零體罰感到擔憂,其中公立學校的高中學生在零體罰知覺的擔憂上高於私立學校的學生。
至於教師正向管教看法方面:有六成九以上的高中學生認為當學生犯錯時教師會用一般管教措施來輔導同學,有七成二以上的高中學生認同學校及教師的正向管教,其中有性別、類科及年級上的差異:女高中學生對教師正向管教現況看法的認同男高中學生較高;職業類科的高中學生在教師一般管教現況的看法高於普通科學生;二年級高中學生對教師正向管教現況看法的認同較其他年級的學生為低。但仍有五成二以上的高中學生反應教師仍會對學生負面管教(如連坐處罰、因學生的學習不佳而有差別待遇,及對學生言語侮辱或施加肢體暴力)。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高中學生的零體罰知覺與教師正向管教現況看法呈現顯著正相關,並且高中學生零體罰知覺對正向管教實施現況看法有顯著的預測力。
最後,本研究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及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的具體建議,供作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p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 opinions of teacher’s positive discipline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recent campus disciplinary rule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A sample of 1560 general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both public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aipei city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1272, marking the availability as 92.3%.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 atmosphere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was perceived by more than 80%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pupil sex, major, and grade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The awareness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was perceived to be higher in female students than in male students. The awareness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was perceived to be higher for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an general educational students. The percep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was lower in 2nd grade students than other grade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more than 58% students concerned abou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The worry extent on percep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for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private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viewpoint of recent teacher’s positive disciplinary, more than 69% students saw teachers to react to students’ misbehavior by normal disciplinary rules. More than 72% students recognized teachers’ positive disciplinary, but some differences in sex, major, and grade existed. Fema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xperienced more teachers’ positive disciplinary than male students. The awareness of recent campus disciplinary rules in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in general edu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econd grade students experienced teachers’ positive disciplinary lower than other grade students. However, 52% students reported some teachers still using coercive disciplinary, such as keeping classes in for detention, labeling students, insulting by language, and violating body.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percep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opinions of teachers’ positive disciplinar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e perception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a valid predictor for the opinions of recent teacher’s positive disciplinary.
Finally, the related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students and follow-up research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5)。「釐清管教與體罰的爭議」公聽會。取自World Wide Web: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385.html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5)。到底多痛?只有小孩知道。取自World Wide Web:http://hef.yam.org.tw/research/94/0616tfar/index1.htm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7)。2007年校園體罰狀況調查報告。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wretch.cc/blog/hef2006&article_id=7831448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8)。「身體髮膚不可傷害」:國中現況調查系列記者會三之三。取自World Wide:http://hef.yam.org.tw/index01.htm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9)。「為學生爭取正常教育」—2009年國中現況調查記者會。取自World Wide:http://hef.yam.org.tw/index01.htm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全三冊)。台北市:三民。
王以仁、陳靖允(2008)。溝通觀念以有效推展校園正向管教。研習資訊,25(1),37。
毛連塭(1993)。國民小學學生管教問題調查研究。未出版,台北市:教育部。
公視新聞網(2006)。司法首例 不當體罰獲國賠66萬。取自World Wide:http://www.pts.org.tw/php/news/view_pda.php?TB=NEWS_C_2006&NEENO=3867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7)。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3)。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取自World Wide: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H002004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取自World Wide: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H015000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教育基本法。取自World Wide: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H0020045
朱岑樓譯(1962)。社會學。台北市:協志。
邢泰釗(2000)。教師法律手冊。台北:教育部。
呂阿福(1999)。從法律觀點看體罰之正當性。國教世紀,185,49-61。
吳文婷(2007)。一所國民小學實施人權教育的方式與困境。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縣:佳樺國際。
吳清山(1996)。從教師法談教師管教權限。輔導通訊,45,13-16。
吳清山、林天祐(2005)。零體罰。教育資料與研究,62,178。
吳清山(2006)。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吳舜惠(1984)。一個國民中學學生行為管理制度的民族誌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李永龍(2008)。家長對國中教師管教行為的看法之分析-以屏東萬丹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宗誼(2003)。國中教師體罰學生成因及處置措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李明堂(1992)。放棄體罰-讓情意姿長。高市文教,46,11-13。
李美蘭(2004)。大專校院教師規劃就業學程知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佳玲(2005)。國中學生家長對教師施行體罰態度之調查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李秀娟(2006)。台北市小學現任教師對於零體罰教育政策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邱秀芬(2005)。台北市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行政人員對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知覺情形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邱秀如、吳瑞仁(2006)。從混沌理論觀點來看學生的管教與體罰。師說,190,51-54。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周志宏(1997)。析論我國學生懲戒制度之法律問題,載於教育法與教育改革,370-380。台北:元照。
周志宏(2003)。學生管教法制之再檢討。國民教育,47(4),4-13。
林文瑛(1992)。體罰實態、理論及心理因素之探討。應用心理學報,1,53-77。
林玉體(1978)。教育與人類進步。臺北:問學。
林玉體(1993)。西洋教育史。臺北:正中。
林金悔(1977)。我國國小教師體罰態度與人格特質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9,399-483。
林美伶(1999)。國中教師對管教權的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林佳範(2006)。〈把大法官帶進教室─學生的言論自由在校園〉,台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師大教育學院大樓國際會議廳及第一會議室。
林憲聰(2001)。教師懲戒行為與刑法。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柯嘉甄(2003)。國小學生家長對多元評量的覺知與學生的目標導向、學習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孫邦正(1992)。教育概論。台北市:商務。
高強華(1995)。樂在教學。台北:南宏。
徐永誠(2000)。洛克的懲罰觀及其教育意涵。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連廷嘉(2007)。學生管教輔導的議題與省思~正向心理學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64,16-23。
殷喜(1989)。請放心打,但不要太過火。張老師月刊,141,36-39。
郭武雄(1996)。知覺發展與美勞教育關係之初探。兒童美術教育理論與實務探討。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郭湘婷(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體罰學生的成因與管教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陳玉珊、劉偉瑩、陳康宜、趙瑜婷(2007)。學校訂管教辦法-聽一聽學童心聲。國語日報網站,5月14日。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special.asp?Serial=93
陳江松(2003)。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對多元文化教育知覺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志銘(2009)。導師、輔導人員、軍訓教官對高中職在學學生偏差行為影響之比較研究-以臺北市高中職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幸仁(1996)。體罰問題-從英、美、日三國來談。教育資料文摘,224,47-53。
陳佩英、洪嘉敏(2004)。反體罰的思想演進。取自World Wide Web:http://b3m.netfirms.com/chinese/articles/ar_2004/ar_2004_peiying_ history.htm,950625
陳昱元(1996)。體罰學生是一種教育的方法嗎?。師說,93,81-83。
陳玲芳(2007)。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榮華、盧欽銘、洪有義、陳李綢(1980)。教師、學生及家長對體罰意見的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57-74。
陳榮華、林坤燦(1991)。國民中小學體罰問題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36,65-116。
陳寶山(1996)。領航明燈-國民小學導師手冊。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許天威(1997)。行為改變之理論與應用。彰化:品高圖書。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耿義(2006)。父母的人格特質、教養方式與其體罰態度、體罰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親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張淑倩(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瑞綺(2008)。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零體罰知覺與其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張照璧(1999)。國小學童師生衝突知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韶蘭(2008)。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對體罰知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張德銳(1993)。獎賞與懲罰的有效策略。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165-186)。台北市:師大書苑。
教育部公報(1995a)。第248期,47。
教育部公報(1995b)。第252期,49-50。
教育部公報(1996)。第257期,29-30。
教育基本法(2006)。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wagor.tc.edu.tw/junior/base.htm
教育部(2006)。校園禁止體罰工作計畫。
教育部(2007)。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取自World Wide Web:http://tpde.tchcvs.tc.edu.tw/97_files/97new_05_1028.doc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取自World Wide Web:http://osa.shu.edu.tw/new/097.htm
教育部電子報(2007)。第262期(6月28日)。取自World Wide Web: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5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7)。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草案新聞稿。台北市:教育部。
彭致遠(2007)。從法律觀點論教師之體罰行為。國民教育,47(4),27-33。
黃明珠(2001)。國民小學教師人權教育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黃姬芬(2002)。國小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黃馨儀(2001)。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管教權之合理界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傅木龍(2004)。從輔導與管教談教師作為的迷思與突破。學生輔導,93,25-29。
傅木龍(2008)。教育新希望-校園禁止體罰之實踐。研習資訊,25(1),16。
傅任敢譯(洛克原著)(1992)。教育漫話。台北市:五南。
楊亮功譯(克伯萊著)(1975)。西洋教育史上冊。台北市:協志。
楊淑蘭(1989)。從一樁校園事件談體罰的關連問題。諮商與輔導,38,10-12。
楊國樞(1986)。我為什麼不贊成教師體罰學生。中國論壇,262,53-56。
葉重新(2004)。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臺北市教育e週報(2004)。第169期。臺北市教育人員總動員簽署零體罰共同約定。取自World Wide Web:http://163.21.249.242/News/News.asp?iPage=&UnitId=273&NewsId=13648#news
鄧淑方(2008)。國中學生家長零體罰知覺與對教師管教行為看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劉念肯(1991)。體罰問題面面觀。諮商與輔導,69,4-9。
劉麗秋(2004)。國民小學幹事工作特性、角色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四縣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鄭如安(1992)。高雄市小港區國小教師之權利類型與體罰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0(2),88-114。
歐陽教(1998)。教育哲學導論。台北:文景。
歐陽惠敏(2003)。學校化的身體規訓-一間小學的觀察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欣芹(2009)。高雄市國小學生知覺教師正面管教策略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蔡明若(1994)。國小學童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滕德政(2002)。「柔弱應該是習自體育課?」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8(1),52-72。
謝文全(1999)。學校行為。台北市:五南。
謝汶伶(2003)。國小師生衝突因素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謝臥龍(1997)。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雙月刊,48,50-57。
謝臥龍(1998)。從兩性平權教育的觀點探討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偏見。教育研究雙月刊,54,37-43。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
謝明昌(2008)。高雄縣國中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台北:文笙。
謝麗玉(1989)。體罰吃定台灣教育。張老師月刊,141,20-35。
顏國樑(2000)。從教育法學的觀點談學生的輔導與管教。桃縣文教,17,105-119。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1989)。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soco.org.hk/children/q2_content_3.htm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6)/李美華譯(2007)。正向管教法─接納、友善學習的教室。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蘇桂瑩(2007)。國小六年級教師、學生及家長對建構取向教學的知覺情形之調查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Bauer, G. B, Dubanoski, R., Yamauchi, L. A. & Honbo, K. A. M. (1990).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 school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3), 285-299.
Bergstrom, M. E. (1989).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attitudes of educational leaders toward children’s rights and corporl punishment (Washington, Sweden). Doctoral dissert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Seattle.
Bruner, J. S. (1973). 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sychology of know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Colorsa, B. (1995). Kids are worth it! Giving your child the gift of inner discipline. New York: Avon Books.
Deighton, L. C. (1971). Th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 8. New York: Macmillan & Free.
Eisenberg, N., Fabes, R. A., & Liew, J. (2005). Relations among positive parenting, children’s effortful control,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6(5), 1055-1071.
Gruezke, K. F. (1988). Corporal punishment:Current practices and attitud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Michigan.
Jeffries, D. C. (1991). An analysis of perceptions among school board chairpersons ,selected school personal,and selected students regarding the us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Tennessee’s public school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labama University, Alabama.
Jones, C. E. (1989). School board policies on the us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public school in Illino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Illinois.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Kietzman, M., Spring, B., & Zubin, J. (1985).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H. I. Kaplan & B. Sadock (Eds.),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4th ed). 157-178. 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
Killory, J. H. (1974). In Defens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Psychological Reports, 35, 575-581.
Lowenstein, L. (1985). A Sensible Approach to Corporal Punishment. Education, 34(3).
Maurer, A. (1977). Corporal punishment handboo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6770).
Oklahoma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2007). Positive discipline. Retrieved Dec. 28, 2007 from: http://www.health.state.ok.us/ program/mchecd/posdisc.html.
Peercy, R. D. (1988). Middle school discipline:An identification of disciplinary techniques used for specific discipline problems by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teach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Tennessee.
Reynolds, J. C. (1989). The statu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Missouri public school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0/07, 1886.
Rose, T. U. (1984). Current Use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American Public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427-441.
Tabachnick, B. G., & Fidell, L. S. (2007).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5th Ed.) Needham Height, MA: Allyn and Bacon.
Ulich, R. (1968).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Educational Wisdo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 B. T. (1990). A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ors’ prefferred discipline practices and attitudes toward corporal punish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U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Carol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