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歐又華
論文名稱: 金山區及萬里區地名演變與鄉村發展
The evolution of place nam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 of Jin-Shan and Wan-Li District
指導教授: 林聖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地名鄉村發展空間分布人地互動金山萬里
英文關鍵詞: place name, rural development, spatial range,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Jin-Shan, Wan-Li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1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地名是當代社會生活特色的展現。從新北市金山區與萬里區地名的空間分布來解釋不同階段發展特徵,並著重人地互動的角度去看地名的形成和演變,以及最後所呈現出的區域特色。清代維生方式主要是當地人利用當地資源以農業、沿岸漁業及硫磺產業為主,對外關係隔絕,地名呈現內因性的鄉村發展,由海岸、平原及河岸地帶的開發,向山區擴展,此時人與地的關係緊密相連。進入日治時代,依然延續傳統社會型態,地名沒有明顯改變,仍舊維持內因性為主的發展階段。民國七十年代(1981)以後由於都會民眾休閒旅遊風氣和消費能力快速成長,金山與萬里朝向觀光休閒產業的方向尋求發展出路,此時期偏向外因性的鄉村發展。因此,透過調查將數量、空間分布及指涉意義等的地名資料加以建構,反映鄉村內部與外部主要發展方向的轉變。

    Place names represent the feature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Taking Jin-Shan District and Wan-Li District of New Taipei City, Taiwan as the study area,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place name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stages. Following the geographical tradition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this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lace names, and also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regio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people made a living by farming, fishing, and mining; the connection with other villages was rare. Thus, the place names of this period showed the inner caused rural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circumstances remained the same under Japanese rule, the meaning of place names had changed since 1980s. After 1980s, Jin-Shan and Wan-Li devoted in leisure industries; therefore, place names of this time showed outer caused rur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constructs the data of place names by analyzing the quantity, spatial range and reference to reflect the change of inner and outer develop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概念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時間 9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1 第二章 金山區及萬里區區域發展 14 第一節 自然環境背景 14 第二節 聚落建立 17 第三節 產業發展 24 第三章 清代金包里堡之地名 33 第一節 清代以前金包里地區的族群分布與地名起源 33 第二節 清代金包里堡地名分布 35 第三節 清代金包里堡地名釋義與鄉村發展 44 第四節 小結 50 第四章 日治時代金山庄及萬里庄之地名 52 第一節 日治時代金山庄與萬里庄地名分布 52 第二節 日治時代金山庄及萬里庄舊地名消失與新地名釋義 58 第三節 日治時代地名演變與鄉村發展 65 第四節 小結 70 第五章 民國時期金山區及萬里區之地名 71 第一節 民國時期金山區與萬里區地名分布 71 第二節 民國時期金山區及萬里區舊地名消失與新地名釋義 86 第三節 民國時期地名演變與鄉村發展 99 第四節 小結 101 第六章 結論 102 參考文獻 104

    一、英文書籍及期刊
    James O. Wheeler. Grant Ian Thrall, Peter O. Muller, Timothy J. Fik, Thomas W. Hodler
    1998 Economic Geography, John Wiley& sons, inc.
    Light, D., IonNicolae, & Suditu, B.
    2002 Toponymy and the Communist city: Street .names in Bucharest, 1948–1965. GeoJournal, 56, 135-144.
    Murdoch, J.
    2000 Networks-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407-419.

    二、中文書籍及期刊
    土屋重雄
    1985 《臺灣事情一班》,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世慶
    1991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伊能嘉矩
    1996 《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遠流。
    1996 《臺灣踏查日記》下冊,臺北:遠流。
    安倍明義
    1938 《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吳育臻
    2005 〈從地名的變遷看不同政權的特質-以嘉義市街路名為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1-10。
    2008 〈臺灣日式地名的時空分布及其意涵〉,《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1-122。
    李承嘉
    2005 〈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鄉村發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1895-1945年發展為例〉,《地理學報》39:1-30。
    李瑞宗
    1994 《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美容
    1987 〈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臺灣風物》37(1):53-81。
    林俊全
    2010 《金山鄉志》地理篇,臺北縣金山鄉公所。

    林偉仁
    2005 〈地名的創作、複製與詮釋–以台北八里鄉為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9-170。
    林聖欽
    2005 〈苗栗縣獅潭鄉客語地名的社會性分析〉,《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31-157。
    洪敏麟
    1980 《台灣地名沿革》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5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1995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施添福
    1996 〈導讀:「臺灣堡圖」日本治臺的基本圖〉,《臺灣堡圖》,臺北市:遠流。
    1999 〈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使用手冊〉,《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臺北市:遠流。
    2001 〈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八卷第一期:1-39。
    韋煙灶
    2005 〈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1-100。
    郁永河
    1959 《裨海紀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張炳楠
    1970 《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第二冊》,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高賢治
    2002 《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市:臺北市文獻會。
    翁佳音
    1997 《萬里鄉志》,臺北縣萬里鄉公所。
    2006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康培德
    2004 〈清代「後山」地理空間的論述與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61:299-318。
    陳正祥
    1960 《臺灣地名辭典》,臺北市: 南天書局。
    1993 《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
    陳培桂
    1983 《淡水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陳國川
    1996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市: 台灣省文獻會。

    陳國章
    2004 《台灣地名辭典合訂版》地理研究叢書第33號,台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燕釗
    2005 《臺灣地區納骨塔選址及地理景觀構成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淑姿
    2000 《台灣鄉村發展類型之研究》,臺大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論。
    許淑娟
    2005 〈從地名解讀台南市的區域特色〉,《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1-130。
    2008 〈由地名系統建構楠梓仙溪中游的區域特色〉,《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05-326。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07 《地圖臺灣:四百年來相關臺灣地圖》,臺北:南天。
    基隆郡役所庶務課編
    1932 《基隆郡勢要覽》,基隆郡役所庶務課。
    湯熙勇
    2002 《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雯娟
    2008 〈臺灣「番」與「社」字地名的空間分布特性與意涵〉,《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7-90。
    楊雅心
    2004 《馬祖地區地名的意涵:一個關於環境識覺的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楊國柱
    2003 《台灣殯葬用地區位之研究-土地使用競租模型的新制度觀點》,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論。
    詹素娟
    2000 〈地域社群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社為例〉,《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6-11。
    2010 《金山鄉志》歷史篇,臺北縣金山鄉公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
    1997 《台北縣鄉土史料》下冊,南投市:省文獻會。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1983 《臺北縣志》卷二十礦業志,臺北市:成文。
    臺北縣政府
    1993 《臺北縣綜合發展計畫》,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政府。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6 《臺灣府輿圖纂要》,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礦務課
    1932 《臺灣鑛區一覽》,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礦務課。
    臺灣總督府、臺灣日日新報社合編
    1999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
    1966 《臺灣鑛業史》下,臺北市: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
    劉士正
    1994 《臺灣農村產業發展規劃之研究-臺北縣萬里鄉個案分析》,臺大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論。
    劉良壁
    2005 《重修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
    1902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一回事業報告》。

    三、地圖資料
    《臺北縣金山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7年5月)。
    《臺北縣萬里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6年5月)。
    《臺灣堡圖》,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

    四、報刊資料
    日治時期
    《基隆廳報》132號,明治三十八年(1905)六月二十八日。
    《臺北縣報》106號,明治三十二年(1899)十月八日。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三十四年(1901)十月十一日,日文四版。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三十九年(1906)十一月十一日,第五版。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四十一年(1908)一月十一日,漢文三版。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四十二年(1909)九月二日,漢文三版。
    民國時期
    《中國時報》,1998/07/13,26版。
    《中國時報》,1993/07/13,16版。
    《經濟日報》,1977/09/17,8版
    《經濟日報》,1977/10/01,8版。
    《經濟日報》,1978/07/18,7版。
    《聯合報》地方版,1982/12/01,2版。

    五、網站資料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日治時期臺灣地圖資料庫》,http://192.192.13.216/。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