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耿銘
論文名稱: 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研究
指導教授: 黃明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7
中文關鍵詞: 社區資源社區資源平台趣學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3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採用文獻分析及自編「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問卷」為研究工具,調查
    臺北縣9大區、39校、390 位教師,經統計各變項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百分比,並採用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與單變項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多重比較法、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據以分析資料:
    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臺北縣趣學網受到臺北縣國小教師使用者普遍的肯定。
    二、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偏遠地區更明顯高於其他地區教師。
    三、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及網路平台具有顯著相關。
    四、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性別、服務年資、學歷、職務及學校規模、班級人數、地區、任教年級、領域之不同對於運用社區資源的途徑、事物、場地需求有影響。
    五、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性別、服務年資、學歷、職務及學校規模、班級人數、地區、任教年級、領域之不同對於運用社區資源的領域需求有影響。
    六、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服務年資、職務及學校規模、班級人數、地區、領域之不同對於運用社區資源情形有影響,而社區資源平台能減緩目前教學運用上的劣勢。
    七、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服務年資、教育程度及學校規模、班級人數之不同對於運用社區資源平台需求有影響。
    八、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於運用臺北縣趣學網之認知與運用後之滿意呈現正相關。
    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強化臺北縣趣學網行銷策略,推展資源多元共享之理念與教學運用。
    (二)積極增修平台課程教材內容,符應師生學習需求提升資源運用成效。
    (三)照顧偏遠地區深化特色學校,建立臺北縣偏遠學校生存及發展重心。
    (四)規劃配套學習的優惠行程誘發學校教師安排實踐體驗課程
    (五)強化平台服務並加入RSS及mail功能以提升使用者運用
    (六)平台資源搜尋可採用議題式及教學領域知識管理檢索符應使用者需求
    二、對學校單位的建議
    (一)協助支援教師進行社區資源教學,降低實施層面困境與安全壓力隱憂。
    (二)提升校園硬體設備並規劃善用資源分配,活絡平台運用提昇教學效能。
    (三)溝通學區家長教學專業信賴認知,鼓勵親師合作對話以增進體驗學習。
    (四)建立學校領域教師專業社群,促成各領域間專業分享與精進成長對話。
    三、對教師的建議
    (一)善用社區資源平台,豐富教學素材及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效能。
    (二)整合領域學習指標,善用資源體驗及學習,深化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
    (三)運用科技媒體設備,活絡教學方法及環境,改善學生學習的互動關係。

    This study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munity resources platform, adopted at the Document Analysis of the self and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munity resources questionnaire platform" for research tools, survey Taipei County's nine districts, 39 schools, 390 teachers, the statistics of the variable level of the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percentile ratio, and use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single-variable analysis of variance, Xue fees multiple comparative law afterwards, Pearson's correlation, etc.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Analysis of data:
    In this study are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aipei County Fun learning network by the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users generally positive.
    2,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platform of the demand, more remote area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regional teachers.
    3, Teachers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network platform wit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4,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cause of their sex, length of service, qualifications, duties and school size, class size, region, to teach grade, different areas of th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hings, affect demand for venues.
    5,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cause of their sex, length of service, qualifications, duties and school size, class size, region, to teach grade, different areas of th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the needs of affected areas.
    6,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cause of their length of service, job and school size, class size, region, the area of th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influential platform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to mitigate the current teaching on the use of inferior.
    7, Taipei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cause of their length of service, education level and school size, class size of th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the different needs of influential platform.
    8, The nation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Taipei County Fun for the use of the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of net after satisfaction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區及社區資源的意涵 ……………………………………………7 第二節 學校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理論基礎…………………………………12 第三節 教師使用社區資源於教學上的相關研究…………………………22 第四節 資源平台在社區資源整合中的應用………………………………38 第五節 資源平台的理論基礎………………………………………………42 第六節 學校運用社區資源之相關研究……………………………………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75 第二節 研究架構……………………………………………………………76 第三節 研究對象……………………………………………………………77 第四節 研究工具……………………………………………………………77 第五節 研究進度……………………………………………………………79 第六節 資料分析……………………………………………………………8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受試者資料分析……………………………………………………82 第二節 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及平台的現況分析……………………………86 第三節 教師運用社區資源與平台之相關分析……………………………94 第四節 教師運用臺北縣趣學網的現況分析………………………………96 第五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用臺北縣趣學網滿意度之相關性分析…… 104 第六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其運用社區資源及平台進行教學頻率之相關係分析 … 109 第七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用社區資源及平台進行教學領域之關係 …118 第八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用社區資源途徑及影響之關係分析 ………137 第九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用社區資源需求之關係分析 ………………148 第十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用社區資源平台需求之關係分析 …………160 第十一節 研究討論 ………………………………………………………1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86 第二節 建議 ………………………………………………………………188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194 英文部分 …………………………………………………………………198 附錄一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202 附錄二 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研究調查問卷…203 表 次 表2-1 學校運用社區教學資源的原則……………………………………27 表2-2 ASP 與ASP.NET 比較表…………………………………………54 表2-3 學校運用社區資源之相關研究……………………………………59 表2-4 運用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相關研究……………………67 表3-1 樣本回收統計表……………………………………………………81 表4-1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表……………………………………………82 表4-2-1 受試者「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分析………………………86 表4-2-2 受試者「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的學習領域」分析…………87 表4-2-3 受試者「事物的資源」運用分析………………………………87 表4-2-4 受試者「場地的資源」運用分析………………………………88 表4-2-5 受試者「將教室延伸到社區的方式」運用分析………………89 表4-2-6 受試者「不利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分析………………………89 表4-2-7 受試者「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頻率分析…………………90 表4-2-8 受試者「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領域分析…………………91 表4-2-9 受試者「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途徑分析……………91 表4-3-1 教師「運用社區資源」與「運用社區資源平台」頻率之交叉分析………95 表4-3-2 不同運用「社區資源」的頻率對運用「社區資源平台」頻率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96 表4-4-1 受試者「聽過臺北縣趣學網」分析……………………………97 表4-4-2 受試者「使用過臺北縣趣學網」分析…………………………97 表4-4-3 受試者希望透過「臺北縣趣學網取得社區資源的類別」需求分析………98 表4-4-4 受試者「使用趣學網平台功能類別」分析……………………98 表4-4-5 受試者「使用趣學網平台功能類別」滿意度分析……………99 表4-4-6 受試者「認為臺北縣趣學網最急需改善的項目」分析………99 表4-4-7 受試者「運用趣學網滿意度」分析……………………………100 表4-4-8 受試者「影響運用臺北縣趣學網因素」分析…………………100 表4-4-9 受試者「提升運用臺北縣趣學網因素」分析…………………102 表4-5-1 是否「聽過臺北縣趣學網」之教師對「運用社區資源方式」之 t 考驗 104 表4-5-2 是否「使用過臺北縣趣學網」之教師對「運用社區資源方式」之 t 考驗105 表4-5-3 是否「聽過臺北縣趣學網」之教師對「是否使用台北縣趣學網」t 考驗105 表4-5-4 臺北縣趣學網的資源平台滿意度分析 ……………………… 106 表4-5-5 不同「性別」教育人員對台北縣趣學網滿意度之 t 考驗 …106 表4-5-6 不同「班級學生數」之教育人員對台北縣趣學網滿意度之 t 考驗 ……106 表4-5-7 不同「現任職務」之教育人員對台北縣趣學網滿意度之 t 考驗 ………106 表4-5-8 不同「服務年資」對台北縣趣學網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 107 表4-5-9 不同「教育程度」對台北縣趣學網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 107 表4-5-10不同「學校規模」對台北縣趣學網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 108 表4-5-11不同「學校所在區域」對臺北縣趣學網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108 表4-6-1 不同「性別」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09 表4-6-2 不同「職務」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09 表4-6-3 不同「年資」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0 表4-6-4 不同「教育程度」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0 表4-6-5 不同「學校規模」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1 表4-6-6 不同「班級人數」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1 表4-6-7 不同「所在區域」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2 表4-6-8 不同「任教年級」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3 表4-6-9 不同「任教領域」與社區資源「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3 表4-6-10不同「性別」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4 表4-6-11不同「職務」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4 表4-6-12不同「年資」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4 表4-6-13不同「教育程度」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115 表4-6-14不同「學校規模」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6 表4-6-15不同「班級人數」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116 表4-6-16不同「所在區域」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7 表4-6-17不同「任教年級」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7 表4-6-18不同「任教領域」與社區資源「網路運用頻率」之交叉分析 ………… 118 表4-7-1 不同「性別」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 … 119 表4-7-2 不同「職務」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 … 119 表4-7-3 不同「年資」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 … 120 表4-7-4 不同「教育程度」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1 表4-7-5 不同「學校規模」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2 表4-7-6 不同「學生人數」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2 表4-7-7 不同「所在區域」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3 表4-7-8 不同「任教年級」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4 表4-7-9 不同「任教領域」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6 表4-7-10不同「性別」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進行「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8 表4-7-11不同「職務」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進行「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9 表4-7-12不同「年資」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進行「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29 表4-7-13不同「教育程度」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30 表4-7-14不同「學校規模」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31 表4-7-15不同「學生人數」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31 表4-7-16不同「所在區域」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32 表4-7-17不同「任教年級」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33 表4-7-18不同「任教領域」運用網路平台取得社區資源「教學領域」之交叉分析135 表4-8-1 不同「性別」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37 表4-8-2 不同「職務」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37 表4-8-3 不同「服務年資」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38 表4-8-4 不同「教育程度」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38 表4-8-5 不同「學校規模」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39 表4-8-6 不同「班級人數」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39 表4-8-7 不同「所在區域」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40 表4-8-8 不同「任教年級」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41 表4-8-9 不同「任教領域」與社區資源「運用途徑」之交叉分析……141 表4-8-10不同「性別」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3 表4-8-11不同「職務」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3 表4-8-12不同「年資」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4 表4-8-13不同「教育程度」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4 表4-8-14不同「學校規模」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5 表4-8-15不同「學生人數」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5 表4-8-16不同「所在區域」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6 表4-8-17不同「任教年級」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6 表4-8-18不同「任教領域」與社區資源運用「影響因素」之交叉分析147 表4-9-1 不同「性別」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49 表4-9-2 不同「職務」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49 表4-9-3 不同「年資」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0 表4-9-4 不同「教育程度」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0 表4-9-5 不同「學校規模」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1 表4-9-6 不同「學生人數」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1 表4-9-7 不同「所在區域」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2 表4-9-8 不同「任教年級」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2 表4-9-9 不同「任教領域」與社區資源「事物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3 表4-9-10不同「性別」與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4 表4-9-11不同「職務」與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5 表4-9-12不同「年資」與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5 表4-9-13不同「教育程度」與在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156 表4-9-14不同「學校規模」與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6 表4-9-15不同「學生人數」與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7 表4-9-16不同「所在區域」與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8 表4-9-17不同「任教年級」與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8 表4-9-18不同「任教領域」與社區資源「場地需求」之交叉分析 … 159 表4-10-1受試者之社區資源平台需求分析 …………………………… 161 表4-10-2不同「性別」教育人員對社區學習資源平台需求之 t 考驗 162 表4-10-3不同「班級學生數」對社區學習資源平台需求之 t 考驗… 163 表4-10-4不同「現任職務」對社區學習資源平台需求之 t 考驗…… 164 表4-10-5不同「教學年資」對社區學習資源平台需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165 表4-10-6不同「教育程度」對社區學習資源平台需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167 表4-10-7不同「學校規模」對社區學習資源平台需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169 表4-10-8不同學校所在區域對社區學習資源平台需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170 圖次 圖2-1資訊平台採用三層客戶服務分佈結構 …………………………… 40 圖2-2以社區為基礎的學習(cobl)的框架 …………………………… 41 圖3-1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關係圖 ………………………………………… 71

    一、中文部分
    牛惠曼(2003)。國家圖書館遠距學園簡介。民國92 年4 月17日,取自:http://www.ntl.gov.tw/publish/suyan/51/34.htm。
    王以仁(1993)。台灣地區社區互動狀況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印行。
    王佩蓮(2002)。學校結合社區落實學校本位課程。台灣教育,615,15-26。
    王政彥(2002)。英國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係及其對我國學校社區化的啟示。教育資料集刊,27,211-238。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古秋平(2003)。國小二年級應用社區資源的「藝術與人文」課程與教學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台灣師範大學社教所(1998)。社區資源在教育上的運用- 深坑溯溪分組研究,未出版,台北。
    石進祥(2007)。結合創新擴散理論與UTAUT模式以探究影響教師採用數位學習平台因素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編譯(1990)。大美百科全書。台北:光復書局。
    余安邦(2002)。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與社區學校化的實踐。教育研究資訊,10(3),29-48。
    吳宗立(1999)。學校與社區關係的經營。中等教育,50,6。
    吳明隆(1998)。電腦焦慮的性質及其評量工具的介紹,教育部。
    吳彥慶(2006)。以Web2.0精神發展之搜尋平台具備要素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珠(2002)。資源運用與教學。台灣教育,615,38-47。
    吳娟娟、許錦碧(1993)。學校辦理社會教育之基本策略-社會資源之運用。中等教育雙月刊,44(1),84-87。
    吳啟騰(2002)。環境教學資源之運用與教育。台灣教育,615,27-32。
    吳清山(1996)。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呂若瑜(1994)。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祝義(1994)。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祝義(1994)。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宗派(2000)。探討社會資源之開發與管理原則。社會發展季刊,89,53-61。
    李宗派(2000)。系統理論在社會工作之應用。社會發展季刊,89,156-166。
    李建興(1995)。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堡壘。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9-16。台北:師大書苑。
    李清培(2002)。Web Services之規劃策略與設計模式-企業觀點(二部曲: 服務導向的應用程式架構),NET研究室專欄。
    李連順(2000)。國中生活科技線上測驗系統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雅蕙(2006)。數位教材管理平台服務品質、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教學資源交換平台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 何(1990)。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
    周淑卿(1999)。論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問題。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展望,53-78。台北:揚智。
    林奇賢(1998)。探路者 : 國民小學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98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41-248。
    林明地(1999)。學校與社區關係。載於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合著:教育行政,183-222。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威伸(2006)。企業研究發展與專利權間之遞延效應,私立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台中。
    林珍瑩(2002)。科技學習網之建置與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振春(1997)。如何協助社教機構員工了解所在社區的資源。載於林勝義主編:社教機構營運問題與對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林振春(1997)。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與做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5,23-25。
    林振春(1998)。學校在社區終身學習體系建構中的角色與做法。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0-340。
    林振春(1999)。社區終身學習的困境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終身學習,29-45。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清江(1986)。教育的未來導向。台北市,台灣書店。
    林勝義(1995)。學校辦理社會教育- 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林新德(2002)。Flash MX Action Script遊戲製作大師。台北:學貫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姚佳君(2005)。高屏地區音樂教師社區資源運用之調查。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洪榮昭、劉明洲(1997)。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增定一版)。台北:師大書苑。
    倪國寶(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鄉土教學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 薇(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高強華(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互動新境界。中等教育,48(6),3-12。
    張之傑和黃台香主編(1986)。百科大辭典。台北:名揚出版社。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國恩(2003)。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民國92 年4 月17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csd/kao/kao8/6issues/1-3.htm
    張添洲(2005)。學校本位實務課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新松(1983)。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的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經昆(2003)。社區有教室課程典範轉移-以淡水清水祖師廟課程設計為例。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活化課程領導,147-171。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碩玲(民90)。台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豐雄(1993)。系統分析與設計。台北:松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委會(1981)。重編國語辭典。臺北:商務印書館。
    梁茂森(1990)。學校與社區關係之探討。教育文粹,19,69-81。
    許文忠(2003)。台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社區資源運用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南。
    陳任廣和楊義明編譯(1989)。英漢教育辭典。台北:五洲出版社。
    陳其南(1996)。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10(2),109-116。
    陳信宏(2006)。影響在知識管理平台上進行知識分享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冠仲(2006)。整合獎勵機制與註記系統的線上知識分享平台應用。國立成功大學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熹(1995)。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教師天地,76,18-21。
    陳昭秀(1995)。網路化電腦輔助合作學習之使用者界面設計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美芳(1994)。如何有效運用校外資源,以有效推展資優教育。載於張蓓莉、蘇芳柳主編:中等學校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實務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陳峰津(1972)。杜威教育思想之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益興(1992)。我國社會教育析論。台北:五南。
    陳素紅(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 琦(2006)。信息技術平台在社區資源整合中的應用。民國95 年3 月29日,取自中國科技http://Tech.HeyHot.com 。
    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
    彭駕騂(1972)。國校社會科教材教法。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曾兆興(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憲雄、李允中、陳德懷(2001)。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與內容標準化規劃書。新竹:交通大學。民國92 年4 月17日,取自:http://rss.cis.nctu.edu.tw/refdata/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與內容標準化規劃書.pdf。
    湯志民和王馨敏(2000)。學校建築與社區空間資源共享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163-184。台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梅英(1997)。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教育資料與研究,15,2-8。
    黃世孟、李永展(1996)。國民學校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模式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
    黃永和(1999)。課程統整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231-260。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明祥(1986)。管理資訊系統。台北:松崗電腦圖書公司。
    黃政傑(1995)。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6)。重建學校與社區的教育關係。載於桃縣文教,3,16-18。
    黃政傑(1999)。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公教資訊,3 (2),19-37。
    楊文雄(1987)。系統理論和系統方法的概念在教育行政上的應用。教育學刊,7,32-70。
    楊奇勳(2008)。互動式華語文數位學習平台之整合與開發。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
    楊昭瑾(2002)。推展教育公關,整合社會資源-不愛出風頭,也別過度保守。國語日報,91.10.24.第13版。
    楊昭瑾(2002)。與居民博感情-整合社區資源,創造學校特色。國語日報,91.10.31第13版。
    楊龍立(2001)。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五南。
    葉維彰(1998)。結構化系統分析與設計。台北:松崗電腦圖書公司。
    董大偉(2003)。ASP.Net程式設計徹底研究。台北: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詹麗足(2002)。資源運用與教學。台灣教育,48-53。
    廖信彥(1999)。Active Server Pages應用大全(兩冊),博碩文化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趙一葦(1998)。當代教育哲學大綱。台北:正中書局。
    歐用生(1989)。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師苑。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蔡瑞榮(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與做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83-107。台北:師大書苑。
    鄭熙彥(1994)。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文。
    蕭玉煌(1996)。社區學校化與社區發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校化,105-131。台北:心理出版社。
    龍冠海主編(1990)的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芳哲(2005)。高屏地區國小社會領域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韓景春(1996)。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81-120。台北:師大書苑。
    羅竹風主編(1997)。漢語大辭典第十卷。台北:東華書局。
    二、外文部分:
    Anderson, R. E., & Srinivasan, S. S. (2003). E-satisfaction and e-loyalty: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20(2), 123-138.
    Balasubramanian, S., Konana, P., & Menon, N.M. (2003).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A study of online investing. Management Science, 49(7),871-879.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n Shneiderman(1992). 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nd ed.). New York: Addison-Wesley.69-72.
    Brookfield, S . (1983).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British:Open University.
    Brookfield, S. D. (1985). Self - directed learning: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S. Brookfield. (ED.), Self - directed learn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 - bass.
    Bull, K. S. (1988). Developing community resources to support rural gifted programs. Paper presented at National Rural SpecialEducation Confer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99 738 ) .
    Chiou, J. S. (2004), The antecedents of consumers loyalty toward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1(6), 685-695.
    Chung, J., & Tan, F. B. (2004).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playfuln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user acceptance of general informa-tion-searching website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1(7), 869-881.
    Dewey, J. (1955). Logic: The theory of inquir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hindsa, H. S., & Anderson, O. R. (2004). Using a conceptual-change approach to help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reorganize their knowledge structures for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5(1), 63-85.
    Fisher, C. J., Fox, D. L., & Paille, E. (1996).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rts and reading. In J. Sikula, T. J. Buttery,& E.Guyton (Eds.), The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pp.410-441) (2nd ed.). New York: McMillan.
    Gallagher, D. R. ,Bagin, D. ,& Kinderd, L. W.(1997).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6th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Greer, C., & Hamill, L. (2003). Us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collaboration between speci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majors. TechTrends, 47(3), 26-28.
    Gounaris, S., & Stathakopoulos, V. (2004).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brand loyalty. Brand Management, 11(4), 283-306.
    Havighurst, R. J. ,& Neugarten, B. L.(1975). Society and education(4th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Hsieh, Y. C., & Hiang, S. T. (2004). A study of the impacts of service quality on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search-experience-credence service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5(2), 43-58.
    Hsin-Hui Lin, & Yi-Shun Wang(2006). An examin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loyalty in mobile commerce context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3(2), 271-282.
    Jennifer Rowley(2004). Just another channel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n e-business.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22(1), 24-41.
    Jones, M. A., David, L. M., & Sharon, E. B.(2002). Why customers stay: measuring the underlying dimensions of services switch-ing costs and managing their differential strategic outcom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5(6), 441-450.
    Koufaris, M., & Hampton-Sosa, W.(2004). The development of initial trust in an online company by new customer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1, 377-397.
    Lin, C. S., Wu, S., Tsai, R. J. (2005). Integrating perceived playful-ness into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for web portal context.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2(5), 683-693.
    Schrum, L., Burbank, M. D., Capps, R. (2007). Preparing future teachers for diverse schools in an online learning,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204–211
    Martin, I. S. (1996).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dialectics of the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in 1996 Taipe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Masrek, M. N. (2007). Measuring campus port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 24(5), 342-354.
    Meek, A.(1995). Designing places for learning . Alexandria, VA. :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gash, S., Ryan, T., & Igbaria, M.(2003).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in web-based customer support system.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0, 757-768.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and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41-50.
    Patterson, B., & Horwood, B. (1995).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Pavlou, P. A.(2003).Consumer acceptanc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tegrating trust and risk with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7(3), 101-134.
    Peters, R. O. (1991). ECO/Social studies and community
    -centeredlearning: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Peters, R. O. (1991). ECO/Social studies and community-centered learning :the 21st century.
    Poster, C.(1982). Community education, it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Rita de Brito (1991). Nature education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forum.
    Rubenson, K. (1997). Two genera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Paperpresent at The 2 n 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ult EducationResearch & Its Journal. Hong Kong:Caritas Adult & HigherEducation Service.
    Saxe,R.W.(1975). School-community interaction . Berkeley, CA. : McCutchan .
    Tam, Jackie L. M. (2004). Customer satisfaction, service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An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7), 897-917.
    The new Webster's dictionary(1997). Danbury, CO. : Lexicon Publications
    Van Der Heijden, H.(2003).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age of websites: The caseof a generic portal in the Netherland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0(6), 541-549
    Voss, C.A. (2003). Rethinking paradigms of service ¡V service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23(1), 88-104.
    Web service(n.d.). Wikipedia. Retrieved June 19,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en.wikipedia.org/wiki/Web_services
    Wenger, E., McDermott, R., & Snyder, W. (2002). A guide to managing knowledge: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Wooldridge, M., Jennings, N., (1995). Intelligent agent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 10 (2), 115–152.
    Lee Y., Chong Q. (2003), Multi-agent systems support for Community-Based Learning,University of Missouri, 33–55
    Zviran, M., Glezer,C.,& Avni, I.(2006). User satisfaction from commercial web sites: The effect of design and us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3, 157-17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