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莉婷 |
---|---|
論文名稱: |
從容教到禁教:清朝政府對天主教政策的轉變(1644-1820) |
指導教授: | 莊吉發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3 |
中文關鍵詞: | 宗教政策 、天主教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93 下載:27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十五世紀末歐洲新航路與新大陸的發現,世界歷史正式進入大航海時代,不僅吹起了一股海外貿易的熱潮,更激起傳教士到外地傳教的熱誠。但地理條件的改善雖對傳教士向海外宣教的熱誠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卻只是其中的一項原因,若真要提出一項最重要的因素,則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所掀起的「宗教改革」影響更鉅。
自從西元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發表抨擊教皇出售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否定教皇權威,揭開宗教改革的序幕之後,俗稱舊教的天主教在歐洲就面臨著徒眾日益減少的危機,因此天主教內部為了挽回昔日的威權,重振聲勢,乃有西班牙人羅耀拉(Ignatius de Loyola)等人在西元一五三四年創立許多修會,其中又以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為代表,以「遠地傳道」和「教育青年」為傳教方針 。在明清之際來華的傳教士即大多屬於耶穌會士,他們以學術作為傳教的媒介,西學乃源源不斷輸入。在傳教的過程當中,為了博得中國士大夫之同情與合作,耶穌會士遂發展出一套「調和」的方法,極力順從中國傳統禮俗,雖然如此,但天主教之活動仍遭受到不少朝野人士之攻訐,其中尤以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禮部侍郎沈漼疏斥天主教所引起的「南京教案」最為嚴重,事件發生後,傳教士被驅逐,教堂被封閉。清兵入關後,在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的大膽自薦下,耶穌會士轉而效力清廷。雖說天主教在明清政權鼎革之際並未遭遇重大的變故,但天主教在清代的發展並非一直一帆風順,尤其在經歷了名聞中西的「禮儀之爭」後,清廷對天主教從容教政策轉變為禁教政策,其改變不可謂不大。
的天主教。
在史料方面,本論文主要運用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已出版或未出版之檔案,並盡量搜羅大陸方面已出版的檔案資料及專書、譯著,論文寫作期間雖曾到北京第一歷史檔案館查找資料,但限於時間及檔案館的諸多限制,收穫不多。倒是曾到北京東、西、南、北四堂探尋,拍了一些照片,於本論文最末製成附錄,並將四堂的發展過程製表作一歷史回顧,希望能為本論文增添一些色彩。
最後在本文架構方面,本論文除了緒論與結論外,共計五章,第一章論述清初的宗教政策,第二至五章則以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帝為順序,第二章從順治朝傳教士的受寵談到康熙朝的禮儀之爭;第三章到第五章則以一章一朝的方式分別論述諸帝對天主教的政策及天主教在其時的發展及遭禁情形,結論如下:
如本論文所述,宗教在中國歷朝從未凌駕於政治之上,而是附屬於政治,因之,皇帝對某一宗教的政策可以決定其在中國的發展是興是衰。佛教和天主教都是外來的,佛教輸入了古代和中世紀印度的形而上學、邏輯學和宗教神學,天主教則輸入了古代和中世紀西方的形而上學、邏輯和宗教神學。但是,後來的佛教中國化了,甚至融入中國文化並向外傳播;而天主教卻始終沒有本土化,更遑論向外傳播,這是相當耐人尋味的歷史現象。
明末清初一般被認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黃金時代,在西學源源不斷傳入中國的同時,歐洲人更藉著傳教士的書信與往返進一步的對以往認為「神秘的東方」展生了濃厚的興趣。雖說曾有人對當時傳入的西學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耶穌會士傳入的西學只是過時的,不完全合乎當時科學發展的學識,但我們似乎不該對非專業的科學傳入者有這樣的苛求,畢竟對傳教士而言,傳教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科學只是手段。但是對中國的皇帝而言,他關心的、在乎的,是國家的利益,當傳教士的所學能為國家所用,且其存在又不會對國家造成威脅時,容教政策似乎是個可以接受的辦法。但當有外來的勢力企圖干涉中國政權核心及運作機制時,顯然的,皇帝選擇以禁教政策來免除這一切的麻煩。但「禁歸禁,傳歸傳」,天主教雖失去在朝廷發揮影響力的機會,但在地方上,卻有民人不斷的入教,而從禁教後,尤其是乾隆、嘉慶兩朝層出不窮的教案看來,清廷對天主教的禁教政策並未收到實際效果。
再來,從康熙年間引起軒然大波的「禮儀之爭」看來,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與其對中國傳統的適應與否有許多關連,儘管許多傳教士極力將天主教信仰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但不同修會之間的爭奪卻導致他們在禮儀問題上產生嚴重的裂痕。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耶穌會士之所以能受到康熙皇帝如此的禮遇,除了「利瑪竇的規矩」讓他深表贊同及他本人對西學的喜愛外,完全是基於傳教士的傳教手段-學術能對國家有實質上的幫助,也因此在檔案中常可看見康熙皇帝強調要用有一技之長的傳教士,禮儀之爭後領永居票時亦然。所以當天主教各修會之間因為禮儀問題而爭辯不休時,康熙皇帝原本是願意為之調停的。但當這些問題重複出現於他跟前,再者羅馬教皇派兩位使者來華儼然是有搶奪皇帝政權的嫌疑時,為了捍衛屬於自己的皇權,康熙皇帝乃下禁教令。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禮儀之爭」初步顯露了近代社會的外交問題,當爭論發展到高潮的時候,羅馬教廷兩次派代表團訪問北京,可以說,近代中國和歐洲的正式通使,是從中梵關係開始的。但面對當時因保教權而更趨複雜的國際關係,康熙皇帝採取的是"個人化"的外交原則,他利用外國人做清朝的特使,並想通過厚禮餽贈,和教皇建立私人來往,解決「禮儀之爭」。關於此點,李天綱點出一個現象:康熙友善地對待歐洲人,並不是出於平等原則,而是把他們看做臣屬。因而一旦反臉,"款夷"失敗,其風度之大變,和傳統的"攘夷"態度毫無二致,顯現出的是康熙皇帝沒有一種平等外交的國際觀念 。雖然如此,但反過來說,康熙皇帝在「禮儀之爭」中堅持的主權原則則是無可非議的,是符合現代外交原則的。
一般皆以為雍正皇帝禁教嚴苛,乃因耶穌會士捲入宮廷政爭之故。但根據本論文第二章的論述,則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即雍正皇帝嚴厲禁教是承襲乃父政策,再加上各地方封疆大吏屢陳天主教在地方的發展對社會、風俗皆潛在如同邪教般的影響,更值得注意的是雍正皇帝個人的形象與康熙皇帝截然不同,一寬仁,一嚴猛,確立禁教政策的康熙朝並未發生所謂迫害天主教的事件,接下來的雍正朝卻發生了數起大案件,相對比之下顯然雍正皇帝禁教較嚴苛了。當然不可否認的,雍正皇帝不似康熙皇帝,他對西學沒什麼興趣,加以他即位之初,許多案件如允允案、蘇努及其諸子奉教案等相繼爆發,且湊巧的是都與天主教有關,也無怪乎大家會做如是的聯想。
乾隆、嘉慶皇帝基本上也繼續前人的禁教政策,只不過這時天主教案件層出不窮,究其原因,除了的確有人不斷入教外,還與當時中國社會情況有相當大的關係。天主教被禁後,雖沒有被「明文」規定為邪教,但封疆大吏屢陳其禁絕之必要,自然,天主教傳教活動就處於風聲鶴唳的狀況,而其聚會形式剛好與當時朝廷欲去之而後快的民間秘密宗教有不謀而同之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體查禁且沿用〈禁止師巫邪術〉條例治罪,致使全國各地教難不斷,天主教在中國遭受到極大的打擊。到了嘉慶十六年,天主教「治罪專條」的制訂讓天主教被打入與白蓮教、八卦教、聞香教等民間秘密宗教的「邪教」相同的地位,天主教正式被列為邪教結果,使得地方大吏不管是取締或是審擬,皆有法條依據。
咸論「雍正禁教」後,中西文化交流中斷,仿若雍正皇帝是使中國科技落後西方的千古大罪人,但根據本論文之研究,天主教「教禁」早在康熙末年禮儀之爭後即已發佈,並非從雍正皇帝開始,至於懲治天主教要於法有據則要等到嘉慶皇帝在位的時候了。
徵引書目
一、檔案資料
《文獻叢編》(上)(下),台北:臺聯國風出版社,民國53年3月。
《天主教東傳文獻》,台北:學生書局,民國54年11月。
《天主教東傳文獻續編》,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1年1月。
《史料旬刊》,台北:臺聯國風出版社,民國52年。
《宮中檔乾隆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72年。
《宮中檔嘉慶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未出版)
《剿滅逆番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軍機處檔‧月摺包》,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中期五省白蓮教起義資料》第5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清代外交史料 嘉慶朝》,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年2月台一版。
《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5月。
《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5月。
《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欽定廓爾喀記略》,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內府朱絲欄寫本。
《剿捕逆回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廓爾喀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安雙成譯,莊吉發提供,《滿文密本檔》卷137、153、154。
安雙成譯,莊吉發提供,《內務府行文檔》卷24。
二、官書典籍
《十二朝東華錄》,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2年9月初版。
《大明會典》,台北:新文豐,民國65年。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1987年。
《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民國75~80年。
《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8月。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托津等奉敕纂,嘉慶二十三年武英殿刊本,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六十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80年。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崑岡(清)奉敕撰,光緒二十五年石印本。
《聖諭廣訓》,見《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3月。
《循化廳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年。
《御製文》,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嘉慶年間武英殿刊本。
《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雍正硃批諭旨》,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4年,據朱墨影印本影印。
三、筆記、其他
清世宗撰,《大義覺迷錄》,收錄於《故宮圖書季刊》第四卷第一期之版本。
清世宗選,《悅心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民國73年,收錄在《叢書集成新編》中。
阮元,《疇人傳》,收錄在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薈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11月。
俞正燮,《癸巳類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國49年11月。
昭槤著,《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趙翼,《簷曝雜記》,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七輯》,1973年。
清‧姚元之,《竹葉亭雜記》,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7輯》,1969年。
黃育楩,《破邪詳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收於《清史資料》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
黃育楩著,《續刻破邪詳辯》卷一,收錄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資料室編,《清史資料》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
黃伯祿,《正教奉褒》,清光緒九年刊本,據清光緒30年上海慈母堂第三次排印本,藏於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光碟版)。
徐珂編著,《清稗類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年11月初版,民國55年6月台一版。
蕭若瑟,《天主教傳行中國考》,收錄於《民國叢書》第一編11,上海書店(據河北省獻縣天主堂1931年版影印)。
(清)杜文凱編,《清代西人見聞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85年1月。
羅福頤編,《史料叢編》,台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清)樊國樑,《燕京開教略》,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救世堂排印本,藏於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四、近人專著
《清代全史》共十冊,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上官豐著,《禁宮探秘》,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7年5月第四版,1998年3月三刷。
方豪著,《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70年9月。
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民國72年12月新一版。
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0年。
王友三主編,《中國宗教史》,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白晉原著,馮作民譯,《清康乾兩帝與天主教傳教史》,台中:光啟出版社,民國55年4月初版。
白晉著,馬緒詳譯,《康熙帝傳》,收錄在《清史資料》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江文漢著,《明清間在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士》,北京:知識出版社,1987年6月。
呂實強著,《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一八六0~一八四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專刊(16),民國74年2月3版。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李尚英著,《中國清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
李天剛著,《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法)沙百里著,耿昇、鄭德弟譯,《中國基督徒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
吳空著,《中南海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10月。
金宜九主編,《伊斯蘭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1995年5月四刷。
高翔著,《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二刷。
徐宗澤,《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上海書店,1990年10月。
唐文基、羅慶泗著,《乾隆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5年8月。
張力、劉鑒唐著,《中國教案史》,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4月。
張澤著,《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台北:光啟出版社,民國81年6月初版。
陳垣,〈從教外典籍見明末清初之天主教〉,收錄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八冊—學術思想》,台北:正中書局,民國59年11月台初版。
曹琦、彭耀編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2年10月。
莊吉發,《清史論集》(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6年12月。
馮爾康著,《雍正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10月。
馮爾康、許盛恆、閻爰民主編,《雍正皇帝全傳》,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11月。
費賴之著,馮承鈞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費賴之著,馮承鈞譯,《入華耶穌會士列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49年11月。
楊森富編,《中國基督教史》,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1年7月。
樓宇烈、張志剛主編,《中外宗教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日)稻葉君山原著,但燾譯,《清朝全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4年4月台5版。
鄭天挺主編,《清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和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 月。
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
魏特著,楊丙辰譯,《湯若望傳》(共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49年11月台一版。
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2年5月再版。
顧保鵠編著,《中國天主教史大事年表》,台中:光啟出版社,民國59年12月初版。
五、期刊論文
王鍾翰,〈清代民族宗教政策〉,《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
王信貴撰,《清代後期官方對民間秘密宗教之政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一月。
方豪〈清代旗人之信奉天主教與遭禁〉《故宮文獻》,第四卷第四期。
田毅鵬、孫立祥,〈十六至十八世紀天主教在中日兩國傳播和禁絕的比較研究〉,《歷史教學》,1992年第2期。
安雙成,〈湯若望案始末〉,《歷史檔案》,1992年第3期。
查時傑,〈湯若望與南堂〉,《歷史與宗教—紀念湯若望四百週年誕辰暨天主教傳華史學國際研討會》,輔仁大學,1992年10月。
高振田,〈康熙帝與西洋傳教士〉,《明清檔案歷史研究》,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86年。
馬釗,〈乾隆朝地方高級官員與查禁天主教活動〉,《清史研究》,1998年第4期。
陳垣,〈雍乾間奉天主教之宗室〉,載《陳垣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陳垣,〈從教外典籍見明末清初之天主教〉,收錄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八冊—學術思想》,台北:正中書局,民國59年11月台初版。
陳占山,〈清初中國天主教名著《天學傳概》〉,《文化雜誌》中文版,澳門文化司署出版,第三十三期,1997年冬季。
陳東林,〈雍正驅逐傳教士與清代前期中西交往的沒落〉,《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4期。
莊吉發,〈南懷仁與清初曆法的改革〉,《南懷仁逝世三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1987年12月。
莊吉發,〈清高宗禁教考〉(上)(下),《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七卷,第一、二期,民國63年3、9月。
莊吉發,〈清代乾嘉年間(1736-1820)官紳對天主教的反應〉,《中外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思想與文物交流》,1989年6月。
莊吉發,〈從取締民間秘密宗教律例的修訂看清代的政教關係〉,《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1990年12月。
莊吉發,〈清代前期對天主教從容教政策到禁教政策的轉變〉,《歷史與宗教—紀念湯若望四百週年誕辰暨天主教傳華史學國際研討會》,輔仁大學,1992年10月。
陸成蘭,〈清代西什庫天主堂〉,《紫禁城》,1996年2月。
黃一農,〈楊光先家世與生平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9卷第2期,民國79年。
黃一農,〈明末清初天主教傳華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七卷一期,1996年3月。
黃一農,〈清初欽天監中各民族天文家的權力起伏〉,《新史學》,第2卷第2期,1991年。
黃一農,〈康熙朝漢人士大夫對「曆獄」的態度及其所衍生的傳說〉,《漢學研究》第11卷第2期,民國82年12月。
康志杰,〈論明清在華耶穌會財務經濟〉,《史學月刊》,1994年第3期。
郭廷以,〈中國近代化的延〉,《大陸雜誌》,第一卷第二期。
舒理廣、胡建中、周錚,〈南懷仁與中國清代鑄造的大炮〉,《故宮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1期。
劉潞:〈康熙的文化政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1期。
劉夢溪,〈湯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際的角色意義—為紀念這位歷史人物的四百周年誕辰而作〉,《中國文化》,第七期,民國81年11月。
鄭月裡著,《清代中期西北穆斯林的新舊教衝突》,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盧秀菊,〈評柯保安先生著「中國與基督教」〉,《史繹》第五期,民國57年6月。
顧祖成撰,〈清朝前期治藏政策述略〉,《西藏研究》,一九八九年,第四期。
〈清宮廷畫家郎世寧年譜-兼在華耶穌會士史事稽年〉,《故宮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二期,頁47。
六、外文資料
Paul A. Cohen,《China and Christianity: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Antiforeignism 1860-1870》,U.S.A.:Harvard Uni. Express,1967年。
Robert Entenmann,〈Clandestine Catholics and the State in Eighteenth-Century Szechuan〉(十八世紀四川秘密天主教與政府的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上)》,民國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