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瑛瑛 LAI Ying-Ying |
---|---|
論文名稱: |
展覽反思與論述實踐─台北市立美術館歷任展覽方針與策略之研究(1983-2007) Exhibition Reflexivity and Discourse Practice: Exhibition Policy and Strategy of the TFAM’s Directors (1983-2007) |
指導教授: |
王秀雄
Wang, Hsiu-Hsiong 黃光男 Huang, Kuang-N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64 |
中文關鍵詞: | 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 、反思 、論述實踐 |
英文關鍵詞: |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exhibition, reflexivity, discourse practi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0 下載:9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8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的開館被視為台灣美術發展的重要時代標竿。本研究探討1983年至2007年間,北美館五任館長的展覽方針及策略轉型。研究理論根基於Michel Foucault的權力與知識互為表裡的觀點,以及Pierre Bourdieu重視場域內行動者操作實踐成果的社會學主張,將北美館視為一權力運作知識生產的藝術場域。研究方法採用社會學研究、文獻分析以及量化分析。研究發現北美館以現代及當代美術為定位,社會變遷、經濟轉型、市府政黨輪替關鍵美術展覽實踐與論述生產。
一、蘇瑞屛代理館長(1983.12-1986.8)的展覽方針為國家文化建設的落實,以量取勝的展覽策略開放北美館為服務藝術家的展覽場域。
二、黃光男館長(1986.9-1995.8)以現代化、國際化與本土化為展覽方針,透過競賽及專題展覽策動美術現代化、推展台灣本土美術,建立與國際的合作網絡。
三、張振宇館長(1995.9-1996.9)以彰顯台灣藝術主體為展覽方針,策略上結合館外策展人開放展覽場域為公共論壇的處所。
四、林曼麗館長(1996.10-2000.7)一則回應台灣主體意識的高漲,再則積極展現台灣藝術的國際視野,開展台北國際雙年展及開放多元的展覽論述。
五、黃才郎館長(2000.8-2007.3)的展覽方針兼顧國際與本土,國際雙年展以文化外交落實城市行銷,全民關照的教育展覽回歸場域主權於全民大眾。
展覽反思,意圖以一超越主流論述的範疇及視野進行展覽回顧及省思。論述實踐,旨在探討在社會脈絡權力結構下,展覽反覆操作所導引的論述生產。多年來,展覽實踐及論述辯證激盪北美館角色功能的釐清,確認展覽的意義及其對於台灣美術知識建構的影響。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FAM) in 1983 is considered a milesto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t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exhibition policy and strategy of five TFAM directors (1983-2007). Inspired both by theories of Michel Foucault and Pierre Bourdieu, the researcher regards the exhibition as a media where power and knowledge are exercised and the action of agent is practiced. The methodology applied is sociological study, arch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tudying retrospectively on each director’s exhibition outcome.
The research confirms that the TFAM has positioned itself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Factors of socio-political circumstances, economic atmosphere and political party of the city government are cru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exhibition and practice of discourse.
1. The exhibition policy of Acting Director Martha SU(1983.12-1986.8) was to fulfill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policy of the nation. Exhibition strategy of exhibition quantity over quality then has resulted that the museum serves as a functional site for artists.
2. Director HUANG Kuang-Nan(1986.9-1995.8)regarded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as the policy, and took the exhibition mechanism of competition and curatorial study to implement the modernization of art, research works on the local art scene to build a cooperative network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rt world in Taiwan.
3. Director CHANG Chen-Yu(1995.9-1996.9)advocated the identity of Taiwan for the policy, and strategically collaborated with outside curators to have the site opened as a public forum.
4. Director LIN Man-Li (1996.10-2000.7)realized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Taiwan identity and further pursued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aipei Biennial and multiple facet exhibition discourse were the strategy.
5. Director HUANG Tsai-Lang(2000.8-2007.3)encompassed both internationality and locality for his exhibition policy. The international Biennial came to function for city marketing, while educational exhibitions served for all people.
Exhibition reflexivity aims to take a scenario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 beyo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esearcher and dominant discourse. Discourse practic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exhibition production and its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art. After all these years, the practice of exhibition and discourse has better clarified the function of the museum, confirming the significance of exhibition and its influ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rt related knowledge in Taiwan.
參考文獻
Bennett, Tony,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1996.
Bourdieu, Pier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 By R. Nice. Cambridge : Polity, 1990, p. 134.
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ambridge : Polity, 1991.
Dean, David, Museum Exhib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Duclos, R., ‘Postmodern/ Postmuseum: New Directions in Contemporary Museological Critique’, Museological Review, (1),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1-13.
Hooper-Greenhill, Eilean, Museum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1992.
Karp, Ivan, Museum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Karp, Ivan and Steven D. Lavine (ed.), Exhibiting Cultures: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London: Harpercollins, 1991.
Kroeger, Otto, ‘Exhibiting Our Differences’, Exhibitionist, Spring 1995, pp.29-31.
Luke, Timothy, Museum Politics: Power Plays at the Exhibi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2.
Macdonald, Sharon, ‘Exhibitions of Power and Powers of Exhibi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ublics of Display’, The Politics of Display: Museums, science,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pp.1-24.
Pearce, Susan M., Museums,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London: Harpercollins, 1992.
Philips, David, Exhibiting Authenticity,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Schöber, Felix,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scandals and reform, or twenty years of government administered art in Taiwan, 1984-2004",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Taipei: Art & Collection Group Ltd., 2004, pp.5-23.
Stewart, S., On Longing: Narratives of the Miniature, The Gigantic, The Souvenir, The Collectino, Baltimore: The Johns Hopskins Press, 1984.
Tucker, Marcia, Different Voices: A Soci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Framework for Change in the American Art Museum, New York: 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 1992
Vergo, Peter (ed.), New Museology,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89
Walsh, Kelvin,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 Museum and heritag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1992.
Bech, Ulrich著 孫治本譯 《全球化危機》(Was ist Globalisierung ?),台北:台灣商務,2002。
Becker, Wolfgang, ‘Taiwan: Kunst huete’, 《台灣:今日藝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年,頁9-12。
Bourdieu, Pierre and Loie Wacquant著 李康、李猛譯 《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1998。
Bourdieu, Pierre著 宋偉航譯 《實作理論綱要》,台北:麥田,2004。
Burcaw, G. Ellis著 張譽騰譯 《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0。
Dean, David,著 蕭翔鴻譯 《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與實務》,台北:藝術家,2006。
Dodd, Nigel著 張君玫譯 《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遠流,2003。
Foucault, Michel著 王德威譯 《知識的考掘》(L'archeologie du savoir),台北:麥田,1993。
Foster , Stephan 〈達達在台北:回顧與前瞻〉,《現代美術》第22期,1988/12,頁2-3。
Garland, David著 劉宗為、黃煜文譯 《懲罰與現代社會》,台北:商周,2006。
Habermas, J.著 李世明譯 〈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炎黃藝術》,高雄:炎黃藝術雜誌編輯委員會,第47期,1993。
Schubert, Karsten, The Curator’s Egg: The evolution of the museum concept from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present day, 松本榮壽、小濱清子 譯《美術館進化》,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2004。
人間編輯部 〈再編組和轉變的時代〉,《人間》,第37期,1988,頁110-120。
方孝謙 〈如何研究象徵霸權:理論與經驗的探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8期,頁27-59,1995/6。
中央研究院編 《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王志弘 〈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社,2003,頁121-186。
王秀雄 〈美術教育的功能探討〉,《教育資料集刊》第11集,1986。
〈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中國‧現代‧美術-兼論日韓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pp.135~174。
〈日據時代台灣官展的發展與風格探釋-兼論其背後的大眾傳播與藝術批評〉,《台灣視覺文化》,台北:藝術家,1991,頁48-70。
《台灣美洲發展史》,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王哲雄 〈從西方實驗藝術的肇始到市立美術館的「行為與空間」〉,《實驗藝術─行為與空間》,台北:市立美術館,1987,pp.7-9。
王振寰、錢永祥 〈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第20期,1995,頁17-55。
王素峰編 《1945~1995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王福東 〈論裝置藝術-從課堂上講起〉,台南:《藝術觀點》第3期,1999/7,pp.1~2。
〈新生代美術再議〉,台北:《雄獅美術》第259期,1992/9,pp.26~32。
《台灣新生代美術巡禮》,台北:皇冠出版社,1993。
《煮字集-做為一個台灣畫家》,台北:雄獅圖書,1991/6。
王錦華 〈伊通公園‧新樂園‧二號公寓‧邊陲文化‧人民公舍:三個城市裡的五張星狀地圖-尋找台灣現代藝術替代空間〉,《破週報》,1996/5/10,pp.15~19。
《性別的美學/政治:九O年代台灣女性藝術展覽批評》,台南:台南藝術學院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王鎮庚 〈東方、五月以及六O、七O年代台灣現代藝壇的現象〉,《藝術貴族》第30期,1992.6,pp.106~108。
〈七O年代的台灣藝文現象〉,《藝術貴族》第32期,1992.8,pp.22~25。
王品驊、林小雲 編 梅丁衍&孫立銓&謝東山&王嘉驥&李俊賢合著 《流變與幻形-當代台灣藝術.穿越90年代》,,台北:木馬文化,2001。
王品驊 〈失速狂喜-脫逃的章魚和水母〉,《發光的城市-2000北縣國際科技藝術展》,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11,pp.10~25。
王嵩山 〈導論: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5,頁15-22。
〈揭露的與隱藏的: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第21期,2007,頁5-27。
〈特展雙刃〉,《博物館學季刊》第17卷第1期,2003/1,頁5-6。
王銘鴻 《「黃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名作特展」: 論媒介正當性與資本主義文化》,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王嘉驥 〈台灣的位置-政治下的台灣當代藝術〉,台北:《典藏今藝術》第96期,2000/9,pp.122~125。
〈台灣的位置-從產業基礎結構看台灣當代藝術的展望〉,台北:《典藏今藝術》第97期,2000/10,pp.76~81。
〈台灣的位置-1990年代台灣當代藝術的狀態(一)〉,台北:《典藏藝術》第98期,2000/11,pp.124~127。
〈台灣的位置-1990年代台灣當代藝術的狀態(二)〉,台北:《典藏藝術》第100期,2001/1,pp.160~163。
〈台灣的位置-從策展現象的興起看台灣當代藝術〉,台北:《典藏今藝術》第101期,2002/2,pp.126~129。
〈台灣的位置-奇觀、傳媒與當代藝術〉,台北:《典藏今藝術》第102期,2001/3,pp.90~93。
〈從台灣當代藝術的位置〉,上海:《藝術當代》,第1期,2001/12,pp.26~29。
〈二十世紀台灣藝術中的傳統及其運用〉,《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高雄:山藝術文教基金會,1999/10,pp.78~88
〈藝術在政治左右:解嚴後的台灣藝術現象〉,《開放紀元: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之台灣視角》,台北:漢雅軒,1994,無頁碼。
〈從反聖像到新聖像〉,台北:《典藏今藝術》第105期,2001/6,pp.114~119。
〈試讀陳傳興的《憂鬱文件》〉,台北:《當代》第78期,1992/10,pp.144~148。
〈後現代的天空下,我們還是西方現代藝術的子民!〉,台北:《藝術家》第235期,1994/12,pp.215~218。
〈誰願意作台灣當代藝術中的『他者』?〉,台北:《藝術家》第214期,1995/6,pp.250~253。
〈反美學〉,台北:《藝術家》第259期,1996/12,pp.556~557。
王墨林 〈台灣前衛藝術的新歷史主義-『息壤-3』聯展的顛覆性格〉,台北:《雄獅美術》第253期,1992/3,pp.85~87。
〈台灣80~90年代戒嚴與前解嚴的表演藝術簡史〉,台北:《典藏今藝術》,2001/5,pp.81~82。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輯小組 《台北市立美術館簡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5。
《一九八八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台北市立美術館五週年簡介》,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中國、現代、美術─兼論日韓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
《台北市立美術館十週年專輯》,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台灣美術風貌展(1945-1993)》,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1994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7。
《前衛與實驗》,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6。
《1945-1995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12。
《84-85年度申請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85-86年度申請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
《悲情昇華-228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
《達達與現代美術》,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欲望場域-1998台北雙年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12。
《水的威脅》,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6。
《迷思之區-柔性與張力之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6。
〈朝向人性、親和、品質、活力-台北市立美術館空間動向及視覺系統研展設計〉,《現代美術》第90期,2000/7,頁5-7。
《活性因子》,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1/6。
《北美館2002》,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2,頁54。
《北美館2005》,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頁14。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紀要》,台北:台北市政府,1978-1980。
《台北市議會公報》,台北:台北市政府,1986-2005。
《台北市文化局白皮書》,台北:台北市政府,2002年。
〈新任文化局長廖咸浩佈達宣示上任,馬市長期許文化與國際接軌與社區結合〉,2003/03/20台北市政府新聞處新聞稿。
白雪蘭 《台灣西洋美術思想起:詩情與土地》,台北:台北縣新莊市公所,1997。
〈畫會、畫廊、美術館在台灣〉,《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pp.255~268。
古文惠 《政治轉型過程中文化行政面臨的挑戰 ─以1996年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張振宇辭職事件為例》,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石瑞仁 〈量而後質:談美術館的新現代要務〉,《現代美術》,第51期,1993年12月,頁8-9。
〈國際化的迷思〉,《藝術家》,台北:藝術家雜誌社,第38卷第2期,1994。
〈「新精神」藝術的商業『新策略』-93年的另一種觀察〉,台北:《藝術家》第226期,1994/3,pp.296~299。
〈『新精神』藝術的商業『新策略』〉,台北:《藝術家》第227期,1994/4,pp.296~299。
〈『精英藝術』普及化?通俗化?〉,台北:《藝術家》第227期,1994/4,pp.314~316。
〈裝置阿波羅:一個意念性美術館的具體行動展〉,台北:《哈潑時尚雜誌》第57期,1994/9,pp.128~129。
〈『前衛與實驗』評論與簡易實驗〉,《前衛與實驗》,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6,pp.8~9。
〈『九九峰當代.傳奇/藝術逗陣』展-從暖身的意念到調心的行動〉,台北:《藝術99》第2期,1996/6,pp.30~37。
〈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1997台北縣美展》,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pp.6~9。
〈意亂情迷-台灣藝術三線路〉,《意亂情迷-台灣藝術三線路》,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9/6,pp.8~15。
〈『中國旅程1997』-解讀兩岸三地裝置作品展〉,高雄:《山藝術》第85期,1997/3,pp.79~83。
〈探識台灣當代陶藝的未來-短評『土的詮釋-台灣陶藝展』〉,台北:《陶藝》第21期,1998/秋,pp.45~47。
〈當代藝術展覽的觀念與策略〉,台中:《台灣美術》第42期,1998/10,pp.14~18。
〈『藝術再塑.文化出航』-充滿對照機制的一個裝置展〉,台北:《藝術家》第283期,1998/12,pp.374~377。
〈望/聞/問/切-台灣當代藝術中的通俗文化及社會現象〉,《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高雄:山藝術文教基金會,1999/10,pp.47~57。
羊文漪 〈台灣解觀後當代藝術的眾聲喧曄〉,香港:《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第12期,1999/11,pp.169~184。
〈它者的超越-台灣當代藝術的轉折與再造〉,《台灣當代藝術》,澳洲雪梨當代美術館,1995/3,p.142~145。
〈自海洋中昇起-台灣當代藝術〉,《台灣藝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5,p.104。
沈以正 〈美術館展覽的未來動向及長程計劃〉,《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1期,1984,頁8。
〈從韓國現代美術展及新展望展談起〉,《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3期,1984/7,頁7。
呂佩怡 《後九○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策展的「本土/國際」策略探討》,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呂正惠 〈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12,pp.181~209。
呂理政 〈自序〉,《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1999,頁x-xi。
呂清夫 〈現代主義的實驗期〉,《台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pp.24~28。
〈近20年來的造形藝術〉,《現代藝術─現代藝術資訊專輯》,台北:中華民國現代畫學會,1984,pp.6~8。
〈十年來國內藝壇的個性與群性〉,《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pp.5~11。
〈虛無與唯物之間〉,《炎黃藝術》第70期,1995/9,pp.72~80。
《藝術批評與藝術生態(上)(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藝術史的軌跡(上)、(下)》,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3。
〈台灣藝術的本土意識、個人主義與載道傾向〉,《台灣 台灣/面.目.全非》,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6,pp.14~17。
〈現代主義的實驗期〉,《台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pp.24~28。
呂清夫、謝里法策劃 《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台北》,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李玉玲 〈『薛西弗斯式』的挫折,為台灣留下亟待掙脫的困境〉,台北:《新潮華人》,1998/9,p.129。
〈展覽的前瞻與期許──迎向二十一世紀的多功能美術館〉,《現代美術》第69期,1996/12。
李亦園 〈台灣光復以來文化發展的經驗與評估〉,《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8,pp.415-427。
李君毅 〈後殖民主義的觀點解析-當代台灣美術〉,台北:《現代美術》第76期,1998/2,pp.46~50。
李仲生 《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4。
李長俊 〈文化的進出口:台灣藝術國際化的省思〉,高雄:《炎黃藝術》第74期,1996/3,pp.66~69。
〈現階段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方法論觀察〉,台中:國立科學博物館研討會論文稿,未出版,1995。
李俊賢 〈建構台灣藝術的主體性〉,《1996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7,pp.34~63。
《台灣美術的南方觀點》,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6。
李振明 〈台灣現代水墨的反思與期待〉,《藝術家》,第245期。
李銘盛 《我的身體我的藝術》,台北:唐山,1992,頁65。
李復興 〈訪蘇瑞屏 談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推展〉,《雄獅美術》,第155期,1984年1月,頁53。
李偉俠 《知識與權力》,台北:揚智文化,2005。
李欽賢 《台灣美術閱讀》,台北:玉山社,1996。
《台灣美術歷程》,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92/6。
李筱峰 《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3。
李敏勇 〈台灣文化邊緣化及主體性返復〉,《現代美術》第64期,1996年2月,頁6-7。
李維菁 《程式不當藝世代十八》,台北:藝術家,2002/5。
〈關鍵在於集體性與持續性-台灣表演藝術美學糸統形成的可能〉,台北:《典藏今藝術》,2001/5,pp.78~81。
〈釀紅酒?調雞尾酒?-台灣藝術家跨領域風潮〉,台北:《藝術新潮雜誌》,2000/6,pp.50~55。
周文、胡梅娟、溫淑姿 〈「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座談會紀實〉,《藝術家》,第308期,2001.1。
周沛榕 〈寫在『台灣當代藝術趨向展』前〉,台北:《雄獅美術》第248期,1991/10,pp.186~189。
何政廣 〈社會變遷與現代中國美術—三十年來中國美術在台灣發展的回顧與省思〉,《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社,1985,pp.495~529。
何懷碩 〈社會變遷與現代中國美術—三十年來中國美術在台灣發展的回顧與省思〉,《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社,1985,pp.495~529。
佟景韓、易英主編 《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 造型藝術美學卷》,台北:洪葉文化,1995。
林平 〈策展人光環─台灣策展事業的漫漫長路〉,《美術論叢》第82期「台灣當代藝術特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頁213-236。
〈更為精緻的展覽現實〉,《現代美術》,第57期,1994年2月,頁21-22。
林金標 〈「激情」到「反省」的路上:八O年代到九O年代的台灣美術狀況〉,《現代美術》,第49期,1993,頁15。
林吉峰主編 《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林吉峰 〈略述美術館出版品(一)──美術館導覽〉,《現代美術》第48期,1993/6,頁33-34。
林伯欣 〈台灣的主張-世紀末當代藝術策展的焦慮與幸福〉,台南:《藝術觀點》第7期,2000/7,pp.52~57。
〈未完成的絕望-後九O年代台灣美術的新世代〉,台北:《典藏今藝術》第101期,2001/2,pp.31~37。
〈當代之後的當代藝術-從空間經驗重編台灣美術的時間意識〉,台北:《典藏今藝術》第106期,2001/7,pp.84~87。
《近代台灣的前衛美術與博物館形構:一個視覺文化史的探討》,台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林宏璋 〈地球村的叛變:理解與顛覆〉,台北:《藝術家》,2000/7,pp.401~404.
《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5。
林葆家 〈觀國際陶藝展有感〉,《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7期,1985/7,頁20。
林曼麗 〈邁向二十世紀-以人為主體的美術館〉,《現代美術》,第75期,1997,頁2。
〈1998台北雙年展突顯亞洲觀點〉,《藝術家》,第278期,1998年7月,頁307。
〈品質文化的思考〉,《現代美術雙月刊》,第81期,1998/12,頁14-16。
〈讓美術館成為市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寫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重新開館之際〉,《現代美術》,第90期,2000/6,頁2-4。
林珮淳 〈台灣當代女性藝術的回顧與展望-從茱蒂芝加哥來台個展談起〉,台北:《藝術家》第271期,1997/12,pp.352~356。
《從女性創作解讀台灣歷史、文化與社會現象》,台北:女書文化,1999/9。
林惺嶽 〈當代台灣自性美術革命的歷史淵源及其未來〉,《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4,pp.148~151。
〈「紅顏」惹禍─美術館「退展」、「改色」事件的透視與評析〉,《渡越經滔駭浪的台灣美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頁11-32。
〈彩筆耕耘下的台灣藝術〉,《美術》第254期,1989/2,pp.136~148。
《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
《渡越驚濤駭浪的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1997/7。
〈百年來的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第241期,1995/6,pp.262~349。
〈藝術的展覽與展覽的藝術-試論策展人的角色及功能〉,台中:《台灣美術》第42期,1998/10,pp.3~13。
〈探索「台灣美術新風貌」大展的時代脈胳〉,《台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pp.19~23。
〈從歷史悲情走向自主與自信的大道-百年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藝術家》第295期,1999/12,pp.274~282。
林裕祥 〈普普藝術對台灣美術發展的影響〉,《普普在台灣》,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4/10。
林鐘雄 《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吳金桃 〈國際化的文化政治─從2004台北雙年展談起〉,《典藏》,2004.12
吳步乃 〈光復初期大陸到台美術家的活動及影響〉,《藝術家》,第308期,2001.1
吳瑪悧 〈沒有意外,哪有「達達」?〉,《自立晚報》,1988年6月12日。
〈走出藝術的台灣邊緣藝術現象〉,台北:《雄獅美術》第250期,1991/12,pp.118~119。
〈美國普普.台灣破布〉,《普普在台灣》,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4/10。
〈散步歸來的省思〉,台北:《藝術家》第228期,1994/5,pp.277~284。
〈作品的空間塑造與游擊騷擾〉,台北:《藝術家》第229期,1994/6,pp.373~381。
吳岱融 《台灣美術中的獨立策展人現象》,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6。
吳婷玉 〈是藝術?還是垃圾?-談北美館『台灣藝術主體性』雙年展〉,台北:《典藏藝術》第48期,1996/9,pp.174~177。
吳嘉寶 〈90年以後的台灣攝影藝術〉,《台灣當代攝影Dislocation》,香港:OP攝影藝廊,1998/8。
邱貴芬 《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
侯宜人 〈翻開藝術史的另一面-女性藝術在台灣發展的意義及重要性〉,台北:《雄獅美術》第239期,1991/1,pp.83~87。
季鐵男 〈整體/藝術發展策略〉,台北:《雄獅美術》第250期,1994/12,pp.124~126。
〈『閒置空間』之後?〉,台北:《藝術99》第6期,2001/6,pp.8~11。
姜苦樂 〈中國繪畫的現代性問題〉,《中國現代繪畫發展素描》,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pp.117~142。
〈觸覺、肌里與觀念-台灣三位女性藝術家〉,《台灣當代藝術》,G+B Art,1995。
洪根深 〈美術十年─高雄現代畫發展史〉,《民眾日報》(二十),1990/5/3。
《邊陲風雲-高雄市現代繪畫發展紀事(1970-1997)》,高雄: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1999/3。
姚瑞中 《物品藝術中的異質合成現象》,台北: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理論組學士論文,1994/5。
柳鳳儀 《從展覽成效探討美術館之現代化管理─以台北市立美術館2006台北雙年展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胡永芬 〈兩岸『豔俗藝術』產生的背景與表現之異同〉,高雄:《山藝術》第92期,1997/11,pp.77~81。
〈台灣美術新生代-解嚴前後的藝術環境及動態〉,台北:《藝術貴族》第47期,1993/11,pp.40~47。
〈期待的自我發聲-縱觀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事件始末〉,台北:《雄獅美術》292期,1995/6,pp.60~62。
〈痛定思痛-台灣裝置藝術創作者的瓶頸〉,台北:《典藏雜誌》第67期,1998/4,pp.104~144。
〈台灣的策展者在那裡?-從近兩屆威尼斯雙年展評選過程談起〉,高雄:《山藝術》第86期,1997/4,pp.81~83。
〈遊戲規則的變與不變〉,高雄:《山藝術》第86期,1997/4,pp.85~87
〈魅力與權力的操作-策展人談台灣當代的內外處境〉,台北:《典藏雜誌》第94期,2000/7,pp.48~55。
〈城市風格的夢工廠-華山藝文特區的處境〉,台北:《藝術99》第5期,2000/12,pp.8~13。
倪再沁 《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台北:皇冠,1993。
《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雄獅,1995/4。
《藝術家←→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1995。
〈西方美術.台灣製造-台灣現代美術的批判〉,台北:《雄獅美術》第242期,1991/4,pp.114~133。
〈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台北:《雄獅美術》第249期,1991/11,pp.136~157。
〈台灣前衛美術探尋〉,台北:《雄獅美術》第250期,1991/12,p.117
〈台灣美術史.台灣意識-台灣美術史的曙光〉,台北:《雄獅美術》第251期,1992/1,pp.193~201。
〈台灣當代美術初探(上、中、下)〉,台北:《雄獅美術》第255~257期,1992/5~7,pp.32~51,pp.20~39,pp.36~68。
〈台灣美術文字工作者的階段性困境〉,台北:《雄獅美術》第264期,1993/2,pp.23~26。
〈戰後台灣美術斷代之初探〉,台北:《貴族藝術》第44期,1993/8,pp.60~65。
〈從現代到後現代〉,台北:《貴族藝術》第48期,1993/12。
〈南北當代美術性格的初步觀察〉,高雄:《炎黃藝術》第61期,1994/9,pp.80~89。
《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雄獅,1995/4。
〈在政治漩渦中的台灣美術(上)、(下)〉,高雄:《炎黃藝術》第63、64期,1994/11&12,pp.73~79、72~77。
〈台灣現代美術的歷史分期〉,台北:《現代美術》第66期,1996/6,pp.2~9。
〈台灣美術史的展現與斷代〉,台北:《大趨勢》第1期,2001/7,pp.74~77。
〈台灣前衛美術探尋〉,《1992台灣美術年鑑》,台北:雄獅圖書,1992。
〈論1990年代台灣美術避難所內匱乏的語言、荒謬的辯證〉,台北:《雄獅美術》第262期,1992/12,pp.18~26。
《台灣當代美術通鑑—藝術家雜誌30年版》,藝術家雜誌社,2005
孫立銓 〈美術創作中的『台灣版圖』-談台灣的政治性藝術〉,高雄:《炎黃藝術》第82期,1996/11,pp.88~91
孫曉嵐 《現代美術館展覽與國族認同論述:以1983至1994年間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高千惠 〈火車快飛‧火車快飛──從本土化的速度到國際化的變數〉,《藝術家》,1994年2月,第225期。
《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1996。
《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台北:藝術家,2001/6。
〈拳頭與枕頭的藝術特區─回應九六年台北雙年展的屬性問題〉,《藝術家》,257期,1996年10月,頁428-421。
〈媚俗文化在台灣〉,台北:《雄獅美術》第273期,1993/11,pp.33~37
〈缺憾與優越之間-論民間文化圖象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台北:《雄獅美術》第283期,1994/9,pp.55~59。
〈『偉大』的爭議-從流行的性意識展覽與兩性意識座談談起〉,台北:《藝術家》第242期,1995/7,pp.272~277。
〈名牌與明牌-談台灣美術的文化情操與文化盲點〉,台北:《藝術家》第253期,1996/6,pp.190~193。
〈慾望之癢與文化神話-現代藝術家的情感與創作衝動之轉化〉,台北:《藝術家》第253期,1996/6,pp.296~301。
〈在新世代的藝術橋頭之外-從發展到拒絕的情境主義之標本示範〉,台北:《藝術家》第259期,1996/12,pp.458~463。
〈從補破網到三叉路-台灣文化論述與美術史觀的省思〉,台北:《雄獅美術》第221期,1993/10,pp.388~394。
〈台灣新區域本位論述的觀察-兼議西北藝評與東方藝術對話的藩籬〉,台北:《藝術家》第271期,1997/12,pp.308~314。
〈台灣風景味-從懷舊的景深與豔俗的廣角看台灣當代藝術裡的人文性〉,台北:《藝術家》第280期,1998/9,pp.360~373。
〈傾城之戀-後90年代亞洲熱浪下的區域欲望與策展意識〉,台北:《藝術家》第278期,1998/7,pp.344~351。
〈華人新藝術的海外會師-Inside Out:從文化的襯底,抓出藝術的頭蓋〉,台北:《藝術家》第283期,1998/12,pp.354~360。
〈新台灣藝壇的轉形與轉位-99年春看台北當代藝術三展〉,台北:《藝術家》,1999/5,pp.337~340。
〈誰在詮釋誰?嘆息橋畔亞洲三館的當代文化詮釋選擇〉,台北:《藝術家》,2001/7,pp.269~273。
〈型塑台灣美術新歷史〉,台北:《大趨勢》第2期,2001/10,pp.58~61。
〈在精神的彼岸-抽象藝術在台灣〉,《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高雄:山藝術文教基金會,1999/10,pp.58~67。
〈不倫桂冠的新拋物線-從藝聞事件看當代華人藝術裡的社會現實主義之旁落〉,台北:《藝術家》,2001/8,pp.254~264。
〈條條網路通羅馬:當代數位媒體藝術的脈絡與趨勢〉,台北:《誠品好讀》,2001/8,pp.5~8。
〈舍利子與骨灰〉,台北:《藝術家》,2001/9,pp.250~257。
〈百年鬱卒的草根美學-看台灣美術百年的單元性與多元性〉,台北:《藝術家》第295期,1999/12,pp.283~287。
〈關於藝評的神話與預言-談藝評對藝術文化的趨導可能〉,台北:《藝術家》,2000/2,pp.312~315。
〈水性楊花,風情難解〉,台北:《藝術家》,2001/2,pp.362~363。
〈人的精神工坊〉,台北:《藝術家》,2001/4,pp.336~345。
高千惠、郭繼生 〈藝術策展‧雙年展與全球化〉,《藝術家》第322期,2002,頁386-390。
高心怡 《當代博物館展示的再思考》,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高名潞 〈跨國經濟與全球文化中的現代性-對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海外藝術的世紀末描述〉,香港:《傾向》12期,1999/11,pp.1~38。
〈全球化、區域性與個人感受─「蛻變,突破:華人新藝術」策展自述〉,《藝術家》,282期,1998年11月,頁380-391。
高而潘 〈從傳統起步〉,《雄獅美術》,86期,1978年4月,頁51-52。
高宣揚 《布爾迪厄》,台北:生智,2002。
高雄市立美術館編輯小組 《台灣美術與社會脈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0/3。
馬英九 〈市長序〉,《美術館2005年報》,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頁4。
馬凱照 〈現代藝術之概念與界義〉,《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台北市 : 台北市立美術館,1986,頁20-24。
徐文瑞 〈從『我說我聽』到『你聽我說』-當代藝術交流展的文化霸權現象〉,台北:《新朝藝術》第4期,1999/1,pp.46~48。
〈前衛之後,現在怎麼辦?〉,台北:《現代美術》第76期,1998/2,pp.57~62。
〈新新人類之後〉,《歷玖彌新-台灣美術進化觀》,台中:臻品畫廊,1999/8,pp.50~51。
〈時間的面目-台灣當代藝術的兩個世代〉,《面對面-台灣當代藝術》,黃金海岸市立美術館,1999/9,pp.17~22。
〈本土與國際化的衝突─徐文瑞的西遊記〉,《藝論紛紛》,2001,網頁 http://www.ylib.com/classs /topic3 /show2.asp?NO=76376&Object=art&TopNo=31587。
徐蓉蓉 《台北現代美術十年(2)》,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徐國芳 〈博物館定位問題探討: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博物館營運的新思維》,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頁20-34。
梅丁衍 〈台灣現代藝術本土意識的探討〉,台北:《雄獅美術》第249期,1991/11,pp.110~113。
〈台灣現代藝術『主體』的迷思〉,台北:《雄獅美術》第261期,1992/11,pp.16~18。
〈客隨主便-再議台灣美術之主體〉,台北:《藝術家》第252期,1996/5,pp.152~155。
〈本土化vs國際化-文化功能論的意識型態討論〉,台北:《藝術家》第265期,1997/6,pp.354~359。
〈世紀末亞洲對話的開始-兼談台灣當代藝術的國際化〉,高雄:《山藝術》第91期,1997/10,pp.98~102。
康添旺 〈1984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3期,1984/7,頁15。
〈十年過去、十年未來〉,《現代美術》第51期,1993/12,頁10。
張金玉 〈女性藝術在南台灣的一些觀察〉,高雄:《南方藝術》第5期,1995/3,pp.52~54。
張心龍 《台灣中生代藝術家》,台北:皇冠,2001/2。
張振宇 〈台灣新人文主義的觀察〉,《雄獅美術》,第260期,1992年10月,頁16。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務發展〉,《現代美術》,第63期,1995年12月,頁2-4。
〈破除「本土/國際」雙重迷思的魔咒〉,《現代美術》,第65期,1996年4月,頁43-51。
〈館長序〉,《回顧與省思─二二八紀念美展專輯》,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張振明 〈一個博物館教育的實例與啟示-「記藏在石頭裡的鳥-關於布朗庫西作品的遊戲空間」教育展〉,《現代美術》第99期,2001/12,頁33-35。
張至維整理 〈2006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展覽室對話:林志明 × 劉紀蕙Gallery Talk on 2006 Taipei Biennial: Dirty Yoga〉,《現代美術》第130期,2007/2,頁42-49。
張婉真 《論博物館學》,台北:典藏,2005。
〈當代藝術‧展覽‧策展人〉,《歷史文物》第87期,台北:歷史博物館,2000,頁81-89。
張建隆整理 〈從李仲生到異度空間展─談中國現代繪畫的拓展〉,《雄獅美術》第164期,1984/10,pp.78~81。
張譽騰 《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五觀,2003。
〈後現代‧後博物館:當代博物館評論之新走向〉,《博物館學季刊》第10卷第2期,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96,頁3-12。
郭少宗 〈八O年代裝置藝術的前浪與後波〉,《現代美術》第49期,1993/8,pp.18~23。
〈兩極化與候鳥型藝術-再論『台灣製造的西方美術』〉,台北:《雄獅美術》第243期,1991/5,pp.90~92。
郭沖石 〈雕塑改色事件的省思〉,《藝術新聞》,第137期,1987,頁44
郭冠英 〈務實理念,展現文化厚度─專訪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黃才郎〉,《藝術家》第305期,台北:藝術家雜誌社,2000/10,頁176。
郭義復 〈新博物館學的展示觀〉,《博物館學季刊》第15卷第3期,2001,頁3-11。
郭繼生 《台灣視覺文化》,台北:藝術家,1995/5。
〈戰後台灣的文化政治與藝術〉,《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探索》,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頁171-202。
〈台灣藝術『本土』論述的再思考〉,台北:《藝術家》第242期,1995/7,pp.392~397。
郭繼生主編 《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1991。
郭繼生編選《台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台北:藝術家,1995。
許功明 〈當代博物館文化之展示再現與價值建構:從現代性談起〉,《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5,頁401。
許綺玲 〈台灣攝影與『中國』符號初探-在不在:符號在那裡?中國在那裡?〉,台北:《現代藝術》第89期,pp.27~36。
連德誠 〈一個台灣當代藝術家對『後現代的天空下,我們還是西方現代藝術的子民-兼談〈普普在台灣〉展覽的概念』一文的批註〉,台北:《藝術家》第236期,1995/1,pp.282~286。
〈圖像解讀與美術史研究-讀台灣美術史我個人的一些批註〉,高雄:《炎黃藝術》第75期,1996/3,pp.92~93。
〈他/她 1994台北縣美展〉,《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頁91。
莊喆 〈從現代繪畫的多元性談幾個問題〉,《文星》第87期,1964/1,pp.51~52。
〈從現代畫的繪畫性看中國傳統畫〉,《藝術家》第133期,1986,pp.64~67。
《現代美術》編輯群 〈台北雙年展圖覽〉,《現代美術》,第124期,2006/2,頁52-76。
陳水扁 〈台北市美展市長序〉,《台北市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
陳文祥 〈「二二八美展」作為藝術與政治的辨証場域〉,《現代美術》,第77期,1998/4,頁56-58。
陳向明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2002。
陳宏勉 〈虛擬「二二八美展」-走過二二八的藝術家和其意義〉,《現代美術》,第70期,1997年2月,頁4-6。
陳其南 〈全球化後現代情境─今時今日的文化與空間〉,《典藏》,第97期,2000.10
陳英德 〈當代裝置藝術衍生的問題〉,台北:《藝術家》第259期,1996/12,pp.173~175。
陳英偉 〈看台灣當代藝術價值觀〉,台北:《藝術家》第227期,1994/4,pp.368~375。
〈從「一九九六雙年展」中檢視台灣的當代文化情感與現實策略之社會屬性〉,《藝術家》,256期,1996年9月,頁350-354。
〈掌聲之外-不一樣的藝術評論台灣當代藝術〉,台北:《雄獅美術》第294期,1995/8,pp.25~29。
〈從『政治自肥』到『藝術權威』-談今日台灣藝術的評審可能〉,台北:《藝術家》第268期,1997/9,pp.373~376。
陳芳明 〈文史台灣編輯前言〉,《文史台灣1—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頁5-7。
陳欽育 〈博物館理想的展示呈現〉,《博物館學季刊》第15卷第3期,2001,頁26。
陳泰松 〈閒置-裝置廢墟的另一種可能〉,台北:《藝術99》第3期,2000/4,pp.53~58。
〈從「驅動城市二○○○」談策展時代的「再現」體制〉,《藝術家》第305期,2000,頁316-319。
〈主體啟示錄-談當代藝術『混種的方言』策略〉,台北:《典藏今藝術》第102期,2001/3,pp.94~97。
陳愷璜 《當代藝術的不可名狀之境》,台北:1993。
陳瑞文 〈台灣當代藝術的社會意識的新歷史觀〉,台北:《1995文化大展》, 1995/3,pp.5~17。
〈前衛性藝術精神-同現實社會齟齬的取向(上)、(下)〉,台北:《雄獅美術》第251~252期,1992/1~2,pp.112~114,pp.190~193。
〈藝術表現裡的文化批判-從台灣當代的社會性藝術之現實意議論起〉,台北:《現代美術學報》第2期,1999,p.5~28。
國立歷史博物館 《中華民國一九八七現代繪畫新貌》,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87。
曹筱玥 《以精神分析結構學的觀點規劃美術館展示設計介面》,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
陸先銘 〈從雙年展看昂揚的主體性〉,《藝術家》,256期,1996年9月,頁347-350。
陸蓉之 〈台灣牌.一九九○〉,台北:《藝術家》第188期,1991/1,pp.135~14.
《當代美術透視》,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5。
〈台灣當代藝術:本土意識的濫觴〉,高雄:《炎黃藝術》第34期,1992/6, pp.28~33。
〈台灣90’s新觀念族〉,台北:《藝術家》第216期,1993/5,pp.396~399。
〈台北現代美術十年〉,《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pp.129~138。
〈台灣美術新潮-蛻變的年代:1983年~1993年〉,台北:《藝術家》第219期,台北,1993/8,pp.329~337。
〈1994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藝術家》第38卷第9期,台北:藝術家雜誌社,1994。
〈解嚴以後的台灣藝術發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5卷4期,1995/10,pp.62~69。
〈台灣當代藝術的跨世紀展望-東方主義的新世代〉,台北:《藝術家》,1997/1,pp.362~377。
〈女王的新衣穿出-西方文化霸權絕地大反攻的『怕錯』〉,台北:《藝術家》第268期,1997/9,pp.355~358。
〈誰的裝置藝術為誰?〉,台北:《藝術家》第273期,1998/2,pp.358~365。
〈台灣地區當代藝術本土風格語彙的演變〉,台北:《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1999,p.207。
〈台灣當代藝術在權力迷宮裡掙扎的文化認同〉,香港:《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第12期,1999/11,PP.163~168。
〈飛越領空─誰代表誰的雙年展?〉,《藝術家》第321號第54卷第2期,2002/2,頁229。
張建隆整理 〈從李仲生到異度空間展─談中國現代繪畫的拓展〉,《雄獅美術》第164期,1984/10,pp.78~81。
程延平 〈通過東方、五月的足跡重看中國現代繪畫的幾個問題〉,《雄獅美術》第124期,1981,pp.116~123。
黃才郎 〈50年代台灣的文化政策及其時代氛圍〉,《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pp.267~280。
〈美術館的新趨勢〉,《藝術家》第328期,台北:藝術家雜誌社,2002/8,頁132。
〈美術館2004年報-館長序:雙十年華—美的歷程-僅以拾零散記為台北市立美術館歡度雙十年華,回顧、惕勵,也作為願景〉,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4,頁8。
黃英哲 〈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重編(1945-1947)─台灣人「奴化」了嗎?〉
黃光男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發展方向〉,《藝術家》,第137期,1986,頁42-43。
〈我們在圓山旁成長〉,《台北市立美術館五週年簡介》,1988年,頁7-8。
〈台灣現代美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pp.269~287。
〈館長序〉,《1990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頁5。
〈美術品展覽規劃與實施〉,《現代美術》第37期,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頁3。
〈館長序〉,《1992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
〈館長序〉,《台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pp.3~6。
〈台北市立美術館與歷史、文化的發展〉,《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pp.139~178。
〈序〉,《「當代美術館」的角色功能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頁3。
黃光男、賴瑛瑛合著 〈國際展覽台灣經驗:三個成功案例分析〉,《國際博物館管理協會研討會論文集》(“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Taiwan Experience- an analysis of three successful cases”, New Roles and Missions of Museums- INTERCOM 2006 Symposium), ICOM-INTERCOM, 2006, pp.287-294。
黃位政 〈從雙年展的變革談台灣藝術現象〉,《現代美術》,第80期,1998年10月,頁40。
黃茜芳 〈留住普羅大眾的心-從台灣裝置藝術展談起〉,台北:《典藏藝術》第65期,1998/2,pp.203~206。
〈引領風騷-裝置藝術為何躍居90年代台灣藝壇主流〉,台北:《典藏藝術》第67期,1998/4,pp.129~133。
黃朝湖 〈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台北:市立美術館,1986,pp.154~173。
《為中國現代畫壇辯護》,台北:文星,1965。
黃海鳴 〈另一種對傳統的方法〉,《炎黃藝術》第23期,1991/7,pp.8~15。
〈嚴肅的反叛-從福魯克薩斯談台灣的整體藝術〉,台北:《雄獅美術》第247期,1991/9,pp.153~156。
〈1991年前衛藝術圈的觀察〉,台北:《藝術家》第200期,1992/1,pp.251~259。
〈第一屆雙年展的聯想〉,《雄獅美術》,257期,1992年1月,頁90-93。
〈傳統之「延續與斷裂」:美術館首次藝評籌劃之專題展的思考〉,《雄獅美術》第259期,1992,頁45-47。
〈談臺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揭示』或『取消』、『差異及問題』的美術史寫作〉,台北:《藝術家》第221期,1993/10。
〈對美術館推廣現代藝術活動的觀察〉,《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頁75-96。
〈本土意識、文化認同及臺灣當代藝術之脈動〉,《藝術家》第238期,1995/3,pp.227~242。
《台灣當代藝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3,pp.150~152。
〈台灣主體性雙年展只是場「無心大拜拜」?〉,《藝術家》,259期,1996年10月,頁408-417。
〈台灣主體性雙年展只是場空心大鬧劇?〉,台北:《藝術家》第257期,1996/10。
〈『治療』與『享樂』的美學對話〉,台北:《藝術家》第264期,1997/5,pp.258~262。
〈台灣當代藝術家:虛擬.批判.歸復共時交織的三種現象〉,《台灣 台灣/面.目.全.非》,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6,pp.24~26
〈改造藝術環境總動員〉,台北:《藝術家》,1999/1,pp.348~351。
〈『當代藝術』、『城鄉差異之消滅』藝術的生態趨勢,從策展人角度觀察〉,台北:《藝術99》第1期,1999/3,pp.62~67。
〈90’台灣美術狀況〉,《意亂情迷-台灣藝術三線路》,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9/6,pp.16~29。
〈九十年代的台灣新潮美術(1990~1996)〉,香港:《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第12期,1999,pp.107~162。
〈『社區互動』或『藝術社群』的建立-從『台北當代藝術館開館展』談起〉,《輕且重的震憾》,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2001/5,pp.36~45
〈大展間的生產性關係─從「台北美術獎二○○二」談起〉見於《藝術家》第328期,2002,頁450-453。
黃俊傑 〈戰後台灣的社會文化變遷現象與解釋〉,台北:未出版,1992。
黃寶萍 座談會紀錄〈台灣當代藝術的國際空間〉,台北:《藝術家》第279期,1998/8,pp.350~357。
座談會紀錄〈台灣裝置藝術作品的市場在哪裡?〉,台北:《藝術家》第282期,1998/11,pp.288~295。
座談會紀錄〈當藝術遇見政治〉,台北:《藝術家》第281期,1998/10,pp.288~297。
《台灣美術影像閱讀》,台北:藝術,1996/4。
傅嘉琿 〈為當代藝術進行徹底把脈〉,台北:《藝術家》第226期,1994,pp.162~165。
曾芳玲 〈創作意識與時代品味-90年代幾個形式的趨勢〉,《台灣美術與社會脈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0/3,pp.32~35。
曾長生 〈非e不可的台灣數位藝術〉,台北:《新潮藝術》,第25期,2000/10,pp.44~46。
彭懷恩 〈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3。
費大為 〈展覽和展覽策劃〉,《臺灣美術》第42期,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1994,頁31。
楚戈 〈二十年來中國繪畫〉,《人與社會》第1卷第4期,1973/10,pp.36~42。
溫淑姿 〈為台灣美術的未來而努力〉,《藝術家》,第308期,2001.1
楊樹煌 〈後殖民社會的台灣美術現象-『除殖民化』的文化藝術探索〉,台南:《藝術觀點》第1期,1999/1,pp.60~67。
楊金欉 〈市長序〉,《台北市美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4,頁3。
葉文婷 〈藝術家們的大勞作-裝置藝術作品在台灣〉,台北:《光華雜誌》,1994/6,pp.76~85。
葉玉靜 〈後現代文字障-前90年代台灣美術文字生態掃描〉,台北:《雄獅美術》第278期,1994/4,pp.56~62。
〈舊戰爭裡的新和平-從90年代美術論述風潮看台灣當代美術本土化之前景〉,《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台北:雄獅圖書,1994,頁34。
葉玉靜主編 《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年代論戰選舉》,台北:雄獅圖書,1994。
葉啟政主編 《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台北:正中,1992,頁165-166。
葉維廉 《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中國現代畫的誕生》,台北:東大,1987。
廖仁義 〈從現實座標到藝術座標-對國立台灣美術館〈感恩〉觀念裝置的期待〉,台北:《新朝藝術》第17期,2000/2,pp.62~64。
廖新田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美術史-台灣社會的藝術與色情論爭史及其評析(1930~1990)〉,台中:《台灣美術》第45期,1999/7,pp.35~68。
廖敦如 《「學校主導」的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型態之行動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
廖瑾瑗 〈台展東洋畫部與「地方色彩」〉,《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1,頁37-60。
遙亦 〈擴展的版圖或逃逸的陣線-90年代台灣當代裝置藝術〉,台北:《現代美術》第72期,台北,pp.32~47。
劉永仁 〈無情之慾,竭望之域─南條版本的台北雙年展〉,《藝術家》,279期,1998年8月,頁344-348。
劉俐 〈《藝術家》雜誌專訪南條史生─台北雙年展策展體驗〉,《藝術家》,278期,1998年7月,頁308-310。
劉美鈴 〈詮釋與分享─與作品有約:衍生新的美術館經驗〉,《現代美術》第84期,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9,頁33。
劉紀蕙編 《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2001/3。
劉紀蕙 〈文化賤斥與恐怖暴力:台灣九○年代前衛藝術暴力圖像的理論性思考〉,《美術論叢82──台灣當代藝術特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5,頁51-2。
劉婉珍 《博物館就是劇場》,台北:藝術家,2007。
劉國松 《中國現代畫的路》,台北:文星,1965。
劉寶貴 〈館長序〉,《台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年,頁4。
潘台芳 〈聯合消費、分攤付費〉,《現代美術》,第51期,1993年12月,頁4。
漢寶德 〈現代美術館〉,《化外的靈手》,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頁69-79。
《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2000。
〈對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回顧與期待〉,《現代美術雙月刊》第81期,1998/12,頁18。
雄獅美術編輯部 〈籌辦雄獅美術雙年展:迎向「美術館時代」的春天〉,《雄獅美術》,第165期,1984年11月,頁42。
〈第三屆現代美術新展望特別報導〉,《雄獅美術》,第204期,1988,頁162。
鄭水萍 〈台灣戰後雕塑的破與立〉,《雄獅美術》第273、274、275期,1993/11、1993/12、1994/1。
鄭乃銘 《裝置的藝術》,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7/10/30。
〈是誰在裝置阿波羅?〉,台北:《藝術家》第232期,1994/9,pp.215~217。
〈潛藏於後現代中的古韻-范姜明道的藝術〉,台北:《藝術家》第198期,1991/11,pp.312~313。
〈鳥瞰90年代現代藝術脈絡〉,高雄:《炎黃藝術》第61期,1994/9,pp.91~94。
鄭涵云 〈策展理念對作品詮釋的影響─由「千濤拍岸」展與北美館「典藏常設展」引發的思考〉,《藝術家》第317期,2001,頁286-289。
鄭慧華 〈『桃花舞春風』讚頌台灣式的溫暖俗麗〉,台北:《Cans藝術新聞》第期,1999/9,p.89。
〈從1997年三個展覽談起-台灣裝置藝術展:嘉義、盆邊主人:新莊、河流:北縣〉,台北:《Cans藝術新聞》第9期,1998/4,pp.84~87。
〈鹿港『歷史之心』-談台灣當代創作與展出環境的對話關係〉,台北:《Cans藝術新聞》第20期,1999/4,p.135。
鄭慧華口述,簡子傑訪談 〈雙年展的制度〉,《愛咪囈語隨便記》,2004,網頁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003430.html《典藏雜誌》。
錢則貞 〈由一九八九年惠特尼雙年展談紐約與台北的現代藝術〉,《現代美術》第26期,1989/9,頁58-61。
蔣勳 〈回歸本土-七O年代台灣美術大展〉,《台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pp.32~37。
蔣復璁,〈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品的商榷〉,《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1期,1984年1月,頁35。
蔡文婷 〈藝術家們的大勞作-裝置藝術作品在台灣〉,台北:《光華雜誌》1994/6,pp.76~85。
蔡靜芬 〈談美術館之「申請展」〉,《現代美術》第51期,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12,頁114-116。
賴瑛瑛 〈近距觀照-台灣當代藝術〉,《近距觀照-台灣當代藝術》,溫哥華:史考特藝廊,2000/8,pp.11~14。。
謝里法 《台灣新藝術測候部隊點名錄》,台北:藝術家,1995。
〈美術館.美術的殿堂與市場:為市美館新館長就任而寫〉,《現代美術》,第69期,1996/12,頁2。
《探索台灣美術的歷史視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2。
〈從台灣美術之道聽塗說中建立的故事性小檔案探索畫家個別關係所串聯起來的時代脈絡〉,《藝術家》,第308期,2001.1《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1977。
〈沙龍、畫會、畫廊、美術館-試評五十年來台灣西洋繪畫發展的四個過程〉,《雄獅美術》,第140期,1982,頁36-49。
謝佩霓 〈台灣現代藝術發展的縮影〉,台北:《台灣藝術家聯展畫冊》,1998。
〈裝置藝術廿世紀末的鐵達尼號?-試問裝置藝術何去何從〉,台北:《典藏藝術》第67期,1998/4,pp.134~139。
謝東山 〈裝置藝術與台灣前衛藝術的世俗化〉,台南:《藝術觀點》第10期,2001/4,pp.80~84。
〈陣痛開始:中國美術現代化的最新報告—談“前衛、裝置、空間特展”〉,《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8期,1985,頁73。
《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5。
《殖民與獨立之地: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5。
〈台灣當代藝術的創作意識〉,《台灣今日藝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5,pp.185~188。
〈台灣當代藝術的創作意識〉《Taiwan: Kunst Heute(台灣:今日藝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pp.185~188。
〈建構自主的台灣美術〉,台北:《現代美術》第64期,1996/2,pp.8~16。〈從威尼斯雙年展談台灣藝術的未來〉,台北:《雄獅美術》第239期, 1995/7。
〈國際化倫理與台灣前衛藝術〉,台南:《藝術觀點》第12期,2001/10,pp.4~7。
〈期待藝評的來臨-談台灣藝術論述的現代化〉,高雄:《炎黃藝術》第74期,1996/1&2。
〈台灣藝術的本土化與主體性〉,台北:《藝術家》第254期,1996/7,pp.247~266。
〈誰在製造台灣美術史?-也談台灣美術史的研究方法論〉,高雄:《炎黃藝術》第77期,1996/5,pp.84~86。
〈記憶青空裡的神祇形象〉,高雄:《山藝術》第93期,1997/12,pp.78~79。
〈台灣藝評的文化認同〉,台北:《藝術家》第271期,1997/12,pp.315~318。
〈台灣美術共和國〉,台南:《藝術觀點》第4期,1999/10,pp.74~79
謝東山編 《台灣當代藝術》,台灣:藝術家,2002/8。
簡慧蓉 〈舶來文藝〉,《人間》第37期,1988/11,pp.66~72。
鍾明德 《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出版社,1989。
鍾明德 《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台北文化》,台北:書林出版社,1996/7。
蕭勤 〈「新展望」展評審後感〉,《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6,頁13-14。
蕭瓊瑞 〈南台灣現代藝術的奮起-一個台灣歷史過渡時期的現象〉,《台灣當代藝術》,澳洲雪梨當代美術館,1995/3,p.165~166。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1991。
〈90年代的台灣美術史研究〉,高雄:《炎黃藝術》第61期,1994/9,pp.85~90。
〈台灣新美術運動中的『本土認知』〉,台北:《藝術家》第242期,1995/7,pp.365~377。
〈90年代台灣前期造型藝術生態鳥瞰(上)(下)〉,高雄:《南方藝術》14期,1995/11&12,pp.91~104。
〈台灣現代繪畫運動中的兩種風格〉,台北:《藝術家》第269期,1997/10,pp.348~351。
《觀看與思維─台灣美術史研究論集》,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5。
〈觀看與思維之道-回顧台灣近二十年來關於藝術批評的討論與拾實施和對『1991年台灣藝評報告』中幾種藝評類型的再思考〉,高雄:《炎黃藝術》第39期,1992/11,pp.21~31。
〈『現代水墨畫』在戰後台灣的生成、開展與反省〉,台中:《台灣美術》第24期,1994/4,pp.26~33。
〈『台灣人形象』的自我形塑-百年來的台灣美術家眼中的台灣人〉,高雄:《炎黃藝術》第72期,1995/12,pp.66~76。
〈從激情批判到沉思積澱-台灣當代藝術的世紀末風情(1988~1999)〉,《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高雄: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1999/10,pp.26~34。
龍應台 《東歪西倒.三年有成:台北文化一千天》,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2。
顏娟英 〈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藝術家》第168、169期,1988。
《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美術,1998。
〈官方美術文化空間的比較──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4),2002,頁660。
韓秀蓉 〈記「國際水墨畫特展」〉,《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6期,1985/4,頁56-57。
羅智成 〈1996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雙年展,第III「市民美學」〉,《台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蘇瑞屏 〈發刊詞〉,《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1期,1984年1月,頁5。
〈序文〉,《一九八四中華民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4,頁3。
〈序〉,《前衛‧裝置‧空間》,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85,頁1。
《現代美術館之管理與經營》,台北市:著者,1986。
蘇守政 〈從『錄影藝術』的脈絡省視台灣的錄影藝術〉,台北:《雄獅美術》第30 1期,1996/3,pp.15~18。
蘇新田 〈政治恐怖陰影中生存的台灣人: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白色恐怖〉,《台灣畫》第15期,1995/2,pp.28~45。
〈戰後初期台灣畫會活動(1945-1995)〉,《台灣畫》第15期,1995/2,pp.46~79。
藝術家編輯群 〈冷光〉,台北:《藝術家》,2000/10,p.138。
〈議題放大鏡:2004之最〉,《藝術家》第356期,2005,頁182-187。
〈策展人在台灣〉,《藝術家》第369期,2006,頁156-161。
〈21世紀的藝術策畫〉,《藝術家》第374期,2006,頁208-213。
嚴月妝整理 〈訪高而潘建築師談台北市立美術館的設計〉,《建築師》,1978年5月,頁6-11。
顧世勇 《土的詮釋:台灣現代陶藝六人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
〈從『裝置風暴』的概念談賽尚及台灣美術〉,台北:《現代美術》第88期,2000/2,p.16。
〈台灣符號林的間離性格〉,台北:《雄獅美術》第258期,1992/8,pp.43~49。
〈記憶永遠成為有意識的〉,台北:《雄獅美術》第259期,1992/9,pp.55。
〈在亞熱帶環境做植物性思考-某種本土藝術現象〉,台北:《藝術貴族》第41期,1993/5,pp.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