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鄧麗華
論文名稱: 從曾鯨肖像畫看晚明文人個人形象的建立
指導教授: 王正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曾鯨晚明文人個人形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67下載:1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目前中國藝術史的研究學者已經注意到,中國肖像畫在晚明時期無論在量或質上均有重大的發展,而檢視現存作品與文獻記載,無論就畫史評價、作品數量、社會地位,以及對後世的影響等方面來看,曾鯨都稱得上是晚明最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肖像畫家。目前,針對曾鯨肖像畫的研究,其研究重心大都停留在曾鯨的生平簡介與作品風格分析,因為篇幅有限,其論述往往難以深入或難有突破。曾鯨之所以能夠出類拔萃,其技藝高妙自然不在話下。而與其他畫像比較,曾鯨的肖像畫作品究竟如何精妙?有何特殊之處?存世的曾鯨肖像畫皆以文人身分呈現,其中傳達出晚明文人的何種形象?曾鯨又為何能博得當時名士的特別青睞?在晚明的特殊時代脈絡中,曾鯨的肖像畫又扮演什麼樣的社會功能?這些問題都有待解答,也是我的論文試圖解決的問題。
    論文的主要內容如下: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是曾鯨肖像畫之風格分析,肖像畫既在描寫特定人物,最能代表個人特有樣貌的面部五官,自然是肖像畫描繪的首要重點,因此臉部描繪往往是一張肖像畫的風格特徵的所在,故以曾鯨肖像畫的臉部描繪作為其風格分析的切入點。第二節的部分,將把目光擴及曾鯨畫像的整張畫面,就個別作品配合像主的傳記資料逐一觀察曾鯨畫像的表現,察看曾鯨如何根據個人的差異繪製出不同的肖像畫。之後再根據畫論、畫史,以及文人詩文的記錄,試圖回溯當年曾鯨寫像的情況。第三章是曾鯨肖像畫中的文人形象,本章進入晚明的時代脈絡,企圖理解對晚明的觀者而言,曾鯨以文人身分呈現的肖像畫除了個人面貌的描繪之外,還呈現出什麼樣的形象?這些形象如何透過畫面而傳達?在形象傳達的過程中,曾鯨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以及這樣的形象又表露出像主的何種心態?分別從人像姿態、物品品味、身分等三方面加以論述。第四章結論:晚明小像的使用。本章擬以畫上題贊為討論對象,試著說明小像在晚明社會的使用,並分析其中像主與題贊者之間的人際關係。最後,就曾鯨肖像畫的畫面內容、畫上的像主自題和他人題贊等等整體觀之,說明一張肖像畫與其中像主個人形象的建立關係若何。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從曾鯨的時代地位談起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 7 第二章 曾鯨肖像畫之風格分析 8 第一節 曾鯨肖像畫的臉部描繪及其風格來源 8 第二節 曾鯨肖像畫的表現與繪製 20 第三章 曾鯨肖像畫中的文人形象 34 第一節 姿態 34 第二節 物品品味 44 第三節 身分 51 第四章 結論:晚明小像的使用 56 第一節 畫像題贊與其中的人際關係 56 第二節 小像與像主個人形象的建立 62 參考書目 64 圖版目錄 75

    一、 圖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圖像選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1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海外遺珍》繪畫(一)、(二)、(三),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1988、1990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宋代書畫冊頁名品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故宮書畫菁華特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中國歷代繪畫:故宮博物院藏畫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
    梁白泉編,《南京博物院藏肖像畫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香港:大業公司,1993年。
    《明清人物肖像畫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
    單國強,《中國美術圖典‧肖像畫》,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台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浙江省博物館、廣東美術館編,《浙江省博物館藏書畫精品選》,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
    廣東省博物館編,《廣東省博物館藏畫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東洋美術》,東京:朝日新聞社,1967年。
    Thomas Lawton, Chinese Figure Painting,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73.
    Masterpieces of Song and Yuan Paintings From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assachusetts, 1996.
    Wen C. Fong, Beyond Representation: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8th _14th, N. 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2.
    Wen C. Fong and James C. Y. Watt, Possessing the Post: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N. 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6.

    二、 史料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70年。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郭若虛,《圖畫見聞誌》,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陳造,《江湖長翁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6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宣和畫譜》,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鄧椿,《畫際》,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劉道醇,《聖朝名畫評》,收於《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黃休復,《茅亭客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黃休復,《益州名畫錄》,收於《中國美術論著叢刊》,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
    蘇軾,《東坡題跋》,收於《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王繹,〈寫像秘訣〉,收於于安瀾編,《畫論叢刊》,下冊,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4年。
    佚名,《元代畫塑記》,收於《中國美術論著叢刊》,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
    夏文彥,《圖繪寶鑑》,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藍瑛、謝彬,《圖繪寶鑑續纂》,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姜紹書,《無聲詩史》,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徐沁,《明畫錄》,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張庚,《國朝畫徵錄》,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魚翼,《海虞畫苑略》,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陶元藻,《越畫見聞》,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周亮工,《讀畫錄》,收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周亮工,《書影》,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蔣驥,《傳神祕要》,收於于安瀾編,《畫論叢刊》,下冊,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4年。
    沈宗騫,《芥舟畫學編》,收於《中國書畫全書》,第10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胡敬,《胡氏書畫考三種》,台北:漢華文化事業,1971年。
    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祝穆,《古今事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許有壬,《至正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1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董其昌,《容臺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8年。
    陳繼儒,《白石樵真稿》,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李日華,《恬致堂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1年。
    焦竑,《焦氏澹園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鍾惺,《隱秀軒詩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倪元璐,《鴻寶應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年。
    葛一龍,《葛震甫詩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婁堅,《古學緒言》,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5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李流芳,《檀園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5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顧起元,《遯園漫稿》,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0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謝肇淛,《五雜俎》,台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
    張岱著,陳萬益導讀,《陶庵夢憶》,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沈季友編,《檇李詩繫》,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5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鄭方坤,《全閔詩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6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汪砢玉,《西子湖拾翠餘談》,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23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王國安等修,黃宗羲等纂,《浙江通志》,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本,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善本書室。
    張園真,《烏青文獻》,清康熙間春草堂刊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
    吳慶坻,《蕉廊脞錄》,收於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1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陸心源,《穰梨館過眼錄》,台北:學海出版社,1975年。
    葉夢珠著,來新夏點校,《閱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笑笑生著,劉本棟校訂,《金瓶梅》,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王圻、王思義,《三才圖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文震亨著,陳植校著,《長物志》,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
    高濂著,趙立勛校著,《遵生八牋校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
    道盛說,大成、大奇等編,《天界覺浪盛禪師語錄十二卷》,收於《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道忞說,真樸編,《天童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六卷》,收於《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6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王寶仁輯,《婁水文徵》,道光十二年閒有餘齋刊本,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善本書室。
    朱彝尊,《明詩綜》,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0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張其淦,《明代千遺民詩詠》,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第66、67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佩文齋書畫譜》,台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
    鄒漪,《啟禎野乘》,收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第127冊,台北:明文書局,1991年。
    趙弘恩等監修,黃之雋等編纂,《江南通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7-12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孫奇逢,《中州人物考》,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7年。
    馮治堂,《國朝劃識》,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8年。

    三、 近人研究
    (一)中文資料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王耀庭,〈談趙孟頫畫蘇軾像〉,《故宮文物月刊》,8卷1期(總85期),1990年。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石守謙,〈由奇趣到復古--十七世紀金陵繪畫的一個切面〉,《故宮學術季刊》,第15卷第4期,1998年。
    石人,〈中國人物畫與思想之史的研究〉,《突進》,7期(1932年3月)。
    向達,〈明清之際中國美術所受西洋之影響〉,《東方雜誌》,第27卷第1期,1930年。
    成怡夏,〈從晚明城市文化看陳洪綬畫中的隱逸人物--以《隱居十六觀圖》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余輝,〈十七、十八世紀的市民肖像畫〉,《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3期(總第95期)。
    余輝,《畫史解疑》,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李松,〈中國人物畫發展中的幾個問題〉,《中國畫》,1期(1981年6月)。
    李國安,〈明末肖像畫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李霖燦,〈故宮博物院的圖像畫〉,《故宮季刊》,第5卷第1期,1970年。
    李霖燦,《中國名畫研究》,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
    巫鴻,〈漢明、魏文的禮制改革與漢代畫像藝術之盛衰〉,《九州學刊》,3卷2期,1986年6月。
    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10卷3期,1999年9月。
    尚自珍,〈歷代帝王圖〉,《明報》,17卷10期(總202期),1982年。
    尚自珍,〈再說《歷代帝王圖》〉,《明報》,17卷12期(總204期),1982年。
    金維諾,〈《步輦圖》與《凌煙閣功臣圖》〉,《文物》,1962年。
    金維諾,〈從楚墓帛畫看早期肖像畫的發展〉,《美術》,1977年5月。
    金維諾,〈《宮中圖》與《五老圖》〉,《美術研究》,1983:3,1983年8月。
    林志明,〈藝術家/工匠區別與中西藝評旨趣〉,《當代》,第117、118期,1996年。
    林同華,〈「以形寫神」與「傳神寫照」的樸素藝術辯證法--論顧愷之的繪畫美學思想〉,《徐州師範學院學報》,41期(1985年1月)。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0卷3期,1999年9月。
    近藤秀實,〈曾鯨與黃檗畫像--中日繪畫交流之一端〉,《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5期。
    周積寅,《曾鯨的肖像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洪安全,〈中國歷代帝王的相貌〉,《故宮文物月刊》,第1卷第2期,1983年。
    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
    徐建融,《明代書畫鑑定與藝術市場》,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宋偉航等初譯,《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李佩樺等初譯,《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夏春梅等初譯,《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1368-1580)》,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王嘉驥譯,《山外山:晚明繪畫(1570-1644)》,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梅韻秋,〈曾鯨《柳敬亭小像軸》〉,未刊稿。
    黃湧泉,〈試論曾鯨與嘉興〉,《上海博物館集刊》,第5期,1990年。
    鈴木敬著,魏美月譯,《中國繪畫史》(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年。
    楊新,〈曾鯨和明代肖像畫〉,《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年第3期
    張啟亞,〈寫真藝術的瑰寶--《明人肖像》及《勝朝松江邦彥畫像》欣賞〉,收於《南京博物院藏寶錄》,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舒陵,〈介紹幾幅明人畫像〉,《藝苑掇英》,第18期,1982年。
    許忠陵,〈略談禹之鼎的畫風〉,《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
    胡藝,〈禹之鼎年譜〉,《朵雲》,第3期,1984年。
    殷杰,〈丁皋的「以神取形」論〉,《朵雲》,1988年第2期(總第17期)。
    陳學霖,〈「真武神、永樂像」傳說溯源〉,《故宮學術季刊》,第12卷第3期,1995年。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單國強,〈元以前肖像畫概述〉,《藝苑掇英》,27期(1986)。
    單國強,〈試論古代肖像畫性質〉,《故宮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4期。
    單國強,〈肖像畫類型爭議〉,《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4期。
    單國強,〈禹之鼎〉,《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列084,1996年。
    張啟亞,〈中國的肖像畫〉,收於梁白泉編,《南京博物院藏肖像畫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香港:大業公司,1993年。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鑑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秦嶺雲,《民間畫工史料》,北京: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8年。
    馬鴻增,〈「傳神論」新探〉,《中國畫研究》,3期,1983年5月。
    陳衡恪,〈中國人物畫之變遷〉,《東方雜誌》,18卷17期,1921年9月。
    蔡申之,〈中國畫之傳神術〉,《中和》,1卷1期,1940年1月。
    徐建融,〈傳統人物畫得失觀〉,《朵雲》,17期,1988年。
    馮遠,〈中國古典人物畫中的造型程式化概念化問題〉,《朵雲》,17期(1988年2月)。
    鄭為,〈中國早期畫論與人物畫的發展〉,《朵雲》,1期(1981年7月)。
    陳綬祥,〈略論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神論」發展的幾個階段〉,《中國畫研究》,3期(1983年3月)。
    溫肇桐,〈顧愷之「以形寫神」論的思想淵源和藝術實踐〉,《中國畫研究》3期(1983年5月)。
    童書業,〈論漢代人像畫技術〉,《文物周刊》,7期,1946年。
    童書業,〈論六朝人像畫技術〉,《文物周刊》,16期,1957年。
    張薔,〈兩宋人物畫管窺〉,《美術史論》,叢刊2期(1982年)。
    袁烈洲,《中國歷代人物畫選》,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年。
    楊暘,〈李士達的繪畫藝術--兼論晚明人物畫的世俗化與怪異傾向〉,《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3期。
    郭繼生編,《美感與造形》,收於《中國文化新論》(藝術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台北:台灣食貨出版社,1994年。
    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裝史》,北京:中國旅由出版社,1995年。
    朵雲編輯部編,《清初四王畫派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
    《中國畫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劉巧楣,〈晚明蘇州繪畫中的詩畫關係〉,《藝術學》,第6期,1991年。
    劉芳如,〈論兩宋人物畫的形質之變〉,《故宮文物月刊》,14卷1期;14卷2期。
    劉道廣,〈曾鯨的肖像畫技術分析〉,《美術研究》,1984年第2期。
    劉道廣,《中國傳統肖像畫》,台北:漢聲雜誌,1994年。
    劉曦林,〈寫心、傳神、寫心--肖像藝術散論〉,《美術研究》,1979年第4期。
    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
    聶崇正,〈曾鯨〉,《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列086,1996年。
    聶崇正,〈張琦及其《圓信法師像》軸〉,《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5期。
    聶崇正,〈清代肖像畫家禹之鼎〉,《名家翰墨》,第3號,1990年。
    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著,陳瑞林譯,《東西方美術的交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
    饒宗頤,《畫 --國畫史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
    龔鵬程,《晚明思潮》,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
    Susan B. Kaiser, 李宏偉譯,《服裝社會心理學》,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

    (二)日文資料
    鈴木敬,《中國繪畫史》中之二(元),東京:吉川弘文館,1988年。
    鈴木敬,《中國繪畫史》下(明),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年。
    長廣敏雄,〈漢代肖像畫精神史的背景〉,《東方學報(京都)》,第36期,1965年。
    井手誠之輔,〈中峰明本自贊像〉,《美術研究》,第343期,1989年。
    井手誠之輔,〈萬歲寺見心來復像〉,《美術史》,第35卷第1期,1986年。
    板倉聖哲,〈馬遠「西園雅集圖卷」(•美術館)史的地位-虛構「西園雅集」繪畫化-〉,《美術史論叢》,第16號,1999年。
    板倉聖哲,〈張雨題「倪瓚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諸問題〉,《美術史論叢》,第17號,2001年。
    小川裕充,〈北宋時代神御殿宋太祖‧仁宗坐像--東世界的普遍性〉,《國華》,第1255號,2000年。
    海老根聰郎,〈奉和蕭氏--傳神一家〉,《國華》,第1255號,2000年。
    海老根聰郎,〈王繹‧倪瓚筆 楊竹西小像圖卷〉,《國華》,第1255號,2000年。
    伊藤大輔,〈元人名賢四像圖卷〉,《國華》,第1255號,2000年。
    岸本美緒,〈名刺效用--明清時代士大夫交際〉,收於木村靖二、上田信編,《人人地域史》,東京:山川出版社株式會社,1997年。
    岸本美緒,〈明清時代身分感覺〉,收於森正夫他編,《明清時代史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7年。

    (三)英文資料
    Barnhart, Richard. Painters of the Great Ming, Dallas: The Dallas Museum of Art, 1993.
    Clunas, Craig.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1.
    Clunas, Craig.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7.
    Cahill, James. The Painter’s Practice: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N. 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Franke, Herbert. “Two Yüan Treatises on the Technique of Portrait Painting,” Oriental Art, vol. 3, no. 1, 1950.
    Fong, Wen. Beyond Representation: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8th-14th Century,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2.
    Laing, Ellen Johnston. “Neo-taoism and the ‘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ve’ in Chinese Painting,” Artibus Asiae, vol. 36, no.1and 2, 1974.
    Matte Siggstedt. “Forms of Fat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l Portraiture, Especially Ancestral Portraits, and Physiognomy (xiangshu) in China, ” in 《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中國藝術文物討論會論文集》(書畫),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2年。
    Spiro, Audrey. Contemplating the Ancients: Aesthetic and Social Issues in Early Chinese Portraiture, Berkeley and Los Angel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Vinograd, Richard. Boundaries of the Self: Chinese Portraits, 1600-19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Wang, Cheng-hua. “Material Culture and Emperorship: The Shaping of Imperial Roles at the Court of Xuanzong (r.1426-35)”, Ph. D. diss., Yale University, 1998.
    Wu, Hung. 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