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濤
Chang, Tao
論文名稱: 亞細亞主義與殖民地臺灣:日、臺人之思考與行動
Pan-Asianism and Taiwan under Colonial Rule: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of Japanese and Taiwanese
指導教授: 吳文星
Wu, Wen-Hsing
口試委員: 吳文星
Wu, Wen-Hsing
何義麟
Ho, I-Lin
張修愼
Chang, Hsiu-Shen
口試日期: 2024/06/0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8
中文關鍵詞: 亞細亞主義「內臺融和」中日親善南進臺灣大亞細亞協會戰時宣傳及動員臺灣人意識
英文關鍵詞: Pan-Asianism, "Japanese-Taiwanese Harmony”, Sino-Japanese Friendship, Southern Expansion, Greater Asia Association of Taiwan, Wartime Mobilization and Propaganda,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03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亞細亞主義是一種主張亞洲內部應團結以與外界對抗、競爭的思想。本文旨在考察亞細亞主義影響下,臺灣總督府、在臺軍部、在臺日人、臺灣人知識分子、「御用紳士」等群體的思想與行動,解明亞細亞主義在日治時期臺灣的發展,以及與殖民統治的複雜關係。
    由於臺灣身處中國、日本間的特殊地位,日本統治伊始,殖民者、被殖民者已對亞細亞主義與臺灣統治的關係提出意見。1920年代,亞細亞主義議論在日本國內流行,臺灣亦受此潮流影響。在臺日人、臺人知識分子、「御用紳士」紛紛基於各自的政治理想,提出不同樣貌的亞細亞主義,甚至付諸於行動。
    1930年代,九一八事變後,以松井石根(1878-1948)的思想為代表、具強烈日本中心性質的「大亞細亞主義」興起,對外主張以「皇道宣布」達成亞洲民族的團結、復興,對內亦主張以「皇道」達成「內臺融和」,兩者一體兩面。面對大亞細亞主義潮流,臺灣輿論界呈現日、臺分裂的情形,雙方分裂亦反映在行動上。
    為促成對外的「皇道宣布」,臺灣大亞細亞協會於1934年成立,然而因總督府、軍部、臺灣人各自抱有不同態度,具體南進工作只能仰賴軍部等積極派推動;為促成對內的「內臺融和」,軍部與右翼日人結合攻擊臺人知識分子,臺人知識分子則在總督府支持下組成東亞共榮協會對抗,直到1936年「祖國事件」後總督府接納軍部意見,開始打擊臺灣人的社會運動。在此背景下,謝龍闊(c.a.1895-1940)主導的大同促進會,主張依循大亞細亞主義,在日本勢力下追尋個人成就,提供了臺灣人一條另類的出路。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總督府立場與軍部一致,對內展開大亞細亞主義宣傳協助皇民化及戰爭動員,對外使臺灣大亞細亞協會開始具體南進工作,兩者皆隨著戰爭持續而逐漸加強。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總督府眼中,臺灣將成為「大東亞的中心」,實現大亞細亞主義的對內、對外意義。不過,儘管臺灣人表面呼應日本的戰爭理念,實際上仍能在大亞細亞主義中維持自身理想。最後,本文認為臺灣人透過對亞細亞主義的思考與行動,解決其夾在中日之間的尷尬處境,更引導其發展出某種獨特的「臺灣人意識」。

    Pan-Asianism is an idea that aims to unite Asian nations in order to repel or compete with “Othe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of various actors,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General of Taiwan, the military authorities, Japanese immigrants,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nd pro-colonial government gent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an-Asianism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of Taiwan. Through this examination, this study hopes to elucidate the development of Pan-Asianism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of Taiwan, an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n-Asianism and colonial rule.
    Due to Taiwan’s unique position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Japan’s rule, colonizers and colonized alike had expressed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Asianism and Japan’s rule. With the widespread of Pan-Asianist discourse in 1920s, Japanese immigrants,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nd pro-colonial government gentry all commented on the idea based on their own political visions, and even put it into actions.
    After the Manchurian incident of 1931, Japan-centered “Greater Asianism (Dai Ajiashugi)” soon began to dominate the discussion of Pan-Asianism. As seen in the thoughts of Matsui Iwane (1878-1948), Greater Asianism aimed to achieve Asian Unity externally with the spread of the “Imperial Way (Kōdō)”, and to achieve “Japanese-Taiwanese Harmony (Naitai Yūwa)” internally under the “Imperial Way”. Facing the rise of Greater Asianism, discussions in Taiwanese newspapers showed a clear division between Taiwanese and Japanese, which was also reflected in their actions.
    In 1934, the “Greater Asia Association of Taiwan (Taiwan Dai Ajia Kyōkai)” was founded to promote the “Imperial Way” externall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from Government-General, the military authorities, and Taiwanese, more concrete “southern expansion” maneuvers could only be carried out by military officers and their supporters. Meanwhile, the military authorities combined with right-wing Japanese began to attack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o achieve “Japanese-Taiwanese Harmony” internally.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ith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General formed the “East Asia Co-Prosperity Association (Tōa Kyōē Kyōkai)” to mitigate attacks, until Government-General sided with the military authorities and suppressed existing Taiwanese social movements in 1936.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Hsieh Lung Kuo’s (c.a.1895-1940) “Datong Promotion Association (Daidō Sokushin Kai)” claimed that Taiwanese should follow Greater Asianism and Japan’s expansion to seek their personal success, thus giving Taiwanese an alternative way out.
    With the outbreak of Sino-Japanese War in 1937,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overnment-General and the military authorities had mostly settled. Government-General launched Greater Asianist propaganda programs to assist the Japanization (Kōminka) movement and wartime mobilization internally, and utilized the Greater Asia Association of Taiwan to help Japan’s“southern expansion.” As the war went on, wartime propaganda and mobilization intensified, and the Government-General believed that Taiwan would achieve Greater Asianism’s external and internal goals and become “the center of Greater East Asia” after the Pacific War broke out. Needless to say, the reality was more complicated, and Taiwanese still maintained their own visions under Japan’s Greater Asianism. In the end,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aiwanese of various backgrounds each found their own ways to embrace/reconcile with Pan-Asianism, which not only resolved their dilemmatic position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but also helped them to develop their own identit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亞細亞主義在日本國內之浮現與發展 19 第一節 亞細亞主義之起源 19 第二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與亞細亞主義 22 第三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之亞細亞主義 25 第四節 全亞細亞協會與全亞細亞民族會議 28 第五節 小結 34 第三章 亞細亞主義與1920年代之臺灣社會 36 第一節 日治初期臺、日人之亞細亞主義 36 第二節 1920年代在臺日人之亞細亞主義觀 44 第三節 1920年代臺灣人之亞細亞主義觀 60 第四節 小結 88 第四章 九一八事變後大亞細亞主義與日、臺人之思考 90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國內之大亞細亞主義潮流 90 第二節 1930年代臺灣報刊界之構成 101 第三節 大亞細亞主義與在臺日人輿論 110 第四節 大亞細亞主義與臺灣人之反應 119 第五節 小結 130 第五章 大亞細亞主義與南進:以臺灣大亞細亞協會為中心 133 第一節 臺灣大亞細亞協會成立之背景 133 第二節 閩變前後臺灣軍、臺灣總督府、臺灣人之活動 143 第三節 臺灣大亞細亞協會與其成員之活動 156 第四節 小結 180 第六章 大亞細亞主義與「內臺融和」:右翼團體與臺灣人之行動 182 第一節 民族問題與在臺日人右翼團體之興起 182 第二節 東亞共榮協會與臺灣人之日臺融和理想 191 第三節 謝龍闊與大同促進會「灰色」之道 219 第四節 小結 228 第七章 大亞細亞主義與戰爭時期之臺灣 230 第一節 中日戰爭爆發與總督府之因應 230 第二節 戰爭時期大亞細亞主義宣傳與動員 237 第三節 戰爭下之眾生相 255 第四節 小結 269 第八章 結論 270 附錄一 大亞細亞協會臺灣支部評議員身分簡表 275 附錄二 臺灣大亞細亞協會之活動(1934-1936) 279 參考書目 283

    中日文之部
    一、檔案、文物
    《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相關史料》,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六然居典藏史料》,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檔案》,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行政文書》,国立公文書館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檔案》,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典藏文物》,國立臺灣文學館
    《官報》,国立国会図書館
    《法務部調查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後藤新平文書》,近現代史料データベース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國家安全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楊雲萍文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葉榮鐘典藏》,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銀行所藏日治時期文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
    《戴笠史料》,國史館
    二、一般史料
    大日本生産黨編纂委員會,《大日本生産黨十年史》,東京:大日本生産黨,1941。
    大亞細亞協會,《大亞細亞協會年報》,東京:大亞細亞協會,1934。
    大亞細亞協會,《大亞細亞協會年報》,東京:大亞細亞協會,1940。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
    山本昌彥編,《躍進臺灣の現勢》,東京:改造日本社,1935。
    山縣初男,《中國》,東京:三原朝雄,1967。
    內閣情報部,《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概要(第一輯)》,東京:內閣情報部,1938。
    文部省思想局,《日本改造運動》上,東京:文部省學生部,1934。
    文部省思想局,《日本改造運動》下,東京:文部省學生部,1934。
    日本武学研究所,《佐藤信淵武学集》上,東京:岩波書店,1942。
    日本電報通信社,《新聞総覧》(1911年版),東京:日本電報通信社,1911。
    日本電報通信社,《新聞総覧》(1913年版),東京:日本電報通信社,1913。
    日本電報通信社,《新聞総覧》(1922年版),東京:日本電報通信社,1922。
    片岡仁泉,《近代土佐人》,高知:土陽週報社,1914。
    臺灣銀行調査課,《支那及南洋貿易要覧》,臺北:臺灣銀行調査課,1920。
    司法省刑事局,《思想研究資料》27,東京:司法省刑事局,1933年4月。
    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 昭和期II第1部第2卷(昭和八年對中國關係)》,東京:外務省,1998。
    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文書 昭和期II第1部第3卷(昭和九年對中國關係)》,東京:外務省,2000。
    本山文平,《夢の九十年》,東京:主婦の友出版,1978。
    田中一二,《臺灣の新人舊人》,臺北:臺灣通訊社,1928。
    田中一二,《臺灣讀本》,臺北:大日本國防青年會,1933。
    田辺三郎等編,《愛國運動鬪士列傳》,東京:新光閣,1936。
    田住豊四郎編,《兵庫県代議士候補者人物評》,神戶:県友社,1912。
    田健治郎作、吳文星等編著,《田健治郎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2009。
    伊藤隆,照沼康孝編,《畑俊六日誌》,東京:みすず書房,1983。
    伊藤隆等編,《真崎甚三郎日記》5,東京:山川出版社,1987。
    伊藤滿雄,《臺警人物展望》,臺北:日本警察新聞臺灣支局,1929。
    竹下豐次,《八十八翁の思い出》,東京:學苑社,1974。
    竹內好編集・解說,《アジア主義》,東京:筑摩書房,1963。
    西川如見,《增補華夷通商考》卷三,洛陽:甘節堂,1708。
    吳三連口述,吳豊山撰記,《吳三連回憶錄初稿》,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纂,《吳新榮日記全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2008。
    志賀重昂全集刊行会,《志賀重昂全集》第1巻,東京:志賀重昂全集刊行会,1928。
    李大釗研究會編注,《李大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李承機主編,《六然居存日刊臺灣新民報社說輯錄 1932-3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9。
    李明輝、黃俊傑、黎漢基編,《李春生著作集》第4冊,臺北:南天,2004。
    奈良縣警察部,《國家主義運動の意義》,奈良:奈良縣警察部,1933。
    東亞共榮協會,《東亞共榮協會之精神》,臺中:東亞共榮協會本部,1934。
    林知淵,《政壇浮生錄》,福建:福建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9。
    林進發編,《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2。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註,《灌園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13。
    波多野乾一編,《現代支那之紀錄》1927年7月,燕塵社,1924。
    近衛篤麿日記刊行会,《近衛篤麿日記》第二卷,東京:鹿島研究所出版会,1968。
    帝國秘密探偵社,《大衆人事録 外地・満支・海外篇》,東京:帝国秘密探偵社,1940。
    後藤乾一、松浦正孝編集、解說,《大亞細亞主義》復刻版,東京:龍溪書舎,2008。
    皇政宣揚會,《真の叫》,臺北:皇政宣揚會,1936年。
    原奎一郎編,《原敬日記》第五冊,東京:福村,1981。
    唐澤信夫編,《模擬議會速記錄》,基隆:新高新報社,1931。
    翁佳音編譯,《臺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國父全集》第二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國父全集》第三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國父全集》第五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國務院統計處,《滿洲國年報》,大連:滿洲文化協會,1932。
    張深切,《里程碑》(下),臺北:文經,1998。
    張聖才口述,泓瑩整理,《張聖才口述實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章子惠編,《臺灣時人誌》,臺北:國光,1947。
    陳天來編,《組合沿革史》,臺北:同業組合臺北茶商公會,1938。
    陳逸松,《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
    陳德仁、安井三吉編,《孫文・講演「大アジア主義」資料集》,京都:法律文化社,1989。
    陸軍省,《陸軍現役将校同相当官実役停年名簿 昭和7年9月1日調》,東京:偕行社,1932。
    勞働經濟調査所,《愛國運動現勢 第1輯》,勞働經濟調査所,1935。
    喜入虎太郎,《國家主義運動の理論と現況》,新光閣,1934。
    満洲公論社,《満洲新聞雑誌総覧》(1927年版),大連:満洲公論社,1927年。
    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著,楊永良譯,《辜顯榮傳》,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7。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註,《黃旺成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2023。
    新高新報社,《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
    楊守愚,《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楊逵,《楊逵全集》第九卷,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1。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2004。
    葉盛吉著,許雪姬、王麗蕉主編,《葉盛吉日記》,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7-2019。
    葉榮鐘,《葉榮鐘日記》,臺中:晨星,2000。
    臺中州,《昭和九年臺中州協議會通常會會議錄》,臺中:臺中州,1937。
    臺中州,《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内概況及事務概要》,臺中:臺灣新聞社,1935。
    臺北市敎育社會課,《市民講演集》第十四輯,臺北:新高堂書店,1928。
    臺灣大亞細亞協會,《南支綜合調查報告書》,臺北:臺灣大亞細亞協會,1938。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本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要覽》,臺中:臺灣新聞社,1931。
    臺灣社會問題研究會,《社會》,臺北:臺灣社會問題研究會,1933。
    臺灣社會問題研究會,《破邪顯正》,臺北:臺灣社會問題研究會,1934。
    臺灣南方協會,《臺灣南方協會事業實施狀況報告書》,出版項不明,ca. 1941。
    臺灣新民報社,《臺灣人士鑑 改訂》,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
    臺灣新民報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1934。
    臺灣總督官房情報課,《大東亞戰爭と臺灣》,臺北:臺灣總督官房情報課,1943。
    臺灣總督官房情報課,《南方發展史》,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44。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昭和九年六月臺灣軍特種演習參加誌》,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35。
    臺灣總督府外事部,《支那事變大東亞戰爭ニ伴フ對南方施策狀況》,臺北:臺灣總督府外事部,1943。
    臺灣總督府外事部,《南方共榮圈建設上に於ける臺灣の地位に就て》,臺北:臺灣總督府外事部,1943。
    臺灣總督府外事部,《南支那綜覧》,臺北:南方資料館,1943。
    臺灣總督府情報部,《時局下臺灣の現在と其將來》,臺北:臺灣總督府情報部,1940。
    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1938。
    臺灣總督府,《臺灣揚文會策議》,臺北:臺灣總督府,1901。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第45編(1939),臺北:臺灣總督府,1942。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第47編(1941),臺北:臺灣總督府,1943。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第48編(1942),臺北:臺灣總督府,1944。
    臺灣總督府,《熱帶產業調查會會議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36。
    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臺灣貿易四十年表:自明治二十九年至昭和十年》,臺北: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193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保安課,《福建事變概說》,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保安課,193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
    蓑和藤治郎,《米南文集》,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28。
    蓑和藤治郎,《米南文集續篇》,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36。
    劉捷,《我的懺悔錄》,臺北:九歌,1998。
    蔡培火著,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一)》,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蔡培火著,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三)》,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蔡培火著,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七)》,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謝東漢、吳餘德,《徘徊在兩個祖國》,臺北:謝東漢、吳餘德,2016。
    謝國興等主編;陳進盛、曾齡儀、謝明如譯,《三好德三郎回憶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15。
    豐田英雄編,《臺灣新聞總覽》,臺北: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1936。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三、報章雜誌
    《大公報》(天津,大公報社,1920)
    《大同報》(長春,大同報報館,1933)
    《大阪朝日新聞》(大阪,朝日新聞社,1934)
    《大亞細亞主義》(東京,大亞細亞協會,1933-1937)
    《中華聖教總會樂天報》(香港,三教總學會,1922)
    《天聲報》(天津,天聲報社,1940)
    《太陽》(東京,博文館,1898)
    《民國日報》(上海,民國日報館,1918-1921)
    《申報》(上海,申報館,1915-1937)
    《全臺新報》(臺北,全臺新報社,1936)
    《自立晚報》(臺北,自立晚報社,1985)
    《亞細亞時論》(東京,黒龍會出版部,1920)
    《東亞協會月刊》(北平,東亞協會,1929)
    《東洋》(東京,東洋協會,1922、1935)
    《東洋時報》(東京,東洋協會,1919)
    《社會運動通信》(東京,日本社会運動通信社,1934-1936)
    《社會學徒》(東京,社會學徒社,1935)
    《南洋商報》(新加坡,南洋報社,1930)
    《南日本新報》(臺北,南日本新報社,1932-1936)
    《南瀛新報》(臺北,南瀛新報社,1932-1936)
    《南邦新聞》(臺北,南邦新聞社,1940-1942)
    《南方資料》(東京,日泰學院調査局,1942)
    《思想月報》(東京,司法省刑事局,1937)
    《昭和新報》(臺北,昭和新報社,1928-1937)
    《時代日報》(上海,時代日報社,1934)
    《國民日報》(新加坡,國民日報社,1917-1918)
    《第一教育》(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9)
    《部報》(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1937-1941)
    《朝日新聞》(東京,朝日新聞社,1904-1935)
    《新學叢誌》(臺北,新學研究會,1910)
    《新高新報》(基隆,新高新報社,1931-1938)
    《新臺灣》(臺北,臺灣通信社,1932)
    《實業之臺灣》(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14-1924)
    《實業時代》(東京,實業時代社,1930)
    《臺灣新報》(臺北,臺灣新報社,1896-1898)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1943)
    《臺政新報》(臺北,臺政新報社,1924)
    《臺灣詩薈》(臺北,臺灣詩薈發行所,1924)
    《臺灣實業界》(臺北,臺灣實業界社,1929)
    《臺灣時報》(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17-1940)
    《臺灣青年》(東京,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1921)
    《臺灣》(東京,臺灣雜誌社,1922-1923)
    《臺灣民報》(東京、臺北,臺灣民報社,1923-1930)
    《臺灣新民報》(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1-1940)
    《臺灣經世新報》(臺北,臺灣經世新報,1932-1937)
    《臺灣》(臺北,臺灣通信社,1934-1935)
    《臺灣文藝》(臺中,臺灣文藝聯盟,1934-1935)
    《臺灣經濟タイムス》(臺北,臺灣經濟タイムス社,1935-1936)
    《臺灣時事新報》(臺北,臺灣時事新報社,1935-1937)
    《臺灣大アジア》(臺北,臺灣大亞細亞協會,1937-1940)
    《臺灣教育》(臺北,臺灣教育會,1934)
    《臺灣警察時報》(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37)
    《臺灣省訓練團團刊》(臺北,臺灣省訓練團,1946)
    《語苑》(臺北,臺灣語通信研究會,1937)
    《廣州民國日報》(廣州,廣州民國日報社,1931)
    《徵信新聞報》(臺北,徵信新聞社,1966)
    《興南新聞》(臺北,興南新聞社,1941)
    《鵬南時報》(臺北,鵬南時報社,1938)
    《讀賣新聞》(東京,讀賣新聞社,1934)
    四、時人著作
    久保田與四郎,《東洋之危機 附對外國是》,東京:富山房,1898。
    土屋米吉,《臺灣第一回選舉の考察》,臺北:土屋米吉,1936。
    大阪每日新聞社,《南支南洋を國策的に觀る》,大阪:大阪毎日新聞社,1935。
    大津淳一郎,《世界変局と帝国の外交》,東京:大津淳一郎,1919。
    大野伴睦,《伴睦放談》,東京:金融界社,1952。
    小寺謙吉,《大亞細亞主義論》,東京:東京宝文館,1916。
    小寺謙吉,《漢譯大亞細亞主義論》,東京:百城書舍,1918。
    小寺謙吉,《歐洲大乱の真因と交戰列國》,東京:大正書院,1915。
    山田武吉,《大日本帝業の古今》,大連:大陸社,1920。
    山田武吉,《日本新滿蒙政策》,上海:民智書局,1927。
    山田武吉,《草莽文叢》,東京:大日社,1936。
    内田良平,《対外国是樹立の急務》,東京:鈴木一郎,1934。
    日刊千代田通信社,《獨立問題を中心に比律賓を語る》,東京:日刊千代田通信社,1936。
    田中一二,《蘭船ジユウノ號事件を語る》,臺北:大日本國防青年會臺灣總支部,1935。
    白面人,《働き盛りの男》,東京:やまと新聞出版部,1925。
    竹內清,《事變と臺灣人》,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40。
    佐藤佐,《廣西省の近情と南方國策》,臺北:大亞細亞協會臺灣支部,1934年。
    佐藤佐演講,《我が國と國際情勢》,臺南:臺南州,1938。
    坂本龍起演講,《北支事變と國民の覺悟に就て》,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37。
    李爐己,《支那事變の哲學的根據と島民の覺悟》,臺北:臺北鐵道ホテル,1937。
    松井石根,《亞細亞聯盟論》,東京:大亞細亞協會,1933年。
    信夫淳平,《反古草紙》,東京:有斐閣,1929。
    後藤新平,《日本植民論》,東京:公民同盟出版部,1915。
    後藤新平,《日本殖民一斑》,東京:拓殖新報社,1921。
    後藤新平,《日本膨脹論》,東京:大日本雄辯會,1924。
    秋永常次郎,《水戸繁昌記》,水戶:知新堂,1896年。
    唐澤信夫,《明日の臺灣》,基隆:新高新報社,1928。
    唐澤信夫,《臺灣島民に訴ふ》,臺北:新高新報社,1935。
    宮川次郎,《小林總督 何故に武官總督を要求したか》,臺北:臺灣實業界社,1936。
    宮川次郎,《臺灣の政治運動》,臺北:臺灣實業界社,1931。
    宿利重一,《児玉源太郎》,東京:國際日本協會,1942。
    鹿子木員信,《皇國と亜細亜》,東京:大亜細亜協會,1933。
    鹿子木員信述,《東亞新秩序の建設と肇國の精神》,臺北: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1941。
    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辜顯榮翁傳》,臺北: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1939。
    黃竹堂,《新興滿洲國見聞記》,臺北:黃竹堂,1933。
    黃攻素,《亞細亞民族第一次大會始末記》,上海:亞細亞民族大同盟本部,1926。
    圓谷弘,《支那社會の測量》,東京:有斐閣,1936。
    徳富猪一郎,《時務一家言》,東京:民友社,1913。
    蜷川新,《亜細亜に生きるの途》,東京:日本書院出版部,1929。
    編者不明(常見秀夫原撰),《植民地政策上ヨリ觀タル臺灣統治ニ關スル建白》,臺中:治臺五十年事蹟調查會,1945。
    蔡培火,《東亜の子かく思ふ》,東京:岩波書店,1937。
    橋本喜和人,《滿蒙問題の再認識と國民の覺悟》,臺北:橋本喜和人,1932。
    謝龍闊,《龍吟》,天津:天惠印務局,1938。
    蠟山政道,《日滿關係の研究》,東京:斯文書院,1933。
    鶴見祐輔,《後藤新平》第二卷,東京:後藤新平伯傳記編纂會,1937。
    五、近人著作
    《福祉友の会200号「月報」抜粋集》,東京:Y. W. P.福祉友の會,2005。
    《第1期「日中歴史共同研究」報告書(翻訳版)》,東京:日中歴史共同研究委員会,2010。
    《第1期「日中歴史共同研究」報告書》,東京:日中歴史共同研究委員会,2010。
    《戦史叢書 ビルマ攻略作戦》,東京:朝雲新聞社,1967。
    《戦史叢書 中国方面海軍作戦〈2〉》,東京:朝雲新聞社,1976。
    《戦史叢書 支那事変陸軍作戦〈1〉》,東京:朝雲新聞社,1975。
    《戦史叢書 支那事変陸軍作戦〈2〉》,東京:朝雲新聞社,1976。
    《新竹市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7。
    《臺北市志:卷十 雜錄叢錄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2。
    下中邦彦編集,《政治学事典》,東京:平凡社,1954。
    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 第三卷(1946-1948)》,東京:岩波書店,1995。
    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 第六卷(1953-1957)》,東京:岩波書店,1995。
    大東文化大学創立七十周年記念事業記念出版推進委員会,《大東文化大学七十年史》,東京:大東文化学園,1993。
    子安宣邦監修,《日本思想史辞典》,東京:ぺりかん社,2001。
    小葉田淳等編,《日本史辞典》,東京:数研出版,1959。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
    山本茂樹,《近衛篤麿―その明治国家観とアジア観》,東京:ミネルヴァ書房,2001。
    山室信一,《キメラ:満洲国の肖像》,東京:中央公論,2006。
    山室信一,《思想課題としての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2001。
    中村孝志著,卞鳳奎譯,《中村孝志教授論文集:日本南進政策與臺灣》,臺北:稻鄉,2002。
    中村孝志編,《日本の南方関与と台湾》,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
    中島岳志,《アジア主義 その先の近代へ》,東京:潮出版社,201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天津報海鉤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井上寿一,《アジア主義を問いなおす》,東京:筑摩書房,2006。
    卞鳳奎,《日治時期臺灣籍民在海外活動之研究:1895-1945》,臺北:樂學,2006。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2001。
    日本政治学会,《日本外交におけるアジア主義》(年報政治學1998年度),東京:岩波書店,1999。
    王屏,《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王振勳、趙國光主持,國立中興大學編纂,《臺中市志:人物志》,臺中市:臺中市政府,2008。
    王泰升,《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從「內地延長」到 「自主繼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王學新,《日本對華南進政策與臺灣黑幫籍民之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
    丘國珍,《十九路軍興亡史》,臺北:文海,1978。
    北岡伸一,《後藤新平 外交とヴィジョン》,東京:中央公論新社,1988。
    古屋哲夫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認識》,京都:緑蔭書房,1996。
    外務省監修、山田実編集,《日本外交百年小史》,東京都:山田書院,1963。
    外務省編纂,《小村外交史(上)》(外務省藏版),東京:米田圓,1953。
    吉田裕等編,《アジア・太平洋戦争辞典》,東京都:吉川弘文館,2015。
    江口圭一,《十五年戦争小史》,東京:青木書局,1986。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
    吳叡人,《受困的思想 臺灣重返世界》,新北:衛城出版社, 2016。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新北:稻鄉,2010。
    李健民,《五卅慘案後的反英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李黃臏,《臺灣第一思想家-李春生》,桃園:聖環圖書,1996。
    京都大学文学部国史研究室,《日本近代史辞典》,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1958。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2003。
    岩淵辰雄,《軍閥の系譜》,東京:中央公論社,1948。
    松本健一,《竹內好「日本のアジア主義」精讀》,東京:岩波,2000。
    松浦正孝,《「大東亜戦争」はなぜ起きたのか:汎アジア主義の政治経済史》,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0。
    松浦正孝編,《アジア主義は何を語るのか:記憶・権力・価値》,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3。
    松浦正孝編,《昭和・アジア主義の実像:帝国日本と台湾・「南洋」・「南支那」》,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4。
    板垣征四郎刊行会,《秘録板垣征四郎》,東京:芙蓉書房,1972。
    河西晃祐,《帝国日本の拡張と崩壊》,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2012。
    河原林直人,《近代アジアと台湾》,東京:世界思想社,2003。
    波多野澄雄,《太平洋戦争とアジア外交》,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
    花村一平,《中国革命の舞台裏》,東京:原書房,1973。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長洋弘,《インドネシア残留元日本兵を訪ねて》,東京:社会評論社,2007。
    長洋弘,《インドネシア残留元日本兵》,東京:社会評論社,2015。
    長洋弘,《帰らなかった日本兵》,東京:論創社,2021。
    門田隆將,《為義捐命》,臺北:元神館出版社,2011。
    青沼陽一郎,《帰還せず》,東京:小学館,2014。
    後藤乾一,《近代日本と東南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1995。
    後藤乾一,《昭和期日本とインドネシア:1930年代「南進」の論理・「日本観」の系譜》,東京:勁草書房,1986。
    後藤乾一,《原口竹次郎の生涯》,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87。
    春山明哲,《近代日本と台湾:霧社事件.植民地統治政策の研究》,東京都:藤原書店,2008。
    若林正丈,《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新北:遠足文化,2020。
    荊子馨,《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2006。
    張炎憲等編,《臺灣近代名人誌》第3卷,臺北:自立晚報,1987。
    張修愼,《近代臺灣知識份子的軌跡:1920-1945年的思想》,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稻鄉,2001。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南進政策導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
    章子惠編,《臺灣時人誌》,臺北:國光,1947。
    許雪姬,《離散と回帰:満洲国」の台湾人の記録》,東京:東方書店,2021。
    許雪姬,《離散與回歸:在滿洲的臺灣人》,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社,2023。
    連溫卿,《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
    陳柔縉,《總統的親戚》,臺北:時報文化,2011。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臺北:麥田出版,2006。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出版,二版2009。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黃秀政編纂,《續修臺北市志 卷9 人物志 政治與經濟篇》,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4。
    黃美娥編,《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上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
    嵯峨隆,《アジア主義と近代日中の思想的交錯》,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16。
    新村出編,《廣辭苑》,東京:岩波書店,2008年第六版。
    楊威理,《ある台湾知識人の悲劇》,東京:岩波書店,1993。
    楊威理著,陳映真譯,《雙鄉記》,臺北:人間出版社,1995。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運動史》,臺中:晨星,2000。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
    廖振富編著,《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趙軍,《大アジア主義と中国》,東京:亞紀,1997。
    趙軍,《中国における大アジア主義》,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8。
    廣部泉,《人種戦争という寓話:黄禍論とアジア主義》,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7。
    鄭春河,《台湾人元志願兵と大東亜戦争》,東京:展転社,1998。
    鄭喜夫編,《民國連雅堂先生橫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駒込武著,蘇碩斌、許佩賢、林詩庭譯,《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盧修一,《日據時期臺灣共產黨史(1928-1932)》,臺北:前衛出版社,1989。
    賴澤涵總纂,《新修桃園縣志: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政府,2010。
    鍾淑敏,《日治時期在南洋的臺灣人》,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0。
    六、論文
    サーラ・スヴェン(Saaler Sven)、クリストファー・W・A・スピルマン(Christopher W.A. Szpilman),〈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地域主義とアジア主義に関する歴史研究の現在〉,《日本思想史学》45,2013,頁199-202。
    シナン.レヴェント,〈トゥーラン主義運動家としての今岡十一郎〉,《アジア文化研究所研究年報》49,2014,頁102-82。
    九末亮一,〈「華南銀行」の創設――台湾銀行の南進における「大華僑銀行」案の形成と結実:1912-1919〉,《アジア経済》51:7,2010年7月,頁25-45
    中村孝志,〈福州水戸事件について〉,《南方文化》9,1981年11月,頁207-233。
    中島岳志,〈R・M・プラタープ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主義-反植民地ネットワーク・世界連邦・日本帝国主義-〉,《国際政治》146,2006,頁54-69。
    戸部良一,〈日中戦争をめぐる研究動向〉,《軍事史学》46:1,2010年6月,頁6-22。
    水野直樹,〈1920年代日本.朝鮮.中國におけるアジア認識の一断面―アジア民族会議をめぐる三国の論調―〉,收入古屋哲夫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認識》,頁509-548。
    王宏松,〈蔣中正對「閩變」的態度與作為〉,《國史館館刊》28,2011年6月,73-114。
    王麒銘,〈日治時期臺灣的神道信仰團體──以維新社為中心〉,《臺北文獻》168,2009年6月,頁89-130。
    王麒銘,〈後藤新平與臺灣總督府顧問制度〉,《臺灣師大歷史學報》64,2020年12月,頁83-127。
    古屋哲夫,〈アジア主義とその周辺〉,收於同氏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認識》,京都:緑蔭書房,1996,頁47-102。
    矢野暢,〈大正期「南進論」の特質〉,《東南アジア研究》16:1,1978年6月,頁5-31。
    吉永進一,〈大川周明、ポール・リシャール、ミラ・リシャール--ある邂逅〉,《舞鶴工業高等専門学校紀要》43,2008年3月,頁93-102。
    朱真一,〈從醫界看早期臺灣與歐美的交流(15)早期留俄的臺灣人(2):許乃昌及謝廉清先生〉,《臺灣醫界》51:2,2008年2月,頁52-56。
    池井優,〈パリ平和会議と人種差別撤廃問題〉,《国際政治》23,1963年10月,頁44-58。
    佐藤美奈子,〈「アジア」を語るということ―1980年代以降の竹内好論―〉,《社会科学研究》58:1,2006,頁47-68。
    何彩滿,〈辜顯榮的多重身分認同〉,《二十一世紀》112,2009年4月,頁102-112。
    何義麟,〈1930年代臺灣人的國族認同-以臺中「東亞共榮協會」之發展為中心〉,《文史臺灣學報》1,2009年11月,頁222-241。
    何義麟,〈台湾知識人の苦悩――東亜共栄協会から大亜細亜協会台中支部へ〉收於松浦正孝編,《昭和・アジア主義の実像:帝国日本と台湾・「南洋」・「南支那」》,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3,頁286-310。
    何鳳嬌,〈日治時期臺灣新式製糖會社的土地政策〉,《師大臺灣史學報》10,2017年12月,頁77-121。
    吳乃德,〈狂飆的年代?一般民眾的認同趨勢,1992-2005〉,收入張茂桂、羅文輝、徐火炎主編,《臺灣的社會變遷 1985-2005:傳播與政治行為》,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3,頁93-128。
    吳文星,〈辜顯榮與鹿港辜家之崛起〉,《國史研究通訊》2,2012年6月,頁29-35。
    吳密察,〈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1895–1905)」的展開及其意義〉,《師大臺灣史學報》10,2017年12月,頁5-35。
    吳叡人,〈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收入,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2001,頁43-110。
    李君山,〈抗戰前中日「廣田三原則」談判(1935-1936)〉,《臺大歷史學報》37,2006年6月,頁217-265。
    汪宏倫,〈怨恨的共同體,臺灣〉,《思想》1,2006年3月,頁17-47。
    汪宏倫,〈從《戰爭論》到《新歷史教科書》:試論日本當代民族主義的怨恨心態及其制度成因〉,《臺灣社會學》19,2010年9月,頁147-202。
    谷川舜,〈戦時下の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新聞と帝国日本の言論政策〉,《マ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95,2019年7月,頁163-181。
    周婉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臺灣史料研究》37,2010年9月,頁2-31。
    周斌,〈亞細亞民族會議與中國的反對運動〉,《抗日戰爭研究》2006年第3期,頁128-159。
    松浦正孝,〈汎アジア主義における『台湾要因』――両岸関係をめぐる日・英中間抗争の政治経済史的背景〉,《北大法学論集》55:3,2004年9月,頁21-72。
    林滿紅,〈中日關係之一糾結:1932年至1941年間臺灣與東北貿易加強的社會意涵〉,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三屆近百年中日關係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料研究所,1996,頁485-526。
    長崎暢子,〈「アジア主義」とインド――ガーンディーは日本をどう見たか〉,收入松浦正孝編,《アジア主義は何を語るのか:記憶・権力・価値》,頁384-408。
    姜克實,〈『越境』のアジア主義観─方法論の再検討─〉,收於法政大学国際日本学研究所,《国際日本学研究叢書》19号,東京:法政大学国際日本学研究所,2014年3月,頁207-228。
    後藤延子,〈中島端『支那分割の運命』とその周辺(一):一アジア主義者の選択〉,《人文科学論集 人間情報学科編》39,2005年3月,頁177-197。
    後藤延子,〈中島端『支那分割の運命』とその周辺(二): 一アジア主義者の選択〉,《人文科学論集 人間情報学科編》40,2006年3月,頁123-145。
    柳書琴,〈滿洲內在化與島都書寫:林煇焜《命運難違》的滿洲匿影及其潛話語〉,《臺灣文學研究》1:2,2012年6月,頁135-190。
    狭間直樹,〈初期アジア主義についての史的考察〉,《東亜》,分別刊載於410,2001年8月,頁68-77;411,2001年9月,頁88-98;412,2001年10月,頁70-79;413,2001年11月,頁78-87;414,2001年12月,頁56-75;415,2002年1月,頁67-73;416,2002年2月,頁64-70;417,2002年3月,頁51-66。
    胡巨川,〈壯志雄才李漢如〉,《硓𥑮石》,分別刊載於75,2014年6月,頁100-116;76,2014年9月,頁93-113;77,2014年12月,頁105-119;78,2015年3月,頁114-132;79,2015年6月,頁97-113;80,2015年9月,頁85-104;81,2015年12月,頁111-127;82,2016年3月,頁119-141;83,2016年6月,頁123-141。
    宮崎聖子,〈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田中一二の青年言説と実践〉,《南島史学》83,2015年11月,頁1-31。
    秦郁彦,〈盧溝橋事件余話〉,《UP》26:5,1997年5月,頁23-27。
    高江洲昌哉,〈土屋米吉「嘆願書」(昭和8年)〉,《東アジア近代史》9,2006年3月,143-153。
    許俊雅,〈少潮、觀潮、儀、耐儂、拾遺是誰?--《臺日》作者考證〉,《臺灣文學學報》19,2011年12月,頁1-33。
    許雪姬,〈1937 至1947 年在北京的臺灣人〉,《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1,2008,頁33-84。
    許雪姬,〈1937-1947年在上海的臺灣人〉,《臺灣學研究》13,2012年6月,頁1-32。
    許雪姬,〈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臺灣文獻》49:2,1998年6月,頁1-33。
    許雪姬,〈滿洲國政府中的臺籍公務人員(1932–1945)〉,收入許雪姬編,《來去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頁161-210。
    許雪姬,〈臺灣總督府的「協力者」林熊徵——日據時期板橋林家研究之二〉,《近代史研究集刊》23,1994年6月,頁53-88。
    許雪姬,〈戰後上海的臺灣人團體及楊肇嘉的角色:兼論其所涉入的「戰犯」案(1943-1947)〉,《興大歷史學報》30,2016年6月,頁81-116。
    野村浩一,〈橘樸:アジア主義の彷徨〉,《立教法学》19,1980,頁36-116。
    陳俐甫,〈日治時期政治運動與資金: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之政治資金〉,《臺北文獻》117,1996年9月,頁39-48。
    陳儀深訪問,〈周合源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9期,1999年6月,頁125-149。
    鳥海靖,〈パリ講和会議における日本の立場:人種差別撤廃問題を中心に〉,《法政史学》46,1994年3月,頁1-18。
    黒沢文貴,〈戦後日本の近代史認識〉,《法学研究》73:1,2000年1月,頁507-529。
    富田哲,〈「通譯」作為統治的障礙—日治初期對臺灣總督府「通譯」的批判〉,《淡江日本論叢》23輯,2011年6月,頁205-229。
    黃昭堂,〈台湾の民族と国家:その歴史的考察〉,《国際政治》84,1987年2月,頁62-79。
    黃信洋,〈多重認同與臺灣人意識: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的一種解讀〉,《客家研究》3:3,2009年12月,頁137-164。
    黃美娥,〈帝國魅影-櫟社詩人王石鵬的國家認同〉,《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4,2003年7月,頁222-246。
    黃福慶,〈論後藤新平的滿洲殖民政策〉,《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5,1986年6月,頁371-402。
    湯熙勇,〈烽火後的同鄕情:戰後東亞臺灣同鄕會的成立、轉變與角色(1945-48)〉,《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1,2007年3月,頁20-22。
    黑木彬文,〈興亜会のアジア主義〉,《法政研究》71:4,2005年3月,頁247-287。
    廖振富,〈從「富家公子」民族運動「啟蒙先驅」──蔡惠如生平與作品新論〉,《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7,2013年10月,頁143-183。
    趙勳達,〈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在臺灣的興起與發展概況(1924~1937)〉,《國家發展研究》10:2,2011年6月,頁77-116。
    趙勳達,〈蔣渭水的左傾之道(1930-1931)〉,《臺灣文學研究》4,2013年6月,頁129-165。
    劉紹唐主編,〈民國歷史人物小傳(140)〉,《傳記文學》49:3,1986年9月,頁137-148。
    劉維開,〈孫中山北上與講演「大亞洲主義」的考察〉,收入《傳承與創新: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150歲誕辰》,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2016,頁87-111。
    蔡培火,〈日據時期臺灣民族運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第十六次學術座談會〉,《臺灣文獻》16:2,1965年6月,頁171-186。
    駒込武,〈在台軍部と「反英運動」――ジュノー号事件を中心に〉,收於松浦正孝編,《昭和・アジア主義の実像:帝国日本と台湾・「南洋」・「南支那」》,頁259-285。
    橋本浩一,〈福建人民革命政府の対外政策と日本政府の動向(上)〉,《中国研究月報》57:11,2003年11月,頁1-14。
    鍾淑敏,〈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海南島事業之研究〉,《臺灣史研究》12:1,2005年6月,頁73-114。
    鍾淑敏,〈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以事業補助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34,2004年12月,頁149-194。
    蘇淑芬,〈瀛社.南社.虞社.壽蘇吟社—莊玉波的海外詩緣〉,《東吳中文學報》24,2012年11月,189-222。
    釋明瑛,〈被遺忘的豪商郭春秧:以日治時期活動為主題〉,《臺灣學研究》20,2016年12月,頁31-68。
    王昭文,〈日治末期臺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臺灣》、《臺灣文學》、《民俗臺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王麒銘,〈越境をめぐる政治: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台湾籍民政策の展開〉,慶應義塾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博士論文,2017。
    王麒銘,〈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及其事業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李承機,〈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説—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大学総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4。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莊勝全,〈《臺灣民報》的生命史:日治時期臺灣媒體的報導、出版與流通〉,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許世融,〈關稅與兩岸貿易1895-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渡邉公太,〈石井菊次郎と日本の戦中外交1914年-1919年〉,神戸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博士論文,2014。
    黑崎淳一,〈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與南支南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謝欣純,〈郭國基與戰後臺灣地方自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蘭陽博物館,「宜蘭縣古碑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宜蘭:蘭陽博物館,2017。
    七、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網址:
    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日本大学,「日本大学の歴史」,網址:
    https://www.nihon-u.ac.jp/history/forerunner/tsumuraya/。
    神戸大学,「神戸大学新聞記事文庫」,網址:https://da.lib.kobe-u.ac.jp/da/np/。
    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吳濁流數位主題館」,網址:https://wuzhuoliu.blogspot.com/#timeline。
    國立臺灣文學館,「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網址:https://db.nmtl.gov.tw/site5/index。
    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辭典資料庫」,網址:https://db.nmtl.gov.tw/site2/index。
    徳富蘇峰記念館,「徳富蘇峰記念館」,網址:http://soho-tokutomi.or.jp/。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張延哲長老」,網址:http://www.laijohn.com/archives/pc/Tiun/Tiun,Itiat/Siang-lian/Tin.Lto.htm。

    西文之部
    一、報章雜誌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26.
    二、近人著作
    Duara, Prasenjit, 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Lanham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3.
    Hotta, Eri, Pan-Asianism and Japan’s War 1931-1945.,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Saaler, Sven and Koschmann, J. Victor eds., Pan-Asianism in modern Japanese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Saaler, Sven and Szpilman, Christopher W. A. eds., Pan-Asianism: A Documentary History,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1.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ahatma Gandhi (Electronic Book), New Delhi: Publications Division Government of India, 1999, vol.4.
    Weber, Torsten, Embracing 'Asia' in China and Japan: Asianism Discourse and the Contest for Hegemony, 1912-1933.,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三、論文
    Duus, Peter, “Imperialism without colonies: The vision of a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Diplomacy & Statecraft, 7:1, March 1996, pp.54-72.
    Lu, Cheng-Heng(盧正恒), “One Family, Four Worlds: Koxinga’s descendants and nationalism across the modern East Asia,”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Berliner China-Hefte, No. 51, 2020, pp. 5-22.
    Saaler, Sve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ism in Modern Japan: Kodera Kenkichi and His "Treatise on Greater Asianism" (1916),” Modern Asian Studies, 41:6, November 2007, pp. 1261-1294.
    Yoshida, Ryô, “Earnest A. Sturge, the Japanese People, and Culture in California, 1885—1922”, American Presbyterians, Vol. 74, No. 1, Spring 1996, pp. 17-29.
    Chou, Wan-yao(周婉窈), The Kōminka Movement: Taiwan under Wartime Japan, 1937-1945., Yale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1991.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1/2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