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凱翎
論文名稱: 初探兩千年後「英倫搖滾」在台灣的歷史與市場
指導教授: 蔡如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英倫搖滾樂獨立音樂文藝青年搖滾樂音樂市場音樂歷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4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最初從研究者本身的聆聽經驗出發,帶出了台灣年輕人對於搖滾樂崇拜對象的轉變,在兩千年以前,美國搖滾樂是台灣大部分樂迷與音樂工作者學習的重要指標,一方面因為美國當時在世界為絕對強國的象徵,另一方面則是美軍駐台時期,建立的台美友好政經關係,進一步穩固了台灣民眾對美國的崇拜思維,在處處美國化的氛圍中,外國即是美國,在戒嚴台灣本土音樂創作受到嚴重壓抑期間,聆聽美國的搖滾樂成了當時青年情緒抒發的唯一出口,不管是過去的史料或是過去的研究文獻,美國的影子在台灣搖滾樂發展的過程中無所不在。

    但從九O年代末開始,台灣的音樂市場中開始出現一批奉英倫搖滾(Britpop)為圭臬的獨立樂團,他們的出現雖然看似渺小,但卻代表了某種重要的改變:台灣的音樂市場開始不再只以美國為中心,兩千年以前總是強調陽剛、以重金屬為主的音樂市場改變了,較為強調陰性、大眾市場接受度較高的英倫搖滾成了獨立音樂中的主流;而他們所培養出來的樂迷,呈現了新世代台灣搖滾樂迷的樣貌,在什麼樣的社會脈絡下出現了這樣的轉變,是過去搖滾樂研究中不曾探討的,卻是對身為英搖迷的我而言,不得不解開的謎題,因此本研究的第一章與第二章皆在挖掘英倫搖滾在什麼樣的時間點、透過何種傳播媒介進入台灣的音樂市場,試圖找出在兩千年以前英倫搖滾曾經在台灣音樂市場中留下的蛛絲馬跡。第三張本研究則透過書寫1976、回聲樂團與拾參樂團,這三個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本土英倫搖滾樂團的故事,描繪出英倫搖滾在台灣音樂市場中的歷史痕跡,試圖為台灣的音樂研究中留下不同的聲音。

    在第四章中,本研究發現,台灣的英搖迷與當今新世代文藝青年的外在特徵有許多雷同之處,因此試圖找出背後的原因,先是探索英倫搖滾在台灣的「酷」意涵,接著從三個樂團的主唱形象切入,找出英倫搖滾在台灣與文藝青年之間的文化共同性,最後描述英倫搖滾自溺且自我的音樂特質,如何與當今文藝青年獨善其身的世代認同產生共鳴。英倫搖滾的流行元素搭上風格社會的潮流,文藝青年與英搖迷以類似的穿著風格,在台北街頭重覆進行著酷展演,以一種虛無的自信感奠定了英倫搖滾在台灣的文化優勢認同,但因為對歷史感的輕視,華麗的外表下總是包裹著蒼白的臉孔,「假文青」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誕生,對什麼都不在乎的無力感,正是我們這一世代青年的共同寫照。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在擁抱英搖之前… 第一節 同樣的我們,不一樣的場景 1 第二節 美國排行榜out!英國獨立搖滾「新音樂」in!2 第三節 獨立刊物與電視音樂節目的中介6 第四節 淡化中的「偉大美國」8 第二章 九O到兩千:從一無所有到萬事皆備 第一節 尋根的九O年代12 第二節 從地下到另類,從另類到獨立—九O末,創作這件重要的小事16 第三節 網路崛起:30秒,擁抱搖滾巨星21 第四節 二十三歲的我與十五歲的Oasis :音樂展演活動的綻放27 第五節 萬事皆備的兩千年後-遲來的英倫侵襲34 第三章 他們的故事 第一節 1976、回聲樂團與拾參樂團36 第二節 小結-相似的表面,歧異的個體55 第四章 英倫搖滾的酷行銷 第一節 英倫搖滾-最「酷」的搖滾樂?62 第二節 是主唱,也是個人品牌64 第三節 英倫搖滾與新世代「文藝青年」68 第四節 品味的標榜與競爭-文藝青年與樂迷的「酷」展演73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7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84 參考文獻87 附錄一 1976 <壯遊前夕>歌詞97 附錄二 回聲樂團樂迷調查問卷98 附錄三 樂迷、樂團訪談大綱99

    中文
    2008年簡單生活節官方網站(2008)。< Jarvis Cocker賈維斯卡克,Brett Anderson布萊德安德森 英倫搖滾巨星為Simple Life創下前所未見新經典>取自:http://history.simplelife.streetvoice.com/news/1017a.asp,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7日。
    2009年音樂航空站官方網站(2009)。<表演名單>,取自:http://straightmusichouse.com/MusicTerminals2009/html/list.html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7日。
    2010年有象音樂季官方網站(2010)。<新聞資訊:2010台灣最令人驚喜的演唱會再爆狂潮 >,取自:http://www.twinklerockfestival.com/news.html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8日。
    Channel 【V】官方網站(無日期)。<頻道簡介>。取自http://www.startv.com.tw/chv/prog.asp?forid=1862&nouse=4658 ,上網日期: 2010. 10. 31。
    Freddy(2003)。<不受地層壓抑的台灣樂團>。取自: http://blog.roodo.com/freddylim/archives/3051215.html,上網日期:2011年4月22日。
    Freddy(2003)。<不受地層壓抑的台灣樂團>。取自: http://blog.roodo.com/freddylim/archives/3051215.html,上網日期:2011年4月22日。
    Hug(2000)。<撥雲見日-《搖滾客》的獨立音樂之路>。《新觀念》,144:74-75。
    INDIEVOX官方網站(無日期)。<INDIEVOX簡介>。取自:http://www.indievox.com/about.php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2日。
    Kirao(2005年2月11日)。<英倫搖滾在台灣>。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marchare&article_id=1713075 ,上網日期:2010年4月15日。
    Montell(2001年12月7日)。<魔岩介紹>,取自《五四三音樂站》:http://music543.com/phpBB2/viewtopic.php?p=148351&sid=a746b9fe2333fe5c326058b802f410f0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8日。
    NTU搖滾音樂季(2010年3月22日)。<海邊的卡夫卡-阿凱專訪>。取自:http://blog.richi.cc/musicfestival/?p=234,上網日期:2011年4月30日。
    Orbis(2010年10月26日)。<Live House與獨立音樂的關係>。青平臺獨立音樂系列座談會。
    Odyy(2011年6月4日)。<歌詞-天馬神風>。取自《Ptt echo看板》:telnet://ptt.cc ,上網日期:2011年6月7日。
    Ptt官方網站(無日期)。<What is BBS? What is Ptt BBS?>。取自:http://www.ptt.cc/index.bbs.html ,上網日期:2010.12.07。
    Ptt拾參樂團板(2001)。<屬於你的 我的 新的 色的 全能D.I.Y.學生創作超酷團【拾參】>。取自:telnet://ptt.cc ,上網日期:2011年5月9日。
    Recordcup(2008年10月28日)。<台灣史上唱片銷售量排行榜>。取自:http://www.jiluguan.com/vote/675/675.html#item_4540 ,上網日期:2010.12.14。
    RIT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2010)。<台灣區第二季音樂市場銷售統計表>。取自:http://www.ifpi.org.tw/record/sales/SalesFigures.htm ,上網日期:2010.12.14。
    Sonic Music官方網站(2002)。< Suede 麂皮合唱團送給台灣歌迷最好的新年禮物,引頸企盼苦苦等候三年,Suede終於來了!>,取自:http://www.sonymusic.com.tw/news_info.php?id=773,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7日
    StreetVoice官方網站(無日期)。<關於StreetVoice>。取自:http://tw.streetvoice.com/service/about_us.asp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2日。
    The Wall官方網站(無日期)。<關於The Wall>,取自:http://www.indievox.com/a/thewall/page/about# ,上網日期:2011年1月2日。
    TWNIC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歷次個人及家庭上網行為調查趨勢分析 >。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1001d.pdf ,上網日期:2010.12.14。
    TWNIC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年3月30日)。<2010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出爐>。取自:http://www.twnic.net/NEWS4/91.pdf ,上網日期:2010.11.25。
    小樹(2010年10月26日)。<Live House與獨立音樂的關係>。青平臺獨立音樂系列座談會。
    五月天官方網站(無日期)。取自:http://www.imayday.com/ ,上網日期:2010年3月20日。
    卞宗瑩(2009)。<數位音樂時代下獨立音樂產業的新經營模式:以「城市音樂」網路平台為例>。「2009中華傳播學會」論文。台灣:新竹。
    方世煌、賴香菊(2001)。<俗媚之外,還有水晶>。《商業現代化》,47:12-15。
    方巧如(1994)。《國內熱門搖滾樂團歌詞所建構之夢幻世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美蓉(2008)。《台灣搖滾樂的在地化歷程》。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方無行(1994)。《搖滾黨紀》。台北:萬象圖書。
    毛雅芬(2006)。<熱力20年 台灣搖滾音樂季小史>。《誠品好讀》,67:30-33。
    王尉祥(2009)。《職涯取向、個人品牌化及用以經營職涯認同程度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灣出版產業從業人員為例》。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曉玟(2007)。<蘇打綠:做自己 就是主流>。《天下雜誌》。取自: http://www.cw.com.tw/issue/2007edu/edu/article03.jsp,上網日期:2011年4月29日。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原書:Richard Caves (2000).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回聲樂團(2009年11月3日)。<Brit-Pop Night 英搖之夜11月27日(五)就在The Wall!>,取自:http://www.facebook.com/echotaiwan?ref=ts#!/note.php?note_id=186844769253,上網日期:2011年5月12日。
    何東洪、張釗維(2000)。<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張苙雲(編)《台灣產業研究》,3: 149-224。台北:遠流。
    何穎怡(1993年2 月13日)。<抓狂之後—非主流的死亡與再生>。中國時報。
    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1991)。《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台北:巨流。
    余光音樂策畫官方網站(無日期)。<about余光音樂雜誌>。取自:http://www.yukuang.com.tw/about_01.html,上網日期:2010.11.05。
    吳柏蒼(2010年4月18日)。<Dear John>。取自:http://www.indievox.com/pochang/post/28282,上網日期:期:2011年5月19日。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呂孟芝(2003)。《網際網路與數位音樂對台灣創作樂團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志展(2009年11月21日)。<哈林當老闆搞high台北 邀崔健開苞搖滾趴>,取自《蘋果電子報》: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106641/IssueID/20091121 ,上網日期:2011年1月2日。
    李佳純譯(2005)。《酷派當家》。台北:商周。(原書:Dick Pountain & David Robins (2000). Cool rules : anatomy of an attitude. London: Reaktion)
    李坤城(2007)。《再見!禁忌的年代》。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李振群(2009)。《成名在望:獨立搖滾樂團「原真性」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李婕妤、蕭淑芬(2005年3月14日)。<青春的樂曲,發酵中-蘇打綠>。取自:http://www.youthwant.com.tw/column/index.php?d=0503142,上網日期:2011年4月29日。
    李瑞斌(2003年9月8日)。<台灣唱片業近年的發展>。取自:http://www.ifpi.org.tw/activity/Taiwan%20secretary090603.htm ,上網日期:2010.12.14。
    李瑞斌(2007年11月16日)。<台灣唱片業發展現況>。取自:http://www.ifpi.org.tw/record/activity/taiwan_music_market.htm ,上網日期:2010.12.14。
    林正如(2006)。<關於河岸>,取自:http://www.riverside.com.tw/index.php?option=com_aboutus&view=article&id=48 ,上網日期:2011年1月2日。
    林奇伯(2000)。<樂團時代來臨! ──千禧年台灣刮Band風>。《台灣光華雜誌》,25:12,72-80。
    林奇伯(2004)。<獨善其身時代來臨!「新世代青年大夢」問卷調查大公開>。《台灣光華雜誌》,29:1,24-31。
    林怡瑄(2003)。《台灣獨立唱片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挪編(1990)。《憤怒的野百合:三一六中正堂學生靜坐記實》。台北:前衛。
    青年依然搖滾(2010年10月24日)。<【70后,青年依然搖滾】首部曲──張鐵志《時代的噪音》首場新書發表會>,取自: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70377732978493,上網日期:2011年5月19日。
    哈日杏子(1998)。《哈日事件記錄簿》。台北:時報文化。
    拾參樂團官方網站(無日期)。<關於我>。取自:http://the13band.pixnet.net/profile,上網日期:2011年04月29日。
    施云(2008)。《海洋 音樂 夢 台北縣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全視角》。台北:台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
    洪欣凡(2000)。<暗藏生機的地下社會>。羅悅全等《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94-99。台北:商周。
    胡子平、王聖懷、李赫、徐雋、侯君昱、梁文菁、葉雲平、葉嘉寶、羅悅全(2000)。《另翼搖滾注目:最值得聆聽的音樂創作》。台北:商周。
    孫家勛(2006)。《你,就是唯一的品牌》。台北:喬木書房。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原書:Andy Bennett [2001].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海邊的卡夫卡官方網站(2005)。<關於海邊的卡夫卡藝文空間>,取自:http://kafkabythe.blogspot.com/search?updated-min=2005-01-01T00%3A00%3A00%2B08%3A00&updated-max=2006-01-01T00%3A00%3A00%2B08%3A00&max-results=15 ,上網日期:2011年1月2日。
    翁嘉銘(2004)。《搖滾夢土‧青春海岸:海洋音樂祭回響曲》。台北:滾石文化。
    袁世珮(2010年12月14日)。<幹掉雙J 小豬「羅生門」銷售數封王>。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14/2/2iy7a.html ,上網日期:2010.12.14。
    袁世珮、江芷稜、王郁惠、陶福媛、陳若齡、王雅蘭、黃琬軒(2010年6月27日)。<最佳樂團/玩團14年 1976靠分工拚成功 >。取自《華視新聞網》:http://news.cts.com.tw/udn/entertain/201006/201006270504344.html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30日。
    馬世芳(1990年12月15日)。<我如何成為一箇文藝青年>。《地下鄉愁藍調》,取自: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698719.html,上網日期:期:2011年5月19日。
    馬世芳(1996)。<二十歲的花椒軍曹與十六歲的我>。《聯合文學》,14:7,134-140。
    馬世芳(1998)。《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台北:大塊文化。
    馬世芳(2010年10月15日)。<台灣獨立音樂的起源>。青平台獨立音樂系列座談會。
    馬瓜(2009年1月28日)。<Pop is Dead? 淺談英倫搖滾>。取自:http://blog.roodo.com/gonzoyeves/archives/9323311.html,上網日期:2011年2月9日。
    張育章(1996)。<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25:2,109-129。
    張育章(2000)。<獨立樂團的實戰舞臺VIBE>。羅悅全等《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91-93。台北:商周。
    張釔泠(2011年3月25日)。<回聲樂團親睹小野洋子-出席美國德州音樂祭 high翻>,《自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25/today-show15.htm,上網日期:2011年5月12日。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
    張鐵志(2000)。<搖滾客風雲再起 台灣音樂雜誌當真美景可期? >。《新新聞》,708:119-121。
    張鐵志(2004)。《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城邦
    張鐵志(2010年10月15日)。<台灣獨立音樂的起源>。青平台獨立音樂系列座談會。
    張鐵志、陳珊妮、傅鉛文、葉雲平(2009)。<從Woodstock到台灣音樂節>。《印刻文學生活誌》,5:12,158-169。
    郭政倫譯(2000)。《搖滾樂的再思考》。台北:揚智。(原書:Wicke, P. [1990]. Rock music: culture, aesthetics and sociolog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郭麗娟(2006)。<廣播界常青樹 台灣民歌之母陶曉清>。《源雜誌》,60: 56-65。
    陳文生、王三吉(2006)。<台灣網際網路發展歷程之研究>。「2006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發表會」論文。台灣:桃園。
    陳秀琍(1995)。<台北最後的音樂神話-水晶唱片>。《鄉城生活雜誌》,17:3-8。
    陳泓銘(2000)。《台灣唱片業難過的千禧關卡》。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玠安(2009)。<1976方向感>。收錄於陶曉清、馬世芳、葉雲平編輯統籌(2009)。《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台北:時報。
    陳亭妤(2007)。《全球化下的搖滾文化中介:晚近台灣網路的搖滾書寫》。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政(2004年8月6日)。<Choose the Life>。取自《音速青春》: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2234.html ,上網日期:2010年9月15日。
    陳德政(2010年11月8日)。<Pulp is back!>。取自: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14738.html,上網日期:2010.11.09
    陳德政(2011)。《給所有明日的聚會》。台北:大家出版社。
    陳曉偉(2002)。《台北市非創作樂團之音樂空間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倩文譯(1994)。《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原書 Simon Frith. [1993].The Sociology of Roc. U.K.: Constable & Co. Ltd.)
    曾沁音譯(2008)。《酷效應 堅持原味:永恆的商品設計法則》。台北:原點。(原書:Noah Kerner & Gene Pressman (2007). Chasing Cool: Standing Out in Today’s Cluttered Marketplace. New York: Atria Books. )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
    黃伯凱(2005年5月10日)。<music is my radar 回顧台灣從前的唱片行>。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cinerama/post/1247063252 ,上網日期:2010.11.10。
    黃伯逸譯(1999)。《搖滾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原書 Alain Dister. [1992]. L'Age du rock.Gallimard.)
    黃所龍(2007年12月18日)。<echo樂團 唱出革命精神>。《聯合報》,A12版。
    黃亭境(2009)。《台灣獨立搖滾樂團中性別角色的壓抑與實踐:以十個女吉他手為例》。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敏(2007年2月26日)。<正義無敵開唱在即 謬思樂團明重裝抵台>,取自《大紀元時報》:http://www.epochtimes.com/b5/7/2/26/n1630815.htm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7日。
    黑膠佬(2009年11月11日)。<王菲《faye wong》盡收最好的時光>。《樂多日誌-黑膠電影院》,取自:http://blog.roodo.com/stefonline/archives/10655451.html,上網日期:2011年5月15日。
    新浪娛樂(2008年8月29日)。<蕭敬騰《王子的新衣》 百家電台稱冠>。取自:http://ent.sina.com.cn/y/2008-08-29/17032149875.shtml,上網日期:2011年5月15日。
    楊于萱(2009)。《哈日風潮與娛樂媒體接觸行為對大學生日文學習動機之初探》。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楊心怡(2003年12月23日)。<成員共同的夢 音樂具識別度>。《聯合報》。B3版。
    楊克隆(1998)。《台灣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楊幸娟(2008)。< IndieVox 吳柏蒼 網路搖滾 >。《創新發現誌》,取自:http://ideas.org.tw/magazine/article.php?AKEY=604,上網日期:2011年5月18日。
    楊祖珺(1992)。《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台北:時報。
    楊雅馨(2005)。《台灣搖滾樂團女樂首之樂團經歷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宜欣(2009年4月4日)。<綠洲飆歌 粉絲解15年相思苦>,取自《中時電子報》: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00104+112009040400080,00.html ,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7日。
    葉國隆(2002)。《數位音樂格式對音樂產製的影響:以台灣音樂網站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雲平、羅悅全(1999年6月21日)。<我們希望成為台灣的Beatles!-五月天訪談>。取自: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music/beatles.php ,上網日期:2011年1月26日。
    滾石文化官方網站(無日期)。<關於滾石文化>。取自http://store.gomy.com.tw/rock/explain.asp?desc=140 ,上網日期: 2010.11.10。
    管仲暉(2010)。《台灣搖滾音樂結關鍵成功因素與發展策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168:10-25。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
    撒野俱樂部(無日期)。<About 1976>。取自:http://blog.roodo.com/mod1976,上網日期:2011年1月26日。
    蔡佩君、張志宇譯(2005)。《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台北:商周。(原書:Simon Frith, Will Straw, John Street. [2001].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op and Rock.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蔡宜剛(2001)。《搖滾樂在台灣的可能與不可能》。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岳儒(2006)。《台灣搖滾樂的在地實踐與文化認同》。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晏如(2000)。《MP3網站使用對唱片消費行為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兆琪譯(2006)。《樂玩樂酷 就是搖滾1&2》。台北:音樂向上。(原書Marion Doussot. [2006]. Pop Rock Story Volume 1&2.Glenat.)
    鄭凱同(2004)。《主流與獨立的再思考:文化價值、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的思辯與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鏗彰(2001)。<網路藝人的代名詞-滾石可樂溫成專訪>。《搖滾客複刊號》,3:56-57。
    盧怡華(2009年1月8日)。<Stars唱片哈燒站-01.09~01.15>。《udn聯合追星網》,取自:http://stars.udn.com/star/StarsContent/Content19942/ ,上網日期:2011年5月15日。
    賴守誠(1993)。《台北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京呈(2010年2月5日)。<先進國家新指標 網路普及率>。取自:http://www.credit.com.tw/newweb/market/weekly/index.cfm?sn=46 ,上網日期:2010.12.07。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O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藍檸檬(2003年6月8日)。<王菲《只愛陌生人》>。《數碼多媒體》,取自:http://www.soomal.com/doc/20100000070.htm,上網日期:2011年5月15日。
    顏峻(2005)。《燃燒的噪音-當代中國地下音樂評集》。台北:破週報。
    羅悅全(2004年9月16日)。<台北.搖滾.Live pub-從伍佰寫起的台北搖滾樂團簡史>。取自: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music/post_169.php ,上網日期:2010.12.14。
    羅悅全(2010年9月7日)。<文藝青年>。《音謀筆記》,取自: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keywords/literary_youth.php,上網日期:2011年5月19日。
    羅悅全等(2000)。《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台北:商周。
    羅祖珍(2009)。《讀者觀點:臺灣村上春樹讀者的文化實踐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打綠官方網站(無日期)。取自:http://www.sodagreen.com.tw/main/index.html,上網日期:2010年3月15日。

    西文

    Baik, Jiwoon (2010). Murakami Haruki and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East Asia,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1:1, 64-72.
    BBH (2008). Travis Live in Taipei. Retrieved from: http://www.bbh.com.tw/EN/EventContent.asp?CTID={ACDFBF4C-1C4A-46D5-92FF-2D75EE14DEAC} .December 27, 2010.
    BBH (2010). Placebo Live in Taipei. Retrieved from: http://www.bbh.com.tw/EN/EventContent.asp?CTID={E058C5FB-003C-439D-AC19-73A8AEDE44EA}
    Bourdieu, Pierre. (1985). The Social Space and Genesis of Group. Theory and Society. 14:6. 723-744.
    Bruce, Eder & Thomas, Stephen (n. d.). The Who Biography. Retrieved from: http://www.allmusic.com/artist/the-who-p5822/biography .December 22, 2010.
    Cohen, Sara (1991). Rock Culture in Liverpool: Popular Music in the Making.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ominic, Pride (1995). British Empire expands in '95 with Britpop. Billboard, 107:51, 61.
    Finnegan, R. H. (1989). The hidden musicians : music-making in an English tow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isby, David (2002). Georg Simmel.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Frith, Simon & McRobbie, Angela (1978). Rock and Sexuality. In Frith Simon & Goodwin Andrew (eds.) (1990) On Record .London: Routledge.
    Frith, Simon (1996). Performing Ri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Georg, Simmel (1971).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 Selected Wri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orge, Lipsitz (1994). We know what time is it: race, class and youth culture in nineties. In A. Rose & T. Rose (eds.) Microphone Friends: Youth Music and Youth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Grossberg, Lawrence (1992). We Gotta Get Out of This Place: Popular Conservatism and Postmoder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Grossberg, Lawrence (1993). Rock and the New Conservatism, In Tony, B.(eds.). Rock and Popular Music: Politics, Policies, Institutions. London;New York : Routledge.
    Hall, Stuart & Tony, Jefferson (eds.) (1976).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 War Britain. London: Hutchinson.
    Harris, John (2004). Britpop! Cool Britannia and the Spectacular Demise of English Rock. Cambridge: Da Capo Press.
    Hendy, David (2000). Pop music radio in the public service: BBC Radio1 and new music in the 1990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 743-761.
    Hesmondhalgh, David (1999). Indie: The Institutional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of A Popular Music Genre, Cultural Studies, 13: 1, 34-61.
    Ho, Tung-hung (2003). The Social Formation of Mandarin Popular Music Industry in Taiw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Lancaster University, UK: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Leaman, Marc (n. d.). Quadrophenia - The Film: An Introduction by Marc Leaman . Retrieved from: http://www.quadrophenia.net/ . December 22, 2010.
    McClure, Steve (1996). Britpop makes waves in Asia as Japan says,‘Let’s U.K.!’ Billboard. 108:1, 37.
    Neale, Steve (1990). Question of genre. Screen 31:1, 45-66.
    Oakley, Kate (2004). Not So Cool Britannia: The Rol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7: 67-77.
    Pountain, Dick & Robins, David (2000). Cool Rules: Anatomy of an Attitude. London: Reaktion. 19-23.
    Prato, Greg (n. d.) Placebo Biography. Retrieved from: http://www.allmusic.com/cg/amg.dll?p=amg&sql=11:0nfuxqqgld0e . May 14, 2011.
    Sawangchot, Viriya & Wattana, Sala (2007).“New Labour” or “New Elite”: Hybridizing “Britpop” into Thai popular music cultur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rts. 25: 63-72.
    Shin, Hyunjoon & HO, Tung-hung (2009). Translation of `America’ during the early Cold War period: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ter- Asia Cultural Studies, 10:1, 83-102.
    Shuker, Roy (2002). Pupular Music: The Key Concept. London: Routledge.
    Urban, Ken (2004). Towards a Theory of Cruel Britannia: Coolness, Cruelty, and the Nine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4, 354-37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