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淑惠
論文名稱: 遷台後蔣介石的反共論述(1949-1975)
指導教授: 陳惠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7
中文關鍵詞: 蔣介石反共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3下載:1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遷台以後,「反共」是蔣介石公開言說的主要內容,也是蔣介石及其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在台灣進行內外政治操作的基本依據。「反共」形塑了戰後台灣的歷史性格,牽動了台灣的歷史命運。本文從論述分析的角度審視遷台後蔣介石的反共言論。
    透過反共言說,蔣介石對外標榜「一個中國」,宣稱為中華民國才是中國正統,否定中共政權的合法性,駁斥國際社會「兩個中國」的說法,堅持與中共政權「漢賊不兩立、敵我不並存」的立場,卻在國際形勢變遷下,失去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對內,蔣介石以憲法和國會作為法統的表徵,並強調其延續民族文化的道統,賦予對抗中共政權的神聖性。
    透過反共言說,蔣介石宣稱黨務改造,純化國民黨隊伍,鞏固領袖地位及國民黨作為領導中心以及在台灣建構以黨治國的正當性。更以反共為由,強調黨國體制下海內外各種社會群體動員的必要;並且規範了教育、文藝作為反共思想教化的工具。
    透過反共言說,蔣介石宣揚反攻大陸使命。唯其不斷地號召反攻大陸,訓示全國人民全力以赴,却無實踐的效果。蔣乃利用論述的轉換,彌補其言說的差異,反攻大陸的性質亦從以軍事反攻為中心逐漸轉換為以政治反攻為中心,以建立三民主義模範省作為戰勝中共的象徵。儘管如此,為堅定反攻大陸信仰,蔣介石仍不斷對各種對象作精神喊話。
    透過反共言說,蔣介石從法理之義、血脈之情,建構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一體性,視台灣為「反共堡壘」,將台灣定位為「復興基地」。更且為對照中共的極權統治爭取民主,蔣介石還標榜台灣為「自由中國」,實行的卻是「台灣式的民主」,黨外自由民主人士,成為被壓制的異己。在蔣介石的反共論述中,台灣也失去了主體性。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及前人研究 1 一、問題的提出 1 二、前人相關研究 3 三、研究方法 7 第二節 史料運用及研究架構說明 10 第貳章 作為正統延續的反共宣示 19 第一節 反共與「一個中國」論述 19 一、中華民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19 二、兩個中國的說法荒謬絕倫 23 三、中華民國「自動退出聯合國」 33 第二節 反共與國族復興 41 一、以憲法為中心的法統論述 41 二、反共是文化與民族的鬥爭 44 第參章 作為反共動員的黨國建構主張 57 第一節 反共復國使命中的國民黨角色 58 一、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華民國 58 二、反共復國必先進行黨的改造 63 第二節 反共與黨國總動員 75 一、反共要確定黨的一元化領導 75 二、反共戰爭是總體戰爭 77 三、反共與文化形塑 92 第肆章 作為復國實踐的反攻大陸陳述 105 第一節 台海衝突與反攻大陸論述的轉換 105 一、1960年代以前以軍事反攻為中心的論述 105 二、1960年代以後以政治反攻為中心的論述 122 第二節 準備反攻的宣示 130 一、反攻大陸的精神召喚 130 二、反攻大陸時間的陳述 134 三、無法反攻大陸的解釋 145 第伍章 反共論述下的台灣形象 154 第一節 作為反共「復興基地」的台灣 154 一、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154 二、台灣是反共的堡壘 167 第二節 作為「自由中國」的台灣 176 一、黨國威權體制下的「民主憲政」 176 二、對於「台灣式民主」批評的反斥 185 第陸章 結論 200 徵引書目 211

    徵引書目
    一、檔案、史料
    《外交部公報》,第35卷,第4期,1970年12月31日。
    《外交部週報》,第1066期,1971年9月28日。
    外交部國際司編印,《中華民國出席聯合國大會第26屆常會代表團報告 書》(台北,外交部,1972年)。
    《總統府公報》,430號,1953年9月25日
    《總統府公報》,第467號,1954年2月2日。
    《高級中學教育法規選輯》,(台北,教育部編印,1995年)
    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編輯小組,《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
    (台北,國史館,2000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設計委員會編印,《本黨改造意見反映總結》(台北,同編者,1952年)。
    王正華編,《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中國代表權》(台北,國史館,2001年)。
    台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編輯小組編,《台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台北,國史館,2002年)。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制》,第二編,中卷,(台北,南天,1939年)。
    李汝和主修,《台灣省通志》,卷十,光復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年)。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3冊,(台北,近代中國,1989年11月24日)。
    秦孝儀等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6(上),(台北,中正文教基金會,1978年10月)。
    《蔣總統政黨政治講詞集》(蔣總統中興講詞總集編輯委員會,1971年)。
    《總裁重要號召及有關宣傳問題訓示集要》(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印,1974年)。
    蔣介石,〈國父一百一晉一誕辰暨中山樓落成紀念文〉,收錄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總統蔣公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十週年紀念專輯》(台北,文復會,1978年)。
    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1972年)》(台北,國史館,2000年)。
    〈黨員推行民眾服務工作實施綱要〉,《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168次會議紀錄,油印本,1951年7月9日》。

    二、報紙類
    《人民日報》
    1954年8月12日。
    1955年1月25日。
    1955年4月24日。
    1958年7月18日。
    1971年8月21日。
    1972年2月28日。

    《中央日報》
    1950年2月22日。
    1950年6月28日。
    1950年7月26日。
    1950年8月6日。
    1950年12月30日。
    1953年1月17日。
    1953年1月28日。
    1953年2月14日。
    1953年5月10日。
    1953年9月28日。
    1958年10月30日。
    1960年2月13日。
    1960年3月5日。
    1960年3月13日。
    1999年7月10日。

    《中國時報》
    1999年12月10日。
    2000年6月15日。
    2001年5月21日。

    《公論報》
    1950年6月28日。

    《自由時報》
    2003年9月6日。
    2004年10月27日。

    《自立晚報》
    1999年8月29日。

    《台灣新生報》
    1950年7月26日。
    1970年10月14日。
    1950年12月30日。

    《聯合報》
    1956年10月21日。
    1959年5月20日。
    1960年10月18日。
    1961年4月15日。
    1962年5月2日。
    2005年4月18日。

    《徵信新聞報》
    1960年9月7日。
    1960年11月16日。

    三、專書
    Stuart Hall著,黃麗玲、陳光興譯,〈意識型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文化、社會與媒體》(台北,遠流,1992年)。
    Minton F, Goldman著,楊淑媚譯,《中、東歐的革命與變遷: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挑戰》(台北,編譯館,2001年)
    《毛澤東軍事文集》(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993年)。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編輯,《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上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中央總動員運動會報社會組織編,《社會改造運動》(台北,中央總動員運動會報社編印,1954年4月)。
    中國文藝年鑑編委會編,《中國文藝年鑑》(台北,平原,1966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編,《中國國民黨與文化教育》(台北,正中,1984年)。
    中國國民黨台灣省改造委員會編印,《台灣黨務》,第4期,1951年。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實踐與展望》(台北,文復會,1977年)。
    中華文藝協會編印,《文協十年》(台北,中華文藝協會,1960年)。
    丹尼‧羅伊(Denny Roy)著,何振盛、杜嘉芬譯,《台灣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2004年)。
    尹雪曼編,《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1976年)。
    尤爾根‧哈伯瑪斯( Jurgen Habermas )著,陳學明譯,《合法性危機》(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方孝謙,《日據台灣之民眾意識與論述》(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7年)。
    王丰,《反攻大陸vs解放台灣》(台北,希代,1995年)。
    王永欽編著,《統一之路:兩岸關係五十年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
    王振寰,《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4,1993年)。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1996年)。
    王景弘,《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2000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1982年)。
    世界知識出版社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三集) 、(第四集),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年)。
    史明,《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2001年)。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1995年)。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司徒雷登回憶錄(在中國50年)》,(台北,新象,1984年)。
    台灣革命同盟會主編,《台灣問題言論集(第一集)》(重慶,國際問題研究所,1943年)。
    巨克毅,《意識形態傳播與國家發展-三民主義意識形態傳播之研究》(台北,正中,1987年)。
    田弘茂,《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1989年)。
    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1994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1998年)。
    呂思勉,《歷史研究法》(上海,永祥印書館,1948年再版)。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1》(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1年)
    李功勤,《中華民國發展史:兼論兩個中國的互動與衝突》(台北,幼獅,2002年)。
    李松林,《蔣介石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1993年)。
    李逸洋主編,《5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1998年4月)。
    李煥,《一心為國-李煥先生言論選集》(台北,幼獅,1990年)。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1999年)。
    李筱峰,《台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台北,玉山社,2004年)。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下卷)》,(臺北,傳記文學,1973年)。
    狄縱橫,《透視台海戰史》(台北,風雲論壇社,1985年)。
    谷鳳翔,《文化論叢》(台北,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社,1977年)。
    林玉體,《台灣教育面貌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5年)。
    林博文,《歷史的暗流:近代中美關係秘辛》(台北,元尊,1999年)。
    社會發展文教基金會,《高雄市勞工史-概論》(高雄市政府勞工局,2000年12月31日)。
    邵玉銘,《中華關係研究論文集》(台北,傳記文學,1987年)。
    侯暢主編,《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
    胡適,《胡適手稿》(台北,胡適紀念館,1970年)。
    南方朔,《近代新反抗運動》(台北,久大,1987年)。
    姜天陸,《南瀛白色恐怖》(台南,南縣文化局,2002年)。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1998年)。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2000年)。
    柯喬治(George Kerr)著,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1991年)。
    柯邁政(Marc J. Cohen)、鄧津華(Emma Teng)編,蔡百銓譯,《台灣就是台灣》(台北,前衛,1991年)。
    茅家琦主編,《台灣三十年》(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1988年)。
    若林正丈,《轉形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1989年)。
    若林正丈,《台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2年)。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前衛,1997年)。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種者文化,2004年)。
    倪炎元,《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唐德剛,《李宗仁回憶錄》(台北,台光,1985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集賢社,1983年)。
    徐焰,《台海大戰(上篇)》(台北,風雲時代,1992年)。
    班纳廸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第三冊)》(台北,近代中國,1985年)。
    翁臺生,《CIA在台活動秘辛》(台北,聯經,1991年)。
    高越天,《中華民國大事紀要》(台北,維新書局,1971年)。
    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彙編,《中國國民黨與文化教育》(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
    國立編譯館三民主義大辭典編審委員會主編,《三民主義大辭典(上)》(台北,幼獅,1988年)。
    國防部史政局編譯局編纂,《國民革命建軍史-第四部:復興基地整軍備戰(三)》(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年)。
    國防部軍務局編,《八二三台海戰役》(台北,國防部軍務局,1998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1977年)。
    張玉法,《歷史講演集》(台北,東大圖書,1991年)。
    張玉法,《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台北,東大,1999年)。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1998年),頁40。
    張忠棟,《胡適、雷震、殷海光》(台北,自立晚報,1990年)。
    張炎憲,《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二冊)》(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
    張茂桂,《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年)。
    張贊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1996年)。
    梁敬錞,《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聯經,1982年)。
    許唯民,《台灣生存之戰:國民黨遷台四十年十大危機》(台北,群倫,1987年)。
    許極燉,《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1996年)。
    連震東,《蔣總統與台灣省的光復重建》(台北,蔣總統對中國及世界之貢獻叢編編委會,1967年)。
    郭立民編,《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冊》(台北,永業,1992年)。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1997年)。
    郭洪紀,《台灣意識與中國情結》(台北,慧明文化,2002年)。
    陳水源,《台灣歷史的軌跡(下)》(台北,晨星,2000年)。
    陳志奇,《美國對華政策三十年》(台北,中華日報社,1980年)。
    陳毓鈞,《一個中國與台北-華府-北京》(台北,環宇,1996年)。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2000年)。
    彭明敏、黃昭堂,《台灣法的地位》(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年)。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台北,前衛,1988年)。
    彭明敏、黃昭堂著,蔡秋雄譯,《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1995年)。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8年)。
    彭懷恩,《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1995年)。
    黃文雄,《台灣-國家的條件》(台北,前衛,1990年)。
    黃俊傑,《農復會與台灣經驗(1949-1979)》(台北,三民,1991年)。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1992年)。
    黃煜文,《傅柯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2000年)。
    黃嘉樹,《國民黨在台灣(1945-1988)》(台北,大秦,1994年)。
    楊碧川,《蔣介石的影子兵團:白團物語》(台北,前衛,2000年)。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編輯,《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上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葛永光,《政治變遷與發展-台灣經驗的探索》(台北,幼獅,1989年)。
    詹姆斯‧約爾(James Joll)著,石智青校閱,《葛蘭西》(台北,桂冠,1992年)。
    傅正主編,《雷震全集》,第5冊、第31冊、第33冊,(臺北,桂冠,1989年)。
    裴堅章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6)》(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編)。
    劉心皇,《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1981年)。
    劉健清、王家典、徐梁伯等主編,《中國國民黨史》(上海,江蘇古籍出版 社,1992年)。
    劉紹唐,《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台北,傳記文學,1979年)。
    劉進慶著,陳艷紅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經濟》(台北,故鄉,1988 年)。
    劉文斌,《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台北,問津堂,2005年)。
    蔣介石,《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年)。
    蔣介石,《蘇俄在中國》(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1年)。
    蔣經國,《負重致遠》(台北,幼獅,1967年)。
    鄧禮峰,《新中國軍事活動紀實(1949-1959)》(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年)。
    鄧禮峰,《建國後軍事行動全錄》(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蕭錚,《土地改革50年-蕭錚回憶錄》(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1980年)。
    蕭繼宗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革命文獻》,第77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6年)
    賴暋,《賴名湯先生訪問錄(上)》(台北,國史館,1994年)。
    賴澤涵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
    戴天昭著,李明峻譯,《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2002年)。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1989年)。
    戴國煇,《台灣結與中國結》(台北,遠流,1994年)。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1996年)。
    薛化元,《中國現代史》(台北,三民,1998年)。
    薛化元等編著,《自由中國選集6─黨國體制的批判》(台北,稻鄉,2003年)。
    薛月順編,《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下冊)》(台北,國史館,2003年)。
    謝聰敏,《談景美軍法看守所》(台北,李敖出版社,1991年)。
    酆邰,《台灣法律地位問題的研究》(台北,黎明,1985年)。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1998年)。

    四、期刊
    Stuart Hall著,黃麗玲譯,〈意識型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收錄於Michael Gurevitch主編,唐維敏譯《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1994年)。
    中國國民黨台灣省改造委員會編印,〈工作動態〉,《台灣黨務》,第29期,1952年3月16日。
    〈中國國民黨黨章〉,《改造半月刊》,第1期,1952年12月。
    〈中央改造委員會宣誓就職誌盛〉,《改造半月刊》,第1期,1952年12月。
    〈祝壽專號〉,《自由中國》,第15卷,第9期,1956年10月31日。
    〈青年反共救國團問題〉,《自由中國》社論,第18卷,第1期,1958年1 月。
    〈改進黨政關係〉,《自由中國》社論,第18卷,第8期,1958年4月16日。
    〈國民黨當局應負的責任和我們的努力〉,《自由中國》社論,第19卷,第1期,1958年7月1日。
    〈認清當前形勢,展開自新運動〉,《自由中國》社論,第19卷,第8期,1958年10月16日。
    〈論放棄主動使用武力之承諾〉,《自由中國》社論,第19卷,第9期,1958年11月5日。
    〈中國民主社會黨第二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宣言〉,《自由中國》社論,第21卷,第5期,1959年9月1日。
    徐復觀,〈青年反共救國團的健全發展的商榷〉,《自由中國》,第7卷,第8期,1952年10月16日。
    余燕人,〈搶救教育危機〉,《自由中國》社論,第11卷,第12期,1954年12月16日。
    羅大年,〈建立自由教育必須剔除的兩大弊害〉,《自由中國》,第15卷,第9期,1956年10月31日。
    殷海光,〈學術教育應獨立於政治〉,《自由中國》,第18卷,第10期,1958
    年5月16日。
    傅正,〈再論青年反共救國團撤銷問題〉,《自由中國》,第18卷,第11期,1958年6月1日。
    傅正,〈取消一黨專政〉,《自由中國》,第20卷,第2期,1959年1月16日。
    雷震,〈駁斥黨報官報的謬論和污滅〉,《自由中國》,第23卷,第4期,1960年,頁7-9。
    毛澤東,〈中共擴大第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根據毛澤東的一項報告,1938年),收錄於中共中央書記局編,《抗戰以來重要文獻彙編》(中共中央書記局編,1942年)
    王世慶,〈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員與二二八事件初探〉,《史聯雜誌》,第21期,1993年6月。
    王自中,〈土地改革─影響台灣社會的兩大經濟政策之一〉,《深耕》,第20期,1982年10月25日。
    王良卿,〈以黨之名:中國國民黨的改造與改名問題(1947-1950)〉,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冷戰時期海峽兩岸的政經發展學術研討會》,2004年11月4日。
    王良卿,〈派系與黨國:國民黨政權遷台初期的CC系及其政治適應(1949-1950)〉,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中國近代國家的塑造-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12月。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
    王振寰,〈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灣社會研究》,第4期,1993年。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從威權體制過渡〉,收錄於羅金義、王章偉編,《奇跡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國璋,〈中共如何取代我國在聯合國之席位〉,《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5期,1993年5月。
    〈尼克森總統談我在安理會席位〉,《國際現勢》,第812期,1971年9月27日。
    左舜生,〈我對召集反共救國會議的意見〉,《自由人》,第498期,1956年10月10日。
    任海,〈「中華民族主義」的話語與其對立話語〉,《當代》,第96期,1993年4月1日。
    朱雲漢,〈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於蕭新煌等著《壟斷與剝削》,(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1989年),頁143。
    朱雙一,〈反共文藝的鼓噪與衰敗-兼論50-60年代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台灣研究集刊》,第1期,1994年。
    吳乃徳,〈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臺北,月旦,1997年)。
    吳乃徳,〈反動論述和社會科學─臺灣威權主義時期的反民主論〉,《台灣史研究》,第8卷,第1期,2001年10月。
    呂士朋,〈美國對華政策與兩岸關係〉,收錄於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史討論會論文集》,第22輯,(台北,史料中心,2001年)
    呂芳上,〈痛定思痛-戰後中國國民黨改造的醞釀(1947-1950)〉,《近代中國》,第136期,2000年4月。
    李子文,〈國際法上之承認與中華民國〉,收錄於國史館編《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1年)。
    李亦園,〈台灣光復以來文化發展的經驗與評估〉,收錄於《現代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研討會議》(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7年)。
    李良玉,〈抗日戰爭時期的新道統思潮〉,《中國現代史》(南京,江蘇社會科學院,1991年.4月)。
    李明峻,〈1950、60年代國際組織內部的「一個中國問題」〉,收錄於國史館編《台灣1950-1960年代的歷史省思學術討論會》(台北,國史館,2005年11月24日)。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遷台前後的改造與創新(1949-1952)〉,《近代中國》,第87期,1992年。
    李福鐘,〈大法官會議與戰後台灣憲政體制的異化-釋字第31號、85號、261號的歷史與政治意涵〉,收錄於國史館編《台灣1950-1960年代的歷史省思學術討論會》(台北,國史館,2005年11月)。
    李曉陽,〈向反共抗俄的方向前進〉,《表演藝術》,第33期,1995年7月。
    沈宗瑞,〈國家統合主義式的工會體制─1950至52年間國民黨改造內容之探討〉,《清華學報》,新30卷,第2期,2000年6月。
    谷正綱,〈中華民國民主憲政之展望〉,《中國憲政》,第21卷,第10期,1986年10月。
    林佳龍,〈海陸戰略板塊推擠下的台灣〉,《自由時報》,2005年3月21日。
    若林正丈,〈台灣抗日民族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收錄於黃康顯編,《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87
    年)
    南方朔,〈台獨運動的發展〉收錄於《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台北,四季,1980年)。
    柳金財,〈論50年代以來中華民國政府關於「一個中國論述」內涵的持續與變遷〉,《近代中國》,第142期,2001年.4月。
    胡佛,〈威權體制的重建與民主化〉,《歷史月刊》,第23期,1989年12月。
    韋思諦(Stephen Averill)著,吳喆、孫慧敏譯,江政寬校譯,〈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新史學》,第11卷,第3期,2000年9月。
    秦孝儀,〈革命黨人的典型—戴季陶先生〉,收錄於陳鵬仁主編《百年憶述—先進先賢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合輯》,第5冊,(台北,近代中國,1999年6月25日)。
    曾銳生,〈1950年代蔣中正先生反攻大陸政策〉,《國史館館刊》復刊19期,1995年12月。
    曾建元,〈動員戡亂時期台灣憲法變遷的歷史回顧〉,《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0期,2002年3月。
    張志銘,〈價值、立場與學術規範:三民主義對社會科學研究貢獻〉,收錄於洪泉湖等編,《中華民國的發展經驗》(新竹,清華大學,1990年)。
    張其昀,〈黨務報告要略-七全大會第一次會議〉,《中央月刊》,第二期,1952年。
    張淑雅,〈杜魯門與台灣〉,《歷史月刊》,第23期,1989年12月。
    張淑雅,〈台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2001年12月。
    張瑞玉,〈聯播節目的創辦及沿革〉,《廣播年刊》(台北,廣播年刊編輯委員會,1955年)。
    張灝,〈三民主義的蛻變:由政治宗教走向改良主義〉,收錄於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台北,弘文館,1987年)。
    梅孜主編,〈杜魯門總統關於美國第七艦隊在台灣地區的任務的聲明〉,《美台關係重要資料選編:1948.11-1996.4》(北京,時事出版社,1997年)。
    許慶雄,〈台灣國際法地位之探討〉,收錄於國史館編《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上)》(台北,國史館,2001年)。
    陳三井,〈蔣經國先生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近代中國》,第92期,1992年12月。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
    陳俊豪,〈以口號統一中國─反攻大陸〉,《少年台灣》,第19期,2003年12月。
    陳奕麟,〈從戰後台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吊詭〉,《當代》,第109期,1995年5月號。
    陳隆志,〈戰後台灣國際法律地位的演變〉,收錄於國史館編《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上)》(台北,國史館,2001年)。
    陳瑞崇,〈論述作為一種觀看方式:論自由中國政治論述場域的重建〉,《東吳政治學報》,第5期,1996年1月。
    彭英明,〈關於我國民族概念歷史的初步考察(間談對斯大林民族定義的辨證理解),《民族研究》,第2卷,第5期。
    黃嘉樹,〈一個中國內涵與兩岸關係〉,《台灣研究》,第4期,2001年。
    楊聰榮,〈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創新18
    期,1993年。
    董立文,〈中共對「一個中國」原則的運用-民族主義的角度〉,收錄於國
    史館編《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上)》(台北,國史館,2001年)。
    廖立宇,〈台灣省實行「耕者有其田」的背景分析〉,收錄於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史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17輯,(台北,史料中心,1995年)。
    齊茂吉,〈韓戰及台海二次危機對台灣安全之影響〉,《中華戰略學刊》,夏季刊,1996年。
    鄭永年,〈中國新一波民族主義〉,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江宜樺等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
    鄭永維,〈華僑奉獻的心從不間斷〉,《海華》,第45期,1988年10月。
    鄭梓,〈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收錄於戴寶村、張炎憲、李筱峰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1996年)。
    戴寶村,〈異己的發現到自我的探索:福爾摩沙展的省思〉,《台灣歷史學會會訊》,第16期,2003年5月。
    蕭新煌,〈對「台灣發展經驗」理論解釋的解謎〉,《中國論壇》,第319期,1989年。
    賴怡忠,〈1971年以前的美中台三角關係-美國對台政策變遷:由「地位未定」、「兩中」到「一中」的轉變〉,收錄於國史館編《台灣1950-1960年代的歷史省思學術討論會》(國史館,2005年11月)。
    薛化元,〈從反共救國會議到陽明山會談1949-1961:對朝野互動的一個考察〉,《法政學報》,第七期,1997年1月。
    關中,〈美國對華政策的檢討(1949-1972)〉,《東亞季刊》,第2卷,第4期,1971年4月1日。

    五、學位論文
    文馨瑩,〈美援與台灣的依賴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王良卿,〈動盪中的改革:中國國民黨從「革新」走向「改造」(1945-195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王致堯,〈中國意識在台灣社會政治發展過程中之角色分析(1988-2000)〉(私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何振盛,〈戒嚴時期台灣地區的民主化與政治變遷〉(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林雯,〈黨外雜誌與民族主義─七、八0年代台灣的民族主義論述〉(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邱緗伶,〈戰後高雄市的社團發展(1945-20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唐振軒,〈中共對台統一論述之建構-文化霸權、後殖民主義與知識領導權〉(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事務研究所,2003年)。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傅錫誠,〈政治意識形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解析〉(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彭懷恩,〈中華民國的政治菁英-行政院會議成員的分析(1950-1985)〉(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曾靜悅,〈台灣地區學校反共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楊安華,〈中國正統思想研究:以三民主義意識形態在政權合法化中正當性建構為例之詮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葛永光,〈中日韓政黨比較研究:政治系統的功能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管碧玲,〈民族主義與台灣政黨政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趙叔鍵,〈抗戰前期中國國民黨政權統治正當性基礎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建誠,〈政治文化變遷下之兩岸關係─論中國民族主義與新台灣主體意識〉(私立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謝政諭,〈蔣中正政治思想之研究─以正統及憲政主義為中心的論述〉(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簡鴻全,〈從拖延到拒絕─1962~1963年美國對國府反共政策之演變〉(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龔宜君,〈移入政府的滲透能力(1950-1969)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與鞏固〉(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六、網路
    〈55年坎坷-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西湖法律書店有限公司,2004年9月30日。網址http//www.law-lib.com。
    《文傳日報》,2004年9月3日。網址www.CDaily.com.hk
    李筱峰,「一百年來台灣的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張貼於
    http://www.jimlee.idv.tw/art-o1-o7.htm網站。
    燕南學術網站:http://www.epochtimes.com/b5/5/10/4/n1074318.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