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政哲
論文名稱: 惠能頓教禪之創造觀—以壇經為研究核心
The Creativity of Hui-neng ‘s Spontaneous Enlightenment Ch’an -- A Research on the Platform Sutra
指導教授: 何英奇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75
中文關鍵詞: 惠能壇經頓悟創造力
英文關鍵詞: Hui-neng, Platform Sutra, Ch'an, Spontaneous Enlightenment, Creativ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1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目前學術研究的潮流、社會各界對於人才的能力需求、與國家教育的推動走向等,都聚焦在「創造力」之上。但這些創造力的概念與發展,大抵都偏向以西方心理學的理論來代表,所呈現的結果是龐雜多元但卻缺乏統整性,並且也缺少了本土化、東方社會文化的創造力特質之發掘與應用。筆者經過深細的省思後,列出目前創造力的十五個有待突破的問題,並歸納出創造力應朝著「本質性」、「跨領域性」、「實用性」、「超越性」等特質的研究,方能有效回應前述的十五個問題。
    筆者在第一章對於本研究的進行,提出了四個不同的研究階段,以及各階段適合的不同研究方法,來達到各階段的研究目標。在研究的信實度方面,筆者亦提出多元檢核、「體用可逆反應」的原理,以檢核研究的成果,是否掌握到真正能發生作用的創造力核心本質;在第二章,筆者則從歷史事實的歸納中,發現「惠能頓教禪思想」是華人文化中,能歷千年流傳而不墜、能傳播至海內外、能跨越不同社會階層與區域文化、並展現其創造性成就與影響者;第三章則結合了紮根理論原理與哲學架構,建構出壇經文本中,頓教禪思想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印心論,以及社會哲學觀等完整的思想體系與系統概念圖,可作為西方創造力理論當中,局部性觀點的統合參考;第四章是筆者以跨學科領域的觀念角度(數學、大腦科學、管理學、物理學……等)出發,對於頓教禪的思想,作一新的多元詮釋,因而發現其具有「跨領域性」、「圓融性」的特質;另外則以成中英本體詮釋學的十大原則等概念,檢核其「本質性」的特質;最後,再以創造詮釋學的五種層次與演進的精神,檢核其是否具有「超越性」、「實用性」的特質,結果顯示頓教禪的思想,皆能符合這些詮釋方法的精神,同時兼具跨領域性、本質性、超越性、實用性等特質;第五章時,筆者則是深入探討頓教禪的創造力理論基礎與精神特質,並與西方創造力觀點作差異的比對,進而發現頓教禪特有的創造力觀點,對現代創造力教育、研究或學習上,有著全然不同的視野與啟發的作用,進而建構出新的創造力教育觀點。
    本研究從古代的中華文化思想(惠能頓教禪法),與西方現代教育的創造力觀點,作一東西方創造力觀點的激盪與融合,並進而以禪學為體,西學為用,結合兩方所長,建構出有本質、有體系的新創造力教育學架構。未來希望能將此以理論架構,予以進行實踐、應用,經由實務上的應用、回饋,能對此一創造觀做出不斷修正,也希望能發展出教材、課程,對國內創造力的發展上,產生實質有效的助益。

    “Creativity” is the focus of today’s academic research, talents wanted, and n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the existing concepts and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are almost based on western psychology. The result is disorderly, and pluralistic without integr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and oriental culture. After minute reflection on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 listed 15 problems to address, and concluded that I should adopt “intrinsic”,”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al” and “transcendental” approaches.
    In Chapter 1, I divided this study into four stages with different methodology. In regard to credibility, I would use “pluralistic examination” and the theory of “reversible reaction between the essence and the function” to examine whether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grasps the core essence of the creativity which can really exert function. In Chapter 2, I concluded from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events that among the Chinese cultures, Hui-neng’s Spontaneous Enlightenment Ch’an is the one which could last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spread to whole China and overseas, cross over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and district culture, and manifest its creative achievement and influence. In Chapter 3, I used Grounded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framework to construct the complete thought system and the systematic concept map of the Platform Sutra in terms of ontology, epistemology, methodology, enlightenment confirmation, and social philosophy. This integral approach can remedy the partial viewpoint in western theory of creativity. In Chapter 4, I made a new pluralistic interpretation on Hui-neng’s Spontaneous Enlightenment Ch’an by means of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such as mathematic, brain science, management, physics and so on, and fou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e and integration. I also used the ten principles of Chung-ying Cheng’s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to examine its characteristic of “essence”. Finally, I used the five strata and the spirit of evolution of creative hermeneutics to examine whether the Spontaneous Enlightenment Ch’a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cendence and pragmatism.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matches the spirit of these hermeneutic approache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e, essence, transcendence, and pragmatism. In Chapter 5, I prob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ivity in the Spontaneous Enlightenment Ch’an, and compared it with the western viewpoint of creativity. I found that its unique viewpoints could enlighten the moder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learning of creativity, and build a new educational viewpoint of creativity.
    This study made a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oriental and western viewpoints on creativity, and built a new educational framework of creativity by using Ch’an thought as essence and western science as function. I hoped that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and improved, thus develop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urricula to really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reativit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範圍.............................44 第三節 研究方法.......................................49 第二章 惠能頓教禪思想的發展與影響……………………………………79 第一節 從四個面向尋找華人文化中的創造本質...............79 第二節 從禪的發展與成就看其創造力價值...................84 第三節 禪宗初探--代表人物、思想與經典..................100 第三章 精煉壇經文本的思想內涵作為新創造學的發展基礎 …………125 第一節 應用紮根理論原理與哲學系統架構歸納出壇經文本的核心概念.125 第二節 以六大核心概念建構壇經的思想系統....................129 第三節 以系統化圖解法建構頓教禪的核心思想..................168 第四章 以多角度觀點對壇經的頓教禪思想進行創造觀的詮釋溝通………185 第一節 跨領域的多角度詮釋與檢視............................186 第二節 頓教禪之本體詮釋學方法的詮釋.........................218 第三節 頓教禪之創造詮釋學方法的詮釋.........................235 第五章 從頓教禪的創造力特質建構新創造學 ……………………………247 第一節 頓教禪開發創造力本質的原理探討......................247 第二節 頓教禪的創造學特質與西方觀點的比較 ..................258 第三節 頓教禪創造力觀點的內涵特質探討......................276 第四節 以頓教禪思想建構的創造力教育學......................28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313 第一節 結論 ............................................313 第二節 建議 ............................................322 參考文獻.................................................325 附錄.................................................... 329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合著(民89):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王秀園(2004)。都是腦子惹的禍。台北縣:童心房。
    印順法師(1987),寶積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p98。
    成中英(2000),何為本體詮釋學,收於成中英主編《本體與詮釋》,北京
    佛教數位圖書館(2006/4/1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冊 No. 1989《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2008年6月20日,取自佛教數位圖書館http://ccbs.ntu.edu.tw/BDLM/sutra/html/T47/T47n1989.htm
    佛教數位圖書館(2006/4/12),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冊No.1557《聯燈會要》。2008年6月20日,取自佛教數位圖書館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79/1557_020.htm
    余玉照 (2002):「創造學」是永遠的顯學,《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頁21-25。
    吳甘霖(2008),空杯心態, 中國城市出版社。
    吳榮義、林秀英(2003), 台灣產業科技創新之國際競爭力, 「2003 產業科技創新:關鍵年代的科技政策與挑戰」國際研討會 2003.10.30-31,台北。
    吳靜吉(2002a),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第15期,p17-42。
    吳靜吉(2002b),創造力的研究和教育從分享開始,應用心理研究,第15期,p99。
    呂金燮(2004),「寧靜的革命」:從東方的思維談創造力教學,應用心理研究,45卷1期。
    李翔海編(1996),《知識與價值——成中英新儒學論著輯要》論文集,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杜保瑞(1999),《壇經》的功夫哲學,收於《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北京:華文出版社。中國哲學教室http://huafan.hfu.edu.tw/~bauruei/
    杜保瑞(2007),中國哲學的宇宙論思維,《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第 145~162 頁。
    邢東風(1992),禪宗的歷史、思想和實踐,禪學研究第一輯,江蘇古籍出版社
    林欣吾、林秀英(2005),台灣創新系統之競爭力與成長挑戰,「2005產業科技創新:新價值創造的年代」國際研討會,2005.8.25-26,台北。
    林書漳(1991),六祖六祖壇經淺析,宜蘭:法音佛刊雜誌社。
    邱敏捷(2007),《壇經》的作者與版本-印順與胡適及日本學者相關研究觀點之比較,人文研究學報,41卷2期,p13-41。
    施建農(2002),創新教育何為先?,應用心理研究,第15期,p53-59。
    洪修平(1992),般若與禪觀,禪學研究第一輯,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P.47-58。
    洪修平(1994)。中國禪學思想史,文津出版社,台北市,p1。
    胡幼慧編(1997):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
    胡瑋珊譯(2006)。《創意人的思考鍛鍊》,台北市:臉譜出版。P.30-32。Luc de Brabandere, The forgotten falf of change:Aachieving greater creativity through changes in perception.
    唐曉濤(1997),禪宗的變革及影響,玉林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v.18: 2。
    唐錦超譯(2003),創造性破壞:市場攻擊者與長青企業的競爭, 台北:遠流。Richard Foster & Sarah Kaplan。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真諦譯(n.d.),《佛性論》卷 2,頁 799 下,天親著。
    張武升(2002),開發與培育學生創造力的理論與實踐,應用心理研究,第15期,p43-57。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p449。
    張秋政(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缺乏之問題與解決之道,應用心理研究,第15期, p78-87
    教育部網站(2005),創造力白皮書。2008年6月18日,取自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入口網。http://www.creativity.edu.tw
    郭奕龍(2002),對華人學生創造力研究之淺見,應用心理研究,16期,p10-14
    陳加屏(2007),從系統思考的角度評<以組織臨床研究創造理論>:兼論理論與實務的鴻溝。應用心理研究,34期,p9-14。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p223-243,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皇玲譯(2006),8個孩子一定要有的未來能力,台北:奧林文化。Monika Murphy-Witt& Petra Stamer-Brandt.Was Kinder für die Zukunft brauchen。
    陳榮波(1981),中國禪宗的特質,華崗佛學學報第五期,台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p309-330。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台北:心理出版社。p162-164。
    傅偉勳(1986),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台北:東大。P.321-343
    傅偉勳 (1990)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自序,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曾志朗(2002)。建立可被檢驗的模型以增強創造力研究,應用心理研究,16期。
    越建東(1995),佛教禪修經驗與心識學的初步交涉,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五卷第三期,p37-66。
    黃奕光(2003),ASIAN創造力-為什麼西方人比東方人有創造力?,王蕆真譯,培生出版社。
    黃連忠(2002),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台灣學生書局,p179。
    楊惠南(1995),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P.57-95。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兒童會創造嗎?,教育研究月刊, 8,p117-123。
    資策會FIND網站(2007,1月4日)。從全球與亞太觀點解析我國在WEF2006-2007全球競爭力的表現(上)。2008年6月18日,取自資策會FIND網站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focus&id=360。
    資策會FIND網站(2007,1月9日)。從全球與亞太觀點解析我國在WEF全球競爭力的表現 (下)。2008年6月18日,取自資策會FIND網站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focus&id=352
    廖翎而(2006),《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觀》研究心得,慧炬雜誌社,p.44 – 49。
    劉宇榮、張凱元(2004),以西方心理學詮釋定義活用「禪」,玄奘社會科學學報,第二期,p155-199。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p.115-143。
    賴賢宗(2005), 東西哲學與本體詮釋,本體與詮釋:從成中英的本體詮釋學當代佛教詮釋,p233-251,台北:康德出版社。mhtml:http://www.ntpu.edu.tw/rcewph/majorstudy/major1--articles/1-1-1.mht。戴肇洋(2005),台灣產業科技人才供需問題與解決之道,(2008.6.20)取自台灣綜合研究院網站http://www.tri.org.tw/research/re_1.php?id=647。
    謝育容譯(2006),《創新者的思考》,大前研一,台北:商周出版。
    謝金青(2005),論創造力發展障礙之跨越,教育研究月刊,133期,p23-30。
    蘇芳柳譯(2006),《改變思維》,資優教育季刊,2006.09,vol.100,p21-27 ,Howard Gardner, Changing Minds。
    釋昭慧(2002),宗教倫理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以基督宗教與佛教為主軸的一個探索,法光學壇 Dharma Light Lyceum第六期, p1-36,法光雜誌社,台北市。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