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庭宇
論文名稱: 司馬承禎《坐忘論》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 黃瑩暖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司馬承禎坐忘論道教思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坐忘論》為唐代重要的道教經典,其作者司馬承禎為上清派宗師。《坐忘論》具有豐富的思想意蘊以及嚴密的理論體系。鑑於過往學者較少全面性地檢視並詮釋其義理全貌,因此本論文主要針對其義理進行深入的的探究與詮釋。本文據其理論內涵將原本《坐忘論》七種修道法門進一步劃分為兩種境界型態與三個修道階次:一是從「敬信」到「真觀」,屬於凡夫的修道型態,著重在修持工夫上;二是進入「泰定」之後,修道者超凡入聖,並接著向「得道」邁進,其時則工夫與境界合而為一,即工夫即境界,即境界即工夫。三個階次則是凡夫修道型態裡:(一)漸進修持,為道日損;(二)出離虛妄,觀見真理;以及超凡型態中:(三)超凡證真,同於大通。
    除了「敬信」是坐忘之法自始至終需要堅持的原則之外,「斷緣」及「收心」為初入道者由外而內的心性修持工夫;待能收心之後,則心性經過第一次的超拔,便是小成者。以此為基礎,經過「簡事」和「真觀」,進行更進一步的修持,終能到達凡夫修持最高境界。此是工夫中有境界。等到進入「泰定」之後,則修道者已然超凡入聖,此時的工夫修養與凡夫型態截然不同。「泰定」本身即是一種境界,而保持「泰定」狀態則是其工夫,因此此階段工夫與境界相即不離,藉著慧而不用,使定慧相即不二。在「泰定」的境界中「資薰日久」,則道發揮其至力,能夠「染易形神」。煉形同神,形神合一,同冥於道,非唯及心,兼被於形,則能得道成仙。
    就在這樣的建構下,《坐忘論》完成了其心性修養的工夫理論,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則《坐忘論》所展現的思想特色主要表現在其對心性修養的強調,重視實踐與理論的可行性,並主張以漸修的方式進行工夫修持。同時面對佛教理論的強力挑戰,其藉由建構《坐忘論》的思想體系,融攝佛教的概念而將之置於道門之下,並凸顯出道教在兼顧形神上的理論優越性,進而回應佛教理論,展現出道優於釋的立場。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義界與材料 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析論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16 第二章 《坐忘論》作者與修道型態 19 第一節 《坐忘論》作者考究 19 壹、就歷史定論而言 20 貳、就內容義理而論 23 第二節 司馬承禎生平與著述 25 壹、司馬承禎生平考 25 貳、司馬承禎著述考 37 第三節 《坐忘論》境界型態與修道階次的劃分 42 壹、兩種境界型態 43 貳、三個修道階次 45 第三章 《坐忘論》修道階次(一):漸進修持,為道日損 48 第一節 敬信:修道的基礎 49 壹、修道必須堅持的原則 49 貳、敬信對修道的影響 55 第二節 斷緣:外物的對治 61 壹、斷緣的理論說明 61 貳、斷緣的具體例證 65 参、斷緣意義的進一步釐清 70 第三節 收心:心體的澄明 71 壹、心為修養主體 73 貳、收心的工夫理論 80 参、收心的工夫實踐 89 第四章 《坐忘論》修道階次(二):出離虛妄,觀見真理 95 第一節 簡事:價值的取捨 95 壹、簡事與斷緣的差異 96 貳、人生價值的抉擇 101 第二節 真觀:真理的探求 105 壹、真觀義理綜述 105 貳、真觀的具體工夫 112 参、真觀的義理總結 128 第五章 《坐忘論》修道階次(三):超凡證真,同於大通 131 第一節 泰定:境界的超拔 132 壹、泰定的義理綜述 133 貳、泰定和得道的差別 137 参、定慧關係的補充 141 第二節 得道:修道的完成 143 壹、道之染易形神 143 貳、得道成仙之義 150 第三節 樞翼:總結與補充 154 壹、修道理論的總結 155 貳、修道理論的補充 159 第六章 《坐忘論》思想特色之探討 163 第一節 對心性修持的強調 163 第二節 重視實踐與易簡的原則 166 壹、原則的說明 167 貳、實際的例證 169 第三節 主張以「漸修」進行工夫修持 173 壹、漸頓的問難 173 貳、漸修的堅持 175 第四節 對佛教的融攝與回應 178 壹、批判「燈不照闇」的意義 178 貳、對佛教的回應 182 参、道優於釋的判定 185 第七章 結論 188 參考書目 191

    一、道教文獻
    (一) ﹝明﹞正統年間編纂:《正統道藏》(共六十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初版。(按書名筆劃排列)

    1. 陳葆光撰集:《三洞群仙錄》,第五十四冊。
    2. 王懸河編:《三洞珠囊》,第四十二冊。
    3. 司馬承禎進:《上清含象鑑劔圖》,第十一冊。
    4. 司馬承禎錄:《上清侍帝晨桐栢真人真圖讚》,第十八冊。
    5. 佚名:《上清眾經諸真聖祕》,第十一冊。
    6. 王契真編:《上清靈寶大法》,第五十一冊。
    7. 金允中編:《上清靈寶大法》,第五十二冊。
    8. 佚名:《太上老君內觀經》,第十九冊。
    9. 司馬承禎:《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頌》,第九冊。
    10. 佚名:《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第九冊。
    11. 佚名:《太上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第三冊。
    12. 佚名:《太平經》,第四十、四十一冊。
    13. 佚名:《天台山志》,第十八冊。
    14. 佚名:《天隱子》,第三十六冊。
    15. 杜光庭:《天壇王屋聖迹記》,第三十三冊。
    16. 張天雨集:《玄品錄》,第三十冊。
    17. 王玄覽(暉):《玄珠錄》,第二十冊。
    18. 佚名:《白雲仙人靈草歌》,第三十二冊。
    19. 王弼:《老子微旨例略》,第五十四冊。
    20. 劉向:《列仙傳》,第八冊。
    21. 趙佶註:《西昇經》,第十九冊。
    22. 陳景元集註:《西昇經集註》,第二十四冊。
    23. 司馬承禎:《坐忘論》,第三十八冊。又載於《雲笈七籤》卷九十四。
    24. 列子:《沖虛至德真經》,第十九冊。
    25. 葛洪:《抱朴子內篇》,第四十六、四十七冊。
    26. 葛洪:《抱朴子外篇》,第四十七冊。
    27. 葛洪:《抱朴子別旨》,第四十七冊。
    28. 葛洪:《抱朴子還丹肘後訣》,第三十二冊。
    29. 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第三十三冊。
    30. 朱熹:《周易參同契注》,第三十三冊。
    31. 天台白雲子:《服氣精義論》,第三十一冊。
    32. 劉大彬造:《茅山志》,第九冊。
    33. 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第十八冊。
    34. 杜光庭(原題劉處靜撰):《洞玄靈寶三師記》,第十一冊。
    35. 莊周:《南華真經》,第十九冊。
    36.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第十九冊。
    37. 李沖昭:《南嶽小錄》,第十一冊。
    38. 陳田夫:《南嶽總勝集》,第十八冊。
    39. 佚名:《修真十書》,第七冊。
    40. 司馬承禎:《修真祕旨》,佚文載於《上清眾經諸真聖祕》。
    41. 天台白雲子:《修真精義雜論》,第八冊。
    42. 李渤:《真系》,載於《雲笈七籤》卷五。
    43. 陶弘景撰集:《真誥》,第三十五冊。
    44. 衛阱:〈唐王屋山中巖臺正一先生廟碣〉,第三十三冊。
    45. 馬光祖序:《唐葉真人傳》,第三十冊。
    46. 洪自誠:《消搖墟經》,第五十九冊。
    47. 劉安:《淮南鴻烈解》,第四十六冊。
    48. 佚名:《無上祕要》,第四十一冊。
    49. 張君房編輯:《雲笈七籤》,第三十七、三十八冊。
    50. 彭耜撰:《道德真經集註雜說》,第二十二冊。
    51. 傅霄編:《華陽陶隱居集》,第三十九冊。
    52. 呂太古、馬道逸編:《道門通教必用集》,第五十四冊。
    53. 老子:《道德真經》,第十九冊。
    54. 河上公:《道德真經注》,第二十冊。
    55. 王弼:《道德真經注》,第二十冊。
    56. 趙志堅:《道德真經疏義》,第二十三冊。
    57. 曾慥編集:《道樞》,第二十冊。
    58. 陶弘景編撰:《養性延命錄》,第三十一冊。
    59. 趙道一編修:《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第八冊。
    60. 沈汾編:《續仙傳》,第八冊。又載於《雲笈七籤》卷一一三。

    (二) 陳垣編纂,陳智超、曾慶瑛校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按書中編號排列)

    1. 〔唐〕王適撰,司馬子微書:〈唐默仙中嶽體元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師碣〉,第036號。
    2. 〔唐〕陳子昂:〈體玄先生潘尊師碑頌〉,第039號。
    3. 〔唐〕司馬承禎:〈茅山貞白先生碑陰記〉,第066號。
    4. 〔唐〕衛憑撰,薛希昌書:〈貞一先生廟謁〉,第076號。
    5. 〔唐〕崔尚撰:〈天台山桐柏觀碑〉,第090號。
    6. 〔唐〕柳識:〈唐茅山紫陽觀玄靜先生碑〉,第116號。
    7. 〔唐〕顏真卿:〈茅山玄靜先生廣陵李君碑銘并序〉,第122號。
    8. 〔唐〕李白:〈唐漢東紫陽先生碑銘〉,第142號。
    9. 〔唐〕柳凝然、趙景玄立:〈白雲先生坐忘論〉,第146號。
    10. 〔唐〕李敬彝:〈王屋山柳尊師真宮志銘〉,第150號。
    11. 〔唐〕睿宗:〈賜白雲先生書詩并禁山敕碑〉,第153號。

    二、傳統文獻(按書名筆劃排列)

    1.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2. ﹝明﹞釋傳燈:《天台山方外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台一版。
    3. 〔唐〕徐靈府:《天台山記》,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年,第51冊,NO.2096。
    4. 〔北宋〕李昉等編,汪紹楹等校:《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新一版。
    5. 〔唐〕林寶:《元和姓纂》,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影印四庫全書本。
    6. 〔唐〕李歸一:《王屋山志》,收入《中國道觀志叢刊》第一冊。
    7. 張元濟主編:《四部叢刊》,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8. 〔清〕清高宗敕修:《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
    9. 〔元〕馬端臨:新校本《文獻通考‧經籍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10.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經訓堂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1.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12. 廣陵書社編:《中國道觀志叢刊》,揚州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13. 龔鵬程、陳廖安主編:《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一、二冊,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14. 張繼愈主編:《中華道藏》(共四十九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15.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文星書局,1964年。
    16. 〔清〕薛大訓:《古今列仙通紀》,收入《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二冊。
    17.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河南省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18. 〔北宋〕王欽若等編,〔明〕李嗣京等訂正:《冊府元龜》,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60年。
    19. ﹝明﹞洪應明:《仙佛奇蹤》,收入《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卷3。
    20.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二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21.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22. ﹝漢﹞嚴遵:《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23. ﹝漢﹞佚名着,饒宗頤校箋:《老子想爾注校箋》,香港:著者,1956年。
    24. ﹝唐﹞成玄英疏:《老子義疏》,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
    25. ﹝不詳﹞列子撰,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26. 〔明〕王世貞輯次,汪雲鵬輯補:《列仙全傳》,收入《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一冊。
    27.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28. ﹝清﹞清聖祖敕修:《全唐詩》,臺北:藝文出版社,1960年。
    29. 〔南宋〕陳耆卿:《赤城記》,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86冊。
    30. 〔明〕李賢等撰:《明一統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2冊。
    31. 〔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12冊〕,臺北:編者,1977年。
    32. 〔清〕王昶:《金石萃編》,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2冊。
    33. 〔明〕都穆:《金薤琳琅》〔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10冊〕,臺北:編者,1977年。
    34.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二版增訂本。
    35.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6. 〔清〕蟾光編:《茅山志》,收入《中國道觀志叢刊》第十二冊。
    37. ﹝北宋﹞呂祖謙校:《音注老子河上公道德經》,臺北:廣文書局,1990年。
    38. ﹝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39. 〔宋〕陳思:《書小史》,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4冊。
    40. 〔宋〕姚鉉編,〔清〕許增校:《唐文粹》,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41. 〔宋〕王溥撰:《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42.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
    43. 日本鈔本《修真精義雜論》,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書。
    44. 〔宋〕賈善翔:《高道傳》,收入《道教研究資料》第一輯。
    45.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上海市:上海古藉出版社,1990年。
    46. ﹝周﹞莊周撰,〔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47. ﹝周﹞莊周撰,﹝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臺北:漢京文化,1988年。
    48. 〔南宋〕鄭樵撰,〔明〕陳宗虁校:《通志‧藝文略》,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49. 〔南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50. 〔明〕江總編:《梁貞白先生陶隱居集》,臺北:學生書局,1973年。
    51. 〔清〕沈翼機等撰:《敕修浙江通志》,臺北:京華書局,1967年影印本。
    52. 〔明〕高濂:《雅尚齋遵生八牋》,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53. 〔北宋〕張君房輯,〔明〕張萱補訂:《雲笈七籤》,明萬曆己酉37年(1609年)嶺南張氏清真館刊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善本室。
    54. 〔北宋〕張君房輯、蔣力生等校注:《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55. ﹝北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全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56. 〔清〕和珅等撰:《欽定大清一統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7冊。
    57.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共一百四十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58. 〔北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翻印。
    59. 嚴一萍編:《道教研究資料》第一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再版。
    60. ﹝清﹞彭文勤等纂輯,賀龍驥校勘:《道藏輯要》(共二十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8年二版。
    61. 丁福保編:《道藏精華錄》(共五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62. 〔明〕唐順之:《稗編》,臺北:新興書局,影印明萬曆辛巳年(1581年)文霞閣校刻本,1972年。
    63. 〔清〕穆章阿等撰:《嘉慶重修一統志》,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64. 〔明〕張文介輯撰:《廣列仙傳》,收入《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一冊。
    65. 陳貽焮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66. 〔唐〕張彥遠撰,秦仲文、黃苗子點校:《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67. 〔清〕王建章纂輯,真吾清嵐增訂:《歷代神仙史》,收入《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一冊。
    68. 胡道靜、陳耀庭主編:《藏外道書》(共三十六冊),四川:巴蜀書社,1994年。
    69.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翻印。
    70. 〔清〕三魚書屋主人輯:《繪圖歷代神仙傳》,收入《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一冊。
    71. ﹝明﹞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

    三、專書(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 大安出版社編輯部編:《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2. 于春松:《神仙傳》,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3. 王卡撰,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
    4.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5. 孔令弘:《中國道教史話》,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6. 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7. 孔令弘:《從道家到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8. 印順:《中國禪宗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71年。
    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七版,1997年。
    10.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11.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
    12.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全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13.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全三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二版。
    14.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增訂本。
    15. 任繼愈等着:《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6.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修訂本。
    17. 朱越利:《道經總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8. 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19. 李大華、李綱等:《隋唐道家道教》(上下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 李四龍:《天台智者研究──兼論宗派佛教的興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21. 李申:《隋唐三教哲學》,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22. 李剛:《重玄之道開啟眾妙之門──道教哲學概論》,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
    23.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24.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25.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 : 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26. 李豐楙:《憂與遊 : 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27. 呂錫琛:《道家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 呂鵬志:《道教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29. 余敦康等著:《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30.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31. 吳光主編:《中華道學與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2. 吳光正、鄭紅翠、胡元翎主編:《想像力的世界──二十世紀道教與古代文學論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33. 周永盛編:《歷代真仙高道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34. 周雅清:《成玄英思想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35. 邱福海:《道教發展史》(全二冊),臺北:淑馨出版社,2000年。
    36.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37.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38. 俞理明:《太平經正讀》,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
    39.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4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三卷,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41. 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全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2. 孫亦平:《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2004年。
    43. 孫克寬:《元代道教之發展》,臺中:私立東海大學,1968年。
    44.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45.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46.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全四卷),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修訂本。
    47. 郝勤、楊光文:《道在養生──道教長壽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48. 郝勤:《導引養生》,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49. 陳少鋒:《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2001年。
    50. 陳垣:《廿史朔閏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51. 陳垣:《史諱舉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52.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臺北:祥生出版社,1975年。
    53. 陳國符:《道藏源流續考》,臺北:明文書局,1976年再版。
    54. 陳堅:《無明即法性──天台宗止觀思想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55.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56.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57.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8.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59.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三聯書局,1999年。
    60.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三聯書局,2004年。
    61. 陳鼓應、馮達文主編:《道家與道教》(道教卷),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62. 麻天祥:《中國宗教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63.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64. 郭重威、孔新芳:《道教文化叢談》,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65. 湯一介:《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66.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再版。
    67.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臺北:里仁出版社,1995年。
    68.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69.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全七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70. 張松輝注譯:《新譯坐忘論》,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71.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2001年。
    72. 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2002年。
    73. 湖南省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編:《道教與南嶽》,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74.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全四冊),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75. 楊向奎:《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76. 楊寄林:《太平經今注今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77. 楊憲邦主編:《中國哲學通史》第二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78. 詹石窗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中國書店,2002年。
    79.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80. 董恩林:《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81.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局2003年。
    82. 蒙文通:《古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83. 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收入《蒙文通文集》第六卷,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
    84. 趙立綱主編:《歷代名道傳》,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85. 熊鐵基等編:《中國老學史》,福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86. 熊鐵基等編:《中國莊學史》,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87. 熊鐵基、劉固盛主編:《道教文化十二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88.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89.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90.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
    91. 潘雨廷:《道藏分類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92. 潘雨廷:《道教史發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93.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
    94.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95.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96. 謝路軍:《中國道教源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97.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臺北:自由出版社,1963年。
    98. 蕭登福着,國立編譯館主編:《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99. 蕭登福:《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0.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101.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102. 羅熾:《太平經注譯》,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 林威妏:《《雲笈七籤》文獻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2. 唐弓:《唐代的道教》,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3. 彭運生:《司馬承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4. 張超然:《六朝道教上清經派存思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5. 張憲生:《唐代道教重玄派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6. 溫珮如:《唐代道士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7. 鄭師燦山:《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8. 羅翌倫:《從郭象成玄英思想探究玄學重玄學思想的轉折與演變》,臺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五、單篇論文(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 王育成:〈司馬承禎與唐代道教鏡說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年01期。
    2. 王育成:〈唐代道教鏡實物研究〉,收入《唐研究‧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3. 付笑萍:〈司馬承禎《坐忘論》的養生觀〉,《中國道教》,第92期,2006年02期。
    4. 田光林:〈靜坐修煉的行動步驟與方法〉,《中國道教》,2006年02期。
    5. 成守勇:〈易簡而法門存──《天隱子》今讀〉,《中國道教》,第81期,2004年。
    6. 朱越利:〈《坐忘論》作者考〉,《炎黃文化研究》,2000年07期。
    7. 何建明:〈道教「坐忘」論略──《天隱子》與《坐忘論》關係考〉,《宗教》,2004年02期。
    8. 李大華:〈重玄學的論理傾向〉,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年。
    9. 李剛:〈唐玄宗崇道編年考論〉,收入丁煌總編:《道教學探索》第陸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道教研究室等編印,1992年。
    10. 李剛:〈司馬承禎及其《坐忘論》的生命哲學思想述略〉,《中國道教》,1997年03期。
    11. 李剛:〈司馬承禎的服氣論〉,《宗教學研究》,第45期,1999年。
    12. 李剛:〈道教重玄學之界定及其所討論的主要理論課題〉,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年。
    13. 李裴:〈司馬承禎的美學思想〉,《中國道教》,第76期,2003年。
    14. 李養正:〈評唐高宗時僧道名理論義之辯──《佛道交涉史論要》之一節〉,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
    15. 李豐楙:〈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之關係〉,《中外文學》,第8卷第8期,總72期,1980年。
    16. 李豐楙:〈六朝鏡劍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收入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17. 李豐楙:〈六朝道教洞天說與遊歷仙境小說〉,《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18.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1996。
    19. 李豐楙:〈丹道與濟度:道教修行的實踐之道〉,《宗教哲學》,2000年。
    20. 李豐楙、謝師聰輝:〈道教與臺灣家庭的關係〉,《家庭與宗教》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
    21. 李聶海:〈「消極能力」與「心齋」「坐忘」〉,《學術研究》,總175期,1999年06期。
    22. 宋開之:〈道教重玄思想建構及其文化意義〉,《中國道教》,第58期,2000年。
    23. 汪桂平:〈唐玄宗與茅山道〉,《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
    24. 林西朗:〈唐代道舉制度述略〉,《宗教學研究》,總64期,2004年03期。
    25. 林永勝:〈乞啟重玄之關──論重玄派研究之爭議焦議〉,《清華學報》,第34卷第2期,2004年。
    26. 明聖:〈司馬承禎〉,《氣功》, 1996年07期。
    27. 周雅清:〈成玄英的思維方式〉,《鵝湖雜誌》,第326期,2002年。
    28. 周雅清:〈成玄英的思維方式及其疏解語言詮表上的特色〉,《孔孟學報》,第81期,2003年。
    29. 胡家祥:〈坐忘與心遠〉,《文史雜誌》,2000年03期。
    30. 胡軍:〈唐道的茅山道教與宮廷音樂〉,《中國道教》,第61期,2001年。
    31. 韋慶遠:〈漢唐皇權與道家方士〉,《宗教》,2005年02期。
    32. 若水:〈《莊子》與道教重玄學〉,《中國道教》,第66期,2001年。
    33. 孫亦平:〈論道教仙學的兩次轉型及其理論基礎〉,收入《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34. 卿希泰:〈司馬承禎的生平及其修道思想〉,《宗教學研究》,第58期,2003年01期。
    35. 郭武:〈隋唐道教「重玄學」之宗教意義略論〉,收入《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36. 崔大華:〈莊子思想與道教的理論基礎〉,《哲學研究》,1990年第5期。
    37. 陳澍:〈從司馬承禎、王玄覽看唐代道教對宋明理學的影響〉,《中國道教》, 第38期,1996年。
    38. 陳澍:〈司馬承禎、王玄覽思想對宋明理學的影響〉,《中國道教》,2005年01期。
    39. 許抗生:〈略論司馬承禎的道教思想〉,《宗教哲學》,第5卷第4期,1999年。
    40. 張成權:〈「重玄」學:超越魏晉玄學的道家哲學〉,《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93期,1995年第2期。
    41. 張志方:〈論道教重玄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論體系〉,《宗教哲學》,第26期,2001年。
    42. 張岫峰:〈司馬承禎的《坐忘論》〉,《中國道教》,第55期,2000年。
    43. 張敬梅:〈司馬承禎與道教名山〉,《中國道教》,總84期,2004年06期。
    44. 張澤洪:〈山林道教向都市道教的轉型:以唐代長安道教為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42期,2006年01期。
    45. 張澤洪:〈唐代道教規模辨析〉,《宗教學研究》,第34期,1997年01期。
    46. 彭運生:〈論《天隱子》與司馬承禎《坐忘論》的關係〉,《中國哲學史》,1998年04期。
    47. 湯一介:〈論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2002年。
    48. 葉海煙:〈論莊子哲學的宗教性〉,載於《東吳哲學學報》,2001年06期。
    49. 蒙文通:〈《坐忘論》考〉,《圖書集刊》,1948年08期。
    50. 蒙文通:〈道教史瑣談〉,收入《中國哲學》第四輯,1980年。
    51. 樊光春:〈司馬承禎的道與術〉,《中國道教》,第57期,2000年。
    52. 劉國盛:〈論陳摶學派與重玄學餘緒〉,《宗教學研究》,2004年03期。
    53. 劉見成:〈養氣與坐忘:司馬承禎的修道思想〉,《宗教哲學》第40期,2007年。
    54. 盧國龍:〈論司馬承禎的道教思想──養氣存形與坐忘合道〉,《中國道教》,1988年03期,總第7期。
    55. 盧國龍、陳明:〈司馬承禎的自然人性論〉,《東南文化》,1994年02期。
    56. 蕭萐父:〈隋唐時期道教的理論化建設〉,《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
    57. 顧春:〈唐代道教重玄學對道體的解構和心體的建構〉,《宗教學研究》,總57期,2002年04期。
    58. 龔鵬程:〈道教內丹學的興起〉,載於《揭諦學刊》,1999年02期。

    六、外文著作(包含已翻譯為中文者)(按出版時間排列)

    (一) 專書

    1. ﹝日﹞宇野精一主編:邱棨鐊譯:《中國思想之研究》(全三冊),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77年。
    2. 〔日〕坂出祥伸:〈導引考──古代の養生術と醫學とのかかわり〉,收入池田末利博士古稀記念事業會實行委員編:《池田末利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學論集》,廣島:編者,昭和55(1980)年。
    3. 〔日〕神塚淑子:〈司馬承禎『坐忘論』について──唐代道教における修養論〉,《東洋文化》第62期,1982年。
    4. 〔法〕アンリ‧マスペロ(Henri Maspero)著,持田季未子譯:《道教の養性術》,東京:せかり書房,1987年。
    5. 〔德〕Livia Köhn:Seven Steps to the Tao:Sima Chengzhen's Zuowanglun,St. Augustin/Netteal:Mounmenta Serica Monographs 20,1987。
    6. 〔日〕鎌田茂雄着,鄭彭年譯:《簡明中國佛教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7. 〔日〕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0年。
    8. 〔日〕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平河出版社,1990年。
    9. 〔日〕坂出祥伸撰,朱越利譯:〈長生術〉,收入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0. 〔德〕馬克思韋伯:《儒教與道教》,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 〔日〕中隆藏撰,喬清舉譯:〈《坐忘論》的「安心」思想研究〉,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2. ﹝日﹞窪德忠:《道教入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 ﹝日﹞安藤俊雄撰,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
    14. ﹝美﹞史丹利‧外因斯坦(Stanley Weinstein)撰,釋依法譯:《唐代佛教》,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15. ﹝瑞典﹞王羅傑(Roger Greatrex):〈茅山道教和唐宋文人〉,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三聯書局,1999年。
    16. 〔日〕小林正美,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 〔韓〕崔珍皙:〈重玄學對宋明理學的影響〉,收入《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
    18. ﹝法﹞索安着,呂鵬志、陳平等譯:《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19. ﹝日﹞新田雅章撰,凃玉盞譯:《天台學入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0. 〔韓〕崔珍皙:〈重玄學的心性論〉,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三聯書局,2004年。
    21. ﹝日﹞平川彰着,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2004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