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晴 Tseng, Ching |
---|---|
論文名稱: |
代理教師自我認同的戲劇理論分析──以台中市國文代理教師為例 A Study on self-identity of Substitute teacher in Dramaturgy–––– Substitute teacher of Chinese teacher in Taichung |
指導教授: |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
口試委員: |
卯靜儒
Mao, Chin-Ju 陳盈宏 Chen, Yin-Hung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
口試日期: | 2024/03/2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dult Education and Culture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代理教師 、自我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Substitute Teachers, Self-Identity |
研究方法: | 深度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46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4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代理教師在教學生涯中,對於自身身分的特殊性是否會產生自我認同的差異,將代理教師現況分為三個面向分析之:政策法規、學校行政、師生關係,藉由半結構訪談法深入訪談台中市國中代理教師,進而了解代理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立場、角色及狀態,再更進一步整理出不同代理職缺及師生關係對於代理教師自我認同的真實想法並提出具體建議,最終,與自我認同理論相結合,以獲知該各面向與代理教師自我認同的相關性。
文中採用半結構訪談法針對代理教師進行訪談,使研究參與者有更自由的表達空間。將研究參與者限縮於重點都市──台中市,使訪談研究中的年資計算方式、工作時數、課業壓力等有所聚焦。並以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國文科目作為研究對象的條件,使師生互動的面向更容易在訪談過程中呈現。
研究者先根據文獻探討,分析代理教師在法規制度、行政工作、師生關係這三面向可能產生的現況,並以Goffman的戲劇論為基礎,探討此狀態是否影響代理教師的自我認同,以此主題形成訪談大綱。
根據研究結果可推知代理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由於政策法規下雇傭性質的不同和教育現場身分的特殊性,代理教師需要應對各種非本職的工作及不平等額外責任,進而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和職業發展,也凸顯了代理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弱勢地位。然而,代理教師的心路歷程是一個動態、多元的發展過程,包括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對教學事業的熱情和對工作條件的關注。研究結果顯示,當代理教師面對諸多不平等和不確定的職場處境,代理教師仍會選擇積極應對,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並持續追求自身在教學事業中的價值。
代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逐漸體認到自己的價值和使命,並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權益,包括工資、工時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希望藉由不同程度的發聲,使政府能正視代理教師的困境,從政策和社會觀念上進行更多的改革和支持。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ir identity affects the self-identity of substitute teachers during their teaching careers. The current status of substitute teaching is analyzed in three dimensions: policy regulations,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ubstitut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their positions, roles, and status within the education system are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different substitute teaching positions and their perspectives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re examined to provide concrete suggestions. Ultimately, the study combines self-identity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aspects and the self-identity of substitute teacher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substitute teachers to allow participants more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e study focused on Taichung City to concentrate on factors such as seniority calculations, working hours, and academic pressures. The subject of Chinese language, with the longest contact time with students, was chosen to facilitate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interviews.
Drawing on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bstitute teaching in terms of policy regulations, administrative task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Grounded in Goffman's dramaturgical theory, the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is situation influences substitute teachers' self-identity, forming the basis for the interview outlin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ubstitute teacher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face various non-professional tasks and unequal additional responsibiliti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employment nature under policy regulations and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ir educational identity. This affects their self-identit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their vulnerable position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However, the journey of substitute teachers is a dynamic and diverse development process, including recognition of self-worth, enthusiasm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concerns about working conditions. Despite facing many inequalities and uncertainties in the workplace, substitute teachers choose to actively respond, striving to build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nd continuously pursue their value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Substitute teachers gradually recognize their value and mission in teaching work, and begi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rights, including wages, working hours,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life. They hope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substitute teachers through varying degrees of advocacy, urging the government to reform policies and provide more support from both policy and societal perspectives.
Standing, G.(2019)。不穩定的無產階級(劉維人譯)。臉譜股份有限公司。(原書出版於2011年)。
Goffman, E. (2011)。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徐江敏譯)。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原書出版於1959年)。
Goffman, E. (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曾凡慈譯)。台北市:群學。(原書出版於1963)
Ritzer, G. & Goodman, D.(2007)。社會學理論(鄭祖邦、柯朝欽、陳巨擎譯)。巨流。(原書出版於2004年)。
方欹葳(2014)。現在社會女性飲酒行為的污名化:從Goffman的理論談起。Journal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1-32。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3)。社會心理學。新北市:空大。
莊雅君 (2016)。代理等於不專業?國民小學代理教師專業社會化歷程之探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卉羚(2020)。國民中學代理教師不確定感心路歷程:三名教師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裕峰、廖淑娟(2019)。高夫曼戲劇理論下之社區活動參與─以台中市舊正 社區太極拳班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9(1),1-36。
林勝結 (2015)。代理代課何時了,原因之多少。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6),31-34。
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社會心理學。台北:新文京開發。
陳美珠(2015)。走過代理教師十二年。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6),52-53。
施怡廷(2017)。 從污名/知情者論述思考融合教育之實踐。雲嘉特教,25,12-18。
葉肅科(1993)。芝加哥學派。台北:遠流出版。
徐敏雄(2016)。P. J. Palmer「教學的勇氣」之理念及其在教與學的蘊義。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4),145-174。
張民杰(2012)。過渡的日子──代理教師生涯發展困擾之分析權。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6(2),1-24。
陳正絢(2008)。女性自我認同與名牌意識之研究:以服飾配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簡鈺玲(2015)。職場甘苦──代理教師的累與淚。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 57-58。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3。
孫雪萌、謝傳崇 (2018)。偏鄉校長角色扮演的個案研究:以 Goffman 劇場理論為導向。學校行政,114,63-80。
汪耀文(2018)。關於教育部國教署 [提升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師資專業素養改進措施] 修正案的評析。學校行政,117,89-102。
林昭仁(2008)。教育界的游牧民族,逐教缺而居──國民小學代理教師處境與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林均玨(2015)。一個學校兩個世界,國小代課代理教師的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3),55-57。
林宜嶺(2016)。我國公立中等學校以下代課、代理教師相關法令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朱逸華(2019)。我國公立中小學代理教師工作權益研究:以聘任(期)制度,敘薪及支援系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李文惠(2007)。學校中的臨時工/吉普賽人──國中代理代課教師工作處境及專業認同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邱明昌(1989)。國小代課教師問題的探討。師友月刊,260,24-26。
許宏儒(2015)。待課、代課、怠課:臺灣中小學代課教師的處境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38-41。
范麗娟(1994)。半結構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張溫琪(2020)。代理教師勞動權益之合憲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
張雅瑄(2015)。流浪教師的旅程──走過國小代理教師的時間歲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6),54-56。
張民杰(2010)。台北市教學輔導教師方案的功能──代理教師觀點。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7(1),33-60。
張民杰(2012)。過渡的日子──代理教師生涯發展困擾之分析權。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26(2),1-24。
張炳煌(2015)。教師人力代理代課常態化的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35-37。
湯維玲、蔡佩娟(2011)。縣市合併後高雄市小型學校教育機會均等之探究。課程與教學,14(3),77‒96。
楊昌裕(2000)。教訓輔層面的師生關係。訓育研究,39(2),50‒56。
楊家瑜(2013)。國小代理教師情緒勞務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7(1),39-55。
楊碧珠(2013)。國小長期代理教師生活處遇與權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楊佳倫 (2020)。國小代理代課教師之潛在問題。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9(2),81-89。
簡鈺玲(2015)。職場甘苦-代理教師的累與淚。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57-58。:
翁崇文(2015)。教師課稅減課後,教育現場要思考的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6), 27-30。
黃嫣柔(2015)。國小長期代理教師之生存與生涯發展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黃子舜(2021)。以紮根理論探討教師輔導與管教實務。學校行政雙月刊,132,145-163。
黃臆菱、張志銘(2019)。國民小學代理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甄試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4(2),69‒86。
劉欣宜 (2008)。儲備教師的夢與現實──師資培育政策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董燕如、張白蓉(2017)。代理教師在學校的生存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6(7),100-101。
鄧運林(1979)。阻礙創造思考能力的因素。師友月刊,148,35-39。
賴韋婷(2014)。國民小學代理代課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楊馥譽(2018)。臺南市國小代理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
楊家瑜(2013)。國小代理教師情緒勞務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27(1), 39-55。
鄭如喻(2017)。國小英語教學現況與國際化之探討──以台北市國小為例。淡江大學碩士
葉宛瑜(2016)。國小初任正職教師的代理代課生涯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蕭舒文(2018)。小學代理教師工作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42-46。
謝牧瑾(2015)。代課教師面臨不平等待遇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6),63-65。
蘇揚期(2015)。當代理代課教師成為學校主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 47-51。
蘇船利、黃毅志(2012)。教師之抗爭意識以及專業自主意識與其參加組織意願的關連:以台東為範圍。教育實踐與研究,25(2),195-223。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cp.aspx?n=37734BA79B67A89A&s=AF04D533FC93AA8D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師資培育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5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50024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 教育人員留職停薪辦法。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5004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 教師請假規則。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5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