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豐存
FENG TSUEN, HSIEH
論文名稱: 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
Mate Selection in the Virtual World--An Example of Opposite Sex Relationship on Match Website
指導教授: 周麗端
Chou, Li-T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擇偶LOVE MATCH虛擬世界配對網站網路交友異性交往
英文關鍵詞: mate selection, LOVE MATCH, virtual world, match website, on-line courtship, opposite sex relationshi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6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近年來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後,人們透過網際網路尋找異性交往對象,其愛情關係的發展歷程與影響因素。研究動機是基於透過網際網路擇偶的普遍風行。
    本研究中視網際網路場域為『虛擬世界』,並選擇以台灣最大的交友配對網站『LOVE MATCH』為研究對象;所稱擇偶為選擇伴侶的一個動態過程,本研究中將焦點關注於與異性的交往。
    研究所關心的問題主要有三:
    1. 瞭解透過配對網站,異性交往關係歷程的發展。
    2. 瞭解透過配對網站,異性交往歷程展現的特質。
    3. 瞭解人們尋求透過網路擇偶的動機。
    二、研究方法
    由於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網際網路意味著多重、不同、變化多端與零散。網際網路中異性交友的管道的異質與多元化,使網路交友會因網路場域的設計而有差距的呈現。故研究對象的選取上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場域,採立意取樣,選擇配對網站LOVE MATCH。研究透過蓋世太保以及奇摩、蕃薯藤搜尋引擎,將交友網站依目的、型態與參與人數做分類,發現配對網站為其中一大類型,於是選定會員數超過38萬人次的love match為研究對象。
    第二個部分,即參加配對網站的使用者本身。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與公開徵求的方式尋找受訪者,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探討使用者在其中擇偶關係歷程的發展與特質,以及尋求上網擇偶的原因。
    三、和什麼理論對話
    本研究整理90年代以後國內外有關虛擬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瞭解網際網路媒介的特質,以及這些媒介特質如何影響虛擬人際關係的發展與組成。從這項認識作為出發點,即以網路社會和虛擬人際關係(virtual relationships)`的若干特色作為認知基礎,探討虛擬世界中所展現的異性交往。
    理論的對話並同時將以擇偶理論中歷程中關係發展的趨向為主,並參考有關虛擬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究整合至本研究。從寂寞、相近親和的需求、初識到交往,擇偶過程每一階段考慮的條件都不相同,從社會交換論到Murstein以社會交換論觀點為基礎發展的「刺激—價值—角色」理論,以及各種相關研究,十分充分的說明了面對面擇偶歷程中兩性的關係發展歷程。
    透過對於面對面擇偶歷程的認知,本研究將以會以此來瞭解透過配對網站交友的擇偶關係的歷程與特質,包括早期吸引力、深度吸引力、有助於關係持續發展的因素,不利於關係發展的因素,導致關係解組的因素等,都有助於研究者本身能夠保持理論性的敏感度,並發覺虛擬世界中的異性交往背後的脈絡與意義。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e世代透過網站擇偶所展現的歷程與特質,除了涵蓋面對面親密人際關係發展所得的過程與影響因素之外,網際網路的特質是催化是催化這種擇偶關係的關鍵因素,同時使用者本身的因素也有所影響。網路(email或ICQ)電話見面是配對網站的交友方程式。配對網站擇偶的門檻中,空間接近性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選擇因素。使用者在擇偶時對於職業與學歷的考量也延續了真實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甚至更為突顯。資料的感覺是另一項早期吸引力產生的重要來源。憑藉著相片與文字吸引使用者寫信給心儀的對象,作進一步接觸。
    配對網站的擇偶歷程如同一個不斷篩選的過程,充滿了競賽與選擇,從主/被動的觀點來看,性別在配對網站中呈現一個重要的差異;男性主動,女性被動的模式在LOVE MATCH是一個十分明顯的現象。不過在網路世界中,女性漸漸鬆動『被動者』的角色束縛,主動地選擇配對對象。從早期吸引要進入深度吸引,早期吸引的持續受到自我揭露程度多寡的影響。見面是使用者雙方關係發展的關鍵點。見面之後的影響多數使得雙方關係解組,少數進入深度吸引。主要因素來自於傳播情境轉移,理想形象與實際面對面的感受產生落差。總而言之,配對網站擇偶歷程的特質為快速、替代性選擇高以及外貌的重要性。
    擇偶上癮症譬喻的是研究參與者透過LOVE MATCH擇偶,由初期的期待、愉悅到後來的失望、疲累與不信任,卻又繼續選擇透過LOVE MATCH擇偶,尋找交往對象的一個難以跳脫的現象。但是愉悅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在後來產生了更多的疲憊、厭煩、失望、不信任,於是有人退出或暫時休息。但多數產生疲憊症狀的研究參與者仍然繼續掙扎的使用。
    本研究中研究參與者的年齡層偏高,以居住在大台北都會區的適婚年齡男女為主,突顯的交友經驗為負面個案(negative case)的呈現。
    根據本研究發現,最後針對配對網站的使用者、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做出建議,同時檢討研究方法,對未來的研究指出可以繼續深入探討的方向。
    關鍵字:
    擇偶、虛擬世界、LOVE MATCH
    配對網站、網路交友、異性交往

    Abstract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名詞釋義---------------------------------------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擇偶-------------------------------------------13 第二節 網際網路與擇偶---------------------------------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取---------------------------------40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48 第四節 資料蒐集---------------------------------------50 第五節 資料分析---------------------------------------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介紹-------------------------------58 第二節 配對網站擇偶的歷程-----------------------------65 第三節 配對網站擇偶的特質-----------------------------107 第四節 染與戒:虛擬世界擇偶上癮症----------------------118 第五節 綜合討論---------------------------------------1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4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51 第三節 研究限制--------------------------------------15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60 英文部分----------------------------------------------164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68 附錄二 公開徵求受訪者-------------------------------169 附錄三 寫給LOVE MATCH站長的信函--------------------170 附錄四 預訪訪談大綱(綱要)-------------------------171 附錄五 預訪大綱(問題)-----------------------------172 附錄六 正式訪談大綱---------------------------------175 附錄七 訪談日誌-------------------------------------176 附錄八 訪談逐字稿-----------------------------------177 附錄九 畫出重要敘述句-------------------------------178 附錄十 形成意義單元---------------------------------179 附錄十一 開放性編碼 ----------------------------------180 附錄十二 LOVE MATCH的一位對你心儀朋友(一)----------185 附錄十三 LOVE MATCH的一位對你心儀朋友(二)----------186 附錄十四 LOVE MATCH的一位對你心儀朋友(三)----------187 表目錄 表1-1-1 報紙網路交友負面報導-------------------------07 表1-1-2 搜尋引擎統計交友網站類型---------------------10 表4-1-1 LOVE MATCH網站操作方式----------------------61 圖目錄 圖2-1-1 關係滿意度的中介因素-------------------------20 圖3-5-1 資料分析步驟---------------------------------56 圖4-1-1 LOVE MATCH首頁-------------------------------59 圖4-1-2 個人檔案一-----------------------------------60 圖4-1-3 個人檔案二-----------------------------------60 圖4-1-4 配對功能-------------------------------------61

    中文書目
    內政部統計通報:http;//www.moi.gov.tw/W3/statistics/
    王志仁等(1998)。網路大調查:社會中堅,擁抱網路。天下雜誌,211,http://archive.cw.com.tw/88_86/87年12月第211期.doc/999667650.40htm
    http://www.ty.wownet.net/~vix/harm/index.html
    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彰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燦槐&羅慧筠(1997)。我國大學生BBS族的人際關係初探。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5,19-59。
    伊慶春(1993)。擇偶過程之網路與婚姻關係:介紹人、婚姻配對、和婚姻滿意度之分析。「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資料運用」學術研討會,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余振民(1998)。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漢儀等(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吳芝儀與李奉儒譯(1995)。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桂冠。
    吳明燁(1999)。擇偶。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頁88-107)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姝蒨(1995)。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的虛擬人際關係。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國豪(1998)。網際網路虛擬社群象徵互動之探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貫文(2000)。大學生使用網際網路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靜宜大學學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宏麟(1998)。網路世代的竄起。電腦家庭。http://www.ithome.com.tw/books/mag/8708-h/8708/arthur.html.
    李維廷(1995)。愛上一個人—愛情現象的詮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尹星譯(1997)。顛覆男性擇偶權:她為什麼選擇他。台北:允晨。
    林鴻達(1989)。台灣都市山地青年擇偶態度、行為與問題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瓊慧(2000)。成年前期女性寂寞經驗與適應歷程。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等(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孫秀蕙(1998)。台灣網際網路發展與初探。廣播與電視,3(4),1-18。
    孫秀蕙(1999)。性別與網際網路:一個懷疑論者的觀點。兩性平等教育季刊,4,65-70。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張榮富(1999)。兩性關係與擇偶。文理通識學術論壇,1,135-150。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台大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秉璋(1985)。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陳瑤恬(1996)。後工業社會的新媒體---網際網路的文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陶振超(1999)。一九九九網路大調查。天下雜誌,223,http://archive.cw.com.tw/88_86/88年12月第223期.doc/106564488.6htm
    傅仰止(1997)。電腦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http://140.109.196.210/seminar/seminar2/huang_da_fu.htm
    陽琪、陽琬譯(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黃厚銘(1998)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的人際關係。
    黃厚銘(1999)。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堤雅(2000)。網際網路虛擬社群成員之角色與溝通互動之探討。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語芸譯(1997)。九0年代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齊若蘭譯(1995)。 數位革命。台北:天下。
    蔡美智(1999)。網路交友的危險與陷阱。科學月刊,30(5), 364-366。
    蔡珮(1995)。電子布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天爵(1998)。台灣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系統的發展與使用特徵之研究—以宜蘭農工專科學校BBS站為例。宜蘭技術學報,1,159-172。
    蕃薯藤女性網HerCafe2000年網路情色調查http://hercafe.yam.com/events/e2000/sex/finish.html
    蕃薯藤台灣地區2000年網友生活形態大調查。http://survey.yam.com/life2000/10/14
    賴曉黎(1997)資訊時代的虛與實。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http://itst.ios.sinica.edu.tw/search.htm
    薛承泰(1994)。台灣地區夫妻配對的初探:年齡、省籍、教育程度同質性。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_82年2月定期調查報告,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瞿海源(1997)。資訊網路與台灣社會—網路使用的社會意義。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簡恆信(1999)。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之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譚天與吳佳真譯(1998)。虛擬化身。台北:遠流。

    英文書目
    Adams, B. N. (1979). Mate sel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 A theoretical summarization, In W. R. Burr, R. Hill, F. I. Nye, & I. L. Reiss (Eds.), Com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 Vol. 1. pp. 259-267) N. Y.: The Free Press.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I. Attachment. N. Y.: Basic Book.
    Burgoon, J. K. & Walther, J. B.(1990).Nonverbal expectation and the evaluative consequences of violation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7(2),232-265.
    Burgoon, J. K., et al. (1984). Relational message associated with nonverbal behavior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0(3),351-378.
    Byrne, D. (1971). The attraction paradigm. N. Y.: Academic Press.
    Danet, B. (1998). Text as mask: Gender, play, and performance on the internet. In Jones(ed.) Cybersociety 2.0,pp.129-158.
    Deaux, K. (1993).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90’s. C. A. : Wadsworth.
    Hazen, C., & Shaver, P. (1987).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2,511-524.
    Howard, J. A., Blumstein, P., & Schwartz, P (1987). Social or evolutionary theories? some observations on preferences in human mate sel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53,194-200.
    Kandel, D. (1978).Similarity in real-Life adolescent friendship pai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6,306-312.
    Kendall, L. (1999). Recontextualing cyberspac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 for on-Line research, 57-74,Doing Internet Research.
    Knapp, M., & Vangelisti, A. L. (1992).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human relationship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Leiblum. S. R. (1997) Sex and the net: Clinical implication . Journal of Sex Education and Therapy, 22 ,21-27.
    Lewis, R. A.(1973) A longitudinal test of a developmental framework for premarital dyadic form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5,16-25.
    Merkle, E. R. & Richardson, R. A. (2000) .Digital dating and virtual relating: Conceptualizing computer mediated romantic relationship. Family Relationship,49, 187-192.
    Newcomb, T. M.(1961). The acquaintance process. N. Y.: Holt.
    Reis, H. T., & Shaver, P. (1988)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S. W. Duck(ed.),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 New York: Weily.
    Rice, R. E. & Love, G. (1987). Electronic emotion: Sociaemotional content in 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1),85-108.
    Rubinstein, C. M., Shaver. P. (1982). The experience of loneliness. In L. A. Peplau & D. Perlman (Eds.), Loneliness: A source 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ory (pp.206-223). N. Y. : Wiley-Interscience.
    Sabatelli, R.M., & Shehan. C. L. (1993). Exchange and resource theories. In W. J. Doherty, P. G. Boss, R. LaRossa, W. R. Schumm, & S. K. Steinmetz(Eds.),Source book of thepry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orach(pp.385-411). N. Y. : Plenum Press.
    Schachter, S. (1959).The psychology of affilia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oen, R., & Wooldredge, J.(1989).Marriage choice in north California and Virginia,1969-71 and 1979-81.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1,465-481.
    Sears, D. O., Peplau, L. A., & Taylor, S. E. (1991). Social psychology (7th ed). N.J. : Prentice Hall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olano,C. H., Batten, P.G. , & Parish, E. A.(1982).Loneliness and pattern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3,524-531.
    Sprecher, Susan (1989). The importance to male and females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earning potential, and expressiveness in initial attraction. Sex Roles: Journal of Research,21,591-607.
    Sproll, L. & Faraj, S. (1997). Atheism, sex, and databases: The net as a social technology. In Kieser (ed.),Culture of the Internet,pp.35-51.
    Walther, J. B. & Burgoon, J. K.(1992).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1),50-88.
    Walther, J. B. (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1),52-90.
    Walther, J. B. (1993) Impression development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 381-398.
    Walther, J. B. , Aderson, J. F. & Park, D. W.(1994)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meta-analysis of social and antisoci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1(14),460-487.
    Weil. N.(1998) U. S. women to overtake man on the net[Online]. Avaliable: http://www.pcworld.com/cgi-bin/pcwtoday?ID=9208[1999,January 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