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龔如珊
Ju-Shan Kung
論文名稱: 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自我效能及教學行為之研究
A Study of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eaching Behavior of Music Teachers Selected from New Taipei City’s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指導教授: 陳曉雰
Chen, Hsiao-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教師自我效能教學行為客家歌謠比賽客家歌謠教學
英文關鍵詞: Teacher self-efficacy, Teaching behaviors,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Hakkanese folk song teach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41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9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之自我效能及教學行為,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音樂教師於兩者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兼採調查法及訪談法,以研究者自編之「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自我效能及教學行為調查問卷」及「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自我效能及教學行為訪談大綱」為研究工具,以九十九至一零二學年度曾指導新北市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N=28)為研究對象,實施問卷調查,再根據教師接受訪談之意願,進行個別訪談(N=5)。
    從本研究結果得知,新北市國小客家歌謠教學現況為1.接受訪談教師之任教學校其客家歌謠比賽團隊多為學校合唱團,主要以公開甄選方式招募團員;2.客家歌謠教學方法與一般歌曲教學方法相近,一般課堂實施之客家歌謠教學教材為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指導客家歌謠比賽教材則以教師補充教材為主;3.客家歌謠教學教師具有一般音樂教師知能,以有客語背景為佳,客語能力不足者則進行協同教學;行政支持度高對客家歌謠教學及比賽有所助益;4.在一般課堂實施客家歌謠教學可增加學生接觸多元文化音樂的機會,參加客家歌謠比賽則可以凝聚團隊向心力,增加學生表現機會;現有教材適合國小學童演唱之客家歌謠不足,教材未考量學生程度,亦非各年段皆選用客家歌謠,編選方式缺乏順序性及連貫性。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之不同背景音樂教師在「不同學經歷」、「不同任教總年資」、「不同客語能力」、「是否為客語生活學校」無顯著差異,在「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教學行為」有顯著關係。碩士學歷、一般型學校畢業、指導客家歌謠比賽經歷越久及非客語生活學校教師自我效能較佳;碩士學歷、一般型學校畢業、指導客家歌謠比賽經歷6-15年及非客語生活學校教師教學行為較佳。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學校行政、音樂教師、相關單位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eaching behavior of music teachers selected from New Taipei city’s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comparing the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s. Survey and interview are adopted during this research, ‘Questionnaire of the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eaching btoohavior of music teachers selected from the New Taipei city’s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and ‘Interview Outline of the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eaching behavior of music teachers selected from the New Taipei city’s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which are devised by the author are used as research instruments, while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are 28 music teachers selected from the New Taipei city’s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from academic years 99 to 102. Furthermore, 5 individual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by teachers’ willingnes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1.the interviewed teachers’ teams are the choirs in their schools, and team members are open recruited;
    2.the teaching method for Hakkanese folk songs are similar to general music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s for the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are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composed by teachers, while for general Hakkanese folk song teaching, textbooks in Arts & Humanities area are adopted;
    3.teachers selected from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should have better skills of both general music teaching and Hakka language, whil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s adopted without Hakka language skills; Administrative supports also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team;
    4.teaching Hakkanese folk songs in general music classroom will provide more chan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multicultural music, and joining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can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entripetal force of the team and increas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performance. The existing textbooks for Hakkanese folk songs in elementary school lack order and continuity.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s, it is found that music teachers don’t have much differentiation in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eaching behavior in learning experience, teaching experience, Hakka language skills and whether the school is Hakka language-living school; while different levels in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eaching behavior have obviously positive correlation.
    Teachers who have master degree, graduated from general type school, have more experience in teaching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and not a Hakka language-living school teacher are better on teacher self-efficacy.
    Teachers who have Master degree, graduated from general type school, have 6-15 years’ experience in teaching Hakkanese folk song competitions and not a Hakka language-living school teacher are better on teacher teaching behavior.
    Above all, suggestions are recommend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for school administration, music teachers, related units and future research.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v 表 次 v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客家歌謠探討 11 第二節 教師自我效能理論與研究 30 第三節 教師教學行為理論與研究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6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 6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新北市參加國小客家歌謠比賽學校之教學現況 69 第二節 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基本資料 85 第三節 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之自我效能及教學行為情形 89 第四節 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不同背景變項音樂教師之自我效能及教學行為差異情形 98 第五節 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性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6 參考文獻 119 一、中文部份 119 二、外文部分 125 附錄一 專家效度意見彙整表 129 附錄二 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自我效能及教學行為之問卷調查 140 附錄三 新北市指導國小客家歌謠比賽音樂教師自我效能及教學行為之訪談大綱 147

    一、中文部份
    于世淑(2008)。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科書音樂課程之內容分析:以多元文化課程概
    念檢視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子芳(2012)。臺灣客家創作歌謠在客語教學上的應用與成效:以高雄市兩所國小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德隆(1998)。國民中小學多元文化教育之課程設計模式。高雄師大學報,9,187-205。
    古綺靚(2013)。臺北市客家歌謠班推動客家文化成效之研究-以臺灣客家山歌團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江昀珊(2011)。藝術與人文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內容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易穎(2001)。國中音樂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4)。103年臺閩地區客家人口推估及客家認同委託研究成果。臺
      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朱陳翰思(2000)。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與專業知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江雪齡(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阮怡菁(2006)。非音樂科系畢業國小音樂教師教學效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威廷(2004)。國民中學教師信念、教學行為與其學生學習結果之關係探討-以雲林
    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吳品玫(2000)。高中補習班數學教師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何心怡(2012)。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自選曲之研究-九十六~九十八學年度國小組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及教學效能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國楨(2001)。國中學生對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知覺與其學習策略、學業成就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清基(1989)。教師與進修。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雪燕(2000)。國小低年級客家歌謠教學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詠吟、單文經(1995)。教學原理。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李慕如、羅雪瑤(2000)。兒童文學。高雄市:復文。
    李慧芹(2010)。運用英語歌曲歌謠提昇國小學童尾韻覺識及學習動機之研究⎯以屏東縣
      國小二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宋淑貞(2009)。高雄市「客家歌謠班」之現況、發展與文化傳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宋學文、黎寶文(2006)。臺灣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3),
    501-540。
    吳澤炎、黃秋耕、劉葉秋(1989)。辭源。臺北市:遠流。
    呂翠華(2008)。多元文化音樂教學運用於國民小學五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錘寬(2005)。臺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臺北市:五南。
    林小詩(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林清山(1986)。教學的心理學基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教學研究(57-87頁)。
    林進財(1998)。有效的教學行為。師友,370,34-36。
    姚世澤(2003)。現代音樂教育學新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胡育寧(2008)。客語生活學校國小學童客語使用及能力之分析。聯大學報,59(2),
    47-65。
    洪宏蔚(2009)。澎湖縣國小教師數學學習領域有效教學行為、自我效能及教學效能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施敏琪(2001)。歌曲教學運用在國小低年級鄉土語言課程之研究-以閩南語教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施韻涵(2004)。臺灣學校音樂教育之西化與本土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
      學,臺南市。
    高如玫(2007)。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研究-以決賽曲目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孫志麟(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學報,14,109-140。
    孫志麟(2003)。教師自我效能的概念與測量。教育心理學報,34(2),139-156。
    馬榮哲(2004)。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徐瑜瀅(2008)。高高屏地區實施「客語生活學校」學生對客家歌謠態度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徐麗紗(1998)。鄉土音樂及其教學策略綜述。載於杜裕明(主編),鄉土藝術教育論壇
      (113-131頁)。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徐麗紗(2007)。多元文化音樂的最初實踐-科爾曼的音樂創作教學及其應用。美育雙
      月刊,156,4-13。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正芳(2003)。臺灣遊戲童謠在國小多元文化音樂課程中之研究與應用(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玉蘭(1999)。國中師生有效教學行為之意見調查研究。教育學刊,15,171-225。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教師授課節數訂定基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國民中小學校概況統計 (101學年度)。臺北市:教育部。
    陳秀如(2009)。焦點解決諮詢對高中職教師自我效能影響之初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如(2000)。從社會正義談多元文化課程的實踐。國民教育,41(2),62-69。
    陳美言(199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張世慧(1999)。國小一般智能優異班教師自我效能模式之驗證暨相關因素之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型教師的教學表
      現及其教學生產力(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哲榕(2005)。客語生活學校施行客家歌謠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常惠(1986)。現階段臺灣民謠研究。臺北市:樂韻。
    陳淑惠(2005)。臺灣地區客家歌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曹逢甫(1995)。從社會語言學的觀點談臺灣的語文教育。教改通訊,11,38-40。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德銳、簡紅珠、裘友善、高淑芳、張美玉、成虹飛(1996)。發展性教師評鑑系統。
      臺北市:五南。
    陳曉雰、張哲榕(2004)。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概念與過程。載於陳曉雰(主編),2004
      音樂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音樂教育的趨勢與展望(77-95頁)。臺北市: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學謙(1994)。國民小學合唱教學評鑑。國民教育,34,36-41。
    康瓊文(2000)。國小音樂教科書各族群歌曲內涵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玉錢(2014)。臺北市客家歌謠班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
      大學,桃園市。
    葉金裕(2002)。國民小學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以澎湖地區國小教師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曾逸昌(2008)。客家概論。苗栗縣:曾逸昌
    曾喜城(1999)。臺灣客家文化研究。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黃雄祥(2002)。中國客家人。香港:獲益。
    黃雅瑜(2001)。學校對於目前客語教學之態度。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3,53-61。
    黃瑞枝(1995)。客家童謠特質初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8,237-256。
    曾瑞媛(1994)。客家童謠的評析。載於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
      討會論文集(141-160頁)。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瑞媛(2011)。客家童謠的文化特質。育達科大學報,26,199-228。
    馮輝岳(1991)。客家歌謠大家唸。臺北市:武陵。
    馮輝岳(1999)。客家謠諺賞析。臺北市:武陵。
    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的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4,91-115。
    黃政傑(1994)。多元文化課程。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儒傑(2002)。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有效教學之研究(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兆禎(1972)。歌唱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全音樂譜。
    楊兆禎(1974)。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臺北市:育英。
    楊兆禎(2000)。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簡介。載於林谷芳編,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
      (178-184頁)。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楊佈光(1983)。客家民謠之研究。臺北市:樂韻。
    楊雅雯(2009)。童謠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音素覺知及記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楊國鑫(1998年)。臺灣客家創作歌曲的形成與發展。「中央大學客家民族文化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詹棟樑(1993)。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多元文化教育
      (21-46頁)。臺北市:臺灣書局。
    廖中秋(2012)。客家政策效益之實證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中央大學,桃園縣。
    鄭方靖(2003)。從柯大宜教音樂教學法探討臺灣音樂教育本土化之實踐方向。高雄市:
      復文。
    歐用生(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10-22
      頁)。臺北市:漢文。
    郭美女(2001)。原住民小學如何以學校本位進行「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統整-以南王
      國小為例。臺東師院學報,12(2),60-84。
    鄭英耀、黃正鵠(1996)。教師自我效能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學刊,12,219-244。
    劉美慧(1999)。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 (II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E88116)。
    劉美慧(2011)。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前瞻。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56-63。
    劉威德(1994)。國中教師教學成敗歸因、社會支持與教學自我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楨(2005)。臺灣客家流行歌曲發展與出版市場之探討。載於呂錦明(主編),第三屆
      臺灣客家音樂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03-112頁)。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劉靖國(2005)。多元文化、疆界及其跨越-多元文化教育之理念、發展與實施。學校
      行政,42,90-107。
    賴金河(2011)。國小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怡伶(2007)。臺南縣市國小音樂教師時間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怡珮(2007)。學前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與外籍配偶家長親師互動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賴美鈴(1997)。臺灣音樂教育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
      號:NSC88-2411-H-003-006)。
    賴碧霞(1993)。臺灣客家民謠薪傳。臺北市:樂韻。
    鍾佳穎(2003)。臺北縣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謝重光(1999)。客家源流新探。臺北市:武陵。
    謝俊逢(1994)。民族音樂論集1。臺北市:大陸書店。
    謝俊逢(2000)。從客家傳承音樂看客家人。載於謝俊逢(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
      討會論文集(379-40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謝寶梅(1995)。國小教師自我效能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集
      刊,3,76-96。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顏志文(2005)。客家新音樂的十年回顧與展望。載於呂錦明(主編),第三屆臺灣客家
      音樂文化研討會論文集(89-102頁)。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簡紅珠(1988)。教學研究的趨勢。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423-449頁)。臺北市:
    師大書苑。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蘇慶俊(1988)。選對曲子,音樂已經成功了一半。音樂月刊,72,16-18。
    二、外文部分
    Anderson, W. M. (1983). The teacher as translator of culture.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69(9),
    32.
    Anderson, W. M., & Campbell, P. S. (1996).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music education
    (2nd ed.). Reston, VA: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Ashton, P. T., Webb, R. B., & Doda, N. (1982). Teacher’s sence of efficacy: Toward an
      ecological mod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Bandura, A. (1977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General Learning Press.
    Bandura, A. (1977b).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y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ndura, A. (1993).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8(2), 117-148.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Banks, J. A.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4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Barfield, V., & Burlingame, M. (1974). The pupil control ideology of teachers in selected
    school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42, 6-11.
    Bennett, N. (1976). Teaching style & pupil progress. London, England: Open Books.
    Bennett, C. I.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MA: Allyn & Bacon.
    Borich, G..D. (1994). Observation skill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Breeding, J. J. (1983). A process-product study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A Local Head
    Start programs. University of Taxas.
    Brophy, J. (1988). Research on teacher effects: Use and abus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9(1), 3-22.
    Campbell, P. S., & Scott-Kassner, C. (1995). Music in childhood: From preschool through
    the elementary grades. New York: Schimer.
    Elliott, D. J. (1995). Music matters: 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nk, D. R. (1988). Teacher efficacy instruments: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and
    additional correlat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004128)
    Foster, C.D. (1984). Selection of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assessment systems.WA: Washington University.
    Fung, C. V. (1994). Undergraduate nonmusic’ majors’ world music preference and multicultural attitud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42(1), 45-57.
    Gay, G. (1995).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 25-43). New York:
    Macmillan.
    Gibson, S., & Dembo, M.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69-582.
    Gollnick, D. M. (198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eaching & Learning, 56, 1-17.
    Gurney, P. (2007). Five factor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Zealand Journal of Teacher’s
    Work, 4(2), 89-98.
    Haigh, N., & Katterns, B. (1984). Teacher effectiveness: Problem or goal for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4, 23-35.
    Hoover-Dempsey, K. V., Bassler, O. C., & Brissie, J. S. (1987). Parent involvement:
    Contribution of teacher efficacy, schoo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ther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4, 417-435.
    McCormic, W. J. (1979). Teachers can learn to teach more effectivel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7(1), 59-62.
    McHaney, J. H., & Impey, W. D. (1992, November). Strategies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using a clinical supervision model.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Knoxville, TN.
    Merriam, A. P. (1964).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Money, S. M. (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056).
    Modaff, W. M.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audit teacher behavior. Columbia, MS: University of Missouri.
    Nieto, S., & Bode, P. (2008).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5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O’ Nell, G. P. (1998). Teacher effectivenes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3(1), 162-185.
    Reimer, B. (1993). Music education in our multimusical culture.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9(9), 21-26.
    Rose, J. S., & Medway, F. J. (1981). Measurement of teachers’ belief in their control over
    student outcomes.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74, 185-190.
    Skaalvik, E. M., & Skaalvik, S. (2010).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eacher burnout: A study of
    relation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6(4). 1059-1069.
    Rokeach, M. (1980).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osenshine, B. V. (1983). Teaching functions in instructional program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 335-351.
    Sleeter, C. E. (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New York: SUNY Press.
    Sudman, S. (1976). Applyied sampl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Volk, T. M. (1998). Music, educ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lk, T. M. (2002). Multiculturalism: Dynamic creativity for music education. In B. Reimer
    (Ed.), World music and music education (pp.15-30). Reston, VA: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