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弘期
Chu, Hung-Chi
論文名稱: 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實踐參與式藝術課程之研究:以「IN/印社子島」課程為例
A Study on Visual Arts Teacher Practice Participatory Art Curriculum:“Brass Rubbing of Shezidao Area” Course as The Case
指導教授: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6
中文關鍵詞: 社子島開發案參與式藝術課程視覺藝術教師
英文關鍵詞: Shezidao developmental project, participatory art curriculum, visual arts teache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84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4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由身為國中視覺藝術教師之研究者,探查自身依據參與式藝術的精神與美學理念,以學校所在地之開發案作為議題核心,發展「IN/印社子島」課程,並實踐教育行動的歷程。本研究採批判取向的行動研究方法為模式,以社子島地區一所市立國中之九年級的一個班共18名學生為授課對象,進行為期19週共20節課的教學。藉由研究者教學研究反思、研究夥伴觀課紀錄、學生學習單回饋、作品創作、非正式訪談資料等質性資料,進行內容分析以作為參與式藝術課程之評估與修正,理解學生學習成果以及教師信念轉變的過程。

    依據前導研究與正式研究的教學實踐經驗,本研究淬煉出發展參與式藝術課程可參考的五個課程階段,分別為:
    (一)議題介紹與認識:藉由有關課程議題的新聞報導影片,理解議題在社會情境中的樣貌。(二)議題與藝術創作:鑑賞參與式藝術的案例,增進學生對當代藝術領域的認識,並能理解參與式藝術多元的創作方式,同時也作為實踐參與式藝術課程時的參照。(三)議題對話與討論:邀請與議題相關的人士進行演講與對話,建構不同以往的教學樣態,開啟真實的對話情境。(四)創作中議題的感受與轉化:藉由藝術創作,學生再次覺察、感知、連結並轉化對議題的感受,揉合進創作過程中。(五)創作中的議題展現:學生透過展現藝術作品的符號性行為,表達在課程中所獲得的感受與培養的態度。

    透過本次行動研究結果的詮釋與分析,研究者對於自我的視覺藝術教學與課程有深刻的反思與體悟,期能透過成果分享與其他實務工作者相互砥礪,並可作為後續研究追蹤探索。研究建議包含:(一)善用教師角色,突破課程及學校疆界,實踐參與式藝術創作、(二)重視且運用同儕合作交流學習所發揮的影響力、(三)建構學習鷹架引導學生批判與思考的能力(四)藝術創作與議題表達皆須有多元實踐與表達的機會、(五)教師應勇敢擺脫自我侷限與框架,實踐自我教學信念。

    This study aims to know how the teacher develops an art curriculum “Brass Rubbing of Shezidao Area” Course based on the spirit and aesthetic ideas of participatory art and practices educational actions through the topic “Shezidao Developmental Project”. This research adopted a critical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o conduct a nineteen-weeks (20 courses)study on a class within a total of 18 student participants from ninth-grade of a municipal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Shezidao area. Qualitative materials such as instructor’s teaching reflection, research partner’s observation records, student feedback, art creations, and informal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arry out content analyse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were not only used to modify and revise the design of the participatory art curriculum, but als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and insight on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belief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leading research and formal research, it refines the five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participating art curriculum, which are:(1) Issues Introduction and Understanding: watching news clips related to the issues to understand how they are perceived in the social context. (2) Issues and Art Creation: knowing participatory arts and other methods of art creation, which extends the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domain of visual arts for the subject, and also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actions in participatory arts. (3) Issues Discussion and Dialogue: participating the speeches and talks hosted by teachers and individuals related to the issues so a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from the past and develop authentic dialogues. (4) Transformation of feelings towards the Issues through Creation: perceiving and sensing transformation of feelings through artistic creation to further blend them into the creative process. (5) Issues expressed in Creation: expressing feelings and attitudes in the course by showing the symbolic behavior of artworks.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the author hopes to open up a conversation among practitioners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1) Make good use of the teacher's role, and seek cooperation. (2)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exerted by cooperative learning. (3) Construct a learning scaffolding to develop students’ critical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4) Create an encouraging and accept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create arts and express their feelings towards the issue. (5) Be brave to step out of comfort zones and practice self-teaching belief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參與式藝術之美學發展 11 第二節 視覺藝術教育理論與參與式藝術課程之關係 17 第三節 批判教育學與參與式藝術課程之共融 24 第四節 參與式藝術課程之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3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3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5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48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5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IN/印社子島」參與式藝術課程之發展過程 55 第二節「IN/印社子島」參與式藝術課程之實施歷程 80 第三節 學生參與「IN/印社子島」課程之轉變與表現 97 第四節 教師實踐「IN/印社子島」課程之成長與省思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7 參考文獻 131 一、中文部分 131 二、英文部分 136 附錄 139 附錄一、教學觀察紀錄表 139 附錄二、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140 附錄三、個別/焦點訪談知情同意書 141 附錄四、教學活動計畫表 142 附錄五、拓印計畫表 179 附錄六、社子島「拓」查課程說明 180 附錄七、教學活動影像資料舉隅 182 附錄八、學生作品影像資料舉隅 184

    一、中文部分
    方永泉(譯)(2003)。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
    王文科(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若璇(2015)。一個與「地方」交往的嘗試: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uqygw7
    伊莉莎白(2014)。「參與式藝術」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xy668
    朱弘期(2020)。話說社子島故事。美育。2020:236,76-83。取自http://0-www.hyread.com.tw.opac.lib.ntnu.edu.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561296
    朱筱琪(2015)。參與式藝術行動計畫之實踐與反思-以新屋藝家人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r8832
    朱麗惠(2018)。參與式藝術創作融入服務之實踐研究-以寶光建德道場活動為例。一貫道天皇學院一貫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xbnap
    吳岱融、蘇瑤華(譯)(2018)。Pablo Helguera著。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吳瑪悧、徐文瑞、張至維、汪雅玲、賴小秋、梁錦鋆、嚴玲娟(譯)(2004)。Suzanne Lacy著。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臺北市:遠流
    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譯)(2006)。Grant Kester著。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臺北:遠流。
    呂佩怡(2015)。向「藝術/社會」: 社會參與藝術實踐研究 (中文版),國藝會視覺藝術獎助成果研究,臺北市:國藝會。
    李宝庆 、樊亚峤(2006)。麦克莱伦的多元文化教育观及其启示。比較教育研究期刊。2012:5,62-67。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李素貞(2006)。校園參與式藝術策展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u89j5
    李蕭弘(2018)。論身體感官與參與式藝術。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w8pbe
    李蕭弘(2018)。論身體感官與參與式藝術。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w8pbe
    李錦旭、王慧蘭(編)(2006)。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李麗華(2018)。生態社子島開發案之權益關係人對開發案及拆遷補償安置計畫的意向探究:政治生態學的觀點。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da3k9
    周珮儀(2001)。追求社會正義的課程理論-H.A. Giroux課程理論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2001:1:46,1-30。
    林平(2018)。序言。載於2018台北雙年展導覽手冊。取自https://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181113_18TB/TB-guidebook-CN-final.pdf?ddlLang=zh-tw
    林宏璋(2015)。關係前後:你的參與不保證我的政治。載於林宏濤(譯),Claire Bishop著。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3-10頁)。臺北:典藏。
    林宏濤(譯)(2015)。Claire Bishop著。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臺北:典藏。
    邱婕歆、吳連賞(2017)。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再定位教師角色。教育學誌,2017:38,101-123。
    施如瑄(2018)。話畫/畫話:在參與式藝術中學習人人關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rhek2
    柯佳佑(2014)。歡迎來我家:以參與式藝術創作探究社區本位藝術教育實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6uj8a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Altrichter、Posch & Somekh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遠流。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639-1.php?Lang=zh-tw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639-1.php?Lang=zh-tw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藝術領域課程手冊。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1-1000-1625.php?Lang=zh-tw
    張盈堃、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譯)(2004)。Barry Kanpol著。批判教育學導論。臺北市:心理。
    張家銘(2018)。社子夜弄土地公。民報。取自https://www.peoplenews.tw/news/4d7c0147-3d76-41b5-b5b7-08a55d067648
    張耕瑄(2019)。參與式藝術策展個案研究─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q24tj
    張靜如(2017)。當參與藝術成為生命政治:從「失敗診療所」到「失敗者樂園計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5qj69
    郭芳瑜(2018)。藝術擾動與社群聚集:以台南後壁土溝農村與東山東原社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93c4v
    郭禎祥、陳碧珠(譯)(2008)。Elliot W.Eisner著。教育想像力—學校課程、教學的設計與評鑑。臺北:紅葉。
    郭禎祥、楊須美(1988)。教育科學研究期刊,33:1,575-59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性研究。臺北:洪葉文化。
    陳伯璋、張盈堃(編)(2007)。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朝平(2002)。藝術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任來(編)。藝術與人文教育(101-121頁)。臺北:桂冠。
    陳箐繡(2000)。九年一貫課程「社區本位藝術課程」研究: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社區取向藝術教育。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
    陳箐繡(2002)。社區本位藝術課程與其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嘉義:金三裕印刷科技。
    陳瓊花、洪詠善(2017)。創作與轉化: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之研析。教育脈動,2017:10,1-20。
    陳麗雯(2018)。從卡斯登.赫勒(Carsten Höller, 1961- )的創作談「觀眾參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55jgy
    馮淑芬(2006)。青少年線上遊戲人物角色扮演認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q9vwyf
    黃冬富(2002)。視覺藝術教育史概述。載於黃任來(編)。藝術與人文教育(11-36頁)。臺北:桂冠。
    黃任來(編)(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桂冠。
    黃聿芝(2008)。P. Freire 批判教育學對於教師角色的啟示。東海教育評論,2008:1,1-16。臺中市:東海大學。
    黃依婷(2015)。「把花送給海洋」參與式創作經驗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qv76ja
    黃明月、陳瓊花(2004)。社區本位之社會藝術教育課程規劃模式期末報告。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研究專題。
    黃美賢(2003)。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論文。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 : 多元文化課程與敎學硏究 = Transforming power :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臺北 : 學富文化。
    楊淑芳(1999)。國民小學教師鄉土美術教育理念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論文。
    廖敦如(2003)。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統整課程設計。美育,135,82-87,臺北市:國立灣藝術教育館。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師大書苑。
    臺北市政府(2018)。變更臺北市士林社子島地區主要計畫案。取自https://shezidao.gov.taipei/cp.aspx?n=E20C76D2B1B65345
    趙惠玲(2004)。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趙惠玲(2014)。課程政策與教師課程意識: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為例。中等教育,65(1),6-18。doi:10.6249/SE.2014.65.1.01
    劉子豪(2018)。參與式藝術手法運用於環境平面設計-以台北蟾蜍山聚落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96y85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 : 師大書苑。
    歐用生(2012)。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A/r/t。教育學報,40(1-2),15-30。
    潘世尊(2007)。行動研究-停在批判或轉向實踐與後現代?。教育學刊,2007:28,1-32。doi:10.6450/ER.200706.0001
    潘慧玲(2015)。教育論文格式 = ED style (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謝婷婷(2016)。莊敬夥房:參與式藝術作為一種教育實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s6gyk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Bell, D. M. (2015). The politics of participatory art.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 15, 1: pp, 73-83.
    Bishop, C. (2004). Antagonism and relational aesthetics. OCTOBER, 110, 51–80.
    Bishop, C. (2006). Introduction: Viewers as producers. In C. Bishop (Ed.), Participation(pp.10-17). London: Whitechapel.
    Bourriaud, N. (2002). Relational aesthetics. In C. Bishop (Ed.). Participation(pp.160-169). London: Whitechapel.
    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 Falmer.
    Duncum, P. (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55(3), 6-11.
    Efland, A.D.(1990).A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Intellectual and social currents in teaching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Colnmbia University.
    Eisner, E. W. (1979,1985,1994). The Education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 (3rd Edition). New York:Macmillan.
    Freire P. (1967).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Gablik, S. (1995). The reenchantment of art. London, UK: Thames and Hudson.
    Gaudelius, Y., & Speirs, P. (2002). Contemporary issues in art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 Hall.
    Giroux, H. A. (1983). 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 A pedagogy for the opposition. NY: Bergin & Garvey.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by, Mass.: Bergin & Garvey.
    Helguera, P. (2011). 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 NY: Jorge Pinto Books.
    Kester, G. H. (2004). Communication pieces: Commun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oterbay, S. C. (2011). Bourriaud's relational aesthetics, Lacanian aggressivity, and teaching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to studio art student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vol. 1, 3:pp, 41-51.
    Lacy, S. (Ed.). (1995).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Seattle, WA: Bay Press.
    McLaren, P. (2016).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Milevska, S. (2018). Participatory art. Retrieved from http://www.traces.polimi.it/2018/07/26/participatory-art/
    O’Donoghue, D. (2015). The turn to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art: A potentiality for thinking art education differentl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6(2): pp.103-11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