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醒漢 |
---|---|
論文名稱: |
軍事重『地』左營地區政治軍事空間的形塑及詮釋 |
指導教授: | 潘朝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左營 、存在空間 、人文主義地理學 、地方 |
英文關鍵詞: | humanisitic geography, place, existence spa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9 下載:8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科學的高度抽象化隱藏了「生活世界」的真相,使人們忘記了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世界。空間的研究,在很多學科中已漸成顯學,地理學也不例外。空間的內涵與意蘊也是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本研究試圖以「存在空間」的角度入手,輔以詮釋學的方法論,試圖探討左營地區政治軍事空間的型塑過程與空間所表徵的意義。
左營地區政治軍事空間的產生,相較於其他古老聚落的空間而言,具有更為強烈的目的性與計劃性,在聚落空間的意義上有相當大的差異。這種空間形塑的過程中,國家機器有目的的介入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機制。荷據之前,本區原本屬於原住民的生活世界,荷蘭人的勢力進入之後,空間的宰制權易手,致使此地成為荷蘭人掠奪經濟資源之用,空間屬性蛻變成為「殖民空間」的性格。
明鄭時期,因為左營地區本身的地形利於守禦與位置近打鼓港的優勢,成為擇興隆莊為縣治所在。這種空間決策是因為軍事上的需求,明鄭透過軍事屯兵的方式,以光復大明江山的共同意向性(intentionality)為核心,凝聚了左營地區「中心—四方」的存在空間圖示,同時這也是左營地區空間富有政治軍事意味的肇始。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滿清將台灣納入版圖後,興隆莊一方面距離府城較近,一方面也得力於良好的地理形勢,加上清廷採防漢重於防番的政策,於是將軍事重鎮—南路營的所在位置由鳳山莊移至興隆莊。清代的鳳山縣城不只遷徙一次,而是由舊城遷到新城,再由新城回舊城,最後仍設在新城,本研究將遷城的經過在第二章有詳細的論述。造成空間性有重大轉變的就是在朱一貴事變之後,利用清初已有的土堡山丘為基礎,督建鳳山縣土城於興隆莊。縣城的建立,代表著中央政府對這個空間的認同。城池的興建是基於軍事防禦上的需要,於是左營地區軍事性格的存在空間屬性再一次地彰顯出來。
日據時期,左營地區雖然已經失去明清時代行政中心的地位,但左營軍港的建立,也更豐富了空間的政治軍事性意涵。左營軍港開港的歷史背景,可以歸納出兩個重要的轉折點:1.不平等條約的訂立,高雄由傳統的漁港性質逐漸發展成為國際貿易港的性格。2.良好的自然地理條件與腹地形勢促使日本對高雄港積極的建設,加上軍事需求增加,促使左營軍港的誕生。因為軍事的隱密性,軍港所代表的空間封閉性與清代築城所代表的空間意義孑然不同。由於軍事隱蔽性的需求,空間對於居民百姓的主體並不開放,居民的主體性並沒有辦法主觀經驗此一空間的內部結構,空間甚至表現出強烈的排他性,如把軍區原居地的居民遷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左營地區在空間中加入了軍事性的意義的同時,也使得存在空間開始分裂。
民國三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為安置當時跟隨來台的將士及其眷屬,於是在軍區附近搭建許多臨時眷村。由於左營軍港的設立,促成眷村空間環繞此地產生,加上村內成員大多是軍人或軍眷子弟,也進一步促成左營地區軍事性空間的彰顯。眷村空間以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而被隔離於特殊的地域之中,產生了一種「封閉性」的空間意義,也造成眷村文化成為與大社會脫節的邊緣文化。
隨著時代的變遷,眷村也面臨改建的問題。眷村改建之後,造成空間內部的重組。這些改變包含空間聯繫網絡的改變、空間意義中心的消解、政治神話空間的解體等等,空間重組的過程中,使得左營地區至剩下軍港一帶富有封閉性的軍事空間意涵。面臨到都市郊區化的問題,空間面臨到解體與重組的契機,這種改變也使得「記憶空間」逐漸在景觀中消解。也許有一天,左營地區政治軍事空間會消失無蹤,卻無可抹滅其在歷史與空間所彰顯出的獨特性。
一、中文部分(章節中的附註中亦有該章節詳細的的參考文獻)
王貴祥
1998 《文化.空間圖示與東西方建築空間》,台北:田園文化。
史箴
1995 <風水典故略考>,錄於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二)》, 台北:地景。
金祥卿
1985 《重修高雄市志》卷一 地理志,高雄市文獻會。
尚廓
1995 <中國風水格局的構成、生態環境與景觀>,收錄於王其亨主 編 《風水理論研究(二)》,台北:地景 。
郭東寶編著
2000 《眷戀—眷村風情,戀戀不捨(高雄篇)》行政院新聞局。
郭文雄
1982 <中心都市與市郊關係> 錄於《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台北:巨流,三版。
徐雪霞
1984 《明鄭時期漢人在台灣的拓展》,台南新文化。
馬自立
1990 《軍眷村改建住宅可行途徑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
陳文尚
1986 <存在空間的結構>,《地學彙刊》,第五期。
張守真
1997 《左營興隆莊縣城淪為舊城原因初探》<高市文獻>第十期,第一卷。
曹永和
1981 《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灣文獻叢刊,台北:聯經出版社,二版。
黃瑞祺譯
1982 <徐志的社會現象學>,《思與言》,19卷第五期。
黃暉榮計畫主持
2000《高雄市地理圖集》,高市研考會。
程大學
1994《台灣開發史》,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潘朝陽
1987 <地理學方法中的非實證論傳統>,《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3期。
1989 <觀念論地理學—一個人文主義地理學方法論>,《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5期。
1991 <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9期。
1997 <大湖地方性的構成:歷史向度的地理詮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5期。
2001 《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地理研究叢書》第26號。
劉淑芬
1985 <清代鳳山縣的研究>,《高雄文獻》20、21合刊。
1985 《清代的鳳山縣城—一個縣城遷移的個案研究》 <高雄文獻> 20.21合刊。
盧嵐蘭譯
1992 《舒茲論文集(第一冊)》,台北:桂冠。
謝高橋
1990 《都市的結構模式》,台北:巨流。
Yi—Fu Tuan著 潘桂成譯
1998 《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台北: 國立編譯館。
Richard E.Palmer著,《Hermeneutics》, 嚴平譯
1992 台北:桂冠。
諾伯格.斯卡爾茲著,王淳隆譯
1994 《實存、空間、建築》,台北:臺隆書店。
高雄市文獻會編
1985 《高雄市發展史》
二、文獻部分
【清康熙】不著撰人 《福建通志‧台灣府》,成文出版社影印本,頁67-68。
【清】陳文達 《鳳山縣志》 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3,頁12、33。
【清】江日昇《台灣外記》卷十一 ,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六輯
【清】高拱乾 《台灣府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3。
【清】王瑛曾 《重修鳳山縣誌》水利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3。
【清】余文儀 《續修台灣府誌》,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3。
【清】 蔣毓英 《台灣府志》 卷六,規制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1993。
【清】沈起元 《治台灣私議》 清經世文編選錄, 台灣文獻叢刊229種 ,台銀經濟研究室 1966。
【清】盧德嘉 《鳳山縣采訪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3 。
三、碩、博論部分
周靖泰
1999 《軍眷村改建國民住宅之居住環境探討》,中原室內設計所碩論。
吳佳倫
1997 《眷村改建後眷戶社會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莒光新城社區為例》,逢甲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李淑芬
1995 《日本南進政策下的高雄建設》,成大歷史語言研究所碩論。
吳忻怡
1994 《「多重現實」的建構 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論。
夏傳宇
1970 《台北市軍眷村重建之研究》, 政大公行所碩論。
梅再興
1984 《高雄市左營眷村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民國74年市議員選舉與72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之比較》,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論。
黃筱慧
1991 《論文本詮釋》,輔大哲學所博士論文。
陳翰霖
1999 《十七世紀以來台灣西南海岸地形變遷之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論。
賴仕堯
1993 《風水:由論述構造與空間實踐的角度研究清代台灣區域與城市空間》, 台大城鄉所碩論。
羅於陵
1991 《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與再界定》,台大建築與城鄉所碩論。
四、英文部分
Buttimer,A.
1976 (Grasping the Dynamism of Lifeworld),A.A.A.G.,66(2)
Peet,R.
1998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Blackwell.
Relph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oin Limited.
1987 《Ration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Geography》, Barnes & Noble.
Yi-Fu Tuan
1975 (Place: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 , The Geographical Review,65(2)
1976 (Humanistic Geography) , A.A.A.G.,66(2)
1979 <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edited by Board,C.,Progress in Geography,vol.6,pp.211-252。
1991 (A View of Geography), The Geographical Review,81(1)
五、報紙
中國時報 ,1994.12.12
張茂桂<用疼惜超越族群魔障—敬覆王曉波先生對我的檢討>
《聯合報》2001.12.2 18版
立法委員選舉高雄市各政黨得票率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