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東儒
Wu, Dung-Yu
論文名稱: 我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電子科課程規劃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Curriculum planning of Electronics Department in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宋修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7
中文關鍵詞: 技術型高中課程架構電子科學校本位課程
英文關鍵詞: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framework, electronic departmen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5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9下載: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我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電子科課程規劃,主要目的在建構我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電子科專業及實習課程,本研究採用德懷術(Delphi)進行。首先研究日本電子專門學校、美國Los Angels Valley College之電子科專業及實習課程架構,並分析我國目前技術型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以及技術型高中105年課程綱要草案,其後以模組化課程建構一「電子科課程規劃草案」,其中包含電子科核心課程,傳輸架構、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機器人四個專業領域及彼此之間的共同選修,針對各模組課程科目進行課程重要度及適合度以五點量表的問卷編成,形成研究工具。
      本研究邀請學者專家、教師、業界人士共12位形成德懷術專家小組,進行三次的德懷術問卷調查,並透過描述統計結果與各專家進行書面語電話間的聯繫,確立各課程的重要及適切性,發展最後的課程架構。其中四個模組皆有重要性及適切性的存在,並依據調查結果對各課程進行調整。
      而最後對於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技術型高中、電子產業人士及教師等,分別提出於課程規劃上的參考與建議,進一步給有意願對此主題進行深入研究或發展者給予後續研究建議。

    關鍵詞:技術型高中課程架構、電子科、學校本位課程。

    This study aimed on researching the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electronic curriculum planning, which included two following purposes: (1) Discuss on the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electronic curriculum framework difference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others, and (2) Reorganize and construct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specializing in electronic and internship programs.
      Delphi technique was used in this study. First of all,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lating to curriculum framework in Japan Electronics College, United States Los Angels Valley College, then compared with current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s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105th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s curriculum guidelines draft.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s, the researcher reorganize the “Electronic Curriculum Draft”, coming with four modules of electronics core curriculum, which contained “Transport Architecture”, “Embedded Systems”, “Automatic Control”, and “Robotics”. And then the researcher build the five-point scale questionnaire, with curriculum importance and curriculum suitability, for each module curriculum to compose the research tools.
    The researcher sought a group of experts with 12 people, whom came from electronics correlation scholars,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electronics teachers, and engineers. Through three times Delphi survey, tak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sults of each times to communicate with experts by mail or telephone, ensured every module of electronics core curriculum’s important and suitability, and developed the final curriculum framework.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this study made some suggestions of curriculum planning to the education competent authorities,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and other electronic engineers. These suggestions could be used for further in-depth research in this topic.

    Key words: 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framework, electronic departmen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我國電子產業現況 7 第二節 我國技術型高中電子科專業及實習課程之現況 21 第三節 美、日電子科系課程現況 30 第四節 學校本位課程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步驟 6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 6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分析 69 第二節 第二次德懷術專家問卷調查分析 84 第三節 第三次德懷術專家問卷調查分析 100 第四節 綜合歸納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7 附錄一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 157 附錄二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 163 附錄三 第三次德懷術問卷 176

    中文文獻
    104人力銀行(2015)。工作機會創新高,求職者外熱內冷。2015年5月。104人力銀行網。取自:http://www.104.com.tw/area/media/article/detail/id/167121573303128831
    104人力銀行(2015)。缺工,台灣比日韓更嚴重。2015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104.com.tw/area/media/article/detail/id/167121573303154615
    大安高工(2012)。電子科101學年度課程架構。2012年11月5號。取自:
    http://elect.taivs.tp.edu.tw/
    內湖高工(2014)。電子科課程結構。2014年5月。取自:
    http://web.nihs.tp.edu.tw/files/11-1001-411.php
    天下雜誌企劃(2014)。臺灣電路板產業再躍升,二〇二〇年邁向兆元產業。2014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796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的補充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67-85。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台中高工(2012)。電子科課程結構。2012年5月。取自:http://210.70.74.22/prac/v7060/index.asp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14)。我國電機電子產業進出口統計一覽。2014年10月。取自:
    http://www.teema.org.tw/industrial-performance.aspx
    行政院(2012)。縮短學訓考用落差方案。國家委員發展會研究報告(編號:(101)030.805),臺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各業廠商短缺員工概況-按行業及員工規模分。2013年8月。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5368&ctNode=4988&mp=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
    吳怡靜(2011)。白熾燈泡走入歷史!LED改寫全球照明產業。天下雜誌,479,77-84。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2015年1月14日)。

    李建興(2013)。縮短產學落差。102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15.aspx?n=22DE2FC89D3EE7DA&s=F168DA6169EB5B31
    杜強、賈麗艷(2012)。SPSS統計分析完全學習手冊。台北市:佳魁資訊。
    沈姍姍 (2005)。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65,17-34。
    林佩璇(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探討。研習資訊雙月刊,17(1),50-62 ◦
    來思比科技(2011)。irobot簡介。2011年。取自:http://www.roombavac.com.tw/company/irobot_3.html
    洪嘉瑜、銀慶貞(2007)。台灣人口遷移屬性與動機的變化。東吳商學學報,61,31-66。
    胡茹萍(2013)。產學落差下的校外實習。師友月刊,554,20-23。
    桃園農工(2012)。電機與電子群電子科課程架構表。2012年5月。取自:http://el.tyai.tyc.edu.tw/show_Course.aspx
    高級中等教育法(2013年7月10日)。
    高雄高工(2012)。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01學年度電子科課程手冊。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電子科,未出版。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發展的意涵與實施。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國家教育研究院,14-16。
    張忠謀(2011)。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啟航下個黃金盛世 半導體產業高峰論壇會議紀錄。取自:http://www.tsmc.com/chinese/event/chairman/1000902.pdf
    張添洲(2005)。學校本位課程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2005)。台技(三)字第0940011888B號令頒「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
    教育部(2015)。高職電機與電子群科介紹。104年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網站。取自:http://210.59.13.247/stud/show.php?no=24&id=32
    教育部電機電子群科中心(2010)。民國99課程架構表。教育部電機電子群科中心資料庫。
    陳伯璋、盧美貴(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臺北:高等教育。
    陳清良(2014)。電子學。臺北市:龍騰出版社。
    陳碧芬(2014)。台經院:臺灣產業最缺乏的是人才。2014年11月04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04004894-260410
    陳慧珊(2010)。2011-2013半導體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報告。2011年6月29日。取自:https://idbtrain.stpi.narl.org.tw/classinfo.htm
    陳麗莉(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絨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曾志超(2013)。臺灣LED產業現況與發展建議。2013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13038
    曾慧萍(2002)。臺灣高科技電子產業員工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探討:兩個工作壓力模型-Karasek「負荷控制支持」模型與Siegrist「付出回饋失衡」模型之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台南市。
    程晏鈴(2014)。四大投資長眼中的明星產業。天下雜誌,563(頁54-62)。臺北市:天下。
    程章林(2009)。顯示器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工研院影像顥示科技中心。
    黃政傑(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多元文化教育。台北:中國教育學會。
    黃政傑(2014)。課程設計。臺北:東華出版社。
    黃政傑、張嘉育(1998)。教室本位的課程發展。教師天地,93(頁6-12)。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黃政傑、張嘉育(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頁6-12)。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黃鎮台(2008)。臺灣資訊電子產業之展望與未來。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會議。
    楊思偉(1999)。日本教育。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楊杏琳(2010)。彰化縣國民小學學校行銷、校長領導風格、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
    經濟部(2008)。智慧型機器人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未出版。
    經濟部(2014)。進出口貿易量。2015年3月23日,取自:http://www.ey.gov.tw/state/News_Content3.aspx?n=1DA8EDDD65ECB8D4&sms=474D9346A19A4989&s=8A1DCA5A3BFAD09C
    經濟部工業局(2014)。2015-2017重點產業專業人才需求調查。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未出版。

    彰師附工(2012)。電機與電子群電子科教學科目與學分(節)數表。2012年5月。取自: http://www.sivs.chc.edu.tw/files/13-1000-3177.php
    蔡維哲(2011)。物聯網發展趨勢與政府政策研究(未出版之學位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369-393。高雄:麗文。
    臺灣證券交易所(2015)。上市公司整合資訊。2015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twse.com.tw/ch/listed/listing_profile.php
    劉明盛、鄭國明(2004)。全球液晶顯示器(LCD)的發展概況。遠東學報,21(4)(頁639-656)。臺南:遠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歐用生(1999)。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國民教育,39(頁2-7)。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
    鄭舜文(2012)。車用顯示之發展趨勢。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取自:http://www.artc.org.tw/chinese/03_service/03_02detail.aspx?pid=2194
    羅清水(1998)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5(5)(頁1-8)。新北市: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訊雜誌社。
    蘇孟宗、楊玟萍、彭茂榮、劉美君、黃孟嬌(2014)。電子產業回顧與展望。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八十週年慶專刊(頁1-10)。臺北市: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外文文獻
    Baleja, R., Fac. of Electr. Eng. & Comput. Sci., Tech. Univ. of Ostrava, Ostrava, Czech Republic;Sumpich, J. ; Bos, P. ; Helstynova, B. ; Sokansky, K. ; Novak, T.(2015). Comparison of LED properties, compact fluorescent bulbs and bulbs in residential areas.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EPE).
    Bill, G., Nathan, M.,& Peter, R.(1995). The Road Ahead ., United States: Viking Penguin.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4).Credit Table. Los Angeles Valley College.
    Eggleston, John.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149, Britain-A Collection of Case Studies. London: Routlege & Kegan Paul.
    Furumark,A.M..(1973). A Swedish approach to decentralized curriculum innovation. OECD/CERI.
    Hobday, M.(1995). East Asia Latecomer Firms: Learning theTechnology of Electronics, World Development. Vol.23, No7, pp:1171-1193.
    Marsh, C., Day, C., Hannay, L.,&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OECD(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OECD.
    Peter O’Grady(1999). The Age of Modularity, Adams and Steele Publishers. Iowa City, IOWA, P.12-18.
    Sabar, N. (199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flec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4), 452-454.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Ltd, 235.
    Harper & Row.Stake, J., Briggs, C., & Rowland, P. (2000). Curriculum Leadership roles of chairs in“continuously planning” departm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445 648).
    Skilbeck, M.(197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J. Welton(Eds).Rational curricalum planning: Fourcase studies (154-166). London: Ward Lock Educational.
    Walden, Jeremy(2014). Teacher Perceptions of Authentic Assessments and Student Outcome Data to Inform I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a Formative Assessment System in a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Marcos.
    Wiersma, W. & Jurs, S. G. (2005).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8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iersma, W. & Jurs, S. G. (2005).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9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電子應用工學科(2014)。課程架構表。日本電子專門學校。取自:http://www.jec.ac.jp/course/eo/curriculu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