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韋伶
Lin Wei-Ling
論文名稱: 環保有功小學推展環境教育模式之探討--以民國91-96年為例
A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odels implemented in Elementary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ward Schools: A survey from the year 2002 to 2007
指導教授: 張子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6
中文關鍵詞: 環保有功學校環境教育模式
英文關鍵詞: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hool award,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odel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6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研究對象為民國91年至96年榮獲全國推動環保有功『特優』及『優等』的67所小學,以行政院環保署設計的環境項目為分析架構,獲獎學校推動的「環保事蹟」為分析內容,進行概念分析,歸納出環保有功小學推展環境教育的關鍵要素,並建立環保有功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的模式。
    環保有功學校環境教育推動模式,包括七個關鍵要素:(一)建立正確環保觀念:透過各種教育活動,環保觀念的傳達,建立師生正確的環保觀念;(二)研訂可行的環境教育計畫:成立環境保護小組,制定學校環境教育的願景及發展藍圖,再評估學校實際情況,規劃、訂定、執行各項計畫;(三)營造環保與生態化的校園環境:校園環境綠美化、教材化、生態化、及永續化;(四)發展學校本位的環境教學與教材:推動鄉土教學、戶外教學、利用校園生態資源進行教學、及環保教育融入各領域教學活動;(五)落實師生環保生活:在生活中落實開源節流、資源回收等環保行動;(六)資源統整與利用:整合校內外資源,建構完善的環保網絡,共同推動環境教育活動;(七)建立評鑑制度:建立校內環境評鑑制度,進行環境績效檢核,並定期追蹤、檢討以增進環境教育之品質。

    關鍵字:環保有功學校、環境教育模式

    Abstract
    This study applied content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models and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mplemented in the 67 elementary schools awarded as “Excellent” and “Honors” for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from the year 2002 to 2007. Base o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rticles design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Executive Yuan as analysis framework, and th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Performance of awarded schools as analysis content, this study applied conceptual analysis to generalize the key factor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warded schools and to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odels.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odel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hool award include seven key factors: (1) Cultivate right concepts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rrange all kind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o cultivate 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 concepts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2) Establish executabl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lan: organize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to set up the vision and the blueprint of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 plan, establish and execute the policy by evaluating the schools’ conditions. (3) Plan and design 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ecological campus: promote green school, teaching material required locally, ecological camp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mpus. (4) Develop environmental educations and teaching material in schools’ programs: popularize homeland study program, outdoors teaching, ecological campus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teaching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5)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fe in school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ability to treasure material and to reuse and recycle the material in daily life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6) Organize and utilize resources: organize resource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uman resource database in school and community to build a complete network to carry out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ivities. (7) Establish 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 the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system in campus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eriodical check and review.

    Key facto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hool award,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odels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內容目次------------------------------------------------ iii 表目次---------------------------------------------------- v 圖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4 第三節 主要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環境教育的發展趨勢---------------------------------9 第二節 環保有功學校、綠色學校、永續校園之探討---------------16 第三節 學校環境教育之探討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4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1 第三節 研究方法----------------------------------------4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環保有功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的內容及實施方式-------------67 壹、建立校園環境管理制度,培養師生正確環保觀念-------------68 貳、 規劃、設計環保校園,推廣環境綠化美化工作--------------82 參、鼓勵教師編訂、利用環保輔助教材或學習單融入教學----------92 肆、推廣校園生活環保-----------------------------------102 伍、推動、協助環保相關之鄉土教學、戶外教學、參觀講習 、研討活動、環境調查及改善----------------------------114 陸、結合社區、民間團體辦理環保活動-----------------------122 柒、 建立並運用校園環保圖書及資訊系統--------------------132 第二節 環保有功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的關鍵要素-----------------139 第三節 環保有功學校環境教育推動模式----------------------1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77 第二節 建議-------------------------------------------178 參考文獻-------------------------------------------------183 附錄 附錄一 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187 附錄二 96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教師及學生遴選表揚資料------193 附錄三 民國91至96年榮獲環保有功學校名單--------------------196 附錄四 環保有功學校推展環境教育七大面向的次項目分析之編碼筆記-20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王俊秀(1999)。綠色學校計畫的理念。臺灣省環境保護處委託計畫期末報告,未出版。
    王順美(2001)。綠色學校與環境教育。載於張子超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179-19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順美(2003)。綠色學校與九年一貫。2003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giee.ntnu.edu.tw/greenschool/main2/objective/GS&9yr-Wang200104.htm
    王鑫(2000)。環境教育與永續校園。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6。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2002)。綠色學校摺頁。2002年4月25日取自:
    http://www.giee.ntnu.edu.tw/greenschool/main2/dm-gs8906.htm
    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2009)。綠色學校自評項目表。2007年6月11日取自: http://www.greenschool.moe.edu.tw/tags/3360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1990)。環境保護ㄅㄆㄇ。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4)。落實與推廣國民中小學校園環保工作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2002)。九十一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實錄。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2003)。九十二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實錄。臺北市: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2004)。九十三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實錄。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2005)。九十四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實錄。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2006)。九十五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實錄。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2007)。九十六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實錄。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9)。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教師及學生遴選表揚要點。2009年6月6日取自:http://manasystem/files/news/97年遴選要點.doc
    江哲銘(2004)。永續校園中的永續環境教育契機。教育研究月刊,128,43-54。
    吳文德(2002)。營造校園學習棲地進行校園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溪山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金香(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探述。載於楊國賜編,新世紀的教育概論:科際整合導向(369-418)。臺北市:學富文化。
    李千惠(1989)。國民小學如何實施環境教育之研究。臺北市:書香小集。
    李明相(2006)。屏東縣國小學童綠色消費知識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政賢、廖志恆、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Uwe Flick著)。臺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福財(2005)。生態教育園的經營和管理-以屏東縣長治國中校園為例。屏東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聰明(1987)。環境教育。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佐島群巳、堀內一男、山下宏文(2002)。校內環境教育 : 地球村的環保教育。臺北市:國際村出版。
    何亞威譯(1994)。綠色生活手冊(Jeremy Rifkin編著)。臺北市:臺灣地球日出版。
    何晨瑛 (2004)。台灣綠色小學校園生態環境現況解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沈麗琴(2006)。國小教師環境素養對環境教育教學影響研究-以臺北市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汪靜明(2001)。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載於張子超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77-10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明瑞(1999)。永續校園。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23-42。
    林樂健(1992)。校園之維護與管理。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出版品編審小組編,校園綠化美化(1-10)。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邵明宗譯(1999)。環境教育:就從老師開始吧(植原彰著)。臺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岳修平(2005)。國小環境教育資源網站建置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周儒譯(2003)。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Joyce Meredith等編著)。臺北市:環境教育學會。
    洪照明(2005)。國小運用社區資源進行鄉土環境教育戶外教學活動之研究--以「里港河堤公園」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晏涵文(2001)。教育改革與環境教育。載於張子超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27-47)。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高翠霞、高慧芬(1991)。環境教育你我他。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許月馨(2006)。透過集合藝術進行環境教育之研究-以國小生活課程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子超(1999)。綠色學校之理念與推動。2007年4月15日取自:http://163.30.91.1/~jilllady/a10.htm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臺灣教育,589期,12-21。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張子超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129-156)。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子超(2002)。永續發展教育簡介。中華民國九十年環境與永續發展教育(東區)種子教師研習手冊,29-45。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張佳尹(2003)。學校執行綠色採購現況與需求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張惠雯(2004)。中部地區環保有功中小學環境教育內容、成因及成效之探討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王琨(1997)。環境教育原理與實務。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陳昌祚(2006)。校園植物專題網頁製作對學生自然科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東漢(2004)。中部地區國小校園環境學習步道的規劃與應用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超仁(2006)。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校園生態環境與營造。北縣教育季刊,54,34。
    陳靜宜(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調查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教育部編(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手冊。臺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九十二年度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作業要點。2003.7.14教育部台92環字第0920103005號令。
    教育部(2007)。96年度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申請表格及注意事項。2009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esdtaiwan.edu.tw/upload/%7b9846083E-19D3-451A-ABAF-329E768B2E7F%7d/96年度教育部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申請表格及注意事項.doc附錄:永續校園推廣計畫說明
    畢恆達(1994)。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校園環境整體規劃設計手冊。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正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黃啟忠(2004)。綠色學校實施之探討─以花蓮縣壽豐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游靜宜(2003)。營造綠色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竹市大湖國小爲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孝爃(1989)。內容分析法。載於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13版下冊)(809-831)。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
    葉茂森(2003)。中部地區國小永續校園內涵之研究─以自然環境的觀點進行探討。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董志峰(2000)。國小生態教材園經營與教學實務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賈馥茗等編(2000)。教育大辭書(第10冊)。臺北市:文景書局。
    歐用生(1995)。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編,教育研究法(229-254)。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世和(2004)。利用社區環境資源進行學校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權鑫(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綠色學校推動歷程與阻礙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簡又新等(1990)。邁向21世紀的環保人。臺北市: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顏東隆(2003)。學生進行堆肥製作之學習歷程探討-以台北市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宏仁(2005)。從校園整潔活動的實施探究彰化縣國小學生的環境行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顧曉菁(2006)。國小教師進行環境教學時對民間團體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貳、英文部分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