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翔群
Lee, Shane Chung
論文名稱: 運動中心的公共性
the publicness of soprts centers
指導教授: 王宗吉
Wang, Chun-Ch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公共性運動中心文化研究
英文關鍵詞: publicness, sports centers, culture study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65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1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旨是探究運動中心的公共性,從公共政策的角度探究運動中心,從政策研擬、實施、到執行的公共性為何?本文利用文獻分析及訪談法,針對運動中心政策制定、推行及營運的廠商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且從文化研究中文化治理的視角探討運動中心的公共性之生成其背後的權力為何?本研究發現運動中心政策制定的本意的確有其推廣運動之公益性,而運動中心的開展起因與馬英九總統本身的身體價值觀有高度的相關,輔以民主化選舉及社會福利的變遷,運動中心與馬英九的政治評價有高度的接合,然而運動中心也在地方政治民主化的影響下,在臺北市擴展到全國時,因各地方派系、藍綠意識及委託代理人目標不同等因素,造成各期程運動中心生成的公共性有所差異,本研究建議運動中心的未來必須發展成為運動推廣中心的型態,加入「廟埕」文化中情感的元素,並利用志工的介入藉以凝聚居民的情感,建構運動的價值。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publicness of sports cen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in elaborating, implementing, and carrying out the public policies. In this thesis, the writer uses document analyzing and interviewing the dealers to find out the dynamics behind the publicness of sports centers regarding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in cultural studies. This research confirms with the intention of public welfare in establishing sports centers and that the cause of founding sports centers was highly related to the body-health values of Former President Ying-jeou Ma. Considering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election and the transition of social welfare, certainly there are articulations between the sports centers and the evaluations of Ma's Governance. With the democratiz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however, the publicness of the sports centers in different periods was influenced by the facts such as government parties and the various goals of the principal-agents. This thesis suggests to develop the sports centers in forms of sports popularizing/promoting centers, to elicit the affection similar to traditional ritual fair bonding, and to work with volunteers to consolidate the township and to reconstruct the value of sports.

    目 次 中文摘要…………………………………………………………….…………...…………...……i 目次………………………………………………………………….……...……...………...……ii 表次……………………………………………………………………………………………….iii 圖次……………………………………………………………………………………………….iv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識...……….………………………….………………………………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名詞釋義…...……..…………………………………………………………………9 第五節 研究方法論........………………….……………………………………………… 10 第六節 研究方法...…….....……………….…………………………………………..……14 第七節 研究架構...…….....……………….…………………………………………..……17 第貳章 公共政策與公共性...…………………………….…..…………………..18 第一節 公共性……………………………………………………….………………….. 18 第二節 公共政策...………..……………………………………………..…………………24 第三節 公共政策與公共利益..…………..………………………………………...………29 第四節 世界先進國家的作法與民營化模式探討……………………………………...…36 第五節 本章小結………………………………………………………………………...…55 第參章 臺北市民運動中心的公共性(1998-2002)…...………………………….56 第一節 運動領域的公共性…………………………………………………………...……56 第二節 臺北市的政權形構……………..…..………………………………………………65 第三節 運動:馬市府的身體政治觀……………....………...…………………………...…70 第四節 臺北市民運動中心的緣起與公共性的意涵……………………..……………..…75 第五節 本章小結……………………………………………………………………………80 第肆章 臺北市民運動中心的公共性(2002-2006)………………………………81 第一節 政治人物的語藝與運動中心………………………………………………..…….82 第二節 運動中心與馬市府的詩施政評價…………………………….………………….87 第三節 社會福利更迭與運動中心...………………………………………………………91 第四節 本時期動中心的公共性.. ………………………………………………………...100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04 第伍章 國民運動中心的公共性(2008-2016)………..…………………...…….105 第一節 國民運動中心的現況與執行……………………………..……………………...105 第二節 國民運動中心的績效與問題.…………..…..……………………………………111 第三節 台灣政治變遷與民主選舉………..…..…………………………………………..117 第四節 本時期運動中心的公共性...…………………..……………………………..…..123 第五節 本章小結…………………………...………………………..…………………....13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37 第一節 結論……………………………………………………………………………….137 第二節 建議.………………………..…..……………………………………………..…..142 引用文獻…...……………………..………………...………..…………………..144 附錄一...……………………..………………...………..………………………..161 表 次 表1-1 訪談學者名單…….…….……. ….…….……. ….…….…………..…………………….15 表5-1 新莊運動中心與台北市民運動中心收費對照表…..….……...……...………..……....108 表5-2 2014年台北市民運動中心活動參加及使用情形表……...…….…...………………...112

    引用文獻
    丁輝 (2010)。論美國社會價值觀與體育的契合。體育成人教育季刊,26(3),4-8。
    土城運動中心 (2015)。新北市土城運動中心年刊。新北市:作者。
    孔繁斌 (2008)。公共性的再生產: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機制建構。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
    王千文 (2005)。公私協力執行的經驗性研究-以臺北市社區規劃師制度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光旭 (2013)。社會網絡分析在公共政策權力途徑上應用之初探: 以全民健保的重要政策事件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57,37-90。
    王志弘 (2003)。臺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66。
    王志弘 (2005)。秩序、效率與文明素養:台北市「排隊運動」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95-147。
    王宗吉、林智偉 (2011)。運動公共領域的想像與提擬:綜合型社區運動組織發展模式之建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編號:NSC98-2410-H253-002-MY2),未出版。
    王甫昌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建臺、許義雄 (1992)。國民運動權利之探討—以憲法中人民權利之內涵為析論中心。體育學報,14,61–70。
    王振洋 (2009)。臺北市內湖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振寰、錢永祥 (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55。
    王振寰 (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理論反省與重建。臺灣社會研究,34,69-112。
    王儀君 (2013)。帝國奇觀:英國近代早期歌劇中之殖民與族裔想像。英美文學評論,22,1-32。
    丘昌泰 (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市:巨流出版。
    丘昌泰 (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第三版)。台北:巨流出版。
    包正豪 (2013)。人格特質與施政滿意度:以馬英九總統為個案的探索性研究。法政學報,25,1-26。
    安碧芸 (2009)。超級盃:一種流行文化。中華體育季刊,23(2),168-178。
    朱玉 (2005)。從命令與控制型到規制型國家:公共性概念的變遷 (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市。
    朱寒笑、苗大培 (2006)。發達國家城市體育休閑服務組織體系分析與啟示。體育科學,12,9-15。
    朱雲漢 (2004)。臺灣民主發展的困境與挑戰。臺灣民主季刊,1,146-162。
    朱慧君 (2003)。情境,形象修護策略與策略效果之關聯性研究-以男性政治人物性醜聞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江宜樺 (1997)。社群主義的國家認同觀。政治科學論叢,8,85-110。
    江岷欽 (1995)。論行政中立與公共利益 (上)。人事月刊,21(4),34-39。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6a)。日本體育運動制度 (編號Sac-Res-095-001)。未出版。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6b)。德國體育制度 (編號Sac-Res-095-001 )。未出版。
    何彥陞 (2013)。土地利用關係與公共利益界定與論證-聚焦於土地使用限制、都市更新與財產權保障。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24,142-156。
    何展旭 (2012)。淺介日本都市更新法制。取自http://www.npf.org.tw/1/10692
    余軍 (2012)。公共利益的論證方法探析。當代法學,4,17-24。
    吳秀光、吳宗憲 (2008)。台北市政府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策之研究。政策研究學報,8,23-75。
    吳育巧 (2005)。中央健保局經營現況之研究--以代理人理論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吳定 (1999)。公共政策。臺北:華視文化。
    吳定 (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許立一 (2005)。行政學(下)。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英明 (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眾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 (3),1-14。
    吳鎮宇 (2013)。都市更新公共利益之探討-政策利害關係人觀點 (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吳瓊恩 (1999)。公共管理研究途徑的反思與批判。中國行政評論,8(2),1-20。
    呂建德 (2003)。全球化與福利改革的政治經濟學:以荷蘭與丹麥為例的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7(2),121-171。
    呂惠富 (2013)。運動參與、人口統計變項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士林區居民為例。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3 (1) ,41-64。
    李丁讚 (1997)。公共論述、社會學習與基進民主:對「食物中毒」現象的一些觀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1-30。
    李丁讚、林文源 (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38,133 – 206。
    李少軍、尚新建 (譯) (1995)。民主的模式Models of Democracy。臺北:桂冠。(David Held著)。
    李加奎 (2004)。美國的社會體育。體育文化導刊,3,57。
    李宗勳 (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智勝出版社。
    李明伍 (1997)。公共性的一般類型及其若干傳統模型。社會學研究,4,110-118。
    李雨澤 (1994)。近代德國文化對德國社會的影響。取自:http://www.87994.com/read/a20f8f98eaaa2250171a6c7f.html
    李英明 (1986)。哈伯馬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李宴甄 (2011)。臺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展瑋 (2008)。臺北市運動中心委外經營營運績效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汪銘生 (1991)。臺灣的環境事務與環境管理。中山社會科技學刊,6(4),26-42。
    肖林鵬 (2008)。論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概念及其結構。西安體育學院學報,4,6-11。
    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10)。臺北縣政府體育處興建新莊運動休閒中心園區整體規劃報告書。新北市:陳章安建築事務所。
    卓仕文 (2011)。臺灣農會政治角色的歷史變遷。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8,37-52。
    周宇輝 (2013)。促參主題式教育訓練-運動設施國民運動中心推動模式介紹。取自http://ppp.mof.gov.tw/PPP.Website/News/Display.aspx?ID=1223。
    周宇輝 (2013)。校園空間活化的規劃與執行。學校體育,136,6–14。
    周素卿 (1997)。都市政治與都市發展政策:以臺北市信義計畫區和南港經貿園區的發展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
    周素卿、林潤華 (2008)。與世爭高:台北市高層建築生產的在地脈絡。都市與計劃,35(1),1-28。
    周素卿、吳幸玲、江尚書 (2009)。後工業化臺北與新自由主義都市政治。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3,15-32。
    周慶行 (2004)。公共行政導論。中國:重慶大學出版社。
    官有垣、王湧泉 (2000)。我國地方政府社會福利角色的歷史變遷。公共行政學報,4,193-239。
    尚憶薇 (2000)。推廣臺灣老年休閒活動─以YMCA的老年人休閒活動設計為借鏡。中華體育季刊,14(1),77-83。
    林伯修 (2010)。日本中央體育組織與政策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9(4),42-49。
    林克松 (2010)。“公共性”視域下的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探討。繼續教育研究,2,35-37。
    林松柏 (2009)。台灣高等教育評鑑利害關係人互動模式建構:評鑑政治學理論之應用與評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市。
    林秉毅、黃任閔、劉田修 (2004)。注入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概念於中山運動中心經營之重要性。屏師運動科學學刊,創刊號,44-54。
    林秉毅 (2012)。國民運動中心營建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芝禾 (2009)。消費世界的奇觀顯影—Andreas Gursky攝影作品初探。議藝份子,36,209-226。
    林昱君 (2011)。臺北市大同運動中心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萬億 (1995)。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臺北:五南
    林慧亭、林明宗、邱翼松 (2006)。參與體育志工動機初探。輔仁大學體育學刊,5,276-286。
    林鐘沂 (1993)。政策評估理論之分析及方法論的重建。中國行政評論,2(2),27-96。
    林鍾沂 (2001)。行政學。臺北:五南。
    林鍾沂 (2003)。行政學。臺北:三民。
    邱宜儀、蘇蘅 (2009)。政治名人與媒體:馬英九報導的新聞框架初探。新聞學研究,99,1-45。
    邱建章 (2003)。來去加州:休閒健身運動與生活風格之文化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秋瑩 (2001)。知識經濟之意義、內涵與發展策略。自由中國之工業,91(6),1-38。
    邱鴻森 (2009)。內部行銷應用於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之經營管理。大專體育,104,59–67。
    金溥聰 (1997)。報紙的形象設定效果研究-以民國八十三年臺北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55, 203-223。
    金觀濤、劉青峰 (2001)。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5,1-66。
    俞振華 (2013)。初探民主體制下台灣民眾的領導觀。法政學報,25,27-64。
    柯于璋 (2013)。政府委託研究案代理問題之探討:一個結合賽局理論與代理人理論的研究取向,公共行政學報,57,1-35。
    洪珠媚 (2011)。市民運動中心會員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因果徑路關係研究—以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30(2),87-98。
    洪連進、韓大衛、盧居福 (2010)。臺北市運動中心羽球、健身、舞蹈運動消費者休閒運動效益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27-48。
    洪嘉文 (2003)。臺灣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倪瑛蓮、施致平 (2012)。運動休閒新起點-探析臺北市運動中心之發展現況及未來契機。中華體育季刊,26(2),215-222。
    許佩賢、洪金珠譯 (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若林正丈)。
    夏昌奇 (2008)。公共領域的論理與生活世界的溝通-哈貝馬斯市民社會理論的兩個基本進路。國外社會科學,2,47-54。
    夏鑄九 (1992)。休閒的政治經濟學─對台灣的KTV之初步分析。戶外遊憩研究,5(2),8。
    夏鑄九 (1994)。公共空間。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藝術家出版社。
    孫本初、傅岳邦 (2010)。期契約型政府的概念與實務:資訊與福利服務議題中的政府角色。文官制度季刊,2(3),1-15。
    孫治本 (譯) (1999)。全球化危機,臺北:商務。(Ulrich Beck)。
    徐偉光 (2013)。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風險分析:以OT模式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徐嘉伶、劉坤億 (2006) 。臺灣第一座市民運動中心委外經營過程之分析。公共組織變革管理個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世新大學。
    秦菊波 (2009)。論公共性範疇的不同研究理路。學術論壇,10,69-72。
    高永光 (2006)。【台灣地方政府與自治:派系與選舉地方政治與地方派系的研究】。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高明裕 (2003)。國立大學預算制度變革之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高宣揚 (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之概念。思與言,29(3),21-76。
    高紅 (2011)。公共性的產生與公共性的生產。學海,1,212-216。
    張成福、李丹亭 (2012)。公共利益與公共治理。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95-103。
    張佑宗 (2009)。選舉輸家與民主鞏固:台灣2004 年總統選舉落選陣營對民主的態度。臺灣民主季刊,6(1),41-72。
    張芳全 (2004)。新制師資培育政策分析:政策利害人觀點。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 (215-250)。臺中市: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張恆豪 (2015)。障礙的鑑定與再分配政治:以大臺北地區的「殘障」停車位爭議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9(1),91–138。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振龍、于善旭、郭銳 (2008)。體育權利的基本問題。體育學刊,15(2),20-23。
    張雅雯、耿曙 (2008)。中國大陸基層選舉中的物質誘因與投票動員-以上海「先進」、「發達」兩社區「村改居」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6(4),145-195。
    張鈿富 (2004)。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鼎乾 (2011)。臺北市民運動中心參與動機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文化體育學刊,13,29-41。
    盛治仁 (2006)。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未來臺灣政黨政治發展。臺灣民主季刊,3(2),63-86。
    盛治仁、白瑋華 (2008)。陳水扁總統首任施政評價影響因素探討。東吳政治學報,26(1),5-35。
    莊秀美 (2005)。日本社會福利服務民營化――「公共介護保險制度」現況之探討。台大社工學刊,11,89-128。
    莊雅涵、王奕婷、吳偉立 (2004)。我們活在不同的台北?─台北政治暨文化性格:1994-2002。政治科學叢論,21,49-74。
    許立一 (2002)。新公共管理的省思:以黑堡觀點為基礎。公共行政學報,6,29-65。
    許岷弘 (2002)。九二一災後重建執行評估之研究-組合屋拆遷與校園重建之個案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秋紅 (2012)。美國體育發展的特點及啟示。體育與科學,67-72。
    許國賢 (2011)。民主生活與公共利益:一個預備性的考察。國立臺北大學行政暨政策學報,53,1-24。
    許樹錚 (2012)。臺北市運動中心消費者服務品質知覺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俊巖 (2006)。論福利國家的內在危機:從Offe與Hayek觀點的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125-155。
    郭耀昌 (2008)。政策評估與決策模式。研考雙月刊,32(2),69-79。
    陳正芬、官有垣 (1997)。政黨競爭、地方自主性與社會福利以民進黨執政的台北市為例。行政評論,7(1),57-98。
    陳志瑋 (2003)。政策課責的設計與管理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忠信 (1989)。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論述。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陳林鴻 (2009)。服務品質、關係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林鴻、張少熙、戴琇惠 (2010)。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關係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6,23-32。
    陳建平 (1994)。專案質詢247。立法院公報,83(36),185-186。
    陳柏鎧 (2015)。打造運動島計畫政策分析初探。運動知識學報,12,80-88。
    陳重成 (2010)。全球化語境下的本土化論述形式:建構多元地方感的彩虹文化。遠景基金會季刊,11(4),43-96。
    陳弱水 (1997)。公德觀念的初步探討─歷史源流與理論建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2),39-72。
    陳書為 (2010)。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轉換行為意圖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陳敦源 (2001)。新制度論的範圍與方法:一個理性選擇觀點的方法論檢視。行政暨政策學報,3,129-184。
    陳敦源 (2002)。績效制度設計的資訊問題:信號、機制設計、與代理成本。行政暨政策學報,35,45-69。
    陳敦源 (2004)。人民、專家與公共政策:民主理論下的“參與式知識管理”。國家政策季刊,3(1),99-133。
    陳敦源 (2009)。民主治理: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臺北:五南。
    陳陽 (2015)。臺北市12區運動中心市場結構分析。休閒與社會研究,11,61-70。
    陳瑞芸、林崇能、馮國豪 (2015)。醫療消費文化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價值-以廣播賣藥節目為例。保健期刊,13,206-221。
    陳遠軍、常乃軍 (2006)。公民體育權利本原探析。體育學刊,15(12),10-13。
    陳劉哲、鄭桂玫 (2012)。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意向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亞洲高齡健康休閒及教育學刊,1(1),121-131。
    陳瑩峰、高俊雄 (2010)。美國運動行政組織之理念與架構。國民體育季刊,39(4)。
    曾瑞成 (1996)。我國體育政策規劃過程之探討:以爭取1998亞運為例。第二十七屆大專運動會國際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曾瑞成 (200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瑞成 (2011)。台灣百年體育思潮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125,56-61。
    湯志傑 (2009)。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思與言,47(1),1-126。
    童詣雯 (2013)。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公辦民營關鍵課題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賀來 (1995)。走向公共性的喪失──論後現代主義哲學的根本理論旨趣。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26-30。
    黃昱珽 (2014)。「Unseen Tours」到「街遊Hidden Taipei」:社會創新的在地移植。取自:http://hisp.ntu.edu.tw/news/epapers/22/articles/62。
    黃偉揚 (2009)。兩岸地區全民運動政策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詠梅 (2003)。塑身運動、厭食症到肥胖妹驕傲的思考-一個女性主體與女性身體的提問。取自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id=1605
    黃雅雯 (2013)。統治菁英與臺灣全民運動政策變遷─以馬英九執政時期之改善國民運動環境與打造運動島計畫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順星 (2009)。另類的公共性:媒介空間的文化行動。文化研究月報,108, 32-51。
    黃新民 (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政策脈絡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21,83-115。
    黃暉榮 (2013)。衛武營公園運動公共性的歷史回顧評析—從運動參與者角色來觀察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黃德福 (1992)。民進黨的組織體質與權力生態:一九八六—一九九二。政治學報,20,215-239。
    黃德福 (1994)。現代化選舉競爭與地方派系: 一九九二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1(2),199-220。
    黃曙曜 (譯) (1997)。公共行政:設計與問題解決。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Jong S.Jun)
    楊子葆 (1991)。臺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臺北都會區大衆捷運系統計畫之個案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2),33-103。
    楊瑞松 (2000)。身體、國家與俠-淺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身體觀和英雄崇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87–106。
    楊瑞松 (2005)。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1-44。
    葉益吟 (2009)。臺北市南港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與生活型態及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啟政 (2005)。均值人與離散人的觀念巴別塔:統計社會學的兩個概念基石。台灣社會學,1,1-63。
    詹元碩 (2010)。德國中央體育運動組織介紹。國民體育季刊,39(4),76-81。
    詹俊成、陳素青 (2011)。臺北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參與動機與承諾對參與行為之影響。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44(2),207-226。
    廖世璋 (2002)。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建築與規劃學報, 3(2),160-181。
    廖敏君 (2011)。台北市信義運動中心顧客滿意度與參與動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廖清海、張志成 (2008)。從社會變遷與現象看體育運動發展的趨勢。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183-194。
    廖達琪 (2004)。“橡皮圖章”如何轉變為“河東獅吼”?-立法院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角色轉變之探究(1950-200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2),343-391。
    臺北市體育場 (1999)。臺北市北投、中山、中正區市民運動健康中心興建計畫。臺北市:作者。
    趙永茂 (1988)。台灣基層政治精英之個人背景分析。思與言,25(6),22-44。
    趙永茂 (2007)。從地方治理論台灣地方政治發展的基本問題。政治科學論叢,31,1-18。
    齊偉先 (2011)。臺灣民間宗教廟宇的「公共性」變遷:臺南府城的廟際場域研究。臺灣社會學刊,46,57-144。
    劉乃慈 (2007)。九○年代台灣小說與「類菁英」文化趨向。臺灣文學學報,11,51-74。
    劉太剛 (2011)。公共利益法治論—基於需求溢出理論的分析。法學家,6,1-14。
    劉田修 (2000)。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規劃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場。
    劉田修、林秉毅、陳俊德 (2007)。臺北市中山運動中心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臺灣運動管理學報,5,108-123。
    劉維公 (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8,189-229。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慧玲 (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宏仁 (2000)。渡假俱樂部會員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小墾丁綠野渡假村會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大學,臺中市。
    蔡佳泓 (2000)。美國政治事件及國內經濟之選舉效應:1920-1996美國總統選舉研究。歐美研究,30(3),143-191。
    蔡宜縉 (2008)。理念、利益與制度:臺灣年金規劃的政治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蔡昌言 (2011)。民主鞏固因素之影響性分析-臺灣與其他東亞民主國家的比較。 問題與研究,50(4),1-29。
    蔡英文 (1992)。歷史敘事與人的認同。新史學,3(2),103-122。
    鄭志富、蔡秀華 (2005)。臺灣地區公立大學體育館營運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師大學報,50(2),277-244。
    鄭志富 (2005)。落實體育專業志工制度,倍增規律運動人口。臺灣體育希望工程高峰論壇2005。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財團法人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鄭志富 (2010)。體育行政與管理(二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莉、全雅莉 (2010)。和諧社會的探求-西方社會建設理論文選。中國浙江省:浙江大學出版社。
    鄭斐文 (2013)。社會建構論、批判實在論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下的身體與社會:以肥胖議題為例。臺灣社會學刊,53,143-182。
    盧宗成、何彥陞 (2013)。以「公共利益」觀點探討都市更新條例「多數決」精神妥適性之研究。現代營建,399,10-23。
    盧信宏 (2011)。誰取代了侍從主義? 政治分歧與選制變遷下雲林縣政治連結的持續與變遷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蕭高彥 (2001)。立法家、政治空間、與民族文化──盧梭的政治創造論。政治科學論叢,14,25-46。
    蕭鈺 (2003)。「公共性」概念意涵之探索性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晨 (2013)。美國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組織支撐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謝淑芳 (2008)。從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觀點論政府事務委外管理。2008TASPAA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謝復生 (1992)。政黨比例代表制。臺北:理論與政策雜誌。
    簡照欣 (2004)。 國民黨與民進黨政府社會福利政策之研析 ------老年經濟安全政策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魏明德 (2004)。公共領域、公共空間與政治版圖。哲學與文化,31(6),37 – 49。
    羅世宏等 (譯) (2002)。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Chris Barker)
    顧忠華 (2005)。解讀社會力:臺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臺北市:左岸英文文獻:

    Altheide, D. L., & Snow, R. P. (1991). Media worlds in the postjournalismera.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A.H. Meltzer and S. F. Richard.(1981). A Rational Theory of the Size of Govern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89, No. 5, pp. 914-927.
    Anderson, J. E. (1997).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in.
    Anievas, Alexander. (2005). “Critical Dialogues: Habermasia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25(3), 135-43.
    Bogdan.R.C&K Biklen S.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for education. New York: Pearson,.
    Boulding, K. E. (1969).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ozeman, Barry (1987). All Organizations Are Public: Bridging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al Theories.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all, S. J. (1994). 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Approach.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 (1999). The arcades project (Howard Eiland and Kevin McLaughlin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 Mauell (1985). ‘The specificity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ept.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U.C. Berkly,spring.
    Crespi, Irving. (1980). “The Case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in Albert H. Cantril. ed. Polling on the Issues: 28-45. Washington D.C.: Seven Locks Press.
    Canovan, Margaret. (1981). Popul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aconovich.
    C.Goodsell.(1990).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Russell & Russell press.
    Conniff, Michael L. (1999). Populism in Latin American(Ed.). Tuscaloosa, AL: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Debord, G. (1994).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景觀社會](D. Nicholson-Smith, Trans.). New York:Zone Books.
    Dye, T. (1998). Understanding Policy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intice-Hall Inc.
    Dahlgren, P. (2001).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mocracy? In B. Axford & R.Huggins (Eds.), New media and politics (pp. 64-88). London: Sage.
    Easton, David. (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Taipei: Rainbow-Bridge Book Co.
    Erikson, R. S. (2002).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 and Macro Analysis. Electoral Studies, 21(2), 269-81.
    Fischer, F. (1986). Practical discourse in policy Argumentation (W. N. Dunn ed). Policy Analysis: Perspectives.
    Gardiner, Michael E. (2000).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ledge.

    Higgins, R. L., & Synder C. R. (1989). The business of excuses, In Giacalone R. A. and Rosenfeld P. (eds.),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the organiz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74.
    Jones, C.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3rd Ed.). Monterey, CA:Brooks/Cole.
    K. E.Portney. (1986). Approaching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cy and Program Research. Prentice Hall
    Kingdon, John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95-121.
    Kirkpatrick, I. & Lucio, M. M. (1996). Reintroduction: The Contract State and the Future of Public Manad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74, 1-8.
    Kellner, Douglas. (2003). The Sports Spectacle, Michael Jordon and Nike Media Spectacl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Lasswell, H. D. (1970). The Emerging Conception of the Policy Sciences. Policy Sciences, 1, 3-14.
    Lasswell, H. D. (1971). 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s. New York: Elsevier.
    M. Keck and K. Sikkink,(1986).Activists beyond Borders: Advocacy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H. Moore. (1995). 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T. H. (1977). Class, Citizenship, Social Developmen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uzelis, Nicos. (1985). On the Concept of Populism: Populist and Clientelist Modes of Incorporation in Semiperipheral Politics. Politics and Society, 14 (3), 329-48.
    Mudde, Cas. (2004). The Populist Zeitgeist.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39(4), 541-63.
    Monaghan, Lee F. (2008). Men and the War on Obesity: A Sociological Stud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gde.
    Offe, C. (1984). Contrandic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Oudshoorn, Nelly. (2001). On Bodies, Technologies and Feminisms. Pp. 199-213 in Femi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edited by Creager, Angela N. H., Lunbeck, Elizabeth & Schiebinger, 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berts, Kenneth M. (1995). Neoliberalis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pulism in Latin America: The Peruvian Case. World Politics, 48(1), 82-116.
    Rojek, C. (2001). Celebrity. London: Reaktion Books Ltd
    M Rejai, Phillips, K. (1983). World revolutionary leader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Savas, E. S. (2000).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New York: Chatham House.
    Shafritz, Jay M. ed. (1985). 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Facts on File Publications.
    Schneider. A. I. (1988). Study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Evaluation Review, 6, 715-730.
    Sandel, Michael, J. (1982).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T. & Edwin Amenta. (1986). States and Social Polic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2, 131-57.
    Sabatier, P. A. and Jenkins-Smith, H. C., eds. (1993). 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 An Advocacy Coalition Approach.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Stone, Deborah A. (1997). 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W.W. Norton.
    Starling, Grover. (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Chicago, IL: The Dorsey Press. Weber, Martin. 2005. “The Critical Social Theory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Social Turn’ in I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31(1), 195-209.
    Wu, Nai-Teh.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Wilson, J. Q. (1989). The Politics of Regulation. In J. W. McKie, ed. Washion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eyland, Kurt. (2003). Neoliberal Populism and Neoliberalism in Latin America: How Much Affinity. Third World Quarterly, 24(6), 1095-1115.
    Wong, Joseph. (2004). Healthy Democracies: Welfare Politic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eber, Martin. (2005). The Critical Social Theory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Social Turn’ in IR.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31(1), 195-209.


    網路資料:
    TVBS電子報 (2015年12月11日)。太誇張!運動中心蒸氣室石板座椅突塌陷。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5%A4%AA%E8%AA%87%E5%BC%B5-%E9%81%8B%E5%8B%95%E4%B8%AD%E5%BF%83%E8%92%B8%E6%B0%A3%E5%AE%A4%E7%9F%B3%E6%9D%BF%E5%BA%A7%E6%A4%85%E7%AA%81%E5%A1%8C%E9%99%B7-113855034.htm
    德國體育架構圖 (2015)。取自http://www.bisp.de/cln_099/nn_16256/DE/Ueber_uns/Organigramm/organigramm__node.html?__nnn=true

    日本體育架構圖 (2015)。取自
    https://www.japan-ports.or.jp/english/about/org/org_2.html

    曾賢亮 (1999)。我國體育組織制度的現況及發展策略。取自http://163.29.141.191/spo/book4.html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2)。打造運動島計畫全國縣市體育組織人員培訓手冊。取自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5231&ctNode=289&mp=11&idPath=214_224

    教育部體育署 (2014)。改善國民運動環境與打造運動島計畫。取自
    https://www.japan-ports.or.jp/english/about/org/org_2.html

    自立晚報 (2015/8/14)。台灣有東亞『胖』夫馬推全民運動。取自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tent.php?artid=20110916abcd016

    新北市體育處 (2015)。「新北市新莊國民運動中心營運移轉案申請須知」。取自http://ppp.mof.gov.tw/ppp.website/News/Display.aspx?ID=1521

    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 (2016)。屏東國民運動中心。取自http://iplay.sa.gov.tw/Gym/Index/20300

    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 (2015)。球迷成長數。取自http://zxc22.idv.tw/history.asp?clickflag=999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2014)。103年臺北市各運動中心場地開放使用情形。臺北市:作者。取自http://sports.gov.taipei/ct.asp?xItem=134645759&ctNode=45102&mp=104061

    馬英九競選1998年市長標誌圖 (1998)。取自馬英九競選台北市長慢跑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VypP_g3MI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