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資芳 Tsu-Fang Huang |
---|---|
論文名稱: |
《西字奇蹟》與《華語官話語法》的聲調記錄之比較 Comparison of Tonal Marks and Descriptions of Xizi Qiji and 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 |
指導教授: |
韓可龍
Henning Klöter 潘鳳娟 Pan, Feng-Ch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耶穌會 、道明會 、傳教士語言研究 、官話 、聲調符號 |
英文關鍵詞: | Jesuits, Dominicans, missionary linguistics, Mandarin, tonal diacritic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23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比較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的《西字奇蹟》與萬濟國(Francisco Varo, 1627-1687)的《華語官話語法》(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二書聲調記錄方式的異同,並結合歷史資料的分析,以釐清十六、十七世紀傳教士對官話聲調的理解程度,目的在建構當時天主教傳教士學習官話過程的輪廓及歸納出是否其聲調描寫已然成為一套系統。
研究發現,當時來華的傳教士大部分都已經體認到聲調在官話中的重要性,然雖具備基本常識,但對聲調內涵的認識可能還很模糊,明顯的例證是對聲調的稱呼還不一致、對聲調之間的差異也不一定分得出來;但是部分有語言研究經驗及著作的傳教士,對聲調的定義與分辨則已經十分精準。
傳教士記錄聲調的時候,符號是採自歐洲傳統,目的是為了正確讀出字音;描寫聲調的時候,則常將內容附於拉丁語法模式的文法書中,完全不帶漢字。由此,對於傳教士處理聲調的方式,可歸納出耶穌會的「詞彙表模式」與道明會的「語法書模式」,前者為記錄聲調的方法,後者為描寫聲調的方式。兩修會介紹聲調的方法迥異,主要是由於傳教方式的不同跟學習重點、使用教材等的差別所造成的。
從歷時的角度看,《西字奇蹟》記錄聲調的方法,為利瑪竇強制規定令後續耶穌會士使用,而道明會士標官話聲調時並未另設系統,仍舊沿襲使用;而就《華語官話語法》的聲調描述方式來看,由於耶穌會創作的語法書很少,所以其傳承主要以道明會士為主。
This thesis compares Matteo Ricci’s Xizi Qiji with Francisco Varo’s 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 regarding their marking and description of tone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furthermore analyzes various historical data to clarify missionaries’ perceptions of Mandarin tones. It attempts to outline Catholic missionaries’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Mandarin from the 1500s to 1600s and discusses their systemization of tones.
In the late 1500s, Ricci and other Jesuits began adapting the symbols used in European diacritics for marking Mandarin tones and marked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m and after that, they demanded all Jesuits use the same tone-marking system. Ricci used this system when he wrote the Xizi Qiji in 1605. Despite not being subject to Ricci or any of the Jesuits, the Dominicans later also adopted the same symbols to mark tones. However, since the Jesuits had written little on Mandarin grammar, the Dominicans made this their priority in 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 and described Mandarin in the style of traditional Latin grammar books.
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most of these missionaries, despite often imperfect acquisition,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tones in Mandarin. Those missionaries who had engaged in linguistic studies defined and distinguished Mandarin tones most accurately. Missionaries of these two religious orders, the Jesuits and Dominicans, developed two very different systems to suit their different proficiency goals and institutional preferences: the former, more of a method for marking tones—the glossary system, and the latter, more of a method for describing tones—the grammar book system.
(一)原始資料
Boxer, Charles Ralph. 1953. South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 Being the Narratives of Galeote Pereira, Fr. Gaspar da Cruz, Fr. Martín de Rada (1550-1575). London: Hakluyt Society.
Coblin, W. South, and Joseph A. Levi. 2000. Francisco Varo's Grammar of the Mandarin Language (1703).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Cordier, Henri. 1904-1924. Bibliotheca Sinica. Paris: E. Guilmoto.
González de Mendoza, Juan. 1588. The Historie of the Great and Mightie Kingdome of China, and the Situation thereof. Translated by R. Parke. London: I. Wolfe for Edward White.
Kircher, Athanasius. 1667. China monumentis. Amstelodami: apud Joannem Janssonium à Waesberge & Elizeum Weyerstraet.
Le Comte, Louis. 1696. Nouveaux Memoires sur l'Etat Present de la Chine. Paris: Jean Anisson.
———. 1699. Memoirs and observations topographical, physical, mathematical, mechanical, natural, civil, and ecclesiastical. London: Benjamin Tooke.
Magalhães, Gabriel de. 1688a. Nouvelle Relation de la Chine. Paris: C. Barbin.
———. 1688b. A new history of China. London : Thomas Newborough.
Martini, Martino. 1998. Opera Omnia, vol. II, Opere minori. Trento: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Trento.
Pfister, Louis. 1932-1934. Notices Biographiques et Bibliographiques sur les Jésuites de l'Ancienne Mission de Chine, 1552-1773. Chang-hai: 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Ricci, Matteo. 1953.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Journals of Matthew Ricci, 1583-1610. Translated by L. J. Gallagh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Ruggieri, Michele, and Matteo Ricci. 2001. Dicionário Português-Chinês. Edited by J. W. Witek. San Francisco: Ricci Institute for Chinese-Western Cultural History.
Semedo, Alvaro. 1655. The history of that great and renowned monarchy of China. London: E. Tyler for I. Crook.
———. 1667. Histoire Vniverselle de la Chine. Lyon: H. Prost.
方日升:《古今韻會舉要小補》。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王驥德:《曲律》,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白晉著,馮作民譯:《清康乾兩帝與天主教傳教史》。台中:光啟出版社,1966年。
弗朗西斯科˙瓦羅著,姚小平、馬又清譯:《華語官話語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
安文思著,何高濟、李申譯:《中國新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江永:《音學辨微》。台北:藝文,1967年。
伯希和著,郭可譯,高田時雄編:《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漢籍目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明著,郭強、龍雲、李偉譯:《中國近事報道(1687-1692)》。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杜赫德編:《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中國回憶錄》。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利瑪竇:《明末羅馬字注音文章》。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利瑪竇、金尼閣著,何高濟、王遵仲、李申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利瑪竇著,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台北:輔大出版社,1986年。
利瑪竇著,朱維錚編:《利瑪竇中文著譯集》。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1年。
金尼閣:《西儒耳目資》。台北:天一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金尼閣:《西儒耳目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小學類》。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門多薩著,何高濟譯:《中華大帝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宗澤:《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耶穌會創立四百年紀念(一五四O~一九四O)》。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徐宗澤:《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2006年。
張玉書等:《康熙字典》。上海:同文,1884年。
張成孫:《說文諧聲譜》,收入《皇清經解序編》。江陰南菁書院刊本,1888年。
許慎:《說文解字》。台北:世界出版社,1986年。
程大約:《程氏墨苑》。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博克舍編,何高濟譯:《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曾德昭著,何高濟譯:《大中國志》。上海:上海古籍,1998年。
費賴之著,馮承鈞譯:《入華耶穌會士列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0年。
費賴之著,馮承鈞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阿塔那修斯˙基歇爾著,張西平、楊慧玲、孟憲謨譯:《中國圖說》。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衛匡國著,白佐良譯:《中國文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陸德明:《經典釋文》。台北:新文豐,1985年。
陽甯公、處忠和尚:《元和韻譜》,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小學類》。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鐘鳴旦、杜鼎克編:《耶穌會羅馬檔案館明清天主教文獻》。台北:台北利氏學社,2002年。
顧炎武:《音論》。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二)前人研究論著
Bertuccioli, Giuliano. 2003. Martino Martini's Grammatia Sinica. Monumenta Serica 51: 629-640.
Brockey, Liam Matthew. 2007. Journey to the East: the Jesuit Mission to China, 1579-1724.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Matthew Y. 2004. Francisco Varo (1627-1687), a Pione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nguistic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2 (1): 1-19.
Coblin, W. South. 1996. Tone and Tone Sandhi in Early Qīng Guānhuà. Yuen Ren Society Treasury of Chinese Dialect Data 2: 43-57.
———. 1997. Notes on the Sound System of Late Ming Guanhua. Monumenta Serica 45: 261-307.
———. 1998. Francisco Varo and the Sound System of Early Qing Mandari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8 (2): 262-267.
———. 2002.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Post-Medieval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Dialect Variations in Chinese--the 3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Section on Linguistics), edited by Ho, Dah-an. Taipei: Academia Sinica, 23-50.
Cummins, J.S. 1993. A Question of Rites : Friar Domingo Navarrete and the Jesuits in China. Aldershot: Scolar Press.
Klöter, Henning. 2007. China's Local Vernaculars in Early Missionary Sources. Missionary LinguisticsⅢ: Morphology and Syntax, edited by O. Zwartjes, G. James and E. Ridruejo.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1-210.
———. 2009. The Earliest Hokkien Dictionaries. Missionary Linguistics IV: Lexicography, edited by O. Zwartjes, R. A. Marín and T. C. Smith-Stark.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303-330.
———. 2011. The language of the Sangleys: a Chinese vernacular in missionary source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Leiden; Boston: Brill.
Koerner, E.F.K. 1978. Towards a Historiography of Linguistics: 19th and 20th Century Paradigms. Toward a Historiography of Linguistics: Selected Essays.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1-54.
Masini, Federico. 1996. Some preliminary remarks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lexicographic material prepared by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in China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Western Humanistic Culture Presented to China by Jesuit Missionaries (XVII-XVIII centuries), edited by Federico Masini. Rome: Institutum Historicum S.I., 235-245.
———. 2003. Notes on the First Chinese Dictionary Published in Europe (1670). Monumenta Serica 51: 283-308.
———. 2005. Chinese Dictionaries Prepared by Western Missionary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Encounters and Dialogues—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Chinese-Western Exchanges from the Sixte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ies, edited by Xiaoxin Wu. San Francisco: Ricci Institute for Chinese-Western Cultural History, 179-193.
Mungello, David E. 1989. Curious Land: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Rafael, Vicente L. 1993. Contracting colonialism : translation and Christian conversion in Tagalog society under early Spanish rul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Rule, Paul. 1986. K'ung-tzu or Confucius: the Jesuit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Sydney; Boston: Allen & Unwin.
Standaert, Nicolas. 2001.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ume One: 635 – 1800. Leiden: Brill.
Van der Loon, Piet. 1966. The Manila incunabula and early Hokkien studies (part 1). Asia Major12: 1-43.
———. 1967. The Manila incunabula and early Hokkien studies (part 2). Asia Major13: 95-186.
Yang, Paul Fu-Mien. 1989. The Portuguese-Chinese Dictionary of Matteo Ricci: A Historical and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Section on Linguistics & Paleography). Taipei: Academia Sinica, 191-242.
王冬青:〈明代耶穌會在華傳教中的日本經驗〉,《雲南社會科學》第一期,2008年,138-142頁。
王松木:〈從明末官話記音資料管窺西儒中介語音系〉,《高雄師大學報》第十九期,2005年,35-50頁。
卞浩宇:〈明清時期來華傳教士漢語學習方法淺探〉,《學術交流》第十二期,2009年,226-228頁。
尹斌庸:〈利瑪竇等創制漢語拼寫方案考證〉,收入《學術集林》卷四。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
史正浩:〈《程氏墨苑》中西洋圖像的相關問題研究〉,《藝術百家》第六期,2008年,113-116頁。
古屋昭弘:〈萬濟國、葉宗賢的解罪條問〉,《中國文學研究》第十七期,1991年,18-37頁。
古屋昭弘:〈萬濟國《官話語法》中的羅馬字拼音〉,收入《語苑擷英—慶祝唐作藩教授七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
白珊:〈在中國的西方語言學傳統〉,收入《相遇與對話—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田茹:《西方傳教士與早期澳門漢語傳播(16-19世紀)》。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吳孟雪:〈歐人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研究〉,收入《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吳孟雪、曾麗雅:《明代歐洲漢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吳豔玲:《17-18世紀清廷中的葡萄牙傳教士》。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李向玉:《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澳門日報,2001年。
李向玉:《漢學家的搖籃: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曉芳:〈1605年前的澳門與入華耶穌會士〉,《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3年,67-71頁。
肖應雲:《明清之際在華天主教士研習漢語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肖應雲:《明清西方傳教士的漢語學習與文化交流(1582-1795)》。廣州:暨南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周志明:《明清時期閩台多明我會關係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卓新平:〈澳門學與基督宗教研究〉,《廣東社會科學》第四期,2010年,73-80頁。
金薰鎬:〈《西儒耳目資》的成書及其體制〉,《河北學刊》第四期,1994年,76-82頁。
金薰鎬:〈西洋傳教士的漢語拼音所反映的明代官話音系〉,《古漢語研究》第一期,2001年,33-39頁。
姚小平:〈現存最早的漢語語法著作—瓦羅著《華語官話語法》簡介〉,《中國語文》第五期,2001年,475-478頁。
姚小平:〈16-19世紀西方人眼中的漢語漢字〉,《語言科學》第二卷第一期,2003年,99-103頁。
姚小平:〈早期的漢外字典--梵蒂岡館藏西士手稿十四種略述〉,《當代語言學》第九卷第二期,2007年,97-116頁。
姚小平:〈歐洲漢語教育史之緣起—早期傳教士的漢語學習和研究〉,《長江學術》,2008年,114-120頁。
施雪琴:〈西班牙天主教語境下的宗教政策—16-18世紀菲律賓華僑皈依天主教研究〉,《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一期,2002年,49-55頁。
施雪琴:〈十六—十七世紀西班牙傳教士與菲律賓民族語言的發展〉,《東南亞》第三期,2003年,59-64頁。
計翔翔:《十七世紀中期漢學著作硏究 : 以曾德昭《大中國志》和安文思《中國新志》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胡曉彤:〈明代來華耶穌會士通曉漢語的原因及影響〉,《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十九卷第一期,2004年,33-36頁。
徐文勘:〈談早期西方傳教士與辭書編纂〉,《辭書研究》第五期,2004年,121-126頁。
高永安:〈《利瑪竇中國札記》所記的明末對外漢語教學狀況〉,《中州大學學報》第二十四卷第一期,2007年,62-65頁。
高永安:〈明末西方人學習中文的理念和方法探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2008年,9-16頁。
高田時雄:〈明末官話調值小考〉,收入《語言學論叢》二十九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張西平:〈西方漢學的奠基人羅明堅〉,《歷史研究》第三期,2001年,101-115頁。
張西平:〈明清時期的漢語教學概況—兼論漢語教學史的研究〉,《世界漢語教學》第一期,2002年,93-104頁。
張西平:〈16-19世紀西方人的中國語言觀〉,《漢學研究通訊》第二十二卷第一期,2003年,7-17頁。
張西平:《傳教士漢學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張西平:〈17世紀德國漢學研究—以基歇爾、米勒、門采爾、巴耶爾為中心〉,《中國文化研究》冬之卷,2008年,189-201頁。
張西平:〈關於卜彌格與南明王朝關係的文獻考辨〉,《史學史研究》第二期,2009年,93-100頁。
張美蘭:〈掌握漢語的金鑰匙—論明清時期國外漢語教材特點〉,收入《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第一屆世界漢語教育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理工學院出版社,2005年。
張國剛、吳莉葦等:《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張維華:《明清之際中西關係簡史》。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張衛東:〈試論近代南方官話的形成及其地位〉,《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十五卷第三期,1998年,73-78頁。
張衛東:〈北京音何時成為漢語官話標準音〉,《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十五卷第四期,1998年,93-98頁。
張衛東:〈論《西儒耳目資》的記音性質〉,收入《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1987年。
許莉莉:〈《西儒耳目資》中的聲調符號與昆曲字腔〉,《中國戲曲學院學報》第二十八卷第二期,2007年,59-61頁。
崔維孝:〈石鐸琭神父的《本草補》與方濟各會在華傳教研究〉,《社會科學》第一期,2007年,124-133頁。
黃笑山:〈利瑪竇所記的明末官話聲母系統〉,《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四卷第三期,1996年,100-107頁。
曾曉渝:〈試論《西儒耳目資》的語音基礎及明代官話的標準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91年,66-74頁。
莫小也:《十七—十八世紀傳教士與西化東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
楊福綿:〈羅明堅、利瑪竇《葡漢辭典》所記錄的明代官話〉,《中國語言學報》第五期,1995年,35-81頁。
愛德華˙卡伊丹斯基著,張振輝譯:《中國的使臣:卜彌格》。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裴化行著,蕭濬華譯:《天主教十六世紀在華傳教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裴化行著,管震湖譯:《利瑪竇神父傳》。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趙殿紅:〈明末清初在華天主教各修會的傳教策略論述〉,《韓山師範學院學報》第一期,2002年,48-59頁。
趙殿紅:〈西班牙多明我會士閩明我在華活動論述〉,《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五期,2009年,124-133頁。
黎新第:〈明清時期的南方系官話方言及其語音特點〉,《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5年,81-89頁。
黎新第:〈近百年來明代漢語共同語語音研究述略〉,《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五期,2005年,103-118頁。
董明:〈明代來華傳教士的漢語學習及其影響〉,《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期,1996年,90-95頁。
董建交:《明代官話語音演變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董海櫻:《西人漢語研究述論—16-19世紀初期》。浙江: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魯國堯:〈明代官話及其基礎方言問題—讀《利瑪竇中國札記》〉,收入《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魯國堯:〈研究明末清初官話基礎方言的廿三年歷程—「從字縫裏看」到「從字面上看」〉,《語言科學》第六卷第二期,2007年,3-22頁。
劉羨冰:《澳門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陳義海:〈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與漢語研究的科學化—明清之際基督教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六卷第六期,2006年,80-84頁。
陳瑋:〈聖保祿學院的創辦與入華耶穌會的活動〉,《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五卷第四期,2004年,84-87頁。
陳輝:《論早期東亞與歐洲的語言接觸》。浙江: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韓可龍:〈西方傳教士之漢語言觀—以一本十七世紀閩語語法為例〉,《漢學研究集刊》第七期,2008年,95-118頁。
薛志霞:〈明末傳教士漢語羅馬字注音方案性質考〉,《晉中學院學報》第二十五卷第四期,2008年,1-9頁。
鄧恩著,余三樂、石蓉譯:《從利瑪竇到湯若望:晚明的耶穌會傳教士》。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
鄭紹基:〈明末傳教士利瑪竇《西字奇蹟》殘篇聲母系統構擬〉,收入《丁邦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中國語言研究中心,2004年。
羅光:《利瑪竇傳》。台中:光啟,1960年。
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台北:傳記文學,1983年。
羅常培:〈耶穌會士在音韻學上的貢獻〉,《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一本第三分冊,1930年,267-338頁。
譚慧穎:《西儒耳目資源流辨析》。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龔纓晏:《西方人東來之後:地理大發現後的中西關係史專題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