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趙雄健 Chao, Hsiung-Chien |
---|---|
論文名稱: |
經世與明道:劉熙載宋詞學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佳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0 |
中文關鍵詞: | 經世明道 、劉熙載 、宋詞學 、接受理論 、經典詮釋 、典範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24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3 下載:5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宋詞學」屬後設概念,指涉以「宋詞」為核心的各類學術活動及其形成的專科知識。本文以劉熙載為考察對象,企圖闡發劉氏宋詞學的思想底蘊,並探索其終極關懷。首先,劉熙載的生命歷程深受清末政、經狀況的影響。不僅籠罩在朝廷「科舉取士」、「編修群書」的文化策略之下,亦處於「乾嘉樸學」與「經世實學」的學術氛圍當中。另外,文本展示出豐富的閱讀經驗,可供吾人提煉其詞學思想的內在理路。筆者依此重現劉氏宋詞學的「經世明道」的期待視野,並試圖由此解釋其宋詞學的最高設準。
由「經典詮釋」的觀點審視之,劉熙載宋詞學具有完備的外部系統:就「文獻型態」而言,〈詞曲概〉不啻呈現詞人系譜的血脈承傳,亦提出「典範」以供後學模習。由是可見,劉氏並非承襲浙西、常州兩派,實乃自立門戶。從「書寫體例」來說,其「象喻感悟」與「摘句引用」的表述方式,體現經學傳統與文學批評不二的詮解進路。至於劉氏採取「詞品等第」與「系譜溯源」的詮釋策略;前者導出主客交融的修養工夫,後者揭櫫改定正變的核心價值。
劉熙載宋詞學的內在特徵,則可見「以儒解詞」、「以道解詞」、「以佛解詞」等三種義理趨向。儒學規限其對宋詞的接受,認為詞屬「雅正中和」的體性而有「教化實用」的功能。道家啓迪其分判流派的視角,以「真人」、「神人」概括清麗典雅的中品詞風。此外,其不僅借《老》、《莊》語建構「人籟」、「天籟」的工夫思維,更藉此主張「不言」、「寄言」的寫作手法。復次,佛教給予劉氏批評術語的來源,以「綺語」、「三昧」等詞彙分別指涉淫詞豔曲與創作法門;亦提供其文學觀念的養份,以「不即不離」、「破空」、「破有」等中道思維詮解作品。最後,劉氏援引前人意見,企圖深化「言不盡意」的邏輯辯證。
傳統文獻
一、劉熙載著作
〔清〕劉熙載著:《劉融齋六種》,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清同治光緒年間刊本。
_______:《古桐書屋遺書六種》,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清光緒八年刊本。
_______:《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同治刻《古桐書屋六種》本。
_______:《昨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刻《古桐書屋六種》本。
_______,及門諸弟子輯:《古桐書屋續刻三種》,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清光緒十三年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三年刊本。
_______,〔日〕相川鐵崖編著:《劉煕載の人物と書論 : 游藝約言評釋》,東京:文化書房博文社,1974年。
_______,王氣中箋注:《藝概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_______,王國安點校:《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_______,徐中玉、蕭華榮校點:《劉熙載論藝六種》,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_______,鄧雲等注譯:《詞曲概、經義概注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年。
_______,劉立人、陳文和點校:《劉熙載集》,上海:華東師範出版社,1993年。
_______,薛正興點校:《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_______,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_______,李天綱、張安慶編:《劉熙載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年,《海上文學百家文庫》本。
二、經部
〔漢〕孔安國傳,〔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東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東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唐〕陸德明音義,〔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晉〕杜預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清〕盧宣旬摘錄:《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影印清嘉慶20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南唐〕徐鍇撰:《說文繫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詩經集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三、史部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景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景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唐〕魏徵等奉敕撰:《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景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清〕永瑢、〔清〕紀昀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武英殿本。
〔清〕梁園隸修,〔清〕鄭之僑、〔清〕趙彥俞纂:《咸豐重修興化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中國地方志集成》影印清咸豐二年刻本。
〔清〕方濬頤修,〔清〕晏端書等纂:《同治續纂揚州府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中國地方志集成》影印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清〕黃嗣東輯:《道學淵源錄・清代篇》,臺北:明文出版社,1985年,《清代傳記叢刊》本。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修四書全書總目提要(稿本)》,江蘇:齊魯書社,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清代傳記叢刊》本。
李恭簡修,魏儁、任乃賡纂:《民國續修興化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中國地方志集成》影印民國33年鉛印本。
蔡冠洛編纂:《清代七百名人傳》,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清代傳記叢刊》本。
四、子部
〔周〕老聃著,〔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新編諸子集成》本。
〔周〕莊周著〔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釋,〔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新編諸子集成》本。
〔漢〕揚雄撰,〔晉〕李軌注,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新編諸子集成》本。
〔漢〕劉向撰:《說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晉〕僧肇著,張春波校釋:《肇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姚秦〕曇摩耶舍等譯:《舍利弗阿毘曇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後秦〕鳩摩羅什奉詔譯:《大智度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隋〕吉藏撰:《大乘玄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隋〕釋慧遠撰:《大乘義章》,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唐〕玄奘奉詔譯:《瑜伽師地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宋〕師會述:《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大正新脩大藏經》本。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新編《諸子集成》本。
〔明〕釋一如等奉敕集註,丁福保重校:《三藏法數》,臺北,藍宇出版社,1985年,《大藏經補編》本。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點校:《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新編諸子集成》本。
〔清〕徐世昌等編纂,沈芝盈、梁運華點校:《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書局,2010年。
五、集部
〔漢〕王逸:《楚辭章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註:《文選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司空圖:《司空表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遍照金剛撰,盧盛江校考:《文鏡祕府論彙校彙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朱熹:《楚辭集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洪興祖:《楚詞補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胡仔:《漁隱叢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張炎撰,吳則虞校輯:《山中白雲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黃昇:《花菴詞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汪瑗:《楚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明萬曆刻本。
〔清〕丁柔克著,宋平生等整理:《柳弧》,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清代史料筆記叢刊》本。
〔清〕上彊村民編,唐圭璋箋注:《宋詞三百首箋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
〔清〕王奕清等奉敕輯:《御定詞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國維:《宋元戲曲考》,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據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王國維遺書》本。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據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王國維遺書》本。
〔清〕王韜:《瀛壖雜志》,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9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本。
〔清〕朱克敬著,岳衡等點校:《儒林瑣記》,長沙:嶽麓書社,1983年。
〔清〕朱彝尊:《詞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李詳:《李審言文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沈辰垣、〔清〕王奕清等奉敕編:《御選歷代詩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沈祥龍:《樂志簃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光緒刻本。
〔清〕沈祥龍:《樂志簃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光緒刻本。
〔清〕俞樾:《春在堂襍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光緒刻《春在堂全書》本。
〔清〕胡林翼:《胡文忠公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
〔清〕胡適:《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清〕徐釚:《詞苑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排印《海山仙館叢書》本。
〔清〕袁昶:《安般簃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本影印清光緒十六年(1891)桐廬袁氏刻漸西村舍叢刻。
〔清〕張惠言,〔清〕董子遠:《詞選・續詞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四部備要》據錢塘徐氏校本。
〔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四部備要》據原刻本。
〔清〕章學誠:《校讎通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四部備要》據原刻本。
〔清〕陳澧:《東塾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光緒十八年(1893)菊坡精舍刻本。
〔清〕焦循:《易餘籥錄》,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清代學術筆記叢刊》印《木犀軒叢書》本。
〔清〕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本。
〔清〕葛士濬:《皇朝經世文續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2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本。
〔清〕董誥:《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蔣驥:《山帶閣註楚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蕭穆:《敬孚類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刻本。
〔清〕戴震:《戴氏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乾隆曲阜孔氏微波榭刻戴氏遺書本。
〔清〕譚獻:《復堂日記》,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清代學術筆記叢刊》本。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影印光緒20年(1893)黃岡王氏刊本。
〔清〕顧炎武:《亭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刻本。。
〔清〕顧嗣立:《元詩選・二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中國戲曲研究所:《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金啟華:《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全清詞》編纂研究室:《全清詞・順康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張夢機、張子良:《唐宋詞選注》,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
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陳乃乾:《清名家詞》,上海:開明書局,1982年,據1937年初版影印。
曾棗莊、劉琳:《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閔宗述:《歷代詞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馮乾:《清詞序跋彙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鄭騫:《詞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鄭騫:《續詞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貳、近人論著
一、專書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張舜徽:《清代揚州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清〕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劉師培,《中國文學史講義・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方智範:《中國古典詞學理論史(修訂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王兆鵬:《詞學研究方法十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 紅:《明清文化體制與文學關係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王 倩:《朱熹詩教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氣中:《劉熙載和《藝概》》,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81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黃霖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近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熙元:《歷代詞話敘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影印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本。
皮述平:《晚清詞學的思想與方法》,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任繼愈:《佛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編譯:《大美百科全書》,臺北:光復書局,1990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______:《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第2版・增補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朱東潤:《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朱崇才:《詞話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______:《詞話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______:《詞話理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朱麗霞:《清代辛稼軒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
余 意:《明代詞學之建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呂元驄、葛榮晉:《清代社會與實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0年。
呂 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臺北縣,大千出版社,2010年。
李 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昌集:《中國古代散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增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李 睿:《清代詞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劍亮:《宋詞詮釋學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年。
杜保瑞:《莊周夢蝶:莊子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______:《中國哲學方法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
汪湧豪:《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範疇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汪學群、武才娃:《清代思想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周大璞:《訓詁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周明秀:《詞學審美範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周慶華:《詩話摘句批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______:《佛教與文學的系譜》,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尚學鋒等:《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岳淑珍:《明代詞學批評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林 尹:《訓詁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臺北縣:讀冊文化,2003年。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4年。
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邱世友:《詞論史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金永兵等:《當代文學理論範疇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侯雅文:《中國文學流派學初論:以常州詞派為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______:《李夢陽的詩學與和同文化思想》,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胡建次:《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______:《中國傳統詞學重要命題與批評體式承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臺北:華正書局,2005年。
胡經之、王岳川:《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郁玉英:《宋詞經典的生成及嬗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夏漢寧:《六一詞接受史研究》,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年。
孫克強:《清代詞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______:《清代詞學批評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______:《中華佛教史・佛教文學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孫維城:《千年詞史待平章——晚清三大詞話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孫蓉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思維方式研究》,臺南:暨南出版社,2001年。
徐中約著,計秋楓、朱慶葆譯:《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徐林祥:《劉熙載及其美學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徐 珂著,陳乃乾校閱:《清代詞學概論》,北京: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複印本, 2007年,據1926年上海市大東書局本印。
徐 楓:《嘉道年間的常州詞派》,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郝 永:《中國文化的基因:儒道佛思想》,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馬積高、黃鈞等:《中國古代文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崔海正:《宋詞研究述略》,臺北:紅葉文化出版社,1999年。
崔海正編,劉靖淵、崔海正著:《北宋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崔海正編,鄧紅梅、侯方元著:《南宋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張中行:《佛教與中國文學》,合肥:安微教育出版社,1984年。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文勛:《儒道佛美學思想源流》,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張宏生:《清代詞學的建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張岱年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 健:《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
張榮翼、李松詳:《文學研究的知識論依據》,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
張曉蘭:《清代經學與戲曲:以清代經學家的戲曲活動和思想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張 璟:《蘇詞接受史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
張雙英、黃景進編譯:《當代文學理論》,臺北:合森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2006。
敏 澤:《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許宗元:《中國詞史》,合肥:黃山書社,1990年。
郭延禮:《中國前現代文學的轉型》,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郭 朋:《中國佛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郭英德等:《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郭娟玉:《溫庭筠接受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3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陳引馳:《文學傳統與中古道家佛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水雲:《清代詞學發展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______:《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接受》,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2010年。
陳伯海、蔣哲倫編,蔣哲倫、傅蓉蓉著:《中國詩學史・詞學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陳居淵:《清代樸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
______:《漢學更新運動——清代學術新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里仁出版社,2006年。
陳景周:《蘇東坡詞歷代傳播與接受專題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陳福升:《繁華與落寞:柳永、周邦彥詞接受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陳鳴樹:《文藝學方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鐘凡:《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中華書局,1927年。
陶希聖:《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臺北:食貨出版社重印本,1971年)。
傅璇琮、蔣寅主編,劉躍進分卷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魏晉南北朝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
傅璇琮、蔣寅主編,蔣寅分卷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清代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彭玉平:《詩文評的體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曾守正:《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的文學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
湯 涒:《敦煌曲子詞地域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程爾奇:《晚清漢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黃保真等:《中國文學史理論:清末民初時期》,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黃 釗:《道家思想史綱》,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黃霖編,曹辛華著:《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詞學卷》,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年。
黃霖編,彭玉平著:《中國分體文學學史・詞學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楊抱樸:《劉熙載年譜》,瀋陽:遼海出版社,2010年。
楊星映、肖鋒、鄧心強:《中國古代文論元範疇論析:氣、象、味的生成與泛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楊柏嶺:《晚清民初詞學思想建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楊晉龍:《治學方法》,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4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
___:《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楊穎詩:《郭象《莊子注》的詮釋向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3年。
______:《老子思想詮釋的開展——從先秦到魏晉階段》,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7年。
葉 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葛榮晉:《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董洪利:《古籍的闡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詹杭倫:《中國文學審美命題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1年。
詹福瑞:《論經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鄒 然:《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劉少雄:《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題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5年。
劉兆璸:《清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
劉明今:《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方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 奕:《乾嘉經學家文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劉尊明、王兆鵬:《唐宋詞的定量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劉揚忠:《宋詞研究之路》,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______:《唐宋詞流派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貴華:《古代詞學理論的建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劉毓盤:《詞史》,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上海書店據上海群眾圖書公司1931年本複印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
蔡鎮楚:《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湖南:岳麓書社,1999年。
______:《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蔣述卓:《佛教與中國古典文藝美學》,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
鄧子勉:《宋金元詞籍文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______:《兩宋詞集的傳播與接受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鄧國軍:《中國古典文藝美學「表現」範疇及命題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鄭吉雄:《浙東學術研究:近代中國思想史中的知識、道德與現世關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蕭 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一卷:玄智與詩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
______:《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三卷:聖道與詩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______:《「文字禪」詩學的發展軌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2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7年。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韓烈文:《劉熙載《藝概》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書店,2003年。
嚴迪昌:《清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日〕久保田量遠:《中國儒道佛三教史論》,東京:國書刊行會,1986年,影印昭和6年(1931)東方書院本。
〔日〕高楠順次郎著,藍吉富譯:《佛教哲學要義》,臺北:正文書局,1971年。
〔日〕澤田總清著,王鶴儀編譯:《中國韻文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日〕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2年。
〔法〕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法〕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法〕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美〕于連・沃爾夫萊(Julian Wolfeys)著,陳永國譯:《批評關鍵詞:文學與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美〕孔恩(Tomas S. Kuhn)著,程樹德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
〔美〕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L. Dreyfus)、〔美〕保羅・拉比諾(Paul Rabinow)著,錢俊譯,曾慶豹校閱:《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美〕何炳隸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
〔美〕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譯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
〔美〕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歷代經典學派》,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1998年。
〔美〕韋勒克(René Wellek)、〔美〕沃倫(Austin Warren)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茱莉亞・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美〕馬蒂尼奇(A.P. Martinich)主編,牟博等譯:《語言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美〕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美〕榮倫斯・紐曼(W. Lawrence Neuman)著,朱若柔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0年。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師文化事業公司,1979年。
〔英〕T. 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鐘嘉文譯:《當代文學理論》,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
〔英〕貝瑞・史馬特(Barry Smart)著,蔡采秀譯:《傅柯》,臺北:巨流圖書館公司,2004年。
〔英〕柯普斯登(Frederick Copleston)著,傅佩榮譯:《西洋哲學史》,臺北:黎民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英〕泰勒(Edward B.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德〕H・R・姚斯(Hans Robert Jauss)、〔美〕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滕守堯校:《接受美學和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
〔德〕伽達默爾(Hans 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德〕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著,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二、單篇論文
方立天:〈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中國佛教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毛文鳳:〈論儒家終極關懷的雙重走向〉,《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王文生:〈「詩言志——中國文學思想的最早綱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
王俊義:〈乾嘉漢學論綱〉,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文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美瑤:〈檢視「空有不二」做為佛教「不二中道」之概念〉,《臺大佛學研究》第31期,2016年6月。
王偉勇:〈宋詞箋注之缺失與示例〉,《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___:〈試述「當行」、「本色」在詞壇上之應用〉,《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___:〈談詞人「接受史」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百年論學:中國古典文藝思潮第二十四次研讀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3月1日。
王國昭:〈詞話淺探〉,《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0卷第1期,1987年6月。
___:〈論詞話批評之弊端〉,《東師語文學刊》第1期,1988年6月。
王熙元:〈歷代詞話的論詞特色〉,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委會主編:《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4年。
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1984年6月。
___:〈滿清入主華夏及其文化承緒之統一政術〉,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
王衛星:〈立「縱」尊「橫」與陰陽正變——劉熙載詞體正變觀研究〉,馬興榮等主編:《詞學・第二十九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王璦玲:〈重寫文學史——「經典性」重構與明清文學之新詮釋〉,王璦玲、胡曉真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
王瓊馨:〈論詞莫先於品:劉熙載詞品論評析〉,《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1期,1996年1月。
包根弟:〈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詞學源流論探析〉,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第四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3月。
___:〈〈詞概〉創作法則論〉,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第五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年3月。
___:〈《藝概.詞曲概》詞學創作主體論〉,《輔仁國文學報》第14期,1999年3月。
___:〈〈詞概〉創作技巧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紀念許世瑛先生九十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年4月。
___:〈劉熙載〈詞概〉風格論探析〉,《輔仁國文學報》第17期,2001年11月。
___:〈劉熙載〈詞概〉蘇軾論平議〉,《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1年。
___:〈劉熙載〈詞概〉鑑賞論探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七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2002年6月。
甘秉慧:〈八股文經世乎?——兼論劉熙載之經世觀〉,《國文學誌》第5期,2001年12月。
石曉楓:〈「摘引式批評」方式、類型與理論基礎之研究〉,《國文學報》第23期,1994年6月。
成中英:〈中國哲學範疇問題初探〉,《漢學研究》第3卷第1期,1885年6月。
成 堯:〈劉熙載與王國維的詞體論比較研究〉,《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
牟宗三:〈人文主義與宗教〉,《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何佑森:〈清代經世思潮〉,《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6月。
余英時:〈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0年。
___:〈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___:〈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___:〈章實齋的「六經皆史」說與「朱、陸異同」論〉,《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___:〈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吳宏一:〈劉熙載詞論中的一些問題〉,《「首屆中國近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海:上海復旦大學「首屆中國近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991年10月25-28日。
___:〈論劉熙載詞論中的「元分人物」〉,《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吳振華:〈從劉熙載到王國維〉,《文藝理論研究》,2007年第2期。
呂士朋:〈清代的崇儒與漢化〉,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
李百容:〈從「群體意識」與「個體意識」論文學史「詩言志」與「詩緣情」之對舉關係——以明代格調、性靈詩學分流起點為論證核心〉,《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第1期,2009年3月。
李時銘:〈「鄭聲淫」在經學上的糾葛及其音樂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5月。
李國祁:〈道咸同時期我國的經世致用思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下),1984年12月。
李貴生:〈論乾嘉學派的支派問題——兼論學派的一般性質〉,《書目季刊》第33卷第1期,1999年6月。
李德仁:〈劉熙載美學思想與道家影響〉,《山西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杜松柏:〈佛禪「法」、「悟」於詩論的影響〉,《興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1月。
束舒婭、徐倩:〈劉熙載《藝概》研究史綜述〉,《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沈清松:〈解釋、理解、批判〉,臺大哲學系編:《當代西方哲學與方法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周金標:〈四庫全書與集部注本〉,《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周聖偉:〈劉熙載詞論的哲學智慧〉,林玫儀主編:《詞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周慶華:〈傳統雅俗文學觀念的定性與定量問題〉,《東師語文學刊》第12期,1999年6月。
周積明:〈晚清經世實學與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清代學術論叢・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屈萬里:〈先秦說詩的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羅聯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集(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林安梧:〈論儒家的宗教精神及其成聖之道——不離於生活世界的終極關懷〉,《宗紀哲學》第1卷第1期,1995年1月。
林佳蓉:〈一個道統詞觀的建立——論《碧雞漫志》與傳統儒家詩論隻關係〉,周憲、徐興無編:《中國文學與文化的傳統及變革》,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林怡劭:〈清初「歌詠太平」詞論之發展過程與論述策略〉,《清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16年12月。
林明照:〈儒門新氣象與人文之源:評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
林玫儀:〈由敦煌曲看詞的起原〉,《詞學考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___:〈論敦煌曲的社會性〉,《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林建德:〈從《老子》的對反語詞析探其思維理路〉,《東吳哲學學報》第19期,2009年2月。
林湘華:〈詩話與宋人詩學「典範」的形成——詩話是宋詩典範核心的「學習基質」〉,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張高評主編:《人文與創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林維杰:〈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4期,2008年4月。
林慶彰:〈經學史研究的基本認識〉,《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___:〈導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輯委員會編:《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___:〈〈毛詩序〉在《詩經》解釋傳統上的地位〉,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林慶彰等:〈明清實學研究的現況及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8期,1992年12月。
祁立峰:〈天險悠悠:六朝辭賦中的江海書寫與國家想像〉,《清華中文學報》第15期,2016年6月。
金培懿:〈阮元注經方法中的語言意識及其詮釋學意義〉,《「清代揚州學派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揚州:揚州大學人文學院、中央研究院文哲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4月3-5日。
___:〈復原與發明——竹添光鴻《論語會箋》之注經途徑兼論其於日本漢學發展史上之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3月。
金 鮮:〈晚清詞論中的「詞品與人品」說〉,《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
侯雅文:〈論朱祖謀《宋詞三百首》所建構的「宋詞史」 及其在清代宋詞典律史上的意義〉,《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2期,2006年6月。
___:〈宋代「詞選本」在「詞典律史」建構上的意義——對「詞史」的研究與書寫提出「方法學」的省思〉,《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
柯夢田:〈劉熙載《藝概》詩歌創作論研究〉,《高雄師大學報》第1期,1990年5月。
___:〈劉熙載與《藝概》〉,《中國國學》第18期,1990年11月。
柯慶明:〈略論文學批評的本質——序高全之的「當代中國小說論評」〉,《柯慶明論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16年。
胡建國:〈論清代治術(1):文武輕重、互用、爭衡之政治作用〉,《國史館館刊》第3期,1987年12月。
___:〈論清代治術(2):文武輕重、互用、爭衡之政治作用〉,《國史館館刊》第4期,1988年6月。
胡曉真:〈《黔書》的治書框架與審美經驗〉,《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2013年12月。
唐圭璋、金啟華:〈歷代詞學研究述略〉,唐圭璋著:《詞學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孫克強:〈清人對唐宋詞風格流派的劃分及其意義〉,《文學理論研究》2009年第1期。
___:〈詞話考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___:〈簡論常州詞派的南北宋之辯〉,《政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9年6月)。
徐 瑋:〈論況周頤「詞外求詞」的概念及其對詞人與詞作關係的處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明清研究論叢・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徐聖心:〈儒內儒外?莊子何歸?——《儒門內的莊子》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
徐 璐:〈論融齋詞概與佛教美學〉,《東京文學》,2011年10期。
殷大云:〈「詞家妙訣」與「神光所聚」及其他——《藝概・詞概》簡論〉,《揚州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
___:〈劉熙載《藝概.詞曲概》初探〉,《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
殷光熹〈劉熙載詞論初探〉,《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
袁津琥:〈鑲金嵌玉・碎錦成文——淺談《藝概》一書的寫作特點〉,《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1期。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之基源問題研究法〉,《鵝湖學誌》第12期,1994年6月。
張志哲:〈中國經學史分期意見述評〉,《史學月刊》1988年第3期。
張岱年:〈中國哲學關於終極關懷的思考〉,《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3期。
張素卿:〈「評點」的解釋類型——從儒者標抹讀經到經書評點的側面考察〉,鄭吉雄、張寶三合編:《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張爾田:〈彊邨遺書序〉,《詞學季刊》第1卷第1號,1933年4月。
張麗珠:〈乾嘉學術中堅的揚州學派——阮元的經學之功暨仁學重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9期,2014年3月。
張寶三:〈《詩經》詮釋傳統中之「風雅正變」說研究〉,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張 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許嘉瑋:〈群體的選擇——清初詞學復興原因考論〉,《漢學研究》第29卷2期,2011年6月。
許學剛:〈劉熙載《藝概》論詞的藝術辯證法〉,《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
郭延禮:〈劉熙載文學批評的特色〉,《中國文學的變革:由古典走向現代》,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___:〈劉熙載的美學思想〉,《中國文學的變革:由古典走向現代》,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陳文忠:〈走出接受史的困境——經典作家接受史研究反思〉,《為接受史辯護》蕪湖:安徽師範大出版社,2014年。
陳水雲:〈晚清詞學「溫柔敦厚」說之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年6月。
陳玉鳳:〈詞品喻諸詩論析〉,《賀州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
陳 志:〈劉熙載《藝概》探勝〉,趙建新等著:《曲學初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陳志信:〈詩境想像、辭氣諷詠與性情涵濡——《詩集傳》展示的詩歌詮釋進路〉,《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
___:〈從理學修為的面向論朱熹的《楚辭集注》〉,《政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15年12月。
陳居淵:〈清代的家學與經學——兼論乾嘉漢學的成因〉,《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1998年12月。
陳昭瑛:〈「情」概念從孔孟到荀子的轉化〉,《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陳國球:〈論鏡花水月——一個詩論象喻的考析〉,《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陸寶千:〈嘉道史學——從考據到經世〉,《近代史研究集刊》第4期(下),1974年12月。
普義南:〈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夢窗詞之接受〉,《文學新鑰》第17期(2013年6月。
曾春海:〈易經的天人觀〉,《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黃俊傑:〈序〉,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___:〈孟子運用經典的脈絡及其解經方法〉,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___:〈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振民:〈詩風、雅、頌、賦、比、興六義考釋(上)〉,《中國文化復興月刊》第6卷第7期,1973年7月
___:〈詩風、雅、頌、賦、比、興六義考釋(下)〉,《中國文化復興月刊》第6卷第8期,1973年8月。
黃進興:〈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1分,1987年3月。
黃雅莉:〈「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0期,2009年10月。
___:〈儒家政教觀對清代詞學思想的滲透——以常州詞派「比興寄託」說為論〉,《孔孟學報》第92期,2014年9月。
黃維樑:〈詩話詞話和印象式批評〉,《從《文心雕龍》到《人間詞話》:中國古典文論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黃慶萱:〈朝向宏觀綜合的文學研究——論文學史與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暨比較文學的結合〉,《國文學報》第28期,1999年6月。
楊晉龍:〈海峽兩岸清代揚州學派學術研討會紀實〉,祁龍威、林慶彰主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楊儒賓:〈從體用論到相偶論〉,《清華中文學報》第6期,2011年12月。
___:〈導論:《新五經》的時代〉,《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大: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___:〈山水詩也是工夫論〉,《政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14年12月。
___:〈儒門內的莊子〉,《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6年。
楊祖漢:〈儒學的終極關懷〉,《鵝湖月刊》第15卷第3期,1989年9月。
葉海煙:〈所謂「基源問題」——勞著「中國哲學史」的一項商議〉,《東吳傳習錄》第3期,1994年5月。
葉當前:〈論《藝概》的文藝批評方法〉,《巢湖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葉嘉瑩:〈論詞的起源〉,繆鉞、葉嘉瑩合撰:《靈谿詞說》,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年。
___:〈從雲間派詞風之轉變談清詞的中興〉,《清詞散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___:〈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詹安泰:〈劉熙載論詞品及蘇、辛詞——詞論札記〉,《宋詞散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
詹志和:〈好借禪機悟「文訣」——佛學對劉熙載文藝美學觀的影響浸潤〉,《文學評論》,2006年第1期。
廖美玉:〈重讀李白——「莊、屈」異質共構的理論與實證〉,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廖棟樑:〈試論司空圖《詩品》的意象批評〉,《輔仁國文學報》第5期,1989年6月。
___:〈寓情草木:〈離騷〉香草喻的詮釋及其所衍生的比興批評〉,《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廖肇亨:〈導論〉,《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8年。
裴 喆:〈論明清之際的詞曲之辨〉,張宏生編:《傳承與創新——清詞研究論文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趙曉叢:〈「志、旨、才、氣」——劉熙載創作主體論初探〉,《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
劉少雄:〈東坡詞情的論證與體悟〉,《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劉立人:〈劉熙載略論〉,《劉熙載美學思想研究論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
劉昭明:〈王國維:「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說的集大成者〉,《嘉興學院學報》第16卷第5期,2004年9月。
劉苑如:〈廬山慧遠的兩個面向——從〈廬山略記〉與〈遊石門詩序〉談起〉,《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
劉述先:〈《中國經典詮釋學的方法論問題》學術座談會記錄〉,《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0/21期,1999年12月-2000年6月。
______:〈先秦儒家之宗教性〉,《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5期,2012年5月。
劉滄龍:〈荻生徂徠與戴震的語文學方法〉,《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9卷第1期,2014年3月。
劉榮平:〈詞學闡釋的三條路徑:意內言外、意內音外、音內言外〉,《詞學考論》,揚州:廣陵書社,2014年。
劉鑒毅:〈劉熙載「詞品論」探析〉,《首屆師範學院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人文學門組)》,臺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2000年。
蔡宗陽:〈論引用的分類〉,《國文學報》第23期,1994年6月。
___:〈《詩經》的「比」與修辭的關係〉,《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蔡英俊:〈「抒情自我」的發現與情景交融〉,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蔡振豐:〈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
蔣述卓:〈中國古代詩話表達方式與中華民族思維方式關係初探〉,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編:《東方詩話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屆》,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12年。
鄧喬彬:〈劉熙載詞品說新探〉,《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
鄭吉雄:〈中國經典詮釋的三個核心問題〉,《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學術交流處,2003年。
___:〈再論乾嘉學者「以經釋經」〉,《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___:〈乾嘉學者治經方法與體系舉例試釋〉,《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___:〈從乾嘉學者經典詮釋論清代儒學的屬性〉,《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鄭宗義:〈明末王學的三教合一論及其現代迴響〉,吳根友主編:《多元範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三聯書店,2011年。
鄭毓瑜:〈詩歌創作過程的兩種模式——「詩緣情」與「詩言志」〉,《中外文學》第11卷第9期,1983年2月。
錢仲聯:〈清詞平亭之我見〉,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清代學術論叢・第四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龍沐勛:〈研究詞學之商榷〉,《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薛正興:〈劉熙載論〉,趙昌智主編:《揚州文化研究論叢・第四輯》,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
顏崑陽:〈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術語疏解10則〉,《六朝文學觀念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___:〈論文心雕龍「辯證性的文體觀念架構」〉,《六朝文學觀念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___:〈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___:〈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2003年。
___:〈論「文類」與「文體」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
___:〈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
___:〈《文心雕龍》做為一種「知識型」對當代之文學研究所開啟知識本質論及方法論的意義〉,《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6年。
___:〈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現代視域與方法——顏崑陽與蔡英俊對談錄〉,《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6年。
___:〈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___:〈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___:〈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___:〈當代「中國古典詩學研究」的反思及其轉向〉,《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6年。
___:〈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___:〈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譚 帆:〈詩話與評點——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的兩種主體形式〉,王俊彥主編:《發皇華語・涵詠文學——第三屆中國文學暨華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2012年。
譚新紅:〈宋代詞話的演變及其傳播功能芻議〉,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編:《東方詩話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七屆》,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12年。
___:〈試論詞話的生成與演變〉,《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___:〈論清人詞話的學術背景〉,《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饒宗頤:〈詞與禪悟〉,《清華學報》第7卷第1期,1968年8月。
龔鵬程:〈細部批評導論〉,《六經皆文:經學史/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___:〈劉熙載《藝概・詞曲概》發微〉,《中國詩歌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艾爾曼(Benjamin Elman):〈清代科舉與經學的關係〉,《故官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4期。
〔美〕葉維廉:〈中國文學批評方法略論〉,《中國詩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三、學位論文
王佩如:《清代歐陽脩詞接受》,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王曉雯:《清代「論詞絕句」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伍慧珠:《劉熙載詞論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中國語文及文學學部哲學碩士論文,1989年。
余佳韻:《清代詞學的南北宋之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吳孟謙:《融貫與批判:晚明三教論者管東溟的思想及其時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吳賢璋:《沈祥龍詞學思想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吳錦琇:《陳廷焯《詞則》選評「王沂孫詞」析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8年。
李天祥:《劉熙載《藝概》之藝術思想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周祐榆:《夢窗詞於清代評論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周淑媚:《劉熙載《藝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林和君:《明代詞曲互涉現象論述》,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林玫儀:《晚清詞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林淑華:《姜夔詞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林瑞龍:《《莊子》真人觀及其理想社會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邱全成:《蘇軾詞的接受與影響——從期待視野的角度觀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金 鮮:《清末民初宋詞學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施仲貞:《劉熙載楚辭學》,江蘇: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柯偉郁:《晏幾道《小山詞》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柯夢田:《劉熙載《藝概》詩歌理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夏婉玲:《張先詞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孫劍秋:《清代吳派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徐玉珍:《秦觀詞歷代評論再探討》,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徐秀菁:《清代常州派四部詞選評點唐宋詞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張巽雅:《賀鑄詞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曹 靜:《劉熙載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曹明升:《清代宋詞學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許淑惠:《秦觀詞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陳松宜:《清代接受宋詞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宥伶:《陸游詞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昭瑛:《劉勰的文類理論與儒家的整體性世界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陳煒舜:《清代的李清照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普義南:《吳文英接受史》,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曾子淳:《柳永詞清代評論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曾夢涵:《清代周邦彥詞接受史》,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程志媛:《宋代詞學批評研究——批評形式與文化詮釋》,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與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思萍:《李煜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楊大衛:《清代王沂孫詞接受史》,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楊義騰:《劉熙載音韻學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年。
葉祝滿:《性別與認同——李清照其人其詞的創作與接受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2008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趙國蓉:《夢窗詞之讀者反應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劉燕惠:《蘇詞評論研究——以宋至清代為主》,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蔡 瑜:《宋代唐詩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鄧昭群《晚清夢窗詞學之研究——以校勘、編選為探討範圍》,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薛乃文:《馮延巳詞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顏文郁:《韋莊詞之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顏妙容:《清代詞學尊體之論述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羅佳韋:《李清照接受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