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游潔謙 |
---|---|
論文名稱: |
旅行者生涯觀轉變經驗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田秀蘭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生涯觀 、旅行者 、轉變經驗 、現象學 |
英文關鍵詞: | Career view, Travelers, Transition, Phenomenolog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旅行對旅行者個人生涯觀的影響,並探討旅行者生涯觀轉變現象之轉變歷程及內涵。本研究採現象學方法,以立意取樣邀請五位經歷生涯觀轉變的旅行者,使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將五位旅行者的生涯轉變故事進行現象學資料分析:資料蒐集、沈浸閱讀、意義單元拆解與改寫、構成主題、置身結構,以瞭解研究參與者生涯轉變的獨特經驗,並以跨個案分析方式,得到旅行者生涯觀轉變現象的整體概念。研究結果發現,當無法在生存脈絡中活出主體的熱情,個體會經驗到要形成未來方向或個人定位時的困難,而藉由旅行移動,旅行者在「離-返」之間經歷生存脈絡的轉換,透過種種「非日常性」的遭逢與體驗,從外在事件轉向對個人或內在經驗的關注,因而豐富自我認同。而旅行的特殊時空,支持甚至要求旅行者的主體性能夠開展,當旅行者重返日常面對充滿未知的生活,除了嘗試「主動回應」,也透過「開放迎接的態度」及「保有清楚的意向」,在種種不確定性中摸索能夠兼顧生活現實,並使內心自我與物質世界能有途徑連結的生活方式。旅行者生涯觀轉變歷程則可分為四個階段:「僵局」、「跨出」、「中介狀態」與「重新定義自己或未來」。最後,再根據研究過程與結果,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相關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comprehend the impact of travel on the travelers’ career view, and to explore their career view transition experiences. Qualitative data of this study was collected based on the five travelers with purposive sampling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he data was coded and analyzed under the basis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participants lived without passion of their daily life and sense of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they changed their lifestyle through the traveling. Non-routine experiences helped the travelers to be aware of themselves more. When they came back to their original life, they tried to find ways to connect with their inner and outer world by responding proactively, using open-minded attitude and maintaining a clear intention. The four stages of the travelers’ career view transition process are: (a) Reaching an impasse; (b) Crossing the impasse; (c) Into a liminality; and (d) Reorienta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findings, the limit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中文部分
王一芝(2007):第三代旅遊進化論-慢遊。遠見雜誌,253,100-112。
王志弘(1997):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
王志弘(2008):旅遊-與異己遭逢。取自
http://cc.shu.edu.tw/~e62/HRIM/sub03/9603/05.pdf,2011 年1 月14 日。
王寬蓉(2007):女性旅遊體驗之探索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淑儀(2005):國小女性教師國外自助旅行之體驗學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哲榮(2007):帶著男身去旅行-男性自助旅行體驗及其性別意涵。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秀英(2009):自我敘事探索存有模式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所碩士論文。
江宜倩(2000):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余德慧(1990):長大,還要更成熟。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編,中國男人的生涯觀-戰將與黑卒(219-229)。台北:張老師文化。
余德慧(2002):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應用心理研究,16,214-217。
余德慧(2003):詩意空間與深廣意識。載於龔卓軍譯(2003):空間詩學(4-11)。台北:張老師文化。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2005):後現代、建構與敘事取向生涯諮商。載於簡文英(主編),生涯輔導方案設計與活動(3-17)。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巫文婷(2009):理性與直覺的相遇-「意識-潛意識-折中」(C-U-C)決策模式應用於生涯諮商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佳蓉(2005):女性獨自從事自助旅行之動機與體驗。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維倫(2000):以存在現象學看臨終生命的轉化。安寧療護雜誌,5(2),57-61。
李維倫(2004):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2,157-200。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汪文聖(1997):描述與解釋-胡塞爾現象學做為科學哲學一探討。哲學雜誌,20,64-89。
沈盛圳(2008):神馳:台灣單車環島旅行體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英男(2007):旅行的歷史。中國:希望
林香君(1998):「變」的知識建構與建構知識的「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林倬立(2004):當旅行成為工作-女領隊的空間流動經驗與轉變。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書局。
金樹人(1999):生涯可否規劃?。學校輔導雙月刊,61,8-13。
金樹人(2002):變與流變。取自http://web.cc.ntnu.edu.tw/~t05006/change.pdf,2011年1 月14 日。
金樹人(2005):心理位移辯證效果之敘事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8-2418 -H-133-001-F19)。
侯佳惠(2002):成人學習者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轉化學習歷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彥卿(2009):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精神障礙者的自我概念-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長榮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141-158)。台北 : 巨流圖書。
胡錦媛(1996a):繞著地球跑(上)-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515,24-28。
胡錦媛(1996b):繞著地球跑(下)-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516,51-59。
胡錦媛(1999):遠離非洲,遠離女性:《黑暗之心》中的旅行敘事。中外文學,27(12),97-115。
夏林清(1990):我就這樣過一生?-現代人的生涯觀。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編,中國女人生涯觀-安家與攘外(17-25)。台北:張老師文化。
孫雲平(2010):偶然性與事實性-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此在分析。東吳哲學學報,11,53-80。
徐道鄰(1979):青年和人生觀。台北:大林。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戴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5-131)。高雄:麗文。
張靜怡(2008):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找生命出口-中學長期代理教師之生涯觀及生涯調適歷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畢恆達(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8,55-56。
許如菁(2001):掙扎輿圖-女性/旅行/書寫。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戴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9)。高雄:麗文。
陳忻岱(2008):在旅行轉彎處看見:女性背包客旅行與部落格書寫之主體建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芬(2004):《山海經》的旅行記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蕾(1999):一個新的學習典範:觀點轉化學習理論。成人教育學刊,3,1-31。
陳秉璋、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勁甫、古素瑩(2006):海外自助旅行者動機、知覺價值與市場區隔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9(4),1-22。
陸洛(2008):從自我心理學的研究中找回自我。載於楊國樞、陸洛(主編),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1-10)。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陳盈君(2003):在生命中飛翔-非科班出身戲劇工作者之生涯抉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慧(2007):空檔年 一個漂亮的人生頓號。天下雜誌,384,180-184。
陳榆沁(2010):迎風獨奏-女性單人單車環島之旅行的意義。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華(2006):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陳銘宗、劉兆明(1995):工作價值觀及其形成歷程之探討。應用心理學報,4,73-103。
陳增穎(2002):生涯問題或存在問題?談存在主義生涯諮商。諮商與輔導,198,7-10。
彭裕盛(2004):閱讀潛意識-旅人記憶痕跡中的主體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曾國榮(2007):信仰的壯遊:台灣國際基督教會大學生的中國短期宣教體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黃俐婷(2006):心理暨社會派、生態系統觀及增強權能觀對「人在情境中」詮釋之比較。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63-89。
曾煥玫(2000):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淙祺(2006):現象學心理學與超驗現象學:從胡塞爾的脈絡來看。應用心理研究,29,35-52。
賀先蕙(2007):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商業週刊,1004,148-150。
黃素菲(2001):人生目標在諮商中改變歷程之個案詮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中芳(2008):回顧港臺「自我」研究:反省與展望。載於楊國樞、陸洛(主編),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13-81)。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楊韶剛(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羅洛.梅存在主義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楊馨華(2008):一位生涯轉換成功者之復原力。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溫錦真(1995):以故事觀點研究大學生的自我認同。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雅博(1986):現代人生觀。台北:輔大。
劉淑慧(1996):人生觀-生涯領域錯失的一環?。輔導季刊,32(2),52-59。
劉淑慧(1998):生涯決策典範的演變-從理性傳統到反內省觀點。輔導通訊,54,16-19。
劉淑慧(1999):大學生生涯觀之問卷調查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0,29-55。
劉淑慧(2005):全人生涯發展模式之構思。載於彰化師範大學全人發展取向之輔導與諮商專業人力培育研討會手冊(57-105)。
劉淑慧、朱曉瑜(1998):再看生涯觀的架構—理性之外還有什麼?。輔導季刊,34(3),1-7。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城邦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錚雲(2006):情境倫理、現象學心理學與質性研究。哲學與文化,33(2),51-65。
鄭韻玫(2000):中年生涯轉換者工作價值轉化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雅慧(2005):女性空間旅行經驗研究-以1949-2000 年臺灣女作家的旅行文學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賴維菁(1996):西班牙的拼貼畫-評賽拉《亞卡利亞之旅》。中外文學,25(6),177-181。
龍平平(2005):比較中的借鑒-論生涯輔導對於科學人生觀教育的借鑒基礎及意義。柳州師專學報,20(4),88-91。
鍾怡純、闕月清(2008):籃框外的天空─女性運動員之升學與就業個案研究。師大學報,53(5),179-201。
羅家倫(1990):新人生觀。台北:業強。
蘇莉維(2007):非制度化自助旅行者自我實現經驗研究。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志弘譯(1993):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Italo Calvino. (1993). Le Citta Invisibili.
王華偉、袁容、殷紅嬌譯(2006):轉變,需要一場儀式-讓生命中的改變有意義。台北:早安財經文化。Bridges, W. (2004). Transitions: Making sense of lifes' changes. New York: Da Capo Press.
白裕承、梁永安、傅凌譯(1997):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台北:大塊文化。Ernesto Che Guevara. (1993). Latinoamericana: un diario per un viaggio in motociceletta.
朱儀羚、吳芝儀、柯禧慧、康萃婷、蔡欣志譯 (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Crossley, M. L. (2000).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吳芝儀譯(1997):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Zunker, V. G. (1994). Career counseling: Applied concepts of life planning, 4th ed.
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Sharf, R. S. (1997). Apply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o counseling, 2nd ed.
李素卿譯(1996):了解與促進轉化學習-成人教育者指南。台北:五南。Cranton, P.(1994).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guide for educators of adul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師河譯(1993):做一個更成熟的人。台北:方智。Hudson, F. M. (1991). The adult years: Mastering the art of self-renewal.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梁永安譯(2005):英雄的旅程:坎伯的生活與工作。台北:立緒。Cousineau, P. (2003). The hero's hourney: Joseph Campbell on his life and work. CA: New World Library.
陳維剛譯(1991):我與你。台北:桂冠。Buber, M. (1965). I and thou.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傅佩榮譯(2001):創造的勇氣。台北:立緒。May, R. (1995). The courage to creat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黃素菲譯(2006):敘事取向生涯諮商。台北:張老師文化。Cochran, L. (1997). Career Counseling: A narrative approach. California: Sage.
黃發典譯(1993):觀光旅遊社會學。台北:遠流。Lanquar, R. (1990). Sociologie du tourism et des voyage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London: Sage.
廖月娟譯(2002):旅行的藝術。台北:先覺。Alain de Botton. (2000). The Art of Travel. UK: Random House.
鄭納無譯(2001):意義的呼喚。台北:心靈工坊。Frankl, V. E. (1996). Was nicht in meinen buchern steht lebenserinnerungen. London: Berlitz.
龔卓軍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 Gaston Bachelard. (1994). The poetic of space. Boston: Beacon Press.
西文部分
Baumgartner, L. M. (2002). An update on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2001(89), 15-24.
Braithwaite, V., & Scott, W. A. (1991). Values. In J. P. Robinson, P. R. Shaver, & L. S. wrightsman (Eds.),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pp.661-75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lark, M. C. (1993). Transformation learning. In S. B. Merriam (Ed.), An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ckburn-Wootten, C., Friend, L., & Mclntosh, A. (2006).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onal spaces: Writings of women independent travelers. Tourism, 54(1), 7-16.
Gilligan, S. G. (1996). The relational self – The expanding of love beyond desire. In Hoyt, M. F. (Ed.), Constructive therapies (pp.211-237). NY: The Guilford Press.
Giorgi, A. (1997). The theory,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cedure. 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28(2), 235-260.
Goodman, J. & Schlossberg, N. K., & Anderson, M. L. (2006). Counseling adults in transition: Liking practice with theory (3rd ed.). New York: Springer.
Hoyt, M. F. (1996). Postmodernism, the relational self, constructive therapies, and beyond – A conversation with Kenneth Gergen. In Hoyt, M. F. (Eds.), Constructive therapies (pp.347-366).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Krippendorf, J. (1987). The Holiday makers: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leisure and travel. UK: Heinemann Professional.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 (1999). Learning in adulthoo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Free Press.
Schlossberg, N. K. (1984). Counseling adult in transition: Linking practice with theory. New York: Springer.
Squire, S. J. (1994). Gender and tourist experiences: Assessing women’s shared meanings for Beatrix Potter. Leisure Studies, 13(3), 195-209.
Taylor, E. W. (199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critical review, Information Series No. 347.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Wearing, B. & Wearing, S. (1996). Refocusing the tourist experience: The“flaneur”and the “chorister”. Leisure Studies, 15(4), 229-244.
Wearing, B. W. (1998). Leisure and feminist theory. London: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