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游舜雯 Yu, Shung-Wen |
---|---|
論文名稱: |
自然科教師的性別意識與教學實踐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Teaching Praxis of Science Teachers |
指導教授: |
陳素秋
Chen, Su-Ch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1 |
中文關鍵詞: | 自然科教師 、性別意識 、教學實踐 、科學性別化 |
英文關鍵詞: | science teachers, gender consciousness, teaching praxis, gendered scienc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EL.028.2018.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5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鑑於科學領域中性別化現象仍十分明顯,本研究希望能透過自然科教師的視角,探究其性別意識與教學實踐,以利未來提供培力科學教育教師具有性別平等觀點之參考依據,改善科學性別化現象。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自然科教師的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為何?
二、自然科教師如何詮釋回應科學性別化現象?
三、自然科教師如何實踐性別平等觀點之教學?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六位國高中自然科教師為研究方法,研究發現分述如下:一、研究參與者歷經重男輕女的成長年代,能看見性別的困境。但性別意識的程度不一,接觸過性別論述的教師較為敏感。雖皆能肯定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未接觸性別論述的研究參與者對於性別平等教育,較偏好尊重與同理的論述。二、研究參與者對科學性別化的詮釋,從學生時期偏向「本質論」的看法,成為教師後則觀察到,性別化的教養方式可能影響了性別化的學習風格,走上科學之路除了個人的興趣特質外,外在系統的支持也是關鍵,轉而或是並用「建構論」。三、為提升女生的自信心與增強參與度,研究參與者使用不同的信念與策略,將性別平等觀點融入教學。如注意師生互動及同儕互動上是否出現性別區隔、典範課程和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提問的課程設計、多元的活動及評量注重多元能力的發揮,和鼓勵女生參與科展及女性科學營等等。可以發現研究參與者雖未必質疑「科學的中立性」,但依舊能看見「科學性別化」的現象,同時願意為學生的學習成效做出努力。性別平等觀點融入自然科教學並非無法實踐,只要有更多教師願意投入,期待能有更明顯的改變。
Because the genderization phenomenon in the scientific field is observabl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teaching praxis in the aspects of science teachers and make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cultivating science teachers’ gender consciousness so as to improve the gendered science.
The questions covered in this research are listed below:
I.What’s the content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ience teachers’ gender consciousness?
II.How do science teachers interpret gendered science?
III.How do science teachers practice the educ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in the teaching?
In the research, six scienc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are conducted a depth interview as research objective and the results are listed below:
I.Because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grew up in the patriarchal generation,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see the gender dilemmas. However, different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only those who have touched gender discourse are comparatively sensitive to gender issues. Although all the teachers valu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duc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those who never touch gender discourse tend to only superficially adopt a positive and respectful attitude toward gender equality without further comprehension of gender issues.
II.In the response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to gendered science, they tended to take an essentialism attitude in their studenthood, whereas after they became teachers, they observe that gendered upbringing may influence gendered learning styles. What propels students to set foot on the scientific adventures are personal interest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supports of the exterior system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ssential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II.In order to bolster femal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science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ir participation,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hold different beliefs and map out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integrate gender equality into their teaching. For example,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whether the gender gap i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r between pupils. Teachers can devise paradigm curricula in which the issues of gender stereotype can be fully discussed. Teachers design multiple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 to help students bring their competency into full play. Teachers can also encourage femal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science exhibitions and science programs. In my research, I discover that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do not necessarily suspect “scientific neutrality” but the gendered science phenomenon still exists. Teachers are all willing to make effort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It is not far from feasible to integrat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o scientific teaching. As long as more and more teachers have the aspiration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it, the gendered science phenomenon can be greatly changed.
壹、中文文獻
Kayue(2016年8月9日)。萬人支持「NASA的女科學家」玩具套裝 Lego將於9月研究推出市面。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46231
尤珮蓉(2014)。教師多元性別意識之研究—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秀雲(2004)。性別與科學:一個回顧。婦研縱橫季刊,70,1-10。
王秀雲(2017)。陣亡與復活:我如何進入科學性別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0,23-28。
王雅玄(2012)。主宰性別主宰科技?科技性別化現象分析。科學教育學刊,20(3),241-265。
王雅玄(2014)。如魚得水?科技女性成功論述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4),137-164。
卯靜儒(2003)。重構女性教師的主體性研究 ─ 女性主義研究觀點的探索,教育研究方法論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古佩宜(2014)。性別與性別組合對社交媒體輔助教學之影響—以電腦科學問題解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無日期)。性別主流化。取自https://www.gec.ey.gov.tw/Content_List.aspx?n=AFBAFABE2BDA9035
佘曉清(1998)。科學教育與性別差異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57。
佘曉清(1999)。生物教師的教學信念、教學、與師生互動-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1),35-47。
吳坤璋、黃台珠、吳裕益(2005)。影響中小學學生科學學習成就的因素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2),147-171。
吳俊憲(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推動與省思。載於97學年度全國高級職業學校教務工作會議手冊(頁41-49)。台北市:教育部。
吳淑敏(2009)。傑出女性科學家生涯發展歷程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4(1),75-103。
李元貞(1988)。反對性別歧視的國民教育。兩性平等教育手冊。臺北市:婦女新知基金會。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we Flick)。臺北市:五南。
李韋廷(2014)。以學習概念、學習態度與學習自我效能探討高中生學習化學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李倩玉(2010)。高中職輔導教師實踐性別意識之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雪菱(2011)教師性別意識與教學困境--反思中小學教師的性別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8,133-174。
林世娟(2001)國小學童「科學態度」及「對科學的態度」之研究~以植物的生長教學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慶隆(2013)。科學教科書中的性別議題。教科書研究,6(3),95-130。
林讓均(2017年3月7日)。『妳』缺席了 ─ 台灣科學競爭力隱憂關鍵報告。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36976
邱于芳(2011)。族群、女性與科學─原住民女性科學菁英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美虹(2017)。國際PISA調查中男女學生表現之評比。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0,24 – 34。
柯昀青(譯)(2016)。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原作者:Londa Schiebinger)。台北市:五南。
洪芯蕾(2016)。童軍團長的性別意識與教學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科技部(無日期)。About GIST。取自http://taiwan-gist.net/index.php/about
涂淑娟(2003)。國小高年級不同性別、科學成就學生與科學態度、科學歸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祝若穎(2008)。女性主義方法論及對教育研究之啟示。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0,55-72。
紐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世忠、蔡孟芳、陳鶴元(2012)。國中科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與科學教學導向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20(5),413-433。
張美玉(2006)。TIMSS2003國小四年級學生背景、家庭環境、科學興趣、自信與科學成就關係之比較分析:以七國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淑玲(2006)。科學家故事繪本電子書教學對科學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鈺珮(1998)。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1),53-84。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17-146。
盛智明、韓佳(譯)(2013)。好研究如何設計─用量化邏輯作質化研究(原作者:Gary King, Robert O. Keohane & Sidney Verba)。新北市:群學。
莊明貞(1998)。國小自然科新課程的性別論述。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0-50。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佩君(2014)。嘉義縣市國中學生性別分化類型與科學學習興趣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怡錚(2000)。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玫良、李隆盛(2011)。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課程領導、組織承諾和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9(5),409-434。
陳音汝(2007)。發展性別容納式的在地科學-以國小自然社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婉琪(2013)。高中生選組行為的原因與結果︰性別、信念、教師角色與能力發展。臺灣社會學,25,89-123。
陳凱筑(2003)。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陳曉佩(2009)。我國與OECD各國女性高等教育之學科領域暨性別差異分析。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oecd_higher.pdf
傅大為(2009)。回答科學是什麼的三個答案:STS、性別與科學哲學。臺北市:群學。
曾心怡(1999)。性別、班級組成形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自然組物理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游美惠(2001)。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形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2。
游美惠(2004)多元文化與女性主義教育學:文獻評析與議題深探。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41-69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市:女書文化。
黃怡瑾(2002)。父母性別角色態度的形成、比較與改變。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357-379)。台北:五南。
黃炫碩(2016)。不同性別和組別高三學生對物理概念認知差異之研究―以碰撞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雅苑(2010)。國小男性教師性別意識形塑經驗與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巧玲(2002)。性別意識、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課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86-97。
楊巧玲(2005)。性別化的興趣與能力:高中學生類組選擇之探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113-153。
楊巧玲(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中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8,79-100。
楊巧玲(2016)。教育與職業性別隔離。載於行政院性別平等處(主編),性別意識進階教材系列叢書:性別與環境、能源與科技(頁4-34)。台北市:行政院。
楊凱評(2017)。從求職到求學:物理女孩的性別刻板印象威脅經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0,47–51。
楊龍立(1993)。我國高中學生主修科別與性別的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3),64-75。
熊慎敦(2004)。基層教師性別意識發展與覺醒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高中職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劉亞蘭(2008)。平等與差異-漫遊女性主義。臺北市:三民。
劉淑雯(1996)。溶解刻板印象:兩性角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劉淑雯、楊書婷、林昕穎(2017)。STEM GIRL鼓勵女孩參與STEM領域的繪本介紹與討論。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0,15-22。
劉淑雯、蔡易儒(2017)。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對女性科技人才培育的影響。教育脈動,9,5-12。
劉瑞圓(2012)。全球教育中之性別差異。教育科學期刊,11(1),79-104。
潘淑琦(2009)。科學史教學促進學對科學家形象認知之行動研究。數理創新教學行動研究研討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潘淑琦(2010)。性別平等觀念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女性科學家故事教學活動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科學教育半年刊,31,44-6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正俐(2012)。女性科技人的故事對五年級學童性別角色態度與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蔡麗玲(2003)。科學學習與科學知識是中立的嗎?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91-97。
蔡麗玲(2004a)。性別與職涯的國際觀點與做法:科學女性的養成與挑戰。生涯快遞季刊,11,5-9。
蔡麗玲(2004b)。朝向性別容納式的科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9,13-26。
蔡麗玲(2008)。「男女大不同」是科學抑或信仰?。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2,33-47
蔡麗玲(2009)。在科學裡看見性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6,8-10。
蔡麗玲、王秀雲、吳嘉苓(2012)。性別化的科學與科技。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二版)(頁259-282)。台北市:巨流。
蔡麗玲、許純蓓、呂依婷(2016)。「性別化創新」工作坊活動紀實。性別教育平等季刊,77,70-77。
蕭培以(2006)。探討國三學生對學習科學及科學事業的性別認知及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友梅(1998)。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龍麟如(1997)。國小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與相關變項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戴明鳳(2007)。過去與現代女性科學家所面臨的困境和現況-從女性諾貝爾科學獎得主談起。物理雙月刊,29(2),546 – 562。
戴振堯(2008)。高中生的物理科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小芩、王秀雲(1994)。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之性別意識形態分析。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謝小芩、陳佩英、林大森(2009)。科系性別區隔-綜合大學與技職校院學生的比較。載於張雪梅、彭森明(主編),台灣大學生的學習歷程與表現(頁27-4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謝小芩、楊佳羚(2012)。「分組」的性別意涵:制度因素與其效果。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40-51。
謝晉榮(2009)。國中學生的科學家性別意象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北市。
韓采燕(2009)。性別化的實驗室:陽剛氣質與科技實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簡成熙(2003)。女性主義的知識論與科學哲學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09,25-38。
簡怡嵐(2004)。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對科學的態度差異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簡晉龍、任宗浩(2011)。邁向科學之路?臺灣中學生性別對科學生涯選擇意向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9(5),461-481。
嚴祥鸞(1998)。性別關係建構的科技職場。婦女與兩性學刊,9,187-204。
嚴祥鸞(2011)。性別主流化:台灣女性數學家。全球政治評論,34,97-126。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鐘培齊(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風格、知覺學習環境、對科學的態度與自然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莊子秀(2000)。後現代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新版)(頁299-338)。台北市:女書文化。
龔心怡、李靜儀(2016)。國中學生數學自我概念與數學學業成就相互效果模式之縱貫研究―性別差異與城鄉差距之觀點。科學教育學刊,24(S),511-536。
貳、英文文獻
Cervoni, C., & Ivinson, G. (2011). Girls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 theorising beyond dominant discourses of gender.Gender and Education ,23(4), 461-475.
Connell, R. W. (1989). Cool guys, swats and wimps; the interplay of masculinity and education.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15(3), 291-303.
Cousins, A., & Mills, M. (2015). Gender and high school chemistry: student perceptions on achievement in a selective setting.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45(2), 187-204.
Eva Nyström (2009). Teacher talk: producing, resisting and challenging discourses about the science classroom. Gender and Education, 21(6), 735-751.
Eisenhart, Margaret A., & Finkel, Elizabeth. (2001). Women in science. Women (still) need not apply. In M. Lederman & I. Bartsch (Eds.), The gender and scienc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Gerson, J. M., & Peiss, K. (1985).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econcep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 32(4), 317-331.
Hallström, J., Elvstrand, H., & Hellberg, K. (2015).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free play in Swedis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25(2), 137-149.
Harding Sandra (1986).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
Kahle, J. B. (1989). Images of Scientists: Gender Issues in Science Classrooms.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er. Number 4.
Rinehart, S. T.(1992).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s.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Sadker, M., & Sadker, D. (1994). Failing at fairness: How America’s schools cheat females. New York, NY: Scribner.
Sadker, M., & Sadker, D. M. (1982). Sex equity handbook for schools. Longman.
Sinnes, A. T., & Løken, M. (2014). Gendered education in a gendered world: looking beyond cosmetic solutions to the gender gap in science. 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9(2), 343-364.
Stanley, L., & Wise, S. (1993). Breaking out again: Feminist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new ed.). New York: Routledge.
Voyles, M. M., Fossum, T., & Haller, S. (2008). Teachers respond functionally to stude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a technology cours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5(3), 32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