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鳳華
論文名稱: 由祭祀圈看區域的整合與發展--以松山十三街庄為例
指導教授: 陳國川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祭祀圈松山區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5下載:8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是以松山慈祐宮的祭祀圈作為區域的界定指標並以祭祀圈內的民間信仰活動作為考察的對象。研究方法是透過民間信仰活動的運作,考察松山十三街庄內部社會結構的變遷並藉此檢視區域整合與發展的過程。松山十三街庄位於台北盆地內東半部,北有基隆河橫亙,南倚南港丘陵,背山面水的形勢中,夾著一片由基隆河及其支流所沖積出的平原。基隆河的水運為早期的漢移民提供了進入本區有利的交通管道;東南側的丘陵區所匯集的地表逕流,則為這山水之間的平原區提供了農業墾殖所需要的水源;加以本區氣候四季溫暖多雨,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清代漢人大量入墾本區之前,基隆河南岸的沿岸平原,屬於平埔族里族社、錫口社及塔悠社的生活空間;這些族社的活動領域,大部分在乾隆年間,因為「深欠公項」或「日食難度」等經濟因素,大量釋出逐漸轉移至漢人手中。而轉移方式,則至少包括給佃(墾)、買賣等,也有可能透過漢番通婚而轉承。乾隆初期松山一帶的農業開墾,大致以「何周沈」墾號、郭錫瑠墾戶及許建總家族為中心,呈三大區塊發展。因為「水」是本區農業墾殖的重要要素,所以開墾地區多集中於基隆河邊及山麓地帶,並在本區南半部的山麓地帶,修築了許多水陂,以致留下了中陂、後山陂、永春陂、舊陂、新陂、柴頭陂等地名。隨著農業的拓墾,本區內的聚落陸續形成,在基隆河岸,也透過水運交通的發展而出現錫口街。錫口街係以商業交易活動為主的社會空間,其外圍則為農業拓墾而形成以務農為主的社會空間。與市街商業活動有關的錫口慈祐宮至遲在清乾隆四十八年以前即建立,並逐漸將外圍農業庄納入祭祀圈中。錫口慈祐宮祭祀圈的形成原因有二,其一為外圍各庄均只有一或數座小土地廟,並無其他的大型地方公廟信仰出現,庄內本身主要是透過土地公信仰、尪公信仰與三界公祭祀活動來聯繫庄內的凝聚力,未完全發展出足以整合各庄社會空間的信仰中心;其二為錫口慈祐宮的媽祖信仰為泉、彰兩籍的共通信仰,因此,位於商業街的慈祐宮得以進一步發展整合周圍的農墾庄,成為各街庄的信仰中心。進入日治時代後,錫口慈祐宮祭祀圈,因明治34(1901)年左右基層行政區—街庄的成立,而被稱為錫口(松山)十三街庄。光復之後,本區產業結構由以第一級為主轉變為以第二、三級產業為主,同時,本區的人口自光復後就不斷的增加,尤其是大量外省籍人口及本省他縣市人口。在上述的社經環境轉變之下,松山十三街庄祭祀圈內出現了以下幾種轉變: (1) 都市的「出外人」將家鄉神明香火帶到台北,企圖「重建祭祀圈」, 也就是並不融入當地原有的地方公廟祭祀圈中。如:永吉里的信仰中心—松山進安宮。 (2) 中陂地方人士興建的天公廟,成功地結合雲林人所帶來的五年千歲信仰,透過地方里長的運作,凝聚了中陂地區本地與外地移入人口。 (3) 外省籍人口在宗教信仰上較無融入松山十三街庄的現象,受訪者分為無信仰、基督或天主信仰及自行在家拜觀音佛祖三類。 (4) 松山十三街庄祭祀圈範圍產生變動,下塔攸庄退出,西新里加入,這樣的變動不單是祭祀圈內成員的轉換,其實也代表著社會關係的轉變。 (5) 在松山十三街庄早期街經商、庄務農的經濟環境下,松山慈祐宮媽祖過爐方式採「一年街一年庄」的互輪方式;現在兩種不同的社會空間已然同質化,所以,松山慈祐宮媽祖過爐改成「十三街庄照輪」的方式。此種宗教活動上的轉變,反映出經濟環境的轉變。 (6) 松山十三街庄這個早期以媽祖信仰整合的這個地域,因經歷了都市化過程,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入,造成區域內社會結構的轉變,組成份子的多元化,反映在宗教上的是信仰的多樣化,霞海城隍廟、昭明廟、慈雲宮或土地公廟等地方私廟或神明會透過新建、重修或翻建廟宇,轉型成為地方公廟,更多的私廟也不斷的出現。地方信仰的複雜化,正反映出社會關係的複雜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3 第三節 研究區自然環境概況            5 第二章 松山十三街庄的形成              7 第一節 漢人大量入墾前後的松山地區        7 第二節 清代漢人的農業拓墾            11 第三節 街庄的出現與重整             21 第三章 松山十三街庄內的廟宇與信仰活動       29 第一節 街庄內的主要經濟活動           29 第二節 廟宇的建立與廟宇性質           32 第三節 信仰活動的進行與活動特色         51 第四章 松山慈祐宮與十三街庄的互動         57 第一節 松山慈祐宮的沿革與管理組織        57 第二節 松山慈祐宮的主要祭典活動         64 第三節 松山十三街庄的階層關係          73 第五章 松山十三街庄的轉變              77 第一節 社經環境的轉變與人口的成長        77 第二節 松山十三街庄祭祀圈內的變遷        83 第六章 結論                    99 參考文獻                          101 附錄                            107

    郁永河
      康熙36年  《稗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文儀
    光緒16年版 《續修臺灣府志》。
    《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八十種(台銀本)。
    《台灣司法物權篇》,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
    《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銀本),文叢第152種。
    《台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
    陳培桂
      1871 《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二種(台銀本)。
    山田伸吾
     1898  《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刊行。
    臺灣總督府
    1900  〈大加蚋堡錫口派出所調查結了報告〉,《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公文類纂》,明
    治33年,永久保存,第27卷,微捲編號074220。
    1900  〈調查管轄區域〉,《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公文類纂》,明治33年,
    永久保存,第一類第七目,第43卷,微捲編號004236。
    1901  〈台北廳支廳設置義上申〉,《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4年,乙種永久
    保存,第二門,第一卷,微捲編號000599。
    1905  〈台北廳街庄中名稱改定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8年,十五年保
    存,第五門第一類,第4卷,微捲編號004843。
    1905  〈街庄社長管轄區域改正並區名改稱之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8年
    ,十五年保存,第五門第一類,第4卷,微捲編號004843。
    1910 〈開墾地證據書類寫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44年,永久保存,第8門
    第15類,第80卷。
    1925  〈瑠公水組合所有地之相關文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大正14年,
    十五年保存,第五門第四類。微捲編號7301。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公文類纂》
    1904 〈臺北〉〈士林〉,《二萬分之一臺灣堡圖》,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
    查局。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明治38年(1905) 《臺灣土地慣行一班》。
    臺灣日日新報報社
    《臺灣日日新報》
    錫口公學校長
      1915  〈錫口公學校長報告〉,《社寺廟宇關調查(台北廳)》。
    遠藤克己
    1921  《人文薈萃》。
    高木武三四
     1932  《松山庄於農業經營調查》,台北:台北帝國大學。
    松山庄
    1934 《昭和9年松山庄管內要覽》。
    原 幹洲
      1936  《新台灣人物》,台北:拓務評論設台灣支社。
    增田福太郎
      1939  《台灣的宗教》,東京:養賢堂。
    顏壁山
    1939 《台北府城隍神明會會刊》。
    朱垂柳
      1939  《責任保證松山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紀念誌》,台北:責任保證松山信用
    購買販賣利用組合。
    台北市政府
      1947  《民國36年台北市統計要覽》,台北:台北市政府。
    吳守禮
      1952   〈乾隆八堵番契釋文與事類集證〉,《台北文獻》,3(3):39-57。
    黃得時
      1954  〈松山地區的沿革〉,《台北文物》,3(1):27-33。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54  〈錫口耆宿座談會紀錄〉,《台北文物》第三卷第一期,pp.15-26。
    廖漢臣
      1956  〈台北市之特殊諺語〉,《台北文物》第五卷第一期,pp.67-81。
    陳漢光、賴永祥
    1957 《北臺古輿圖集》。
    台灣省政府
      1959  《民國四十八年臺灣省臺北市松山區寺廟調查表》,台灣省:台灣省政府文獻
    委員會。
    台北縣文獻委員會
    1960  《台灣省台北縣志(十二)》,台北:台北縣文獻委員會。
    蔡水勝
      1963  〈慈祐宮之管理〉,《松山慈祐宮重修落成建醮紀念》,台北:松山慈祐宮管
    理委員會。
    林錦銘
      1963  〈慈祐宮管理委員簡介〉,《松山慈祐宮重修落成建醮紀念》,台北:松山
    慈祐宮管理委員會,pp.60-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 〈大加蚋堡圖〉,《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台北:臺灣銀行。
    許 松
      1964 《許姓族普》,現藏於台北市文獻會圖書館。
    劉枝萬
    1967  《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劉枝萬
     1961  《南投文獻叢輯》。
    1967  《台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許嘉明
      1968   〈松山建醮與社區〉,《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25期,pp.109-153。
      1978   〈祭祀圈之於居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第25期
    ,pp.59–68。-
    宋龍飛
    1971   〈台灣地區媽祖廟進香的兩個實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1
    期,pp.65-129。
    陳漢光
      1972   <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組籍調查>,《台灣文獻》第23卷第1期,pp.85-104。
    陳春求
      1975   《松山慈祐宮重修落成建醮紀念》,台北:松山慈祐宮董監事會。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3 《台北市發展史(四)》,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蔣秀純
      1984  <南港區耆老個別訪問紀>,《台北文獻》直字第70期,pp.21-49。
    林榮重
    1985 《台北松山地區都市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彭紹周
      1987  《台灣道廟誌第二輯—台北市》,台北:中華道教文化服務社。
    林萬傳
    1988 〈松山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字86期:63-78。
    1988  〈松山區耆老座談會紀錄〉,《台北文獻》直字第86期,pp.1-17。
    1989  〈臺北市松山區古文書輯〉,《史聯雜誌》,14:28-36。
    財團法人台北市松山慈祐宮董監事會
      1989  《松山慈祐宮宮誌》,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松山慈祐宮董監事會。
    松山霞海城隍廟管理委員會
    《松山霞海城隍廟簡介》,單張。
    施添福
      1990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 ,《台灣
    風物》,40(4):1-68。
    1997  《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上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
    心。
    國立中央圖書館
    1992 《尋根探源:台灣開發史蹟展專集》,台北:編者。
    呂理政
    1992  《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出版社。
    戴炎輝
      1992  《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楊萬全
      1993  《水文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趙莒玲
     1993 《台北城的故事》,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柯志明
    1993 《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份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
    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梁明本
    1994  〈古廟巡禮〉,《壬寅年媽祖過爐洲尾庄紀念專刊》,pp.64-66,台北:
     壬寅年媽祖過爐洲尾庄籌備委員會。
    1994  〈籌備會工作報告〉,《壬申年媽祖過爐洲尾庄紀念專刊》。台北:壬申年媽祖
    過爐洲尾庄籌備委員會。
    高賢治
      1995 〈守護台北市區域的福德正神〉,《民俗曲藝》,No.94、95,pp.309-358,台
    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氏民俗文化基金會。
    章英華
    1995  《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國川
    1995 《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尹章義
      1995  《臺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
    黃美英
      1996  《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夏黎明
    1996  《清代台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繪圖典範的轉移歷程》,台北:知書房。
    景福宮管理委員會
      1996 《恭迎景福宮福德正神七十週年慶典丙子年三朝福醮祈安大法會》,單張。
    魏之明等
      1996 〈台北市「四獸山」之虎、獅山廟宇概況探討〉,《文化台灣》,1:451-457
    ,台北:大道。
    康 豹
    1997 〈慈祐宮與清代新莊街地方社會之建構〉,《北縣文化》,53:71-78。
    吳智慶
    1998 《南港文史探查》,台北:南港區公所。
    松山五份埔福德宮管理委員會
      1998  〈松山五份埔福德宮沿革〉,《松山五份埔福德宮民國八十七年農民曆》。
    興雅福德宮管理委員會
      1998  〈興雅福德宮沿革〉,《興雅福德宮民國八十七年農民曆》。
    曾品滄
      1998 《汐止的產業變遷與紳商家族之發展(1754-194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翁佳音
      1998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張志成
      1999  〈台灣早期民間信仰發展與廟宇建築型態的演變〉,《史聯雜誌》,34:27
    –50。
    林美容
      2000  〈聚落的指標—土地公廟:以草屯鎮為例〉,《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
    地方》,pp.89–120,台北:臺原出版社。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