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廷芳
Hsiao, Ting-Fang
論文名稱: 專業綜藝節目的YouTube線上社群參與:以〈凹嗚狼人殺〉為例
Onlin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Variety Show on YouTube: A Study of Howl Werewolf Kill.
指導教授: 蔣旭政
Chiang, Hsu-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YouTube專業綜藝節目直播首播線上社群
英文關鍵詞: YouTube, professional variety show, live, YouTube Premiere, online communit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5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7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源於線上影音能提供使用者不同於傳統媒體、破除時空框架、內容多元且即時、可互動的傳播環境,當今的閱聽人越發傾向將影音娛樂的使用習慣寄託在線上平台上,也使得包含專業綜藝節目在內的傳統製作公司將其產製內容「上線」跳進線上場域中供人觀覽。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將研究重心著眼於專業綜藝節目〈凹嗚狼人殺〉的線上社群運作,以全球最大的影音社群平台YouTube作為研究對象的行為發生場域,分析共14位線上忠實觀眾的數位影音使用習慣,及其專業綜藝節目的線上收視經驗。主要研究問題包含:YouTube平台所營造的收視環境對線上觀眾的收視行為產生何種影響、線上觀眾如何使用YouTube平台重塑的時間概念、專業綜藝節目吸引觀眾持續收看內容的因素為何,以及專業綜藝節目的線上社群具有哪些特徵等。
    研究結果顯示,當線上使用者對平台的篩選機制和社群參與功能產生信任,會傾向信任平台提供的內容而簡化篩選和意見表達的行為,並更為重視線上的使用歷程中,能否依據生活需求去安排和重塑線上影音的收視時間。而相較於情感寄托,以娛樂為主要目的的線上綜藝節目社群成員重視包含社群意見在內的整體資訊內容,會自由選擇上線行為及社群互動的時間點,且更能接受支持社群內的差異言論,藉以獲得更多元有用的資訊內容。

    Online-source based multimedia differs from conventional media sources in that it offers users a communications and broadcasting environment that breaks down temporal and spatial boundaries and provide abundant, instantaneous, and interactive content. Today's audience tends to project their habitual usage of multimedia entertainment to online platforms, forcing conventional content production companies – including variety show producers – to take their productions online and compete for viewers there.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and focused on the social media group's operational aspects for the professional variety show "Howl Werewolf Kill." YouTube was designated as the locus of behavior occurrence, and 14 loyal online audiences were targeted to analyze their usage habits and their experience with online viewing of professional variety shows.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s are the following. How would the YouTube platform's viewing environment impact audience viewing behavior? How would online viewers use the YouTube platform to reshape the concept of time? What factors are attracting the audience of professional variety shows? Finally, what sort of characteristics do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ofessional variety shows hav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hen online users generate a sense of trust towards the filtering mechanism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unctions of the platform, they tend to trust the platform's content and tend to simplify their behaviors in selections and expressions of opinion. They would als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the online user experience, and whether they could arrange and reshape their online multimedia viewing schedules according to their daily routines. Compared to emotional sustenance, entertainment-focused community members of online variety shows would tend t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group opinion and holistic information content. They would exercise freedom with their online behaviors and their opportunities to engage in community interaction. Diverse opinions within social community would also be more acceptable to members, who would be able to obtain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cont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3 壹、數位化的收視娛樂 3 貳、即時參與的享樂體驗 5 參、專業綜藝節目上線參戰 11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全球最大的影音社群平台──YouTube 19 壹、YouTube社群功能 19 貳、YouTube過往社群研究 22 第二節 線上社群的互動參與 25 第三節 即時的直播線上影音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界定與受訪者概述 33 第三節 訪談題綱 42 第四章 研究分析 47 第一節 YouTube上的觀眾 47 壹、首頁推薦的信任建立 47 貳、觀看參與相似的認同 50 參、數字化的感受和行為 58 第二節 使用重塑的線上時間 61 壹、直播收看 61 貳、首播追逐 65 參、符合需求的時間重塑 67 第三節 線上專業綜藝節目的優勢 70 壹、專業製作的品質 70 貳、線上社群討論的影響實踐 73 第四節 專業綜藝節目的線上社群特徵 75 壹、資訊與娛樂的需求 75 貳、共同文化的認知 77 參、延遲與流動的參與 80 肆、差異的必然存在 82 第五章 結論 8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6 壹、簡化的篩選與意見表達 86 貳、個人化的時間實踐 87 參、內容製作作為社群回應 87 肆、專業綜藝節目的線上社群特徵 88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建議 89 參考文獻 91

    Amber Chan(2019年12月30日)。〈新世代最夯關鍵字!年度核彈級現象「狼人殺偶像」玩出高人氣〉,《GQ Story》。上網日期:2020年1月23日,取自https://www.gq.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狼人殺偶像-陳零九-邱鋒澤-小賴-梁以辰-婁峻碩-偉晉
    Businesswire(2019年9月25日)。〈Brightcove推出新的每季視訊指數報告,對構成OTT成長根源的消費者行為進行深入分析〉。上網日期:2020年1月27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90925005992/zh-HK/
    Google台灣官方部落格(2015年7月21日)。〈台灣《YouTube使用者行為大調查》揭密最新影音趨勢〉。上網日期:2020年1月27日,取自https://taiwan.googleblog.com/2017/10/youtube.html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2018年9月14日)。〈更沒耐性卻越來越黏!國人每天平均花 2.5 小時看 YouTube〉。上網日期:2020年1月24日,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4150-taiwanese-loves-youtube
    王淑美(2009)。《網路作為時光機:傳播科技與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王凱、張震元(2012)。〈整合實用性、享樂性與社群認同性建構社群網站態度衡量模型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9(2):275-313。
    王婷儀(2007)。《以虛擬經驗為基礎之個人化產品推薦系統建置》。臺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王楠(2019)。〈「悅T人」的彈幕:虛擬即時之互文情境下的遊戲〉。《新聞學研究〉,141:129-179。
    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線上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學報》,15(1):53-72。
    朱國明(2007)。〈網路社群社會資本與成員間助人行為之相關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4(2):169-202。
    江明晏(2019年9月14日)。〈斷訊風波頻傳 有線電視盼打破僵局〉,《中央社》。上網日期:2020年2月17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9140167.aspx
    余國強。(2017)。〈影片隨身看:數位匯流下的 [個人化行動電影院] 實踐初探〉。《資訊社會研究》,33:65-113。
    吳世豪(2014)。〈什麼樣的電視?不是電視?〉。《廣播與電視》,37:113-126。
    吳瑛惠、李國瑋、張宏吉(2017)。〈網路影音直播平台使用影響因素之研究:網路口碑與社群認同的整合性觀點〉。《臺灣企業績效學刊》,10(2):133-161。
    吳榮毓(2014)。《重返閱聽人商品以 YouTube 影音平台為例》。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吳翠松(2016)。〈電子時代的現場表演:不同世代閱聽人「現場感」初探〉。《資訊社會研究》,30:61-103。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原書 Marshall, C. & Rossman, Gretchen B.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Sage Publications Inc.)
    李家瑩、方郁惠、溫冠倫(2019)。〈遊戲「直播」間?遊戲化對直播持續使用意圖之影響〉。《資訊管理學報》,26(3):241-273。
    李慶長、張銀益、蔡聰源、陳主慶、胡俊之(2011)。〈影音分享網站之享樂價值模型研究〉。《北商學報》,20:99-122。
    周孝慈(2012)。《從需求、分享觀點探討影響線上影音網站黏著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YouTube影音平台為例》。臺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
    東方線上(2015年12月16日)。〈【Big Data】直播、實況的盛行時代〉,《動腦新聞》。上網日期:2020年2月12日,取自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22693#9gDG3GHg#yMPUPi7o
    林怡秀(2020年3月4日)。〈陳零九、邱鋒澤 加入「娛樂百分百」主持陣容〉,《聯合報》。上網日期:2020年3月5日,取自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2/4389319
    林彥君(2019年7月28日)。〈《娛百》進攻8點檔時段...12素人玩狼人殺!愷樂超緊張「肚子好痛」〉,《ETtoday新聞雲 》。上網日期:2020年1月23日,取自https://star.ettoday.net/news/1500291#ixzz6ElO3JwRP
    侯正裕、陳靜枝、陳鴻基(2010)。〈為何人們使用社交網站?認知專注的觀點〉。《資訊管理學報》,17,97-114。
    范懿文、方毓賢、吳政杰、劉昌輝(2011)。〈線上社群持續參與因素之探討。《電子商務學報》,13(2):413-434。
    唐士哲(2004))。〈民族志學應用于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與挑戰〉。《資訊社會研究》,6:59-90。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張可婷譯(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原書Flick, U. [2007].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Ltd.)
    張宇涵(2016)。《YouTube、Dailymotion及愛奇藝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市場之競爭區位分析-以閱聽人資源角度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喻荃(2014)。《異議表達對線上社群意識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學位學程論文。
    張詠淇(2018年11月13日)。〈難逃金鐘魔咒 21年《娛樂百分百》驚傳收攤?〉,《mirrormedia》。上網日期:2020年1月23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9140167.aspx
    許愷洋(2019年10月8日)。〈數據出爐|跨代收視習慣大不同,長者網路收視率大漲〉,《新網路科技》。上網日期:2020年4月24日,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6303632cea3
    郭玗潔(2018)。《專業網路直播的訊息傳播與參與體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論文。
    陳世智、邱裕賓、賴明材、吳智鴻、陳煇煌、張馨尹(2014)。〈e線上社群使用者忠誠度之實證研究:基礎人際關係導向觀點〉。《電子商務學報》,16(3):309-337。
    陳正絢(2008)。《女性自我認同與名牌意識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玉箴譯(2002)。《媒介概念十六講》。台北:韋伯文化。(原書Silverstone, R. [1999]. 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陳仲偉(2005)。〈重思網路社群:網路主題樂園團體〉。《資訊社會研究》,8:271-286。
    陳育含譯(2010)。《訪談研究法》。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 Kvale, S. [2007]. Doing Interview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Ltd.)
    陳佳靖 (2003)。 〈網路空間.人際關系:線上線下.生活世界〉。《資訊社會研究》,4:141-179。
    陳金樟(2014)。《線上社群使用者之社群認同度與資訊分享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陳哲賢(2006)。《探討線上社群之知識分享行為:以線上遊戲社群為例》。長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游雅玲(2016年5月30日)。〈新眼球戰爭!探網路直播節目決勝點〉,《凱絡媒體週報》。上網日期:2020年1月24日,取自https://twncarat.wordpress.com/2016/05/19/專題報告:新眼球戰爭!探網路直播節目決勝點/
    黃上銓(2013)《「鄉民」的誕生:線上論壇中認同語意及娛樂功能之歷史考察》。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115:1-50。
    黃莉君、江淑怡(2013)。<線上社群之使用者認同感、幸福感及組織公民行為探討〉。《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1(3):289-309。
    黃博億(2018)。《遊戲實況中社會臨場感與資訊價值對享樂感和打賞行為意圖的效果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萬榮水、梁瑞文(2007)。〈線上社群形成之意義及其衡量指標之探討:以網路書店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3):295-317。
    廖國良、黃正魁、張仁俊、劉籹君(2012)。〈臺灣網路霸凌之實證研究〉,《資訊與管理科學》,5(1):31-55。
    劉立行、徐志秀(2018)。〈國內YouTuber經營線上社群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4(1):93-111。
    劉慶隆(2015)。《Facebook之口碑訊息長度與按讚數量對社會議題參與意願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蔡璧如、吳穎帆、莊苑仙(2016)。〈網路互動性對網路口碑之影響-Facebook與YouTube的比較〉。《商管科技季刊》,17(1):81-111。
    蕭宏祺(2012)。〈YouTube的崛起:一個新的公民參與平台?〉。《新聞學研究》,113:239-252。
    賴明弘、張峻維(2016)。〈網路影音直播平台的使用者行為探討:從知曉到持續使用〉。《中科大學報》,3(1);31-47。
    賴雅芹(2001)。《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賴雅芹(2001)。《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聯合新聞網(2019年9月6日)。〈滑鐵盧?台灣有線電視用戶數年底將跌破 500 萬〉。上網日期:2020年2月17日,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7457-cable-tv-down
    簡宇澤(2018)。《越寂寞的人越離不開直播?探索直播持續觀看意圖》。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顏榮泉、陳明溥(2006)。〈知識擷取與社群參與導向之網路專題學習成效及互動探討〉。《師大學報:教育類》,51(2):67-89。
    羅之盈(2015年7月21日)。〈分你錢、讓你賺錢,YouTube收視獨強的祕密〉,《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20年1月24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9363
    Belk, R. W. (2013). Extended self in a digital world.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0(3), 477-500.
    Chen, C. C., & Lin, Y. C. (2018). What drives live-stream usage intention? The perspectives of flow, entertainmen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endorsement.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35(1), 293-303.
    Clement Chau. (2010). YouTube as a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Media and Technology: Youth as Content Creators, 128, 65-74.
    Donath, J. S. (2002). Identity and deception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pp. 37-68). Routledge.
    Dynel, M. (2014). Participation framework underlying YouTube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73, 37-52.
    Figueiredo, F., Almeida, J. M., Gonçalves, M. A., & Benevenuto, F. (2014). On the dynamics of social media popularity: A YouTube case study.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Technology (TOIT), 14(4), 1-23.
    Freeman, B., & Chapman, S. (2007). Is “YouTube” telling or selling you something? Tobacco content on the YouTube video-sharing website. Tobacco control, 16(3), 207-210.
    Haridakis, P., & Hanson, G. (2009).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viewing with YouTube: Ble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and social connec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3(2), 317-335.
    Hill W., Stead L., Rosenstein M. & Furnas M. (1995). Recommending and evaluating choices in a virtual community of use. In I. R. Katz, R. Mack, L. Marks, M. B. Rosson & J. Nielsen (Eds.),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 in Computing Systems, 194-201. New York, NY: ACM Press.
    Khan, G. F., & Vong, S. (2014). Virality over YouTube: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ternet research.
    Khan, M. L. (2017). Social media engagement: What motivates user participation and consumption on YouTub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6, 236-247.
    Lim, S., Cha, S. Y., Park, C., Lee, I., & Kim, J. (2012). Getting closer and experiencing together: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social media-enhanced real-time streaming video.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4), 1365-1378.
    Meek, D. (2012). YouTube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participation, events and cyberplace. Antipode, 44(4), 1429-1448.
    Patricia G. Lange. (2007). Publicly Private and Privately Public: Social Networking on YouTub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361-380.
    Pires, K., & Simon, G. (2015). YouTube live and Twitch: a tour of user-generated live streaming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CM multimedia systems conference, 225-230.
    Recktenwald, D. (2017). Toward a tran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live streaming on Twitch. Journal of Pragmatics, 115, 68-81.
    Ren, Y., Harper, F. M., Drenner, S., Terveen, L., Kiesler, S., Riedl, J., & Kraut, R. E. (2012). Building member attachment in online communities: Applying theories of group 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bonds. Mis Quarterly, 841-864.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pp. 35-57). MIT press.
    Ridings, C. M., & Gefen, D. (2004). Virtual community attraction: Why people hang out onlin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0(1).
    Saxton, G. D., & Waters, R. D. 2014. What do stakeholders like on Facebook? Examining public reactions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al, promotional, and community-building message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26(3), 280-299.
    Simonson, I. (2005).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s’ responses to customized offers: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69(1), 32-45.
    Sjöblom, M., & Hamari, J. (2017). Why do people watch others play video gam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Twitch us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5, 985-996.
    Yu, E., Jung, C., Kim, H., & Jung, J. (2018). Impact of viewer engagement on gift-giving in live video streaming. Telematics & Informatics, 35(5), 1450–1460.
    Zhou, T. (2011). Understanding online community user participation: a social influence perspective. Internet Research: Electronic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Policy, 21(1), 67-8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