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陸真儀
Lu, Chen-I
論文名稱: 時空幻化的線性與非線性思維—陸真儀水墨創作論述
Linear and Non-linear Thinking amid Time and Space Transformation-creation Discourse on Ink Painting of Chen-I Lu
指導教授: 林昌德
Lin, Chang-D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水墨創作時空壓縮碎形幾何非線性
英文關鍵詞: ink painting, time and space, compression, fractal geometry, nonlinearit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0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探討資訊社會下藝術表現與文化風格、社會變動的關係,最後將研究心得與藝術創作連結,建立對應的表現形式,進行個人創作實踐。

    論文的第一章說明研究的立基點,包括研究動機、內容方向、研究方法。研究的內文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理和相關作品的探究,共有三章:第二章探討時空觀念與繪畫空間表現的關係。首先分析西方繪畫從透視到反透視的轉變,思考科學典範轉移、新技術發明和繪畫表現的關係,接下來探討中國繪畫空間表現與其背後觀點,最後將重點放在藝術家如何捕捉潛意識,表達心靈空間。第三章探討當代時空的變化。空間上有都市化、全球化、資訊傳播科技和網際網路三大推力;時間則呈現加速度的運行方式。藝術家在繪畫作品展現出動態感,則反映了人們心靈上的變動。第四章探討資訊社會的人們感知與記憶方式的變化,許多事物的界線已不再清晰,藝術作品呈現出模糊、非線性……等特質。

    第二部分回歸個人創作實踐,作品以臉譜為主題,以點線為主要形式手法,表達人與外在世界的關係。其中,第五章闡述個人創作理念,包括精神內涵、題材內容、方法概念與表現形式,第六章以三個系列說明作品意涵。第七章為整體論文做總結。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ic expression, cultural styles and social change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finally links research experience with artistic creation, establishes corresponding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conducts the practice of personal creatio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paper explain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including research motivation, content dir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 tex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exploration of academic theory and related works. There are three chapters in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and the expression of painting space. First, we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painting from perspective to anti-perspective,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paradigm transfer, new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and painting expression. Then we discuss the spati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underlying perspectives, and finally focus on how the artist captures the subconscious and expresses the spiritual spac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contemporary time and space. There are three major thrusts in space: urbanization,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while time shows an accelerated mode of operation. The artist's display of dynamics in his paintings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people's soul.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the way people perceive and remember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boundaries of many things are no longer clear, and the artistic works sho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vagueness and nonlinearity.

    The second part returns to the practice of personal creation. The works use facial makeup as the theme and dots and lines as the main form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xternal world. Among them, the fif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creation, including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subject content, method concept and expression form. The sixth chapte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works in three series. The seven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overall thesi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繪畫裡的空間觀念 9 第一節 西方繪畫的透視到反透視 9 第二節 中國傳統繪畫的移動視點 19 第三節 心靈深層空間的構築 26 第三章 變動的時空 36 第一節 三個作用力:都市化、全球化與資訊傳播科技的影響 37 第二節 加速的引擎 46 第三節 動盪的心靈 52 第四章 流動的感官 62 第一節 感官延伸與記憶擴張 63 第二節 消失的邊界 67 第三節 無窮的碎片 75 第五章 創作思維與表現形式 85 第一節 創作的精神內涵 85 第二節 創作圖像與創作方法 89 第三節 形式分析與媒材運用 95 第六章 創作實踐與作品解析 102 第一節 液態世界系列 102 第二節 石頭人系列 121 第三節 動物系列 138 第七章 結論 152 參考書目 154

    中文書目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4年。
    王向峰,《美的藝術顯形》,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王林,《美術形態學》,臺北市:亞太圖書,1993。
    王振復主編,《中國美學重要文本提要 上》,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王振復主編,《中國美學重要文本提要 下》,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中華民國重力學會主編,《相對論百年故事》,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2017。
    李家祺等撰文,《帕洛克》,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
    汪文聖,《胡塞爾與海德格》,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5。
    汪民安,《感官技術》,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2011。
    季桂保,《布希亞》,臺北市:生智文化,2002。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臺北縣板橋市:駱駝出版,1987。
    柳鳴九,《魔幻現實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臺北市:淑馨出版,1990。
    段文杰,《中國美術全集 繪畫編14 敦煌壁畫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1988。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台灣學生出版,1992。
    馬良書,《中國畫形態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宿白,《中國美術全集 繪畫編16 新疆石窟壁畫》,臺北市:錦繡出版事業,1994。
    張俊傑,《山水繪畫思想之發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
    張建宇,《漢唐美術空間表現研究 以敦煌壁畫為中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曹暉,《視覺形式的美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陳俊宏、楊東民,《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臺北縣土城市:全華圖書,2008。
    陳英德,《喬治.秀拉:新印象主義大師》,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
    曾長生,《超現實主義藝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0。
    曾長生等作,《馬克斯‧恩斯特:達達超現實大師》,臺北市:藝術家出版,2002。
    馮雷,《理解空間:現代空間觀念的批判與重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葉啓政,《制度化的社會邏輯》,臺北市:東大出版,1991。
    劉振源,《超現實畫派》,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出版,1998。
    滕守堯,《藝術社會學描述》,臺北市:生智文化,1997。
    盧輔聖主編,《現代水墨畫研究 朵雲第51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9。
    謝汝萱、沈奕伶執行編輯,《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8。

    翻譯書目
    Adolf von Hildebrand(阿道夫.希爾德勃蘭特),《造型藝術中的形式問題》,潘耀昌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Andrew Robinson(安德魯.羅賓遜),《愛因斯坦—百年相對論》,林紹貞、周敏譯,臺中市:好讀出版,2015。
    Anthony Giddens (紀登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趙旭東、方文譯,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2002。
    Arjun Appadurai(阿君.阿帕度萊),《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鄭義愷譯,臺北市:群學出版,2009。
    David Harvey(戴維.哈維),《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討》,閻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David Sylvester,《培根訪談錄》,陳品秀譯,臺北市:遠流出版,1995。
    Dawn Ades(道恩.愛茲),《達利》,呂澎譯,湖南:湖南美術出版,1996。
    Don Ihde(唐.伊德),《技術與生活世界:從伊甸園到塵世》,韓連慶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2。
    Donna J. Haraway(唐納.哈洛維),《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張君玫譯,臺北市:群學出版,2010。
    E.H.Gombrich(貢布里希),《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林夕等人譯,浙江:浙江攝影出版社,1987。
    E.H.Gombrich,《藝術的故事》,雨云譯,臺北市:聯經出版,1997。
    Eddie Wolfram,《拼貼藝術之歷史》,傅嘉琿譯,臺北市:遠流出版,1992。
    Edward F. Fry編,《立體派》,陳品秀譯,臺北市:遠流出版,1991。
    Ernst Cassirer(卡西勒),《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甘陽譯,台北縣:桂冠圖書,2005。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Gilles Deleuze(德勒茲)、Félix Guattari(加塔利),《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姜宇輝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麥克魯漢),《認識媒體:人的延伸》,鄭明萱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15。
    Herbert Read(赫伯特.里德),《現代繪畫簡史》,劉萍君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
    Ihab Hassan(伊哈布‧哈山),《後現代的轉向》,劉象愚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1993。
    Ivars Peterson(伊凡斯.彼得生),《藝術與數學:無窮的碎片》,袁震東、林磊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7。
    Jean Baudrillard(布希亞),《象徵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2006。
    John Brockman編著,《新人文主義:從科學的角度觀看》,霍達文譯,臺北市:聯經出版,2008。
    John Medina(約翰‧麥迪納),《大腦當家》,洪蘭譯,臺北市:遠流出版,2017。
    Leonardo da Vinci(列奧納多.達‧芬奇),《芬奇論繪畫》,戴勉編譯,北京:人民美術出版,1986。
    Lewis Carroll(路易斯.凱洛),《鏡中奇緣》,林望陽譯,臺北縣深坑鄉:立村文化,2011。
    Manuel Castells(曼威.柯司特),《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王志弘等校譯,臺 北市:唐山出版,2000。
    Mario Verdone(馬里奧.維爾多內),《未來主義:理性的瘋狂》,黃文捷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Mark Poster(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范靜嘩,南京:南京大學出版, 2001。
    Martin Dodge、Rob Kitchin,《網際空間的圖像》,江淑琳譯,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2005。
    Martin Heidegger(馬丁.海德格爾),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Michel Foucault (米歇爾.傅柯),《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臺北市:麥田出版,1993。
    Nicholas Carr(卡爾),《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王年愷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15。
    Norbert Elias(諾伯特.愛里亞斯),《論時間》,李中文譯,新北市:群學,2013。
    Paul Taylor編,《後普普藝術》,臺北市:遠流出版,1996。
    Peter Koslowski(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後現代文化:技術發展的社會文化後果》, 毛怡紅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Robin George Collingwood(科林伍德),《藝術原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Rudolf Arnhiem(阿恩海姆),《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滕守堯譯,成都市:人民出版社,1998。
    Scott Lash,《資訊的批判》,許夢芸譯,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2007。Hartmut Rosa(哈爾特穆特.羅薩),《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董璐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Susanne K.Langer (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台北市:商鼎出版,1991。
    Tim Dant,《社會批判與文化》,曾佳婕譯,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2009。
    Zygmunt Bauman(齊格蒙.包曼),《液態現代性》,陳雅馨譯,臺北市:商周出版,2018。
    大前研一,《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李宛蓉譯,臺北縣新店市:立 緒文化,1996。
    佐口七朗,《設計概論》,藝風堂出版社編輯部譯,台北市:藝風堂,1990。
    巫鴻,《禮儀中的美術 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 上卷》,鄭岩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福嶋亮大,《當神話開始思考:網路社會的文化論》,蘇文淑譯,臺北:大鴻藝術,2012。
    濱野智史,《架構的生態系:資訊環境被如何設計至今?》蘇文淑譯,臺北市:大鴻藝術,2011。
    韓炳哲,《倦怠社會》,莊雅慈、管中琪譯,臺北市:大塊文化,2015。

    外文書目
    Alan J. Reid, The Smartphone Paradox: Our Ruinous Dependency in the Device Age, Cham, Switzerland:Palgrave MacMillan,2018.
    David Morley and Kevin Robins, Spaces of Identity: 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

    中文期刊
    何佳瑞,〈中國山水畫的空間表現與海德格此有空間性之對照〉,《哲學與文化》,2008年7月,第35卷第7期。
    李錦山,〈考古資料反映的漢代喪俗〉,《四川文物》(雙月刊),1989年3月。
    沈伯丞,〈原子科學激發藝術魔力〉,《科學人》,2017年5月,第183期。
    錢志堅,〈畫境與畫意: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空間構造比較研究(上)〉,《炎黃藝術》,1993年2月,第42期。

    外文期刊
    Harvey, David“Between space and time: reflections on the geographicalimagin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ume80, Issue3,September 1990,Pages 418-434。

    其他
    大象藝術空間館網站,〈指印—張羽修行的痕跡〉,2020/5/15瀏覽,https://daxiang.com.tw/%E6%8C%87%E5%8D%B0-%E5%BC%B5%E7%BE%BD%E4%BF%AE%E8%A1%8C%E7%9A%84%E7%97%95%E8%B7%A1/。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列子.周穆王》,2020/7/17瀏覽,https://ctext.org/text.pl?node=37442&if=gb&show=parallel。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2020/5/15瀏覽,https://ctext.org/shi-shuo-xin-yu/qiao-yi/zh。
    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王延壽《魯靈光殿賦》,2020/5/15瀏覽,https://www.arteducation.com.tw/shiwenv_16d6aeea67c5.html 。
    王嘉驥,〈心印觸跡—論張羽的水墨藝術〉,2009年6月18日發布於非池中網站,2020/5/15瀏覽,https://artemperor.tw/focus/23。
    許依晨,〈寶可夢讓台灣大爺大媽玩瘋了 陸媒:全球最狂訓練師〉,2018年5月24日發布聯合報網站,2019/1/20瀏覽,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159651。
    曾鈺涓,〈數位肖像-Jane 2018〉,2019年5月28日發布於曾鈺涓部落格,2020/5/15瀏覽,https://tyuchuan.com/blog/2019/05/28/hello-world/ 。
    MBA智庫百科,〈線性思維〉,2020/7/17瀏覽,https://wiki.mbalib.com/zh-tw/%E7%BA%BF%E6%80%A7%E6%80%9D%E7%BB%B4
    MBA智庫百科,〈非線性思維〉,2020/7/17瀏覽, https://wiki.mbalib.com/zh-tw/%E9%9D%9E%E7%BA%BF%E6%80%A7%E6%80%9D%E7%BB%B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