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哲宏 Liu Che-Hung |
---|---|
論文名稱: |
毛澤東之馬列思想觀-以階級、政黨、國家為例 An Analysis of Mao's Opinion on Marxism-Leninism-on Class, Party, and Nation-State |
指導教授: |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 、階級 、政黨 、國家 |
英文關鍵詞: | Marxism-Leninism, Maoism, class, party, nation-stat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5 下載:5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毛澤東是否為馬克思主義的信徒?長久以來學界對此爭論不休,為此,西方學者有自由派、烏托邦主義、保守派以及左派等四派的觀點,各家學說切入點不同,結論因而有異。本研究分析各家學說,同時比較馬克思、列寧與毛澤東三人的階級觀、政黨觀與國家觀,並試圖提出一綜合性的看法。
在分析各家學說並比較三人的學說之後,筆者發現毛澤東確為馬克思主義者,其理由如下:
馬克思與毛澤東皆強調階級的重要性,認為階級鬥爭有助歷史發展;兩人皆主張要有一共產黨來促成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兩人皆主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都希望達到國家消亡的理想,也都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應有一無產階級專政的過渡階段,來鞏固革命果實。
此外,除了上述相同點外,毛澤東與馬克思的階級觀、政黨觀與國家觀也有不同之處,如階級意識、專政…等,然這些不同點,筆者以為仍是處在馬克思主義的框架之下,而不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隨意更改。
同時,透過本研究也確定了列寧是馬克思與毛澤東之間的橋樑,在探討馬克思與毛澤東的關係時,若未探討列寧,則會產生一種邏輯上的跳躍,無法解釋何以毛澤東要修正馬克思主義,如群眾路線與民族主義就是毛澤東承繼列寧而來。故筆者亦同時分析列寧主義,並將馬克思主義與列寧主義合稱為「馬列主義」。
最後,筆者認為,本研究未來仍有幾個方向可以進行:對馬克思、列寧和毛澤東三人的學說進行整體分析;深入分析三人的階級觀、政黨觀或國家觀;以歷史研究途徑分析三人思想的產生背景;以心理研究途徑分析三人的內心世界,以求其內心真正的想法;以系統理論作為解釋毛澤東改造馬列主義的原因。
For a long time, the western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topic-“Is Mao Tse-tung a follower of Marxism or not ?”All these studies could be classified to four sects: Liberalism, Utopianism, Left and Conservatism. These theories have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result different conclusions.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it especially analyses these theories and compares Marx’s, Lenin’s and Mao’s opinions on class, party, and nation state. And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raise a comprehensive version.
After analyzing these viewpoints and comparing their doctrines, the author finds that Mao is a Marxist.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Both Marx and Ma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lass and consider that class struggle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Both of them believe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could push the coming of communistic society. They also assert that nation state is the tool for class oppression, and wish that the nation state will wither one day. And they also consider that there should be a transition,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between socialist society and communistic society to strengthen fruit of revolution.
Besides, as above mentioned,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Marx and Mao, such as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dictatorship. But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se differences are still under the framework of Marxism, these are not the alteration of Mao’s arbitrariness.
In the meantime, we can more firmly believe that Lenin is the bridge between Marx and Mao. In resear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m and Maoism, there would be a logical leap without analyzing Leninism. In this way, we can’t explain why Mao altered Marxism. Mao’s some conception came from Lenin, such as mass line and nationalism. Therefore,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Leninism at the same time, and jointly calls Marxism and Leninism as Marxism-Leninism.
Finally, the author feels that there are some aspects in this research to much deeper study: in totality analyzing Marxism, Leninism and Maoism; in depth analyzing their opinion on class, party, or nation state; using historic approach to find out why they could create their doctrines; using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find out what they think; using system theory to explain why Mao altered Marxism-Leninism.
一、中文
丁 一(1988),〈日本學者研究毛澤東思想的概況及評述〉,收於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日本學者視野中的毛澤東思想》,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頁155-171。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1991),《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87~1998),《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1972),《列寧選集》,濟南: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195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田松年等譯(2006),Stuart R. Schram著,《毛澤東的思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亦 愚譯(2002),Edgar Snow著,《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台北:一橋。
呂亞力(2003),《政治學》,台北:三民,五版三刷。
李君如(1988),〈歐美學者研究毛澤東思想情況概述〉,收於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日本學者視野中的毛澤東思想》,頁173-191,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李君如(1994),《毛澤東與近代中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君如(1997a),《毛澤東與當代中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君如(1997b),《毛澤東與毛澤東後的當代中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延明等(2002),《馬克思恩格斯政治學說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英明(1990),《馬克思社會衝突論》,台北:時報。
李英明(2003),《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臺北:生智。
谷風編輯部譯(1988),《哲學的貧困-答蒲魯東先生的貧困的哲學》,台北:谷風。
李桐岡(1955),《共產主義必滅論》,台北:中山。
李嵩明(1994),《毛澤東的政治思想-權力與策略》,政大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慧珠(1996),《馬列主義在中國(1927-1945)-以毛澤東為中心的研究》,台師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 銳(1994),《毛澤東的功過是非》,台北:新銳。
汪樹白(1990),《毛澤東思想中的中國基因》,台北:商務。
余英時(1992),〈馬克思主義在近代中國的發展〉,《哲學雜誌》2期,頁2-9。
林淑美譯(2007),北村稔著,《社會主義為中國帶來幸福了嗎?》,台北:遠流。
范平、姚桓編(1992),《延安時期毛澤東建黨思想》,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俞 諧(1981),《馬克思主義研究》,台北:正中。
洪鐮德(1997),《馬克思社會學說之析評》,台北:揚智。
洪鐮德(2002),《馬克思主義》,臺北:一橋。
洪鐮德(2004),〈推薦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傑作《共產黨宣言》(1848)及其新譯〉,收入於管中琪、黃俊龍譯,《共產黨宣言》,頁9-28,臺北:左岸。
洪鐮德(2006),〈馬克思國家學說的析評〉,《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卷2
期,頁111-149。
徐友漁(1998),〈西方學者對中國「文革」的研究〉,收於蕭延中編,《外國學者評毛澤東》冊二,頁434-449,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高 華(2000),《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
曹志為、王晴波譯(2006),John Bryan Starr著,《毛澤東的政治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陳火山&邱榮舉(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導論〉,收於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陳永發(1990),《延安的陰影》,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陳永發(1999),《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
陳世榮(1991),《馬克思「國家」理念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所碩士論文。
陳宜中(2002),〈從列寧到馬克思:論馬克思的共產思想及其與列寧的關聯性〉,《政治與社會評論》,2期,頁1-46。
陳雨蒼(1974),《毛澤東思想剖析》,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陳葆華譯(1998),Karl A. Wittfogel著,〈「毛主義」的傳說〉,收於蕭延中編,《外國學者評毛澤東》冊一,頁212-249,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陳榮彬(1999),《馬克思論國家與國家自主性-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的論述整合》,政大哲學所碩士論文。
陳 瑋譯(2006),Benjamin I. Schwartz著,《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陳壽照(1984),《共產主義在中國發生之誘因》,台北:帕米爾書店。
陳德禹(1999),〈研究方法(三):社會科學領域〉,收於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莊雅仲(2004),〈『民族問題』再議:馬克思主義與其超越〉,《社會理論學報》,7卷1期:頁141-163。
黃俊傑&蔡明田(2000),〈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收於謝復生&盛杏湲編《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五南。
黃丘隆譯(1989),Georg Lukacs著,《歷史與階級意識-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台北:結構群。
黃丘隆譯(1990),Henri Lefebvre著,《從黑格爾到毛澤東-國家理論》,台北:結構群。
張五岳編(2005),《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
張念鎮(1981),《共黨理論批判》,台北:黎明。
張 玲(2007),〈論抗戰時期統一戰線下的毛澤東民族思想〉,《貴州民族研究》,總116期,頁20-24。
張 寧等譯(2006),Maurice Meisner著,《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台北:中國人民大學。
張翼星譯(1991),Georg Lukacs著,《列寧》,台北:遠流。
張翼星(1994),《列寧的哲學思想》,台北:唐山。
曾怡仁(2005a),〈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之演進研究〉,《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2卷1期,頁107-130。
曾怡仁(2005b),〈馬克思主義「國家自主性(State Autonomy)」與「國家職能性(State Capacity)」概念之研究〉,《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2卷3期,頁1-26。
慎 之等譯(1991),Ben Agger著,《西方馬克思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甄小英編(1991),《黨的建設理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溫洽溢(1997),〈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東亞季刊》28卷2期,頁173-214。
楊世雄(1995),〈馬克思國家理論的哲學反省〉,《政大哲學學報》,2期,頁163-181。
楊尚芬(1995),《毛澤東思想中的馬克思主義成分與中國思想傳承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 照(2005),〈策略與教條的辯證〉,收於《毛澤東語錄》,頁7-14,台北:東觀文化。
葉 青(1974),《毛澤東思想批判》,台北:帕米爾書店,三版。
葉 青(1980),《毛澤東批判》,台北:帕米爾書店,六版。
葉衛平(1993),《西方毛澤東學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管中琪、黃俊龍譯(2004),Karl Marx&Frederick Engels著,《共產黨宣言》,台北:左岸。
趙相明譯(1995),Ralph Miliband著,《馬克思主義與政治學》,台北: 遠流。
廖蓋隆(1994),《毛澤東思想史》,台北:洪葉。
鄭祖邦(2004),〈戰爭社會學初探:列寧與傅柯對克勞塞維茲的兩種解讀〉,收於《2004年社會學博士生小型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東海大學社會系。
鄭華武(2005),〈論戰後毛澤東關於國際反帝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戰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總136期,頁45-47。
鄭學稼(1959),〈序〉,收於氏著,《中共興亡史》,台北:中華雜誌社。
鄭學稼(1959),《中共興亡史》,台北:中華雜誌社。
鄭學稼(1976),《列寧主義國家論之批判》,台北:國際共黨問題研究社。
劉世林(1999),《列寧主義策略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
劉志光(1999),〈美國漢學界毛澤東思想的研究概述〉,收於梁柱編,《毛澤東思想若干理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祖光(1993),《1949~1957毛澤東思想之研究》,政大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獻文(2000),〈馬克思「國家消亡學說」之研究〉,《師大三民主義學報》,20期,頁101-124。
賴錦珖(1986),《論國父的調和觀、馬克思的階級論與現代社會的關係》,台師大三研所碩士論文。
霍偉岸等譯(2006),Brantly Womack著,《毛澤東政治思想的基礎(1917~193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謝易達(2002),〈論共產國際與毛澤東之權力競奪:從「聯蔣抗日」到「延安整風」〉,《師大三民主義學報》,24期。
謝 霖(1994),〈論毛澤東對馬克思、列寧關於東方社會非資本主義發展理論的重大貢獻-兼評邁斯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一書〉,收於中國社科院科研局編,《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貢獻》,頁79-90。
薛祖仁譯(1997a),Andrew G.. Walder著〈馬克思主義、毛主義和社會變革〉,收於收於蕭延中編,《外國學者評毛澤東》冊四,頁315-331,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薛祖仁譯(1997b),Andrew G.. Walder著〈馬克思主義、毛主義和社會變革:對毛的戰略與思想中的「唯意志論」所做的再考察〉,收於收於蕭延中編,《外國學者評毛澤東》冊四,頁332-363,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關向光(2002),〈1958年中國大陸人民公社之產生及其理念根源〉,《東亞 季刊》,33卷2期,頁1-31。
魏曉明&馮崇義譯(2002),Mark Selden著,《革命中的中國:延安道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魏 鏞(1993),《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台北:商務。
二、英文
Brant, Conard&Benjamin I. Schwartz&John K. Fairbank(2005),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 Routledge.
Meisner, Maurice(1982), Marxism, Maosiom, and Utopianism: Eight Essay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iliband, Ralph(1977), Marxism and Poli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feffer, Richard M. (1976), “Mao and Marx in the Marxist-Leninist Tradition: A Critique of “The China Field”and a Contribution to a Preliminary Reappraisal.”Modern China, Vol. 2, No. 4, pp.421~460.
Schram, Stuart R.(1988), The Thought of Mao Tse-Tung.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Benjamin I.(1951),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lden, Mark(1971), The Yenan Wa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arr, John Bryan(1979),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o.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lder, Andrew G..(1977a),“Marxism, Maoism, and Social Change.”Modern China, Vol. 3, No. 1, pp.101~160
Walder, Andrew G..(1977b),“Marxism, Maoism, and Social Change: A Reex- amination of the “Volunatarism” in Mao’s Strategy and Thought.” Modern China, Vol. 3, No. 2, pp.125~160.
Wittfogel, Karl A. (1960a),“The Legend of “Maoism”.” The China Quarterly No.1, pp72~86.
Wittfogel, Karl A. (1960b),“The Legend of “Maoism”.” The China Quarterly No.2, pp72~86.
Womack, Brantly(1982), The Foundations of Mao Zendong’s Political Thought, 1917~1935.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三、參考網站
21世紀網路版: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310115.htm
理論頻道: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0764/56786/56788/4000776.html
理論前沿:
http://prison.com.cn/Theoretics/2005-2-6/C7E565B7-D4D9-4B4E-B62E-4AEF4F8BC820.Html
維基百科:
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8D%8E%E8%8B%8F%E7%BB%B4%E5%9F%83%E5%85%B1%E5%92%8C%E5%9B%BD%E5%AE%AA%E6%B3%95%E5%A4%A7%E7%BA%B2&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