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庭軒
Wang-Ting-Hsuan
論文名稱: 國中體育班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橄欖球隊學生為例
A Study on Student Cultu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Rugby Team
指導教授: 許殷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國中體育班學生文化學校適應橄欖球
英文關鍵詞: athletic cla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culture, school adaptation, rugb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9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國內的教育改革潮流中,多元適性的選擇與發展儼然已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於2014年正式實施的十二年國教更是強調適性揚才的重要性,尤其是特殊才能班級應是最能突顯此項理念的制度設計。然而其中體育班相較於數理資優班、音樂班、美術班等,鮮少受到關注。在國內升學主義的脈絡下,體育班往往被視為學生課業低落的最後一條選擇道路,因此經常被標籤化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抑或是「不須念書即能升學」的後段班級,缺乏資源的補助與關照。
    前導研究中發現,國中體育班內橄欖球隊屬於較為弱勢的群體,因此本研究進入國中體育班實際觀察橄欖球隊學生如何適應學校環境,以及在適應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受到老師、同儕與學校的影響,進而引領其思想與行動,並運用相關學校適應策略以求生存之道。本研究選取北部地區某所設立體育班的國中作為研究現場,以八年級體育班的橄欖球隊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長期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式,從七年級前導研究進入現場進行實徵資料的蒐集至八年級、九年級正式研究結束,研究時程為期近三年左右。透過教室現場觀察以及學生、老師與家長的深度訪談,而後進行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分流制度影響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的資源分配與師生互動。
    二、橄欖球運動「團結」與「服從」的精神形塑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文化。
    三、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學校適應策略轉變背後隱含升學主義之影響。
    四、國中體育班橄欖球隊學生文化潛藏階級與性別因素的交錯關係。

    In Taiwan, the pressure of credentia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has great impact on student adaptation in school. Especially for athletic students, most of them are labeled because of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impact on their adaptation strategies to school liv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tudent cultu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rugby team and focused on their school adaptation.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second grade athletic class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orthern Taiwan. This study applie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to collect the data.
    The major findings for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racking system affected resource assignment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2) The culture of rugby shaping the student cultu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rugby team; (3) Pressure of credentia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has changed the adaptation strategies; (4) The student cultu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rugby team involve the factors of class and gende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橄欖球運動起源與發展 9 第二節 學生文化 12 第三節 課程分流與能力分班 20 第四節 學校適應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前導研究 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8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步驟 44 第四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49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57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9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1 第一節 橄欖球隊的背景與定位 61 第二節 橄欖球隊的校園生活 75 第三節 橄欖球隊的學校適應策略 112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5 第一節 結論 145 第二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148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149 參考文獻 153 附錄 161

    王光輝(2007)。台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禾文化事業。
    江福貞(2005)。由青少年身心發展特質談青少年次文化。2012年12月2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0/40-26.htm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50。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63,1-7。
    吳英仲(2012)。體育班研究現況探討。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國銑(1979)。我國運動員運動成就與家庭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敏華(2005)。高中籃球運動績優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萬福(2003)。教練哲學研究科目的教學得失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 (2),1-19。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吳慧卿(2000)。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培(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的省思。學校體育,13(3),109-114。
    李美華等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臺北市:時英。
    李清楠(1984)。論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及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31-33。
    杜偉安(2004)。台北市公、私立高中職體育班之學校適應調查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惠如(2007)。臺北市公立高中職體育班學生課業壓力、學校適應與社會支持之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
    林佳瑩(2010)。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尚賢(2008)。全國國中橄欖球隊選手社會支持、課業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宜靜(2009)。合作學習在國中體育班學生英語學習之應用。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昌國(2008)。大專橄欖球選手參與橄欖球運動動機之研究。中華人文社會學報,9,104-117。
    林昌國、鄭健源(2008)。臺灣兩所百年名校橄欖球隊。大專體育,94,68-73。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臺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1-25。
    林昱瑄(2007)。青少女哪吒的生活世界:一群「在玩」青少女的認同形構及其教育意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國棟(1984)。運動選手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 44-49。
    林淑愉(2004)。臺灣資優教育現況檢討。教育社會學通訊,57,19-29。
    林進材(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德齊(2008)。宜蘭高中體育班畢業生學習歷程及發展現況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武佳瀅(2009)。師生互動之微觀政治研究-以一所私立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瑋庭(2011)。國中體育班存在之必要性--不同角度的觀點。學校體育,21(5),115-118。
    洪敦賓(2006)。臺灣橄欖球運動體制化過程初探。淡江體育,9,19-23。
    洪嘉文、詹俊成(2005)。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華體育季刊,19(1),63-71。
    徐享良(1978)。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實施能力分班對教師態度及學生態度影響之研究。教育學院學報,3,261-283。
    高玉潔(1998)。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治文(2007)。國中體育班及校隊學生個人學涯規劃之探討。運動教育,17(2),95-99。
    張春興(198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教育部(1998)。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許殷宏(1999)。師生互動策略之探究。中等教育,50(6),62-80。
    許殷宏(2005)。「藝能編班」方式下的教學實踐:國中美術班與普通班的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殷宏、謝艾芸(2011)。被錯置的莫札特?--國中音樂班學生能力觀之探究。教育學誌,26,171-211。
    郭怡伶(2005)。磨蹭的快感?-阿魯巴的男子氣概建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為藩(1972)。自我心理學。台南市:開山書店。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良乾 (2000)。橄欖球運動技術報告。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奎憙 (1990)。學生次級文化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輯刊,32,51-73。
    陳奎憙(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威諭(2005)。提升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威諭(2006)。提升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威霖(2010)。國中能力分班與學生數學成就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彥文(2007)。國中男學生男子氣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羿戎(2008)。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學生知覺學業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應用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寶億、曹校章(2006)。從世界杯七人制談我國發展之契機。大專體育,82,162-168。
    陳寶億、曹校章、林昌國(2007)。高中(職)橄欖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球員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87-100。
    陳龍雄(1989)。運動選手培訓的觀念與作法。國民體育季刊,13(1),22-27。
    程祈斌(2007)。全國中等學校橄欖球校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建都(2009)。國中橄欖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彭雅蘭(2005)。高中體育班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彭寶瑩(1992)。一群社會新貴的崛起:談青少年次文化。學生輔導通訊,21,88-90。
    曾惠敏(1994)。國一學生學校生活適應研究:一個國中教室的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品靜、陳優華(2009)。橄欖球運動精神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學報,9,47-54。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鴻文(1994)。學生次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論之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刊,23,149-193。
    黃鴻文(2000)。中學生次文化─反智主義乎?。社會教育學刊,29,171-195。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
    楊景成(2006)。合作學習與數學寫作對高一體育班學生數學習態度與自我效能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詹俊成(2003)。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清泉(1984)。運動員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1-43。
    蔡政霖(2008)。我國橄欖球運動之發展與現況。大專體育,98,55-61。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國兆(2009)。國中生的學校生活適應策略與同儕文化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3(2),167-185。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維宜(2008)。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示維(2011)。建中橄欖球隊的認同與熱情:幾位黑衫軍的故事。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謝小芩、楊挽北(2003)。「能力編班」長期追蹤調查─能力分班無法因材施教!。人本教育札記,173,34-36。
    羅書婷(2009)。國中體育班的教與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浩仁(2006)。高中體育班學生次級文化研究-以臺北縣縣立高中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羅國銓(2009)。運動團隊之文化研究:一項大樣本之分析。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譚光鼎(2000)。原住民學生適應與流失問題--新竹縣原住民學生的探究。原住民教育季刊,27,45-68。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Coleman, J. (1960). The adolescent subcultur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5(4), 337-347.
    Delamont, S. & Hamilton, D. (1986). Revisiting classroom research: A continuing cautionary tale. In M. Hammersley (Eds.), Controversies in classroom research: A reader (pp. 25-43).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Fetterman, D. M. (1989). Ethnography: Step by step.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Foley, D. E. (1990). The great American football ritual, in learning capitalist culture: Deep in the heart of Teja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Furlong, V. J. (1984). Interaction sets in the classroom: Toward a study of pupil knowledge.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 145-160).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llinan, M. T. (1994a). Further thoughts on tracking.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7(2), 89-91.
    Hallinan, M. T. (1994b). Track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7(2), 79-84.
    Hammersley, M., & Turner, G. (1980). Conformist pupils? In P. Woods (Ed.), Pupil strategies: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 (pp. 29-49). London: Croom Helm.
    Hargreaves, D. 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ngan Paul.
    Hargreaves , A. (1984) . Experience counts , theory doesn’t: how teachers talk about their work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7(4) , 244-254 .
    Keddie, N. (1971). Classroom knowledge. In M. F. D. 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133-160).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Nayak, A., & Kehily, M. J. (2001). 'Learning to laugh': A study of school boy humour in the English secondary school. In W. Martino & B. Meyenn (Eds.), What about the boys? Issues of masculinity in schools (pp. 110-123).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Oakes, J. (1985). Keeping track: How schools structure inequali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Ogbu, J. U. (1994). Overcoming racial barriers to equal access. In J. I. Goodlad & P. Keating (Eds.), Access to knowledge: The continuing agenda for our nation’s schools (pp. 59-89). 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Persell, C. H. (1977). Education and inequa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ollard, A. (1980). Teacher interests and changing situations of survival threat i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s. In P. Woods (Ed), Teacher Strategies (pp. 36-40). London: Croom Helm.
    Rist, R. C. (1970). Student social class and teacher expectations: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n ghetto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0(3), 411-451.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68).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 Rinehart & Winston.
    Smith, J. (2007). `Ye've got to`ave balls to play this game sir!' Boys, peers and fear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school-based `cultural accomplices' in constructing hegemonic masculinities. Gender and Education, 19(2), 179-198.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Spring, J. (1976). The sorting machine. New York: David McKay.
    Tye, B. B. (1985). Multiple realities: A study of 13 American high schools.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Waller, W. (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