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田明穎
Tien, Ming-Ying
論文名稱: 女性於社會關係中的隱喻與投射-田明穎水墨創作論述
Women's Metaphors and Projections in a Rational Social Context-The Creative Thesis of Tien, Ming-Ying’s art works
指導教授: 吳宥鋅
Wu, Yeou-Xin
口試委員: 孫翼華
Sun, Yi-Hua
吳宥鋅
Wu, Yeou-xin
張維元
Chang, wei-yuan
口試日期: 2023/12/2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水墨創作現代女性隱喻線性
英文關鍵詞: Ink painting creation, Modern Women, Metaphor, Linearity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文獻分析法創作實務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21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8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每個時代的人們都有著該時代的價值觀及生活型態,身為現代女性的筆者 發現自身在面臨家庭情感、人際關係、自我理想是有階段性的心境轉變。其中, 包括要與原生家庭下價值觀作抗衡、面對旁人給予的評價所帶來的衝擊,尋找內在的自我與外界關係平衡等過程。因此想藉由創作將內在精神轉化的過程與 價值觀用圖像意涵的分析方法和創作理念的梳理,逐步使筆者所用的內心投射 之情感建構出帶有隱喻的社會架構與框架。
    本次研究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目的、內容與範圍、研究方 法與步驟概述、名詞釋義。第二章從「賦予女性‧內在演化」以女性於社會框架中的表現、女性於家庭關係的權衡、周遭旁人對女性的議論為主軸,探討女 性在現代社會,處在當不同身分時,自身理想如何與外在社會共處共存,將女 性所面臨到,來自各種層面議題從中探討並梳理。第三章連結前述的背景與動 機,以「柔性下的理性」說明系列作品之創作理念與實踐;以「柔性」作為藝 術表現情感的具體呈現,以「線性」作為藝術表現形式的方式,將作為筆者創 作表現形式上的參照與梳理,藉由藝術家不同的作品表現形式進行分析,並透 過多元的創作表現形式刺激筆者思考創作新的表現形式。第四章「框架下的權 衡交織」之創作論述,以筆墨下的線條變化和雕刻符號於紙張作為主要創作媒 材與表現形式,以水墨審美經驗為出發,用線條展現在東方筆墨技法中結合不 同空間所展現的張力與節奏,探索女性於內在情緒的盤繞、遊走、拉扯之力量, 並最後透過作品的個別解析,建構出整個作品的脈絡與內容。第五章為結論, 回顧創作心得與研究歷程,使未來在創作能激發新的可能性。

    Each era brings with it its own values and lifestyles. As a modern woman, the author has noticed distinct phases of emotional transformation when dealing with family dynamic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ideals. This includes the need to balance values from one's original family, coping with external judgments, and the search for inner self 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 equilibrium. Thus, the author aims to depi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ner spirit and values into metaphorical social structures and frameworks through creative imagery analysis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comprises five main sections: Chapter One outlines research motivations, objectives, content, scope, methods, and terminology. Chapter Two explores women's roles in modern society, focusing on their presence in societal structures, family relationship balances, and societal perceptions of women. It examines how women navigate their ideals in different societal roles and dissects various issues they encounter. Chapter Three links prior context and motivations, elucidating the creative concept and execution within the "Rationality beneath Flexibility" series. "Flexibility" symbolizes concrete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art, while "linearity"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author's creative forms, inspiring fresh modes of expression.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creative discourse within the "Interwoven Balance" framework, primarily using variations in ink and line symbols on paper as the primary creative mediums. Starting from ink aesthetics, it employs lines to convey the tension and rhythm within different spaces, exploring the strength of women's internal emotions as they coil, meander, and tug. Lastly, it constructs the work's context and content through individual analyses of each piece. Chapter Five concludes by revisiting creative insights and the research journey, sparking potential for future creativity.

    摘要I AbstractII 目次III 圖目次IV 表目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賦予女性‧情感演化—的學理分析13 第一節 女性於近期發起的運動14 第二節 女性受時代發展的影響19 第二節 個體於當今社會中的互動關係22 第三章 柔性下的理性—的創作實踐26 第一節 線性的藝術表現26 第二節 紙藝的藝術表現31 第三節 藉物隱喻的轉化34 第四章 「框架下的權衡交織」創作模式與作品分析39 第一節 創作方法與形式39 第二節 個人系列與作品解析47 第五章 結論81 參考文獻84

    一、中文書籍
    沈得燦,《精神分析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2003。
    陳兆復,《中國畫研究》,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 。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05。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台北市:天下遠見,2006
    陸蓉之,〈閨秀藝術的古今演變〉,《女/藝/論:臺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臺北:女書文化出版,1998 。

    二、英文翻譯書籍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陳宓娟譯,《穿越花朵》,台北市:遠流,1997。
    拉曼.塞爾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魯克(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and Peter Brooker)著,《當代文學理論導讀》〈A Reader's Guide to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fifth edition〉。台北:巨流,2005。
    克莉斯蒂娃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2003。
    Germain,張文堯,楊語芸譯《社會環境中的人類行為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台北市:五南,1997。

    三、論文與期刊
    賴宛青,《性別角色期待對女性選擇行政助理工作所產生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碩士論文,2016
    林清江,《從社會化歷程論各級教育的重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頁109。
    黃厚銘,《流動的群聚: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第115期,2013

    四、網路資料
    奇曼達‧恩戈齊‧阿迪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發布日期: 2017年5月15日),https://reurl.cc/blDZe6,(檢索日期2022年5月1日)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隱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s://reurl.cc/m0rWkG >,(2023年6月30日檢索)。
    〈Readmoo閱讀最前線〉,《女生路痴比例相對高? 關鍵其實不在空間能力》,<https://reurl.cc/r635Ab >,(2023年6月30日檢索)。
    歐陽辰柔,〈天下雜誌〉,《專訪塩田千春:死亡並不是一條線,跨過後就什麼都沒有》,https://reurl.cc/2EKEEO ,(2023年6月25日檢索)
    朱佑霖,〈典藏藝術〉,《當代水墨新符號,雙鉤解構的線性美學:異雲書屋「郝世明──青山青個展」》,https://reurl.cc/2EKEEO ,(2023年7月21日檢索)
    侯昱寬,〈春之文化基金會〉,《IV亞洲當代藝術的身體性》,https://reurl.cc/2Elg9X,(2023年7月19日檢索
    孫曉彤,〈典藏藝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石晉華:鉛筆就是我自己生命的縮影》,https://reurl.cc/Y0k6ZL,(2023年7月23日檢索)
    陳大川,〈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紙藝〉,《國家文化資料部》, https://pse.is/5budam,2023 年 6 月 25 日檢索)
    揚眼,〈每日頭條〉,《他把「蟲洞」和「時間」畫成了畫!陳琦:藝術家懂點科學有好處》, https://reurl.cc/dmq7mk,(2023年7月21檢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