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淳堉
Chao, Chun-Yu
論文名稱: 教保服務人員創意自我效能與創意教學行為之差異與關係研究兼探討工作壓力的調節效果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chool Teachers’ Creative Self-Efficacy and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 Also Explore The Effect of Work Pressure as a Moderator
指導教授: 潘裕豐
Pan, Yu-Fong
口試委員: 李乙明
Li, I-ming
洪榮昭
Hong, Jon-Chao
潘裕豐
Pan, Yu-Fong
口試日期: 2024/01/2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教保服務人員創意自我效能創意教學行為工作壓力
英文關鍵詞: Preschool Teacher, Creative Self-Efficacy,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 Work Pressur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25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8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此研究目的在探討教保服務人員創意自我效能與創意教學行為之差異與關係研究,兼探討工作壓力的調節效果,並暸解創意自我效能對創意教學行為是否具有預測力。本研究以有立案之公私立幼兒園共263位教保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不包含專任園長、專任園主任、實習教師,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搜集,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逐步、階層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例與研究假設的驗證。研究結果如下:一、目前教保服務人員在創意自我效能與創意教學行為呈現高等程度之表現,而工作壓力則呈現中等程度之表現。二、不同背景變項的教保服務人員,不管是在創意自我效能,還是創意教學行為,亦或是工作壓力方面,皆無顯著差異。三、教保服務人員之創意自我效能對創意教學行為具有預測力。四、教保服務人員之工作壓力在創意自我效能與創意教學行為之差異與關係間,不具有調節效果。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於教育相關、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提供後續研究作為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chool teachers' creative self-efficacy and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s. Additionally, it investigate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work pressure and examines whether creative self-efficacy can predict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s. This study focused on 263 preschool teachers from registered public and private preschools, excluding full-time principals, vice principals, and intern teachers. The research employ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for data collection, utiliz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stepwise,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o process the data and validate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The finding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1.Currently, preschool teachers exhibit a high level of performance in both creative self-efficacy and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s, while work pressure shows a moderate level of performance.2.Preschool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ther in creative self-efficacy,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s, or work pressure.3.Creative self-efficacy among preschool teachers has predictive power for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s.4.Work pressure among preschool teachers does not have a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impact of creative self-efficacy on creative teaching behavior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These recommendations aim to serve as valuable insights for subsequent studies in this area.

    誌謝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創意自我效能意涵、理論及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創意教學行為意涵、理論及相關研究 22 第三節 工作壓力意涵、理論及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7 第五節 研究程序 61 第六節 資料處理 6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教保服務人員在創意自我效能、創意教學行為與工作壓力之現況 6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保服務人員的創意自我效能、創意教學行為、工作壓力的差異情形 69 第三節 教保服務人員的創意自我效能對創意教學行為之預測效果 75 第四節 工作壓力在創意自我效能與創意教學行為之間的調節效果 79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參考文獻 91 附錄一 量表使用同意書 101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05

    中文部分
    毛連塭(2000)。創造力研究。心理。
    王尾吉、詹正豐、劉品坊、張志銘(2018)。臺中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調適、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4),93-104
    王佩雯(2014)。創意角色認定、工作動機及創造力教學技巧與創意教學 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王美華(2005)。國小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王皓昀(2020)。以組織層次玩興為調節變項探討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玩興對創意教學行為及主觀幸福感影響之跨層次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曉玲、張景煥、初玉霞、劉桂榮(2009)。小學兒童家庭環境、創意自我效能與創造力的關係。心理學探新,29 (5),46-50。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民國 111 年 06 月 29 日)修正公布。
    白家儀、賴志峰(2014)。少子化衝擊下私立高級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3,185-209
    朱明謙(2001)。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休閒行為、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
    江羽慈(2003)。影響國小教師採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余舜基(2018)。創意自我效能、組織創新氣候對國中教師創意教學行為影響之跨層次研究。教育學報,46(1),143-164。
    吳文孝(2020)。高雄市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五南。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呂毅明(2021)。實施公開授課之中學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對創意教學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內外控信念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俋萱(2010)。臺北地區國小教師幽默風格、衝突風格與創意教學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李惠卿(2020)。臺南市公立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休閒阻礙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遠東科技大學。
    李雅玲(2016)。國小教師教學目標導向對創意教學行為之影響-以創意教學自我效能為中介變數(未出版碩士論文)。崇右技術學院。
    李麗美、李隆盛(2015)。私立科大該讓教師的工作壓力成為提升工作績效的助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205-208。
    周靜妮(2021)。台北市公立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休閒生活型態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林佳逸(2022)。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創意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林雨軒、翁志成(2010)。桃園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之關係。99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273-279。
    林建妤(2004)。創意自我效能與預期評量對內在動機、創造力之影響的實驗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師創新教學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林進材(1998)。有效的教學行為。師友,370,34-36。
    林鈴淇(2016)。教保員工作壓力與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林碧芳(2003)。中小學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與創意教學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式之檢驗(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林碧芳、邱皓政(2008)。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141-170。
    林靜翌(2015)。教保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邱怡玟(2023)。新北市非營利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邱惠娟(201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以台灣中部地區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姜韻梅(2016)。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南部地區國小附設幼兒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洪素蘋、林珊如(2004)。Whatever you say, I can do it-「學生創意自我效能量表」之編製。2004 年第二屆創新與創造力研討會。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洪素蘋、黃宏宇、林珊如(2008)。重要他人回饋影響創意生活經驗:以模式競爭方式檢驗創意自我效能與創意動機的中介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0(2),303-322。
    洪懿妍(2001)。世界向前走。載於天下雜誌(主編),天下雜誌 2001 年教育特刊:美的學習(24-31頁)。天下。
    相孟琳(2012)。國中學生創意自我效能與同儕依附關係對創意表現之研究: 以新竹縣科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紀曉麗、陳逢文(2009)。工作壓力對高校教師工作績效的作用機制研究。統計與決策,2009(16),81-83。
    孫良誠(2014)。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教學表現因素結構及其影響研究。健康科技期刊,2(1),38-59。
    翁菁吟(2011)。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休閒調適策略與健康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翁嘉伶(2007)。幼稚園教師教學熱情、工作壓力與創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馬洪蕊(2023)。幼兒園教保人員工作壓力與休閒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
    張玉成(2003)。教學創新與思考啟發。載於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31-48 頁)。師大書苑。
    張雨霖、陳學志、邱發忠、徐芝君(2010)。教師創造力信念、創造力教學自 我效能對創造力教學行為之影響。復興崗學報,99,151-172。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東華。
    張原誠(2015)。學生美感經驗、創意自我效能與創造力之研究:教師創造力教學的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張淑貞(2007)。臺中市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張雅芬(2020)。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教育部。
    許乃文(2020)。雲嘉地區幼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郭紀廷(2021)。技術型高中專題實作課程教師創意教學信念、創意教學行為與學生創造力之關係模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郭銘茜(2009)。目標導向對創意自我效能與教師創意教學表現之影響:團隊學習行為的跨層次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陳玉樹、胡夢鯨(2008)。任務動機與組織創新氣候對成人教師創意教學教學 表現之影響: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0(2),179-198。
    陳玉樹、郭銘茜(2013)。四向度成就目標對教師創意教學表現之影響: 創意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果與團隊學習行為的跨層級調節效果檢定。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3),85-120。
    陳秀娟(2022)。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休閒調適對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陳彥云(2022)。教保服務人員的感恩對創意教學自我效能之影響-以正向情緒、社會支持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欽雨、呂博裕、莊雅晴(2015)。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情緒智力對離職意圖之影響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9(2),57-80。
    陳碧珠(2013)。屏東縣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探討(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心理。
    陳霞鄢、王振德(2004)。國小資優班教師創造力教學行為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4,29-50。
    陳韻婷(2023)。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與創新教學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曾國揚(2022)。幼教師自然觀察者智能對創意教學行為路徑模型之建立與驗證:以教學玩興與創意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游舒儀(2017)。新北市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情緒勞務與情緒調節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黃惠君(2006)。國中教師人口變項、玩興、教學動機、快樂感受與創意教學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黃惠君、葉玉珠(2008)。國中教師教學玩興、教學動機、教學快樂感受與創 意教學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31(2),85-118。
    黃意文、柯佳伶、陳弘順、古國宏、吳明憲(2015)。教師之運動休閒活動與工作壓力及憂鬱傾向之理論與文獻探討。社會服務與休閒產業研究,4,46-57。
    黃曉嵐、蔡淑君、胡翠茵、張芝萱譯(James C. Kaufman, Robert J. Sternberg 著)(2014)。創造力:理論與當代議題面面觀。華騰文化
    楊立萱(2021)。國小學童創意自我效能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以學習心流經驗及幸福感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淑雅(2013)。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劉泳君(2015)。屏東縣國小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劉芳萁(2009)。臺北市幼稚園教師的教學效能、創意教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奕禎(2012)。國中、高中(職)體育教師心理資本 對工作壓力與創意教學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劉彥碩(2022)。國中教師創意自我效能與運動參與程度對教師創意教學行為影響-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創新氣氛之跨層次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劉韻綺(2013)。國民中學教師成就動機、工作壓力與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歐慧敏、曾玉芬(2009)。學前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幼兒教育研究,141-177。
    潘裕豐(2006)。為何及如何做創意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2),38-57。
    蔡玉欽(2012)。幼兒園教保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及家庭支持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蔡雅玲(2013)。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對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鄧瑋婷(2010)。三位公立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鄧寶伶(2019)。工作壓力、自我效能與拖延心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鄭麗華(2017)。屏東縣公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盧美貴(1987)。兒童教育的理念與輔導。師大書苑。
    蕭佳純(2007)。教師內在動機以及知識分享合作對創意教學行為關聯性之階層線性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5(4),57-92。
    蕭佳純(2011)。學校創新氣氛、教師內在動機與教師創意教學行為關聯之研究: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之探討。當代教育研究,19(4),85-125。
    蕭佳純(2015)。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創意教學關聯之研究: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的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1),85-115。
    蕭佳純(2017)。在職進修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發展之縱貫性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3),25-55。
    賴志峰、廖偉君(2015)。臺中市幼托整合政策實施後公立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99,202-225。
    賴美至(2020)。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家庭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嘉義縣國小附幼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駱明潔、江姵嬅(2019)。臺灣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研究。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9,78-112。
    謝靜雯(2022)。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羅瑞鳳(2012)。新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兼任主任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蘇品樺(2019)。嘉義縣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對休閒阻礙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蘇毓敏、黃娟娟(2017)。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關係-以台中市為例。高應科大體育學刊,16,77-89。
    蘇霈(2021)。教師思考風格傾向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工作壓力對幸福感之相關性研究:以特質活化理論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顧妮寶(2016)。新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英文部分
    Abbott, D. H. (2010). Constructing a creative self-efficacy inventory: A mixed methods inqui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t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Adeoye, A. O., & Afolabi, O. O. (2011). The impact of administrative demand, work schedul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job stress among private owned universities in Nigeria. Academic Leadership Journal, 9(2), 179-183.
    Alison, L. K., & Berthesen, D. C. (1995). Preschool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stress.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1(4), 345-357.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122-14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andura, A. (2010). Self efficacy. In Th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4th Ed. 1534-1536). John Wiley & Sons.
    Beghetto, R. A. (2009). Correlates of intellectual risk tak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6, 210-223.
    Brown, K. A. (1988). Inventors at work: Interviews with 16 notable American inventors. Microsoft Press.
    Chen, G., Gully, S. M., & Eden, D. (2001). Validation of a new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4, 62-83.
    Cooper, C. L., Sloan, S. J., and Williams, S. (1988). 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 Management Guide. NFER-Nelson.
    Csiks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Harper Collins.
    Downing, J. P. (1997). Creative teaching: Ideas to boost student interest. Teacher Ideas Press.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
    Ford, C. M. (1996). A theory of individual creative action in multiple social domai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4), 1112-1142.
    Gong, Y., Huang, J. C., & Farh, J. L. (2009). Employee learning orientatio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ployee creative self-efficac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2(4),765-778.
    Hennessey, B. A., & Amabile, T. M. (1998). Reward,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674-675.
    Hyson, M. (Ed). (1984). Playing with kids all day: Job stres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Janet F. Brown, Administering programs for young children. NAEYC.
    Kanter, R. M. (1988). When a thousand flowers bloom: Structural, collective, and social conditions for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69–211.
    Kear, M. (2000). Concept Analysis of Self-Efficacy. Graduate Research in Nursing, 2(2), 33-45.
    Kebbi, M. (2018).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Used by Speci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Classroom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3(1), 34-61.
    Kokkinos, C. M. (2007). Job stressors, personality and burnout i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1), 229-243.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48, 159‒167.
Masari, G. A., Muntele, D., & Curelaru, V. (2013). Motivation, work-stress and somatic symptoms of Romanian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84, 332-335.
    Masari, G. A., Muntele, D., & Curelaru, V. (2013). Motivation, work-stress and somatic symptoms of Romanian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84, 332-335.
    McCormick, J. (1997).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bi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a large school syste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 35 (1) ,18-38.
    Millar, G., & Dahl, C. (2011). The power of creativity. ATA Magazine, 91(3), 16-21
    Moracco, J. C., & McFadden, H. (1982). The counselor’ 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Personnel & Guidance Journal, 60(9), 550.
    O’ Neill, S. (2011).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nadian Psychology,52(4),323-324.
    Rejskind, G. (2000). TAG teachers: only the creative need apply. Roeper Review, 22, 153–157.
    Robbins, S. P., & DeCenzo, D. A. (2005).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Essentia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school syste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 35 (1) ,18-38.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McGraw-Hill.
    Tan, A.G. (2007).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efficacy scal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an, A.G. (2011).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and happiness: a perspective from Singapore.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 173–180
    Tellenback, S., Brenner, S. D., & Lofgren, H. (1983). Teacher stress: 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6(1), 25.
    Tierney, P., & Farmer, S. M. (2002). Creative self-efficacy: its potential anteced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creativ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5(6), 1137-1148.
    Tierney, P., & Farmer, S. M. (2004). Application of the Pygmalion Process to Employee Creativity. Journal of Management, 30, 413-432.
    Tierney, P., & Farmer, S. M. (2011). Creative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and 105 creative performance over tim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6(2), 277.
    United States-based Partnership for 21stCentury Skills. (n. d. ). 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 Retrieved June, 10, 2023, from https://static.battelleforkids.org/documents/p21/P21_Framework_Definitions_New_Logo_2015_9pgs.pdf
    Yeh, Y. C., & Lin, C. S. (2018). Achievement goals influence mastery experience via two paths in digital creativity gam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34(3), 223-23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