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麗茹
Lee, Li-Ju
論文名稱: 一位終身學習母親生命經驗的敍事研究
A Narrative Research on Lifelong Learners: Mother's Experience
指導教授: 曾煥鵬
Tseng, Huan-Peng
口試委員: 林勝偉 張德永 曾煥鵬
口試日期: 2021/06/2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dult Education and Culture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終身學習者生命經驗敍事研究
英文關鍵詞: lifelong learner, life experience, narrative research
研究方法: 敘事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40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7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一位終身學習母親對其生命經驗的自我敘事研究。研究者藉由自我敘事的文本故事,嘗試以終身學習為主軸,從過去的生命經驗中,探討其重要的主題與意義,並以此自我覺察生命歷程裏,因學習而引發新的實踐行動。
    研究者以敘事分析其一生的人際關係和生活主題,從八個不同的面向檢視人際關係,探索五個生活主題中發現,建立終身學習觀念前後階段中,存在著相同的生活主題,卻又顯現不同的風貌、呈現出不同的人際角色扮演。此外,更透過深入探究文本後,找到研究者偏向樂觀的敍事基調。
    本研究以Crossley參考McAdams所提出的敘事心理分析為藍圖,自生活文本中,整理出故事六大問題的答案。
    研究發現,透過終身學習引發個人觀念轉化,讓生命經驗不斷累積及深化,使研究者從一位有著固定框架、思考僵化的平凡婦女,轉化成一位願意思考、懂得寬容的終身學習母親。
    研究者綜觀其人生,因為學習而更加樂觀幸福,並且更勇於追求自己的目標;同時覺察在終身學習的道路上,除了學習自我探索、增加教養孩子的各方面知識及經營家庭動力之外,更透過敘事分析瞭解,終身學習的過程,常能洞察自己內在動機與渴望,接續亦能引發一連串實踐行動,完成自我設定的目標,以及期許自我實現完成目標、成為一位助人工作者。

    This research is a self-narrative study of a lifelong learning mother on her life experience. Researcher use self-narrative text stories to try to take lifelong learning as the main axis, explore important themes and meanings from past life experiences, and use this to self-aware of the life course that triggers new practical actions due to learning.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her lif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themes with narratives, examin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rom eight different aspects, and explores five life themes. She finds that the same life themes exist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but they appear again. Different styles, showing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role-playing. In addition, after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text, the researcher's narrative tone that is biased towards optimism is found.
    This research uses Crossley's narrative psychoanalysis proposed by McAdams as a blueprint, and sorts out the answers to the six major questions of the story from the life text.
    The study found that through lifelong lear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al ideas is triggered, and life experience is continuously accumulated and deepened. This enables researchers to transform from an ordinary woman with a fixed framework and rigid thinking to a lifelong learning mother who is willing to think and understands tolerance.
    Researcher look at her life and are more optimistic and happy because of learning, and are more courageous in pursuing her own goals. At the same time, She is aware that on the road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addition to learning self-exploration, increasing knowledge in all aspects of raising children and managing family motivation, through narrativ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lifelong learning can often provide insights into one's inner motivations and desires. The continuation can also trigger a series of practical actions to complete self-set goals, and hope to achieve self-fulfillment goals and become a helping worker.

    目次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表次 vii 圖次 viii 附錄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探討 4 第三節 名詞界定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終身學習對一位母親心理層面的影響 7 第二節 生命經驗中的學習取徑 12 第三節 敍事研究中的自我療癒取向 1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1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21 第二節 文本資料分析 22 第三節 研究的可信度、有效性與研究倫理 2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27 第一節 表徵意象和主題 27 第二節 敘事基調、取材方向與六大問題 52 第三節 突破-實踐行動 55 第五章 省思與建議 65 第一節 研究省思 65 第二節 敍事理論和方法反省 66 第三節 研究者的建議 69 參考文獻 72 中文參考文獻 72 英文參考文獻 75 文本附錄 76

    中文參考文獻
    丁興祥、張繼元(2014)。生命詩學:心理傳記與生命敘說的新開展。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1-24。
    王等元(2018)。我國高齡教育基本權的憲法基礎探究:終身學習權保障觀點,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六十三卷第二期2018年,63(2),1-24。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 Riessman,C.K.)。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原作者:Crossley,M. L.) 。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2000)。
    李世英(2006)。故事夥伴家庭互動轉化學習之研究~以新竹市科學城社區大學故事媽媽志工培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宜芳(2012)。全職媽媽母職意義觀點之轉化學習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美貞(2010)。圖書館故事媽媽之默會知識傳承與分享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燕蕙(2007)。在學術與生死之間—本土敘事研究之詮釋學反思。第七屆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
    宋明娟(2019)。杜威實驗學校的課程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集刋。第六十五輯第一期,1-41。
    林杏足(2013)。敘事諮商中當事人自我認同轉化歷程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7,209-241。
    林美珠、溫錦真、高倜歐(2014)。敘事意義性、連貫性與對話性:一次治療書寫的敘事理解與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卷1期(2014/03/01),P31-50。
    林美珠、溫錦真(2018)。臺灣心理與諮商敘事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五十三期,81-116。
    邱士豪(2011)。學校志工團隊學習─新北市三重國小「幸運草故事媽媽」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Patton, M. Q.)台北:桂冠。(原書出版年: 1995)
    吳芝儀(譯)(2007)。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 (原作者:Amia Lieblich & Rivka Tuval-Mashiach & Tamar Zilber)。嘉義市: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洪莉竹(2007)。稻草變黃金焦點解決諮商訓練手冊。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春興(2004)。心理學。臺北市:東華出版社,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英熙(2013)。看見孩子的亮點:阿德勒鼓勵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運用。臺北市,臺灣:張老師文化。
    張素真(2008)。婦女志工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以南投縣草屯國小故事媽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向明(2003)。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北京大學教育評論,1(1),104-112。
    陳向明(2008)。理論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北京大學教育評論,6(1),39-50。
    陳秀嫦(2010)。淡水國小故事媽媽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2016)。質性研究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市:雙葉。
    郭實渝(2008)。教學建構主義的哲學基礎。臺東大學教育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119~142頁,頁125。
    黃主恩(2019)。新移民兒童之教牧關懷與牧養事工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神學院。
    黃嘉珍(2011)。中高齡女性志工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原作者:White, M. & Epston )。臺北市:心靈工作坊。(原著出版年:1990)。
    蔡秀美(1996)。終生學習社會的成長與規劃。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秀媛(2002)。轉化學習之理論與應用。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3期,P389-404。
    鄭忍嬌(2013)。在子女成年背影中,回首職業婦女的母職來時路—中年職業婦女母職生活經驗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金玫(2017)。一位故事媽媽自我培力的實踐敍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大學。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臺北市,出版。


    英文參考文獻
    Crites, S.(1986). Story time: Recollecting the past and projecting the future. In T. R. Sarbin(Ed),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pp.152-173). New York: Praeger.
    Cropley, A. J. (1980). Towards a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Some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Hamburg : UNESCO Institute forEducation.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Suny Ser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uces)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arbin, T. R.(Ed.)(1986).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New York, NY:Praeger.
    White, M. (2004). Narrative practice and exotic lives: Resurrecting diversity in everyday life.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