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文珊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建構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振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社區大學 、新住民課程教師 、專業知能 、指標建構 |
英文關鍵詞: | Community College, New Immigrants cours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Construction indicato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3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臺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本研究之目的,首先依相關文獻探討社區大學現況、成人教師專業素養之相關研究以及新住民教師專業素養相關理論,在綜合、分析、歸納而後建構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素養之內涵,並據以發展為初步專業素養指標概念架構。其次,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德惠法,依專家小組成員兩次往返之意見修正與檢視,建構出台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最後,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期能提供政府教育單位、台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與後續研究者建議參考。研究結論如下:
一、研究中採用德惠法,經由二十五位專家小組成員兩次往返之修正與檢視完成指標之建構。
(一)本研究所建構之「台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
共分為三個主構面、十個次構面與三十八項能力指標。
(二)主構面包含:多元文化素養、成人教育專業知能與新住民專業知
能等三個主構面。
(三)次構面包含:具備多元文化教育素養、具備本國文化背景知識、具備新住民母國文化背景知識、課程規劃能力、教材編選能力、教學技巧運用、學習評量方式、瞭解新住民學習心理、瞭解新住民生活適應、具備協助新住民運用社會資源的能力等十項能力項目。
(四)專業知能指標:包含三十八項指標項目。
二、本研究之建議如下:
(一)對政府教育單位的建議
1.建立對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證照之認證。
2.發展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師資培育課程。
(二)對台北市社區大學的建議
1.參考本研究建構之指標,規劃新住民課程教師甄選、考核、聘任之參考。
2.透過定期辦理新住民相關學研討會工作坊,提昇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能力。
3.定期辦理教師教學評鑑,建立教學回饋制度。
4.建立教師人力資源庫,進行人力資源共享。
(三)對新住民課程教師的建議
1.本研究所建構之指標,作為教師自我檢視專業素養之參考。
2.依據指標發現本身不足之處,進一步加強專業進修與成長。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s for new Immigrants’ teachers in Taipei Community College. First of all, literature review we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community colleges, the relative studie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the adult teacher and new Immigrants’ teacher, after synthesizing ,analyzing and concluding the content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new Immigrants’ teachers in Taipei Community College,we developed the original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s. Second, the research method mainly adopts Delphi Techique, and indicators were developed after recommendations and reviews with the members of the expert group. Las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will be provided for the government to plan relevant program, Taipei community college,the new Immigrant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follow-up . The conclusions from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
I.Research method was Delphi technique with 25 experts to complete the indicators.
(1)Indicators developed include 3 main dimensions,10 minor dimensions and 38 competency indicators.
(2)main dimensions conclude: multicultural Literacy,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dult education and new Immigrants.
(3)minor dimensions conclud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with literacy,have our own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curriculum planning capacity, ability to compil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use of teaching skills, learning evaluation methods, psych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Immigrants to learn, understanding of new Immigrants’ adapt to life, to assist new Immigrants with th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4)Competency indicators include 38 items.
II.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Recommend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education unit
A To establish the teacher’ certification license of new Immigrants to the curriculum of community college .
B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 for new Immigrants in community college.
(2)Recommendation of the Taipei Community College
A Plan and assessment the teacher of new Immigrants curriculum with proposed indicators in this paper.
B Through regular seminars related to school workshops, courses for new Immigrants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teachers.
C Regular evaluation of teaching for teache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for feedback.
D The establishment of human resource base of teachers, sharing of human resources.
(3)Recommendations of teachers’ courses for new Immigrants
A Construction of the indicators in this study as a teacher's professional self-view reference.
B Indicators found based on the inadequacies of their own to further enhance the growth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中文書目..................................................92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雅芬(2004)。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內政部(2004)。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6日。
網址︰http://www.ris.gov.tw/ch4/0930617.html。
內政部(2008)。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6日。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內政部(2009)。九十八年第五週內政統計週報(97年底在我國之外籍人士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月1日。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2041&page=1。
內政部(2009)。九十八年第六週內政統計週報(97年嬰兒出生狀況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月1日。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2057&page=1。
內政部(2009)。九十八年第十九週內政統計週報(97年我國國籍之歸化、喪失、回復及撤銷喪失情況)。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內政部(2009)。九十八年第二十三週內政統計週報(97年新生嬰兒生母狀況分析(按發生日期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月1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2564&page=0。
台北市社區大學聯網(2009)。線上檢索日期:98年1月1日。
網址:http://www.ccwt.tp.edu.tw/。
台北縣教育局(2004)。台北縣外籍配基本教育學習需求評估之研究。台北縣教育局外籍配偶專案研究報告。
台北縣終身教育資源中心(2009)。FAQ-問題與解答「外籍配偶專班答客問」。線上檢索日期:98年6月30日。網址:http://m2.takes.tpc.edu.tw/lifelearn/。
台南縣政府(2008)。台南縣97年度成人及外籍配偶教育師資培訓研習實施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網址:http://jces.tnc.edu.tw/xoops2/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51。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2008)。新移民親子律動成長團體」成果展發表。線上檢索日期:98年6月30日。網址:http://www.eden.org.tw/news_detail.php?bulletin=1&b_id=389。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移入因應方案。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1日。網址:http://www.ris.gov.tw/ch9/f9b.html。
江雪齡(1996)。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社論(2003)。成人教育雙月刊,75,1-2。
社區大學課程(course wiki)(2009)。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
網址:http://course.fcu.org.tw/index.php/98a-1051。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5)。從新移民到好鄰居,社區大學新移民女性課程工作坊。從新移民到好鄰居工作坊手冊。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網站(2008)。推動社區民眾多元文化教育計畫。
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20日。網址:http://2007multikutur.blogspot.com/2008/08/blog-post_4608.html。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網站(2009)。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1月1日。
網址:http://www.napcu.org.tw/napcuwebsite/。
快樂學習新生活-中越別冊(2009)。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4月11日。
網址:http://wise.edu.tw/resource/course/foreignbride/ctn03.htm 。
永和社區大學(2009)。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
網址:http://www.community-univ.org.tw/?q=node/1031。
李苹綺譯(1998)/James A.Banks著(1994)。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台北市:心理。
李維真(2001)。我國社區大學經營及其發展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李俊男(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方案學習障礙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李素蓮(2005)。台南縣外籍配偶學習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汪素娥(2005)。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沈政良(2006)。外籍配偶教師專業知能與培訓需求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但昭偉、邱世明(1998)。今日教育改革的基本性質:典範的轉移。教育資料集刊,23,1-12。
何青蓉(1999)。成人識字教材教法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何青蓉(2003)。從多元與差異到相互的理解與認同─一項本地婦女與跨國婚姻婦女相互學習課程的初步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4,106-114。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雙月刊,75,2-10。
車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雲林科技大學繼續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雲林縣。
吳昌期(2004)。臺北縣外籍配偶基本教育學習需求評估之研究,北縣成教,23,37-46。
吳明宗(2001)。我國社區大學定位與實施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怡佩(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左岸文化,115-119。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做為一個「賦權」運動一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菁(2003)。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6。
林月鳳、周慧玲(2007)。新住民教育—東南亞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識字教育之研究。研習資訊雙月刊,24,125-137。
林振春(1992)。德惠法(Delphi Techiques)。民意學術專刊,168,82-101。
林振春(1993)。當前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評估方法之回顧與展望。成人教育雙月刊,11,31-38。
林振春(1997)。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德惠法研究。成人教育雙學刊,1,43-82。
林振春(1999)。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2)。社區大學與學習型社區。社區發展季刊,31,1-18。
林振春(2003)。外籍配偶成人教育的新思維。北縣成教,22,5-8。
林振春(2006)。社區大學與台灣社區學習文化的深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新思維。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幸璇(2004)。社區大學教師成人教學評鑑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金門無線島(2007)。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
網址:http://www.km-airnet.net/webroot/news/news_view.php?num=42。
邱琡雯、王宏仁(1999)。外籍新娘亟需工作權與母國訊息。台北︰中國時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23日。
網址︰http://benz.nchu.edu.tw/~hongzen/newspaper/bride.htm。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時英出版社。
邱世明(2004)。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與外籍配偶教育實務的激盪。北縣成教,23,4~13。
屏東縣屏南區社區大學(2009)。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網址:http://www.pscc.org.tw/Programs/News/news_main.aspx?ItemID=334。
胡修如(2000)。成人教育方案規劃人員專業知能內涵分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苗栗縣政府外籍配偶照顧輔導資訊網(2008)。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網址:http://www.miaoli.gov.tw/foreign/activePublish.asp。
施怡如(2001)。社區大學發展脈絡、課程規劃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2008)。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網址:http://npo-11.proshine.com.tw/index.php。
教育部(2004)。多元文化教育。線上檢索日期:98年4月11日。
網址:http://epaper.edu.tw/old/079/dic.htm。
教育部(2005)。教育部發展新移民文化計劃。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澳洲移民教育及社區生活輔導實務考察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新移民與多元文化計畫。高雄: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10日。網址:http://www2.nsysu.edu.tw/sociology/iscd/pros.htm。
徐文濤(2006)。臺北縣國小補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錦雄(2003)。政府對於社區大學經費補助組織機制與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陳定邦(2002)。社區大學課程統整策略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的突破與創新。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若琳、黃馨慧(2006)。外籍配偶的社區學習活動實施之探討-以大學與社區合作生活適應課程為例。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 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源湖(2002)。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雙月刊,68,25-34。
陳源湖(2003)。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述外籍配偶教育之實踐。成人教育雙月刊,75,20-30。
陳源湖(2004)。跨國婚姻婦女教育中的教學者角色,社區發展季刊,107,59-376。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俊言(2003)。外籍新娘蛻變成台灣媳婦-談港源國小外籍新娘成人教育。南投文教,18,88-89。
陳歆茹(2007)。北部地區新移民女性識字教育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學現況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宜蘭縣。
陳瓊如(1999)。我國社區大學的發展及其定位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郭文紅(2000)。成人參與識字學習之研究--以一個成人基本教育識字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郭文茵(1992)。我國成人基本教育教師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北市。
郭碧娥(2006)。成人教育方案規劃能力檢核表發展之研究:系統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郭嫈嫈(1989)。基層農會家政家政指導員專業能力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
黃正治(2003)。臺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黃昭誌(2006)。社區大學成人教師專業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黃于真(2006)。成人教育方案規劃者系統規劃能力評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黃武雄(1996)。社區大學與社會力復甦-附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草案。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武雄(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 --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劃通案。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1月23日。網址:http://www.bamboo.hc.edu.tw/introduction/manifesto/manifesto.html
黃武雄(1999)。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載於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主辦:八十七學年度期末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研討會(1999年7月24日至25日),5-13。
黃富順(1995)。成人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及教學原則。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書局。
黃富順(2002)。台灣地區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成人教育雙月刊,69,29-42。
黃富順(2003)。外籍新娘的教育權。九十一年全國外籍新娘成人基本教育業務研習會議手冊。嘉義:嘉義縣政府。
黃木蘭(2004)。為新弱勢族群-撒播希望的種籽。師友,441,20-25。
黃正治(2003)。臺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6)。第1751期「外籍配偶師資培訓」研習班課程表。第1751期「外籍配偶師資培訓」研習手冊。
曾秀珠(2003)。臺北縣國小補校人員對外籍新娘基本教育課程規劃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秀珠(2006)。外籍配偶教育課程規劃的芻議。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6)。從成人教育相關理論談外籍配偶教育的實施。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貴雲(1995)。我國成人教育工作者所需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張明慧(2004)。新移民女性的母職困局—「新臺灣之子」發展遲緩論述的緊箍咒。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張菀珍(2001)。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資源網絡之研究-「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的學習資源網絡圖像。社會教育學刊,203-240。
楊尚青(2006)。社區大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楊碧雲(2006)。臺北市社區大學的回顧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新思維。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傳蓮(2000)。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素養指標初步建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化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
鄒秀慧(2004)。從經驗學習觀點探討外籍配偶識字教學的設計。成人及終身教育,4,10-18。
詹秀員(2006)。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討外籍配偶社區教育之理念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詹秀員(2006)。新移民女性社區學習體系之建構—從多元文化與生態系統觀點。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新思維。台北市:師大書苑。
廖雅婷(2003)。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外籍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廖玉齡(2004)。終身學習時代教師專業成長與反思。人文與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3,97-110。
鄭志宏(1995)。企業界教育訓練人員基本專業能力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嘉義縣國教輔導團。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網址:http://ceag.cyc.edu.tw/modules/piCal/index.php?action=View&event_id=0000000373。
臺北市民政局(2006)。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網址: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p141.jsp?id=348。
臺中縣家庭教育中心(2009)。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30日。
網址:http://www.tcc.edu.tw/news/board_show.php?bo_no=59319。
潘榮吉(2006)。從多元文化視野檢視外籍配偶在台處境-以「跨文化家庭研究」課程之「服務學習」型實作為例。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秀美(2001)。「知識社會與社區大學」。台北:師大書苑。
蔡秀珠(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識字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蔡素伶(2005)。外籍配偶多元文化觀點識字教育學習滿意之研究-以一所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蔡仕昌(2006)。外籍配偶班教師專業成長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蔡傳暉(2001)。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載於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主編),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八十九年度第二學期入學與學習資源手冊(頁281-292)。台北: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蔡麗鳳(2002)。社區大學課程規劃之分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的突破與創新。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承家(2003)。社區大學整合社區終身學習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中。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學行政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盧宸緯(2006)。越籍新移民女性中文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北市。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高雄縣。
謝明昭(2005)。我國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北市。
謝怡如(2006)。社區大學教師專業知能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未出版,嘉義縣。
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工作者核心能立即培訓需求分析。成人教育學刊,5,275-292。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主編。
薛淑今(2003)。嘉義縣外籍新娘現行使用之識字教材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戴曉霞(1997)。文化研究與教育研究。新世紀的教育發展,355-374,台北:師大師苑。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空中大學。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
釋見咸(2006)。社區中外籍配偶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外籍配偶與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釋自淳、夏曉娟(2003)。識字與女性培力—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41-84。
英文書目..................................................99
Aker, G.F., Jahns, I.R., & Schroeder,W.L.(1968). Evaluation of an adult basic education program in a southern rural community. Department of Adult Education,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30 783).
Banks, J.A.(1993).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In J. A.Banks & C.A.M.Bank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Issue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pp.195-213.
Banks J. A., Banks Cherry A. McGee (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 Perspectives. NY: John Wiley & Sons.
Bennett, C.I (1999).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 Allyn & Bacon.
Ira Shor and Paulo Freire (1987), 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Bergin and Garvey, p.103.
Jarvis, P.(1983). The Lifelong Religi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Place of Adult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The Adult Years, May,vol.5,No.9, pp.20-23.
Knowles,M.S.(1989) . The Making of an Adult Educator : an autobiographical journey . San Francisco : Bass.
Merriam,S.B.& Caffarella,R.S.(2000).Key theories of learning. In Learning in adulthood (2nd)(pp.248-266).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leeter, C. E., & Grant, C. A. (1994). Making choice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Tiedt, P. L., & Tiedt, I. M. (1999).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5th ed). Boston: Ally& Bacon.
附錄
附錄一 台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建構之研究德惠法問卷第一回合問卷 ................................................100
附錄二 台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建構德惠法問卷第一回合問卷調查結果 ................................................107
附錄三 第二回合德惠法問卷—指標層次........................... 115
附錄四 台北市社區大學新住民課程教師專業知能指標建構之研究德惠法問卷第二回合問卷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