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慶玲
Chiu, Ching-Ling
論文名稱: 鬱與癒——李渝小說中的人物塑造與物質書寫
Depression and Healing——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zation and Material in the Fictions of Li-Yu
指導教授: 范宜如
Fan, Yi-J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李渝人物塑造物質書寫敘事治療憂鬱與療癒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浩瀚無岸的文學之河中,李渝的創作具有強烈的特殊性。其作品的形式與主題常難以歸類,自成一格;而其小說精密的文字處理和凝練的人性觀察,亦頗有可觀之處。尤其是在歷經政治風暴、自身罹病及丈夫猝逝等生命波折淬練後,李渝的作品呈現出更為豐富的內蘊與風貌。

    故本文以李渝出版的全部小說作為研究對象,並以其非小說論著及發表於各大報紙期刊的散文作為論文寫作的參考佐證。借用心理學中「敘事治療」的部分概念,參照作家個人經歷、創作觀的變化,觀察其與文本相互滲透、影響的關係,探究李渝為何與如何書寫憂鬱;並透過「人物塑造」和「物質書寫」兩個面向,梳理其作品中的「憂鬱」和「療癒」樣貌,嘗試歸納出李渝的創作核心、有別於他人的獨特之處;並探討將文學視為最後壁壘、永恆信仰的作家,如何透過創作面對逆境、療癒自我,以此努力生存的痕跡。

    本文認為,李渝的創作核心是對抒情的追求,而其有別於其他作家之處,在於其身兼創作者與藝評家的身分,使得她的創作涉及對中西文藝史的溯源窮流,融合對文學與藝術的觀察體悟。為了永恆的抒情理想,李渝不斷地以創作進行自我觀省,最後終能逐步形成「憂鬱」與「療癒」循環共生的獨特風格,建立李渝式的救贖美學。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4 一、李渝研究專著 5 二、李渝相關碩博士學位論文 6 三、李渝相關期刊(單篇)論文 8 四、李渝專書書評 10 五、李渝單篇作品的評析 1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步驟 16 一、研究範圍 16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17 第四節 論文架構 20 第二章 鬱從何起?癒從何生? 21 第一節 鬱從何起? 22 一、憂鬱和創作的關係 22 二、憂鬱與抒情 26 第二節 鬱的書寫 30 一、三種憂鬱 30 二、與憂鬱搏鬥 35 第三節 癒從何生? 39 一、多重渡引 40 二、改寫 45 第三章 小說中的人物塑造 54 第一節 特殊的職業設定 54 一、軍人與文人 55 二、傳道者與藝術家 67 第二節 永恆的少年形象 75 一、美少年與青春 75 二、少男和少女的差異 79 第三節 從鬱到癒的容顏——人物塑造及其意涵 84 一、藝中自癒 85 二、遇中得癒 90 第四章 小說中的物質書寫 95 第一節 物在小說中的功能 95 一、召喚記憶 95 二、作為象徵 100 第二節 物的文化內涵 104 一、非常之物 104 二、日常之物 109 第三節 物的療癒作用 114 一、技藝的隱喻 114 二、記憶的療癒 122 第五章 結論 128 參考文獻 132 附錄:李渝小說人物職業統計表 143

    參考文獻
    【李渝作品】(依發表時間先後順序)
    一、小說專書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1年。
    李渝:《應答的鄉岸》,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2年修訂二版。
    李渝:《夏日踟躇》,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李渝:《賢明時代》,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
    李渝:《九重葛與美少年》,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二、非小說專書
    李渝:《任伯年——清末的市民畫家》,臺北:雄獅美術,1978年。
    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李渝:《行動中的藝術家》,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
    李渝:《拾花入夢記:李渝讀紅樓夢》,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三、報紙期刊
    李渝:〈那朵迷路的雲〉,《幼獅文藝》,1965年6月,頁22-27。
    李渝:〈五月淺色的日子〉,《聯合報》第7版,1965年8月19日。
    李渝:〈清末市民畫家任伯年〉,《雄獅美術》第83期,1978年1月,頁44-50。李渝:〈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女性形像〉,《雄獅美術》第85期,1978年3月,頁9-23。
    李渝:〈唯美和現實——評「潑水節——生命的讚歌」兼評文革後中國繪壇〉,《雄獅美術》第122期,1981年4月,頁20-39。
    李渝:〈返鄉——再見純子〉,《現代文學》復刊第10期,1980年3月。
    李渝:〈記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艾斯特庭園及狄倫畫廊〉,《雄獅美術》第127期,1981年9月,頁82-91。
    李渝:〈從俄國到中國:中國現代繪畫裏的民族主義和先進風格〉,《雄獅美術》第137期,1982年7月,頁38-67。
    李渝:〈童年和童年的失落:影片「童年往事」看了以後所想起的〉,《當代》,1986年8月,頁60-69。
    李渝:〈華盛頓廣場〉,《中國時報》第8版,1983年3月5日。
    李渝:〈女明星.女演員〉,《中國時報》第8版,1983年3月8日。
    李渝:〈讓藝術史的江河向前流去:《任伯年——清末的市民畫家》自評〉,《雄獅美術》第146期,1983年4月,頁77-80。
    李渝:〈金合歡〉,《中國時報》第40版,1983年5月22日。
    李渝:〈本土文化和外來影響〉,《雄獅美術》第148期,1983年6月,頁59-63。
    李渝:〈並非敗者〉,《中國時報》第8版,1983年6月9日。
    李渝:〈童年雖然「愚騃」,也永遠存在——評影片「城南舊事」〉,《中國時報》第8版,1983年9月19日。
    李渝:〈重逢〉,《中國時報》第8版,1983年11月10日。
    李渝:〈又荒唐.又蒼涼——從馬奎茲到臺灣鄉土文學〉,《中國時報》第8版,1984年9月2日。
    李渝:〈就畫論畫:《中國繪畫史》譯序〉,《雄獅美術》第162期,1984年8月,頁56-59。
    李渝:〈觀點與風格——光輝的中國文人傳統〉,《中國時報》第8版,1984年9月12日。
    李渝:〈翻譯並非次等事〉,《中國時報》第8版,1985年1月13日。
    李渝:〈模仿與獨創〉,《中國時報》第8版,1985年2月16日。
    李渝:〈娜拉的選擇〉,《中國時報》第8版,1985年5月11日。
    李渝:〈童年和童年的失落:影片《童年往事》看了以後所想起的〉,《當代》,1986年8月,頁60-69。
    李渝:〈童年的再失落:電影評論的多元性〉,《當代》,1986年12月,頁97-103。
    李渝:〈簷雨〉,中國時報第18版,1988年4月19—20日。
    李渝:〈月印萬川——再識沈從文〉,中國時報第18版,1988年9月19日。
    李渝:〈宮闈電影的聯想——歷史和個人〉,《聯合報》第21版,1988年10月18—19日。
    李渝:〈夢歸呼蘭——談蕭紅的敍述風格〉,《女性人》,1989年2月,頁90-112。
    李渝:〈夢的王國梁山泊:女性和夢在「水滸」裡的位置〉,《聯合文學》,1989年2月,頁156-165。
    李渝:〈永遠不失去希望〉,《中國時報》第23版,1989年6月8日。
    李渝:〈六月是花開的季節〉,《聯合報》第27版,1989年7月23日。
    李渝:〈煉獄進出〉,《中國時報》第27版,1990年2月27日。
    李渝:〈民族主義‧集體活動‧自由心靈〉,《雄獅美術》第232期,1990年6月,頁98-113。
    李渝:〈冬天的故事〉,《聯合報》第29版,1990年6月7-12日。
    李渝:〈簡談「陽關」〉,《中國時報》第27版,1991年4月6日。
    李渝:〈多一些想像力,就多一些傳奇〉,《中國時報》第38版,1991年11月15日。
    李渝:〈葛蒂瑪《朱利的族人》和她對「女作家」的看法〉,《中國時報》第31版,1991年11月28日。
    李渝:〈追憶似水年華〉,《聯合報》第25版,1992年8月23日。
    李渝:〈禮物〉,《聯合報》第25版,1992年10月26日。
    李渝:〈翻譯比創作更重要〉,《中國時報》第27版,1993年8月8日。
    李渝:〈顏色和聲音〉,《聯合報》第35版,1993年7月16日。
    李渝:〈不道德的小說家〉,《聯合報》第35版,1993年7月26日。
    李渝:〈女性的語聲〉,《聯合報》第37版,1993年8月14日。
    李渝:〈守護著的姐妹們〉,《聯合報》第37版,1993年8月15日。
    李渝:〈精秀的女兒們〉,《聯合報》第35版,1993年8月17日。
    李渝:〈男性的女性化〉,《聯合報》第37版,1993年9月28日。
    李渝:〈夢幻和儀式:紅樓夢的神話結構〉,《聯合報》第35版,1993年10月20日。
    李渝:〈紅樓夢探賞〉,《聯合報》第35版,1993年12月30日。
    李渝:〈兼美——《紅樓夢探賞》〉,《聯合報》第37版,1994年2月17日。
    李渝:〈文藝失憶史〉,《中國時報》第35版,1995年1月2日。
    李渝:〈來自伊甸園的消息〉,《中國時報》第39版,1995年5月8—9日。
    李渝:〈跋扈的自戀——張愛玲〉,《中國時報》第39版,1995年9月14日。
    李渝:〈保釣和文革〉,《中國時報》第15版,1996年9月9日。
    李渝:〈情愛豪豔〉,《中國時報》第27版,1997年4月25日。
    李渝:〈呼喚美麗語言〉,《聯合報》第41版,1997年5月20—22日。
    李渝:〈忘憂〉,《聯合報》第37版,1999年2月23日。
    李渝:〈莊嚴〉,《聯合報》第37版,1999年6月14日。
    李渝:〈風定〉,《聯合報》第37版,1999年4月11日。
    李渝:〈給紐約〉,《聯合報》第37版,2001年12月11日。
    李渝:〈夢的共和國:舒茲壁畫事件〉,《聯合報》第37版,2002年1月3—4日。
    李渝:〈被遺忘的族類〉,《聯合文學》,2002年10月,頁122-135。
    李渝:〈光陰憂鬱——趙無極作品一九六0至一九七二〉,《藝術家》,2003年7月,頁332-339。
    李渝:〈漢奸和共匪的情史——多情漢子汪精衛和楊虎城〉,《明報月刊》,2004年5月,頁98-100。
    李渝:〈美人和野獸——張學良的幽禁/悠靜生活〉,《明報月刊》,2004年6月,頁103-105。
    李渝:〈日光女子〉,《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0期,2004年6月,頁166-174。
    李渝:〈父與女——抑鬱的陳布雷與叛逆的陳璉〉,《明報月刊》,2004年7月,頁102-104。
    李渝:〈戒愛不戒色——張愛玲與她筆下人物〉,《明報月刊》,2004年8月,頁74-77。
    李渝:〈在莽林裡搭建烏托邦——中國才子瞿秋白〉,《明報月刊》,2004年9月,頁84-88。
    李渝:〈以浪漫的自豪走過歷史橋樑——梁思成和林徽因找尋中國古建築〉,《明報月刊》,2004年10月,頁93-95。
    李渝:〈抖抖擻擻過日子——夏志清教授和《中國現代小說史》〉,《聯合報》第17版,2005年3月14—15日。
    李渝:〈二枕記〉,《聯合報》E7版,2005年3月25日。
    李渝:〈悄吟和三郎——蕭紅和蕭軍的情愛和文學生活〉,《中央日報》第17版,2005年4月12—13日。
    李渝:〈創作無疆界〉,《明報月刊》,2005年8月,頁46-47。
    李渝:〈收回的拳頭〉,《聯合報》E7版,2005年08月19—20日。
    李渝:〈漂流的意願,航行的意志〉,《明報月刊》,2006年7月,頁97-99。
    李渝:〈六時之靜〉,《聯合報》E7版,2006年12月20日。
    李渝:〈交腳菩薩〉,《聯合報》E7版,2007年7月3日。
    李渝:〈故宮案〉,《中國時報》E7版,2007年9月4日。
    李渝:〈寫作外一章〉,《聯合報》E7版,2007年9月26日。
    李渝:〈飼虎〉,《聯合報》E7版,2007年12月21日。
    李渝:〈參觀故宮——胖妹,妳在哪裡?〉,《聯合報》E3版,2008年8月8日。
    李渝:〈永春〉,《聯合報》E3版,2008年8月30日。
    李渝:〈美艷校長〉,《中國時報》E4版,2008年9月9日。
    李渝:〈離散和團圓〉,《聯合報》E3版,2009年3月15—16日。
    李渝:〈《懷念高信疆》美好時代〉,《中國時報》E4版,2009年5月14日。
    李渝:〈鄉的方向——李渝和編輯部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第11期,2010年7月號,頁74-87。
    李渝:〈戰後少年〉,《聯合報》D3版,2011年1月28日。
    李渝:〈岸上風雲——《溪岸圖》鑑別事件揭實〉,《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卷第8期,2011年4月號,頁152-171。
    李渝:〈重獲金鈴子——向聶華苓老師致敬〉,《中國時報》E4版,2011年5月24日。
    李渝:〈敬念高居翰老師〉,《聯合報》D3版,2014年2月26日。

    【中文專書】(依照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2004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2001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2004年。
    王德威主編:《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2005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年。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現股份公司,2006年。
    李喬:《小說入門》,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沈從文:《抽象的抒情》,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年。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年。
    林素玟:《紅樓夢何夢——小說的自我敘事與治療》,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人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孟悅、羅鋼主編:《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柯慶明:《現代文學精選集:小說(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2008年。
    郭松棻:《驚婚》,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唐捐:《臺灣軍旅文選》,臺北:二魚文化,2006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32。
    陳世驤:《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 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上),臺北:聯經,2011年。
    陳玨主編:《超越文本 : 物質文化研究新視野》,新竹,清大出版社,2011年。
    陳室如:《晚清海外遊記的物質文化》,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陳碧月,《小說欣賞入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建忠、應鳳凰等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年。
    陳鳴樹:《文藝學方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黃啟峰:《河流裏的月印 : 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2008年。
    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04年。
    馮亞琳、Astrid Erll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7年。
    鄭穎:《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臺北:印刻,2008年。
    趙園:《論小說十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齊邦媛、王德威編:《最後的黃埔》,臺北:麥田,2004年。
    熊秉真編:《睹物思人》,臺北:麥田,2003年。
    樊善標、危令敦、黃念欣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羅秀美:《隱喻.記憶.創意:文學與文化研究新論》,臺北:萬卷樓,2010年。

    【外文譯著】(依照作者姓名字母順序排列)
    Alain de Botton、John Armstrong著,陳信宏譯:《藝術的慰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Al Alvarez著,王慶蘋、華宇譯:《野蠻的上帝:自殺的人文研究》,臺北:心靈工坊,2005年。
    Alice Morgan著,陳阿月譯:《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2008年。
    Anthony Storr著,鄧伯宸譯:《邱吉爾的黑狗:憂鬱症與人類心靈的其他現象》,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臺北:韋伯文化,2005年。
    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Clare Marcus 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臺北:張老師文化,2000年。
    Daniel Miller著,費文明、朱曉寧譯:《物質文化與大眾消費》,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年。
    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
    Douwe Draaisma著,喬修豐譯:《記憶的隱喻:心靈的觀念史》,廣東:花城出版社,2009年。
    Douwe Draaisma)著,張朝霞譯:《記憶的風景: 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臺北市:漫遊者文化事業公司,2013年。
    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 : 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商周出版,2009年。
    E. B. Feldman,何政廣譯,《藝術創作心理》,臺北:大江出版社,1971年。
    Frances A. Yates著,薛絢譯:《記憶之術》,臺北:大塊文化,2007年。
    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Held Barbara S.著,湯正勻、蘇貞夙譯:《回歸真實 : 後現代理論在心理治療上應用之探討》,新北:揚智,2002年。
    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文化,1997年6月。
    Jean Anthelme Brillat Savarin著,敦一夫、傅麗娜譯:《廚房裡的哲學家》,臺北:百善書房,2006年。
    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05年。
    James Cahill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美術,1984年。
    Jill Freedman、Gene Combs著,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臺北:張老師出版,2000年。
    Kristeva Julia著,林惠玲譯:《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臺北:遠流,2008年。
    Linda Mcdo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2006年。
    Marcel Mauss著,汪珍宜、何翠萍譯:《禮物 : 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臺北:遠流,1989年。
    Maren Elwood著,丁樹南譯,《人物刻劃基本論》,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年。
    Michael White、David Epston著,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 : 敘事治療的力量》,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2001年。
    Miroslav Volf著,吳震環譯:《記憶的力量:在錯誤的世界,邁向盼望》,新北:校園書房,2012年。
    Pierre Nora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出版社,2012年。
    Rollo May著,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年。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
    2006年。
    Terry Eagleton著,黃煜文譯:《如何閱讀文學》,臺北:商周出版,2014年。
    Tim De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臺北:書林出版,2009年。
    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修訂譯文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 年。
    Welzer Harald編,季斌、王立君、白錫堃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期刊評論】(依照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德威:〈無岸之河的渡引者——談李渝的小說〉,《聯合文學》第211期,2002年5月,頁20-27。
    王德威:〈離散與跨越〉,《聯合文學》第213期,2002年7月,頁59-61。
    王德威:〈等待的藝術——李渝〈待鶴〉〉,《印刻文學生活誌》,2010年7月,頁60-63。
    王曉藍:〈李渝,走了〉,《文訊》,第344期,2014年6月,頁42-43。
    王妙純:〈《世說新語》士人服飾所展現的魏晉風度〉,《嘉大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3月,頁29-59。
    王妙純:〈《世說新語》呈現的魏晉建築〉,《淡江中文學報》第28期,2013年6月,頁29-64。
    林怡君:〈從李渝「溫州街系列」和楊佳嫻《雲和》論「城南」的文學地景〉,《上海:首屆東亞文史與社會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11年4月1 —3日。
    林幸謙:〈敘事主體的在場與不在場——李渝〈朵雲〉的「雙重渡引」空間〉,《文學世紀》,2005年7月,頁44-47。
    宋雅姿:〈鄉在文字中——專訪李渝〉,《文訊》第309期,2011年7月,頁30-42。
    吳盈靜:〈從復仇到和平之路如何可能?——論李渝〈和平時光〉中的暴力美學〉《花蓮:第二屆人文化成之視野與策略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3月14、15日。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臺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第29卷2期,2000年7月,頁313-335。
    邱澎生:〈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新史學》第17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1-14。
    林佩瑾:〈無聲的初雪——由複調理論看李渝的「江行初雪」〉《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2003年5月,頁139-148。
    林素玟:〈《紅樓夢》的病/罪書寫與療癒〉,《華梵人文學報》第16期,2011年4月,頁31-78。
    范宜如:〈謝肇淛《五雜組》中的物質書寫與地域視野〉,《中正漢學研究》第22期,2013年12月,頁155-186。
    范銘如:〈原鄉的追尋與幻滅——評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
    郝譽翔:〈給永恆的理想主義者——評李渝《金絲猿的故事》〉,《夏日踟躇》,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高桂惠:〈「物趣」與「物論」:《聊齋誌異》物質書寫之美典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頁69-94。
    高桂惠:〈《聊齋誌異》禮物書寫探析——細讀〈鳳仙〉與〈醜狐〉〉,《文化越界》,2012年3月,頁1-21。
    高桂惠:〈《金瓶梅》「禮物」書寫初探〉,《國文天地》,2012年11月,頁23-28。
    徐禎苓:〈試論陳玉慧《CHINA》的帝國想像與文化辯證——從器物談起〉,《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七卷第一期,2014年4月,頁167-189。
    浦安迪:〈打一用物:中國古典小說中物體形象的象徵與非象徵作用〉,《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7期,2011年6月,頁257-266。
    陳室如:〈王韜《漫遊隨錄》的物質文化〉,《東吳中文學報》第25期,2013年5月,頁239-260。
    陳珏:〈高羅佩與「物質文化」——從「新文化史」視野之比較研究〉,《漢學研究》第27卷第3期,2009年9月,頁317-346。
    湯舒雯:〈由無岸而鄉岸——談李渝溫州街日式住宅空間書寫〉,《嘉義:第十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2012年5月27日。
    黃宗潔:〈物質肉身搭建的巫者之境——論朱天文《巫言》中的物件書寫與主體認同〉,《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11年7月,頁199-227。
    黃碧端:〈敍事的矛盾和失落的號聲——我看〈號手〉〉,《中外文學》,1997年3月,頁105-107。
    黃碧端:〈在迷津中造境:評李渝《溫州街的故事》〉,《聯合文學》,1992年,頁 111-112。
    鄒文律:〈人與物件的時光之旅——論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物(家)史書寫〉,《政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11年12月,頁231-268。
    楊佳嫻:〈記憶.啟蒙.溫州街——論李渝的「臺北人」書寫〉,《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6月,頁199-224。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2005年7月,頁133-155。
    楊佳嫻:〈從未失去的庭園——悼李渝〉,《文訊》,第344期,2014年6月,頁48-50。
    趙嵐音:〈李渝小說〈夜琴〉中的現代主義文學技巧〉,《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2014年1月,頁1-23。
    楊富閔:〈那天,椰林裡有小金絲猿〉,《文訊》,第309期,2011年7月,頁43-44。
    鄭穎:〈自逃遁到身心安頓——沈從文、汪曾祺文學與文物書寫軌跡〉,《中國現代文學》第16期,2009年12月,頁225-246。
    鄭穎:〈物質不滅——《天香》,王安憶的上海繁華過眼錄〉,《中國現代文學》第23期,2013年6月,頁175-186。
    舞鶴訪談,李渝整理:〈不知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2005年7月,頁36-54。
    蔣興立:〈論李渝小說中的庭園書寫〉,《高師大國文學報》第11期,2010年1月,頁119-138。
    廖玉蕙:〈生命裡的暫時停格——小說家郭松棻、李渝訪談錄〉,《聯合文學》第225期,2000年7月,頁114-122。
    蔡宜芯:〈以敘事治療觀點看逆境中的個人韌力與療癒〉,《諮商與輔導》第308期,2011年8月,頁48-51。
    蔡宜佳:〈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年,頁242-273。
    駱以軍:〈哥德大教堂與曼陀羅〉,《印刻文學生活誌》,2010年7月,頁64-71。
    鍾玲:〈霧中花——李渝〈朵雲〉的敘事方式〉,《文學世紀》,2005年7月,頁42-43。
    簡義明:〈理想主義者的抒情時光——追憶李渝〉,《文訊》,第344期,2014年6月,頁44-47。

    【學位論文】(依照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呂怡秀:《《金瓶梅》中的物質文化與頹廢風格》,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林怡君:《鉅史與私情:李渝小說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怡君:《明末清初小說中的「美少年」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14年。
    周思旻:《《西遊記》的寶物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紀姿菁:《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柯鈞齡:《李渝小說的藝術性追尋與實踐》,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9年。
    張美華:《中國器物文化及其神話研究——以《太平廣記》為主》,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黃宗潔:《當代臺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
    黃啟峰:《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資婷:《待鶴回眸:李渝小說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
    彭婉蕙:《戰後臺灣小說將軍書寫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楊佳嫻:《論戰後臺灣外省籍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臺北:臺大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鄧安琪:《鶴與鷺鷥的飛行——閱讀李渝與郭松棻》,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4年。

    【報紙評論】(依照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丁文玲:〈郭松棻和李渝、李銳和蔣韻以文學相許〉,《中國時報》,2005年7月17日,B11版開卷週報。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聯合報》E7版,2006年7月8—9日。
    吳達藝:〈聽李渝說金絲猿的故事〉,《中央日報》第21版,2000年10月26日。
    施淑:〈世變與事變〉,《聯合報》第48版,1999年6月14日。
    張文翊:〈回到廣闊的文學天地裡:訪李渝〉,《中國時報》第39版,1983年10月2日。
    張殿:〈郭松棻三度中風〉,《聯合報》第46版,1997年8月10日。
    張殿:〈回家——訪小說家李渝〉,《聯合報》第41版,1999年4月19日。
    張嚴:〈郭松棻病況好轉〉,《聯合報》第46版,1997年9月22日。
    張讓:〈有一種謠傳快樂的難題〉,《聯合報》D3版,2014年04月9—10日。
    張讓:〈好美!真美!——回想李渝二三事〉,《聯合報》D3版,2014年06月20日。
    楊佳嫻:〈昨日瓊樓玉宇〉,《聯合報》E3版,2009年2月26日。
    楊佳嫻:〈純情時光及其告別——評《拾花入夢記》〉,《聯合報》E3版,2011年6月18日。
    楊佳嫻:〈回來——評《九重葛與美少年》〉,《聯合報》D3版,2013年9月7日。
    駱以軍:〈孤寂世界與時光凍結〉,《聯合報》E5版,2005年9月18日。
    聶華苓:〈癡情嘆息——讀《應答的鄉岸》隨感〉,《聯合報》第37版,2000年1月8—9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