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于真
Lai, Yu-Chen,
論文名稱: 合作學習對於國中生在幾何單元的溝通能力發展之影響
指導教授: 曹博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合作學習數學溝通能力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1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第一部分探討合作學習教學運用於幾何單元的溝通歷程;第二部分是藉
    由比較數學溝通能力前後測的結果,分析合作學習教學法是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
    數學溝通能力。第三部對分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困難點進行探討。
    一、合作學習教學運用於幾何單元的溝通歷程

    (一)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歷程:依溝通方式可分為I(教師,口語);II(教師,
    書寫);III (學生,口語);IV(學生,書寫);V(教師,口語+書寫);VI(教
    師,口語+書寫)這六類。大多發生於合作學習中的「全班授課」階段。
    (二)學生間的溝通歷程:依溝通方式可分為I(學生,口語);II(學生,書寫);
    III (學生,口語+書寫)這三類。大多發生於合作學習中的「分組討論」
    階段,也有少部分出現於學生間的對話。
    其中(1)口語的溝通為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且能立即得到回饋。通常為單一
    封閉性問題,回應人數最多,亦是班級經營最主要的溝通方式。(2)口語+書寫
    的溝通當中以口語配合圖形為主。為合作學習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溝通方
    式,能有效進行開放性的問題的問答及論證及提供認知衝突。(3) 書寫的溝通則
    是最主要的測驗溝通方式,有其永久保存不易遺忘的重要特性,也是最需要精簡
    且精確表達的溝通方式。

    二、 合作學習對學生溝通能力影響之分析
    進行成對樣本T檢定以及描述性統計分析和質性詮釋也顯示實施合作學習
    教學後對此六名學生的溝通能力是有成長的。最後再依據教學上的反思,說明其
    可行與實施限制,並提出改進的相關建議。

    三、分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困難點

    以學生學習動機的維持、小組競賽公平維持、學生的團體價值三部分探討。供日
    後教學做為參考。

    摘要 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5 第二節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與實徵研究 7 第三節 數學溝通的意涵 1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圖 2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5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35 第五節 分析方法 3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38 第肆章 分析與討論 39 第一節 合作學習教學的溝通歷程 39 第二節 合作學習對學生溝通能力影響之分析 97 第三節 分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困難點。 14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結論 149 第二節 建議 157 參考文獻...... 161 附錄.............. 163 附錄一:溝通能力測驗題目卷 163 附錄二:課程學習單 169 附錄三:教室觀察文字稿 171

    中文部分
    王千倖(民86)。合作學習。師友月刊,364,34-38。
    王岱伊與孫春在 (民100)。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
    研究所學位論文。
    石兆蓮 (民100)。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林佩璇與黃政傑(民85)。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張酒雄、張新仁與邱上真(民102)。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心理。
    張景媛(民85)。國中生建構幾何概念之研究暨統整式合作學習的幾何教學策略效果之
    評估。教育心理學報,28,99-144。
    張慧淳 & 林曉芳 (民102)。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效之影
    響-以數與量為例。教師專業研究期刊,5,1-30。
    許麗玉(民75)。老師怎樣跟學生說話。台北:大地。
    陳澤民(民74)。數學學習心理學。台北:九章。
    蔡敏玲、彭海燕(民87)。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台北:心理。

    西文部分
    Artzt, A. F., & Newman, C. M. (1997). How to us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 ERIC.
    Chapin, S. H., O'Connor, C., O'Connor, M. C., & Anderson, N. C. (2009). Classroom
    discussions: Using math talk to help students learn, grades K-6: Math Solutions.
    Larson, B. E. (2000). Classroom discussion: A method of instruction and a curriculum
    outcom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6(5), 661-677.
    Lasswell, H.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37, 215-228.
    Lave, J., &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Retrieved June, 9, 2008.
    NCTM, P. (2000).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Restin, VA, ISBN: 0-87353-480-8.
    Niss, M., & Højgaard, T. (2011). Competencies and mathematical learning. Idea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enmark.
    Roskilde University, Denmark.
    Ryan, A. M., & Pintrich, P. R. (1997). 'Should I ask for help?' The role of motivation and
    attitudes in adolescents' help seeking in math clas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2), 329-341. doi: 10.1037/0022-0663.89.2.329
    Schramm, W. (1954). How communication work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3-26.
    Schramm, W., & Roberts, D. F. (1971).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Shannon, C. E. (2001).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M SIGMOBILE
    Mobil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Review, 5(1), 3-55.
    Skemp, R. R. (1987).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Psychology Press.
    Slavin, R. E.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Vol. 14): Allyn
    and Bacon Bost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