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嫈雱
論文名稱: 《淮南子》樂論研究
A Study on the Theory of "Yue" in the Huainanzi.
指導教授: 林明照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淮南子》隱喻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4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淮南子》樂論為研究主題,藉由勞思光先生提出之「基源問題研究法」為研究進路,就《淮南子‧要略》所提出:「夫作為書論者,所以紀綱道德,經緯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諸理」的著述意識衡定出:如何貫通天地之理、人間之事、帝王之道以提出理想之治道,乃是貫串於《淮南子》的核心關注;而就音樂思想而言,如何取法天地自然之規律、本乎人之情性,以作移風易俗之樂、收治國之效,當為《淮南子》樂論的核心論題。據此,形成本論文欲透過「樂」貫通《淮南子》之天道與治道之理的問題意識。

    第二章「兼容並蓄:《淮南子》樂論的前有所承與時代性開展」中,筆者嘗試針對《淮南子》在音樂思想上前有所承、兼容先秦時期經典、思想與的情形作一系統性的探析,得出《淮南子》樂論確實有著豐富而多樣的承繼來源;續和《淮南子》同樣成書於漢代的史料典籍《史記》、《樂緯》所呈現的樂論觀與之進行橫向比對,呈現出「天道」與「人文」是漢代音樂思想所共同關注的二大面向。而《淮南子》作為一本全面性的思想性著作,其樂論思想當較《史記》、《樂緯》更具有完整的思想架構。

    第三章「道樂:《淮南子》樂論的形上思維」,筆者先就《淮南子》道論進行釐析,並以隱喻理論作為研究視角,分析《淮南子》樂論中「樂」與「道」的聯繫,續以呈現「樂與道通」的展衍,以及《淮南子》針對音樂所進行的反思。道性有著以無為本,為普遍而抽象存在的特質,而在《淮南子》樂論中,也著重於透過「音」、「聲」的「有」、「無」來隱喻道物之間的關係。就道用而言,《淮南子》將道生萬物的過程中加入「氣」這一媒介,形成「氣化宇宙論」的模式,而在《淮南子》音樂的表現上,亦提出了「一氣之和」的概念,認為人文的樂音、樂律,實乃取法自然界原始的聲響。《淮南子》樂論之形上思維以「道」為核心展開,並對於悖離「道」的音樂──徒具形式、流於淫靡等現象提出反思。

    第四章「治樂:《淮南子》樂論中的治道思想」,旨在呈現《淮南子》在「務於治」的關注之下,將樂論落實於人事之用的情形。透過《淮南子》論及「治道」的文獻之中梳理出「道」與「治」之間實乃呈現出「理一」與「事殊」的關係。而「樂」在《淮南子》治道思想中,既有著「樂與政通」的聯繫,又有著導引民性的重要作用,從而得出「本乎性命之情」是將樂落實於人事之治的重要依據。至於《淮南子》樂論在治道的展現,在簡易、貴因、審風觀俗的面向,其實皆展現了「無為而治」的關懷。

    第五章「結論」旨在透過本論文的回顧與展望確立《淮南子》樂論的內容,總結《淮南子》樂論的地位與價值。在前承先秦經典、諸子思想的情況之下,《淮南子》樂論確然呈現豐富、融會的樣貌,而透過對《淮南子》樂論的層層梳理,數個研究《淮南子》的重要哲學論題如「道論」、「性情論」、「無為論」、「治國論」等得以聯繫成為一完整的脈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釐定 4 一、 時代背景──漢初 4 二、 研究材料──《淮南子》 5 三、 研究議題──樂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一、 以基源問題研究法與隱喻理論為著眼點 8 (一)基源問題研究法 8 (二)隱喻理論 9 二、 研究步驟與研究限制 11 (一)研究步驟 11 (二)研究限制 12 第四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12 一、 專書 13 二、 學位論文 16 三、 單篇論文 17 第二章 兼容並蓄──《淮南子》樂論的前有所承與時代性開展 21 第一節 經學素材的聯繫察考 21 一、 《周易》 22 二、 《禮》 28 三、 《春秋》 33 第二節 諸子思想的彙集承繼 39 一、 《淮南子》樂論與先秦儒家 40 (一)樂為「仁」之具 40 (二)樂的雅、俗之辨 42 二、 《淮南子》樂論與先秦道家 45 (一)音樂的獨立價值 46 (二)樂與道的思考 47 三、 《淮南子》樂論與陰陽家 51 (一)以律曆之數釋天地之道 52 (二)五行配樂的特色 53 四、 《淮南子》樂論與《呂氏春秋》 56 (一)融會道家與陰陽家的音樂本體論 58 (二)以治國為核心關注的樂論觀 62 第三節 史書與樂緯的橫向歸納 65 一、 《淮南子》樂論與《史記》 65 二、 《淮南子》樂論與《樂緯》 71 (一)風、氣架構的樂論系統 73 (二)音樂的治道觀照 76 第三章 道樂──《淮南子》樂論的形上思維 80 第一節 《淮南子》的道論 80 一、 道的體性 81 (一)普遍性與抽象性:以無為本,以一為名 81 (二)創生性:物之所出,為萬物化生之元 85 (三)本體性:物之所導,為萬物存在的依據 88 二、 道的作用 91 三、 道的落實 94 第二節 樂以顯道:《淮南子》中「道」的音樂隱喻 97 一、 以無為本 98 二、 空間性 101 三、 響應共伴 106 四、 一多相即 109 第三節 樂與道通:《淮南子》道樂的展衍 110 一、 樂之本:歸本於無的音聲特質 111 二、 一氣之和 113 三、 樂主於道 118 第四節 根植於「道」的音樂反思 123 第四章 治樂──《淮南子》樂論中的治道思想 129 第一節 《淮南子》治道思想的意義 129 一、 《淮南子》對於「治」的觀照 129 二、 「治道」觀念與意義的形成 132 (一)治道思想溯源 132 (二)《淮南子》論治道 133 第二節 《淮南子》樂論與治道的關係 137 一、 樂與治道的聯繫 137 (一)樂與政通 137 (二)實施上的檢討 139 二、 樂的情性基礎 140 (一)性命之情歸本於道 141 (二)不以物傷性命之情 143 (三)樂有引導性情之效 144 第三節 《淮南子》樂論在治道的展現 150 一、 簡、易的樂論觀 150 二、 因情、因勢以制樂 153 三、 審風觀俗 157 四、 治道的理境──無為而治 160 第五章 結論 166 第一節 本文之回顧 166 一、 已處理的議題 166 二、 本論文的反省 171 第二節 未來之展望 171 參考文獻 174

    一、 古籍及註解本
    (周)老聃撰;(魏)王弼注;(清)紀昀校訂:《老子道德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漢)司馬遷著;(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
    (漢)陸賈撰;楊家駱主編,劉雅農總校:《新語》三卷,臺北:世界書局印行,1935年。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年。
    (漢)揚雄著;羅邦柱譯注:《法言》,臺北:建安出版社,1997年。
    (漢)董仲舒撰;鐘肇鵬主編:《春秋繁露校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漢)鄭玄注:《禮記鄭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漢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晉)傅玄:《傅子》,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孫瑴:《古微書》,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0年。
    (清)永瑢等編:《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65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79年。
    (清)毛奇齡:《經問》(文淵閣四庫全書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本。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附校勘記》,臺北:中華書局,2007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清)俞樾:《諸子平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孫詒讓撰;李笠校補:《校補定本墨子閒詁》,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9年。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北京 : 中華書局,1998年。
    (清)譚獻:《復堂日記續補錄》,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年。

    二、《淮南子》及註解本
    (漢)高誘註:《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漢)劉安撰:《淮南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漢)劉安等撰,熊禮匯譯:《新譯淮南子》,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清)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何 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廣忠注譯:《淮南子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楊樹達:《淮南子證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三、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專著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丁原植:《《淮南子》與《文子》考辨》,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于大成:《淮南論文三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3年。
    王令樾:《緯學探原》,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84年。
    史作檉:《中國哲學精神溯源》,臺北:理得出版社,2006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安樂哲著,彭國翔編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學與道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安樂哲著,騰復譯:《主術──中國古代政治藝術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江文也著,楊儒賓譯:《孔子的樂論》,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
    牟宗三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魏晉隋唐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
    牟鍾鑒:《《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艾 蘭等編著:《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艾 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伯蘭特‧羅素:《西方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4年。
    吳 怡:《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李 增:《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李美燕:《中國古代樂教思想》,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鐘鼎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67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事業機構,1995年。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先秦兩漢編),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杜綉琳:《文學視野中的《淮南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周紹賢:《漢代哲學》,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彼得.A.安傑利斯著,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
    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明照師:《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施之勉:《漢書集釋》,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胡 適:《淮南王書:中國思想史的一章》,臺北:商務印書館,1962年。
    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孫紀文:《淮南子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上)(下),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馬慶洲:《淮南子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豈之:《中國思想學說史‧秦漢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臺北:華正書局,2001年。
    陳新雄、于大成主編:《淮南子論文集》,臺北:西南書局,1979年。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陳福濱:《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年。
    陳福濱主編:《新出楚簡與儒家思想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編印,2002年。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陳 靜:《自由與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199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出版社,1984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黃俊傑:《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
    楊 華:《先秦禮樂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楊有禮:《新道鴻烈─《淮南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2001年。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思想史的寫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雷可夫、詹森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趙宗乙:《淮南子札記》,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劉德漢:《淮南子與老子參證》,臺北:樂學書局,2001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
    蔡仲德:《音樂之道的探索:論中國音樂美學史論及其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
    蔡仲德:《音樂與文化的人本主義思考》,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鄭祖襄:《中國古代音樂史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
    燕國材:《漢魏六朝心理思想研究》,臺北:谷風出版社,1988年。
    戴 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蘇以文:《隱喻與認知》,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蘇志宏:《秦漢禮樂教化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二)期刊及會議論文
    丁原植:〈精氣說與精神、精誠兩觀念的起源〉,《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8年,頁11-17。
    王志成:〈《淮南子》中的音樂美學思想〉,音樂探索,第4期,2002年,頁44-48。
    林明照師:〈聲與道:《莊子》的聲音隱喻〉,台北大學:「中國文哲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0月16日。
    洪永穩:〈《淮南子》和《樂記》的物感說比較〉,《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5期,2008年,頁73-75。
    孫星群:〈《樂記》成書於戰國中期的力證──以湖北郭店楚墓竹簡為據〉,《天津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2005年,頁3-10。
    張 麗:〈儒道兩家音樂思想之比較〉,《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2000年,頁94-95。
    張 科:〈《淮南子》對諸子思想整合的初步考察〉,《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5年,頁55-60。
    張良寶:〈析《淮南子》中的情感論音樂美學思想〉,《民族藝術研究》,第3期,2009年,頁48-52。
    陳正凡:〈中國學者對「淮南子」認識論的認識芻議〉,《哲學與文化》,第26卷, 第1期,1999年,頁67-87。
    陳景黼:〈工匠與聖王──《淮南子》中的兩種體道類型〉,《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
    陳鼓應:〈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論道家在秦漢哲學史上的地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52期,2000年,頁5-52。
    陳德興:〈《淮南子》道論試析──以「存有論」和「宇宙論」的理域契入〉,《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0期,2010年10月。
    陳麗桂:〈八十年來的《淮南子》硏究目錄〉,《書目季刊》,第25卷,第3期,1991年,頁48-67。
    陳麗桂:〈先秦漢初思想的終結者-淮南子〉,《國文天地》,第14卷,第11期 ,1999年,頁11-13。
    陳麗桂:〈淮南子裡的黃老思想〉,《中國學術年刊》,第14期,1993年,頁113-160。
    黃錦鋐:〈《呂氏春秋》論樂〉,《國文學報》第18期,1978年6月,頁29。
    鄔昆如:〈中國形上學的三個向度〉,《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2期,2003年2月。
    劉玉民:〈漢初儒、道融合與互黜新探〉,《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2005年,頁48-49。
    劉心巧、褚灝:〈因性循情、原心反本──《淮南子》中的音樂教育思想〉,《中國音樂季刊》,第4期,2009年,頁125-130。
    戴君仁:〈雜家與淮南子〉,《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第三冊,兩漢魏晉隋唐篇,1988年,頁3-33。
    羅藝峰:〈由《樂緯》的研究引申到《樂經》與《樂記》的問題〉,《經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7年10月。

    (三)、學位論文
    白恆旭:《先秦老、莊音樂思想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吳慧貞:《《老子》正言若反的語言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正治:《春秋戰國禮樂思索的正反諸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李政林:《漢代音樂制度與音樂思想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李美燕:《先秦兩漢樂教思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軒小楊:《先秦兩漢”和”的音樂美學思想研究》,遼寧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陳宗良:《呂氏春秋音樂思想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婷姿:《《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思想融合與歷史意識》,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麗桂:《《淮南鴻烈》思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黃玉麟:《《淮南子》「道」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四、外文資料
    D.C. Lau and Roger T. Ames( 1998). Yuan Dao : tracing Dao to its source .New York : Ballantine Books.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