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曦 Lin, Hsi |
---|---|
論文名稱: |
藥食本源:客家飲食中的醬料與草藥 Origin of Medicinal Food: Sauces and Herbs in Hakka Cuisine |
指導教授: |
賀安娟
Ann Heylen |
口試委員: |
賀安娟
Ann Heylen 俞龍通 Yu, Lung-Tung 何撒娜 Ho, Sana |
口試日期: | 2024/06/2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6 |
中文關鍵詞: | 客家飲食史 、客家醃肉醬(給) 、客家飲食法 、客家豆米醬 、客家草藥 |
英文關鍵詞: | Hakka culinary history, Hakka dietary practices(diet), Hakka fermented meat sauce(gé), Hakka herbal medicines, Hakka Soybean Paste(mi24 ziong11) |
研究方法: | 參與觀察法 、 生活史訪談 、 觀察研究 、 內容分析法 、 田野調查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85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8 下載: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探討客家飲食其族群(ethnic)飲食風貌之文化特性,自族群歷史、淵源、遷移、移動後,在地化發展過程的臺灣客家飲食味,其中菜餚中還有醫藥養生與飲食平衡的價值觀、以及發酵醬品、醃漬物的食用,在食物和飲食風土之間,呈現出階層與生活史的堆砌更迭。
臺灣飲食文化與客家族群的淵遠流長,在消費與謀生技藝其經濟運作、生活方式與日常生活史三者相互影響的庶民文化,傳統族裔性的醬漬發酵、醃漬與米食等仍在今日存在於日常生活消費的一環,但卻隱身於市場、私人網絡化商品結構之中,等候有緣人想念該味道時購買品嘗;小眾生產者隨著年齡增長與銷售範圍的受限,傳統發酵醬料黃豆醬逐漸凋零,本文以黃豆醬/豆米醬的身世,以及客家飲食中的草藥和飲食法作為關注焦點,比對中國地區和臺灣地區的田野經驗與研究資料,希望對於客家飲食脈絡在臺灣飲食的文化場域和空間觀持續生產與轉變的發展和調整上,作出臺灣客家飲食史的紀錄。
本文由調查客家的實際經驗為始,利用參與觀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和採用文獻材料的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做為主要研究分析方法,針對客家族群在地飲食意識的納入和調整,利用生活資源觸手可及的食材,轉化成符合其價值觀的飲食熱涼屬性平衡的飲食法,透過食補成為具有族群性質的醫食、藥食,以及季節尚未求保存和變化的發酵食品,以調整日常勞動下的身體感,希望透過文獻與田野與訪談資料,作為文獻上更為完整的延伸與回顧,為臺灣客家飲食脈絡更臻完善的發展。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cuisine, focusing on the ethnic dietary customs. It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Hakka cuisine in Taiwan, including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migration, localization,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medicinal values and dietary balance into dishes. The consumption of fermented sauces and pickled foods reflects a layered hist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food and culinary culture.
The culinary culture in Taiwan and the Hakka ethnic group has a long and intertwined history. Traditional practices such as fermentation, pickling, and rice consumption continue to be part of everyday life, albeit often hidden within markets or private networks, waiting for those who seek to experience their flavors. With aging producers and limited sales, traditional fermented soybean paste, known as yellow bean paste, is gradually declin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rigin of Hakka Soybean Paste(mi24 ziong11), along with the use of herbs and dietary practices in Hakka cuisine. It compares field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data in China and Taiwan, aiming to document the history of Hakka cuisine in Taiwan and its ongoing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i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Taiwanese food.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utilizes content analysis as the primary research method, combining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It examines how the Hakka community adapts and integrates local dietary consciousness, transforming accessible ingredients into dietary practices that align with their values, emphasizing the balance of hot and cool properties in food. Through dietary supplements, traditional Hakka cuisine becomes a form of ethnic medicine, adjusting to the physical demands of daily labor.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extension of existing literature through fieldwork and interviews, contributing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akka cuisine in Taiwan.
1. 專書
王曉玲(2006),《食在廣州:嶺南飲食文化經典》。廣東:廣東旅遊出版社。
王增能(1995),《客家飲食文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王學泰(2006),《中國飲食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田其虎(2005),《客家飲食文化輯錄》。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林斯瑜(2020),《梅州客家飲食文化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林百坤(2015),《連城客家民間草藥文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林正慧(2015),《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江明修(2009),《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臺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2010),《客家城市治理》。臺北:智勝文化。
宋德劍、羅鑫(2015),《客家飲食》。廣州 : 暨南大學出版社。
宋文里(2021),《客家與族群研究的技藝》。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邱寶郎(2014),《客家人的惜物廚房》。臺北:城邦文化出版。
李文良、張維安、王甫昌等著(2019),《成為臺灣客家人》。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許維德(2013),《族群與客家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趙榮光(2006),《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主泉、楊滿妹(2019),《客家美食文化》。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鄧達智(2012),《尋夢客家》。新北:萬里機構.萬里書店。
陳支平(2018),《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源流》。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陳紀臨、方曉嵐(2011),《追源˙尋根:客家菜》。香港: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
陳玉箴(2020),《「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新北:聯經出版公司。
彭兆榮(2013),《飲食人類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彭俊傑(2017),《客家好味:傳承媽媽的好味道》。臺北: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劉還月(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常民文化。
劉錦雲(1995),《客家民俗文化漫談》。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黎章春(2016),《A bite of Hakka:A cultural Study of Hakka Food》。張靜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羅香林(2018),《客家研究導論外一種:客家源流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9),《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謝重光(2018),《客家民系與客家文化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曹雨(2019),《中國食辣史》。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蕭新煌、周錦宏、張維安(2023),《客家飲食文化的跨國經驗》。苗栗: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13),《臺北客家社區大學》。臺北:北市客委會。
廖成文,程建霖,張瓊嬌(2015),《客家好醬 代代相傳好味緒》。桃園: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張清雲 (1994),《自然療法大全:草藥治百病》。高雄:高雄中醫藥學會。
Adey, Peter.(2013),《移動(Mobility)》。徐苔玲、王志弘譯。臺北:群學。
Cresswell, Tim.(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 。臺北:群學。
Cloke, P. ,Crang, P. , and Goodwin.(2006),《人文地理概論》,2006:351-352。
Jeffrey M. Pilcher. (2015),《世界歷史上的食物》。張旭鵬譯。中國:商務印書館。
Josée Johnston, Shyon Baumann. (2018),《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 。曾亞雯、王志弘譯。臺北:群學出版社。
2. 期刊論文
王志弘,2015,〈領域化與網路化的多重張力:「地方」概念的理論性探討〉。《城市與設計學報》,2005年第23期,頁71-100。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2005年6月 18期,頁 117-156。
金想容,2018,〈日本統治時代の臺灣における「味噌」の生產と消費-1900〜1950年を中心に〉。《多元文化交流》,第10期:79-80。
杜靖,2022,〈中古士族在近世——對中國宗族實踐的新思考〉。《思想戰線》,2022年第1期。
何來美,2022,〈兩岸客家飲食的異同與變化〉。《客˙觀》,2022年5月第2期,頁65-72。
渡邊欣雄,2022,〈臺灣客家調查研究的回憶〉。《全球客家研究》,2022 年 11 月第 19 期,頁 135-156。
黃志繁,2013,〈範式、概念與方法:中國大陸客家研究〉。《全球客家研究》,2013年 11 月第1期,頁163-184。
黃啟仁,2005,〈從客家飲食談醬缸醃制文化〉。《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5年8月11卷3期,頁12-18。
蕭新煌,2022,〈客家飲食之我見〉。《客˙觀》,2022年5月第2期,頁61-63。
蕭新煌、陳靜宜、楊昭景、夏惠汶、邱聿涵、張容嘉,2022,〈臺灣客家菜的正名與推廣〉。《客˙觀》,2022年11月第3期,頁99-102。
蔡幸娥,2022,〈海味客家:佳冬的飲食記憶〉。《客˙觀》,2022年11月第3期,頁49-71。
鄭麗鑫,2006,〈客家文化地理淺析〉。《福建地理》, 2006年6月第21卷第2期,頁74-75。
施添福,2014,〈從「客家」到客家(二):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全球客家研究》,2014年 5月第2期,頁1-114。
鄧之卿,2009,〈山居歲月-新竹客家飲食文化及體現〉。《餐旅暨家政學刊》,2009年第6卷第4期 ,頁353-377。
楊潔瓊,2015,〈地方、身體與飲食──以閩西上杭九洲客家山地村落為例〉,《百色學院學報》,第5期,頁87-95。
楊昭景,邱文彬,2005,〈生存,覺知與存在:客家飲食內涵與發展〉,《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第2卷第1期,頁71-81。
范振德、高中、黃怡雯,2016,〈三義客家飲食文化演化模式之研究〉,《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第6卷第4期,頁45-64。
張瓊月、彭立沛、賴守誠,2017,〈地方特色食物之構築歷程:以關西仙草為例〉。《中國飲食文化》第13卷第1期,頁121-164。
賴守誠,2016,〈臺灣客家餐飲產業與客家飲食的品質建構:以大臺北地區的客家餐館為例〉。《客家公共事務學報》第12卷,頁21-43。
───,2015,〈從家常菜到精緻料理 客家美食產業的發展〉。《新北好客都》第27卷,頁4-9。
───,2006,〈現代消費文化動力下族群飲食文化的重構:以臺灣「客家菜」當代的休閒消費〉。《國家與社會》第1卷第1期,頁167-213。
鍾怡婷、賴守誠,2014,〈食物在地化的建構歷程:以「美濃野蓮」為例〉。《農業推廣學報》第31期,頁1-24。
鍾怡彥,2023,〈鍾鐵民文學中的客家飲食書寫〉,《客家飲食文化的跨國經驗》,頁313-332。
3. 學位論文
王亭雅,2009,《文化商品價值要素分析之初探--以地方農特產品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王碧雲,2013,《苗栗客家女性飲食文化的實踐》。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林麗樺,2007,《客家飲食意象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詩偉,2005,《集體認同的結構 : 當代臺灣客家論述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
邱志瑋,2015,《吃飽或吃巧?以臺灣客家飲食餐廳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邱玫瑩,2012,《客家飲食文化之建立與延續—以苗栗公館福菜為例》。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鍾來金,2012,《客家傳統豆鼓產業的發展與未來:以屏東縣內埔鄉為例》。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秀玲,2022,《百年來臺灣北部濱海客家飲食在地發展探究—以桃園觀音廖氏家族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劉菊英,2017,《客家飲食文化的演變與客家料理特色之探討: 以四湖客家封雞(姑爺雞)為例》。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澤玲,2010,《客家米食文化在銅鑼傳統飲食中的傳承》。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學院臺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子玲,2011,《現代客家飲食之特色與推廣》。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鉯玲,2012,《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智絹,2011,《遠渡重洋的美食--臺灣客家擂茶的流變》。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學位論文。
黃怡雯,2012,《三義客家飲食文化之真實性研究》。臺中: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賴裕勝,2017,《客家飲食中的醃漬技術與發展:以母親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馮植翎,2011,《文化生態、地景與技術-苗栗公館客家福菜產業之變遷》。高雄:高雄餐旅大學臺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學位論文。
張亭婷,2007,《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學位論文。
范鉅昌,2014,《客家地區的「隱形化」發展歷程:以中壢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羅錦福,2017,《客家菜的鹹、香、肥印象之探討》。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學位論文。
葉玉玲,2014,《北埔客家糕餅的文化意涵:以隆源餅行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學位論文。
蔡幸璊,2003,《人與地域的對話─細觀鹽寮飲食的空間呈顯》。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4. 其他資料
楊彥傑。2000。〈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第6屆 2000年09月,頁363-381。
張佑周。2011。〈試論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與社會條件〉於《社會風俗的演變與廈門城市的現代化》,《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20年論文選集》第三卷。
羅肇錦。2015。〈客家飲食的輻轂共構〉,《足堪回味皆平常: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文集》。
自由時報。2009。〈失傳4百年 客家名菜再現〉於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網日期:2009年12月13日。網址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358198
口袋吃吃五十咩。2021。〈內埔的客家「粄」食有哪些?面帕粄、炒粄仔、圓粄、蝦公粄、瓜粄你想吃哪道? 〉,上網日期:2021年10月23日。網址來源:https://etaiwan.blog/912-hakka-ricefood-summary/
王甫昌。2018。〈由文化、地域到族群:再論當代臺灣客家族群意識的現代性〉,頁234-300。收錄於莊英章、黃宣衛(主編),《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林淑蓉。2006。《食物、記憶與社會生活:再探客家文化遺產(整合性研究計畫「口傳與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客家族群記憶研究」子計畫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2007。〈飲食文化篇〉,收錄於徐正光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頁152-178。
賴守誠。2007。《現代飲食品味變遷下的台灣「客家飲食」:以家庭餐飲與餐廳外食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陳板。1999。〈客家飲食文化地圖〉,載於《客家風味美食》。臺北:邦聯文化。
陳其澎。2003。〈文化資產在文化觀光中的角色:探討觀光凝視的真實性〉,載於《200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年會論文選輯》。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
蕭新煌。1988。〈客家意識〉,載於《客家風雲》雜誌。
賴守誠,2018,〈第三章、客家飲食的興起:「客家菜」及客家農食特產在臺灣的崛起與發展1951~2016〉。第79-132頁,《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區域發展及變遷》。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8,〈第四章、臺灣客家餐館與客家菜餚〉。第139-210頁,《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區域發展及變遷》。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Haka小姐的百味美學。2022。〈#客式百味 奶奶的客家涼茶〉。上網日期:2022年08月06日。網址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HakasFeast/posts/pfbid02PLe47QNCGhemK8c9uoeBtPxwWEVqEexXTnfGicmyV5q9MtEW2ZjUhM6q2My91FvNl
龍巖市客家文化研究會。環球客家。〈風情〉,載於2020年第2期,頁68-73。